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

时间:2019-05-15 01:2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

第一篇:《〈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

作者:陈卫星来源:拙风文化网

摘要:胡适是一位在哲学、文学和史学等多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其发表于1923年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阐明了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多个基本问题的思考。这些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有极强针对性的论断,为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奠定了理论根基,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路。在今天重新回顾《〈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仍可以获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许多启示。

关键词:《〈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整理国故;疑古

胡适是颇有建树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哲学史大纲》和《白话文学史》两部重要著作虽并未全部完成,但在哲学和文学研究领域建立了学术范式,奠定了现代学科的根基。同时,胡适还是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奠基人,“五四”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声名显赫的自由主义斗士和文化名流。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理论倡导的同时,他还创作和出版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在新文化运动全过程中,胡适努力输入新思想,引导舆论,开启民智。其《文学改良刍议》、《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难能可贵的是,胡适的一生,坚决保持一位知识分子的独立批判精神,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争自由的宣言》,到《人权与约法》,再到主办《独立评论》,都曾在思想界掀起巨大波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间曾因言论激烈受到国民政府的警告,但他不改本色。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原载《国学季刊》第一期,该刊1923年1月在北京创刊,主要刊载国内外学者的国学研究成果。这虽为一篇发刊词,但胡适在文中涉及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多个基本问题。这些观点,与正统思想相左之处甚多,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反应,并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广泛而

热烈的争论,而且,从长远来看,这些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有极强针对性的论断,为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奠定了理论根基,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路。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批判了“国粹保存主义”,公开表明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现在许多国粹党,有几个不是这样糊涂懵懂的?这种人如何配谈国粹?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所以,他认为,“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有三种态度。第一,反对盲从;第二,反对调和;第三,主张整理国故。”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胡适再次强调:“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胡适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主张。胡适自己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他投入巨大精力进行国学研究,写下多篇扎实深入的学术文章,创办国学刊物,推动古史讨论,拟出“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向青年学人推荐„„在“整理国故”口号的感召下,从二十年代起,“整理国故”在学术界和思想界颇成风潮。国学教育和研究机构竞相设立,青年后学踊跃投考;以国学为主题的刊物大量涌现,一些报刊则开辟国学专栏,大量国学著作出版面世;国学社团大量出现,参与人数也由少到多。自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文科研究所国学门之后,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南大学等相继组建国学研究所或国学院,还有不少的大学成立了国学系和国学专修科,还有的地方开办了专门的国学专修馆或国学专修学校。从名教授到普通学生,无不以研究、谈论国故为时髦,“整理国故”运动在大江南北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胡适坚持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这种态度是中性的,不带有褒贬意义,但在另一方面,胡适因自己的西方文化教育背景,看到了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不足。他认为:“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整理国故”的目的是,“用精密的方法,考出古文化的真象,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报告

出来,叫有眼的都可以看见,有脑筋的都可以明白。这是化黑暗为光明,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化神圣为凡庸,这才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胡适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这种思想作为“反传统主义”的代表,给了五四学人和激进的青年们打倒旧文化的最好理由,也成了五四文化运动的精神旗帜。这当然可以说明,胡适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影响。但同时还应当注意到的是,胡适的所谓“反传统”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客观观察的基础上,而且,所指也是通过“整理”来“改造”,而非全面打倒。其实,胡适明确意识到,“如果对新文化的接受不是有组织的吸收形式,而是采取突然替换的形式,因而引起旧文化的消亡,这确实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损失。因此,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胡适《先秦名学史》)胡适还专门撰文《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来阐述他的这一观点,并重点申述他的本意并非“全盘西化”。从历史事件上来讲,胡适的“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从学理上来说,这并非胡适的初衷。

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胡适还总结了清代三百年学术的成就,认为这三百年的成绩表现在“整理古书”、“发现古书”、“发现古物”等三个方面。事实上,胡适对于清儒的朴学方法是相当推崇的,他说:“浅学的人只觉得汉学家斤斤的争辩一字两字的校勘,以为‘支离破碎’,毫无趣味。其实汉学家的工夫,无论如何琐碎,却有一点不琐碎的元素,就是那点科学的精神。”他将清儒的方法概括为“(1)大胆的假设,(2)小心的求证。”(《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也就是说,胡适对清儒的推崇,是因为其符合“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科学方法。与其说是推崇清儒,不如说是对“科学方法”的推崇。他还多次表示,自己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种种考证的目的是“要读者学得一点科学精神,一点科学态度,一点科学方法”。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来整理国故,虽然胡适认为源自清儒,但也是胡适的发掘和总结。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整理国故”运动在短期内就取得了许多丰硕而重要的成果。胡适本人的古典小说考证、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水经注》的研究,都可看作这种研究方法的注脚。

