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校长应当具备的素质
小学校长应当具备的素质
我们小学校长由于岗位特殊,经常处在没有上级领导面对面直接监督、直接管理的状态下独立工作、独立执政。因此对于我们任职的素质就提出了一些特别的要求。根据多年的实践体会和反思,我们认为这些特别的要求主要应该有如下几点:高境界、照镜子、勤美容、会学习、懂业务;出主意、用干部、靠群众、抓重点、善总结。
“高境界”。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当具备高于本学校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要想到自己是本学校的第一人,别人都是自己的下属。自己的思想觉悟,思想境界就应该比本学校每一个人高。
不能在思考、处理问题时,和自己的下属站在同一个台阶上,用同一个标准来论短长是非。要想到我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应该高于严于本学校的所有人。别人能够达到的要求,我们要达到;别人不能达到的要求。我们也要达到。还要想到自己有教育帮助本学校每一个人的责任,本学校任何人出现了问题,自己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己都有帮助教育的义务。只有这样思考处理问题,自己才不会总埋怨本校教职工不争气,素质低;才不会因为下属有毛病触犯了自己而意气行事。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完全达到这个标准,但是我们一定时时刻刻不能忘记这个标准,要时时刻刻按照这个标准努力。另外,我们的高境界,还要表现在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上的高水平。我们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要高于本学校的每一个人。
“照镜子”。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对于自己的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的自我剖析意识和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随时清醒地知道自己在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方面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应当具备对于自己工作,对自己领导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的自我剖析意识和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随时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工作方面,在领导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方面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
(一)具有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了党的事业奋斗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
(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不能只看到成绩,看不到问题和不足。也不能只看问题和不足,看不到成绩。
(三)具备勤于反思、勤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四)还有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清醒地知道党的事业对我们小学校长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的高标准、新要求,对我们小学校长领导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的高标准、新要求。
(五)注意发动群众,请别人帮助自己照镜子。旁观者清吗!有的时候自己的问题自己是看不出来的。当局者迷吗!
“勤美容”。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对于自己的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能力;具备对于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领导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能力。因为我们只有具备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在人格修养、党性锻炼、领导管理和执政方面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跟上飞速前进的历史步伐,适应党的事业的需要。要想具备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具有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了党的事业奋斗不息、勇攀高峰无止境的与时俱进精神。
(二)要清醒知道党的事业对自己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的高标准、新要求;对自己领导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的高标准和新要求。
(三)要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行动方案。要付诸行动,坚持不懈。
“会学习”。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的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为了搞好自己的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为了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就必须坚持不断的学习。
要明确我们学习政治理论是为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因此我们的学习不能是完成任务式的被动学习。也不是为了系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进行的学者式学习。我们学习就是为了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而进行的自觉学习。学习的成果就是落实到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我们自己在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中的问题,来解决我们自己在组织管理和执政方面的问题。
这里的学习,不光指学习政治理论,还包括学习业务,学习领导与管理,学习执政本领。不光指向书本学习,还包括向实践学习,向周围的同志学习。
有了这样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就会有自觉性。就会把学习当成自己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的第一需要,当成自己搞好组织管理、执好政的第一需要。就会积极主动地抽时间挤时间学习。
“懂业务”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很强的抓业务的意识和能力。这包括领导能力,学校管理能力,实施和管理教育教学的能力。
我们觉得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实施和管理教育教学的能力。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能精通一二个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班主任工作规律是必须的),还要掌握领导指挥管理教育教学的能力。这应是一个小学校长最基本的业务素质。我们认为这里说的教育能力指的是育人能力,是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里说的教学能力指的是以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育人能力。
