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

时间:2019-05-15 00:0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

第一篇: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

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

发布日期:2012-2-29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针对干部考察材料撰写上存在的千人一面、内容空洞、流于形式、语言乏味、结论模糊等问题,笔者认为,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在要在“五化”上下功夫。特征描述个性化,避免“千人一面”。干部考察材料中概念化、公式化的表述,导致考察材料所描述出的“人”似曾相识、千人一面。实质上,虽然大多数干部可能共同具有某种优缺点,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方法、程度等各有不同,考察人员应深入挖掘并准确把握考察对象的个性化信息。比如,“工作业务能力强”是许多干部的共同特点,但“能力”实际上可以分为突发事件处理、做群众思想工作、前瞻性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再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到每个干部则可表现为说话富有感染力,层次清晰、条理性强,善于运用形象化语言等不同特征。考察人员应从不同角度予以个性化描述,使考察对象各具特色、形象鲜明。

评价分析具体化,切忌“内容空洞”。有的考察者在撰写考察材料时,对干部不作具体分析,而是简单地以集体政绩代替个人能力,或把阶段性的成绩看成是一贯的表现,写虚的多,写实的少,导致考察材料空洞无物。对干部的评价,应通过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手段,依据确切的事实和群众的合理意见,客观公正、深入具体地评价分析干部的功过是非;应着重突出实绩分析,以领导班子集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结合工作分工,深入分析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以此评定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对干部存在的问题也应深入分析,弄清是偶然性的还是经常性的,是思想品质问题还是工作方法问题,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来增强干部考察材料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重点突出典型化,力戒“流于形式”。目前,干部考察材料一般按德、能、勤、绩、廉的顺序撰写,在材料的分布上,往往是面面俱到,只强调材料框架的完整性,平均用力,工作简历、奖惩情况、学习情况等都占有一定的篇幅,导致重点不够突出。干部考察材料应注重全面体现干部各个方面的情况,但全面并不 1

意味着面面俱到。从人的因素分析,干部也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现和才能。因此,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时要把有限的笔墨落在干部的“闪光点”上,对干部在关键时期的工作表现,以及最具有代表性、最能打动人的典型事例,应浓墨重彩,保证对人物的描述充实饱满,对共性的内容、干部表现不是很突出的方面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则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层次结构,为干部勾勒出一幅清晰丰满的人物“画像”。

表述手法形象化,切勿“语言乏味”。受思维定式影响或语言文字驾驭能力限制,有些考察材料语言生硬死板,表述手法机械僵化,整篇材料给人索然无味的感觉。随着干部考察内容的逐渐丰富,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在表达方法上也应有所创新,语言表述应生动鲜明,讲究语法修辞,多用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文字。对考察中收集到的统计报表、荣誉证书等反映干部重要情况的资料,可以以表格、图表、照片、声像等形式直接表现,发挥其与文字材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使干部考察材料化平淡为生动。

考察定性明确化,不要“结论模糊”。考察结论与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考察材料的点睛之笔,而大多数材料常用“优秀”、“建议提拔使用”或“建议暂缓使用”等作结论,缺乏具体明确的建议。在对干部的问题和不足的定位上,有些考察人员顾虑重重,担心写重了影响干部提拔,写轻了不能真实反映干部的能力素质,因此含混不清或避重就轻。为此,对考察中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考察人员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干部,避免形成“一俊遮百丑”或“一无是处”的错误评价。要结合班子情况、岗位职能要求和干部特点,提出明确的建议。比如,有的干部理论水平较高,但基层实践经验不足,可以明确建议将其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有的干部综合素质比较高,但工作中和班子中的大部分成员不合拍,考察材料可以明确建议将其交流提拔到外单位使用。这些明确的考察建议将为用人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对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上纲上线,也不能淡化弱化,而要适当列举一些事例予以说明和解释。

