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

时间:2019-05-12 01:4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

第一篇: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

我快要失业了

--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

1、学习态度决定学习习惯

今天上《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抽查了一个学生,让她在黑板上给生字注音,居然有好几个不会写。难道是因为她小学时候的拼音基础差吗?可是注释里也标明了注音的,只要记住了就行的。

更严重的问题在后面。学习文言文就得字字落实,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让学生解释“寻向所志”中的“向”字,居然大多不知道。我说:注释里不是有吗?有学生说,注释里只有整句话的意思:“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我问:你们就是这样看注释的?其实,每一个字的意思都已经包含在整个句子的解释里面了。寻,即寻找;向,即以前;所,一个代词,不用译也可以;志,即标记。这些学生的看书习惯就是不那么认真,实在令人感到沮丧。

要做到字字落实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问一问自己每一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如果不懂就去查证一下,是不难搞懂的。可是他们根本不去问,囫囵吞枣地看一遍解释,大概的意思有点知道了,就此停止不前了。这说到底是态度问题,是不够虚心的表现,也是不够认真的表现。

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是直接由学习态度所带来的。

所以,如果要从根本上做起,就必须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目标和计划,才有意志力和行动力

昨天上《桃花源记》,下课时为他们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把课文熟读成诵,二是把全文翻译到课堂作业本上。这两个任务专门考验他们课外学习的计划性。并说好今天课堂上检查。

今天上课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昨天布置的两个任务。结果是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只有少数几个(约五人左右)没有完成。完成任务的同学,是怎么完成的,没有仔细询问,但估计一定是花了一些课外时间的。不论他们是怎么安排的,至少说明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并懂得安排时间去完成任务以达到目标了。这就培养了他们的自觉性和意志力。而只有那些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力也比较薄弱的学生,未能完成任务。

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有了目标,有了计划,有了行动,就会有信心和勇气。相信通过自己努力,完成了任务的同学,一定会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对自己会更有信心。

3、学习文言,一个字都马虎不得

今天的课堂上主要是检查翻译文句。老师基本上不讲,只让学生依次把文言句子口头翻译出来。对于有些字词学生未能讲清楚、讲透彻的,老师不失时机地追问,以做到字字落实。

发现的问题主要有:“缘溪行”中的“行”,没有结合下文下“便舍船”来理解;“忽逢桃花林”的“逢”,有学生翻译成“看到”,没有依照直译的原则,估计是参考资料上看来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翻译时过于拘泥,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组词扩句,给译成“山上有小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小口”当为“小洞口”,“有光”当为“有光亮(透出)”。这反映出缺乏变通的能力。“其中往来种作”,有有学生译成“这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在耕种劳作”,属于随意添词,违反直译原则。“的人”两字不应该放在“往来”后面,“往来种作”都是动词,是并列的关系,如此翻译显然造成了文意不顺。“其中”的“其”是代词,指“桃花源”,“中”则是“当中,里面”,那么原句可译为“这(桃花源)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人们”作为主语,补充在“往来种作”之前为妥。“乃大惊”的“乃”,有的学生没有记住它的意思,尽管以前已经学到过,可见积累文言词语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类似的还有“不复出焉”的“焉”,“遂与外人间隔”的“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的“自”、“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足”等。

这堂课的主要收获是,让学生明白,文言翻译的每一个字都马虎不得,一定要做到,没有哪一个字的意思是含混不清的。这对于养成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4、自订计划,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上星期花了几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进行了一些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教给他们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

总的计划表上要有总目标及任务总量,要有方法措施,要有大致的时间安排。

每周计划表上要有每天的课节安排,要有每个时段的可用时间,要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要有计划执行情况反馈。

要让学生自己先设计,我最后提供计划处方给他们作参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也不是一张计划表所能解决的,而是通过他们自己主动去设计,达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

还是从易到难吧。先让他们设计某一天的学习计划,然后试行,体验一下;然后再设计一周的学习计划,再到一个中远期的总体性规划。

5、自学有成就,可自当小老师

昨天上《陋室铭》。学生对这篇文章可能比较感兴趣,事先已经看得比较仔细了,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把文章背下来了。所以课堂上表现得很热闹,每提一个问题,都有一阵嘈杂的回答,这种表现欲在以前是很少见的。课上得很顺利,理解完了文章的主旨及写作特点之后,就当堂完成默写了。

课后感到有点遗憾的是,既然学生的表现欲那么强,当时就应该趁热打铁,叫几个学生来分析串解文意,让他们自己当一回小老师--感觉到失过了一个教育契机。

但从这篇文章的教学中,也感受到,只要学生学得主动,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其实是可以教得很省力的。基本的东西学生自己都解决了,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解疑、挖掘、加深和拓展,这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

6、联系社会现实,有助于突破难点,理解文中象征意义

今天上《爱莲说》。不出所料,许多学生已经事先预习得很充分了,有近半学生已经能够背诵了。在刚上课时,他们就忍不住要表现一下,把文章集体背诵了一遍。

既然如此,那么可以节省一些读和背的时间,而把理解文意的时间安排得充分点。在重点讲了几个字的读音和书写并作了检查后,我把核心问题抛出来:本文是托物言志的文章,那么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并找出描绘所托之物形象特征的有关语句,说说是怎样运用象征的,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领悟到的。

学生很快找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然后展开联想,纷纷表达自己的理解。

关于“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学生的理解都还是比较到位的,比如说“洁身自好”啦,“不与污浊的世俗同流合污”啦,“正直”啦,“美德远播”啦,“端庄稳重”、“自尊自爱”啦,都还不错。

关于“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了。

我作了如下一些指点:跟前一句联系起来看,“清涟”与“淤泥”都是莲的生长环境,“淤泥”的“脏”是不好的,可以理解为逆境,那么 “清涟”似乎就可以理解为“顺境”,两句话连在一起,就更好理解了:一个君子,即具有高尚德操的人,应该如何看待自身所处环境的问题。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会因为环境的或顺或逆而有所改变,这就是君子之风。

联系到实际生活,也许就更容易理解一些了。一般的人总是随大流的,也就是一个成语所形容的:随波逐流。从商,难免染上商人的习气,比如说斤斤计较,工于算计,甚至有欺诈行为;从政做官,难免沾染上官场习气,比如说吹拍奉迎,圆滑世故,甚至贪污贿赂……如果社会风气好,也许这样的人和事就少;但如果社会风气已经不怎么好了,那么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实在是太难得了。

“中通外直”,关键是理解“通”字,“通”者,通达也,无所挂碍,心胸坦荡,通情达理,虚怀若谷。那么作为君子,就是目光高远,处事豁达,不会为生活小事斤斤计较,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患得患失,闷闷不乐。立身处事,遵道从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忧愁。

