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村镇耐火材料产业
王村镇耐火材料产业调研报告
点击量: 发表时间:2012-6-24来源:耐火材料|硅砖|粘土砖|浇注料|碳化硅|
按照全区开展“冲破束缚,奋力争先,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王村镇对辖区内耐火材料企业进行了深入摸底调研,进一步摸清了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重点分析耐火材料产业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目标和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优势
(一)基本情况。王村镇耐火材料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省政府设立的王村铝土矿和山东第二耐火材料厂,这两家企业当时是淄博市最大的焦宝石矿和耐火材料生产厂家;发展繁荣于改革开放后,王村镇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两家省属企业的技术、市场优势,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地方耐材企业蓬勃崛起,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矿石开采、焦宝石煅烧、耐火制品、不定型耐火材料和特殊耐火材料等多种产品和系列,成为省内最大和国内知名的铝硅耐火原材料生产基地。截至目前,王村镇工商登记的企业248家,注册资金34450万元,其中耐火材料及其相关配套的企业118家,注册资金19333万元,企业数量和注册资金分别占到全镇总量的47.88%和56.11%。2010年,王村镇8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耐火材料企业达到52家,年产各类耐火材料100万吨,其中优质硅砖15万吨,粘土砖70万吨,不定型材料10万吨,其他制品5万吨;年产耐火原料100万吨,其中焦宝石92万吨,紫砂石和石英石8万吨。全镇耐火材料从业人员1.02万人,完成销售收入50.7亿元、利税6亿元。整个耐火材料行业的产出和效益占据王村镇经济主导地位,达到镇工业经济的三分之二强。
(二)发展优势。王村镇发展耐火材料产业的基础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原材料供应充足。王村境内现有粘土、焦宝石、石英石、紫砂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已探明焦宝石储量达8000万吨,软质粘土储量达3000万吨以上,现有璞泰矿业等地下矿山开采企业5家,设计年开采能力39万吨。与王村相邻的章丘、淄川等市区亦有丰富的硬质粘土和软质粘土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王村耐火材料产业稳定的原料供应合作产区。二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王铝、二耐、八三为骨干,王村镇耐火材料生产企业遍布镇西部20个村,形成了在国内外较有名气的耐火材料产业集群,是全省知名的耐火材料原材料产区和集散地、产业镇,具有相应的规模优势。三是产品品种规格齐
全。从每吨售价万元、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高档耐火材料到每吨几百元的普通砖、标准砖到氩枪、塞棒、水口、浇注料等特异型耐火材料制品,品种和规格齐全,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四是交通运输便利。309国道、102省道、胶王路、泉王路、胶济铁路等交通干线贯穿镇内,专门设有王村铁路货运站,山东二耐、王铝两家耐火材料企业还设有铁路专线,交通运输条件便利,产品集散能力强。五是技术优势明显。王铝、二耐两家省属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此外,我市及济南等周边地区冶金耐火材料、硅酸盐行业院校众多,也为王村镇镇耐火材料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专业人才。六是山钢耐火材料基地落户王村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2010年10月,山东钢铁集团将山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总部和生产基地设在王村,计划“十二五”期间投资10亿元,在王村地区形成100万吨耐火材料生产能力,其中新增耐火材料生产能力60万吨,更为王村镇加快发展耐火材料产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二、存在的问题
在正确认识发展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王村镇耐火材料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总体档次和技术水平不高,普通耐火材料产品总量过大,所占比重较大,优质、节能、长寿、环保型产品少,某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尚处于起步创业期。二是耐火原料的开采、加工和销售协调性不好,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高,外购原料依赖度逐年增大,基础原料焦宝石产业升级急需加快步伐。三是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在继续,部分中小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稳定性差,劳动作业条件差,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产业化水平较低,王村镇耐火材料产业虽然经历了由粗放型无序发展向着日益规范发展的历程,但还没有真正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利用骨干企业技术、品牌、市场优势带动产业链前后延长拉伸发展的态势,其它企业与骨干企业缺乏协作配套发展意识。五是耐材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排除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缺乏的制约因素,行业内思想解放程度明显不够,特别是部分厂长、经理存在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干大企业、干大事业的勇气、能力和创新意识,且目前骨干企业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人员的稳妥交接、平稳过渡是影响今后大发展的至关紧迫因素。
三、国内耐火材料发展趋势
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温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制定的10大产业振兴规划、低碳发展规划和节能环保政策对高温工业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和产业整合是今后高温工业发展的方向,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高温工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高温工业发展方式和方向的转变将会对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将极大地促进今后耐火材料行业的平稳持续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这是耐火材料行业难得的一次加速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的发展机遇。此外,随着耐火材料质量提高和应用技术进步,耐火材料消耗将会逐年递减,市场总需求将会维持在一定水平,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要适应减量化发展趋势,耐材企业必须淘汰落后、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大技术优化升级,提高服务水平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加大市场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品竞争力。
