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教学设计(自学指导)

时间:2019-05-12 20:5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教学设计(自学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教学设计(自学指导)》。

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教学设计(自学指导)

《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教学设计(自学指导)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读写“即兴、推敲、精炼、不甘落后”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学家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你们知道他们中的哪些作品?(学生介绍)他们的这些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呢?今天,我们来阅读三位古代文学家的写作故事。读了他们的故事,相信对同学们写好习作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1、自由读课文。

请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把课文读流利。

2、自读批注。

从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把自己的体会在课本上做批注。

3、小组交流。

把自己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估计学生缺少有关资料,所以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

三、全班讨论

从三个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学生自由讲,教师总结。

1、写作的态度要严肃认真。

2、善于修改自己的习作。

/ 2

3、在修改中力求做到语言精炼。

4、习作贵在出新,尽量不要写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

四、拓展活动

出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引导学生开展语言推敲活动。

/ 2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教学重点: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国古代,有许多文学家留下了无数的文学作品,你们知道这些作品都是怎样写出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三位古代文学家的写作故事。相信对同学们的习作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几位古代文学家

二、熟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特别喜欢或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2、生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学习,汇报成果

1、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2、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小组(或巡视)。

3、先汇报第一个故事的学习成果。(生汇报)

4、看同学们学习的多认真啊,下面我们来看课件(指名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呢?(生说)

师:从这句话能看出:贾岛在月下斟酌文字,可见对写作的态度很认真,做到字字斟酌啊!(板书:态度认真,字字斟酌)

5、哪个小组愿意汇报第二个故事的学习成果呢?(生汇报)

师:出示课件指名读(生读)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欧阳修的什么精神呢?(生说)

师:小结。这段话具体地了欧阳修虚心向他人学习的精神,表明欧阳修的写作严肃认真和做事一丝不苟的品质。(板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师: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我们今后在习作时应该怎样啊?(生说)

师:是啊,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希望以后能向你们说的那样,在写作时态度认真,做到一丝不苟。

6、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第三个小故事的学习成果。(生汇报)

师:出示课件,师读这段话后做解释:这段话揭示王安石严格要求自己,严肃为文,追求完美的特点。(板书:严肃为文,追求完美)

四、深入感悟、总结全文

1、围绕问题深入探究

师;这三则小故事学完了你都获得了哪些启示?文中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生说)

2、教师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古代文学家的小故事。今后我们在习作时要做到这几点:一是写作的态度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善于修改自己的习作;三是在修改过程中力求做到语言精炼;四是要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尽量不要抄袭别人写过的东西。

板书设计:

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写作:态度认真、字字斟酌

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严肃为文、追求完美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一、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二、如何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

 不断细化,小而具体,有感而发

三、如何搜集和整理资料

四、如何使行文更加合乎文体规范

(一)标题:

1、揭示课题;

2、揭示论点

(二)段落的组织

(三)整体结构合乎规范

关于古代文学论文的选题及学术水平的三个层次

三层次:

(一)填补学术空白

(二)达到学术研究的前沿

(三)有后续研究的潜力

 填补学术空白:

 了解研究状况:

1、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复印资料》(全文);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复印资料》中所附的论文篇目索隐

2、作者原著(可能含有某些线索,如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中就有相关的版本目录信息)

3、相关研究论著

 如《苏轼年谱》中就有大量关涉苏轼的文章或书籍介绍

4、相关学科研究

 如历史研究、哲学研究、言语研究之类

5、学术期刊网

 认真阅读原始材料:

1、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

2、查找资料、做好阅读笔记

 达到学术前沿:

 新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新研究方法);资料的细致辨析(发常人之所未见)

 有继续研究的潜力:

对课题内涵、外延有清楚的意识和界定

 根据教材所选文章撰写写作提纲:

 论《花间词》的艺术

 写作提纲

 标题:《论<花间词>的艺术》

 内容纲要:

一、温庭筠为代表词派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一)、花间词人的分派:温庭筠派和韦庄派

(二)、温庭筠等人词的特色:秾丽绮艳与蕴藉含蓄 

1、温庭筠等人词秾丽绮艳风格的阐释

2、温庭筠词等人蕴藉含蓄风格的阐释

 “含蓄无穷,词之要诀。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清·沈祥龙《词论随笔》)

(三)、温庭筠等人运用含蓄表现手法做词的五种表现方式。

1、以动作见内心(通过能够反映内心活动的外部动作描写来

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示例。

2、寓情于景(将情融入具体可感的景物当中) 薛昭蕴《浣溪纱》(江馆清秋揽客船)示例。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惟见长江天际流”