“不蔓不枝”,关键是理解“蔓”和“枝”是一种什么状态。“蔓”是“蔓延”,“枝”是“枝节”,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那就是勾勾搭搭,牵牵连连。联系到生活实际,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以“利”为核心,总是在互相勾结的,结党营私,朋比为奸,他们拉关系,走后门,织成严密的关系网,搞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君子光明磊落,不屑此类勾当。所以又有“君子不党”之说。君子是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的,是傲然不群的,是不屑于搞人身依附这一套的,只有小人才趋炎附势,攀附权贵。

因为字词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学生自己能主动解决,课堂上省下一点时间,所以就有利于理解深入一些。但一节课时间毕竟太短,所以还是有必要让他们课外再作深入理解,比如说就本文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有些课文是用来塑造人的精神品格的,比如此篇。这世界上多一些追求精神高洁的人,至少懂得什么才算是高洁,总是好事。

7、自学--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无须老师代劳

今天上的课文是《核舟记》。这篇文章我决定让学生自学,在大约40分钟的时间里,我让他们完成这样几个任务:

一、解决字词的读音及生字的写法;

二、把课文读通顺;

三、把全文笔译出来。时间的安排是:完成前两项任务大约用10分钟;完成第三项任务用30分钟。然后我在黑板上把这些目标和时间安排写出来,并且加上了一些方法指导。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效率还是不错的。虽然因为课文比较长,而且笔译也比较费时,第三项任务没有完成,但总体上看,学生们都学得很认真,哪怕平时最容易走神的学生,这堂课的时间利用率都是挺高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这个效率是一般的课堂上没有的。

让学生自学,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学会自己制定目标、寻找方法和安排时间步骤,形成自学能力。凡是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尽量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我所想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并做一些深化、开拓延伸的工作。

8、自学效果如何检查更有效?困惑

《核舟记》这篇文言文,我主要依靠学生自学。第一课时让他们自学全文,嘱其笔译,并教给方法。对照注释和工具书,做到字字落实。第二、第三课时主要是抽查兼答疑。抽查方法事先告诉他们:不规则按学号随机抽查,每一个被抽查到的学生翻译一个文句(至一个句号处,作为完整的一句)。这样,就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这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抽查到,如果抽查到而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那么他也找不到什么遁词:因为课堂上已经自学过,课外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除非是自己态度上不认真。

抽杳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基本上学生凭自己的能力解决了文意疏通问题。极个别确实有点难度或学生容易忽略的文言词类活用现象,教师略加指点强调。

至于写作特点理解,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一是明确本文可归入说明文之类,二是找出本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主要是列数字和作描摹,目的是突出手艺人技艺高超。这类问题稍作指点,学生即可领悟,所以也没有太花时间。

遇到的问题有:自学之后的抽查,对于学得比较好、基本上不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显得有点浪费时间了。怎样让这部分人能不虚度这段时间?现在还想不出什么办法。不过,这部分人在听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在跟自己的答案进行对照,这对于加深理解和记忆,还是有作用的,等于是复习了一遍吧。

9、文言文就要多读,短文要熟读成诵

今天上《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比较短小,意思也不难理解,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重点是把文章熟读成诵。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文言文,朗读就显得更重要了。

我安排的学习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是轻读课文,解决生字、多音字读音。对照课文注释和词语手册,给生字标注读音。板书“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幼有所长、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对错读的字正音后,全班齐读,然后指定个别学生上黑板给加点字注音,重点是“与”、“睦”、“长”、“矜”、“分”、“恶”。再齐读巩固。

解决了字词读音后,接着是齐读全文。(如果学生基础差,齐读前应安排教师领读)。

第三步是学生自学,疏通文意。对照注释和工具书,口译全文;对疑难之处做标记;在全班举手质疑,讨论解决;然后分成四人小组,组内每个学生翻译一句(至句号处为一句),对有争议的字句再在班内讨论明确;最后教师把全文口译一遍,学生对照自己的翻译,检查疏漏或不准确之处进行纠正。

第四步是熟读全文,以至背诵。分四人小组,轮流领读一遍;小组内进行齐读,直至齐背;各小组之间进行进度比赛,看哪小组最先能够齐背下来。然后挑选背得最好的小组,让其领背一句,全班跟着背诵一句;最后全班试着齐背全文。

第五步是理解全文:交代一下孔子说这段话的背景,说说这种理想社会的特点是什么,并结合《桃花源记》谈一谈,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跟这种理想社会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熟悉全文以后,这些问题是很好理解的,不必过于纠缠。

最后齐背全文,并争取默写下来。

这样,一堂课之内,全文不少于朗读十遍,学生课内达到背诵应该不成问题了。

10、怎样才是高品质阅读--“对话”

上午学习杜甫《石壕吏》这首诗的时候,出现了令我意外而不快的一幕:在理解全诗所表现的情节时,有好些学生对“老翁逾墙走”、“妇啼一何苦”、“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等情境,表现出嘻嘻哈哈的态度,也许在他们心里,只是觉得好笑,而根本没有恻隐之心。这其实就是一种看客心态、麻木不仁的心态。他人的苦难与自己无关,反而是可以供自己娱乐的工具。

于是,我又重提“对话”理论:阅读文本,就是心与心的对话,就是要让自己的思想感情进入文本,进入文中的情境,与作者笔下的人物对话,与作者本人的心灵对话,入情入境,把自己当成作者,把自己当成作者笔下的人物,这样才算是真正会阅读。如果文本是文本,自己是自己,把文本置于自身之外,看作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东西,那么,就连阅读的门都没有摸到。要像水滴渗入海绵一样去深入文本,不要像水滴在玻璃上滑动一样,浮在表面。

学生听了这些话以后,神态开始严肃起来。

我说:把你当成当时的杜甫,或者把你当成向酷吏哭诉的老妇,一家之中遭遇如此巨大的牺牲,还要继续为这个乱世付出牺牲,你还会如此嘻嘻哈哈吗?你对老妇所作出的决定,难道没有任何感觉吗?