针对耐火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王村镇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思路应该是:控制(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加效益、创建名牌、环保节能,走可持续绿色耐材之路,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耐火材料、高效功能化耐火材料、环保生态型耐火材料,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耐火材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及低品位资源、用后耐火材料的综合利用,整合现有耐火材料产业资源,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面向低碳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拓展产业新的应用领域,推进耐火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提高产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四、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发展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立足山钢集团耐火材料基地整合发展要求,依托山东耐火材料品牌和龙头带动,瞄准世界耐火材料前沿科学技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率先创建铝硅耐火材料基地,推进王村耐火材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核心竞争力强、基础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化道路,统筹协调快速发展,实现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新的飞跃。
(二)产品发展定位。在产品发展定位上,确定七大类重点产品,包括铝硅系耐材、连铸耐材、焦宝石和莫来石料、镁质原料和制品、含碳制品、特耐制品、不定型材料,大力发展更长寿、更节能、无污染、功能化的新型绿色耐材产品,重点开发低碳节能领域内的高效高温隔热不定形耐火材料,规划到2015年,王村镇不定型耐火材料产量占耐火材料总产量的40%以上,2020年达到60%以上。同时,要以满足目标市场要求为目
标,适应钢铁企业对工程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在生产耗材供应方面,为钢铁企业提供从设计、施工、适用过程监控、点检、拆包到耐材回收利用的新服务模式,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王村镇耐火材料生产能力翻一番,达到2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翻一番,达到100亿元以上;建成省内最大的铝硅系列耐火材料基地,跨入全国区域性耐火材料基地前5名。到2020年,王村镇耐火材料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建成省内著名的高档耐火材料生产基地,跨入全国区域性耐火材料基地前3名。
五、发展措施
(一)科学制定基地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立足镇域耐材资源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制定完善王村高档耐火材料基地发展规划,将基地划分3个产业区,为山钢高档耐火材料基地产业区、高档耐火材料综合产业区和耐火材料仓储物流综合展销产业区。一是山钢高档耐火材料基地产业区以王铝为中心,沿泉王路两侧,规划建设面积为1500亩,重点支持山钢高档耐火材料基地建设,目前,山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97亿元的年产20万吨高档耐火材料生产线项目已经启动;二是高档耐火材料综合产业区,在宝山路、泉王路和309国道围成区域,规划建设面积为800亩,产业区项目以纳入“绿色耐火材料”环保综合名录的镁炭砖、镁钙砖、镁铝尖晶石、氮化硅结合炭化硅以及炼钢连铸用功能性耐火材料和耐火纤维等六大类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发、推广各种优质节能高效不定型材料,开发各种优质高效隔热保温耐火材料;三是耐火材料仓储物流综合展销产业区,在309国道、王铝铁路货运线和胶王公路围成区域,规划建设面积为1200亩,产业区以为耐火材料生产企业提供物流运输仓储服务为主,同时,以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耐火材料企业为主体,逐步建成集中展销区,为企业提供综合展销、业务洽谈等服务,实现“不出展销区,统购耐火材料产品”的目标。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管理服务。按照基地的发展规划和布局,进一步细化功能定位,按照近期、中期、远期规划的目标要求,抓好土地规划和计划指标的落实,做好基地内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优化对进基地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对进基地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服务,提高效率,缩短项目建设投产达效时间。“十二五”期间规划增建110千伏变电站、集中供热(汽)站各一处,基本完成天然气管网“全覆盖”工程。
(三)调整优化资本结构,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树立“资本经营”的理念,精心筛选山东耐材、鑫耐达、嘉和、政泰公司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引导
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集中,激发企业上新项目、大扩张的激情和创造力,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鼓励引导镇内企业之间,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产重组和优化整合,实施低成本扩张,迅速膨胀企业和产业规模,实现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尽快培植形成一批规模大、产品档次高、带动强的龙头型耐材企业。
(四)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产业持续增长。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加强协调服务,完善手续,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完工、早投产、早见效,努力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山钢耐火材料基地一期工程投资年产20万吨高档耐材、北京通达公司年产5万吨不定型耐材、淄博鲁圣公司年产5万吨耐酸制品、淄博政泰公司年产5万吨铝硅制品等在建和拟建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力度,以项目增规模,以项目促调整,全面提升王村耐火材料基地规模和档次水平。
