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共5篇)

时间:2019-05-15 00:3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

第一篇: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

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 川卫办发[2011]139号

各市(州)卫生局,科学城卫生局,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的要求,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以下简称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工作的管理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提高对加强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监管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履职意识,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促进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技术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实施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促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一)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的评审过程的监督检查。属于省级审批的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自行组织专家进行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前,必须向省卫生厅提出评审会现场监督的申请(包括建设项目名称、专家人员名单、评审会时间等),经审查同意后,卫生厅派出监督员参加评审会并监督评审过程。

(二)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行政审查。申请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应满足《四川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审批工作程序》(川卫办发〔2006〕309号)文件的要求,其中,两名主检医师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分别从事内科、公共卫生专业,并经过相应的进修培训合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应当是从事职业卫生或放射卫生专业的技术人员。

(三)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加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05〕360号),在组织对本辖区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现场技术考核3日前通报省卫生厅,必要时由省卫生厅派出人员对考核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

三、提高服务质量。督促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应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依法、依程序、依标准开展技术服务工作,规范服务行为,优质、高效地开展职业卫生服务,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提供客观、科学、便捷的人文服务,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四、实行校验制度。实施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资质校验是加强监管的重要措施,是促进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增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每年对本级所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检查内容实施年校验。各地要将校验不合格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名单报省卫生厅审查,由省卫生厅依法取消其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资质。

二0一一年三月四日

第二篇: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附件:

四川省卫生厅 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川卫办发 [2010]312号

各市(州)卫生局、教育局,科学城卫生局,省内各高校:

近年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密切合作,不断强化学校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学校卫生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学校食堂、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隐患。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学校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贯彻落实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安全工作部署,现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国食药监食„2010‟160号)转发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食堂食品、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关系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事关学校安全,及社会和谐与稳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意识,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坚持预防为主、明确责任、综合治理,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学校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

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采取更加坚决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食品、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水平。

二、加强管理与监督,切实履行职责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学校规划、建设(包括改建、扩建)过程中统筹考虑食堂、饮用水、厕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把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建设纳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相关教育工程,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设置和完善场所、设备或设施,改善食堂、饮用水、厕所卫生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饮用水安全隐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农村学校食堂食品、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工作作为监管工作重点,加强监督与指导。对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对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许可条件,未办理许可证经营的,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理,并及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监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职责,导致本行政区域学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或传染病暴发疫情等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责任。

三、继续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前防控工作形势,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做好传染病防控监督指导工作,将监督学校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督促

指导学校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及时了解当地传染病流行状况,主动做好防控工作情况,有效防范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的发生,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落实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全力防控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

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食品、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严把采购、加工、供应、贮存关,杜绝假冒伪劣和变质、过期等不卫生不安全食品进入学校。要制定严格的准入要求,规范学校食堂的承包经营活动,学校对外承包食堂的,必须严格按照准入要求,并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承包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的现象发生。

学校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制定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等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培训。经常自查要制度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控制事态,积极做好相关处置工作,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有关责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学校发生食物中毒或饮用水污染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加强监管信息通报和报告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及传染病疫情等信息通报、报告制度,及时将学校食堂饮用水许可传染病防控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重要情况应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向当地政府或上级监管部门、教育部门报告。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省卫生厅 省教育厅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国食药监食[2010]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厅(教委),北京市卫生局、福建省卫生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管分局、教育局:

近年来,各地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密切合作,不断强化学校食堂监督管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学校食堂,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隐患。有的学校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食堂基础条件薄弱,设施设备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落实《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

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明确责任、综合治理,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食堂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坚决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二、高度重视农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食堂基础建设力度,在学校规划、建设(包括改建、扩建)过程中统筹考虑食堂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把学校食堂建设纳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相关教育工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关要求,设置食品原料处理、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配备相应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蝇防鼠、洗手等设备或设施,改善食堂卫生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把农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点监管目标,加大对农村学校食堂的指导和检查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

三、严格规范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管理,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许可条件和程序,审查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凡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许可条

件,如布局流程不合理,加工制作和消毒等设施设备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条件无保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一律不发许可证。对未办理许可证经营的,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理。

四、健全并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从业人员的责任;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每年督促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在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工作;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定期维修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五、切实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作为监管工作重点,依法履行职责,实施科学监管,加强对学校食堂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强化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指导督促学校食堂建立采购索证索票、查验记录制度,不得采购和使用《食品安全法》禁止经营的食品;指导督促学校食堂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工制作食品,严防食品交叉污染,加工制作四季豆、豆浆等食品时必须烧熟煮透;加强对学校食堂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检查;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