接下去,学生理解文本时,态度比较认真,对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也比较容易理解了。杜甫当时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很矛盾的:一方面对付出巨大牺牲、生活几乎面临绝境的老百姓,是寄予深深的同情,“哀民生之多艰”;另一方面对于统治阶级的冷酷残忍也予以含蓄的批判,但对于为国家作牺牲,又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所以对于老妇坚强地接受苦难,继续为这个时代作出牺牲是深怀敬意的,是赞美歌颂的。

这堂课,再提“对话理论”,我认为非常必要。因为多数学生确实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品质是非常低下的,这就需要时常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阅读品质。

11、养成认真的习惯很难吗

今天学习郦道元的文言文《三峡》。因为已经有过自学文言文的经验,所以这堂课我还是要求要求学生自学。应该说,大部分同学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

刚上课我就宣布这堂课是一堂自学课,并启发他们自己定学习目标和任务。我说: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在他们发表了意见之后,我小结了一下:

一、读通课文(前提是解决生字读音,还要把课文读通顺,不读破句);

二、字字落实,笔译全文;

三、背诵并默写全文(看时间情况)。大致的时间分配是:第一项任务5-10分钟;第二项任务25分钟;第三项任务10分钟。

在完成第一项任务的时候,分别进行了齐读检查和个别朗读检查,均发现一点问题,就是个别字的读音学生没有解决好。比如说“属引凄异”,文中的读音是“嘱”,而不是“属于”的“属”,但抽查了两个学生,却都读错了。这是非常令人惊讶不解的事情。因为课文注释里就有这个字的注音,而且平时我一直在强调:在学习一篇新课文前,必须对照注释、词语手册解决生字读音,把读音标注到生字上面。然而,这个习惯有些学生就是没有养成。

我对他们说:“养成这个习惯就那么难吗?有些同学习惯了依赖老师,到了初中,仍然没有自学的能力。其实自学有多难呢?就是自己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注释里的生字注音标到课文里面去,读一读,记住这个读音。这件事情有多难?不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吗?如果小学教师给你们教‘属引凄异’的‘属’字读音,可能会这样教:先在黑板上写上这个词,然后给这个‘属’字标上注音,然后说:同学们,跟着我把这个字念一下。难道要这样教,你们才能学会这个字的读音吗?”

抽查到的这些同学,相对来说自学能力不够强,以前这个别学生也有过反对自学的言论。从这堂课来看,可能还是观念没有转变之故,总是等着老师给她安排做什么,自己学得不主动。这说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和习惯的问题。

但从整体来看,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第二项任务有些学生20分钟就完成了,大部分学生25分钟内完成,第三项任务,10分钟之内大部分学生把课文读背了。至于默写,留到课外去完成也未尝不可。总之,学习有了目标,有了计划性,效率还是挺不错的。

字字落实遇到的问题,我没有当堂给他们解决。

我问:是现在就给你们解决呢,还是你们自己先试试呢?他们表示愿意自己先去尝试一下。

12、自学--自教:前提是自觉

前天两位同学当小老师,课上得比较成功。昨天学习《观潮》时,学生们还是坚决要求自学,并要求再当小老师自教。这样看来,一个课时自学,一个课时自教,就形成了“自学-自教”模式。

学生已经有了自学的热情,这时候就不能够泼冷水,对于探索中的不足,也应该谅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自学的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已经非常不错,反正没有哪个闲着无事,都很认真地在学习钻研。今天的课堂上,则由他们自教,其实就相当于选出主持人,组织课堂讨论。

这堂课踊跃报名当小老师的有朱梦婷、周珠娅、朱丹丹。

朱梦婷因为有过主持的经验,上台后显得落落大方,很老练。与同学的沟通也很自然。比如上课前,她先来了一段开场白,调动了一下学习气氛。在讨论过程中,也能不时的插入自己的见解,对某些重点的词语进行了追问。更难得的是,她还组织了段落大意的概括和写作特色的讨论,对于所教段落的修辞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这样一来,同学们对第一段就学得非常透彻了。

周珠娅和朱丹丹则略显拘谨,但环节仍然很清晰,该做的事情都没有遗漏。周珠娅在处理译文环节时显得不够老练,在指名同学全译了第二段以后,本来只需对某些重点词语或不懂文句再作引导讨论,可是她自己把此段落重新翻译了一遍,不仅重复,而且费时较多,而对其中的关键词句则忽略了。她也组织了大意概括和问题讨论,但问题比较偏:“从哪里可以看出把船比作潮水?”结果造成了大家莫名其妙。看得出她对自己的表现不够满意,但我觉得也不错了,毕竟是第一次上台。

朱丹丹能够举手,是我想不到的。这位同学给我的感觉向来是比较内向拘谨的,以前课堂上举手次数也不多。这次她表现出了这么大的勇气,我毫不犹豫地给了她表现的机会。她有两点做得很好,可圈可点:一是注重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字词,在指名翻译后,杀个回马枪--追问一下对个别字词的理解,比如“而僦赁看幕”、“而旗尾略不沾湿”两句中的“而”字;二是敢于让那些平时学习不够认真的同学来表现,只要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也显得比较认真。或许是有意来激励他们?这些同学平时往往会被老师忽略,是自己的同学给了他们公平的机会。还有一点: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表现得很谦虚,比如说两个多音字的读音,“车马塞途”的“塞”,“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的“干”,同学们提出质疑,她就让大家查词典。略嫌不足的是有些环节时间拖延太长,显得节奏松散,影响了其他内容的学习。但总的来说也很不错了。

最后,我得到一分钟的机会,给他们指点了一下作者所处的时代及文章写作的背景,使他们对文章所包含的故国之思有所了解。

这么看来,我差不多要失业了。

如果时间上能够安排得紧凑些,那么还可以节省五到十分钟时间,把课文读熟,个别精彩段落也许能够读背。但这个代价,我觉得花了也值得。还有什么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重要呢?只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的能力一定会提高得更快。课堂上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损失,在他们有了自觉性的前提下,是很容易给补回来的。还有一点感觉,安排朗读的时候,他们多是采用齐读,方式还不够多样,没有小组读,也没有抽读。这在以后尝试中是值得注意的。

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学习还值得继续尝试。

13、自学-自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深化

昨天学习《湖心亭看雪》。绝大部分学生照例要求自学,但也有个别学生表示异议:“又是自学!”语气中透露出厌烦情绪。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自学方式,找到了自学一篇文章的方法。但自学课的程式和内容可能会显得单调。比如说这些天的内容就都是文言文,一般都是按着“解决生字-读通课文-理解文句-背诵默写”的顺序进行的。

这堂课能取消自学吗?当然不能。自学能力只能在不断的自学中培养和形成。自学的取向不能削弱,只能加强。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所改变。

于是我说:“这堂课自学,我要提一些新的要求。一是半节课之后,我要抽查你们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比如说抽背、到黑板上默写、抽查对文句的理解等;二是要在内容理解上加强一些,针对课文内容多提问题,提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并尝试解答,主要从作者的表达意图、写作特色方面去理解。下堂课让你们自教会有些困难,打算这样安排:先给你们半节课的时间交流自己对文章的探索,有理有据地说自己的观点;再由老师花半节课的时间作一些分析总结。”

