第一篇: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职务变动升迁
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职务变动升迁
以一个人的职务来衡量其进步快慢,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似乎成为惯例。同一级别同一资历的干部中,如果谁被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大家都会说他进步快,有前途,有能力,被人高看一等。相反,那些参加工作时间较长,却没有得到提拔的,就会被认为是进步慢,甚至怀疑他没什么能耐。其实,以职务论进步的观点极端错误,领导干部的职务升迁,有很多影响因素,大可不必因职务升迁而莫名失落或得意自满。
职务只是公务的区别。层级管理是行政管理中的一种普遍形式,这自然就会有职位的高低和大小。无论是科长,还是科员;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都只是行政公务中的一个职位区别,如果只把进步狭隘地理解为一个人职务的升迁,就很容易使自己变味甚至变质,达到了目的,就趾高气扬,尽情享受地位和权力带来的荣誉;达不到目的,则萎靡不振,痛苦地在妒忌和失落中煎熬,这样既失去了做官的根本目的,也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快乐。
职务就是服务的平台。领导就是服务。为让每个领导干部更好的履行服务职能,组织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那就是职务。有人习惯以职务来看进步,而群众则是以服务来评判干部。群众不会记得你的职务就有多高,只会记得为他们办的实事有多少。因此,领导干部的职务仅仅只是为老百姓干事和服务的平台,多干实事和好事,造福一方百姓,才是每个领导干部最值得追求的进步。
职务更是任务的体现。有职务就有任务,有任务就有责任。每个职务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和领导责任,也就是在其位、谋其事、担其责。不管职务的高低,每一个担任了职务干部,都有各自的任务,都有各自的职能,都有各自的责任,主要领导要谋全局、定方向、出思路、负总责,千方百计把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完成;副职领导要当助手、搞配合、管业务、抓具体,义不容辞地完成份内之事。总之,不论是主职还是副职,只要把工作任务完成,把工作干出色,就是进步,就是一种成功,同时也就为今后取得更大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11
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
在学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后颇有心得,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会面临着许多的考验,但是在有关自己的切实利益上,应该认真的正确看待。这就是正确看待组织、正确看待同事、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从而确保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我们领导干部要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古语有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人们难免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领导干部不是圣人,也不例外。其实,一名干部的成长非常不容易,既凝聚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同志的帮助,又饱含自己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然而犯错不怕,关键是领导干部犯错之后,要有承认错误,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责任心。若是害怕承担责任,怕丢面子,怕丢位子,不敢承认错误,则小错会酿成大错;若是能坦荡面对,不怕丢脸,知错就纠,总结经验教训,则背后往往是掌声、是成功。有错改之,是人生的大道理,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作风。
害怕“丢面子”,是领导干部不愿认错的原因之一。某些领导干部虚荣心作祟,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高人一等就要比下级或群众高贵一些;认错是一种低下的行为,有损
于自己作为领导的面子,怕人知道了笑话自己,而敷衍塞责,糊弄推诿,将错就错,一错到底。然而,岂不知这种一意孤行不认错,怕失面子的行为恰好与自己的初衷相反,越是怕丢面子,其结果越是没了面子,结果甚至连“里子”也失了。某些领导干部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居功自傲,犯了错误,拒绝承认,一副“过去我为公司怎样怎样”的姿态。岂不知功劳属于过去,如果因为自恃功劳大而恣意妄为,其结果必定是令人后悔莫及的,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以估计和衡量的。历史上有曾为汉高祖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因为好大喜功,以致言行不加检点,终于落得被刘邦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更有甚者,某些领导干部错误被人指出来后,首先不是自我反思,自我改正,而是怀疑他人“居心叵测”,故意为难自己,恶意中伤自己,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誓言进行打击报复。殊不知打击报复,只能一时压制他人的话语权,却失去了比“面子”更重要的人心。中石化“天价酒”被曝光后,当事人不是在第一时间坦诚错误、改正错误,而是查找内奸,居然想秋后算账,打击报复爆料人,企图掩盖问题,这样的领导干部严重损坏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严重损坏了中石化的企业形象,又有何个人面子而言呢?