3、由环境对比来表现感情。

 温庭筠《菩萨蛮》其二“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示例。

 牛峤《酒泉子》示例。

4、用几个不连贯的意象来表达人物的感情。

 张泌《生查子》(相见稀,相见喜,相见还相远)示例。

5、多层次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 毛文锡《更漏子》(春夜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示例。

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红纱一点灯‟,我读之不知何故,只是瞠目呆望,不觉失声一哭。我知天下世人读之,亦也不瞠目呆望,失声一哭也。”

6、蕴藉含蓄表现手法要用之有度张泌的《满宫花》、薛昭蕴的《醉公子》过犹不及,难明意绪。

二、韦庄为代表词派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一)韦庄等人词的艺术特色:清新明快

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韦相清空善转”

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端己淡妆也”

 欧阳炯“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罗绮香泽之态,而为写景记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性同音者矣”

 孙光宪“绝无含蓄,而自然入妙”

(二)韦庄等人形成清新明快词作风格的 四种创作手法。

1、直接抒发“我”的感情(融入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作者的经历、作者的感情,在词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塑造自己的形象,主观色彩较为浓烈)。

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

 顾敻《荷叶杯》其一(春尽小庭花落,寂寞)、其二(夜久歌声怨咽,残月)示例

2、生动地描述故事和生活画面,借以传达心意。 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示例

 韦庄《女冠子》“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 牛峤《女冠子》“眼看唯恐化,魂荡欲相随”

 牛希济《生查子》“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多情未了,回首又重逢”

3、描绘出空灵秀丽的境界。

 孙光宪《渔歌子》其二(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示例

4、语言明快朴实。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示例

王安石“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为容易却艰辛”

韦庄等人有些词流于平淡无味。

(三)含蓄和明快创作手法并无明确界限,应相机而定。张泌《江城子》其

二、韦庄《清平乐》示例

三、花间词人在运用音律表现内容方面对词创作的贡献

(一)用韵放宽。

……

(二)巧妙地运用叠韵和平仄声调。 ……

(三)集中了时人的曲调并有所创新。 创造新曲调;变更原有的词牌格律形式。 李珣《河传》(去去,何处?)示例

四、花间词对宋词的影响。

(一)花间词对宋代婉约和豪放词派的词风均有影响,而婉约派所受影响更大。

(二)对宋婉约词人的影响 

1、化用花间词语  ……

2、师法花间艺术手法和对音律的态度。 ……

(三)对宋豪放词人的影响  韦庄《喜迁莺》(人汹汹,鼓咚咚,襟袖五更风)示例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A期末复习指导

中国古代文学A(2)期末复习指导

一、期末复习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员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培养和提高学员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期末复习应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进行,切实把握基本知识,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理解和分析作家作品。

二、复习范围

本课程复习范围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下册隋唐五代文学概述、宋代文学概述、元明清文学概述,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列出的30篇重点作品和提及的学习指导书部分内容。

三、考试形式、答题时限

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120分钟

四、试题类型及占分比例

1、填空题 占总分的25%左右。这类题考查的内容最广,覆盖面最大,包括文学史知识和作家作品的知识;背诵作品也在考查之列。

2、单项选择题 占总分的10%。考查的内容与填空题相似。此类题一般是四选一,所提供的四个答案之间都具有可比性,内容比较接近,容易产生混淆。答题时必须具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上述两类题型需要学员熟练、准确、扎实、细致地掌握教材内容。

3、解释名词 占总分的15%。考查内容一般是文学史上意义重大、教材中解释得比较清楚、完整的专有名词,包括文艺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模式、文学著作、文学体裁等。答题时必须抓住要点,同时具有较强的归纳、整理和组织文字的能力。

4、简答题 占总分的20%。考查内容包括文学史知识和作家作品知识,要求答出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说明。

5、分析论述题 占总分的30%。此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作品分析题(考查重点作品),一类是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答题时必须举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说明,不能只提出观点;并且要把答案组织成一篇有理有据、文字通顺的短文。

五、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 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位诗人。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以韩愈、(孟郊)、(贾岛)等为羽翼的韩孟诗派,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特色,在唐诗中别开生面。

7、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极负盛名,号为“小李杜”。

8、(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柳宗元)确立了寓言和山水游记这两个散文品种在文学中的地位。

9、五代时,(西蜀)和(南唐)成为词的创作中心。

10、晚唐小品文的主要作家有(罗隐)、(皮日休)和(陆龟蒙)。

11、词兴起于(隋)代,发展于(唐)代,到(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一代文学的重要标志。

