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肥料协会文件[范文模版]
河北省肥料协会文件
冀肥协[2010]8号
关于举办“2011第四届河北肥料信息交流
暨产品交易会”的通知
各市县土肥站、有关肥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为促进肥料行业的交流合作,繁荣肥料市场,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搭建行业信息产品交流交易平台,推动农业发展,河北省肥料协会在已成功举办了前三届的基础上,定于2011年2月19日-20日在石家庄继续举办“2011第四届河北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会议由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支持,河北省各市土肥站及有关企业协办,石家庄盛博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一、会议主题:科学经济环保、沟通合作共赢。
二、会议时间:2011年2月19—20日
(农历正月十七至十八),2月18日报到、布展。
三、会议地点:石家庄人民会堂会展中心,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211号(石家庄市政府对面)
四、会议内容:
(一)开幕式:2月19日9:30-10:00在人民广场举行。
(二)产品展示与交易:复混肥、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生物肥、控释肥、专用肥、复合肥、BB肥、叶面肥、液体肥、冲施肥、微肥、育苗肥、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各种菌肥;肥料生产、加工、包装、施用机械设备;检测仪器设备。
(三)行业论坛:2011年2月19日下午2:00至4:00
论坛内容: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就肥料产销现状、市场发展趋势和营销策略进行讲座;举办高级测土配方施肥研讨会;宣贯肥料管理政策法规、行政许可审批、肥料登记备案和肥料新标准等专题。
五、会议规模
大会为了更好的给企业树立形象,宣传自身品牌,提升会议档次,会议地点由原来室外移至室内举办,会议设300个室内标准展位及多个特装展位。
六、参加人员
会议邀请省农业厅、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省土壤肥料总站、兄弟协会领导出席开幕式;邀请各市土肥站站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土肥站站长参加,预计参会肥料生产、销售企业代表及观众人数超过5000人次。
诚邀全国各肥料企业和协会会员单位积极参展,各级肥料经销商积极参观洽谈。
七、组委会联系方式:
河北省肥料协会联系人:吕英华、郝立岩、赵立
电话:0311-85886580,电子邮件:lyinghua@163.com
组委会联系人:刘彦勇,***, 电子邮件:sjzlyy@126.com 电话:0311-85521585传真:0311-85521551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广东省肥料协会章程
广东省肥料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协会名称为广东省肥料协会,英文名称为Fertilizer Associ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缩写为FAGD)。
第二条 本协会的性质:由广东省从事肥料生产、经营、科研、推广等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行业性、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本协会的宗旨:严格遵守我国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竭诚为会员、行业、政府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行业的愿望和要求,在政府和行业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我省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条 本协会接受广东省民政厅的监督管理和广东省农业厅等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五条 本协会的活动地域为广东省。
第六条 本协会的住所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协会的业务范围:
(一)对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并向政府部门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组织参与肥料生产、使用和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
(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订我省肥料行业行规和自律公约,规范会员市场行为,维护肥料市场秩序;
(三)组织肥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技术中介、转让、咨询和服务工作,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四)组织肥料技术交流会、研讨会,新技术和新产品发布会、展览会;
(五)组织开展肥料行业的宣传和培训活动;
(六)开展和承担本行业公益活动和有益行业的其他活动;
(七)承担有关管理部门交办的其它事宜。
第三章
会
员
第八条 本协会只设单位会员,不设个人会员。第九条 申请加入本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协会的章程;
(二)志愿加入本协会,愿意履行会员的义务;
(三)在肥料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
(四)应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第十条 会员的入会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由秘书处审核,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后,由理事会授权秘书处发给会员证。
第十一条 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本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出席会员大会,参加本协会举办的各类活动,接受协会提供的服务;
(三)获得本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二条 协会会员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协会章程;
(二)执行协会的决议;
(三)维护本协会及行业的合法权益;
(四)完成本协会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的资料;
(六)按规定缴纳会费。
第十三条 会员缴纳会费的标准:
(一)会长、副会长单位每年缴纳会费3000元;
(二)常务理事单位每年缴纳会费2500元;
(三)理事单位每年缴纳会费2000元;
(四)一般会员单位每年缴纳会费1000元。
第十四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协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一年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协会的活动,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五条 会员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遵守本行业协会章程,将由行业协会提出批评、教育,如有严重违反本协会章程的行为,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议,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的产生、任免
第十六条 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
第十七条 会员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协会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能;
(二)选举或者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监事;(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进行)
(三)审议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预决算方案;
(四)审议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对会员除名的提议;
(五)对协会变更、解释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六)改变或者撤销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不适当的决定;
(七)制订或修改协会章程、组织机构的选举办法;
(八)决定终止事宜;
(九)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八条 会员大会每届4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经省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会员大会每两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理事会
认为有必要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会员提议,可临时召开会员大会。
第十九条 会员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会员出席才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全体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才能生效。