理工作;要针对学校食堂经营的重点食品品种进行抽样检验,及时了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要及时研究应对措施,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入学校食堂。抽样检验时不得向学校收取费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及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督促学校食堂落实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

六、严格规范承包经营学校食堂的管理。要制定严格的准入要求,规范学校食堂的承包经营活动,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制定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的准入要求,并加强管理。学校对外承包食堂的,必须严格按照准入要求,并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承包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七、全力防控食物中毒事故。学校是食物中毒的重点防控区域,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制定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要经常进行自查,采取措施排除隐患;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置预案培训,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控制事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并积极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八、加强监管信息通报和报告。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事故信息通报、报告制度,及时将学校食

堂许可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重要情况应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向当地政府或上级监管部门报告;要畅通社会投诉渠道,形成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关心与支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和认真处理学生、家长及社会反映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九、建立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按照《食品安全法》及有关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有关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职责,导致本行政区域学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责任。学校有关责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甘肃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

为确保全省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巩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为全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强化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必然要求。其目的主要是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巩固农村卫生服务网底,规范医疗及用药行为,使农村卫生服务运行有序、安全有效。

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要坚持政府领导,预防为主、防治与保健并重,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工作;二要坚持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三要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使医疗行为规范化、法制化;四要坚持服务和监督并进,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在管理中巩固服务成果,以有力监督保证服务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内容

积极推进“三制、四统一”。

“三制”即聘任制、工资(劳务补助)制、养老保险制。乡村医生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院对提出申请人员的业务水平、医德医风、身体素质等进行考核后,择优聘任。乡村医生受聘后,与卫生院签订目标责任书,其报酬(劳务补助)由卫生院按技术水平、完成任务情况统一发放。乡镇卫生院应逐步实施为乡村医生缴纳养老保险金制度,解除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四统一”即行政统一、业务统一、财务统一、药品统一。

行政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要协助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负责村卫生所(室)统一布局调整,对村卫生所(室)行使行政管理职责,实行综合目标考核,建立和落实责任制。

业务统一管理:村卫生所(室)的各项预防保健、医疗、药品管理、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医德医风等业务活动,都统一由乡镇卫生院按照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安排并负责检查指导、考核评价。统一建立门诊登记制度、处方使用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销毁和登记制度、疫情处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业务档案。

财务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要统一村卫生所(室)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规范票据等,加强对收费的管理。同时要求村卫生所(室)建立固定资产等专帐,并对其业务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及票据进行定期审核。

药品统一管理:村卫生所(室)的药品按照基本用药目录,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计划和审批。应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代配。

三、进一步强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一)村卫生室的设置要本着既方便群众,又便于管理的原则,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外,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一所卫生室。人口较少、距离较近的行政村可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人口数量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的村可适当增加乡村医生人数,人数相对较多的乡镇卫生院可与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

(二)乡村医生的聘用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或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卫生人员中聘任,新聘乡村医生原则上从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人员中聘任。乡镇卫生院要与乡村医生签订聘用合同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建立定期考核、续聘、解聘制度,实行优胜劣汰。乡村医生报酬要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原则进行考核发放。

(三)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要统一工作程序,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考评奖惩,统一监督管理。村卫生室要逐步做到三室分开,要建立乡村医生技术档案,统一处方笺、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计划免疫多种表册登记和各种统计报表。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全天候应诊制度和逐级转诊制度,做到防保有卡证,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票据、消毒有记录、财务有帐目、宣传有固定栏。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公共卫生各项管理职能。

(四)完善药品统一采购。药品批发网络健全的地区,村卫生室用药计划由乡镇卫生院审批后,由有资质的药品批发企业配送。药品批发网络不健全的地区,村卫生室的药品由乡镇卫生院设立药库,从资质健全的批发企业采购代配。完善乡镇卫生院药品代购分发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管理。选用集中招标的中标药品,以县为单位统一药品价格。

(五)进一步统一收费标准。村卫生室的各种医疗服务收费及药品价格要统一标准,明码标价,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乡镇卫生院要定期对村卫生室收费和药品价格进行核定和监督检查,做到本乡镇所有村卫生室各种收费标准的统一。

四、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组织领导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卫生机构全行业统一管理的具体措施,是一种有效的农村卫生机构管理模式,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齐抓共管,抓好落实,财政、人事、劳动、税务、药监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在乡村医生流动、养老保险、药品监督等工作上给予政策支持,保障乡村医生合法权益落实。卫生局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搞好组织协调。各地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开展纵向业务合作,实现卫生服务一体化。通过加强一体化管理工作,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增强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在农村顺利开展,促进农村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四川省卫生厅文件