12、北宋前期,一批位居馆阁的文臣学士,提倡学习李商隐,形成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西昆体)。此派因杨亿所编《 西昆酬唱集 》而得名。

13、南宋后期词坛上出现了求典雅、重音律的词风,代表人物是(姜夔)、(史祖达)和(吴文英)。

1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5、南宋前期(张元干)和(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等豪放词的先河,在词坛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16、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当推(辛弃疾)。他的词以(豪放)为主,又兼具清丽、飘逸、甚至(缠绵妩媚)的风格。

1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8、南宋遗民词人,按创作倾向分,有以周密、张炎、(王沂孙)为代表的(格律派)词家,有以汪元亮、(刘辰翁)为代表的后期(后期辛派词人)。

19、(元好问)是金代最负盛名的大诗人。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对元明戏曲产生过重大影响。

20、元杂剧的发展以(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杂剧(兴盛)的年代,创作中心在(大都)。后期是杂剧的(衰微)期,创作中心在(临安)。元杂剧后期最优秀的作家是(郑光祖),其代表作是《 倩女离魂 》。

21、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22、元末明初被合称为“荆刘拜杀”四大传奇的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

23、明万历年间传奇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

24、明末的爱国诗人有(陈子龙)和(夏完淳)。

25、明末的(张岱)是作小品文的高手,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和《柳敬亭说书》等,都是传世名作。

26、《水浒传》的繁本系统流传下来的主要版本可分作三类,一是(百回)本,二是(百二十回)本,三是(七十回)本。

27、代表清代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汪中),《哀盐船文》是他的名作。

28、《红楼梦》原名《 石头记 》,全书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补的。《红楼梦》现存的早期传抄本,书中带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全称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故一般把这个系统的本子称为“脂砚斋评本 ”,简称“ 脂评本 ”或“脂本”。目前已发现的脂本有(十一)种。

29、代表清代剧坛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 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30、清前期名震词坛的代表人物是(朱彝尊)、(陈维崧)和(纳兰性德)

31、(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作品有方苞的《 左忠毅公逸事 》、《 狱中杂记 》、和(姚鼐)的《登泰山记》。

32、唐宋派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其代表作有《先妣事略》、《项脊轩志》。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d)是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

a、王勃

b、王绩

c、宋之问

d、陈子昂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李贺

3、晚唐的(b)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文人。

a、韦庄 b、温庭筠 c、冯延巳 d、李煜

4、(d)是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

a、韦庄 b、温庭筠 c、冯延巳 d、李煜

5、《登金陵凤凰台》的作者是(b)。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6、以《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在文学史上赢得“田园诗人”称号的诗人是(c)a、黄庭坚 b、杨万里 c、范成大 d、陆游

7、(d)是集北宋婉约词之大成的作家。

a、苏轼 b、秦观 c、李清照 d、周邦彦

8、(b)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a、苏洵

b、欧阳修

c、苏轼

d、陆游

9、(d)是宋代最有成就的散文家。

a、欧阳修 b、王安石 c、曾巩 d、苏轼

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d)的名句。

a、柳永 b、秦观 c、贺铸 d、李清照

11、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第一”的大戏剧家是(d)。a、王实甫 b、马致远 c、郑光祖 d、关汉卿

12、元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b)。

a、白扑

b、马致远

c、张养浩

d、睢景臣

13、元末高明的(b)被后人称为“南戏之祖”。

a、《荆钗记》 b、《琵琶记》 c、《拜月亭》 d、《杀狗记》

14、“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是(c)提出的。

a、“前七子” b、“后七子” c、公安派 d、唐宋派

15、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是(b)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东周列国志》 d、《封神演义》

16、杜丽娘是汤显祖代表作(a)中的主人公。

a、《牡丹亭》 b、《紫钗记》 c、《南柯梦》

d、《邯郸记》

17、清初的()在骈文创作上声誉颇著,开了清代骈文的风气。a、袁枚

b、汪中

c、洪亮吉

d、陈维崧

18、浙西词派的创始人是(b)。

a、陈维崧

b、朱彝尊

c、纳兰性德

d、张惠言

19、《儒林外史》是(c)的代表作。a、世情小说 b、历史小说 c、讽刺小说 d、侠义公案小说

(三)、解释名词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诗人年辈不同,但创作活动都集中在高宗和武后时期。其中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律。从创作和理论上都提倡一种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边塞诗派

指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以边塞军旅生涯及边塞奇丽风光异域风情为审美描写对象的诗歌流派。其他边塞诗人如:王翰《凉州词》、王之焕《凉州词》、李颀《古从军行》、祖咏《望蓟门》。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著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诚斋体

