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法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法
文学是人学,是研究人类心灵的历史。古代文学是与古人对话,古人的作品,尤其是诗文作品,往往是他们心灵的某种展露,知人论世,结合人物生平来解读作品,更能深切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知人论世尤为重要。人诗互证或人文互证,无论对作家还是对作品的理解都将更为深入,会让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汪端为例。冠以才女之名,汪端的名字光芒四射,她写有《自然好学斋诗钞》,编有能与男性选家选本媲美的《明三十家诗选》,人们提到汪端时也多赞其诗才,但是,我们在读汪端诗歌之时,却发觉汪端诗中多用影烟,给人的感觉孤冷、缥缈,内心的孤独寂寞呼之欲出。当我们将汪端的生平与创作联系起来,把她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去体味她的喜怒哀乐,感受她的内心,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汪端,我们会发现幸运的才女汪端在生活中的种种的不幸,亲情、爱情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从古代才女的角度,汪端是幸运的,蒋寅在《一代才女汪端》中说:许多闺秀诗人、画家由此就被埋没了,只有少数人能幸免。清代中叶的女诗人汪端可以说是一个尤为幸运的才女。[1]然而,外表的光环难掩内在的孤寂,从这个角度说,汪端又何其不幸。汪端得以嫁给颇有才名的陈裴之,论者有金童玉女之目[2]。然汪端诗歌中却不见有闺阁琴瑟和谐方面的诗。汪端诗歌题材多见拟古及咏史之作,最典型者为《张吴纪事诗》25首。汪端往往借咏史表达自己的伦理观念、历史评价,论古代才女也是重道德评价,她盛赞宋代节妇韩希孟而贬抑蔡文姬,称:平生不诵胡笳曲,三复巴陵节妇诗。(《论宫闺诗十三首和高湘筠女史》)[3]又论花蕊夫人云:摩诃池上万花开,百首宫词绝世才。可惜当年艰一死,题诗甘入宋宫来。(《论宫闺诗十三首和高湘筠女史》)这是对花蕊夫人屈节事宋的婉转批评。《自然好学斋诗钞》卷六《读十国春秋吊前蜀昭仪李舜弦》又以花蕊夫人来反衬李舜弦的忠贞。她的诗集中很少涉及自己的个人生活,论者以为脱去脂粉气,难能可贵。然女子写诗毫不涉及自己的生活是否本身就不太正常?同样为才女的李清照,其词作离不开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与汪端形成强烈对比。
联系汪端生平细节可知,汪端一生连连遭受失去亲人的打击,亲情的不足是造成她内心孤寂的一方面原因。汪端相关之生平事迹,可参见陈文述《孝慧汪宜人传》,此文八千余字,极为详赡。汪端生于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其父汪瑜(?1809),性宽厚,自号天潜,母梁应鋗,系出名门。汪端幼年早慧,七岁时即颂《春雪诗》,见者莫不惊赏,得名小韫;又聪颖强记,曾诵读木玄虚《海赋》、庾子山《哀江南赋》两遍,即默念不误一字,其资赋特异,又好学不倦。汪端八岁时,母亲去世,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汪端十六岁时,长兄初卒于四川军营,未几父亲也因伤痛过度而奄逝。汪端由姨母梁德绳教养。她嗜书如痴,父母见背之后,更终日独处一室,握唐人诗默诵,众人称其书痴。她涉猎甚广,尤精史学。姨父许宗彦与之论史,曾因辞屈而笑称其为端老虎。陈文述尝以僻典考之,皆能应答如流。汪端年幼即从高迈庵受学,焚膏继晷,孜孜矻矻,故于此间积累学力,奠基深厚。汪端对少女生活的回忆中,与姨丈读史论评的时光,最令她终生怀念。
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汪端年十七,归陈裴之,姨母谆谆教诲,以为虽有才名,仍应谨守妇德,善尽孝道。婚后的汪端果然恪守姨母教诲,孝道、妇德两不缺失。据陈文述言,汪端事亲至孝,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汪端姐姐汪筠殂谢,陈文述病重。时汪端年二十三,虔诚立誓焚香持斋四年,夫妻分房而居,以求佛佑,后陈病果然痊愈。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汪端因选著《明三十家诗选》,用功过度,竟得难寝之疾。汪端所生两子,长男孝如早夭,次男孝先体质羸弱,汪端忧子嗣不广,故遍访贤淑,为夫纳妾。虽为夫所坚拒,但汪端以繁衍嗣续,照顾长辈为由,访得王紫湘。王氏贤惠,端比拟为朝云,陈家香车宝马,载之以归,陈裴之特为她建别院,金屋藏娇,汪端则专心著述。其不妒之妇德,为时人叹赏。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汪端年三十四,陈裴之客死汉皋,年仅三十三,可谓英年早逝。子葆庸闻讯,哀恸逾常而成疾。面对夫亡子疾之痛,她遂师事道师闵小艮(公元1758-1836年),潜心修道。汪端卒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12月18日,相传临终之际语毕,白气蜿蜒作,旃檀香气,自卧家达于大门,经十三层屋而上升,乃瞑目不语,若入大定[4]。
由以上生平可知,享年仅四十六岁的汪端,经受了丧母、丧兄、丧父、丧子、丧姊、丧夫的一连串打击,其内心的伤痛将何以堪。
汪端不仅缺失亲情,爱情也处于缺失状态。翻遍所有有关汪端生平的记载,对汪端的评价都是才女,有关汪端容貌的记载只字未见,这于常情不符。同样是才女的晚明女子叶小鸾,其母沈宛君为其作传,称其修眉玉颊,丹唇皓齿,端鼻媚靥,明眸善睐,&&比梅花觉梅花太瘦,比海棠觉海棠少清[5],极尽夸奖之能事,何以为汪端作传、作序之人皆不提及其容貌?只有一个可能,汪端相貌并不美,至少不是美女类型。所以单从外貌而言,汪端难以得到风流才子陈裴之的心。汪端夫陈裴之字孟楷,又字小云,生于书香门第,早年即有文名。汪端所津津乐道的夫妻之间的和美生活也只是花落琴床春展卷,香温箫局夜谈诗(《丙子孟陬上旬与小云夜坐以澄怀堂集自然好学斋诗互相商榷偶成二首》),他们是谈诗的伙伴,陈裴之所向往的绝对不是一个整天谈论学问的人,何况汪端的诗学风格与陈家并不合拍。陈裴之之父陈文述为人一向追慕袁枚,风流自赏,又有女弟子三十多人,当时拟为袁枚,陈裴之难免不受父亲影响,从其《香畹楼忆语》中自述余取次花丛,屡为摩登所摄[6]可见其风流生活之一斑。《自然好学斋诗钞》中有一诗题为《小云尝与余合选简斋心余瓯北三先生诗手录存行箧中今冬检理遗书偶见此本感题于后》,可见汪端曾与丈夫一起选性灵派诗,然考之汪端所编《明三十家诗选》,她对袁枚性灵的先行者明代公安三袁无甚好评,三袁诗不入选,且在凡例中称公安诗流于佻俗,批评之意至为明显。汪端论诗重人品、重雅正,以此推知,袁枚诗自不会入她法眼,所以如果她不假意应付,在谈诗方面与丈夫的共同语言也不会很多。读汪端的《自然好学斋诗钞》和《明三十家诗选》,感觉汪端是端庄的有德者,然缺少女子的细腻与柔情。有哪一个男子愿意每天回家闺阁中面对一位女先生?所以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为陈裴之父亲抱恙甚剧,夫妇祷于神前,誓愿持斋,自此夫妇异处者四年[7]。四年的分居生活虽出于孝心,难说这不是一个借口。汪端于是夜选明诗,得不寐之疾,自以体弱不任中馈为由为丈夫娶妾。陈裴之初以孝亲为由推脱,但首次见紫湘即四目融视,不发一言[8],继则通媒妁之言,香车宝马,隆重娶回家。紫姬出身青楼,才貌双全,既满足陈裴之儒雅的需要,又满足他风流之需,于是陈裴之特在碧梧庭院筑香畹楼,金屋藏娇,对紫姬的欢喜之情毫不掩饰,他为紫姬赋国香词,一时领风流之殿。且说:余素不工词,吹花嚼蕊,嗣作遂多。[9]紫姬使他开了作词的先例,并一发不可收。此处透漏出,陈裴之与汪端夫妇几年并未以词唱和,汪端并未激发陈裴之为她写词的冲动,汪端处处以德要求自己,也不屑写词,与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相比自可见出汪端爱情生活的贫乏。论者皆赞汪端不妒,试想哪一个女子愿与别人分享丈夫?汪端所剩的只有大妇的空壳和有妇德的美名。汪端极为聪慧,她又怎会看不透这一点,能够维持陈裴之及全家的敬重即为目前最大的成功。陈裴之为紫姬所写首首情深意浓的情词不知汪端看后作何感想,她的诗中竟然未见丝毫透漏,为了生存,她在心中埋葬了一切,她内心的委屈将何以堪。