会员大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会议纪要,并向会员公告。第二十条 本协会设理事会。理事会为会员大会的常设机构,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依照会员大会的决议和协会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理事人数应为会员数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的职权:
(一)筹备和召开会员大会;
(二)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并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三)决定协会的工作方针、计划和重大问题;
(四)制定协会的财务预、决算、变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项的方案;
(五)制定协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金的方案;
(六)决定协会内部机构的设置,并领导协会内部机构开展工作;
(七)决定新申请人的入会和对会员的处分,提议对会员的除名;
(八)根据秘书长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副秘书长、协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和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事项;
(九)制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组织领导协会开展工作;
(十)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理事会须有超过一半以上理事出席才能召开,其
决议须经全体理事一半以上表决通过才能生效。理事会应当对决议形成会议纪要,并向全体理事公告。
理事会会议由会长召集和主持,会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会长委托副会长或秘书长召集和主持。三分之一以上理事可以提议召开理事会。
第二十三条 本协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人数应为理事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经理事会授权,可行使本章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九项职权。常务理事会至少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需有半数以上的常务理事出席才能召开。常务理事会作出的决议,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常务理事通过。
常务理事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会议记录。
第二十四条 本协会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规则、程序:
(一)由本行业协会秘书处提出设立分支机构的具体方案;
(二)将具体方案提交会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
(三)将通过后的具体方案提交理事会审议批准;
(四)报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审批。
第二十五条 本协会设监事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任期与理事会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会长、副会长、理事、秘书长不得兼任监事。
第二十六条 本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二)熟悉本行业情况,在本行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五)未受到任何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七条 本协会的秘书长采用选任制,秘书长和会长不能在同一单位产生。会长不得兼任秘书长。
第二十八条 本协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会长为本协会法定代表人,本协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九条 本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每届任期四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第三十条 本协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三十一条 本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在会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对理事会负责。秘书长为专职,行使以下职权:
(一)主持秘书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会员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和预算、决定;
(三)协调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工作;
(四)提名副秘书长、各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五)提名办事、代表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和报酬事项,报理事会同意和会长批准;
(六)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秘书长出席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会议。第三十二条 监事会的主要职责:
(一)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
(二)监督会员大会和理事会的选举、罢免,监督理事会履行会员大会的决议;
(三)检查协会财务和会计资料,向登记管理机关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四)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征询和建议;
(五)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当会长、副会长、理事和秘书长等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协会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必要时向会员大会或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六)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章程对协会的整体运作进行监督;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接受会员大会的领导,切实履行职责。
第五章
资产管理及使用原则
第三十三条 本协会经费来源如下: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承担完成专项工作提供的经费;
(五)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如开展培训、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活动的收入;
(六)利息;
(七)其它合法收入。
第三十四条 本协会接受捐赠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或变相摊派。
捐赠人、资助人或单位、会员、监事有权向协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捐赠、资助人或单位、会员、监事的查询,协会应及时如实答复。
第三十五条 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财产以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经费包括下列支出:
(一)日常办公费用;
(二)劳动工资、福利及劳务的报酬;
(三)会议、宣传、资料、书刊费用;
(四)向会员单位提供的资助;
(五)协会兴办的各项事业费用;
(六)对协会工作做出成绩的会员单位或个人的奖励。第三十六条 协会会长、副会长、理事、监事、秘书长以及工作人员私分、侵占、挪用协会财产的,应当退还,并在会员大会上进行检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协会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严格的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准确、真实、完整。
本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第三十八条 本协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九条 本协会的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和财务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条 本协会进行报告、换届、变更法定代表人及清算,必须接受省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四十一条 本协会按《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规定,于每年3月底前向省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活动、财务报告和本的活动安排。
本协会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本协会召开大型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展览会,举办对外交流,与境外民间组织交往,开展业内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接受境外及社会捐款等,在活动前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省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十二条 本协会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并订立劳动合同。其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修改程序
