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物理“目标自学指导教学”的尝试
高中物理“目标自学指导教学”的尝试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自学法在物理课堂中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物理自学能力主要涵盖自主阅读、观察、思考及实验等。本文主要对目标自学在物理教学中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物理教学;目标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所谓自学能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及技能的一种能力。对于物理学科而言,自学能力主要包含独立阅读、观察、思考及实验等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在课堂通过有效的训练来完成,教师可以通过主观引导,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充分调动,使学生在情感、知识、态度的发展中,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本文主要针对目标自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指导作用进行论述。
1.明确自学的目标
由于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多种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的时候,受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心理水平及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使学生各项能力都得到发展,只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培养目标意识及专业水平,发挥其引导作用,在繁杂的教学内容中,选择可以训练学生自学能力的内容,将这些知识点作为载体,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一般选择条理性清晰的内容。实际教学中,主要选择阅读仪器、教材的说明书、科学家事迹等作为训练的内容。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实际教学中,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规律的适用范围、实验故障、试验误差、生活中的体验、知识整理等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第三,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较远物理实验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布置自学任务
教师在布置自学任务前,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由实验入手,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的问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认识到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然后,针对简单问题,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自学,如果问题较难,可以将问题划分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后,再让学生开始自学。
3.指导自学
由于自学的内容都是新的知识内容,学生受自身认知水平或者是自学内容难易程度的制约,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提纲,在提纲的引导作用下,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学法指导,指导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所列的提纲中,主要包含资料的查阅方法、阅读方法、思考方法、现象的观察方法以及实验的方法等,提纲中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利用提纲,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在课堂中长期采用此方法,学生就能养成稳定的自学习惯。乌鲁木齐刻章
对于学生而言,在收到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并且得到学法指导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自学活动。学生在进行阅读、思考或者是查阅资料、动手实验时,教师一定要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防止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被教师打断,影响学习的效果。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观察和监督,对学生自学活动的进展及时进行了解,帮助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并且要做好记录,为后面的讲解收集资料。
4.课堂讨论与评价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以后,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并且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教师需要认真聆听学生的见解,还要随时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引导和启发,最终达成共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时候,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来源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关键知识以及学生理解偏差的内容,再者是学习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使课堂的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等到自学活动完成以后,学生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及方法,必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对自学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一般包括自学过程评价及应用测试评价两个部分。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方面、方法的运用方面及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评价;应用测试评价主要通过试题进行考核、登记测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充分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步。通过及时有效的客观评价,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后,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并且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将学生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实践发现,自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及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现阶段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二篇: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能力