陈裴之去世后,能够保证她在家庭中地位的唯一的儿子孝先又惊悸失常,于是汪端只好取悦翁姑,由之前的不信教改为笃信道教,并在生活中运用她的聪明才智解决陈文述遇到的一些问题,成为陈文述的左膀右臂。
如此解读,我们对汪端的了解就更为全面,对汪端诗歌题材内容的形成原因了解也更为透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可以教给他们知人论世、人诗互证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古诗词教学中的知人论世
古诗词教学中的知人论世
【摘要】 诗歌留下了作者在社会历史变迁过程的思想情感痕迹,鉴赏古诗词,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情感要将知人论世恰当地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之中,注重抓住知识积累和知识运用两个环节是做到知人论世的关键。更多还原
【正文】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作品,享受古人为我们烹制的文化美餐。诗歌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诗歌就无法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作者在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情感痕迹。历朝历代的文学家用他们的智慧、心血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因此,古诗词教学中除要挖掘古诗词的意境,赏析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外,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时代着手,从作者的生平着手,即诗歌鉴赏中常说的知人论世,是教给学生准确把握古诗词思想情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将知人论世恰当地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抓住两个重要环节。
一、抓住知识积累的环节。
要准确把握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离不开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淀,然后利用自身的文化积淀去理解作品,不仅能增加理解作品的准确性,而且能够事半功倍。因此,教师一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传授或者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时代的诗歌的侧重题材和思想内容,了解北朝诗歌多写战争、军旅生活,南朝诗歌多言情感生活,盛唐多边塞诗。晚唐多悯农诗,宋代多爱国诗、理议诗等知识。二是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尽管表现方法不同,但都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本质,明白现实主义诗歌多是直接反映社会生活,浪漫主义诗歌则是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并要知道理解现实主义诗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可以直接从字面上去挖掘,理解浪漫主义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生活则要从字面背后去挖掘的方法。三是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内容。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深沉,苏辛的豪放,柳姜的婉约;李白的诗多写个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态度,杜甫诗既有个人遭际的反映,也有心忧天下苍生的忧国忧民情怀的反映,苏辛诗词多写政治抱负等。四是要让学生了解并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代表作品等。学生有了这些知识的积累,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情感就会轻松、准确。
二、抓住知识运用环节。
有了上述知识积累还不行,还必须通过具体古诗词的学习来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一般来说,学生只要能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运用知人论世之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情感就行。
1、在诗歌意象中捕捉作者的身影。一般诗词作品中的意象,都有作者内心的寄托,思想的的影子。作品中意象的特征,往往就是作者遭际的折射。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中雁的形象特点是不饮不啄,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既悲壮又执着。颔联中“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颈联中的 “望尽”、“哀高”形象地刻画了孤雁被思念缠绕,被痛苦煎熬的心理。再联想杜甫一生颠沛流利,尤其是当时他寄居夔州,亲朋离散,天各一方,不正是诗中这只孤零零的雁儿么?
2、把诗词内含与作者的政治立场遭遇结合起来。许多作家都把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悲愁忧思的心路痕迹寄叙在作品之中,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善于把文字与作者的立场遭遇品格心境结合起来,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坚持抗金救国,自始至终与投降势力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词中梅花开在郊野的驿站,破败不堪的“断桥”,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被人欣赏,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迎春报春,即使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也要“香如故”。这梅花正是陆游一生难遇的遭际,孤傲不屈的品格和坚贞自守的傲骨的表现。再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也正是诗人谪居黄州时的孤寂、忧惧而又傲岸不屈的心性的折射。