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号诚斋,故名。其诗善于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对象,多为七绝,风格活脱佻达,幽默风趣。话本

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南戏

南戏,就是宋元时代流行在我国南方地区的用南曲演唱的戏曲艺术。民间俗称戏文,或称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永嘉)地区,故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公安派

晚明文学领域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兄弟,以袁宏道为首。因为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唐宋派

明代嘉靖年间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前后七子倡言复古之,散文创作以摹拟古人为事,缺乏思想,文字佶屈聱牙,流弊甚烈。唐宋派力矫时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一时影响颇大。其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的“载道”思想和“义法”理论,适应了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需要,故得以常盛不衰。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

(四)、简答题

1、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有哪些?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

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首先是文道合一。主张“文以明道”,就解决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道是内容,是目的;文是形式,是手段。文章的形式必须能够充分适应内容表达的需要。其次是革新文体,关键是革新语言。提出了“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各识职”的要求,并且强调作家必须提高自己的修养。

2、简述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答: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1)对词境的开拓。A对英雄壮志、爱国情怀的描写。B评议时局、议论世事,不满偏安,痛斥投降,对词的心灵世界有深广的拓展。C对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的表现。(2)丰富的意象转换。刀、枪、弓、箭、甲、将军等军事意象连结成雄豪壮阔的艺术境界。(3)以文入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入词,这不仅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议论、叙述相融相间,创造性地把散文中的词汇入词。(4)风格多样:A豪放。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创造雄浑苍茫的审美境界。B婉约。C刚柔相济。D亦庄亦谐。

3、简述《窦娥冤》的故事梗概。

答: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4、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情节。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5、简析《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特征。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统治阶级营垒中一个集功罪善恶于一身的乱世英雄。其形象特征是“奸雄”。

曹操的“奸” 首先表现在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玩弄权术,残暴不仁;其次表现在虚假伪善,奸诈狡猾骄奢淫逸,嫉贤妒能;在对待君父是欺君罔上;对待政敌,赶尽杀绝;对待部下,以权术相驭;对待朋友,不讲信义;对待百姓,少仁者之悲。对待朋友——不讲信义。

曹操的“雄”则表现于机警智慧、任人唯贤、从谏如流、身行士卒、功勋卓著上。因而所塑造的曹操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既符合艺术真实,又符合生活真实,乃至历史真实。为表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真实性作了有益的尝试。

6、简述《水浒传》结构的特点 答:《水浒传》的长篇结构建立在短篇人物故事的基础上,因此,它残存着个人传记的痕迹。以单线发展的方式来构架情节,即以单个人物为中心,以围绕人物而展开的故事情节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一环扣一环,互相贯连,在展示英雄一个接一个走上梁山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百川归海的态势。这种以叙述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英雄的故事来展示情节,既使小说摇曳生姿,又不致给人凌乱之感。如,23—32回叙述的武松的故事。

(五)、分析论述题

1、分析杜甫《登岳阳楼》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艺术特色: ①意境博大深远,风格沉雄悲壮;②全诗对比强烈,对仗工整;③用词精当,含意深刻。

2、举例说明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

二、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三、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李白一生好游历亲近自然,因此写景记游诗数量较多。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3、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答:《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4、分析陆游《关山月》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答:这首诗描写后方统治者沉迷歌舞醉生梦死的丑态、前线将士虚度年华却不能杀敌报国的愤慨、以及中原百姓对收复故土的强烈渴望和无奈的失望,揭露了南宋统治者的懦弱和奢靡,表达了前线战士和中原百姓的满腔悲愤。它集中体现陆游抗战救国主题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深刻揭露了宋统治者投降卖国、生活腐化的罪行,抒写了戍边士兵报国无路,生活痛苦的悲惨景况及沦陷区人民忍死垂泪,渴望恢复的强烈愿望,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思想内容: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现实感慨,诗人假托守边士兵之口,愤怒谴责了统治者的妥协投降政策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倾诉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表达了中原遗民盼望光复的迫切心情,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全诗十二句,四句一韵,意思也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将军沉湎酒色致使战备荒废;第二层写戍边战士年华蹉跎而功业无成;第三层写遗民渴望恢复却屡盼屡空。

艺术特点:

(1)此诗的艺术构思十分巧妙。作者紧扣题目着笔,借月亮把不同的人物、场景串联起来,写出了同一关山月之下将军、士兵和遗民三种人不同的境遇和心情,使三个画面在时间上保持了完整的统一性,可以说题目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2)此诗非常善于选取最具特征化、最具概括力的细节(如马肥死、弓断弦、征人骨、遗民泪等),构成典型的生活场景(如朱门歌舞、戍楼望月等),并通过不同生活场景的鲜明对照,来表明诗人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

(3)此诗意境的杳远空阔,声调的激越苍凉,风格的沉郁悲壮,颇能体现陆游爱国诗的艺术风貌。

5、《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曲文是如何体现莺莺送别恋人时的情感波澜的?