要提高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需要不断增强考察主体的业务能力。可以推行

考察材料讲析制度,邀请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业务讲解,研究分析不同职级、岗位、类型的干部考察材料的写作特点,选读一些大家熟悉的干部考察材料,对其结构、特点、语言等多种要素进行讨论评议。建立考察干部持证上岗制度,通过考试考核,发放考察资格证书,对考察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坚持责任导向,不断增强考察主体的责任意识。把考察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个考察人员身上,对业务能力较弱、考察不准或不敢坚持原则讲真话的,应及时取消其考察资格;对因责任心不强而导致考察材料失真失实,甚至弄虚作假、隐瞒或歪曲事实的,要追究考察人员的责任。干部考察材料是考察结果的表现形式,要撰写好考察材料,应通过个别谈话、民主推荐、民意调查、函询评议等手段,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提高考察材料的准确度、可信度和说服力。

(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委组织部 许燕青)

第二篇:关键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关键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15:42 作者:段名钰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能否解决问题,是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质量高低、成效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能否实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目标要求的关键所在。

总结淄博市第一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门和单位的有益做法,解决党组织和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注意搞好“四个结合”:

一要坚持学习提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学习提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一方面,通过学习,努力提高广大党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把加强学习贯穿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防止和克服把学习当作“软任务”,甚至当成负担,被动应付、敷衍了事的错误倾向。我市通过组织党员开展大讨论、学习相关政策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做形势报告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员对解决问题不重视、存有消极应付心理等问题,切实把党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增强党员对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努力提高广大党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我们坚持和完善已有的学习制度,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组织广大党员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优良传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力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广大党员在学习中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提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要坚持个人解决与组织解决相结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淄博市委明确要求党员个人要把解决自身问题、落实先进性要求与履行岗位职责统一起来,既要解决长期以来个人存在的缺点毛病,又要解决新发现的突出问题;既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又要在本职岗位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市委结合淄博的实际情况,强调党政机关的党员要重点解决宗旨观念淡薄、工作作风飘浮、廉洁自律松懈等问题;事业单位的党员要重点解决爱岗敬业意识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企业的党员要重点解决主人翁意识淡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等问题;流动党员及下岗失业党员要重点解决组织观念弱化等问题。

为了发挥好组织的优势来解决问题,淄博市委重点实行了“三制”。一是实行责任制。对183个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110个需要市直部门、单位联合解决的问题,293个需要市直部门、单位自身解决的问题,169个需要区县自身解决的问题,都由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做到目标、措施、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五落实”。二是实行销号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明细台账,采取“一事一表”、“一事一报”、“一事一销”的办法,坚持“一改一销,不改不销”,只有解决问题成效明显,并得到党员群众认可后,方可销号。三是实行追究制。逐个单位、逐个问题进行认真检查,使解决问题的情况与单位和个人的考核紧密挂钩,对解决问题不力、党员群众不满意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取消先进单位和优秀等次的评选资格。

三要坚持自觉解决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淄博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密联系自身实际,主动查不足,认真找原因,深入挖根源,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自觉把问题解决好。同时,坚持“开门”搞教育,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满意不满意都要由群众说了算。按照“深入找问题、重点找原因、关键查主观”的要求,全市共发放征求意见表23万多份,召开座谈会3070个,设置意见箱857个,建电子邮箱516个,开通专线电话756部,共征求到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9.3万多条次。