(五)积极实施“绿色耐火材料”战略,创建自主品牌。按照品种质量优质化、资源能源节约化、生产过程环保化、使用环节无害化的标准,采用先进的绿色耐材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优质型、节能型、利废型、舒适型、健康型、生态型产品,积极培育和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做大做强特色品牌,不断提高王村镇耐火材料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六)加速培养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积极扶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加快产品研发速度,促进耐火材料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完善和优化,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度控制标普型耐火材料生产总量,适应下游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发展要求,准确把握产品定位,努力开发和扩大市场短缺品种的生产,提高行业效益水平,促进耐材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由规模优势向集群优势转变,产品由初级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十二五”期间,山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将与相关院校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山东耐火材料技术中心。
(七)加大节能降耗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突出耐火原料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提高焦宝石产业升级,支持引导企业采用选矿、均化、合成新技术利用废料废渣和低品位矿石生产优质合成耐火原料,支持研发用后耐火材料再生利用技术,提高用后制品回收再利用率。加大耐材产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通过装备升级和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升产品生产自动化水平,实现全镇耐火材料行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十二五”期间,在全镇耐火材料行业实施节能“两改一推”工程,即实施工业窑炉节能改造、机压系统节能改造和推广使用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燃料。
(八)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影响力。王村镇耐火材料企业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不断提高对外合作的水平和质量,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吸引境外企业投资王村耐火材料基地,并结合国内耐火材料产业政策调整和耐火材料企业的改造、搬迁实施,带入技术、管理、市场和资金,实现合作共赢,不断提高王村镇耐火材料产业和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第二篇:发展富民产业,繁荣村镇经济
发展富民产业
繁荣村镇经济
中共株洲县委书记 汤立斌
村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村镇经济,就是要从传统模式中转变过来,走产业化的道路,切实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民致富。
一、强化产业发展理念
产业建设是发展村镇经济的抓手,是顺应市场规律、有效整合生产要素的平台。只有依托产业建设,才能不断提升村镇经济内生动力。
1、产业是富民的载体。苏北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是带动老百姓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牧产品种养加工产业,虽然对财政贡献有限,但能迅速带动百姓致富。特别是村镇经济大部分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增收渠道广,一个产业就能带动一方发展,致富一方百姓。只有通过深入抓村镇经济,让广大农民融入产业体系,参与产业分工,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实现百姓富、民心安、基层稳。
2、产业是发展的动力。浙江台州、温州这些地方,村镇经济做得非常好,占县域经济总量的50%,而且都特色鲜明。株洲县有丰富的农林资源,产业基础较好,但是长期以来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农业大而不强,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只有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大力推进农 1
业产业化,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村镇经济培育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3、产业是统筹的支点。株洲县是农业大县,农村面积大,农村人口多,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县委提出建设工业主导战略,不是不发展农业,而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带动,在更高层面加强农业,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农业,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就要从村镇产业建设入手,培育市场开发农村,引导生产要素投向农村,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农村,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突出产业发展特色
发展产业,必须立足县域资源禀赋,顺应市场规律,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要求,突出产业特色,增加产业效益。
1、规划引领。各村镇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借鉴江浙等先进发达地区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开发潜在产业,形成初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发展格局。要聘请专业团队加强产业规划,尤其是要集中力量打造几个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主导产业。朱亭、龙潭、龙凤等南部乡镇要发挥现有的油茶、竹木、蕨菜、辣椒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 2
品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渌口、洲坪等城郊乡镇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城市居民体验休闲。淦田、朱亭、堂市等乡镇,要依托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规划具有自身特色的乡镇工业小区。
2、规模支撑。现代农业的本质是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以此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减少风险、增加效益。分散经营,缺乏技术、经验、资本支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市场效应。要面向市场整合资源,对产业相同、水系相连、道路相通的村镇,要同步规划,整体开发,培育各种特色的专业村、专业片和专业带,以此扩大产业规模,放大产业优势。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加工专用基地,建立稳固的产销对接、村企合作关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增值增效增收。
