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章 公共行政中的公民道德与行政腐败问题
第七章 公民道德与反行政腐败
本章重点:行政腐败
本章难点:公民道德与反行政腐败之间的关系
一、公共行政中的公民道德的内容
横向参与意识
公共利益意识
公民教育意识
社区意识
二、行政腐败
(一)行政腐败的内涵
行政腐败是一种不道德的行政行为,是一种纯粹将私人的考虑放在公共利益之上,或受个人感情支配,或受金钱、地位的引诱,或受外界压力的左右,无视政府的规章制度,置一个政府公务员的应有职责于不顾的行为。
(二)行政腐败的表现形式:
行政官员从事叛国、颠覆、非法海外交易、走私活动;盗窃公共资源;滥用国家机器的强制压迫权;行政不作为;弄虚作假;徇私枉法;贿赂贪污;选举舞弊;滥用机密信息;卖官,卖贷款,卖专卖权,卖合同,卖执照,卖国家财产;任意篡改规章制度;逃税;钱权交易;不正当的收送礼物;敲诈勒索;非法监控;用人唯亲;公费旅游;滥用特权;为行政不当护短,掩饰,作伪证;等等。摘自:凯登《行政道德文选》
(三)腐败的原因:
人性的弱点;错误的观点的误导,外界的感染,物质的短缺,权势的侵蚀,对公共利益的忽视,技术的缺陷和技术的运用等都会导致腐败。此外,在美国,美国的政治体制、政府结构,以及官僚环境也是滋生腐败的根源。
(四)对付腐败的一些措施:
1、对腐败要有准确的态度,不能避而不谈、讳疾忌医,要把问题摆在桌面,摆在议事日程。
2、腐败是人性的弱点,因此要尽可能的把治理公共事务的重任托付对自己要求最严的、最有公民道德观的人。(适合的地位和待遇;选贤任能;腐败事后的严惩不贷)
3、社会管制力求切实可行、适可而止,避开腐败的温床、导火线(减少对公民生活的干预;对经济中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的性质和种类的控制)
4、立法跟上形势,要定期修正,更新法律
5、防止公共领域中的垄断
6、实行政务公开
7、加强公务员的所有的程序
8、严格按照德能勤绩的标准要求行政官员
9、最关键的、无法替代的是全社会的每一个官员的个人诚信
10、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跨国犯罪、洗黑钱和企业贿赂)
三、案例分析
美国陆进后备役 约塞夫.达比:获“肯尼迪勇气”奖(虐待伊拉克战俘案的举报士兵)(2004年1月 24岁的士兵Joseph Darby)
本章思考题:
1、在《建国大业》的影片中,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之间的对话,“反腐败,要亡党;不反腐败,要亡国。”你如何理解这段对话?
2、公民意识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公共行政中的公民道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提示:公民意识包括实施权利的意识和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等
3、美国社会中的族裔差异、大量不平等现象等,对公共行政中的公民道德是一项重大的考验吗?
4、针对腐败,凯登给我们提了一些什么建议?你有什么新的补充?为什么?
5、为何说,在各项反腐败措施中,最关键、无法替代的还是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个人诚信?