答:这折戏写在老夫人的逼迫下张生进京赴考,莺莺、红娘和老夫人同到十里长亭送别。通过这折戏中的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了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充分地表现莺莺在同张生分别时内心的痛苦和怨恨。

首先,可以看到莺莺心中浓重的离愁别恨:“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其次,可以看到莺莺对张生远行的牵挂:“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再次,对家长的拆散鸳鸯埋怨不满:“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里包含着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在她眼里,这些都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

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

还有对张生以及对将来无法确定的担忧:“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

6、《牡丹亭•惊梦》中的曲文表现了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具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牡丹亭》游园部分共六支曲子,写的是杜丽娘游园时的心境,表达的是她触景生情的怅惘,暗自叹惜的忧愁和无可奈何的自慰。这是伤春的情怀,从反面表达了她的热望和追求。这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难以语达的心灵波动。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画廊中是最前列的。

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古代文学A(2)期末复习要点

一.考核依据

1.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2.文字教材 主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下册 沈惠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辅助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下册 朱宝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与课程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共同组成。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和80%。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能参加课程终结性考核。

1.形成性考核

在教学网页上布置了六次作业,各试点单位组织作业的批改和成绩评定。平时作业的成绩按百分制记载。六次作业的平均成绩为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成绩按20%的比例折算计入总成绩。平时作业未完成2/3者记0分。

2.终结性考核

本课程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考试。试卷采用百分制。试题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期末考试命题原则:第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第二,试题覆盖本课程全部内容,难易适度。第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核阅读分析能力。三.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一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指全面掌握,考核方式包括各种题型;“一般掌握”指掌握其主要知识点,考核方式不包括论述题;“一般了解”指了解其大致内容,只出客观性试题。具体要求如下: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一.诗

1.重点掌握:唐代诗歌兴盛的原因;唐代诗歌兴盛的表现;陈子昂诗歌革新的内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和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盛唐边塞派的特点和代表诗人高适、岑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中唐韩孟诗派和新乐府运动比较;晚唐“小李杜”诗歌的艺术特点;作品分析:《在狱咏蝉》、《从军行》、《感遇》(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过故人庄》、《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闯官军收河南河北》、《游子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漳汀封连四州》、《长恨歌》、《钱塘湖春行》、《过华清宫》、《赤壁》、《无题》。

2.一般掌握:初唐四杰的贡献;中唐诗人刘禹锡、柳宗元、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

3.一般了解:隋代诗歌;初唐宫廷诗;晚唐诗人温庭筠、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二.词

1.重点掌握:西蜀词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人物;南唐词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人物;作品分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一般掌握:刘禹锡、白居易的词作。3.一般了解:《敦煌曲子词》;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的词作。三.散文

1.重点掌握:“古文运动”的背景、性质、内容、主张;韩愈、柳宗元散文的特点;作品分析:《张中丞传后叙》、《钴鉧潭西小丘记》。

2.一般掌握:初、盛唐陈子昂、萧颖士、独孤及等为中唐“古文运动”奠定理论基础;晚唐骈文再度风靡的原因。

3.一般了解:初唐骈文佳作;晚唐小品佳作;晚唐文赋佳作。四.传奇

1.一般掌握:唐代传奇的分期与风格的变化;唐代传奇的艺术成就;中唐传奇佳作。

第五编 宋代文学

一.诗

1.重点掌握:宋诗与唐诗的不同特点;欧阳修、王安石的诗歌;苏轼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江西诗派的创作理论;杨万里与“诚斋体”;田园诗人范成大;陆游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作品分析:《戏答元珍》《饮湖上初晴后雨》《四时田园杂兴》《书愤》《游山西村》《过零丁洋》。

2.一般掌握:“晚唐派”、“西昆派”的创作风格;苏舜钦、梅尧臣的诗歌创作;文天祥诗歌创作。

3.一般了解:“永嘉四灵”、江湖诗人。二.词

1.重点掌握:“婉约词”与“豪放词”;柳永词的风格特点及对词的贡献;苏轼的词风、艺术成就及对词的贡献;李清照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作品分析:《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念奴娇》(大江东去)、《声声慢》(寻寻觅觅)、《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扬州慢》(淮左名都)。