3、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最大推手是项目。要切实增强项目意识,树立招大商的意识,着力引进大的投资商。一方面,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走农户+基地的农业发展路子,改变没有品牌,不上规模的现状。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创新方法,突出重点,主攻产业集群项目的招商引资,以优质资源带动相关项目配套招商,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善于“无中生有”、敢为人先,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形成特色产业,都要大胆想、积极试,着力包装、策划、引进开发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产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有坚实的基础来支撑,良好的服务来推动,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来保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投资渠道,抓好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特别是集中开展水库除险加固、渠系改造、山塘清淤扩容,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水利建设的遗留问题,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按照“建设大通道、发展大产业”的要求,开展交通网络建设大会战,加快建设出境公路、乡际公路、旅游公路、通村公路,全面改善村镇交通基础条件。加强城镇体系建设。按照株洲市区标准,规划建设县城老城区、湾塘工业区、伏波生态区、东湖生态区、南洲新区等五大板块,加速与株洲市区无缝对接,提升县城产业集聚和承载能力。重视小城镇建设,以各中心村镇为节点,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城镇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
2、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引导土地有序向经营大户集中。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各种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按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科技、信息等服务,积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营大户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大力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抓好农民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农民 4
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三农”工作的基础,也是繁荣村镇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基层组织要强化服务职能,把主要精力用到服务发展上来,切实帮助农民搞好生产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销售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产业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两委干部要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和带动力,把带动村民致富作为统揽全局工作的重要抓手,让群众看到希望、学到榜样、尝到甜头。同时,要依托政风民风双轮驱动,抓政风、淳民风,激发农民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水平,为繁荣村镇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篇:蔡村镇烟叶产业调研报告
蔡村镇烟叶产业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扶持带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蔡村烟叶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蔡村镇烟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蔡村镇现有种烟区域主要分布在上胡、泉峰、毛田、蔡村、河冲、宋村6个村,农业人口18947人,总耕地面积1多万亩。蔡村镇2011年种植烟叶430亩,2012年种植烟叶538亩,2013年新增及老户户内扩增面积905亩,2013年烟叶种植面积合计1498亩。
近两年蔡村镇烟叶种植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蔡村镇烟叶产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多方受益的特色产业。但在烟叶产业建设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植较为分散
从产业布局上看,本地许多农户,以种田为主,他们不愿出租自家土地,致使土地流转困难,从而导致生产规模小,种植布局较为分散,集中种植不够规模,与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要求有差距,不能适应烟叶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加大了烟叶技术指导的难度。
(二)烟农种烟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
烟农种烟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当地种植烟农较少,外地承包种植大户较多,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在家种植烟叶的烟农年龄普遍偏大、文化不高、观念陈旧、种烟技术落后,严重影响烟叶的整体发展。
(三)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低
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半自给自足经济、总体收入不高和手工劳动为主的现状,导致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普及速度慢,特别是烟叶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技术没有得到应用,极大的制约了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其他产业对烟叶产业的冲击
烟叶产业在蔡村属于农业当中的特色产业,近几年劳务输出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流失,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强势主导产业与烟叶产业争地现象突出,加之烟叶本身用工密集、技术含量高、投入较多等原因,让部分农民望而却步。