3、把诗词内容与作者所处时代的创作题材结合起来。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的创作题材是有所侧重的。鉴赏诗词时,最好把作品的文字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题材结合起来分析主题思想,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晚唐诗人的作品多反映政治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艰难的社会现实。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正是作者忧时伤乱,同情劳动人民的直接表露。再如宋代多哲理诗,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卢梅坡《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内蕴丰富,正是宋朝哲理诗的代表。
理解诗词作品的主题和作品的思想感情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学会知人论世,自会水到渠成。
第三篇:古代文学中的美丽中国
古代文学中的美丽中国
摘 要:毫无疑问,是中华大地这方山水养育了瑰丽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她也以自己的方式反哺着这方山水,书写出人与自然,文化与土地交相辉映的传奇篇章。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经典山水文学的赏析,探寻传统文化中的美丽中国,以及对当下“美丽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迪与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山水文学;美丽中国
在传统文化中,对自然风景、人文风情的歌颂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哲先贤们以优美的词句表达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同样,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也造就了两个词“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当然,无论他们看到的景是雄浑的、奇绝的、苍茫的、小桥流水的,也无论他们蕴含的情事豪迈的、婉约的、抑郁的、放荡不羁的,这些先人们都在文学史上描绘了一幅美丽中国的多彩画卷,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熠熠生辉。
(一)、先秦:山水文学的滥觞。
大自然是全部人类文明历史的根基。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在人类的生存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人类省视自己寄身所在,引发了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从而产生了最初的山水意象。从蒙昧和混沌的状态中走来,初民在大自然的浩瀚中经历着生存环境的递变、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动、命运的变迁,经常受到某些自然山水物象的重复刺激,心理反应趋于经验化,并作为种族心理积淀成为沉积在人类个体心灵深处的心理遗产。先民们的这些族类记忆和原始意象逐渐上升到意识的层面,又通过我们民族所特有的象征符号将民族的经验文明和文化智慧物化成文字作品固定下来,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气象氤氲的古代山水艺术的源头。尽管我国的山水诗肇始于南朝时期,但是对山水进行描写并初步体现一定的山水审美意识却滥觞于《诗经》时代。
据笔者统计,《诗经》中直接描写或涉及的有具体名称的河流共计28 条,篇目约占《诗经》的三分之一,而其它涉及无名称水文水域水貌的篇目则有55 篇,占六分之一强。《诗经》涉山(丘)的诗有60 多篇,仅“山”字便出现过66 次,加上与“山”有关的丘、陵、谷、冈等,共有139 次之多。确实,单从《诗经》中抽取出来的山水描写看,除了少量带有比喻和象征意义外,大部分篇章的山水只是片段地反映了其状貌、类型、部位、朝向、气象等等,这些描写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山水已经有了相当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
第 1 页 他们的认识还只在初步阶段。但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山水描写在文学艺术史中的原初性价值不言而喻。
《诗经》305 首诗,其创作的年代绵亘五百余年,如此大的创作跨度, 加以作者、题材、手法的不同, 其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也必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诗经》中体现的自然山水意识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对具有无穷威力的自然山水感到恐惧与颤栗,到将自然事物“人格化”、“神化”;从神灵崇拜的祭祀对象到伦理道德的比拟物;从山水致用的眼光到寄情托意的依托,人们的山水意识及其表现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强化下走向成熟与诗意。《诗经》中的山水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先民与自然的关系的衍变。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从词赋骈文到山水诗。
有秦一代,因为“灭六国之书”,对文化的打击是极大的。直至汉代,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政策宽松、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显现民族精神和时代气质的状物叙事的散体大赋应运而生。散体大赋不在书写个人情怀,而是描写帝国声威、都邑繁华、物产丰饶、宫室富丽以及皇家贵族田猎歌舞时的壮观场面。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一统超过400年的朝代,“夫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国力上的强盛使得文人有充沛的感情去歌颂,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京都赋”,如张衡的《两京赋》。后期,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地位上又要略胜一筹,有“洛阳纸贵”一说。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予以高度评价,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今人傅璇琮考证,《三都赋》成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之前。姜亮夫认为《三都赋》作于291年。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见寄》:“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的情形。陆机原本打算写《三都赋》,因为左思已经写了,就放弃这个念头。