第四十三条 本协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大会审议。
第四十四条 本协会修改的章程,应在会员大会通过后30日内报省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协会终止及其财产处理
第四十五条 本协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终止,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一)协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二)会员大会决议解散的;
(三)无法按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开展工作的;
(四)协会活动违反法律法规,被有关机关认为应当撤销登记的。第四十六条 本协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并报广东省民政厅审查同意。
第四十七条 本协会终止前,须在省民政厅及有关单位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协会应在清算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到省民政厅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四十八条 本协会经省民政厅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第四十九条 本协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省民政厅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协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章程经2007年2月2日会员大会表决通过。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本协会的理事会。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自省民政厅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三篇:河北省一号文件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实施意见
(2012年1月13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现就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全局
省第八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征程。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河北兴,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全局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持久动力。建设经济强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本立足点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我省农村人口占多数,集中着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当前,我省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社会保障相对薄弱,导致农村居民现实购买力不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较快增收,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激活农村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建设经济强省,必须坚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下大力气补齐农业农村这个“短板”,为推动全省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河北的紧迫任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范围的重大问题。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基础。当前,我省农村总体稳定,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一些矛盾还可能诱发或发展为影响区域和全省大局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和谐,要在切实做好维稳工作的基础上,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成效,最大限度地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河北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团结和依靠广大农民,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虽然近年来我省农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面貌依然落后,与城市快速发展态势形成巨大反差。有的地方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依然突出,有的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地方损害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最广泛地把农民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今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第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努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城乡统筹、三化同步”方针,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幸福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二、紧紧扭住“一产抓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集中力量打造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快建设吨粮市、吨粮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同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特色主导、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园区支撑”,以畜牧、蔬菜、果品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特色水平,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建设。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成化创新、市场化运作,切实把结构调优、产业调特、效益调高。在布局上出特色,积极调整全省特别是环京津地区种植结构,扩大高端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种植面积,加大山区、沿海、坝上等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农区畜牧产业带、山区优质果品产业带。奶业是最具潜力的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年产1000万吨奶的奶业振兴计划,大力扶持肉、蛋、禽的规模养殖。2012年全省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50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万亩,新增优质果品面积150万亩,主要畜蛋禽产品产量提高10%以上,优质水产品产量提高8%以上。在品种上出特色,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2012年三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积极创建1000个省部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加快建设24个蔬菜产业示范县和500个蔬菜标准园,特别是抓好环首都蔬菜产业重点县建设。强力推进苹果、梨、核桃、红枣、板栗、葡萄、观光采摘等七大优势果品基地建设,2012年果品业总产值达到550亿元。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在品质上出特色,健全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标识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优质果品率达到70%以上,中高档蔬菜率达40%以上,优质水产品率达50%以上。在品牌上出特色,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2012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名牌农产品60个。在营销方式上出特色,强化与京津对接与合作,立足生产基地,依托中心村镇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沿国道、省道建超市、搞连锁,打造冀产鲜活农产品直销走廊。建设北京河北名优农产品直销中心,推进冀菜进京、净菜进城。推动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支持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城市社区增加直销网点。扩大农产品出口,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出口品牌,构建外销网络。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各级安排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要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示范区建设。有条件的市、县要安排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示范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发引进、多功能拓展等方面补助。抓紧制定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技术规程,以环京津区域为重点,紧紧围绕蔬菜、果品、苗木、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注重连群连片发展,构建环京津地区绿色有机的现代农业基地、独具魅力的休闲度假基地、优质天然的生态环保基地,逐步形成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