——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
泉州培元中学 陈蓓璞
本学期,我校在高二年(4)、(6)两个理科班,进行“指导——自学”的教改试验,这两个班上学期期末参加市统考平均成绩分别是65.8和65.3(满分100分),最高95分,最低26分。班级学生的程度差异较大。其中两班各有35人是高师预备班的同学(将来高考只能报考师范类院校),有18人是普高班的同学。相对来说预备班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学习比较勤奋,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但应变能力较差,不够灵活。而普高班的学生正好相反。如何让他们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暑假的理论培训,我觉得只有进行教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半个学期来的教改试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上课积极发言,踊跃提问,能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还能对单元学习内容作小结。用自己的语言,分别采用列表、画图、逐条罗列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把单元的知识形成网络。本学期所学《直线》、《不等式》两章,学生均作小结,并且能对教改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次比一次好。
通过调查,两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均支持教改。大家认为教改使他们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开拓了视野。每个单元的学习都有梯度,先是学生自己能学懂的自己学,自己自学弄不懂的大家讨论解决,或教师讲解。改变了传统教法的最大弊端,那就是老师在教,学生学。老师从易到难拼命教,学生拼命学。学生围着老师转,没有思考的余地,只有复制例题。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现在学生觉得有了奔头,也相信自己能学好。下面我就半学期来进行“指导——自学”教改试验的几点尝试阐述如下:
一、实施教改的前提
“指导——自学”教改的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很多教师对教改有疑虑,主要是怕学生没能很好地自习。开始我也很担心,现在觉得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我们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向学生介绍我省实施教改的一些好经验,取得的好成绩,以及“指导——自学”的一些具体做法。让学生认识到预习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预习,才能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只有自己先弄懂课本,并且做必要的练习,才能在课堂上有所提高,使学生能在思想上重视预习。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必要的指导。⒈根据学生的建议,在新的一章开始时,安排
一、两节课对整章的要点、重点、知识网络、知识点分布、能力要求等进行指导,并用表格的形式打印提纲发给每个学生。每条要求在课本的什么地方都有明确的说明。学生每课预习时应先看看课本的这些要求,并把预习时的学习心得加注在上面。⒉每课后有一个具体下节课的预习提纲。包括预习问题及尝试作业两部分。要求学生预习后能回答预习问题,独立完成预习作业,并把疑难问题写在后面,以便上课提出来。⒊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学得快的同学在还没有发预习提纲前,要能独立研读教材,自行解决课本问题,并鼓励他们多看些参考书,自主学习。对于学得慢的同学,则只要求他们能了解课本内容,初步掌握公式,或运用定理解决课本练习题及习题。并把疑难问题都记在书上。这样学生预习各有所得,不会感到学习压力太大。同时,学生有一定的提前量后,就不一定天天预习数学,不会与其他学科争时间,又能有效杜绝作业的抄袭现象。
再者,要有评价预习效果的手段。⒈课前3分钟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及课本(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在书上)。课后老师收取一定数量(每班约10本)课前预习本检查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⒉老师备课时设计一些难度不一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检查学生课前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程度,消除“假如”。⒊安排某些比较宽松的课进行5—10分钟小测,小测的内容可以是课本的例、习题或稍微改造的题目,以检查预习效果。⒋每一单元后在学生小组上评议单元小结的同时,也评议每个同学的预习作业,并且评分作为学生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效果较好。第2单元完成后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评议每位同学的预习作业。通过统计有80%左右的同学超前一周或一周以上。另外20%的同学也提前1节或几节完成课前作业,基本达到预习要求。
二、挖掘教材,集思广益,形成知识网络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除先安排小测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预习程度不同。因此,应力求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该掌握的知识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老师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共同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如:斜率公式 的教学,学生课前预习后,已经懂得如何代公式求直线的斜率。但这个公式非常重要,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是不行的。、,因此要提出:⒈公式的结构:左边是斜率,右边是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商,这个差是有序的。⒉公式的适用范围:因为分母,所以,即、点所确定的直线不与 轴垂直。⒊公式的应用:已知两点可求过这两点的直线的斜率。⒋公式的变用:因为,所以,因此可通过这个公式求直线的倾斜角。但是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倾斜角的范围是0≤。当 时。二是当 时,此公式不能用。公式还可变形为,因此已知斜率为 的直线上的两点、的距离又可表示为。
同时指出 就是下节课要讲的直线的点斜式,引导学生预习下节课。以上诸问题可由学生自行分析,或老师提问,同学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
通过对教材的剖析,集思广益。从学生预习感知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知识面,形成知识结构。使多数同学受益。
三、堂练习是扎实基本功的关键