这一方法,虽然在具体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因先入为主的成见,使“大胆假设”或

许在一开始就将研究者带入歧途,这一点也常为学人所诟病。但是,应该看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将科学精神引入传统学科,为传统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鲜空气,使传统学术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为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的推进和学术规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山之功,实不可没。曹聚仁于1925年曾将国学研究分作三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是“赛先生的国学”,无锡国学专修馆为“冬烘先生之国学”,上海国学专修馆为“神怪先生之国学”。在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先生的国学”研究方法仍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此外,胡适也指出清代学术的不足:“研究的范围太狭窄”、“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缺乏参考比较的材料”。基于这种判断,胡适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具体步骤。一是“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突破传统朴学仅把义理之辨的儒学经典作为研究对像的狭窄范围,拓宽视野,丰富研究对象;二是“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资料”,具体提出“索引式整理”、“结账式整理”和“专史式的整理”三种具体操作方法;三是“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即借鉴域外的研究方法和材料。按步骤来说,则整理国故有四个具体步骤:第一步是“条理系统的整理”;第二步是“寻出每种学术思想怎样发生,发生之后有什么影响效果”;第三步是“用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把古人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第四步是“综合前三步的研究,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新思潮的意义》)。

其实,1921年7月胡适在东南大学(南京)及南京高师暑期学校作了题为《研究国故的方法》的演讲,也对其学术方法扼要地进行过概括,概言之,即要有“历史的观念”、“疑古的态度”、“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值得一提的是,胡适“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的“疑古态度”,直接影响和导致了中国近代史学声势浩大的疑古思潮。1917年,胡适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古代哲学史,截断众流,“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在北大引起震动。因为从科学的态度来看,这些上古史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地方都是不可证实的,因此值得怀疑,不能全信。1923年,胡适在其所编的《读书杂志》上,发表了其学生顾颉刚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对中国古史的怀疑,认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黄帝、尧、舜、禹都是后人编造出来的,靠不住。接着便有钱玄同表示赞成的答书,而柳诒徵、张荫麟、胡堇人则提出疑问和反对,彼此驳难答辩,还有王国维、梁启超、傅斯年、钱穆、冯友兰等人参与发表意见,展开关于古史的大讨论,历时九个月。胡适最后发表《古史讨论的读后感》,支持顾颉刚,提倡怀疑精神。这场学术讨论,引起了对中国上古史持久不衰的争论和研究,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大深化。经胡适的总结和提倡,疑古精神在当时中国的史学界和思想界占了主导地位,对古史、古书的怀疑和考辨,竟形成了一种风气。钱玄同甚至从1925年8月起,不再姓钱,而改以“疑古玄同”为名了,可见当时风气之一斑。从1926年第一册《古史辨》出版,到1941年第七册出版之后,古史辨动动才暂告一段落,在“疑古”为主导思想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中,涌现出了大量至今仍大放异彩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这种疑古精神,是五四时代思想解放的一种表现,对于打破人们对古书、古史的迷信与盲从,勇于拨正束缚思想的传统观念与偏见,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当我们回顾疑古思潮的批判精神,惊讶于古史辨运动中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感叹疑古精神对中国学术发展深远的内在影响时,不能不追溯至胡适近乎偏执的“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的“疑古态度”。

以胡适为主要代表的学者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引入科学精神,开创了传统学术研究的新天地。正是研究路径和方法上的根本性变化,使中国学术研究走上了新的道路,出现了新的面貌。回顾中国近百年的学术研究史,这样的巨变,影响已经持续近百年,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之深远,可能是前贤们也未曾料到的。

参考文献:

[1]洪治纲编:《胡适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耿云志著:《胡适年谱》香港:中华书局,1986年。

[3]耿云志、闻黎明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

[4](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第二篇: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总目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总目

第一卷第一号 民国12年1月出版

发刊宣言 01 石鼓为秦刻石考 马衡 20 火祆教入中国考 陈垣 30 音译梵书与中国古音 钢和泰 50 国语问题之厯史的研究 沈兼士 60 萧梁旧史考

郑樵著述考

五代监本考

近日东方古言语学及史学上之发明与其结论 附录:

伦敦博物馆敦煌书目

记新发现的石器时代的文化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 195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一卷第二号 民国12年4月出版

清太宗天丛四年(1630)伐明以七大罪誓师谕

摩尼教入中国考

哥戈鱼虞模古读考

科学的古史家崔述

郑樵传

萧梁旧史考(完)郑樵著述考(完)释“皇” 附录: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一卷第三号 民国12年7月出版

图像:

汉熹平石经论语(尧曰)残石

魏正始石经尚书(无逸,君)残石

魏正始石经春秋(僖公,文公)残石

魏正始石经尚书(多士)残石

魏正始石经春秋(文公)残石 论文:

伯希和著朱希祖 83 顾颉刚 99 王国维 142 王国维译 149 罗福苌 163 袁复礼 191 陈垣 4 汪荣宝 42 胡适 66 顾颉刚 110 朱希祖 134 顾颉刚 154 汪荣宝 188 十八世纪喇嘛文告译释 钢和泰 01 原始中国语试探 潘尊行 20 实验四声变化之一例 刘复 40 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法之研究 刘复 58 读汪荣宝“歌戈鱼模古读考”书後 林玉堂 72 答马斯贝罗论切韵之音 珂罗倔伦 林玉堂译 82 对于‘死’‘时’‘主’‘书’诸字内韵母之研究 珂罗倔伦 徐炳昶译 106 汉熹平石经论语尧曰篇残字跋 马衡 112 魏正始石经残字跋 罗振玉 116 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序录

跋补抄文澜阁书六种 附录:

摩尼教残经一、二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启事二则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一卷第四号 民国12年12月出版

图像:

宴台金源国书碑

华夷译语中女真语音义 论文:

元西域人华化考上编

第一 绪论 22 第二 儒学编 28 第三 佛老编 55 第四 文学编 73 甲骨文字之发见及其考释

西夏国书说

宴台金源国书碑考

韦庄的秦妇吟

书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韵後 附录:

金文编序

巴黎图书馆敦煌书目

国学季刊第一卷索引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二卷第一号 民国14年12月出版

王国维 128 单不庵 134 陈垣 22 容庚 102 伊凤阁 122 罗福成 134 王国维 140 王国维 148 容庚 罗福苌 译 图像:

戴东原先生手抄春酒堂诗集

戴东原先生篆书楹联 论文:

戴东原的哲学 胡适 5 戴东原年谱 魏建功 129 戴震说的理及求理的方法 容肇祖 159 附录: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报告(民国13年1月1日至13年5月31日)

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启事

国学周刊第一期至第八期目录索引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二卷第二号 民国18年12月出版

戴东原对於古音学的贡献

永历大狱十八先生史料评

明季杭州读书社考

中国上古铜兵考(上篇)古阴阳入三声考

魏书源流考

清内阁所收明天启崇祯档案清摺跋

汉敦煌太守裴岑破北匈奴纪功碑跋尾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二卷第三号 民国19年9月出版

汉十二世著纪考

明沈宠绥在语音学上的贡献

欧洲学者对於匈奴的研究

明季南应社考

关於研究古音的一个商榷

蒙新旅行之经过及发现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二卷第四号 民国19年12月出版

汉唐宋起居注考

阴阳入三声考

匈奴语言考

纳兰性德年谱 马裕藻 3 朱希祖 35 朱倓 59 陆懋德 85 魏建功 97 李正奋 161 朱希祖 181 吴其昌 187 朱希祖 3 刘复 17 姚从吾 43 朱倓 147 敖士英 195 黄文弼 229 朱希祖 3 魏建功 15 方壮猷 67 张任政 115 汉初正朔考 敖士英 165 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考 谢国桢 171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三卷第一号 民国21年3月出版

图像:

敦煌石室存残刻本韵书影片八页 论文:

竺道生与湼槃学(1)大乘湼槃经之翻译 4(2)湼槃大本之傅译 5(3)湼槃大本之修改 8(4)竺道生事蹟 11(5)竺道生之著作 21(6)晋末宋初之研究湼槃者 23(7)顿悟渐悟之争 23(8)谢灵运事蹟年表 26(9)存神之论 29(10)佛性常住之说 31(11)竺道生佛性当有论 33(12)法身无义与应有缘义 41(13)佛无净土义及善不受报义 43(14)一阐提皆得成佛义 45(15)顿渐分别之由来 48(16)三乘与顿悟 49(17)十地与顿悟 50(18)竺道生顿悟与三乘十地 52(19)竺道生之顿悟义 54(20)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 58(21)慧观唽悟义 61(22)宗炳主渐悟 65(23)竺道生之门下 66(25)刘虬述渐悟义 67 记汉“居延笔”(西北科学考察团短篇论文之一)

高昌疆域郡城考(西北科学考察团短篇论文之一)

郑延平王受明官爵考

释“一”

唐宋雨系韵书體制之演变(敦煌石室存残五代刻本韵书跋)王石臞先竽韵谱合谱合韵谱遗稿跋 附录:

燕下都发掘报告

国学季刊第二卷索引

汤用彤马衡 69 黄文弼 75 朱希祖 89 刘复 115 魏建功 135 陆宗达 173 傅振伦 185 3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三卷第二号 民国21年6月出版

图像:

汉熹平石经(书序)残字

刘端临先生遗像 论文:

天坛所藏编钟编磬音律之鉴定 刘复 6 鞑靼起源考 方壮猷 8 陆法言切韵以前的几种韵书(敦煌本王仁[日旬]切韵韵目小注吕静夏侯咏阳休之李季节杜台卿五家韵目分合考释)魏建功 24 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重印新学伪经考序方国瑜标点本)钱玄同 60 刘端临先生年谱 刘文兴 138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三卷第三号 民国21年9月出版

图像:

辽碑九种(跋尾附)

新疆雅尔崖出土陶器兽形足盆 论文:

辽碑九种跋尾(附印图後)孟森 6 中原音韵研究(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成绩)赵荫棠 30(附)审查书 钱玄同 32 “兽形足”盆形像考释(西北科学考查图短篇论文之一)黄文弼 132 北平方音析数表 刘复 144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三卷第四号 民国21年12月出版

论文:

建州卫地址变迁考 孟森 3 热河契丹国书碑考 厉鼎煃 25 西汉时代的日晷 刘复 35 中国古音研究上些个先决问题 魏建功 73 清史稿应否禁锢之商榷 孟森 153 附录:

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 胡适 巴黎图书馆敦煌书目 罗福苌

国学季刊第三卷索引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四卷第一号 民国23年出版

图像:

寿县所出铜器 论文:

寿县所出铜器考略

晋公??考释

令矢彝

作册令尊及作册令彝铭考释

王稻上书太平天国事考

明北族列女传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四卷第二号 民国23年出版

论文:

老子化胡说考证(本校研究生成绩)

上太平军书的黄畹考

纲 128 宋许州长史孙君墓志铭跋尾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四卷第三号 民国23年出版

论文:

明列皇殉国后记

徐夢莘攷

校勘学方翠¤ 读故宫本王仁昫《刊缪补阙切韵》书后 煃 112 敦煌本王仁煦《刊缪补缺切韵》跋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四卷第四号(刘白林纪念号)民国23年出版

唐兰 27 唐兰 37 马叙伦 41 唐兰 47 谢兴尧 57 张鸿翔 77 王维诚 2 罗尔孟森 157 孟森 2

陈乐素 58 胡适 98 厉鼎蒋经邦 118

传记:(随遗著编次)

中华民国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刘先生行状 魏建功 20 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刘君墓志 周作人 36 白涤洲传 魏建功 125 林成章先生遗著编後记 魏建功 275 林君成章事略 张秀民 280 论文:

中小字典序 刘复遗著 2 黟县方音调查录 38 记事

方言同音字辑录

方言同音字发音

方言同音字记音 功

方音音素之整理

汉字标音方法之演进

诗同文比义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五卷第一号 民国24年出版

论文:

时节日晷说明书 读太平经书所见

清代堂子所祀邓将军考

说阿保机时代的汉城

陈常匋[“父”下为“缶”]考

读金器刻识

高本汉方音字典序 B.Karlgren 说文解字之传本 附录:

孙星衍平津馆重刊宋本说文解字校勘记 陶刻孙本说文解字正误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五卷第二号 民国24年出版

论文:

著魏建功 舒耀宗 胡?

刘复 白涤洲 魏建魏建功

白涤洲遗著 90 林成章遗著 129 常福元 4 汤用彤 10 孟森 42 姚从吾 56 唐兰 84 马叙伦 88 赵元任译 104 周祖谟 116 周祖谟 周祖谟

明末清初耶苏会士的儒教观及其反应 陈受颐 2 释居卢訾仓 黄文弼 68 新嘉量五量铭释 厉乃骥 76 陈子昂年谱 罗庸 90 齐民要术的田器及主要用法 陶希圣 124 王石臞先生韵谱合韵谱稿后记 陆宗达 134 附录:

十韵汇编叙例 罗常培

皮鹿门先生传略 皮名举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五卷第三号 民国24年出版 论文: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

‘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 论切韵系的韵书

记徐松遣戍事

龚定庵思想之分析

补明儒东莞学案

杨万里的生卒年月

关於“尾右甲”卜辞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五卷第四号 民国24年出版

论文:

杭世骏三国志补注与赵一清三国志注补

释法瑶

“商鞅量”与“商鞅量尺”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

书清世祖赐建言词臣牛黄丸令引疾事

宋人使辽语录行程考

论篆隶万象名义 附录:

国学季刊第五卷索引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六卷第一号 民国25年出版

论文:

胡适 2 沈兼士 48 魏建功 66

陈垣 146 钱穆 156 容肇祖 178 储皖峰 204

唐兰 210 郑天挺 2 汤用彤 110

唐兰 120 朱光潜 128

孟森 156 傅乐焕 166 周祖谟 196 多尔衮称皇父之臆测 郑天挺 2 清太祖由明封龙虎将军考 孟森 16 关中入声变读的原因和程序 白涤洲遗箸 26 大徐本说文反切的音系 严学宭 46 艺风堂金石文字目讹误举例 罗尔纲 146 附录:

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刘君碑铭 蔡元培

慧琳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索引跋 陆宗达

编辑慧琳《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索引》工作经过 一 戴明扬

慧琳《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索引》凡例

编辑慧琳《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索引》工作经过 二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六卷第二号 民国25年出版

论文:

唐代俗讲之科范与体裁

昆仑所在考

戴本水经注所举脱文衍文

记姚立方礼记通论

净影八识义述

整理张居正传记材料的杂论两篇 王若虚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七卷第一号 1950年7月出版 论文:

西征小记

释蚯蚓名义兼辩朐忍二字形声

柏梁台诗考证

千顷堂书目考

群书会元截江网与续资治通鉴长编

汉代丁中、廪给、米粟、大小石之制

沈阳故宫新发现的明代史料

河西考古简报(上)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纪事 143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第七卷第二号 1951年7月出版 论文:

中国奴隶社会 郭沫若唐兰 54 孟森 72 钱穆 90

申锴 154 向达 3

戴明扬 陆宗达 孙楷第 2 韩镜清 108 陶元珍 142 俞敏 29 游国恩 49 王重民 69 金毓黻 93 杨联升 101 金毓黻 107 阎文儒 117 3 藏汉系语言研究法 李方桂 15 唐写本经典释文残卷五种跋 罗常培 27 故宫完整本王仁朐刊缪补缺切韵续论之甲 魏建功 61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藏朝鲜金石拓片目录 123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工作总结(一九五零年七月至十二月)135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展览说

第三篇:国学思想心得体会

学好国学,为林业发展凝聚正能量

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所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林业局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国学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国学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其实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总书记许多讲话都会引经据典、不落痕迹,不仅给人深刻启迪,也以厚重的国学根底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国领导人的文化修养。国家领导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人展现了国学的魅力所在,指引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来说,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怀有一颗敬畏心与亲近感,自觉成为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史记》等这些内容应有基本的了解,在国学的文化氛围里能够潜移默化的“熏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处事行为,就像一句古诗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能提高自身素养,更成为党员干部砥砺情操、促进人格修养的精神宝库。领导干部学国学,应该用知古鉴今的学习立场、多元开放的文化心灵,汲取传统经典中奔流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并用之于当代社会。国学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优秀品德;“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处事原则等等,都是现代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继承和发扬的。作为各级干部,学习国学具有时代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全面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学国学,有利于优化工作作风

学习国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为圣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通过学习国学,可以提升自身素养,加强道德修养,促进勤政廉政。提倡干部学习国学,能够修身养性,优化工作作风,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资享乐和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能够在主观上、道德观上树立防贪拒腐的“防火墙”,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学国学,有利于提高工作能力

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都可以从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找到历史渊源。毛泽东曾经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因此,我们在学习国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它对当前工作的重要借鉴意义;尤其对国学中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学习,要努力发掘其中的人文智慧,领悟其中做人做事的原则、为人处世之道。在阅读国学经典的同时一定要思考,要感悟,尤其重视联系实际问题,把国学经典的内涵与工作、生活联系起来,深入基层,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真正了解到群众的需要,通过亲自实践来印证、修正和完善理论思想,使国学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工作效果,不断提高实际能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水平。

(三)学国学,有利于推动国学花开满树

钱穆有言:一国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略有所知,并怀有“温情与敬意”。国学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一整套价值观和世界观,涵括了一个独特而温润的精神世界,而我们时代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也应该由此生发。各级干部应率先垂范,看点国学,涵养底蕴文气、善养浩然之气,推动全局人员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国学在林业局花开满树,蔚然成风。同时坚决反对学习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不走过场、踏实读书、深入思考、注重实效,从博大精深的国学只是种吸取精髓,古为今用,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理解传统中的智慧和我们的使命,返本开新,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篇:国学思想与领导艺术

《国学思想与领导艺术》学习心得

2013年12月28号参加了由何逸舟老师现场主讲的《国学思想与领导艺术》之课程的培训。何老师授课风格给人印象深刻:“国学”知识渊博,出口成章,语言幽默,深入浅出地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传统文化运用总结”四个方面,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地讲述了传统国学文化在领导,管理中的应用,使一天的授课生动,易懂。特别是老师多次列举伟人邓小平同志的领导案例时,动作形态惟妙惟肖,再现了伟人在“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方面的风彩,使我的理解更为深刻。

一. 何为“国学”?为何要学国学?