“出主意”。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通过独立思考和走群众路线科学确定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方向、工作任务、工作方法途径和制定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制度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我们小学校长的第一职责,没有这个意识和能力当不了小学校长。
然而现实中,我们当校长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这个意识和能力。我们有时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办,有时凭着感觉办,有时凭着经验办,有时学着别人办,根本没有自己的主张。
“出主意”是我们小学校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出的主意如何是对我们自己马克思主义水平的一种检验。
“出主意”还是一个思维过程。因此需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用干部”。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独立建设、领导、管理领导班子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要具备驾驭领导班子这架领导管理机器来领导管理学校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我们小学校长的第一职责,没有这个意识和能力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小学校长。只会自己把工作做好但不能团结、依靠、领导、指挥别的干部工作的人,可以是党的好干部、好党员,但绝不是好的小学校长、绝不是合格的小学校长。
然而现实中,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党的事业肯于献身,勇于奋斗。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怕困难,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埋头苦干,以身作则。我们曾经有什么工作只习惯自己干,不习惯指挥别人。一心想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别人、感动别人。忽略了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与任务,忽略了小学校长的主要职责与任务。这样工作肯定是搞不好的。当然这里也要说明一点,我们小学校长也不能光动嘴不动手,光指手划脚的让别人怎么怎么干,而自己并不积极真干,那样也是不行的。科学使用干部我们一定要注意建立必要的机制。
用干部我们还要具备建设领导班子的意识和能力。要精于识人、选人、用人。要按照科学的结构原则组织领导班子。要重视抓好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建设领导班子也要建立必要的机制。例如学习机制,自我完善机制,监督机制等等。
“靠群众” 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依靠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依靠群众决策,集思广益。要从内心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探索建立依靠群众,集思广益的民主决策机制。我们平时嘴上老喊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是有时候一遇到具体
问题,一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就给忘了,就还是认为自己是真正的英雄。决策还得靠自己,走群众路线是口号,顶多也就是自己决策辅助措施。
依靠群众来完成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工作任务。要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要从内心坚信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要探索建立依靠群众来完成工作、搞好事业的工作实施机制。
“树权威” 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能够令自己的下属信服、折服、甘心情愿服从自己领导管理,甘心情愿跟着自己奋斗的威严和气势。让人敬,让人怕,让人爱,让人服。说话算数有人听。
权威不等于厉害。树权威不能靠对人厉害,不能靠发火训人。也不能靠自己的职位和权力。而是要靠个人的人格魅力。靠智慧、靠品格、靠能力、靠精神、靠境界。让自己的部下对自己由敬而爱,由爱而服,由服而怕。
“抓重点” 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抓重点的意识和能力。第一要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的重点环节、重点方面、重点单位、重点人物不放。第二要抓住难于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遇到困难的重点单位、重点人物。过去我们做工作曾经是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工作都抓了,但都是蜻蜓点水,频于应付,因此抓不出特色,抓不出特别显著的成效。
“善总结” 是说我们小学校长应具备善于总结工作、总结经验、探索工作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以上就是我认为小学校长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实远不止这几项,还会有许多,鉴于我的实践所局限。
第二篇:管理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管理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当前,公司中层管理干部共有50多位,其中有很多管理者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什么是管理,管理者应该具备怎么的素质及能力。结合公司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总结出,我们现在的管理者还存在两个重要的问题:
一、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位置,不能非常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发现有的管理者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把自己混同于普通员工一样,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正确的领导方法,见异思迁,人云亦云,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成效。相反,某些管理者却肆意的抬高自己领导的身份,对手下员工指手画脚,不谦虚求教,与同事间相互商量,待人颐指气使,员工敢怒不敢言。还有些管理者喜欢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如食堂钱雪芳同志自己很吃苦,但是不善于管理。有的管理者喜欢事事都抓在自己手里,架空下属管理者,越级管理。这些都是不能准确定位管理者角色的表现。
二、管理者缺乏应有的素质及相应的能力,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方法提高工作成效。