学生的课前练习都认真做了,但并非人人都做好了,肯定会出现不少缺陷。有的是步骤不完整,解题不规范,也有的是表达不清楚,还有因课本例题比较抽象,一时还没能弄明白,做错作业等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必要时调板讲评。练习题可选用书上的原题或变形题,也可另外设计。但难度要适中,要让多数学生能做出来。并尽可能出一点毛病,使学生能在讲评联系的同时,把课前的作业存在问题一并更正,加深对错题的印象。
如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许多同学只知道把求证式拿来变形,得出肯定成立的不等式,而忽视了分析步骤的可行性和可逆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只要将例题:“求证 ”改为“求证 ”让学生做练习,必然有的学生会推出“ ”,然后带领同学找原因。
四、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教师在课堂上只须点拨,而无须再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因而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老师便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前后两桌四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有时可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问题,或解答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如: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一课,课本上只有一个例题:解不等式
。由于学生已经学了不少不等式的解法,结果在小组讨论后,同学提出了许多改造例题的好题。如:⒈把底数改为,变为底数含未知数的不等式;⒉把底数写成,变为底数含参数的不等式;⒊把左边一拆为二,变为:。还可以转化为既有指数又有对数的不等式,或既有对数又有分式的不等式,既有对数又有无理的不等式等。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些钻研课外参考书时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后,先由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带领大家逐一讨论解决,总结解题思路。既能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又能得到共识。有时学生在预习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课堂上一点即通。同时所提问题大多对学生都有新鲜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能力。
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
只有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才是好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倾听学生对教学、教改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大多数同学的意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即多数同学认为怎样教对他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好处,我们就怎样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真正吃透教材、学生这两头,采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今后,将本着坚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线,遵循教育规律,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结构,总结教改的经验教训,将教改试验进行下去。
(陈蓓璞,男,34岁,数学教研组副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的室外课尝试
高中物理的室外课尝试-内心的触动引起主观的思考能够促成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
高一年级学生学习加速度时常常遇到这样的困难,分不清加速的方向。导致无法准确分别加速变化的情况,以至于无法理解这一过程。对于此问题我与一些在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从事教育事业的物理教师请教过这个问题,几乎是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学生缺少的是生活的真实感受,生活经验积累少,对于这方面的缺乏随着年龄的增长,实践的生活经历积累,会慢慢完善,进而与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然而我们需要的是更及时,更准确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为我们将来的生存提供完善的理论体系,我们应该安排实践性学习,教师有计划的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步骤有合理的一边学理论一边去体会理论,让学生在自身的体会和所学的理论中建立桥梁,促成双向发展,让二者成为彼此的支撑点,进而达到素质教育要求,完成中学大纲的要求。
本文对高中物理课本中出现的加速度谈谈我粗浅的看法,旨在寻求一种高中物理讲、授、学、的更加合理的方法,希望物理教学过程更加完善,更加有意义。
现下多数物理课堂上讲到加速度时,老师拿个简单的物体(粉笔等),用粉笔做个简单的落体运动,其实这样讲无可厚非,它的优点也是不言而喻,方便、简单、一目了然,但缺点和不足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落体下降的距离小,运动时间短,效果不明显,其次无法去真切感受速度的改变,只能从老师表述过程中认识,和认识和记忆速度的增加,或改变,学生对速度的改变没有内在的心灵体会,没有内心的触动,而我想提的恰恰就是内心的触动所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其实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的老师比较注重实验,用落体的运动来引导学生认识速度的改变,实验后学生拿着长长的纸带,去计算速度、加速度、从中去了解速度的改变,这样的实验在整个教学过程和对于学生认识是一种推动作用,但是能否在学生内心产生明显深刻的触动,还是需要调研,讨论和思考的。
物理本身具备双重属性,一是学科性,二是实践性,作为第一特性无可争议的和所有学科一样有他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但作为第二性也是他区别别的学科的显著特点。能否完美的把握好物理的第二性,才是区别物理与别的学科的核心。我们好多老师没能很好认识到这一点。把物理课当成数学课来讲,重点放在怎么解题,有的更甚,计算过程一一道来手把手教,真正做到了举三反一的,脱离了物理的第二特性。区别对待物理课,将物理课堂课解放出来,我们拿出一部分课时来,进行体验室教学,让学生多一点内心的触动,真实的感受,让他们用心去学习。
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身临其境式教学法。
本文将我的一节体验式教学课,安排如下希望在新课改的大方向下大环境下与更多的朋友去思考物理课改的归宿。
在讲加速度课程结束后习题训练一两天后安排时间进。,课前准备主要有场地布置、器材设施。场地要附近找一段200---500米的平直油路或水泥路。路面设路标划分加速区、匀速区和减速区。器材六到十坐的轿车为宜,有专人驾驶,轿车有发动机转速表和车速表。有教师带队分组乘车。
体验过程中驾驶员按要求行车,教师适当配合提醒学生注意点。例如减速过程位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怎样。