川卫办发„2010‟63号

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 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州)卫生局,科学城卫生局,卫生部在川医疗卫生单位,厅(局)直属各单位: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

二○一○年二月十二日

主题词:卫生 对口支援 通知 抄送:卫生部。

四川省卫生厅办公室 2010年2月12日印发 校对:魏成华(共印700份)附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

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卫生部•关于印发†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09‟72号)精神,现就我省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有关事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性 推进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全省特别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全省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解决基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全面理解和把握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上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确保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明确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目标 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方位的对口支援,不断完善对口支援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口支援,受援市级医院在诊疗技术、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成为本地高水平医疗服务中心;受援县级医院能有效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和危重急症病人抢救,充分发挥县域医疗卫生中心作用;受援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正确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及时对疑难杂症进行识别、处理和转诊。逐步实现农村居民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不出乡,大病及一般疑难重症不出县;逐步实现城市居民小病不出社区的医疗服务目标。受援的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相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新的提高。

三、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机制 针对近年来实施城市医疗支援基层存在的工作目标不明确、下派时间偏长、派出单位人员紧张、政策落实难、支援项目分散、实效不高等问题,按照医改新要求,本次对口支援从策略上进一步调整,将单纯派员支援调整为对基层单位人、财、物的全面支援,将支援与受援双方多头帮扶调整为一对一对口支援,将重派出、轻考核调整为注重目标管理、分级考核。

对口支援工作按照“分级分类,逐级帮扶,业务对口”的原则进行。省级和市级三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央在川医疗卫生单位主要支援甘孜、阿坝、凉山州和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市(州)级医疗卫生单位,以及部分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或重点学科;各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县辖乡镇卫生院;城市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片包干形式支援所在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巡回指导所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省市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执法监督、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口腔诊治、职业病防治等以对口支援相应机构或学科为主。

四、进一步充实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内容

(一)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市、县级医院。

省卫生厅组织实施省、市对口支援市、县级医院工作。每所城市三级医院(含中医医院)与2-4个受援单位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含“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采取派驻人员、接受人员进修、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管理指导等方式,帮助受援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城市三级医院每年选派若干名高年资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轮流进驻到受援单位参与、帮助和指导临床医疗等业务工作,通过临床诊疗示范、教学查房、病案讨论、举办培训班和讲座等形式,帮助受援单位建设一批特色专科,培训一批业务骨干人才。支援医院每年要免费接受一定数量受援单位定期选派的业务骨干进修培训,并派出管理人员到受援单位挂职和指导受援单位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提升管理水平。支援单位要根据受援单位实际情况,对受援单位的办公设备更新、新技术开展、人员进修等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二)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开展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指导,要明确每所县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对象,要求县级医院至少要与2-3所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含“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每年从县级医院选派若干医德医风好、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一定指导带教能力的医务人员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帮助完善管理制度,指导临床诊疗服务,推广适宜技术,培训业务技术骨干。同时,支援医院要免费接受受援乡镇卫生院选派的一定数量的进修人员。

(三)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省卫生厅和相关市州卫生局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要,组织城市公立二、三级医院(含中医医院)通过下派专家指导、接受人员进修、支持技术设备和联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等方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原则上每所二、三级医院都要对口扶持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三级医院举办的除外)。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可以选派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临床技术骨干轮流到社区驻点服务,直接参与社区门诊、会诊、巡回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帮助做好社区卫生适宜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指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免费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修培训,适当给予必要的物资援助。

(四)疾控机构对口支援下级疾控制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对市级和部分县级疾控机构实施对口支援,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县级疾控机构实施对口支援。主要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实验室检测,传染病、地方病、慢病防治等疾控专业技术;指导开展绩效考核、实验室认证和落实医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措施等工作。

(五)执法监督机构对口支援市、县级执法监督机构。从2010年起,用三年时间,实现省对市(州)、县(区)卫生监督支持基层工作全覆盖。每年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选派业务骨干到7个市(州)、各市(州)卫生执法监督支队派业务骨干到辖区内1/3的县级监督机构进行为期2个月的驻点指导工作。主要指导开展行政执法基础、医疗采供血机构监督执法、放射和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饮用水和公共场所监督执法等专业技术工作。

(六)妇幼保健机构对口支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乙等以上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口支援31个民族县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支援任务的妇幼保健机构要组织产科、儿科、护理等技术骨干帮助受援机构开展助产技术、产前检查、高危妊娠筛查和转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工作;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县孕产妇急救中心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免费接收受援县县、乡级技术人员到支援单位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进修学习。