淄博市委在解决问题的每个环节,都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评价,建立并实行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通报公示制度,让群众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各单位拟解决的问题,采取召开通报会和在公开栏、新闻媒体进行公示等方式,接受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各单位解决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二是建立听证辩论制度,让群众参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各单位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和本单位的党员群众,对整改方案进行听证辩论,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增强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建立监理问责制度,让群众监督落实解决问题的措施。由督导组牵头,从本单位党员群众、服务对象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挑选部分同志组成监理小组,通过参加单位有关会议、调阅相关文件资料、对现场进行视察、对有关情况进行书面或口头质询、电话或登门走访等形式进行监督问责。四是建立上下结合考评制度,让群众评判解决问题的效果。建立“上考下”与“下评上”相结合、以“下评上”为主的考核评价制度,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及单位的普通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各单位解决问题组织领导是否得力、责任人员是否尽责、解决问题效果是否明显、党员群众是否满意等进行评议。群众不满意率高的,责令推倒重来,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四要坚持解决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淄博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从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尽最大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市里全面实施了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群众权益保障、安康居住、人才培训、社区便民服务等“十大民心工程”,立说立行,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比如,我市确定每年从市直部门办公经费中节省1000万元,连续3年节省3000万元,建立政府助学基金,解决困难家庭中小学生上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举一反三,由表及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规律,努力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取得的成效、创造的经验转化并形成为长效机制。一是按照“入口”要严、“出口”要畅、“中间管理”要加强的思路,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的推荐、公示、组织谈话、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考察、党员转正审核等制度,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坚持从严治党原则,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畅通党员的“出口”;健全完善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引导、组织保障等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二是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目标,建立保持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具体措施,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的议事范围和决策程序,明确执行责任,加强考核监督,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能;深入开展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活动内容和工作载体;按照责任制管责任人、责任人管一班人的要求,健全完善上下结合、常抓不懈的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建立提高机关效能和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干事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活动,建立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开展“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上级党组织关心下级党组织,党组织关心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等活动并形成制度,做到疑时有人解、平时有人慰、难时有人帮。

(作者:中共山东省淄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第三篇: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要在“四新“上下功夫

要做好审计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审计机关要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水平,打造服务型机关新形象。

一是作风建设要有新风貌。要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教育广大审计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

执行中央和省市提出的各项廉政自律规定。要发挥好审计“免疫系统”作用,积极预防和惩治腐败;要继承和发扬审计部门良好传统,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等有关规定,坚持原则,敢于动真,敢于碰硬,不回避矛盾。每一位审计人员都要做到“三铁”,“铁面无私,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塑造审计系统的良好形象。

二是审计方法要有新探索。要积极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和软件配置,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审计技术方法、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业务骨干,因地制宜地使用计算机开展审计,使审计工作逐步实现由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转变。

三是审计质量要有新提升。从确定审计方案到进点审计、收集证据、撰写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跟踪落实整改措施等各环节,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事,依法行政。作出的审计决定一定要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依据充分、处罚适当,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四是队伍素质要有新提高。要下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学习型审计机关的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审计队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师、计算机能手、造价工程师。要继续以审计干部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着力培养一批核查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和计算机应用的强手,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实战能力,不断提高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审计人员中的比重。使审计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加快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审计工作队伍。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实用”上下功夫

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实用”上下功夫

企业文化建设开头容易深入难,造势容易取得实效难。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答案。看其是否成功不是看企业的口号有多么响亮,而是看是否将口号落到了实处;不是看企业的理念有多么超前,而是看是否将先进的理念转化成了全员的自觉意识;不是看文化手册有多么漂亮,而是看是否能化文本为实践、化文字为行动;不是看内容有多么丰富多彩,而是看到底管不管用、有多少实际使用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该是“实用”。“实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只有坚持以“实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文化建设才不会偏离方向,路子也才能越走越宽。建设“实用”的企业文化,要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

在培育凝聚力上下功夫。强大的凝聚力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法宝。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将员工作为客体进行强制性的单向灌输,而是让广大员工共同参与到活动中,从内心认同企业的价值理念,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从而使其自觉地将企业文化要求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积极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工作中。烟草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活动,紧密联系实际,宣传贯彻企业的工作思路、价值理念、企业精神等,让其深入人心,进一步统一员工思想,增强企业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得到持续不断的升温。

在培育企业的文化特质上下功夫。企业如人,企业的文化特质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要形成鲜明的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特色,就应当充分调研,认清企业实际情况,并抓住时代特点,培育出符合企业实际、具有时代特点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也应注意地域文化对文化特质的影响,深入研究地域文化。