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就可能会感叹,就会意识到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件中还有这么多学问,同时能引起大脑不自主的思考近而达到疏通知识环节完善知识体系。最终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样就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 1
加了对本学科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就形成一种优势循环,何乐而不为。本段文字只是对高中物理加速度这一知识点提出的一点想法,高中物理所有的知识点,如何加一些体验的教学过程进去是需要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实践,祝愿物理教学过程的形式多样化能够使抽象的物理过程更加具体和贴进生活。为轻松教学,轻松学习,我们不断思考。随着条件的不断完善,我们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降低学生的认识难度。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学习在生活中的乐趣。原将来的孩子能更多的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用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一、高中物理学习的“十大误区”
①初中物理成绩很好,高中物理也一定能学好; ②高中物理太抽象“高深莫测了”,太难学了; ③只要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就没问题就行了; ④物理课堂上听懂就行了,记住公式就行了; ⑤概念规律在课本上都有,课堂没必要做笔记; ⑥要学好物理,只要多做题目就够了; ⑦解物理题,就是如何套公式;
⑧平时做物理习题时,脑子里有思路就行了,动笔纯粹浪费时间; ⑨女生学习物理天生不如男生,女生没有学习物理的潜力; ⑩“数理不分家”,所以只要数学学好了,物理就一定能学好。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天然台阶” ①知识难度和内容陡增; ②更抽象、逻辑性更强; ③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④思维能力更关键;
⑤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更重要; ⑥更强调主动学习。初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对比 板块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力学
1.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2.质量、密度
3.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4.力和运动: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 5.压强、浮力
6.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 7.功、机械能
1.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基本概念和规律 2.力和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3.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4.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5.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与航天 6.机械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7.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电磁学
1.电路:串并联 2.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3.电功率
4.电与磁:电生磁、磁生电、电动机 5.电信
1.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2.直流电路:电阻定律、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4.电磁感应: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交流电:正弦交流电、变压器 6.传感器 声学
热学
1.物变态化 :温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2.压强: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热和能: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3.内能的利用、热机、热机效率
1.分子动理论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温度和温标、内能
2.气体:气体的等温变化、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3.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4.热力学定律:功和内能、热和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光学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像性
初中和高中物理衔接台阶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知识 物理概念 形象直观 概括抽象 物理对象 单个物体 多个物体 物理过程 单一静态 复杂动态 方法 教学方法 细讲多讲 精讲精练 学习方法 围着老师转 强调自主学习思维方法 侧重记忆 侧重理解 能力 学习能力
机械式被动学习创造性主动学习思维能力
观察、识记、模仿 理解、推理、创新 心理 思维误区
松懈心理:初三太累啦,高一不慌 畏难心理:物理太难啦,我学不好 性别心理:女生,学高中物理不行 依赖心理:只要跟老师学,就能学好
三、高中物理“真的很难吗”
◆众口铄金:“高中物理太难学了!”
◆学习现状:文科生的“一年之痛”,理科生的“三年之痒” 老师“一讲就懂”,自己“一做就错”,课后“一放就忘”,考试“一考就糊”
◆学生戏谑:物理≠“悟理”;物理=“雾里”“无理”“无力”
高中物理真的很难吗?
“高中物理太难了,理解难,运用难,得分难”几乎众口铄金,高中物理被调侃成“文科生的一年止痒”、“理科生的三年之痒”,女生更是“谈物色变”。其实,细分析一下高中物理的特点,它并非传说中的“蜀道之难”:
1、内容看上去有点“杂”,但知识结构非常严谨、知识网络异常清晰,如:力学分两大主线(力和运动、功和能);电磁学分两场(电场和磁场)两路(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2、概念看上去有点“玄”,但几乎所有抽象的物理概念都通过形象思维方式表达出来了,如:看不见的电场、磁场……。
3、公式看上去有点“晕”,但只要理解了根本无需死记硬背,何况很多公式是有巧记窍门的。
4、题型看上去有点“繁”,变化多端,但综合性稍强的题型可归为五大类:动力学类、功和能类、守恒类、带电粒子运动类、导体棒运动类,而每类题型的解法皆有套路可循。
5、题目看上去有点“活”,大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但都可以通过建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物理模型,而高中物理的经典模型加起来才10几个,如:力学中的斜面体、连接体、弹簧体、传送带、滑块、碰撞、子弹射击木块;电磁学中的电偏转、磁偏转、回旋加速器、速度选择器、单棒和双棒、线框。
四、容易导致物理差等生的“十大坏习惯”? ◆盲目听课 ◆不做笔记 ◆眼高手低 ◆粗心大意 ◆一错再错 ◆一知半解 ◆前学后忘 ◆贪多求快 ◆遇难即退 ◆懒得动笔
五、为什么高中物理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 1.心理原因 极端一:
在“中招成绩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成绩拉了下来,导致从高一的基础没打好,以后越拉越大。极端二:
中招成绩不理想,不能从痛苦的心境中摆脱出来,不能把全部身心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2.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或失当 初中物理课堂特点:
课堂容量小,任务单一,不做笔记也可以掌握当堂的学习内容。高中物理课堂特点:
由于高速度、容量大,教学目标定位于高考,讲述课本知识外还要延伸和拓展,因此学生一面听还要作好笔记。由于一些学生以往不习惯于边听边记,不能有效合理地进行注意的分配,结果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不能适应老师的课堂教学。,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作笔记的习惯和意识,以至于下课不能进行有效地复习,遗忘较多。另外,不能很好预习,不知道带着问题听课。有的认为,预习后再听老师讲就没有意思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应该带着有准备的头脑去听课。不能及时作同步复习巩固,也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初中生的学习方法:
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习惯于模仿,不习惯于创新;习惯于课堂随大流,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按一些学生的话说,“学物理就是套公式”。
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多样,加之科目繁多,任务加重,若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由于初中学生偏重于记忆,不注重理解,即使背得到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往往乱套公式,乱用数据,对题型变的化,束手无策。而对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由于遇到一些似乎两个看起来一样的问题,但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而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却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的情况,而觉得物理好像真是“无理”了、无章可循了。
3、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梯度过大 首先----初中教材直观,高中教材抽象。如初中“物体”-→高中“质点”;初中“电体”-→高中“点电荷”。其次----初中物理研究问题单一,高中物理研究问题复杂,如初中“二力平衡”-→高中“多力平衡”;初中→“匀速运动”-→高中“变速运动,曲线运动”。另外----初中教材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而高中则以定量计算为主。数学知识不能同步衔接,如初中“标量,代数运算”-→高中“矢量运算(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合成与分解)”,但高一数学还没学习这些内容。还有----教材编排形式体系差别大。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中,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力学”放在高一阶段,这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4、由于原有知识经验基础薄弱或前概念的干扰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老犯概念错误或经验主意错误。
5、数学基础的薄弱或物理模型构建能力不够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如: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很多学生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也差。
六、为何众多女生“谈物色变”
绝大多数女生学习高中物理遇到困难的确是客观现象,但原因绝不能简单归结于普遍观点:“女生偏重形象思维”、“女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比男生差”。有“女生学习数学有障碍”这么一说吗?难道学数学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会比物理要求低吗? 分析原因:
1.心理性格特征: “不喜欢讲理或推理”
“羞于或不喜欢提问或质疑”
“不喜欢与物打交道,对物理兴趣不大” 2.思维认识特征: “倾向于模仿”
“偏重机械记忆”
“注重细节、缺乏整体观”
大多数女生学习物理的极大优势:
1.学习用功、记忆力强;
2、细心耐心、计算力强 3.上课认真、笔记工整;
4.作业认真、毅力顽强
七、如何高效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快车道” 虽然高中物理相对初中物理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同学们主观上增强学习上的信心,客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部分学生一定能学好高中物理。三个过渡:
心理过渡:端正心态,增强学好高中物理的信心。知识过渡: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过渡 学法过渡: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四个先后:
先预习后听课;先听讲后笔记; 先理解后记忆;先温习后作业。五大学习环节:
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
坚持预习、心中有数。“学,然后知不足” 主动听课、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及时复习、加深理解。“温故而知新”
独立作业、积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系统小结、梳理归纳。“1+1>2”融合出新知----知识整合的协同效应 五大学习习惯:
1、认真阅读、学会自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预习阅读、课堂认真阅读、课后复习阅读。“通读、精读”时注意下列几点: 建立物理概念、规律的物理事实或物理现象依据;“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研究问题得出结论时采用的手段或物理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概念规律的三种表述形式:数学公式、图象、文字语言;“多视角多层次”
物理概念、公式的适用条件,运用的步骤或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专心听讲、主动思考: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 听课要抓住四点:
听老师怎样引入新课,怎样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新旧联系、知识归化”。听老师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概念导出物理定理定律。“过程和方法”。听老师怎样讲解在课前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听老师怎样作课堂小节,把握这节课的中心和要点。“学习要点”。
3、重视实验、做好练习: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作业解题时要注意总结归纳,提高解题质量:
先审题再解题、先分析过程再找规律列方程:“慎思而敏行”、审题“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保证解题数量,提高解题质量:题“不在多而贵于精”。