王鸣盛说:“左思于西晋初吴、蜀始平之后,作《三都赋》,抑吴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耳”。《文选·三都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一段文字,云:“思作赋时,吴、蜀已平,见前贤之是非,故作斯赋,以辨众惑。” 由此可见《三都赋》的文学价值之高。
时间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辞家修辞、炼句、炼字,骈文兴起。骈文行文讲究对仗,四六句式为主,多用典故,辞藻华丽,音韵和谐,是一种诗化的散文。骈文中不乏优雅精致的山水小品,究其原因,南北朝社会动荡,官场黑暗,大批不得志的的文人墨客浪迹山野,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寄情于山水,也诞生了一批山水佳作。其中,比较著名的当属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第 2 页 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叙述作者乘船自桐庐至富阳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除去骈文,在南北朝时期,山水诗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谢灵运和鲍照是其中代表。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然界的山水林泉当作主要审美对象而进行大量创作的著名诗人,他以审美自觉的方式将思想感情寄托在客观山水景物之中。谢灵运对山水诗的创作,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他在诗中大量描写了山水,开创了写山水诗的新局面,正式确定了山水诗在诗国里的地位,对后世尤其是唐代山水诗的发展影响颇大,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谢灵运善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的刻划,精雕细刻,对山水的描摹则是工笔刻画,营造生动鲜明的画境。如《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写了初春的风、阳光、池塘、春草、弱柳、鸣禽等等,一句数景,每景必以准确的字眼形容,极其细腻。在写景之余又写出触觉、视觉、听觉:绪风是“触觉”,“新阳”、“春草”、“园柳”是视觉,“鸣禽”是写听觉,这样的景致:徐徐而来的春风,冉冉而升的太阳,自在而鸣的小鸟,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画,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好。在他的诗里非常注意色彩、光线、声调的运用,谢诗多选取自然景色中那些色彩鲜艳的部分,用艳丽的语词,来描绘绚丽的画面。谢诗善于将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在与山水草木的情感交流之中,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坎坷身世的感慨,以物寄情,以情托物。
鲍照山水诗有模拟谢灵运的成分, 但更多地体现出 不避危仄的新奇特色。其山水诗主要分为侍游登临与羁旅行役两类。在两种不同情境之下, 鲍照的山水诗分别呈现出雄奇壮伟和沉挚悲凉的特点。这两种风格的形成与鲍照所处的时代、经历以及诗学追求密不可分。鲍照的山水诗, 写景从大处着眼, 山川浩渺的描写多挟萧瑟之气, 岭澜的壮阔又深寓着悲怆之情。笔力更趋雄健老到, 气象更为苍茫宏敞, 语言亦由生险奇峭, 雕凿过甚变得平易近情, 遒劲凝炼。清人黄子云《野鸿诗的》评价鲍照说:“明远沈雄挚笃, 节亮句遒, 又善能写难写之景。较之康乐, 互有专长。”不可否认,鲍照的山水诗开启了与谢灵运相鼎立的又一山水诗风。
第 3 页
(三)、唐宋:诗的绝盛和词的顶峰,以及不灭的山水游记。
唐代,诗歌成就达到了高峰,数量近五万首,独具风格的诗人五六十个,内容既有重大政治题材,也有一般习俗风尚、自然景色画面。对于山水文学来说,又可分为边塞诗、田园诗、景观诗和游记诗。
边塞诗首推高岑。唐代边塞诗气势磅礴,激越悲壮,既描写了边关将士的生活,也描写了边塞的奇绝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在江南绝对看不到的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唯有那一望无垠的塞外才能得以赏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边塞诗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上,填上了以前未曾描摹的空白。
田园诗不是唐代的首创,自陶渊明以来一直盛行,但唐代的田园诗是发扬光大的。擅写田园诗的有王维、孟浩然,都是文学史上响当当的大家。王维一生向佛,有能写擅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之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可谓一绝,寻常凡夫俗子是写不出这样意境优美的诗篇的。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景观诗是指专门描写一些地理人文景观的诗,比较著名的有王之涣《登鹳雀楼》,崔颢《题黄鹤楼》,甚至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可归入其中(虽然不是诗)。如果不是这些诗作的话,如今我们也不可能依照他们还原出这些历史名楼的样貌,更逞论这些建筑也因这些诗作而万古流芳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游记诗指的是诗人在游览祖国山川过程中写下的诗篇。比较著名的有李白自四川回长安过程中写下的《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李商隐《重过圣女祠》等。笔者比较喜欢《重过圣女祠》这一首:“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尽管这首诗有学者认为写的是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的圣女神祠,但笔者更一厢情愿的认为是“巫山云雨任飘摇”中的巫山十二峰主峰——神女峰,在三峡工程竣工的今天,想看到原汁原味
第 4 页 的巫山云雨,只能在梦中,或者这些给人留下无尽遐想的诗词中了。