在提高员工的个人修养上下功夫。企业的文化特质是通过员工的个人修养体现出来的。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职业素养需要企业通过训练来不断提高。要选择利于被员工理解、认同的训练方式,使先进的价值理念转变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同时,应把企业文化特质的要求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细节,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逐渐明晰提高员工修养的思路。

在向管理工作或管理行为的渗透上下功夫。优秀的文化理念,包括很多分支文化理念,提炼不容易,更难的是如何贯彻落实到行为中,尤其是落实到管理工作和管理行为上。文化理念中的内容大部分源于管理的实际需要或实践经验,有着深厚的管理实践基础,依靠管理工作或行为来支撑。管理工作或管理行为的跟进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自觉地用先进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来审视管理流程与管理制度,审视管理意识、管理行为和习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如果企业文化不能渗透到企业的管理环节中,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推进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具体化、生动化上下功夫。对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和理念系统,企业不仅要让员工耳熟能详,明其理、知其意,更要将价值理念具体化、生动化。要从企业长期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管理实践中、从员工的工作实践中挖掘案例和文化故事,丰富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实际内容。有历史故事或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作支撑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会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增进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理解与运用。

第五篇:深化企业改革要在有限责任上下功夫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近几年来,中央采取了很多实际步骤,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诸如: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有效需求,解决企业产品销售不畅问题;科研单位进入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速成果转化;增加技术改造贴息贷款,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债权转股权,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问题;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等等。这些措施对于解决企业面临的种种困难,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有效的,对于困难企业的脱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主要还是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从长远来说,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要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制度创新的问题。

一、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限责任问题,这是因为,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至今人们在认识上还不一致。有一种最为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公司法人制度。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公司是多种多样的,法人也是依据各国法律确立的,随各国法律的不同,企业的法律形态分类也必然是各式各样的。因此我们在研究现代企业制度时,只抽象地讲公司法人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明确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公司法人制度。

从根本上说,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只有能够分散经营风险、集中社会资金的企业制度,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这是衡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标准。自然人的个人或合伙经济,由于业主对企业经营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就决定了它经营风险大,难以广泛吸收他人资本参与,这样的企业当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至于公司法人,也存在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两大类。在美国,个人企业、合伙企业不是法人,美国的法人企业,都是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因此,在美国只有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不存在无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在美国是这样,但是其他的国家就不都是如此。例如日本就存在着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两大类公司法人。日本公司的基本法是1899年制订的,名为《商法》,在这个法中分别确立了股份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等三种类型的公司法人;到了1938年,又制订了《有限责任公司法》,专门确立了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到目前为止,日本仍然存在着上述四种不同类型的公司法人,其中的两合公司和无限责任公司都是公司而且具有法人地位,但这样的公司法人以承担无限的连带责任为特征,历史已充分证明,由于风险大、集资困难,这样的企业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市场竞争力上都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说这种承担无限责任的公司法人,也不能算是现代企业制度。

基于以上分析,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有限责任,即公司以其拥有的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只有这样的公司法人才能够分散风险、广泛集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一系列制度特征的总根子

企业形态由无限责任到有限责任,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在历史上,无限责任公司制度的出现早于有限责任公司。人们一般把1602年创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视为早期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形成的标志,而在此之前,难以吸收他人出资,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可以说是没有生命力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出现,使企业的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限责任的企业形态,风险和利益都集中于所有者身上,利益关系结构的焦点非常集中。对一个无限责任公司的所有者来说,由于他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企业如何经营就成了涉及身家性命、生死悠关的大事,必然要亲掌企业经营大权。因此,在无限责任公司体制下,经营大权不可能旁落,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不可能分离的,这就决定了现代公司的所谓“治理结构”也是不可能在这里产生的。

而有限责任企业形态的出现,就使企业同过去小业主式的经营以及无限责任公司,在产权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有限责任的企业形态下,股东以实出资本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出资额以外的个人其他财产,不受企业经营的牵连,风险被限定了、分散了,对出资者来说,它不再是无底洞,而是有限度的。这时,才有可能吸引他人出资,广泛集中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的社会化;也只有在这时,现代企业的一系列制度特征才能够产生。因此可以说,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一系列制度特征的总根子。