一名出类拔萃的管理者,必须在工作、业务、生活、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都具备过硬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必须成为所有员工的理想楷模。然而,我们发现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有些领导要求自己下属必须怎么样去做,但自己却从未做到。有的领导在业务技能、工作上快人一鞭,各项事情都做的很优秀,唯独就是不能带领好自己的团队。某些管理者把本部门管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在跨部门沟通方面却遇到了很大的阻碍。还有的领导不会运用正确的方法管理员工,方法过于简单粗暴。这些与优秀的管理者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管理者务必要“德、智”兼备,因为你们的基本素质直接决定了员工的基本素质,正所谓:“愚”将手下无强兵,“智”将手下无弱兵。管理者素质及能力问题至关重要,但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那么,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当具备哪些必要的基本素质及能力,来提高自身的领导艺术。
1、服从大局、强化执行的责任意识。
作为管理者,首要的就是要增强工作责任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在这一点上,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因为领导示范远远比“说”更有价值。凡事要从大局出发,遇到难题,要挺身而出,勇于出面解决,不可规避推脱。出了问题要帮助分析,主动承担责任。要顾全大局,出以公心,要向上级反映实情、真情,并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每个人对于自己分管工作中都要不折不扣地、全面准确地贯彻,而决不因为自己的好、恶、喜、怒影响制度的贯彻执行。所有的管理者都要牢记,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完成我们2012目标任务,根据这个目标,每个人对照分解,自己应当承担什么的责任、扛下多重的担子。
2、具备会学习的能力,加强修养,以德、以理服人。
作为管理干部,更要具备会学习的加强自我修养,要有广博的心胸,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乐于向自己的上级、同事和下属等学习。既要学识广博,又要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处理问题不靠职务、职权压人。我们某些管理者不懂得谦虚学习,不好学,没有把培养学习能力作为一门主修课,使得很多员工在接受管理的时候不能心甘情愿的服从。
3、具备精诚协作的沟通能力。
管理者对同级,要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多尊重、多商议、多支持,促进各部门、班组之间的团结。很多人在遇到跨部门沟通时觉得非常的困难,主要还是在于管理者之间的问题。对待下属时,要注意引导和支持,多关心、多理解、多信任、多宽容,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论对谁,都不能盛气凌人,唯我正确,无故指责他人,独来独往,与同事对立起来。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部门领导之间沟通存在障碍,团队间的合作程度大大打了折扣,导致了某些推诿扯皮,不愿承担责任的现象的发生,这与管理者的身份是格格不入的。
4、关注细节,但不拘泥于小节
管理者要善于关注事情的细节,善于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善于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作为一名管理者同时也不要过分拘泥于小节,不要特别在意别人的一点小过错或小过失。我们公司某些管理者容不得别人出现一点错误,这样反而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道理。
5、提升管理者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为此提出三点要求。第一、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
管理职责的变化,要求管理者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因为,管理者的责任主要是出主意、谋思路。但是,我们有许多中层干部往往是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亲自干,对谁也不放心,这就是典型的“运动员”式的领导方式。因此要彻底转变这种方式,管理者应该成为一名“教练员”,需要退居边缘,实施具体指导,让下属自己去行动。该谁干的事情就让谁去干,各司其职,给下属一定的自主权,要注意启发性的引导如何工作,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区别在于:运动员是靠自己成事;而教练员是靠用人成事。所以,高明的管理干部都懂得,领导是一门用人成事的艺术,即善于通过组织指导好下属来实施领导。
第二、由“领头羊”向“牧羊人”转变。
团队驱动力的变化,要求领导者必须由“领头羊”向“牧羊人”转变。因为领头羊只能在前面起带头作用,至于后面的羊愿意不愿意跟它走,它也无能为力;如果管理者只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充其量当一个劳动模范,只能发挥劳模的作用,其力量是有限的。而“牧羊人”,身处羊群之外,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队伍的行动,能担当起领导的重任,其作用是巨大的。
领导者不要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因为领导者并不是一名体力劳动者。领导者要大踏步往后退,退至后面的视野开阔的高地,去指明方向,并且依靠组织形成的合力来带动他人前进,这就是“牧羊人”。
第三、由“船长”向“设计师”转变。
由于管理者控制方式的变化,要求管理者由“船长”向“设计师”转变。因为船长只是一船之长,他只能在船上就事论事解决问题,其影响力是有限的;而设计师则会在陆地上设计好可能出现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所实施的控制方式是间接控制,其影响力是巨大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船长是解决问题;设计师是避免问题;两者在领导效果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车间里每天都会出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把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随之而来,如果一味的就事论事,没有超前预见性,那么管理者将花费很大时间浪费在问题的处理上,而如果我们事前控制,尽可能多的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全,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
管理者的素质并不是一天形成的,领导艺术也不是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这需要我们所有管理者要用心在实践中总结,从实际工作中得到锤炼和启发,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真正具备了过硬的素质,对待事情的管理才能游刃有余,部门团队的合力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三篇:销售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销售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在对销售员的招聘、考核、培训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是:销售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像在工程施工中一样,只用树立了相应的标竿,才能进行相应的测量和评判。全球00强企业在这方面都有完整的体系。笔者曾在多家这样的公司工作,也在大型国企、私企的管理岗位工作多年,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让我们先看共性的东西。