宋代的诗歌成就不如唐代,但在词的创作上可谓空前绝后。前有婉约派词人柳永,后有豪放派词人苏轼,南宋更是李清照、辛弃疾双星闪耀。词作上描写山水的极多,此处只捡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首,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珠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处厚)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罗大经《鹤林玉露》)虽然说金主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不太可信,也许只是谣传。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同时作为高级官僚的范缜对柳永这首词也极端赞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镇压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巧于耆卿词见之。”(见《方舆盛览》)柳永扩大了词的内容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词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丽。
笔者作为扬州人,对《扬州慢》这首词还是推崇备至的,更重要的是,这首词和《望海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写繁华,一写衰败,对比之下,更将南宋的那一种国破家亡的大厦将倾之感发挥到了极致。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如果说,有什么词能形容看见这番景象的心情的,只有这“黍离”二字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当然,唐宋时期,不仅诗词发展达到顶峰,散文也同样如此,出现了“唐宋八大家”,这其中,柳宗元对山水文学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州八记》是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第 5 页 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其中较为广大学子熟知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和《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如此评价柳宗元的永州10年,他说:“炎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确实,永州的10年,是柳宗元人生最晦暗最感伤的十年,却是他文学创作最丰富和哲学思想全面成熟的10年。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这些偏居荒芜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表现出别具洞天的审美特征,极富艺术生命力。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柳宗元时而大笔挥洒,描摹永州山水的高旷之美,使寂寥冷落的永州山水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也许,这就是一份天意,《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段太尉逸事状》等等这些代表柳宗元最高成就,散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篇章都莫不作于这僻远凄幽的永州。是永州成就了文学史上光芒万丈的柳宗元,还是柳宗元成就了永州之景,幸与不幸,曷可言哉!
(四)、元明清:融入戏剧小说中的山水文学。
元代以后,文学的发展辗转进入了新的时期,戏剧和小说开始成熟,而山水文学也不单单表现为山水诗、山水词和山水游记,而是融入其中,或作为作者的感想抒发,或作为叙事议论。总之,表现形式愈发多样,对自然风景的刻画也更加深刻。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十分著名的描写孤寂寂寥之景的小令,全曲运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等意象,极力突出了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使人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那一幅画面,即所谓“画面感”,是描摹景色,抒发感情不可多得的佳作,达到了“寓情于景”的典范效果。
在明清小说中,也有很多描写山水的句子。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到诸葛亮住处时有古风一篇: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第 6 页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诸葛亮的草庐所在之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作者以环境的清幽雅致衬托出诸葛亮的品节高远,与众不同。他的住处,有高冈、流水、飞石、松树、修竹,野花„„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闲适高雅的隐逸之风。这里的自然山水和人的品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者不用明说,读者看到如此美景,定能够体悟居住在这之人的品格性情。
不过,时值近代,单纯能拿得出手的山水诗作不多,只有这些镶嵌于小说中的词句,能带我们领略明清时期的中国风采了。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倡导全国人民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给我们无比美好的憧憬,更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郑重宣言。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建设,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文学史上那鲜活动人的自然风景不复存在。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对人民精神文明领域的一种修复,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需求。在笔者看来,要建设美丽中国,更新发展模式是前提,实施生态修复是关键,发展绿色科技是核心,建立健全制度是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还祖国一片碧海蓝天,还子孙后代一片水秀山明,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才能世世代代,永继不绝!