2.一般掌握: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词的特点;秦观、贺铸、周邦彦词的特点;姜夔词的特点。

3.一般了解:南宋辛派词人;南宋格律词派。三.散文

1.重点掌握: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内容、主张、成就和影响;宋文长于议论的特点;“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苏轼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作品分析:《丰乐亭记》、《读〈孟尝君传〉》、《前赤壁赋》、《指南录后序》。

2.一般掌握:王禹偁、范仲淹、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散文的成就。3.南宋散文的成就;南宋通俗文学;辽金文学。

第六编 元明清文学

一.戏曲

1.重点掌握: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和元杂剧的发展、体制;“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戏剧成就;《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元散曲的涵义和分类;元散曲的代表作家作品;传奇的涵义和特点;“临川派”和“吴江派”的不同特点;汤显祖与《牡丹亭》的艺术成就;“南洪北孔”的艺术成就和代表作;作品分析:《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法场)、《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越调]天净沙(秋思)、[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一般掌握:南戏与杂剧的区别;高明《琵琶记》的艺术成就。3.一般了解:“苏州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明清杂剧的重要作家作品。二.小说

1.重点掌握:明清小说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明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人情小说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话本、拟话本的区别和代表作家作品;作品分析:《关羽温酒斩华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义激美猴王》、《周进暮年登第》、《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2.一般掌握:传奇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金瓶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三.诗

1.一般了解:明代刘基、高启、台阁体、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及明末爱国诗人的作品;清代钱谦益、吴伟业、王士桢、顾炎武、查慎行、袁枚、赵翼、郑燮等人的诗歌。四.词

1.一般了解:清代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词的特点。五.散文

1.重点掌握:明代唐宋派、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和代表作家作品;清代桐城派的文学主张和代表作家作品。

2.一般掌握:明代刘基与宋濂的散文的艺术特点。3.一般了解湖阳派的文学主张及代表作家。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综合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 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恩列斯论文艺

马列论文学 毛泽东论文艺

文学理论学习资料

北京大学编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北师大中文系 历代诗话

何文焕辑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 诗菽

胡应麟 随园实话

袁枚 艺概

刘熙载 人间词话 王国维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 中国史稿

郭沫若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主编

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

中国文学史纲要(1-4册)

北大中文系 中国文学史

社科院文研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郑振绎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63年版)中国文学概论

袁行霈

中国诗论

陆佩如、冯沅君(101-171校图书馆馆藏书号,下同)中国散文史 郭预衡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冯其庸 赋史 马积高 赋史述略 高光复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中国小说史 北大中文系

中国戏曲通史

张瘐、郭汉城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周贻白 昭明文选 肖统;李善注、刘臣注 昭明文选译注

陈宏天等主编 古诗源

沈德潜 古诗笺 文人

古诗评选

王夫之

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瘐、冯沅君主编 历代诗歌选 季镇淮、冯钟芸等选注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

全上古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严可均 古文观止

吴调候等选编

中国历代散文选

刘盼遂等主编 历代文选

冯其庸等选注 古代散文选

隋树森等选注 中国历代赋选

尹赛夫等选注 历代小说选 吴祖缃等选注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袁行霈主编 古文鉴赏辞典

江苏文艺出版社 古代散文名篇赏析

刘桐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徐中玉、锦启华主编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 先秦

先秦史

吕思勉 先秦史

詹子庆 战国史

杨宽 中国文学 杨公骥 先秦文学史 徐北文 先秦文学论集胡念贻 先秦学术概论 吕思勉 先秦伦理学概论 朱伯

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

施昌东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山海经校注

袁珂 淮南子

刘安 淮南鸿烈集解 刘文典 列子集释

杨伯峻 古神话选释

袁珂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神话论文集

袁珂

中国古代传说词典

袁珂编著

毛诗正义(十三经著述本)