分析一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的四句话,就可以看出有限责任的根本。

首先,我们说产权明晰。为什么有人容易把产权明晰误解为私有化呢,原因就在于把产权明晰理解为个人产权,而没有从有限责任这个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出发来理解。常常听到有人说,国有企业归国家所有,产权怎么不清楚,难道必须量化到个人才算清晰吗?实际上这是误解,企业产权清晰是有限责任的要求,同私有化无关,在无限责任的公司制度下,企业的最终归属也是很清楚的,但是,企业的财产没有边界,同出资人的其他财产是切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不清楚的。我国的国有企业正是如此,国有企业归国家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产权当然是清楚的,但从有限责任的角度来说,又是不清楚的。有限责任要求企业以其拥有的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企业的法人财产没有边界,和国家的其他财产切不开,那又怎样承担有限责任呢?我们讲现代企业制度要产权清晰,主要含义就在于此,并不是把国有企业的财产量化到每一个人才叫产权清晰。因此,只有从有限责任这个根本要求出发,才能够正确地理解产权清晰,才能和私有化区别开来。

其次,我们说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有限责任把出资者的责任限定了,企业的经营不会累及出资者的其他资产,更不会累及其身家性命,这时所有者才有可能超脱出来,把经营大权交给他人去掌握,所有权和经营权才有可能真正分离;出现了这种局面之后,专门的经营者阶层才有可能形成、发展和壮大,专家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有现实可能。我们常讲两权分离、政企分开重要,但怎样才能分离呢?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有限责任是关键,它才是两权分离的根本前提。没有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度出现,就不可能有两权分离;不彻底解决有限责任问题,就做不到政企分开。试想,如果国有企业的一切经营后果都由政府承担,没有明确的有限边界,成了无底洞,政府怎能不去直接管呢,政企怎能分得开呢?这样,企业的权责就不可能明确,经营者阶层就不可能出现,专家管理也不可能形成,总之,我们通常讲的“公司治理结构”等现代企业的一系列制度特征,也就不可能产生。所有这些,都是在有限责任这个前提下形成的。因此我们说,有限责任是总根子。

三、我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无限责任制的企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制度早已确立了主体地位,无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制度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因此有人认为,强调现代企业制度有限责任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觉得,这也不尽然。对我国来说,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强调有限责任的本质特征,较比其他国家更有特殊的意义。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旧体制下实际上是无限责任制的企业。企业的出资者是政府,企业没有明确的法人财产权,企业的财产同出资者的其他财产连一起,没有边界,可以随意调拨,企业经营的一切后果,实际上由出资者——政府承担着无限的责任。

一般所说的企业的无限责任,集中地表现在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上,但我国国有企业的无限责任,却有所不同,它不仅仅表现在债权、债务关系上,同时还表现在无限的社会责任上。我国的国有企业,并非单纯的经济组织,它全面地承担着基层政权组织的社会责任,不是按照企业的需要来招募职工,而是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安排就业,职工的生老病死、子孙后代,全部由企业包下来,责任是无限的。这是中国国有企业特有的无限责任。这种状况在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以后虽然有所改变,但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从原来的无限责任的企业制度,真正地而不是名义上地转变为有限责任的企业制度,它的意义和它的难度都是非同寻常的。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有限责任问题,认真地研究和解决有限责任的问题。

四、深化企业改革要在有限责任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企业有了法人财产权,明确了以企业的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企业的法人财产在名义上同出资人——国家的其他财产分开了,这就在债权、债务关系上,向有限责任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远远没有解脱,企业冗员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企业还不得不背着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反过来又影响着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明确性,使企业不能真正成为承担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

国有企业承担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解除,它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必然是一种软约束。这是因为,它的债权人多为以政府为背景的银行和企业,而企业背的债务又是为承担同政府有关的社会责任而背上的,这就变成了一笔糊涂帐,责任难以扯请。正因为责任扯不清,企业的无限责任反倒变成了无责任,企业家反而变成了可以不负责任。企业的无限责任,实际上还是由政府承担着。