三、影响烟叶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我镇烟叶产业发展除自然因素影响外,主要有五个方面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匮乏,阻碍了烟叶生产的发展
烟叶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种植粮食相比,投工投劳高,很多农民不愿费时费力。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在家务工劳力不充足,无力也不愿进行烟叶种植。
(二)技术性强,种植烟叶风险较大
烟叶种植环节多技术性强,俗话说“五关十二环,环环紧相连”。从育苗到烘烤、分级出现任何一关不按技术规范操作,都有可能功亏一篑。烟农在分析减产减收原因时,往往不能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忧人,把责任推向了政府和烟草部门身上。同时,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增加了种烟的风险,因此,造成部分烟农对种植烟叶信心下降。近年来,我镇种烟农户,新烟农比较多,他们缺乏对种烟困难的估计,缺乏种植技术,管理水平粗糙,烟苗植入大田后望天收,不能积极主动地从科学管理、规范种植上争效益。同时,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一遇特殊年景损失相当严重,甚至绝收。
(三)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制约了烟叶的规模化种植
烟叶生产工序繁杂,技术含量高,需要进行统一安排、统一管理,需要集中联片经营,集中指导生产。土地二轮延包落实后,由于相关的土地流转等制度没有建立,无法满足烟叶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烟叶产业的发展。
(四)引导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农户对烟叶种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村对烟叶种植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村民没有认识到种烟的好处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职能发生转变,行政干预力度减弱,农户可自愿选择生产经营方式,政府在产业调整中想统难统,想引难引,烟叶生产的集约化、规范化种植难以形成。
四、发展烟叶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烟叶生产的核心是烟农,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为烟农服务,增加烟农种烟效益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烟农种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增加对烟叶生产的投入,一是靠政策支撑,二是靠科技,三是靠烟草部门的服务,只有将服务烟农作为我们烟叶生产的工作出发点,农民技术掌握了,烟叶基础设施有保障了,烟叶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烟农效益增加了,才能调动烟农的种烟积极性,烟叶生产才可以发展上去,才可以达到烟农和烟叶的和谐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目前,我们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施适度规模化种植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实现植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土地的适度规模集中有利于提高产量、推广新技术、防治病虫害等。镇委、镇政府要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引导和协调,通过土地入股、转包、租赁、互换、转让等途径逐步实现烟田向大户及种烟能手流转和集中,提高烟叶生产的产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及规模效益。
(二)切实加强烟叶基础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镇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交通部门乡村道路建设资金,结合烟草部门配套资金完善烟田的基础设施建
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部门对烟田大型排灌渠、田间排灌渠进行配套建设,交通部门对大型烟叶种植区的机耕道建设进行补贴,烟草部门对烟田的沟渠、人力车道进行配套建设,密集型烤房配套建设,烟用机械配套购置。
(三)加强培训,建设现代烟农队伍
建立完善的烟农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开办烟农技术培训办,重点就烟叶栽培、烘烤、分级等技术环节免费展开培训,大大提高烟农素质,使广大烟农具有较高的种植水平和分级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市场经营头脑和经营能力,引导部分烟农从传统生产者向现代农业经营者转变,促进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要提高职业烟农的科技增收能力、市场经营能力和专业化生产能力,培养知识型烟农。要将烟用农机的操作、使用、维修技术作为烟叶生产技术培训的新内容,促进部分职业烟农从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
(四)加大政策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站、点公开栏、张贴标语、召开群众会议等方式,加大对烟叶种植政策的宣传,使之家喻户晓,同时组织烟农进行座谈及培训,借鉴外地科学种烟致富经验,激发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在全镇形成发展烟叶种植的浓厚氛围。
(五)加大政策倾斜
为蔡村烟叶能健康持续发展,对当地种烟大户进行重点指导,在土地流转、用工管理等问题上给予一些政策优惠,加强补贴力度。以培育大村、鼓励大户承包示范带动为重点,引导烟农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统一连片种植。
第四篇:山东历史文化名镇淄博王村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淄博王村镇
淄博王村镇位于周村城区西南,殷商时期为逄国所在地。春秋至南北朝为“逄陵”邑治所。1330年,因王姓立村,地处山谷,故名王村峪。明代中期称王村店,清代简称王村。1930年设建制镇。王村为山东地区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名人有明代户部尚书毕自严、清初江南通州知州毕自肃、清末礼部尚书毕道远、近代画家毕柳村等。王村镇境内文物古迹有蒲松龄书馆、万家古建筑、毕道远纪念馆、逄陵故城遗址、西汉土鼓县城遗址和清代武亚元古建筑群等。其中蒲松龄书馆、万家古建筑、毕道远纪念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村镇历来商贸发达,地方名特产王村黄酒、王村醋已有500余年的酿造历史,是山东省传统名特产品。
第五篇:牧野区王村镇卫生院母婴阻断工作制度
牧野区王村镇卫生院母婴阻断工作制度
一、成立母婴阻断工作督导小组定期对乡村工作进行督导。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
二、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提供艾滋病母婴阻断传播咨询,对孕产妇进行乙肝、艾滋病、梅毒知识宣教并免费提供项目检测
三、实验室由专人负责,试剂管理要有台账,要熟悉服务流程,检测要有登记并做好保密工作。
四、定期对村医进行母婴阻断知识培训,村卫生室要做好宣传。
五、信息管理专人负责,收集信息及时上报,不得泄露侵害他人隐私信息。
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