所谓“国学”就是国之根本,通俗理解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学问。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宋唐诗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

老师从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和网络,社会热点事件,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解决了社会物质问题。但同时社会也出现了一些道德沦丧,诚信丧失,信仰缺失,心灵空虚的现象,从而引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听后有同感,有共鸣: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国家子民的共同梦想,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成绩,但文化的建设仍须加强,国民的素质仍需提高,我们没理由不学习,不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想到了小孩的教育确实要“道,术”结合,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建立要让员工有责任感,归属感,要有凝聚力,向心力。

二. 道家思想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代表作品是《道德经》,《庄子》,《列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做人做事以及思想精华所在。“道法自然”指的是一切的大道都要遵循其自身本来的属性,世间万物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例如水的治理需要靠“疏”而非“堵”。

道家思想起源于:“知雄守雌”“复归婴儿”。老子对于女性非常推崇,提倡女性“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精神。婴儿 是“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也是老子推崇的境界:乐观专注,寡欲平和,低调譧卑,沉稳处下。老师给道家思想定了三大形象代言人,除了上述的“女性,婴儿”还有的是“水”,所以“天下至柔,上善若水”也是其主要思想。

以前经常能听到“上善若水”这句话,但对于其理解模糊不清,对水之特性也没有深入联

系到为人处事中。《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也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利。水的九大特性是:“居善地”—改变自身适应环境;“心善渊”—稳定心性,安宁平静;“与善仁”—给予他人,要有仁德;“言善信”—言而有信;“正善治”—正事要善于治理做到最好;“事善能”—做事要奉献能力,要有责任感;“动善时”—行动时要把握时机;“曲则全”—遭遇挫折时要提升自我;“洼则盈”—地低为海,人低为王。以上是道家思想为人处事的方法,其最终的境界是做到“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

道家思想的管理智慧是“无为而治”,也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不是消极地什么事

情都不做,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就是在未出结果之前有所为,在出混乱之前加以治理,管理重在预防。课中讲到员工绩效低,是因为惰性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合理,员工没责任心和归属感。所以要做到“无为而治”领导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要以自身为榜样,要有良好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人才培养——通过恰当的方法,造就员工的重要良好习惯。

授权放权——授权的重点在于“授而有控,控而有授”。

目标设定——将目标细分为难度不大,可执行的细分目标,利于员工达到。

需求分析——要对员工人性的需求做好分析,走进员工的内心。

制度维护——制度的建立要员工认同,要将员工利益与之挂钩。

“无为而治”是管理的一种境界,是领导的一种艺术,是上位者的一种管理方式,它需要管理者达到一定的层次,也需要员工具有一定的素养。

三.儒家思想的管理智慧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代表作是《伦语》,《孟子》,《荀子》。儒家的主要主张是:仁政王道;德治礼治;中庸之道;修齐治平;孝悌感恩。

“为政以德,以人为本”,德治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儒家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孔子把“仁”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是可以教化的。“不教而杀之谓之虐”,但教育不等同于培训,教育应使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否之心”,应教会其为人处事,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是最积极最彻底的方法。管理企业也是同样道理,所谓“管理”即是管人理事,而“管人不如安人,安人不如安心”,所以德治的根本是“以德聚人心”。

儒家的另一主张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使儒家的道德论更为系统化,更为符合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需要。孔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有三种方法:

■“吾以三省其身”。自我反省,自我改变。

■“知行合一”,反对空谈,贵在行动。

■从小事做起,使自已懂务业,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通过修身,从而做到“其身正,不令而从”。

四.法家思想的管理智慧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其代表作为《韩非子》。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学派,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为秦汉的中央集权体制建立提供了理论基

础。法家认为人性趋利,所以“执法,抱术,处势”是其主要主张。其中“抱术”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玩弄权术,阴谋与心计,以及操控之术等。“处势”是指君王运用权势和威严来控制国家。运用到管理中应该理解为:

执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按制度办事。

抱术——在管理中要讲究管理技巧。

处势——要合理运用权力,驾驭影响。

五.儒法道综合用于管理与为人处事

为人:前半辈子学儒家有追求,后辈子学道家做正确的人。上班学儒法,下班学道家。

管理:两手都要硬,左手用儒家,右手用法家,以德聚人心,以法驭人性,最终达到“无为”而

治。

第五篇:国学与企业管理

国学《弟子规》与企业管理

培训大纲

课程背景

中国企业要有自己的思想与意识!

随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企业批量进入世界500强,目前的中国企业,已不再满足于照搬照抄、盲目追随西方传统管理模式与思维。

他们迫切需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特点、文化底蕴和市场环境的,全新管理体系与实践指导思想。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历久弥新,是我们学习管理智慧和开启人生幸福的金钥匙。巴才林老师在17年经营企业实践经验中曾经运用“美式”“日式”„等管理方法,时间一久出现管理问题:越是管理严格,团队向心力越差,员工的责任心越差;工作氛围积极正面的越少;员工流失率越来越高;2004年在北京听了一堂北京汇通公司胡小林董事长汇报:企业导入《弟子规》管理的课程,收获很大。回到企业就把《弟子规》思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导入企业,企业绩效飞跃提升,使企业管理团队达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之能久的最佳姿态,员工流失率也下降„„