相反,对自己的决策失误和工作错误,能够深刻反思、坦然面对、勇于认错、勇于担责、勇于自我批评正是领导干部的良心、厚道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发
现他写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有一小错,2009年10月12日,立刻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在常人看来,堂堂大国总理向读者说声“对不起”,那是何等没有面子的事情?但温总理能够设身处地为读者想,读者决不会因为总理的这点失误,而减少一丝一毫对他的尊敬和爱戴。
保住“位子”,是领导干部不愿认错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领导干部在台上“耀武扬威”,在台下 “霸气十足”,到处“风光无限好”。有些干部工作中出了问题或者明知自己工作有错,因为担心难保个人的“官位子”,而处处掩饰过错,不及时承认并解决。其实,将缺点和错误掩盖起来,缺点和错误依然存在,而且很可能发展得更大,问题一旦爆发,酿成大祸,“位子”终将难保,还会给公司和集体造成极大的损失。今年轰动全国的“7.23”动车追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铁道部在处理事故时,不是第一时间出来给受害者家属及公众讲明真相,承认错误,而是仅仅救援五个小时之后便匆匆掩埋车体,企图掩盖真相。更荒唐的是,在探测仪显示“无生命迹象”后,拆解机体时,竟又发现了活着的2岁半女童项炜伊,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声、怒骂声一片。尔后,国务院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的副局长何胜利予以免职并进行调查,整个铁道部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一落千丈,更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
响。其实,事件已经发生,事实就在那里,真的假不了,更无法抵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推诿和掩盖只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况且,动车发生事故在其他国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铁路部门在发生事故后,及时向公众公布事故信息,承担起责任,将救人、抢险放在第一位。事后查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也必然能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谅解和公众的信任。
常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全能,也不可能对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处理得完全正确,是人都会犯错的。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评价贺龙元帅时曾说过:一个同志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改正就是好同志。列宁也说,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而且也不可能有,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迅速纠正错误的人。
我们的领导干部也是人,办事情、干工作不可能件件都完美无缺。普通人因错误言行伤害了别人,也知道说声“对不起”以消除芥蒂,鞠躬道歉以弥消矛盾。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妨将自己看低一点,将胸襟扩大一点,当一个普通人,有错必改,有错必纠,形成常态,那么,信任和爱戴不请自来。同时,工作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可能要犯的错误,我们的领导干部也绝不能害怕,绝不能因噎废食绝,不能止步不前,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
更好,也才能更好地完善和丰富自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缺点错误常常是人生修养的最好老师。摔了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勇敢地爬起来继续前行。能经常主动地检查自己,闻过则喜,自觉弥补缺陷、修正错误,是取得人们信任,使得自己进步发展的关键。这正是“人贵有自知明”蕴含的深刻道理。
当前,**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新机遇,也是一个新挑战,在集团公司提出“三年大变样,五年整体上市”的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勇于面对错误承担责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只有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长久地受到职工群众的爱戴!
第三篇:职务变动会议记录
2011年6月副科谈话会议主要内容
一、会议时间:2011年6月
二、会议地点:郑东新区博学路办事处二楼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翟国俊(郑东新区博学路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王保中(郑东新区博学路办事处主任)
任冀军(郑东新区博学路办事处副主任)
远会前(新任博学路办事处纪检监察室主任)张京雷(新任博学路办事处工会主席)张书格(新任博学路办事处综治办主任)王星卜(新任博学路办事处劳保所所长)
四、会议主要内容
在集体勤廉谈话会上,书记翟国俊、主任王保中等领导对与会人员进行了语重心长地交谈,党委要求全体人员要以此次职务岗位调整为新起点,扎实工作,积极投身到郑东新区建设中去,突出抓好当前的工作。
一要严肃政治纪律。所有人员要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委决定,服从组织安排,服务工作大局,认真完成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二要严肃财经纪律。所有调整人员都不得用公款迎来送往,不得直接或变相赠授礼品和纪念品,凡是涉及到财务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变动的,纪检监察室将进行财务审计。
三要严肃工作纪律。所有调整人员要在3天内迅速到岗,履行新的岗位职责,要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尽快适应并开展好工作。
四要严肃群众纪律。涉及到人员变动的单位和个人要注重团结,以诚待人,多沟通,多交流,维护博学路办事处的整体形象和利益,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建和谐单位。
第四篇: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领导班子结构、职数是否空缺等等。而且职务层次越高,职位就越少,提拔的几率也就越小。不可能个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够了“年限”就提,在职位空缺与干部等待提拔这对“供求矛盾”中,永远是“求”大于“供”。每个干部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放平自己的心态。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是干部对待职务安排应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如何“升级进档”,就会心理失衡,就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跑官要官、花钱买官的歪路。
一些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主要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提拔了是“该得”的,显然是没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干部的标准,把被提拔看作是个人凭本事挣得的;认为没有提拔是组织“亏欠”他的,显然是没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为党工作当作升官晋级的筹码,把为民做事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分”。干部在一定的职位上,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做出了成绩,组织和群众会有公论。党的干部应当以踏实工作为荣,伸手要官为耻。