于是学生积极投入自学活动,各有各的安排,各有各的做法,从总体看显得有点乱,有读的,有写的,有背的……但从个人来看,却是有条有理的。半节课之后,我让他们静下来,作了一点调查:“你们做到了哪些事情?”他们纷纷表态,解决了生字,背诵了课文,笔译了全文,还有说已经默写了一遍的。

我说:那么先齐背一下看看。背过之后呢,感觉在语气语调方面有点问题,于是我说:“这篇文章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应该注意一下。下面要不要听我给读一遍?”他们表示欢迎。于是我示范朗读了一遍。他们听得很认真,似有所悟。我说:“要注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意境及人物的心情,要注意体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下面你们再齐读一遍试试看?”他们齐读了起来。这一次听起来感觉好多了。

然后我又检查了两个同学的默写,让其到黑板上默写全文,其他同学仍旧完成自学任务。如果基本任务都已经完成,就钻研课文,主要任务就是自己针对课文内容去提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围绕作者的表达意图来提,并尝试解答。

下课前再一次齐背了课文,并嘱其准备好下堂课的讨论交流。但我隐约有点担心: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未必能提得出多少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讨论交流未必能有多少深入充分。这当然没办法,理解能力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好先试试吧。

14、提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懒于参与是课堂低效的根源

星期五课堂上布置自学,原定计划是今天课堂上给他们半节课讨论问题。但是我那时就有个担心,课堂上他们提不出多少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导致交流的效率不高。昨晚(星期天晚上),我又专门为这事到教室里作了布置,让他们事先准备充分点,以免课堂上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

今天的课堂上,我首先布置他们朗读,接着抽读了几位同学,并进行评价。做这步工作的目的是,看他们能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如果能够读得好,说明他们对文章的意思基本上理解了。但是读得并不是很理想,文中的那种意境并没能很好地表现出来,我又作了范读指导。

然后是组织讨论。先挑选一位主持人,主要是组织同学们提问及讨论。但主动报名的人很少,等了大半天没人举手,最后还是朱梦圆承担了这个任务。

朱梦圆的主持做得挺好,先让同学们就课文内容提问,然后组织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完毕,让同学们接着提问;如果问题最后没有得到解决,就先存疑。

有几个问题还是不错的:有人认为“是日更定矣”,课文注释弄错了,不是指晚上,而是指早上八点,引起大家到文中找依据,有理有据地开展辩论;有说“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是否矛盾,有问“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写了一副什么样的景象?有问“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更有痴似相公者”所指何人,是不是同一人?有问“为什么要写出“是金陵人”,也有问量词的表达作用。

但讨论时,大多是不甚了了,缺少透彻的理解。

课堂上存在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讨论交流的效率不高。一是提问的同学少,二是参与讨论的同学少。本来打算给他们半节课的时间,基本上解决问题,但从实际效果看,拖拖拉拉一节课,也没有几个问题得到了真正的解决。课堂上的热闹是少数人的,许多人干脆就是无事可做,既没有问题要提,别人提出的问题又不参与讨论,就那么干坐着,有些甚至无聊到玩指甲,翻看别的东西等等。这就可见,他们多数人事先根本没有深入思考过,即使别人思考过的问题,他们也仍然不愿意去思考一下。

这反映出他们钻研课文的自觉性和能力均十分有限,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的主动状态,课堂仍然是老师的课堂,他们仍然习惯于老师讲解,自己做笔记。

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一个极为重要和迫切的问题。

15、错别字是怎么来的今天学习《诗四首》。这堂课的任务就是先读背并默写,再理解其中一首诗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抽查默写,是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分别默写一首诗。其中一个学生默写《使至塞上》时,出现了许多错别字,“单车欲问边”,“单”字少了最后一横;“属国过居延”,“延”写成了“廷”;“征蓬出汉塞”,“征”字给加了“艹”;“归雁入胡天”,“胡”写成了“吴”,后来才改写过来;“萧关逢候骑”,“候”写成了“侯”。另外,全诗没有写标题和作者,也没有一个标点。总共40个字,错别字就有5个。

为什么会写这么多错别字呢?当然是以前的习惯造成的,粗心大意成了习惯,要改掉也很难。也有学习方法的原因。这类学生读书的习惯一般是靠死记硬背。比如说要背诵和默写一首诗,就是拼命地读呀念呀,这时候只有嘴巴起作用,眼睛和大脑均不起作用,眼睛看到的字也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因为没有仔细看。等到功夫用够了,“自然而然”能背出来了,那么就开始默写。这时候呢,写出来的字就完全根据残留在脑子里的语音,结果就写了错别字。

读书要眼、口、耳、心、手并用,即眼观之,口诵之,耳听之,手划之,心记之。背诵默写之前,必须对内容有初步的理解,而不是完全着机械记忆。如果真能这样去做了,怎么可能出现那么多错别字呢?

所以,错别字的来源就是“有口无心”,“有眼无珠”。那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学习习惯。

16、教师无法替代学生思考

听说《桥之美》这篇文章比较难上,因为山区学生对于审美艺术方面积累很少。

学习中的问题,要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既然面临困难,解决困难的办法还是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发动学生。教师准备得再怎么充分,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对于学生理解这篇文章未必真有什么用处。所以我还是打算让学生自学。

我所能做的,不过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在导入的时候提了一个问题:能想到跟桥有关的优美诗句或词语吗?

在学生七嘴八舌表现了一番后,我再问一个问题:诗人眼里的桥,和科学家眼里的桥、画家眼里的桥会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当然见解不在深浅对错,关键是他们能参与探讨,这就够了。

我作了必要的概括:科学家眼里的桥,是科学的,里面充满着结构设计、力学计算、数据测量等等;诗人眼里的桥,是情感的寄托,里面有喜怒哀乐,如“小桥流水人家”“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鹊桥”;画家眼里的桥,是充满美感的,因为他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的。

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篇课文,正是一个画家写的。看看大家从这篇文章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在学生充分朗读、熟悉了全文以后,我提了一个问题:

题目是《桥之美》,那么在作者的眼中,桥究竟美在何处呢?到文章里去找。

学生找出:桥之美,有诗境美,有形式美,有结构美,有对比美。

我又追问:作者所认为的桥之美,主要是着眼于哪个方面的?