巴才林教授为“弟子规--企业版”的实践者和撰稿人之一,凭借深厚国学功底与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相结合,将其升华提高成: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弟子规》--企业版”管理系统,为企业进行管理咨询,为无数企业创造经营管理神话。

解决问题:

1、主管对单位承诺性不够,同事之间沟通不良;

2、由于竞争,同事之间常产生排斥与猜忌;

3、同事之间共识不足,缺少相互欣赏与信任;

4、团队成员合作意识不佳,个人防范心理过强;

5、主管缺乏对单位的归属感,流动频繁;

6、因个人人际关系问题,让情绪干扰工作;

7、管理者流于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有效激励主管;

8、主管缺乏面对问题的勇气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收获:

本次培训后企业将拿到以下成果

1. 整体有序导入《弟子规》智慧,聚焦于内在成长

2. 为企业创造一个充满爱心,感恩,包容,激情, 凝聚,进取,积极的企业内环境

3. 在企业内逐步养成向内不断感恩改过,向外不断拓展创新的新习惯

4. 为企业实现本目标计划提供有力保障,令其创造最大绩效

5.使企业的主管层与中层之间及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沟通特别畅通

6.使企业的主管及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7.使企业主管及员工能正确面对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学员收获:

1.卸下心理背负的所有包袱,知道主要的、次要的,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2.突破个人思维局限,发现盲点、认清自我,潜能得以开发;

3.完善心智模式,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4.改变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抱着欣赏、感恩、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5.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提升,使自己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情;

6.极大地提高个人责任感,勇于负责、追求自我快乐成长;

7.自我价值提升,使自己更积极主动、更自发自觉、保持最佳状态;

8.创造能力迸发,解决问题能力提升;

9.降低主管流动率,改善整体表现,团队凝聚力提高,企业绩效得以提升,;

8.个人领导力、感召力、影响力得到突破性提升;

9.沟通能力提高,人际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工作、生活更快乐;

10.调整心态,认清目标,以最佳状态创造成果;

二.课程大纲

2/1天

50--70人

董事长/总经理/中层/

通过体验式的学习,使参训主管及员工体验到信任、负责任、选择、承诺、双赢、感恩等六大价值观在企业团队中是如何发挥巨大力量的。

参训者在向内发掘的体验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及盲点,清晰自己及团队成员的心态每时每刻的位置,并懂得用感恩的心态达成目标

第一部分:国学《弟子规》——孝敬篇

1.“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原意解读与执行力

2.“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原意解读与服从

视频学习:驴子孝

3.“冬则温 夏则凊 亲所好 力为具” 原意解读与心细如丝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故事讲解分享: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原意解读与岗位责任制

5.“居有常 业无变” 原意解读与敬业爱岗,归属感

视频学习:永远不离开公司

6.“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勿以善小

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原意解读与思想道德

7.“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原意解读与向领导提合理化建议

故事分享:孝感动天

8.“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原意解读与尽忠尽职

视频学习:不在恨父母

9.“丧三年 常悲咽 ” 原意解读与经验教训

第二部分:国学《弟子规》——悌睦篇

1、“兄弟睦” 原意解读与同事之间的团结相处

视频学习: 桃园三结义

2、“财物轻,言语忍” 原意解读与厚德载物

3、“长者先,幼者后” 原意解读与礼贤下士

4、“长呼人,即代叫” 原意解读与上传下达

5、“勿见能” 原意解读与韬光养晦

6、“路遇长,疾驱揖” 原意解读与礼仪规范

7、“低不闻,却非宜” 原意解读与沟通能力

视频学习: 17岁秘密

8、“事诸父,如事父” 原意解读与大爱思维

9、“朝起早,夜眠迟” 原意解读与惜时观念

视频学习:死神的账单

10、“晨必盥,兼漱口” 原意解读与健康管理

11、“冠必正,纽必结” 原意解读与外在形象

12、“步从容,立端正” 原意解读与形体礼仪

现场训练:肢体语言

13、“缓揭帘,勿有声” 原意解读与专心、细心、恭敬心。

14、“事勿忙,忙多错” 原意解读与时间管理

现场训练:时间管理

15、“勿畏难,勿轻略” 原意解读与勇于承担

16、“将入门,问孰存” 原意解读与服务素质

互动:“照镜子”游戏

通过“照镜子”使所有学员感悟《弟子规》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许许多多的亲人、领导、同事、同学、朋友在为我们承担着完全的责任,而自己以前还不自知,总认为生活、工作就是这样。从而悔悟到自己的所有的抱怨、推托、借口、不负责任的内疚。而从这个活动的体验获得一次宝贵的经历,对企业、领导、下属、同事、家人、朋友甚至客户产生感激之情,并激发起自我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多从“归因于内”的以责任者的态度面对,从而真正意识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通过“照镜子游戏”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改正