干部调整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措施,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干部调整,是每一个干部都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面对名利得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内心境界。对于干部调整,多数人能够正确对待,能够把调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辜负组织期望,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成绩。但也有个别同志患得患失,不能正确对待组织调整。怎样才能以正确态度面对干部调整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保持轻松自然的心境
(一)对待他人的提升,保持平静的心态,化压力为动力。他人的进步和提升,除了组织的培养和关心外,包含了本人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些外人不一定能看到和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本人才能完全体味到。所以,干部不能用庸俗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提升,认为别人机遇好或是走了什么捷径。有一个道理必须明白,任何人的进步与收获都有其特点和努力,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如果缺乏平静的心态和正确的理解,就会心理失衡,或者埋怨组织、或者自暴自弃、或者铤而走险,以至诱发危险的思想和行为。看到他人的提升,年轻后备干部有压力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激发自己加强学习、扎实工作,惟有如此,求进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创造的活力才会生机蓬勃,实绩才会更加突出,施展才华的空间才会更大。职务 的晋升不应是党的干部的最终目的,晋升职务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即使付出了努力,一时未得重用,也应心无遗憾。
(二)对待自己的提升,保持谦虚的心态,化动力为责任。
年轻后备干部得到组织的提拔,一般都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是,职务的提升是一个短时间的位置改变,其能力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随着职务的提升而提高,要说提升的话,恰恰是职责、权力和任务的提升,是一种责任的提升。因此,年轻后备干部得到提升时,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和品质,化动力为责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谨慎用权。要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团结同志,做出更大的业绩,让群众信服,让组织放心。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被提拔,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外,更重要的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是群众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年轻后备干部被提拔,只是组织上对其主要方面给予的相对肯定,有时是在特定的政策和环境下选拔的,比如按年龄、性别、民族、各界人士比例的规定或要求对领导班子构成进行调整,或者是干部队伍建设上进行人才储备的策略等,在这些情况下的提拔,并不能说明被提拔的干部就十全十美了,可能其本身仍然有许多不足。所以,年轻后备干部得到提升时,要多剖析自我,多发现他人的贡献和作用,如果不能保持谦虚的心态,不能正确对待职务的升迁,就会自骄自负,高估了自己。
(三)对待挫折和失意,保持从容的心态,化消极为积极。
人在生活事业中受到挫折是难免的,年轻后备干部在逆
境中更能锤炼品质、磨砺意志、增长才华,增强克服困难、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复杂局面的信心和能力。想必很多的年轻后备干部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开始遇到一个较大的困难时,总是惊慌,甚至害怕,而事情过后会有一番“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的心境。年轻后备干部只有在不同阶段经受不同困难的考验,才能不断磨练自己,趋于成熟。对待挫折和失意,重要的是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泰然处之,化消极为积极,特别要努力寻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多学一些知识、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写一些心得体会文章,有目的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聚新的力量,寻求新的机遇,使挫折和失意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这个机制为年轻后备干部提出了更多的考验,同时又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年轻后备干部只要时刻注意培养和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注重学习,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积聚力量,挫折和失败就会成为成功的新起点。
(四)要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知自己有缺点;最危险的缺点,是坚持已有的缺点;最无知的缺点,是为自己的缺点辩解;最可笑的缺点,是闭上眼睛也能发现别人的缺点,睁大眼睛也看不见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有水平的人。作为大小都是个“官”的人,你周围的人对你说的话大多是
真实的,但也有言过其实、言不由衷、投你所好甚至口是心非的成份。如果你全信以为真,那是政治上不成熟、不清醒的表现。只有正确估量自己,不为成绩所骄、不为浮言所惑,真正按照辩证法要求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善于分辨周围人对你说的话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讨你高兴的,做到了这一点,才算有自知之明,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强不息的动力。
二、靠突出的实绩赢得成功
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可以说是优秀人才的汇集地,其本身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只有实绩突出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凭实绩使用干部是党的干部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没有实实在在、响当当的实绩,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实干兴业是千古不易之理。埋头苦干是成就一切事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一个人要想取得进步,获得发展,只有依靠扎实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年轻后备干部要很好地在工作中实践这一理念,弯下腰来、低下头来,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在苦干的风雨中锤炼摔打。实绩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取得的,花拳绣腿出不了实绩,扯破了嗓子也喊不出实绩,耽于幻想不行,投机取巧更不行。
实绩从拼搏中来。爱拼才会赢,年轻后备干部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都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在这样的队伍中要想取胜,就要有一股争先创优的拼劲和韧性。年轻后备干部中成功的大部分同志是辛勤的耕耘者,是自强不息的实干者。
没有成功的少数人往往在进入后备干部的序列后,不是更深地扎到实干的土壤里,而是想攀上别人的高枝,拉关系、织网络、跑门路,一副急不可耐的浮躁心态。因此,年轻后备干部要踏踏实实做事,发扬战场上拚刺刀的精神,全神贯注干工作,全力以赴抓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磨砺自己严谨的作风。如果试图靠关系等“捷径”来登上新台阶,那是成长之大忌。
三、耐得住寂寞等待机遇
客观上讲,干事业取得的实绩是与干事创业者的职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业的发展应该带来职务的晋升。在职务晋升问题上,机遇肯定是存在的,人人都想获得,但并非人人都可获得。干部选拔使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由于机遇不同,有的备而得用,有的则要备而待用,有的则是备而不用,这是客观现实。实践中如何把握机遇呢?