学生找到有关语句,我让他们齐读。重点划出“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我又问: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找出来,分别说一说体现了哪一种美。

把注意力引到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讨论。

17、教师讲的80%-90%是没用的长期的语文教学,使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课堂上教师讲的东西,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没有用的,只有学生自己琢磨出来、领悟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管用的。所以,用这个理由,我就尽可以偷懒,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自学。

今天要上《苏州园林》一文。这篇文章挺简单的,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够学懂。我想,应该提醒学生注意的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说明顺序。其实用“说明顺序”这个提法我是不乐意的,干脆说“写作顺序”就行了,因为天下文章,无论什么样的文体,都是要讲究写作顺序的。本文条理非常清楚,对于学生来讲是值得学习模仿的,所以不能不强调一下。

二是注意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既要注意到总体上的特征,又要注意到一些细节上的特征。

三是要注意,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从总体看,作者是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写这篇文章的?选定了这样一个视角有什么好处?

18、敢想敢说,不迷信标准答案,才有创造性思维

今天上《说“屏”》。

昨天晚上跟学生有过交流,就正反两方面看法交换了意见。所以上课前我跟他们商量:“有些同学认为,在课堂上朗读课文属于浪费时间,真是这样吗?”

好些同学感到奇怪:“谁说的,谁说的?”

我说:“朗读课文还是必要的,可以熟悉课文,可以解决生字新词。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一篇文章拿到手里,必须轻轻朗读一遍,把陌生的字词标上音,了解一下它的意思,可以参照课文注释,词语手册或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你们读通一篇文章的能力是有的吧?自己解决生字新词的能力是有的吧?这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花时间了。如果不放心,为了检查你们是否能把课文读通顺,又进行朗读检查,那倒真的有点浪费时间了。希望课前最好能把文章读熟、读通顺。下面就读一遍课文,自己解决生字新词。”

关于生字新词的学习,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基本上不专门占用课堂时间,要求预习时解决。如果真有什么不放心的,专项复习的时候,专抽几节课,集中解决字词。

学生在朗读了课文以后,我说:“读通了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你们读懂一篇文章的能力应该是有的吧?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同学也是有的吧?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提几个问题,由你们来解决。别人提问,你们解决问题,这个能力应该是有的。”

然后,我给他们依次提了七个问题:

1、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具有哪些特点?到原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学生在第一段里找到重点句,我指导他们再找出关键词--这是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想结合。

2、“屏”的功能与美感分别是指什么?到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还是同样的方法,原文中先找到相关语句,然后选择关键词,他们也顺利找出来了。功能:分隔室内室外,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可以挡风;空间仍然是流动的;室内屏风“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女子房中“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美感: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

“对于空间仍然是流动的”这一功能,学生开始不甚注意,于是我问了一句:如果仅为了分隔空间,遮挡视线,那么砌墙不是挺好的吗,更牢固啊。他们马上注意到,屏风“巧”就“巧”在可移动,很灵活,“空间可以流动”这一点,正照应了第一段中的“巧”字。

3、屏的类别有哪些?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这个问题很简单,原文就有。学生很快找出来了。我强调:分类别是一种说明方法,凡是凡分类别,一定要有分类标准。那么,不用课文里的分类标准,自己试着再立一个分类标准,把屏风再作分类,试试看。于是,学生有的按用途分类,有的按位置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有的按雅俗分类……虽然有的分类有点勉强,但至少他们明白了一点:分类别必须要有分类标准。

4、怎样才能发挥屏风在建筑美上应起的作用?

这个问题看似容易,其实极可能回答不完整。因为有些句子的表述比较隐蔽。果然,一个学生很快找出该段落的最后一句。我肯定他找的对,但表示还要仔细找一找。结果,陆续地找到了其他句子。特别是关于“造型”“色彩”“绘画”,原文的表述是这样的:“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一个学生对此句作了变通:“应该注意造型轻巧,色彩精致,绘画要有诗意”。我立即表扬了她,对句子的理解,要从正面、反面、侧面多方位变通,才能理解得全面准确。然后我说,其实这句话还可以表述得精练一点:造型、色彩、绘画都要有艺术美感。

5、作者对屏风怀有怎样的感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注意到“心生向往之情”“实在微妙”“外国人齐声称道”等词句,表现了喜爱、赞赏、自豪感等,还有一个学生从最后一段理解,认为正因为作者太喜爱屏风了,所以希望建筑师、家具师们能创造出超越前人的屏风来,角度独特,也应该是对的,值得肯定。但还有些语句学生没有注意到。我就特意作了提醒:作者怎么看待“屏风”这个词语的?听到跟屏风有关的古诗句时,是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于是找到“富有诗意”“令人销魂”等词,从中体会到喜爱、陶醉的思想感情。

6、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能不能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动笔写下这篇文章的?

学生到文章中找相关依据。有一个学生很聪明,发现原文中有这么一句“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猜测说本文是为他们而写的,目的是引起他们的注意。我表示肯定,然后进一步讲述:这可能是作者看到现在许多屏风的制造和使用,把诗意弄丢了,把艺术美感弄丢了,心里感很遗憾,所以专门写了这么一篇文章,发出呼吁,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要把这种珍贵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

7、引用古诗词有什么作用?

学生的回答已经远超出参考书的理解。有一个学生说:古诗是古人写的,说明古人很关注屏风,用诗词表达了对屏风的喜爱;而作者引用古诗,也是表达了对屏风的喜爱;另一个学生说,古诗描述了屏风,说明屏风历史悠久--这时有其他学生发出笑声,我说,他说得很好,他的思维角度很独特,很有创造性,也说得很对。还有个学生说,引用古诗词,使文章的风格也很典雅,富有诗意。我立即肯定了她的思考角度--从文章的语言风格角度来理解,也是很可取的。最后,我补充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屏风和古诗词都属于传统文化,屏风上的书画,本身就通常题写有古诗词或来自诗词的意境,把古诗词引用到说屏的文章中,是很相称的,很协调的,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最后,关于思维的创造性,我说,中国的学生因为要应付考试,从小就被标准答案给套住了,脑里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有,也会怀疑自己,经常会这样想:我的答案跟标准答案是不是能符合?所以中国的学生很乖,很少胡思乱想,很少标新立异,正因为如此,同时也就丧失了创造性。其实迷信标准答案就是迷信某一个人,因为标准答案也无非是某一个人的脑袋里想出来的。你的看法也许比他还要高明呢。这堂课,我们班一些同学的想法,就比教参上的答案要高明得多。千万不要迷信他人,千万不要自套枷锁,一定相信自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我曾经写过一篇随感,标题就是《标准答案的罪孽》。

我觉得,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确实要经常关注,帮助他们破除不良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比如说对于标准答案的依赖,那绝对不是好事,它束缚了多少学生的思维。我对此是深恶痛绝。所有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对那些戕害思维能力的东西,我是不能容忍的。而学生的每一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都觉得弥足珍贵,因为见到的确实太少了。