第 7 页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综合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 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恩列斯论文艺
马列论文学 毛泽东论文艺
文学理论学习资料
北京大学编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北师大中文系 历代诗话
何文焕辑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 诗菽
胡应麟 随园实话
袁枚 艺概
刘熙载 人间词话 王国维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 中国史稿
郭沫若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主编
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
中国文学史纲要(1-4册)
北大中文系 中国文学史
社科院文研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郑振绎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63年版)中国文学概论
袁行霈
中国诗论
陆佩如、冯沅君(101-171校图书馆馆藏书号,下同)中国散文史 郭预衡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冯其庸 赋史 马积高 赋史述略 高光复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中国小说史 北大中文系
中国戏曲通史
张瘐、郭汉城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周贻白 昭明文选 肖统;李善注、刘臣注 昭明文选译注
陈宏天等主编 古诗源
沈德潜 古诗笺 文人
古诗评选
王夫之
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瘐、冯沅君主编 历代诗歌选 季镇淮、冯钟芸等选注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
全上古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严可均 古文观止
吴调候等选编
中国历代散文选
刘盼遂等主编 历代文选
冯其庸等选注 古代散文选
隋树森等选注 中国历代赋选
尹赛夫等选注 历代小说选 吴祖缃等选注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袁行霈主编 古文鉴赏辞典
江苏文艺出版社 古代散文名篇赏析
刘桐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徐中玉、锦启华主编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 先秦
先秦史
吕思勉 先秦史
詹子庆 战国史
杨宽 中国文学 杨公骥 先秦文学史 徐北文 先秦文学论集胡念贻 先秦学术概论 吕思勉 先秦伦理学概论 朱伯
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
施昌东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山海经校注
袁珂 淮南子
刘安 淮南鸿烈集解 刘文典 列子集释
杨伯峻 古神话选释
袁珂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神话论文集
袁珂
中国古代传说词典
袁珂编著
毛诗正义(十三经著述本)
郑玄笺、孔颍达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从书集成初编)陆玑 诗集传
朱熹10(8)4,10(8)A-19,I222ZX 诗毛氏传疏
陈奂 I222.2CH 诗三加义集疏
王先谦 诗经通论
姚际恒
读风偶识
从书集成初编 诗经原始
方玉
风诗类钞
闻一多 101-160 诗经新义。诗经通史
闻一多101-187 神话与诗
闻一多 101-166 诗言志辨
朱自清101-163 诗经
金开诚101-736 诗经
周满江
诗三百篇探故
朱冬
诗经漫话
程俊英
诗经研究史概要
夏传才101-1317 诗经选
余冠英 101-722 诗经选译
余冠英
101-109 国风选译
陈子展I222.2JQH,101-1324 雅颂选译
陈子展 10(7)-77 诗经全译
金启华 I222.2JQH,101-1324 诗经译注
程俊英
I222.2CJY 诗经今注今译
杨任之 I222.2YRZ 诗经全译
袁愈英等
I222.YYY 诗经译注
袁梅 101-1230 诗经今注
高亨 I222.2GH 诗经国风译注
邓荃
I222.2DQ 诗经解说
陈铁镔
I207.22CTB 诗经选译
赵浩如
101-1143 诗经选注
蒋立甫
101-1196 诗经国风今译
蓝菊荪 101-1315 诗义会通
吴
诗经译注
江阴香
101-1415 I222.2ZM 诗经百首今译
庄穆 I222.2ZM 诗经试译
李长之
101-93 诗经赏析
黄素芬
I222.2HST 诗经词典
向熹 I222.2XX 毛诗品物图考
冈元凤
I222.2GYF 诗经直解
陈子展
101-1483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10(7)-554 诗经学篆要
徐澄宇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7)-146 诗经索引
陈宏天等
Z89CHT 诗经韵读
王力
101-1229 诗经双音词论稿
朱广祁
IBZGQ 诗经鉴赏辞典
河海大学出版社 史记.屈原列传
汉.司马迁 楚辞章句
东汉.王逸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1011.3-20 楚辞集注
宋.朱熹 楚辞听直
明.黄文焕 楚辞集解
明.王瑗 楚辞通释
清.王夫之
庄屈合诂
清.钱澄之
楚辞灯
清.林云铭 1011.3-4 离骚汇订
清.王邦采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
楚辞新注
清.屈复
屈骚指掌
清.胡文英
1011.3-12 I222.3 HWY 离骚解
清.顾天成屈原赋注
清.戴震
楚辞微
清.马其昶 屈原
游国恩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10(5)-127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10(7)-37 屈原研究
郭沫若
楚辞学论文集
蒋亮夫
I207.22JLF 楚辞今译讲录
蒋亮夫
1011.3-17 楚辞通故
蒋亮夫 楚辞选
马茂元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10(7)-35 屈原
陆佩如 1011.3-5 先秦词赋原论
蒋书阁 I207.22JSG 屈赋新探
汤炳正 I207.22TBZ 屈原问题论争史稿
黄中模
楚辞研究论文集
杨金鼎
I207.22YJD 楚辞评论资料选
杨金鼎
I207.22YJD 楚辞资料海外编
尹锡康 I207.22YXK 楚辞要籍解题
洪堪侯
I207.23HZH 楚辞书录
饶宗颐
1011.3-10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楚辞作于汉代考
何天行
10(5)-31 楚辞与神话
肖兵 屈赋新考
张中一 楚辞校补
闻一多
屈原赋今译
郭沫若
101-102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10(5)-136 屈赋音注详解
刘永济
1011.3-22 楚辞解诂
朱济海 屈赋新编
谭介甫
楚辞选注
金开诚
1011.3-13 楚辞拾渖
何剑熏
屈原赋译释
张家英
1011.3-18 楚辞选
马茂元
1011.3-14 楚辞注释
马茂元
I222.3MMY 楚辞选