一般来说,销售员的素质要求可以分为态度、技能、知识三个方面。
态度:销售员应该具备“五颗心”,即对客户的爱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细节的耐心、对胜利的信心、对企业的忠心。要为人正直、值得信赖。态度还包括团队合作精神、结果导向意识、质量意识、学习态度、自我激励等。
团队合作精神。包括三点:对客户,永远关注客户的成功,愿意与客户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找出客户组织中的关键人物并与之结为战略联盟;对内部,争取团队所有成员的一致,形成合力;对合作伙伴,与供货商和三方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提供无缝的方案和服务,达到双赢。
结果导向意识。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紧迫感、危机意识,努力工作,实现有挑战性的结果。不达目的,决不放松。把握重点,不为次要的事情分心。
质量意识。明确定义对产品、服务、流程的质量期望值,及时响应客户的问询,跟踪到底,达到客户期望。根据客户反馈改进流程和服务。
技巧:主要包括四点:认知能力、人际关系、沟通技巧、计划与自我管理。
认知能力主要是了解客户需求的能力。销售员要了解客户的业务及问题,了解客户在其市场中的竞争力,了解客户的客户,帮助客户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帮助客户分析问题及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人际关系又分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对外要建立、培养与客户的长久伙伴关系。象客户的合资企业一样为客户的客户创造价值,成为客户信任的顾问,利用公司资源帮客户的成功;对内要与各部门公开坦诚地沟通、互动。关心他人的利益,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与不同背景和层次的人和睦相处。
沟通技巧是指有效传达信息的能力。能用让人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技术和功能。用心聆听,善用肢体语言。根据用户的不同调整说话的方式和内容。能写出专业的、有说服力的演讲稿或文件。
计划与自我管理。制定清楚完善的客户计划和业务计划,高效率地工作,说到做到。知识。对内要了解本公司的产品、服务,了解特定行业的应用。对外要了解市场及竞争。跟踪并预测市场趋势和最新技术,了解目标市场里的竞争情况、优势劣势,清楚地差异化公司产品与服务。
态度、技巧、知识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重要性来看,态度是成功的支点,在三者之中是最重要的,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自有它的道理。有了积极的态度,就会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就像图中的扇形,如果增加“态度”的夹角,“技巧”和“知识”会成倍放大,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
当然不同的企业,对销售员的素质要求是有个性的。
不同的销售模式对素质有不同的要求。
销售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效率型。比如保险、餐饮、快速消费品零售等行业,由于客户大量且分散,单位产品和服务价值低,销售周期短,需要大量接触客户,以工作的量取胜。强调销售流程的标准化(SOP:StandardOperationProcess,即细节固化)和效率;
另一种是顾问型。例如高科技产品、工业品、奢侈消费品等等行业。由于客户有限,单位产品和服务价值高,销售周期较长,需要“深耕”客户关系,以工作的质取胜。强调发挥销售员和公司整体方案的灵活性,做好客户的顾问。
有的公司的销售模式介于效率型和顾问型之间,因此需要某种形式的综合性人才或人才组合。
不同的级别对素质有不同的要求。
我们以某跨国公司对销售员级别的定义,来说明:
不同级别的销售员的某种组合也许是最佳的选择。既能节约人力成本,又使得销售队伍具有活力和增长潜力,也便于整个销售队伍的管理。尤其对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妄图招募到“一色”最好的销售员,既不现实,也不必要。对不同级别的销售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达到更高的级别,实现公司效益与个人素质的同步提高
第四篇:执行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执行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执行是法律的生命。执行也是法院司法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执法活动最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正义和秩序。这一环节的执法活动如果要实现最大限度的公正,就必然要求其实施主体----执行人员有很高的素质,否则难以保障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平衡。
现阶段执行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给执行人员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地讲,素质左右着执行人员的执法水平。在当前人民法院执行任务繁重,执法大环境有待改善的情况下,培养处变不惊、有勇有谋、知识渊博、精明干练的执行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执行人员要想完成司法公正的使命,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这种素质体现了执行人员独立的价值。执行人员应具备政治、心理和业务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执行人员素质的全部内涵。
一、优秀的执行人员应当具有“法律至上”的思想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代化的执行人员应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马克思说过,“法官除了法律以外,没有任何别的上司”。对于执行人员,法律应该是其唯一绝对的服从对象。:当前很多执行案件是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执
行权力受拘束;或者受到人情案,关系案的影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执行不下去了。这时就需要我们执行人员立场坚定,无所畏惧,拿起法律的武器,用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坚决地与一切困难作斗争。我想,只要我们执行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穷尽所有执行措施后,因为客观的原因案件仍然没有执行到位,当事人也是可以理解并且心存感激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种捍卫正义和公平的精神,要有一种“法律至上”的思想素质,具备一种为国家、为社会、为当事人尽心办事、全力负责的信念,崇尚法律、相信法律、敬重法律。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法治社会。从亚里士多德的“良好的法
律是最好的统治”到马克思的“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从西方的法律契约自由精神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社会发展的规律已经昭示:一个国家在治理社会时,必须把法律奉为治国之法宝或自由的保障,崇法必须也必将会成为国家或公民的一种精神和信念;没有这样的信仰,依法治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作为“司法先锋”的执行人员,如果没有“法律至上”的思想素质,我们的司法公正又从何谈起?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不真成了一张“白条”吗?