为了使企业经营者能够认真负责地搞好企业,就不能不把希望寄予好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上,政府就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领导班子的选拔上。这又进一步固化了政企不分。

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有限责任。因此,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进一步解决有限责任问题。

1. 要切实保障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受侵犯。要进行规范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一方面,政府不能任意干预、调拨和支配,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要有严格、明确的资产保值增值任务,确保企业法人财产充实。

2. 推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近百年来,在企业产权方面发生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这种变化虽然在不同国家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但已经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发展的趋势。许多国家的大公司,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股东,而且大股东也不是独家。以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为例,它的第一大股东是住友银行,股权为4.6%,其他大股东也多为法人,松下幸之助在80多年前创业时是100%独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现在松下家族在松下公司只占有2.9%的股权,也就是说,法人企业相互持股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人股权比重会大幅度下降,这就使企业的归属变得越来越“模糊”。我国国有企业通过法人相互持股,使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就会比国有独资企业更容易把企业法人财产同出资人——政府的其他财产切开,有助于真正实现有限责任。

3. 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进一步抓好减员增效。目前国有企业内在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人浮于事。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就是企业为了解决已离退、下岗人员的生活问题,就已感到难以应付,对于在岗的人浮于事问题,就更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考虑,于是只好勉强凑合。其实这样凑合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无法改进技术、加强管理,难以把企业搞好。这反倒不利于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作为政府当然要保持社会的稳定,而这种保持社会稳定的责任,又不得不压给国有企业。初看起来这样做可以分散一些负担,实际上这样做的成本可能更高。企业在人浮于事的状态下运转,勉强凑合,必然效益下降、亏损增加,于是不得不靠银行贷款过日子,结果造成了呆帐,最终还是要由政府承担。分散负担的结果,担子最终还是落到政府身上。也就是说,社会负担对政府来说是“背着抱着一般沉”,这就需要比较一下,到底是背着还是抱着好。

如果政府财政多拿出一些钱,有步骤彻底解决一些企业的人浮于事的问题,这些企业就可以轻装前进。这样就可以使这些企业由吃财政变为创造更多的效益,更好地支援财政。这比大家都勉强凑合要好得多。(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另外,还有一些效益比较好、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大企业集团,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它们加大力度解决下属企业人浮于事的问题,比如可以把一部或大部下属企业的多余人员收上来,由集团公司统一安置,使基层企业轻装前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增强整个集团的经济实力。总之,要尽快地、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人浮于事的问题,从各地和各大企业的经济实力出发,因地制宜,解决一个是一个、解决一批是一批。这样做,付出同样的代价却可换来企业机制的转换和效益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按照规范的有限责任的体制来运营,从而为企业分散风险、广泛集资、实现两权分离、形成经营者阶层和法人治理结构等现代企业的一系列制度特征创造根本前提。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下载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在五化上下功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党委办公室工作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此话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党委办公室的职责主要是服务,即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

    妇联工作要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主动适应新形势 提升妇联工作水平妇联是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组织,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妇女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庄严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妇联组织必须充......

    吴江:要在“用活”青年人才上下功夫

    吴江:要在“用活”青年人才上下功夫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陈叶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

    做好远程教育工作要在“三四五”上下功夫

    做好远程教育工作要在“三四五”上下功夫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实现学用结合,达到“以通为先,以......

    信息调研工作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信息调研工作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也指出,必须始终把与时俱进......

    人大常委会审议要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

    人大常委会审议要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 ——浅议常委会审议对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作用 吴文辉 审议意见是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成果,是地方人大常委会普遍采用的一种监督方式,是......

    统一战线解放思想要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统一战线解放思想要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李微微(作者系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我省统一战线解放思想,关键是要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主题,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党委办公室工作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党委办公室工作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此话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党委办公室的职责主要是服务,即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