(三)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培植龙头、壮大基地、带动农户的思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201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5000亿元,产业化经营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支持366家省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10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产业化建设项目。大力发展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水产品六大加工业,重点支持30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建设。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强化信贷支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谋划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市、县都要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竞争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鼓励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拓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渠道。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全部跨市干渠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廊涿干渠、石津干渠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力争2012年开工建设。加快双峰寺水库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45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推进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建设,2012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0万亩。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环省会生态林等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2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0平方公里。
(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产品安全、节水灌溉、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循环农业等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加快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组建支撑科技创新专家团队,完善平台体系条件建设。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造就新型职业农民。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着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着眼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切实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鼓励农业科技工作者带着资金和项目到基层创业、办实体。加快农业机械化,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
(六)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县级区域测报站建设步伐,县级全部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和疫病预防机构,加强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县级综合质检站达到100个以上,对主要农产品及重点监管对象实现检测全覆盖。加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打造全省农业数据中心,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加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储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储藏设施予以补助。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清理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超市的收费。
三、紧紧扭住“腾飞计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城乡统筹、三化同步、富民强县”的要求,组织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2012年,力争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五年内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
(一)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县域涵盖“三农”,连接城乡,壮大县域经济对加快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城乡统筹、“三化”同步的重要抓手,作为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力引擎,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农村民生的有效支撑,真正摆上位、抓在手,着力解决县域经济结构不优、活力不够、实力不强的突出问题,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突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大力发展县城经济,加快县城改造和扩容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切实提高综合承载和吸纳带动能力,真正把县城打造成县域产业集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人口转移居住中心。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按照放开、放宽、放活的要求,认真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政策支持,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支持营业收入超10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打造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做优特色产业,做强示范园区,做响农业品牌,做大龙头企业,健全支持体系。进一步做大劳务经济,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联系与协调,搞好定向、定单培训,打造一批特色培训基地,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推进劳务输出向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2012年力争全省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
(三)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抓紧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每都要排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三十强”和“后三十弱”,实行分类指导,强化激励措施,通过强县带动、弱县推动,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县(市)都能明确方向、加快发展、争先进位。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和财政直管县有关政策,切实增强县域自主发展能力。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激励性财政体制和政策,不断增强困难县的财政保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紧紧扭住“幸福乡村计划”,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明确建设方向。改善居住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要把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作为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作为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拓展与提升,作为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集中力量,强力推进,着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