陆侃如等
1011.3-8 楚辞选译
陆侃如等
1011.3-16 楚辞新注
聂石樵
1011.3-15 屈原赋译注
袁梅I222.3YM 屈赋全释
邬霄鸣
I222.3WXM 楚辞译注
董楚平
I222.3DCP 楚辞全译
黄寿琪等I222.3HSQ 楚辞今读
瞿蜕园
101-22 楚辞韵读
王力
91-251 离骚纂义
游国恩
101-1200 离骚笺疏
詹安泰
屈赋新笺——离骚篇
台湾•杨胤宗
I222.3YYZ 离骚语文疏解
王泗源
10(7)-173 离骚今译
郭沫若
101-1043 九章解诂
闻一多 I222.3WYD 九歌解诂
闻一多 I222.3WYD 屈原九歌今译
文怀沙 101-103 天问纂义
游国恩 1011.3-19 天问疏证
闻一多
天问论笺
林庚
1011.3-21 天问新注
程嘉哲 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 周易杂论
高亨 尚书注疏
孔颖达 尚书译注
王世舜 尚书史话
马雍 春秋经传集解
杜预 春秋左传正义
孔颖达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左传译文
沈玉成 春秋左传读本
王伯祥 左传选
郑天挺 左传选
徐中舒 左传选
朱东润
左传纪事本末
高士奇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刘文琪 国语注
韦昭 国语集解
徐元诰 国语正义
董增龄 国语选
付庚生 战国策注
鲍彪 战国策注
高诱 战国策校注
姚谷 战国策选讲
刘忆萱
战国纵横家书
文物出版社 诸子考索
落根泽 论语正义
刘宝楠 论语译注
杨伯峻 孔子思想体系
蔡尚思 墨子闲诂
孙诒让 墨子校释
王焕镳 墨学源流
方授楚 孟子正义
焦循 孟子译注
杨伯峻 庄子集解
郭庆藩 庄子集解
王先谦 庄子解
王夫之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庄子浅注
曹础基 荀子集解
王先谦 荀子简释
梁启雄 韩非子集解
王先慎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韩非子浅解
梁启雄
中国古代寓言选
陈蒲清等 中国古代寓言选
北京大学 古代寓言选读
王铁民选 先秦诸子散文选译
杨宏选译 两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史略
何兹全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编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题辞注
殷孟伦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注
陈中凡 贾谊评传
王兴国
贾谊文选注
徐超等译注 全汉赋
费振刚等辑校 汉赋研究
龚克昌 汉赋通论
万光治 汉赋通义
姜书阁
唯美主义文学之潮——汉赋
刘斯翰 汉赋美学
章沧授 汉赋综论
曲德来 汉魏六朝辞赋
曹道衡
汉魏六朝四十家赋述论
高光复 汉赋赏析
仇仲谦 汉赋艺术论
阮忠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汉魏六朝赋选注
裴晋南等选注 史记评林
凌稚隆
史记会注考证
泷川资言 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
季镇淮 司马迁年谱
郑鹤声 史记选
王伯祥选 史记选注集说
韩兆琦 史记评议赏析
韩兆琦 司马迁评传
萧黎 司马迁论稿
聂石樵
司马迁与史记
刘乃和主编 汉书
班固 汉书注
颜师古 汉书补注
王先谦 汉书选
顾廷龙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 乐府诗集
郭茂倩 乐府诗选
余冠英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六朝乐府与民歌
王运熙 玉台新咏
徐陵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魏晋南北朝史
岑仲勉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国中古文学史
刘师培 中国文学史论集
王瑶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注 曹操论集
三联书店 曹子建诗注
黄节注 曹集诠评
丁宴纂 三曹诗选
余冠英
三曹资料汇编
河北师院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注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校注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注 陶靖节集
陶澍编注 陶渊明集
王瑶注
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
陶渊明诗论集
文学遗产编委会 陶渊明诗文汇评
北大编
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
北大、北师大编 鲍参军集注
钱振伦注、钱仲联补 鲍参军诗注
黄节注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庾子山集注
倪璠注
瘐信诗赋选
谭正壁、纪馥华选注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采菽堂古诗选
陈祚明 古诗赏析
张玉谷 六朝诗选定论
吴淇 古诗评选
王夫之 诗比兴笺
陈沆
六朝文絜笺注
许槤选评 黎经诰笺注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校注 水经注
郦道元 后汉书
范晔 三国志
陈寿 搜神记
干宝
世说新语
刘义庆著、刘孝标注 古小说钩沉
鲁迅辑 诗品注
陈延杰注 诗品集解
郭绍虞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注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史
吕思勉 隋唐史
岑仲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全唐文
董浩等编 全唐诗
彭定求等编 唐诗品汇
高棅 唐诗别裁
沈德潜
唐诗三百首详析
喻守真编著 唐诗选
马茂元选注 唐诗选
文研所选注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唐诗纪事
计有功 全唐诗话
尤袤 唐诗白话
施蛰存 全唐诗佳句精编
潘天宇 唐人绝句选
中华书局 唐人咏物诗评注
刘逸生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著 唐诗杂论
闻一多全集选刊之三 唐诗论丛
陈贻焮著
唐才子传
辛文房著 唐语林
王谠著 唐摭言
王定保著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
孙悟空形象来源分析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更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西游记》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这部书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传奇故事以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存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脑海里,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西游记中所塑造的几个人物中,人们对于孙悟空的形象的来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无支祁”说(“国产说”)鲁迅认为孙悟空原型主要采自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无支祁是“淮涡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趠疾奔,轻利倏忽”。被大禹制服后,颈锁大索,置于淮阴之龟山下。其形态、神通、命运均与孙悟空有相似之处。