(一)耐得住寂寞。
切不可坐立不安,更不能因此就“着急上火”,怕“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怕手里这张“旧船票”赶不上下一班“新客船”。特别是后备干部,如何对待后备时间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切不可错过一两次机会,就认为自己的一生成了“过去的一页”,就陷入一种顾影自怜的寂寞悲怆之中。能不能正确对待这份寂寞,是一个关键,战胜它,就能砥砺前行;沉湎其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就会迅速萎缩。
(二)力戒浮躁。
看到与自己处在同一序列的同志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而自己却长时间“按兵不动”,特别是因某些特殊因素,一些原本没有希望的人获得了机遇,年轻后备干部最易出现浮躁心态,一方面可能开始怀疑一切,埋怨组织,迁怒同事,遇事沉不住气;另一方面很可能精力消退、萎靡不振。这样的态度对自己成长无益,甚至可能由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浮躁会给组织和群众一种不成熟的感觉,给自己一种不健康的情绪。正确对待机遇是成熟的标志。
(三)矢志不渝。
对于机遇,单凭善良的愿望或守株待兔的态度是不行的,需要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宽广的视角和多向的思维。机遇具有整体性,这个整体,首先是所在的团体,其次是更大的团体,再次是具有内部关联的彼团体和此团体,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凡有意捕捉机遇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所在团体的整体效应,都应该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高其所在团体的整体凝聚力。整体机遇是个人机遇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成熟稳健的年轻后备干部,一定要保持一种维护团队形象的良好精神状态,所在团队也会因成员同心协力而获得更多机会。年轻后备干部对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追求要矢志不渝,只要“我心依旧”,蓄势待发,必将迎来更多更好的机遇。
作为一名干部,积极要求进步是正常的,但不能把名利看得过重,更不能为名利所累。对待名利地位,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做到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于心安然。我们每名干部的观念也要跟着形势转变,职务的提升,既受多方面因
素的制约,也有个机遇问题。一时提不了,并不说明没能力,也不是没干好,更不是组织上不信任自己。一定要多体谅组织的难处,多念组织上的好处,始终不忘自身责任,不移忠诚之心。
第五篇: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仲祖文
2010年03月03日05:08来源:人民网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领导班子结构、职数是否空缺等等。而且职务层次越高,职位就越少,提拔的几率也就越小。不可能个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够了“年限”就提,在职位空缺与干部等待提拔这对“供求矛盾”中,永远是“求”大于“供”。每个干部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放平自己的心态。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是干部对待职务安排应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如何“升级进档”,就会心理失衡,就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跑官要官、花钱买官的歪路。
一些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主要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提拔了是“该得”的,显然是没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干部的标准,把被提拔看作是个人凭本事挣得的;认为没有提拔是组织“亏欠”他的,显然是没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为党工作当作升官晋级的筹码,把为民做事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分”。干部在一定的职位上,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做出了成绩,组织和群众会有公论。党的干部应当以踏实工作为荣,伸手要官为耻。
对待职务安排,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沈浩主动报名,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当村官,一干就是6年;刘义权从事军事档案工作三十八年如一日。他们都几次放弃、让掉升迁的机会,以模范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党的干部对待职务问题的正确态度。应当像他们那样,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开阔胸襟、淡泊名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境界。要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
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职务的晋升,从制度层面上看,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严肃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真正让广大干部对干部工作满意,对选拔上来的干部服气。要形成科学规范的职务晋升机制,合理使用各年龄段的干部,引导干部克服近期提拔、不断提拔的浮躁心理,同时为干部成长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要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的激励功能,避免千军万马挤职务升迁的“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