(二)突出建设重点。按照“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以加强“房、水、路、电、讯(邮)”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文、教、医、保、服”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农村民生。加大农村新民居建设力度,在巩固提高5000个已有示范村的基础上,年内再规划启动2000个省级示范村,并着力推进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精品新民居示范点建设,2012年省级财政安排4亿元支持新民居建设。加强对村庄规划和农村建房的指导,提高农村民居设计建设和防震安全水平,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继续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年内完成10万户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12年解决400万农村人口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确保三年内让群众都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推进农村公路互通工程,开展连村道路和村内街道硬化,2012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000公里,改造危桥1.2万延米。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年内行政村通车率达99%以上。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12年安排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资金29亿元,加快改造一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切实提高农村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通讯通邮水平,加大农村互联网宽带建设力度,2012年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6.5%以上。推进乡村通邮工程,2012年实现乡乡设所,重点抓好1.2万个行政村标准化村邮站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健身设施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优先位臵,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教学点撤并要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筹资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提高报销比例,2012年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40元。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加强村卫生室建设,逐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实现全省制度全覆盖。加快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2012年全省覆盖率达到40%。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建设一批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连片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村屯绿化,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三)加大推进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县级党委政府是实施幸福乡村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合力攻坚。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幸福乡村建设的要求,搞好与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衔接,科学编制幸福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坚持示范带动,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2012年在永久保留的中心村或行政村中优选1000个村,重点建设、配套提升,两年基本建成幸福乡村示范点。其他村要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和发展条件,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什么问题急迫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确保年内村村有变化,农民幸福指数年年有提高。
五、紧紧扭住“扶贫攻坚行动”,大力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改善农村民生的突出任务,组织实施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纲要,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着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
(一)明确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省扶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
(二)提高扶贫标准。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扶贫标准。建立贫困识别机制,摸清全省农村扶贫对象底数,逐户建档立卡。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三)突出重点区域。按照重点突破、集中扶持、加速提高的要求,编制实施燕山——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和环首都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规划要到县、到乡、到村、到户,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以环首都丰宁等9个贫困县为重点,把加强基础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作为突破口,着力在招商引资、培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力争经过2—3年努力,实现整体面貌的历史性改变,将首都周边县建设成为扶贫攻坚示范区,建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强化扶贫措施。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以特色养殖、设施蔬菜、优质果品作为支持重点,每年扶持10万个增收脱贫示范户,到2015年力争帮助列入规划的每个贫困家庭建设一项经常性增收项目,到2020年在重点县基本形成县有龙头带动、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积极推进科技扶贫,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贫困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一批科技型扶贫龙头企业,扶持建设一批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积极推进人才扶贫,以退居二线的有经验和有责任感的老干部、大学生村官、医疗卫生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组成5—6人工作队,驻村开展服务、帮扶发展。积极推进整村扶贫,全面启动30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计划。积极推进移民扶贫,引导搬迁户向小城镇、中心村集聚。积极推动对口扶贫,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村及革命老区,广泛动员民营企业、扶贫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六、紧紧扭住“农村增活力”,大力深化农村改革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城乡联动改革,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业农村的倾斜力度,健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臵,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一)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内全面完成发证工作,加快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探索建设农村产权流转平台的路径和办法,有序推进农村资源可抵押、可流转、可臵换、可交易。完善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提高农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二)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年内流转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推动土地指标进城与城市资本下乡良性互动,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因增减挂钩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要全部及时返还农村,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各类农业公司,尽快培育一批独立的法人实体。