第二篇:先学后教,尝试教学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由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而尝试教学改变为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第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使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第二,尝试题的设计,决定了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属性列举、分合法、再定义等。选用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以准科学家研究过程与原则来进行学习。经由各自独立研究思考之后,再由各组讨论,共同努力从困惑中运用能力所及的科学方法,或从自学课本中得到的信息,来探索问题的解法,并为小组争取荣誉。

第三,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学生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头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应多让学生共同订正,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第三篇:高中物理“目标自学指导教学”的尝试

高中物理“目标自学指导教学”的尝试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自学法在物理课堂中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物理自学能力主要涵盖自主阅读、观察、思考及实验等。本文主要对目标自学在物理教学中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物理教学;目标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所谓自学能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及技能的一种能力。对于物理学科而言,自学能力主要包含独立阅读、观察、思考及实验等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在课堂通过有效的训练来完成,教师可以通过主观引导,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充分调动,使学生在情感、知识、态度的发展中,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本文主要针对目标自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指导作用进行论述。

1.明确自学的目标

由于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多种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的时候,受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心理水平及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使学生各项能力都得到发展,只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培养目标意识及专业水平,发挥其引导作用,在繁杂的教学内容中,选择可以训练学生自学能力的内容,将这些知识点作为载体,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一般选择条理性清晰的内容。实际教学中,主要选择阅读仪器、教材的说明书、科学家事迹等作为训练的内容。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实际教学中,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规律的适用范围、实验故障、试验误差、生活中的体验、知识整理等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第三,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较远物理实验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布置自学任务

教师在布置自学任务前,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由实验入手,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的问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认识到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然后,针对简单问题,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自学,如果问题较难,可以将问题划分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后,再让学生开始自学。

3.指导自学

由于自学的内容都是新的知识内容,学生受自身认知水平或者是自学内容难易程度的制约,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提纲,在提纲的引导作用下,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学法指导,指导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所列的提纲中,主要包含资料的查阅方法、阅读方法、思考方法、现象的观察方法以及实验的方法等,提纲中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利用提纲,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在课堂中长期采用此方法,学生就能养成稳定的自学习惯。乌鲁木齐刻章

对于学生而言,在收到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并且得到学法指导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自学活动。学生在进行阅读、思考或者是查阅资料、动手实验时,教师一定要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防止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被教师打断,影响学习的效果。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观察和监督,对学生自学活动的进展及时进行了解,帮助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并且要做好记录,为后面的讲解收集资料。

4.课堂讨论与评价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以后,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并且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教师需要认真聆听学生的见解,还要随时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引导和启发,最终达成共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时候,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来源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关键知识以及学生理解偏差的内容,再者是学习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使课堂的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等到自学活动完成以后,学生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及方法,必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对自学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一般包括自学过程评价及应用测试评价两个部分。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方面、方法的运用方面及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评价;应用测试评价主要通过试题进行考核、登记测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充分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步。通过及时有效的客观评价,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后,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并且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将学生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实践发现,自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及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现阶段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四篇:教肓教学随笔

教肓教学随笔

1、教师的语言魅力

威廉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1]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古人也说过“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相应地应当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即如刘勰所说“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在旧中见新、易中见难、平中出奇、难而可及、循循善诱。就是在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学语言应追求张力或弹性美。如初中学生读《孔乙己》,不易体会蕴藏在笑声后面的悲剧含义。教师便用启发性的语言提出问题:“孔乙已叫啥名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叫孔乙已。”继而一想:不对呀!这三个字是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已”上挪用的绰号。“那末,他的真名字到底叫啥?”不知道,大家不知道,连孔乙已本人也可能不知道。学生于是理解到一个人一生中连自己的名字都给剥夺掉了,反映出他的命运悲惨到了什么地步,领悟了其中的悲剧含义,并举一反三地对全文情节去作由表及里的分析。启发性教学语言的激思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适当时机施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正如有人总结的:“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2、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有人这样形容学习数学的枯燥:“12345学得真辛苦,1234567数学学得真没劲”。如果真是这样,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做好教的充分的准备,学生没能有足够的学习任务。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漫不经心、没有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如何使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使学生对数学充满热情呢?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忙”起来。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磨刀”的过程固然重要,是教师准备的过程。“砍柴功”其实就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是关键。在“磨刀”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更多的“柴”——任务。设计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让学生有种“爬楼梯”的感觉。将知识点有机的贯穿于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忙碌”中接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如教学双曲线和抛物线单元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做研究、去讨论。让学生自己在练习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最后让学生小结出来。整节课学生都在忙着练习、讨论、发现、小结。学生时而埋头思索,时而分组讨论,时而集体板演……课堂形式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师有准备地引导下“忙”起来,去自主地探索新知识,在讨论中发现规律。愉悦中不再有辛苦,不会感到没劲。课堂教学将会是另一番天地。

3、《亮出你的风格》教肓报读后感

《亮出你的风格》教育报读后感 文章认为: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具有个人独特性的信息传递方式,就是教师的沟通风格。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老师的沟通风格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影响作用包括教学效果、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等,沟通风格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以及对教师的满意度。

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学为主体而进行的沟通过程,而教师的沟通风格是一种持续的、习惯性的沟通方式。

教师的沟通方式主要有:友好型风格、印象深刻型风格、辩论型风格、关注型风格、精确型风格、生动型风格、戏剧型风格、开放型风格、支配型风格和放松型风格。给教师的建议:

⑴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是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友好型风格、形成良好型风格的基本条件。

⑵在备课时就事先考虑该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将知识以最具逻辑性珠方式串联起来,并要考虑到不同风格的运用。

⑶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利用言语和非言语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比如可以通过眼神、微笑、动作、甚至言语中的停顿,把对学生的肯定、赞赏、满意的信息传递出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报读后感

今年11月初,在杭州举行的“发展成功智力,构建现代学校”专题研讨会上,顾泠沅给与会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一个老师带30个学生去海边学游泳,老师会一声令下,“你们一起跳!”你们要挣扎!不挣扎就会被淹死!最后,20个孩子被淹死了,只有10个孩子学会了游泳。而在中国,同样是学游泳,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再带他们去海边,结果30个孩子没有一个被淹死,全部学会了。

顾泠沅认为,美国的30个孩子,虽然只有10学会了游泳,但这10人肯定很优秀,而它却付出了20个孩子的代价;而中国的30个孩子都学会了游泳,但付出了一部分了孩子学会挣扎本来可以自己学会的代价。两国的两种教育模式,一个是接受式,一个是活动式,各有利弊,要取长补短,互相寻找中间地带。