2、“哈奴曼”说(“进口说”)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人认为孙悟空形象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国大将哈奴曼说的是由于奸人的离间破环,拉麻失去了美貌的妻子,他决心报仇,就求救于猴子国。猴子国有名大将,名叫哈奴曼,是天风的儿子,有绝大的神通。他能在空中飞行,拔起并背走喜马拉雅山,在被吞进老母怪肚中后,伸缩变化,又从耳朵中钻出。而且很有计谋。最后他保护了拉麻王子,征服了他的敌人。其神通更与孙悟空接近。
3、石磐陀说
张锦池先生从取经故事流变系统中亦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和石磐陀之于玄奘,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也就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
4、释悟空说
五十年代起流行至今的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天宝十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贞元五年回到京师,在章敬寺修行。释悟空较玄奘晚了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并且回来时在龟兹、于阗等地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在当时的西域地区影响很大,亦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由此,多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后来《西游记》故事里的“孙悟空”艺术形象。
5、“混血”说
八十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鲁迅和胡适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其中,风行于八十年代中期的所谓“混血说”影响最大。“混血说”的首倡者是持“进口说”的季羡林先生。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指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事实。”这是“混血说”的滥觞。之后,蔡国梁、萧兵等先生的论述、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明确阐述了孙悟空形象原
型与无支祁和哈奴曼的承继关系。混血说渐具形态。
民间对于孙悟空的形象还有很多说法。像“农民起义的英雄”、“救国医国的英雄”、“市民英雄”、“侠士英雄”、“悲剧的英雄”等。虽然这些说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些说法的共同前提都是承认孙悟空的形象为“国产”的。我也是倾向于“国产说”。
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在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年。后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为师,学会了七十二变化之本领。之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其实在中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杂剧百戏中以有创作孙悟空形象的大量素材。比如,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就有大禹生于石、涂山氏化石生启、女娲以石补天和造人的传说。所以孙悟空这个形象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的形象自然也不足为怪。这些神话故事自然可以成为作家的资料素材。
孙悟空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间的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性格特点,也是中国人们喜欢、崇拜的形象。这个特点体现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要求。作者从民间收集材料,反馈民声民意。也体现了孙悟空是“国产”的。
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他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云的高超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他不因为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相反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小飞虫到敌人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英雄形象和他也都相似。补天造人的女娲、衔石填海的精卫、为民除害的夷羿、追赶太阳的夸父、伯鲧和大禹治水、黄帝与蚩尤大战、死而不已的刑天、挖山不止的愚公、改天换地的共工、技艺超群的巧倕。正是这些神话故事中塑造的不同的英雄形象为孙悟空的表现又增加了大量的历史材料。他是所有这些形象的巧妙的结合并进行了升华。所有的这些都凝结着古代人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智慧,至今对人们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之作者对我说一书中,作者吴承恩提到在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有猕猴持蜜奉佛,佛令水和,普遍大众。猕猴喜跃,堕坑而死;乘此福力,得生人中,成阿罗汉。”在宋人赞宁的《宋高僧传》中也记载:唐代京兆云阳人车氏前往西域出家,释名“悟空”,求佛、取经、译经,在回归本土途中遭龙神劫阻,历尽磨难,等等。如此丰富的猿猴神话传说和史料,当是最早塑造出猴行者形象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最直接、最主要的创作素材,也当是后来的杂剧、戏文、平话作品塑造孙悟空形象的重要创作素材。
他还提到他在创作小说《西游记》的过程中,在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中,也主要是从这类神话传说和史料中得到的启示。汲取民间故事、杂剧、平话、百戏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创作出来的。也就是从这些史料中,人们可以发现孙悟空在出生、形象、气质、性格、乃至行为、名号上的渊源,诸如天产石猴、为妖为神、变大变小、转腹奇术、取经信佛、悟空名号等。
综上所述,孙悟空的形象来源为“国产”的“无支祁”说已有很强的说服力。孙悟空是个传奇的英雄形象也是毋庸置疑的。其实无论作品中孙悟空的原形究竟是怎样的,最重要的是孙悟空这个形象能被广大的读者和观众欣然的接受和喜爱。而《西游记》这部著作也将是无不衰退的旷世经典。
孙悟空形象来源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期末作业
海华学院
05 广告
一班5号
徐 英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