(七)其它各类专业卫生机构开展相应对口支援。精神病防治、肿瘤防治、口腔诊治、职业病防治等专业卫生机构也要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通过派驻人员、接受人员进修、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管理帮扶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对口支援,使基层受援专业卫生机构和学科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上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五、认真落实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保障措施

(一)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落实责任。

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考核评估和效果评价细则。市县两级卫生局及相关单位均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省卫生厅对各市州卫生局和厅直属单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各市州卫生局对各县(市、区)和局直属单位进行考核;各县市区卫生局对其派出医疗单位进行考核;管理受援单位的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受援单位进行考评;支援单位和受援单位分别对支援和进修人员进行考评。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单位评优评先、医院等级评审(复查)评价、卫生人员职称晋升等项目,加强对支援和受援单位督促检查,强化考核和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细化支援方案,明确工作要求。

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完善省对口支援总体方案、卫生技术人员晋升职称之前定期服务基层的规定等政策文件。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及时修订完善支援工作方案,调整和明确对口支援要求任务;按属地管理原则,组织辖区内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受援单位调查研究,摸清受援单位的现状和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和计划,明确支援目标、项目内容、支援方式、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组织对口支援双方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保证任务落实。各支援单位要由领导带队到受援单位进行考察、协商和签订协议;要从自身专业优势、派驻人员资质、受援单位专业需要、受援地居民医疗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准专业,派出骨干,确保对口支援工作收到实效。

(三)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积极争取财政专项经费支持。除下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资金外,省卫生厅将积极向省政府争取专项资金,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要抓住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积极争取当地政府财政支持,落实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专项经费。

制订与职称晋升相关的配套政策。将对口支援工作作为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并切实加强考核。从2011年起,省、市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对口支援单位下派工作一定时间。不同职称、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单位的对口支援人员的下派时间及相关要求按照卫生厅有关文件执行。县、乡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完成到规定上派机构进修学习任务。

各支援医院要建立按期轮换机制,确保受援单位在一定时间内重点学科分别接受派驻人员和技术支持;要建立派驻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派驻人员支援绩效的考核,考核结果如实记入个人档案,并纳入医师定期考核范围。各受援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和加强领导,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做到工作责任到人,为支援单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和下派人员提供政策措施、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等保障;要积极配合支援医院做好下派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如实反馈下派人员工作情况。派驻人员要自觉接受所在受援单位的管理,遵守受援单位的规章制度。各支援、受援单位要明确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对口支援工作,加强沟通协调。

第五篇: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09年全省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

2009年全省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经研究,2009年全省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拟于近期启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一)在我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西医(药、护、技)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含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工作及成都市市属单位申报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人员),可申报副高级以上医(药、护、技)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二)申报晋升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资格的人员应是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民营、集体,下同)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工作,任职年限符合《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通知》(川人办发[2005]367号)有关规定,在职或离退休后仍受聘继续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

二、申报及评审

(一)申报条件

1.申报评审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人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事故责任未满三年者、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差错责任未满一年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

(2)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间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①医学博士后出站人员;

②医学博士学位,受聘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③医学硕士学位,受聘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④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受聘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⑤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受聘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3)职称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达到我省统一要求;

(4)任现职以来,近5年考核均为合格(称职)及以上;

(5)论文及科研符合要求(见川卫办发[2009]70号)。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卫生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

(1)符合《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条件(试行)》(川职改„1992‟69号)规定的;

(2)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3年以上,在任期内获得以下荣誉之一的:

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 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3)医学中专毕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受聘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满9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合格;

②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9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3年以上,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奖励证书;

③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9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5年以上。

(4)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比照乡镇卫生院同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要求。在我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艰苦边远山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调离这类单位或地区,不能再享受本通知规定有关倾斜与特殊政策。

3.申报评审卫生专业正高级技术资格人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事故责任未满三年者、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差错责任未满一年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

(2)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受聘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职务5年以上。

大学普通班毕业生在晋升正高职务时其学历按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对待。

(3)职称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达到我省统一要求。

(4)任现职以来,近5年考核均为合格(称职)及以上。

(5)论文及科研符合要求(见川卫办发[2009]70号)。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破格申报评审卫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1)符合《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条件(试行)》(川职改﹝1992﹞69号)规定的;

(2)取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受聘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职务3年以上,在任期内获得以下荣誉之一的人员:

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 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③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二)申报程序

申报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要坚持按程序申报。

1.个人申报。从2009年起,我省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实行网上申报方式。申报人须登录四川卫生人才网(www.xiexiebang.com)、四川省卫生厅(www.xiexiebang.com)网页公示10天。公示无异议的由省职改办发文认定。

下载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