1.没有感恩之心

2.自以为是,固执,执迷不悟,墨守陈规

3.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建议

4.迷茫空虚,压力大,常常失眠、忧郁、痛苦、孤独

5.没有自信心,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6.没有目标,做事主次不分,注意力不集中,浮躁不安 心神不定

7.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爱、真正感恩

8.在现代企业工作中:怕苦怕累、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粗制滥造、不遵守生产规范、弄虚作

假、欺上瞒下、缺乏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玩弄规章制度、故意违反操作规程、没有全局观念、个人利益至上等。

在《弟子规》理论与游戏体验“立体式”的“修身”改掉以上“毛病”

第三部分:国学《弟子规》------诚信、亲仁篇

1、“凡出言,信为先” 原意解读与诚信管理

2、“话说多,不如少” 原意解读与少说多做

3、“见未真”“知未的” 原意解读与处事态度

现场互动游戏:水的容量

4、“事非宜,勿轻诺” 原意解读与三思而行

5、“不关己,莫闲管” 原意解读与心无旁骛见贤思齐,以人为鉴

6、“闻誉恐,闻过欣” 原意解读与谦卑处世

7、“无心非,名为错”与“过能改,归于无”“是人,皆须爱” 原意解读与250法则

8、“行高者,名自高” 原意解读与人格魅力

9、“己有能”与“人所能”“勿厌故,勿喜新” 原意解读与坚持不懈

10、“人不闲,勿事搅” 原意解读与察言观色

11、“道人善,即是善”“善相劝,德皆建” 原意解读与建设性批评

12、“与宜多,取宜少” 原意解读与付出精神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恩欲报,怨欲忘” 原意解读与感恩的心态

14、“待婢仆”“慈而宽” 原意解读与亲和力

现场训练:领导力和沟通技巧

15、“能亲仁”与“近朱者赤”“不亲仁” 原意解读与“近墨者黑”

互动:“正心杆”游戏

活动目的:

通过《弟子规》理论学习用“正心游戏”实际场景模拟式训练,对比发现

1、过去的工作、生活中学员面对人际关系的困惑、矛盾。

2、发现自我在有意无意中设置了人际关系的屏障。

3、发现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以“对”、“错”的方式面对沟通、交流。

4、发现总是以自我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总是以自己要“赢”为目的甚至耍手段;

5、发现我们过得一点都不轻松,甚至有时候虽然我们“赢”的目的达到了却失去了我们内心一

直以来认为很重要的关系:亲情、友情、爱情等。

从而使学员领悟以感恩共赢的思考立场扩大人际关系的更大可能性,也深深体会到团队赢的真正原因:包容,感恩。

第四部分:感恩与忠诚

1、感恩是可以培育的视频学习:想起老妈妈

2、感恩于自己的组织

3、努力使自己感恩;

视频学习:鑫秋的故事

4、危难是检验感恩的最佳工具

5、优秀的人格和报恩思想;

视频学习:母亲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忠诚于企业--敬业爱岗;

8、忠诚于企业--集体荣誉至高无上

9、忠诚于企业--维护公司利益

视频学习:水知道答案

互动游戏:真正的感恩

第五部分:结业典礼

企业最高领导发表演讲

目的:让参训者归属企业,认同领导,感恩企业、领导、同事„„。

下载《〈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与道德

    国学概论课业论文 国学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摘要】国学一直都是引导中国道德教育发展的路标,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近年“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国学与管理

    当前在中国,推崇国学的企业家也不在少数:张瑞敏曾称自己有三位老师―老子、孙子以及孔子;皇明集团的掌舵者黄鸣在网上开了3个博客和2个专栏,在全国各地的媒体面前亮相,四处宣讲传......

    国学与领导力

    《国学与领导力》 课程简介: 领导者的两难在于喜欢任用听话的部属通常是不能干的,而能干的部属却常常不听话;更深层的意义是部属能干不只是做事能干,而经常是在最后能够把领导者......

    我与国学

    我与国学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灿烂历史,而国学经典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读了《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后,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受益良多。作为老师的我带领学生一同进行经......

    国学与汉学

    《国学与汉学》书评 屠潇 桑兵教授198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83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得硕士学位,1988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7年进入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

    国学与国运

    国学与国运 我们来谈谈国学与国运。从我个人来讲,对中国现状和未来命运的基本判断是极度悲观的,而且接近绝望。我悲观到了只能笑的地步。因为我想,哭的人还是乐观的,因为哭完以......

    浅谈国学与企业管理

    浅谈国学与企业管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传统国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国学......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原创]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2011-07-20 08:42:11 星期三 作者:史光起 西方的经济发展较中国发达很多,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今天的市场环境就是西方昨天的市场环境,因此,我们都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