4、构建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课堂,从独白到对话

今天是元旦佳节,在我看来庆祝节日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静心读书。昨天从学校阅览室借来了中国教育报,对了,基本上每个星期我都要专门抽出一定时间来认真研读教育报,里面总是有一些好的文章让我收获非浅。今天打开报纸,按照习惯,先大致浏览了一下整个内容。非常高兴的是又有几篇对一线教师很有分量的文章,于是我迫不及待、认真地细读了一遍。文章的题目:构建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课堂,从独白到对话。作者:北方教育科学院张理智老师。

作者认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弊端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教学演变成教师和少数学生的戏剧演出,而大多数学生只是配角和观众。教案成为剧本,教学活动成为依剧本而进行的教师单边活动。传统课堂的教学形态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独白,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独白,教学参考书对教师的独白等等。所谓的独白主要指“独自”和“独断”。作者甚至认为,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教师话语控制权的产物,因此也是一种独白,只是披上温和的外衣而已。

作者建议,现代课堂教学形态应从独白转向对话。对话的本质既不在于对,也不在于话,而在于作为存在于世界中的人和物之间的交互性的回应。即使最后没有达成共识,或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这同样是教学上的成功。

作者强调,课堂对话的形式与内容应该是辩证的统一。对话结构及其形式的安排是否合理和方式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对话能否有效实施。教师既要以平等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对话和争论过程中不断寻求共识,寻找问题解决的更好办法和更优方案。

5、教改之路系列

------数学作业改革的尝试

传统作业观认为,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重在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尤其是数学作业,似乎担负着更为繁重的任务。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数学作业的密度大、容量高、质量低,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业负担和思想包袱。同时由于作业的批改也占用了数学教师的大量时间,这也是造成目前老师生活质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来自教学一线的反思型教师,对于上述司空见惯的现象经历了一个“接受---质疑---改革尝试的蜕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一直在深思:布置数学作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多大效果?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更多的是抱怨和抵制?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对话、师师交流等多种途径,试图寻找上述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还师生的一片高质量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下面是我的一些初步尝试:

首先,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数学作业观。笔者以为,作业作为一种信息反馈,一方面有助于巩固、加深知识、思想及方法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和能力;养成独立、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作业的批改,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便于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进度等。其次是作业的内容。以前,我的数学作业是一统制:同一内容,同一难度,同一要求。为了确实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学期以来,将作业分成A、B、C三组。具体而言,A组是基础习题,适合中下层学生完成;B组作业是提高型习题,基础中略带灵活性,适合中上学生;C组作业是发展型习题,思维含量较高,综合型较强,适合数学尖子生完成。另外,作业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的习题。本学期以来,布置了很多次特殊作业,如每一章学完后的总结:包括本章知识结构,数学思想方法,重、难点的分析,典型例题的配备与解法,等等;每次考试之后的考试心得:包括试卷分析,使得肯定的地方,有待改正的缺点,等等。面对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兴趣大,积极性高,效果就更不用说了。只是这种类型作业容量大,记得有一位同学一次作业用了整整15张纸,创造了历史纪录。最后是作业的批改。传统的批改方式是百分制或等级制,这种方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既不科学,更不人道。为了体现人本主义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采取积极评价方式,利用个性化、情感化的对话式语言。评价内容尽量具体、有针对性。除了文字语言之外,我还经常采用“ok,very ok”等英语词汇,或者画几个“apple”以示高级奖励,很受学生欢迎。

到目前为止,经过种种信息反馈,应该说改革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绝大多数同学对数学作业的态度更为积极和主动,抄袭作业现象消失殆尽,大大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较往年数学成绩有所提升。当然,改革过程也留下了不少困惑和遗憾:如A、B、C三组作业的设置,需要教师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章节总结及考试心得类作业对学生而言容量过大,如何解决?作业新的批改方式,需占用教师大量时间,正常情况下,一个班级(70人)的作业批改需要2~3个小时;还有作业的形式单一,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

有行动就有希望。我坚信,只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教育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教改之路系列之二

------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传统的教学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真理,并且是可以传递的。人类只要掌握了足够数量的知识,就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因此,传统的教学法是灌输式,它的特点是单向的、线性的。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递足够数量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记住这些知识。并且理所当然的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真理的化身,教师讲解的都是正确的,所有学生都应该而且能够学会。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机械记忆、简单模仿、重复训练。另外,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道尊严”,等等。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改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当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脑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社会理想主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教育观逐渐融合和趋向一致,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自90年代末以来,从小学到高中,自上而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新课程、新教材层出不穷,而这些改革的关键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为一线教师,平时一直在学习、实践和反思,结合数学教学,谈谈自己对教育新理念的粗浅理解:

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个人建构与社会建构的统一。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是做出来的:作为活动,它是动态的、可创作的,结论或操作程序是未知的。学习的目的是理解其意义,寻求在合适水平上的合理解答,数学方面的漏洞可以随着学习的深入而逐渐弥补。

2.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数学的文化过程,是一个育人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一次次参与成功的喜悦,情感领域得到丰富的发展。而教师的适时介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反对告诉教育、复制教育,提倡启发式、活动式、创新式教学方法。3.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是“朋友式的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关系”,双方的地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个平等不仅是人格意义上的平等,更是情感、心灵上的对等。当然,就知识而言,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上师生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形式从独白走向对话,从控制走向民主,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而创造一个高效、和谐、愉快的课堂。4.教育教学的评价

教育教学的评价一直是改革关注的焦点,它对改革的成败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新理念认为,教得好不一定学得好,学得好不一定是教得好。应该说,教得好的含义是促进学得好,在实践层面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能够有利于学生学习“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有利于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正确地理解数学、积极地发展自我。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种种矛盾,等等,其中教育理念起着核心和支配作用。因此,作为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持续反思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和理念,也只有如此,中国的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教改之路系列之三

-------教学实践层面的操作 在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一般的过程采用了苏联的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教学论思想而设计出来的,其结构为:

①组织上课,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上课做好心理上和学习用具方面的准备,集中注意,积极自觉地进入学习情境。

②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内容,检查学习质量,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为接受新知识作好准备。

③讲授新课,目的在于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

④巩固新内容,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新教材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基本巩固和消化所学新教材,为继续学习和进行独立作业做好准备。⑤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能力。

我国当前流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产物,是集体经验的结晶,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影响。对强化双基,提高应试能力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一个明显的缺陷是缺乏科学的学习论和心理学基础。根据学习和信息加工模型、广义知识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型,由华东师大皮连生教授设计出教学过程模型为: ①注意与预期,意图在于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②激活原知识,意图在于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③选择性知觉,目的在于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④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重在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第五篇: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的智慧