郑玄笺、孔颍达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从书集成初编)陆玑 诗集传

朱熹10(8)4,10(8)A-19,I222ZX 诗毛氏传疏

陈奂 I222.2CH 诗三加义集疏

王先谦 诗经通论

姚际恒

读风偶识

从书集成初编 诗经原始

方玉

风诗类钞

闻一多 101-160 诗经新义。诗经通史

闻一多101-187 神话与诗

闻一多 101-166 诗言志辨

朱自清101-163 诗经

金开诚101-736 诗经

周满江

诗三百篇探故

朱冬

诗经漫话

程俊英

诗经研究史概要

夏传才101-1317 诗经选

余冠英 101-722 诗经选译

余冠英

101-109 国风选译

陈子展I222.2JQH,101-1324 雅颂选译

陈子展 10(7)-77 诗经全译

金启华 I222.2JQH,101-1324 诗经译注

程俊英

I222.2CJY 诗经今注今译

杨任之 I222.2YRZ 诗经全译

袁愈英等

I222.YYY 诗经译注

袁梅 101-1230 诗经今注

高亨 I222.2GH 诗经国风译注

邓荃

I222.2DQ 诗经解说

陈铁镔

I207.22CTB 诗经选译

赵浩如

101-1143 诗经选注

蒋立甫

101-1196 诗经国风今译

蓝菊荪 101-1315 诗义会通

诗经译注

江阴香

101-1415 I222.2ZM 诗经百首今译

庄穆 I222.2ZM 诗经试译

李长之

101-93 诗经赏析

黄素芬

I222.2HST 诗经词典

向熹 I222.2XX 毛诗品物图考

冈元凤

I222.2GYF 诗经直解

陈子展

101-1483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10(7)-554 诗经学篆要

徐澄宇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7)-146 诗经索引

陈宏天等

Z89CHT 诗经韵读

王力

101-1229 诗经双音词论稿

朱广祁

IBZGQ 诗经鉴赏辞典

河海大学出版社 史记.屈原列传

汉.司马迁 楚辞章句

东汉.王逸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1011.3-20 楚辞集注

宋.朱熹 楚辞听直

明.黄文焕 楚辞集解

明.王瑗 楚辞通释

清.王夫之

庄屈合诂

清.钱澄之

楚辞灯

清.林云铭 1011.3-4 离骚汇订

清.王邦采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

楚辞新注

清.屈复

屈骚指掌

清.胡文英

1011.3-12 I222.3 HWY 离骚解

清.顾天成屈原赋注

清.戴震

楚辞微

清.马其昶 屈原

游国恩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10(5)-127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10(7)-37 屈原研究