二、优秀的执行人员应当具有“公正、廉洁”的道德素
质。
“人民法院,代表庄严;人民法官,代表神圣”。执行
人员作为执法者,身着国家制服,代表国家形象,必须处处严于律己,带头守法,以法律和道德的准绳要求自己,正所谓,先正己、后才能正人。不可否认,执行人员的工作岗位处在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他们受到了太多太多的诱惑,他们更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同时他们的工作也是高难度的,内部和外部的以及自己心理中的种种困难,纵横交错,盘根错节。
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人民法院在二十
一世纪的主题就是公正与效率。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永恒的追求。提高司法效率是适应现代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维护司法公正,是每一位执行人员的神圣职责,它体现在每一位执行人员执行的每一个案件之中,体现在每一次裁判之中,体现在每一项诉讼活动中。
每位执行人员都应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司法公正,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宗旨,在思想上划清正确与错误的界线,增强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免疫力。
执法人员道德品质的要求包含着社会公德的要求,如果
一个人不能恪守社会公德的要求,就完全不具备执法者的道德素质。“公正”、“廉洁”的道德规范,同执法是有特别紧密
地联系,是执法工作中特别敏感、特别重要的道德规范,执行人员必须模范遵守。
三、优秀的执行人员应当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由于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不讲理、不懂
法的还大有人在。我们执行人员遭围攻、群众性“抗法”事件时有发生。一遇到这种情况,执行人员要沉着、冷静、指挥若定,以公正执法者的形象出现在民众面前,讲法律、叙情理、打动民心,制服个别煽动闹事者,努力争取多数,把握
工作节奏,有力有利有节地控制事态发展并达到最终目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办好每一件案件的基础,也是应当贯穿于办理案件始终的思想情绪。稳定就是稳如泰山,就不应是大起大落,起伏无常。稳定就应切戒急于求成,浮躁盲动,案件一时执行不了要坐下来研究对策,正面进攻不奏效,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强攻不下,可以“智取”。思想深处固然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但却不可有因一时执行不了案件就非要强攻硬拼的冲动。切实避免不分对象,不加区别,任性蛮干,而人为地造成执行工作的被动。
执行人员的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来源于维护司法公正的决心,来源于忠于职守的正义感,来源于无坚不摧的过硬心理素质。
作为一个优秀的执行人员应该胸怀博大,大度能容。心
理承受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执行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下,勿以一言善恶而动怒,勿以自己一时冲动而定取舍。
四、优秀的执行人员应当具有优良的法律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素质。
17世纪英国普通上诉法院首席大法官爱德华·柯克在抨击教会关于国王可以亲审案件的观点时说过一段名言:“法律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在未达到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从事案件的审判。”
法律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司法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法律实践经验、洞察力、判断力、写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执法者把法律应用于裁决案件或解决社会纠纷的能力,也可以称为“专业适应能力”。它大致可以分为天赋的能力和学得的能力,其中学得的能力是主要方面,是经过长期训练获得的,是专业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与专业知识相比,专业技能是天赋、学习和实践等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专业技能是一个人能否持续地从事法律工作的决定因素,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知识背景或文化素养。
以上这两点对执行人员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比如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以及其他应由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应该予以执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认为对这些生效文书不加审查和研究而一概予以执行,也是错误的。首先,法律赋予执行人员一定的监督权,即对确有错误的执行根据依
法提出异议,并经法定程序不予执行。因此,执行人员要认真分析每一件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尽可能适合该案件实际情况的方法执行之。
笔者认为,如果法院的执行人员能很好的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执行难”应该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当然,人民法院执行难早已是被国家部门公认的客观事实,如果脱离了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单从执行人员身上寻找突破口,希望一朝破解,也是不现实的。
第五篇: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在我眼中,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注意我所指的并非“技术员”,因为在我们这里只是在毕业后的第一年工作见习期间担任“技术员”,以后将逐步提升)
1、工作严谨、细致:这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技术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往往在技术细节上的失误,可能会导致质量问题、增加成本、延误工期、效率降低.....,技术的责任实为重要;
2、精于协调、沟通:技术工作总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制约,善于做好与内部、外部的协调、沟通,那么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善于分析、总结:技术工作应不断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同样宝贵;
4、富有创新意识: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应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5、具有自学能力:能不断学习,保持不断求知的欲望;
6、保持与社会的紧密接触:多承担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至于学历,也是衡量个人价值、谋求理想境界的必要因素,小范围内的“无差别”,并不意味着社会环境下的“无差别”。
补充一点:一个好的技术人员还要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学会忍受监理的刁难、甲方的责难、以及领导的训斥。
还要学会一两招防身,因为随时可能会有工人跟你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