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的智慧

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的智慧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改变这种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如何改变?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生如何才能主动起来?我国教育家邱学华创立的尝试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尝试教学法”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不仅提出了“学生尝试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还进一步指出了其实现的途径,即变“先教”为“先学”,并建构了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由此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教学体系。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看似简单,却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其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教育观,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尝试教学的精髓和实质。

一、顺序变换造就新型课堂

从“先讲”到“先练”、“先导”到“先试”,这种顺序变换使教学过程中三个基本要素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内容”取代了“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自己取代了“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则由课堂中的“绝对权威”变成了“平等中的首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成为课堂的中心

“先教后学”是传统教学的特征,上课先由教师讲解,学生只需要背诵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自上而下流动的,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跟随在教师的后面,只需要接受和记忆。作为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代替了知识,成为学生注意力的唯一焦点。尝试教学的“先学后教”巧妙地打破了这种“教师中心”模式,将学生推到了前面,学生未经中介直接接触“知识(教学内容)”,大家围绕着“学习内容”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对话和沟通,分享观察和释义,互相纠正和补充,“正如原始人曾经聚集在火堆周围,通过聚集在它们周围并尝试理解它们”[1]一样。这种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出现了一种群体共享、亦教亦学的脉络情景,“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变成了能在房间内到处反弹的复杂的公共对话,学生的眼睛从只看着教师,转向彼此相互注视”[2],师生间、生生间的分离和对立被打破,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教学共同体。

(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配角和观众。教师常常一讲到底,而学生只是默默地听讲和记笔记,教师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而学生只需背诵和记忆现成的结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受到严重压抑,课堂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活力,变得沉闷死板。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好比航船,教师好比舵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完全仰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3]。“先学后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当遇到阻碍时,学生的好胜心理被唤起,自然地想要解决它,于是绞尽脑汁地思考,积极地动用各种资源,如:在课本上寻找范例、在网上查找相关知识、和同学讨论等等,学生自身的力量被释放了出来,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得以发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简要地点拨和总结。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从依赖教师讲解变成了自己主动地探索。

(三)“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自古就有“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教师讲授,学生收授,不得提出任何质疑。在这种课堂中,好教师只需要对知识有良好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就足够了。“先学后教”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在前面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其左右,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走。在前,是指由教师出示新课前的准备练习或提出课堂目标;在后,是指在学生自己探索、相互讨论之后再进行简要的点拨和总结;在其左右,是指在学生独立探索和相互讨论时,教师只是陪伴、倾听、反馈和协调,促进个体的探索和群体间的讨论。在这种课堂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室不再是一言堂,学生得以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只是平等中的首席。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把这种教师角色生动地比喻为“牧羊犬”:把学生带到一个可以得到食物的地方:一本好的课本,一个预先计划好的练习,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把这个群体聚集在这个空间之中,不停地找回迷路或逃走的个人;保护空间的边界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拦在外;当这里的“食物”被吃光时,再和学生一起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得到他们需要的“食物”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喂饱”自己[4]。这样,教师更重要的是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与学生共舞的能力。

二、顺序变换背后的理论基础

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这不是随意的顺序转换,它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学生自身力量的充分信任,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对个体发展的本质和途径的正确认识。

(一)文化学:从后喻文化到前喻文化

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模式背后的假设是教师无所不知,而学生则一无所知,教师不教,学生则无法学习,不相信学生自身的力量。这种信念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长者文化”或者说“后喻文化”,所谓后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前辈向后辈传授、后辈主要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其典型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后辈承袭前辈的发展之路,通过模仿和记忆获得长辈的经验,前辈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是非观念等就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楷模,因而长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绝对的权威[5]。与此相应的教育是一种“复制—传递”取向的教育。与此相反,“先学后教”背后的假设是学生自身是有力量的,这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渊源。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的急剧变化,令前辈过去的生活和经验难以适应今天日新月异的环境,年轻一代将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摸索新的行为方式,并以走在行列前面的同伴作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环境的飞速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打破了老一代的知识权威地位,将他们与后辈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前辈甚至需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以跟上时代,这种文化传递方式被称为“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的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和权威地位被消解了,教师的使命不再是传递和复制知识,而应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和相互间的分享,由此,“先学后教”变得必要而可能。

(二)教心学:外铄论到建构论

“先教后学”的潜在假设是“教重于学”,“教决定学”,其实质是一种外铄论,即环境决定论。外铄论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忽视个体心理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这种观点是传统注入式教学的基础。“先学后教”则隐含着“学重于教”、“学决定教”的假设,其理论基础是建构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起来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可见,建构论强调学生依靠自己去学,重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认为教无法代替学,学是教学活动基本的、核心的过程,学习者的成长最终和基本上是在学的活动中发生。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如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这与尝试教学“先试后导”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下载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阅读课模式尝试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阅读课模式尝试教学随笔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

    教学随笔——数学实验课的尝试

    教学随笔 数学实验课的尝试 说起实验。让人难免想起“物化生”。但是实际上数学作为理科学科的基础,很多知识也可以延伸出有意思的实验。而且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材中也有很......

    自言随笔

    我是个有点丧的人,经常会莫名觉得难过,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乱七八糟想的会比较多,但不会说话。今天小雨,北风,空气湿度92%,二月初二,据说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能力——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泉州培元中学 陈蓓璞本学期,我校在高二年(4)、(6)两个理科班,进行“指导——自学”的教改试验,这两个班上学期期......

    《感受、体验、尝试、创造》指南随笔

    感受、体验、尝试、创造 ——学习《指南》随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布,体现我们国家重视幼儿教育,为指导幼儿的健康成长指引着方向。《指南》中所有领域的目标在表......

    教学随笔:语文课上尝试不“讲”的课

    教学随笔:语文课上尝试不“讲”的课 可以说“让老师成为主导,学生成为主体。”是我们每个老师耳熟能详的座右铭,课改以来被我们提了无数遍,是不是多放点多媒体课件,多提问多讨论......

    尝试教学读书笔记

    尝试教学读书笔记今天终于收到当当网发来的有关余映潮老师的三本书,急急地打开包装,大师的风范映入眼帘,余老师的亲和的笑容,儒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一下子感染了我,这就是魂牵梦绕......

    尝试教学心得体会

    尝试教学心得体会 店子镇中心小学 杜超 在新华字典中,尝即体验、品味,试则是用布、毛巾等摩擦使之干净。在我认为尝试教学既是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 尝试教学能锻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