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积极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完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健全信贷资金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省农村信用联社分别安排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和幸福乡村计划信贷资金330亿元、50亿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推动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发展、规范发展。规范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在具备监管条件下,争取每个县建立1个农业小额贷款公司。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致富带头人担保、农户联保和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担保方式以及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方式。创新农业保险模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探索推行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
(五)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在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同时,有效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办大事。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有效整合农业发展资金,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以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为平台,有效整合农村建设资金,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扶贫攻坚行动为平台,有效整合扶贫资金,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投融资平台作用,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和幸福乡村建设。
(六)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石家庄、唐山、秦皇岛3个试点市,率先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发展。冀州、任丘等12个试点县(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和路径探索。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推动环京津、沿渤海、冀中南经济区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自觉践行“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切实做到思想真重视、领导真加强、工作真落实,不断提高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涉农部门各负其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自觉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深入研究重大问题,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协调解决突出矛盾。县(市)党委、政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主体,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各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责任,把方向、定政策、抓典型、搞动员、强保障,统筹谋划、科学指导、协调各方,形成强大“三农”工作合力。切实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继续实行市、县一名党委或政府负责人担任农村工作综合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做法,配强力量、强化职能、赋予手段,切实发挥好其统筹协调、组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作用。
(二)健全涉农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在政绩考核上,进一步体现“重中之重”的导向,完善涉农考核指标体系,把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民居建设和实施幸福乡村计划、开展扶贫攻坚行动、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打牢基层组织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扎实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组织万名干部进村帮扶,谋划发展路子,解决突出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格选人标准和民主程序,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深入实施“双育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水平。继续推行村“两委”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和“双述双评”制度,深化“一定三有”机制,严格落实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集中发放制度,适当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送教下乡,大力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落实农民民主权利。推行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和综合维稳组织四个覆盖,着力提高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巩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成果。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服务与管理,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社区管理新模式。支持村级公益服务员队伍建设。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活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特别是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农口部门干部直接联系农户制度,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确保各项工作合民情、得民心、顺民意。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际、出实招、办实事,脚踏实地干工作,掷地有声抓落实,确保出台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部署的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各级党委政府每年都要办成几件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实事,真正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发展规律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河北省人事厅文件
河北省人事厅文件
冀人字〔2008〕31号
关于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 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 硕士(MBA)研究生班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事局,省直有关部门,华北石油管理局:
根据省政府与天津大学长期合作协议精神,八年来,省人事厅人才中心已与天津大学成功联办了四届公共管理硕士(MPA)、三届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共培养学员300余名。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具有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人才支持,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五届公共管理硕士(MPA)、第四届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并于今年4月下旬在石家庄举办开学典礼,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生对象及名额
招生对象: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取得学士学位)。公共管理硕士(MPA):工龄在三年以上;工商管理硕士(MBA):工龄在五年以上(工作年限计算日期均截至2008年7月31日)。
招生名额:各80名
二、培养目标
为我省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三、学制及学习方式 学制:两年半至三年。