总结同一类题型的通性通法:“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做一会
十、事半功倍”。总结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思路清晰化、方法系统化”。题后常反思:“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思辨出新知。建立纠错本及时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4、及时复习、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
章节知识及时复习总结:“厚积而薄发”、“查漏补缺”、对抗“遗忘曲线”。归纳对比梳理物理知识:知识方法“系统化、网络化”。不断反思自问自查自究自身:哲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5、善于交流、切磋心得: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经常与同学们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
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获得新的学习方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八、学习物理的“三大境界”:死活理论 1.先死后活:模仿照搬
掌握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模仿老师或教材的思路方法、掌握常规的思路方法; 2.死中求活:活用妙解
孰能生巧、灵活运用、一题多解、巧解妙解;
3、死去活来:无形无招
“去其形留其神”即忘记具体的题型及方法技巧,领会知识方法的精髓,“以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
九、学好物理要“闯三关” 基础关: ◆掌握学习方法技巧??基本知识方法过关 解题关: ◆掌握解题方法技巧??解题思路方法过关 得分关: ◆掌握考试方法技巧??应试得分能力过关
十、突破解题能力的“三部曲”
◆审题规范化
◆思维规范化
◆答题规范化 理解,理解,再理解!运用,运用,再运用!理解了,“一通百通”;没理解,“一窍不通”!
第五篇: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新的学习方法、新的解题思路,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可以说高中物理是各学科中成绩分化最严重的,大多数同学感觉物理是最难学的的科目。究其原因,其关键就在于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在此我就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给广大同学作一介绍,以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
一、学法指导
1、预习。学习的第一环节。
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1)浏览教材,包括后面的习题。(2)在浏览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本节的知识点。(3)预习相关的知识(相关的数学、化学、地理等知识及相关的已有的物理知识、方法)。(4)学会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预习中的问题。(5)学会用通过预习得到的新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
2、上课。学习的中心环节。
(1)主动听课。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知道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属于强制型,那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是自觉型,还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2)注意课堂要点。要听好课,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逐条分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一心一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
(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重点、难点、疑点、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
3、作业。作业是巩固知识、熟悉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训练规范、养成习惯的过程。(1)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找出条件。(2)根据物理规律,形成解题思路。(3)解答过程:条理要清,书写要认真,重要的方程式、解题步骤、必要的文字叙述不能少。(4)结果要检查、验证、必要时要讨论,注意结果要符合实际。(5)反思、总结(知识点、解题方法等)。
4、复习。复习是能力提高的必须环节,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途径。复习分为单节内容复习、章节内容复习、总复习等。
(1)单节内容复习要明确本节内容是概念课、定理或定律课、习题课、实验课。若是物理概念课:要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去复习掌握(要多看笔记)。
若是物理定理或定律课:a、复习其适用的对象、条件,b、复习其内容,c、复习其应用的方法、思路、步骤。
若是习题课:主要复习规范解题步骤、分析问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
若是实验课:复习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误差分析。(2)章节内容复习。
a、通读本章教材,b、建构本章的知识网络,突出重点知识,c、复习易错提题型,d、针对训练。(3)总复习。
a、制定复习计划,b、复习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思维方法、处理问题的方法,c、找到各个章节的联系点或切入点,d、训练综合题目,e、收集、归类题型、方法、易错题,f、归纳、总结。
5、质疑与解惑。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6.小结、归纳、总结。
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归纳、总结不等于知识的罗列,它应该是对某一部分知识、方法、规律进行高度概括,以形成后来的经验。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舰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索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问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完成“考试范围”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三、知识点的分类: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以下用数字I、Ⅱ标出。I、Ⅱ的含义如下:
I.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总之,通过以上六点学法指导及五种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学好高中物理,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了理想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