郭沫若

楚辞学论文集

蒋亮夫

I207.22JLF 楚辞今译讲录

蒋亮夫

1011.3-17 楚辞通故

蒋亮夫 楚辞选

马茂元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10(7)-35 屈原

陆佩如 1011.3-5 先秦词赋原论

蒋书阁 I207.22JSG 屈赋新探

汤炳正 I207.22TBZ 屈原问题论争史稿

黄中模

楚辞研究论文集

杨金鼎

I207.22YJD 楚辞评论资料选

杨金鼎

I207.22YJD 楚辞资料海外编

尹锡康 I207.22YXK 楚辞要籍解题

洪堪侯

I207.23HZH 楚辞书录

饶宗颐

1011.3-10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楚辞作于汉代考

何天行

10(5)-31 楚辞与神话

肖兵 屈赋新考

张中一 楚辞校补

闻一多

屈原赋今译

郭沫若

101-102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10(5)-136 屈赋音注详解

刘永济

1011.3-22 楚辞解诂

朱济海 屈赋新编

谭介甫

楚辞选注

金开诚

1011.3-13 楚辞拾渖

何剑熏

屈原赋译释

张家英

1011.3-18 楚辞选

马茂元

1011.3-14 楚辞注释

马茂元

I222.3MMY 楚辞选

陆侃如等

1011.3-8 楚辞选译

陆侃如等

1011.3-16 楚辞新注

聂石樵

1011.3-15 屈原赋译注

袁梅I222.3YM 屈赋全释

邬霄鸣

I222.3WXM 楚辞译注

董楚平

I222.3DCP 楚辞全译

黄寿琪等I222.3HSQ 楚辞今读

瞿蜕园

101-22 楚辞韵读

王力

91-251 离骚纂义

游国恩

101-1200 离骚笺疏

詹安泰

屈赋新笺——离骚篇

台湾•杨胤宗

I222.3YYZ 离骚语文疏解

王泗源

10(7)-173 离骚今译

郭沫若

101-1043 九章解诂

闻一多 I222.3WYD 九歌解诂

闻一多 I222.3WYD 屈原九歌今译

文怀沙 101-103 天问纂义

游国恩 1011.3-19 天问疏证

闻一多

天问论笺

林庚

1011.3-21 天问新注

程嘉哲 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 周易杂论

高亨 尚书注疏

孔颖达 尚书译注

王世舜 尚书史话

马雍 春秋经传集解

杜预 春秋左传正义

孔颖达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左传译文

沈玉成 春秋左传读本

王伯祥 左传选

郑天挺 左传选

徐中舒 左传选

朱东润

左传纪事本末

高士奇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刘文琪 国语注

韦昭 国语集解

徐元诰 国语正义

董增龄 国语选

付庚生 战国策注

鲍彪 战国策注

高诱 战国策校注

姚谷 战国策选讲

刘忆萱

战国纵横家书

文物出版社 诸子考索

落根泽 论语正义

刘宝楠 论语译注

杨伯峻 孔子思想体系

蔡尚思 墨子闲诂

孙诒让 墨子校释

王焕镳 墨学源流

方授楚 孟子正义

焦循 孟子译注

杨伯峻 庄子集解

郭庆藩 庄子集解

王先谦 庄子解

王夫之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庄子浅注

曹础基 荀子集解

王先谦 荀子简释

梁启雄 韩非子集解

王先慎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韩非子浅解

梁启雄

中国古代寓言选

陈蒲清等 中国古代寓言选

北京大学 古代寓言选读

王铁民选 先秦诸子散文选译

杨宏选译 两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史略

何兹全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编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题辞注

殷孟伦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注

陈中凡 贾谊评传

王兴国

贾谊文选注

徐超等译注 全汉赋

费振刚等辑校 汉赋研究

龚克昌 汉赋通论

万光治 汉赋通义

姜书阁

唯美主义文学之潮——汉赋

刘斯翰 汉赋美学

章沧授 汉赋综论

曲德来 汉魏六朝辞赋

曹道衡

汉魏六朝四十家赋述论

高光复 汉赋赏析

仇仲谦 汉赋艺术论

阮忠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汉魏六朝赋选注

裴晋南等选注 史记评林

凌稚隆

史记会注考证

泷川资言 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

季镇淮 司马迁年谱

郑鹤声 史记选

王伯祥选 史记选注集说

韩兆琦 史记评议赏析

韩兆琦 司马迁评传

萧黎 司马迁论稿

聂石樵

司马迁与史记

刘乃和主编 汉书

班固 汉书注

颜师古 汉书补注

王先谦 汉书选

顾廷龙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 乐府诗集

郭茂倩 乐府诗选

余冠英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六朝乐府与民歌

王运熙 玉台新咏

徐陵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魏晋南北朝史

岑仲勉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国中古文学史

刘师培 中国文学史论集

王瑶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注 曹操论集

三联书店 曹子建诗注

黄节注 曹集诠评

丁宴纂 三曹诗选

余冠英

三曹资料汇编

河北师院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注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校注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注 陶靖节集

陶澍编注 陶渊明集

王瑶注

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

陶渊明诗论集

文学遗产编委会 陶渊明诗文汇评

北大编

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

北大、北师大编 鲍参军集注

钱振伦注、钱仲联补 鲍参军诗注

黄节注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庾子山集注

倪璠注

瘐信诗赋选

谭正壁、纪馥华选注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采菽堂古诗选

陈祚明 古诗赏析

张玉谷 六朝诗选定论

吴淇 古诗评选

王夫之 诗比兴笺

陈沆

六朝文絜笺注

许槤选评 黎经诰笺注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校注 水经注

郦道元 后汉书

范晔 三国志

陈寿 搜神记

干宝

世说新语

刘义庆著、刘孝标注 古小说钩沉

鲁迅辑 诗品注

陈延杰注 诗品集解

郭绍虞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注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史

吕思勉 隋唐史

岑仲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全唐文

董浩等编 全唐诗

彭定求等编 唐诗品汇

高棅 唐诗别裁

沈德潜

唐诗三百首详析

喻守真编著 唐诗选

马茂元选注 唐诗选

文研所选注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唐诗纪事

计有功 全唐诗话

尤袤 唐诗白话

施蛰存 全唐诗佳句精编

潘天宇 唐人绝句选

中华书局 唐人咏物诗评注

刘逸生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著 唐诗杂论

闻一多全集选刊之三 唐诗论丛

陈贻焮著

唐才子传

辛文房著 唐语林

王谠著 唐摭言

王定保著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教学设计(自学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教学设计(自学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定稿]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修订版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郭预衡主......

    中国古代文学课互动式教学初探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亲身教学实践,对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 作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性关怀及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深......

    《中国古代文学A》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全文5篇)

    《中国古代文学A(2)》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一、课程概况 《中国古代文学A(2)》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隋唐五代文学至近代文学。这门课程分作品选和理论......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试题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自学)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自学)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

    教学反思:自学指导的写法(本站推荐)

    详写自学指导,促进学生自学在用永威教学模式来教学时,学生自学时,我就怕学生不会自学,或者自学没有效果,我总是插话,这样一来打扰了学生自学,二来给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越怕不会自......

    自学指导法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必修课本)第三章第四节 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图片,下载网页,下载文件,保存文字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