学习方式:由天津大学资深教授、专家授课,单课独进。每月定期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实行学分制。也可以跟读,实行先入学修学分,后参加全国联考。
学习地点:石家庄市裕华西路9号河北省人才大厦4楼教室
四、考试时间及科目
2008届学生将参加10月下旬全国联考。
考试科目:公共管理硕士(MPA)需考试《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 》、《政治理论》共四门。工商管理硕士(MBA)需考试《英语》、《综合能力》、《政治理论》共三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与面试由学校单独组织,考 试时间为11月份,地点河北省人才大厦4楼教室。
为帮助学员顺利通过全国联考,省人事厅与天津大学8月至10月份将组织专家教授进行考前辅导,针对性强,通过率高,自愿参加,费用自理。
五、录取、毕业及课程设置
录取及毕业: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录取工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和确定。学校根据考生入学成绩(含面试)择优录取,本班学员优先录取。学员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获得天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或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
MPA课程设置: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定量分析方法、公共管理学、行政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区域规划与管理、社会保障概论、领导科学、公务员概论等共20门。
MBA课程设置:应用统计学、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实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会计学、营销管理、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信息技术基础、公司理财、现代工业工程、科技创新导论等共24门。
六、报名资料及收费标准
报名资料:毕业证、学位证、一寸免冠照片3张、小二寸照片2张。
收费标准: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学费3.2万元(其中含研究生进修班学费1.6万元),教材资料费800元,报名 费100元,共计3.29万元。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学费4.2万元(含研究生进修班学费2.1万元),教材资料费900 元,报名费100元。共计4.3万元。
七、报名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08年7月25日。
报名地址:河北省人事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石家庄市裕华西路9号河北省人才大厦401、320、321室)。
联系电话:0311—87802098、87802029、87802096、87802089、87802058 联 系 人:杜月昌、刘素平、周淑民
网 址:河北人事人才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八、有关要求
省直各部门、各市要从加强公务员队伍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性。各单位要积极动员和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报考;对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或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的人员给予学习时间保障,支持其参加面授;对在职取得公共管理硕士或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的干部,所在单位应对其学习费用给予支持,以推动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深 入开展。
附:在职人员攻读天津大学MPA/MBA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
二○○八年三月十二日
主题词:人才 培训 研究生班 通知
河北省人事厅办公室 2008年3月12日印发
(共印280份)
第五篇:河北省财政厅文件
河北省财政厅文件
冀财会[2007]13号
河北省财政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
行政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会计师事务所: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财政部24号令),结合学习借鉴外省的经验、做法和我省的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我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审查管理
省财政厅定期组织开展对执业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全面审查。首先各会计师事务所应进行自查,对查出的问题应主动纠正;省财政厅每年将确定重点检查单位,组织力量,集中时间,进行专项检查;同时欢迎广大注册会计师、社会各界举报。对于
1检查出的公务员兼职注册会计师和不专职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坚决予以清理;对于只挂名不执业的注册会计师,由省注协核实后转为非执业会员;对于群众举报出的问题,一经核实,对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本人进行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并由媒体曝光和通报到各有关单位。
二、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资格和执业质量的检查
对会计师事务所资格和执业质量的检查实行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每年省财政厅实地检查面不低于会计师事务所总户数的30%。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对于不能持续保持法定设立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省财政厅和省注协责令其限期整改和暂停执业;对于注册资本不到位、股东(合伙人)弄虚作假骗取资质的,直接收回执业证书;对执业质量检查中发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向相关部门通报(如工商局、国资委等综合管理部门),适时将处罚情况在网站进行公告。
三、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行政审批管理
1、申报设立新所,股东(合伙人)必须提供近五年每年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各一份、近五年的企业合并(或分立、清算)报告一份,缺一不可,复印件必须由执业人签字、原事务所盖章。对提供虚假材料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一经核实,一票否决,在行业内进行通报批评,取消以后申报设立新所的资格,同时由省注协取消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资格,并
在省财政厅网站和省注协网站公告。
2、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规定,新设立有限责任所必须具备两名、合伙所必须具备一名专职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和从业人员必须提供经主任会计师签章的专职从业人员名单和基本情况表(附后)。
3、为了全面了解股东(合伙人)的情况,设立新所原则上由股东(合伙人)本人现场集体申报,不得委托他人代办,委托他人代办的一律不予受理;建立股东(合伙人)申报和调增变更谈话制度,规范谈话记录和签名程序。
4、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股东(合伙人)转所,省财政厅会计处审核同意并盖章后省注协方可办理转所手续,否则不予受理设立新所申请。省注协出具的股东(合伙人)连续五年执业证明,必须由秘书长签字。
5、设立新所的办公场所必须是办公用房,不能使用住宅用房。
6、将新设所和股东(合伙人)变更的公示期由原来的10天调整为20天。
7、会计师事务所股东(合伙人)变更,应加强前期审查工作,调增股东(合伙人)必须符合股东(合伙人)条件,在省财政厅和省注协网站公示,公示期满未发现问题的,方可变更为事务所股东(合伙人),并通知省注协办理转所手续。省财政厅认可调整后方可到工商部门进行变更登记。未经省财政厅
认可调整,事务所擅自变更股东(合伙人)的,在省财政厅、注协网站进行通报批评,变更股东(合伙人)无效。
8、接到群众来信来访举报,省财政厅将进行认真调查核实,调查处理情况和结果在省财政厅、注协网站公布。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管理
1、行业协会应加大行业惩戒力度,制定具体的行业惩戒办法,包括责令整改、暂停执业、强制培训、谈话提醒、注销撤销事务所的风险金由省注协托管等。受到行业惩戒的注册会计师在此期间不得转所,并在相关网站公告,具体管理办法由省注协另行制定发布。
2、从严控制注册会计师转所。为了保持会计师事务所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防止乱拉人设所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是股东(合伙人)的,在原所执业两年内不得转所,具体转所办法由省注协另行制定发布。
3、由省注协牵头开展对会计师事务所综合等级评价试点工作,评级情况通过报刊、网站等媒体进行公布,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综合等级评价办法由省注协另行制定发布。
本通知自2007年2月1日起执行。
附件: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表
二○○七年三月十三日
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表主题词:注册会计师管理通知
抄报:财政部,中注协。
抄送:省工商局,省国资委。
河北省财政厅办公室2007年3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