第二篇: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
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
思源实验学校:何海
【内容摘要】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毁灭性的破坏作用。腐败问题自古有之,其本质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它是人们切齿痛恨的社会顽症,也是执政党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上以来,虽然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在惩治和预防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问题依然突出,行政腐败如久治不愈的顽疾,反腐倡廉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体制转轨的今天,腐败问题的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对腐败问题产生的现状、特征、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对比中外行政体制中的腐败问题与预防解决对策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可探求预防与解决腐败问题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行政腐败
现状
特点
防治
对策
根据社会学的概念,腐败问题是指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在政府、党派、以及社团中的表现,往往涉及到依靠权利谋取利益。其实质则是社会中公共道德的沦丧以及对法律的践踏。腐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卖官鬻爵、钱权交易、乱收费等各行各业中的丑恶现象。腐败问题对整个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如果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人们心中对法律以及道德的尊敬就会消失的干干净净。结合现在中国的情况,许多社会矛盾就是由于腐败问题引起的,所以说腐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不加紧治理的话总有一天会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行政大国,官员系统庞大,体系尚待健全,官员素质尚待提高,官员腐败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政坛的一大难题,加强对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了解,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大有裨益。
(一)行政官员腐败的含义
行政腐败是指行政人员违背公共利益,以权谋私,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其本质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官员,没有履行被赋予权力的相应职责,为谋取私利,非法用权,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二)我国行政官员腐败的特点
当代中国的腐败现象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国外的腐败现象有明显的差别且具有扩大化、弥散化、复杂化、网络化的趋势,体制化的苗头已经出现。
1、新旧体制的交替客观上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在破旧立新的进程中,旧未破已松动而新未立,新旧体制并存,各种双轨制,旧己破新未立、出现事先未估计到的空白,都在客观上给了某些人腐败以可乘之机。
2、转型期社会思想意识领域的多样化,不利于遏制腐败。
解放思想是启动改革开放的号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价值出现失范现象,社会思想多样化,国外思想大量流入,思想上、价值上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一方面从客观趋势来讲,社会变得更有活力,人的自主性 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也给腐败的思想根源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政治麻木、急功近利等观念都有很大市场,而腐败的蔓延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些不良观念的膨胀。
3、当代中国的腐败己经呈现出体制化的恶性态势
中国的腐败还没有完全体制化,但在某些领域、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腐败体制,而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当代中国腐败呈现出以下极为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是个体腐败与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二是腐败行为主体正在从基层向中层和高层领导干部蔓延;三是腐败行为己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散到了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
总结上述三大特征,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发达 国家法治相对完备状态下的腐败局势不完全一样。与国外非转型社会的腐败不完全相同。
(三)我国行政官员腐败的主要表现
目前,不少领域存在易发多发腐败现象和问题,这是我国实际国情所导致和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目前存在于不少领域易发多发的腐败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收贿受贿、公饱私囊
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权力部门的干部,长期在岗位权力严重失控,滥用职权,老百姓不给好处就不办事情,“收红包”还美其名曰“劳务费”、“收入提成”,数额巨大的,干脆直接给存折或者支票,行贿还有更隐蔽的方式:邀请考察、介绍职业、调动工作、聘任顾问、提供性服务等等[1];截留、挪用、骗取国家用于基层农村建设和给群众的政策性减免照顾、补助资金。在经济管理、财务管理、支出审批方面,严重违反管理原则和制度,权利失控,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挥霍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资源,弄虚作假。
2、政治上背离党、脱离群众
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很好地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按党的组织原则处理党政事务,脱离领导集体的民主集中制,不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工作纪律,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个别少数领导干部自酿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有些行政官员在工作中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行为失范,令不行、禁不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3、生活上腐化奢侈、贪图享乐
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公开带头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拉拢关系,借会议、考察、培训等各种名义,经常公款境外旅游、公款高额消费;有的单位铺张浪费成风,讲排场、搞攀比,办公场所、办公用品越来越高档;
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道德沦丧,生活出入高档酒店、夜总会和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找“三陪”、包“二奶”、养情人,把这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视为很正常。
二、中国行政官员腐败的原因
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与时代的原因。权力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相当复杂的。腐败的本质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它与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在官员手中,使用不当就容易产生腐败[2]具体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政治中用人不透明
无论是机关进入,还是提拔任用、目前尚缺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靠关系”、“走后门”在一定范围内仍广泛存在。由于“任人唯亲”这一现象还在存在,使得我国的官场腐败甚重;还有一些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共享,使得官官相护,腐败现象此消彼长。
(二)、对行政官员的防范不周到
我国对于官员的监督与防范意识不是太强,其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各种官员疏于防范,并且不太注重监督体制建设。我们要学习西方,加强对官员的防范,因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二是防范体系过于单一。目前对官员的腐败行为监督主要依靠上级领导和专门部门。而专门部门的监督防范更是因为与有关部门或单位缺乏直接联系而形同虚设。
(三)、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的疏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度变革,社会结构深度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经济增长先于社会转型和制度更替,而体制制度的转换有一个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加之又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客观上助长了权力的扩张和膨胀,而监督制约权力的配套制度又跟不上去,必然增加权力腐败的几率,市场体制还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使腐败现象有滋生的土壤。
(四)、我国对腐败问题惩治不力
官员的腐败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的专家将我国查处腐败的情形比喻为“隔墙砸砖头”,砸到谁谁倒霉。还有就是对于已经查出的官员惩处不严,由于腐败大面积的发生,致使案件的查处标准在一些地方不断被放宽。如厦门远华案,贪污5万元以下的免于处理;马德卖官,涉案265人,只有4人被处理。而出现这种情形据说是由于“涉案人员太多,如果全部处理,整个政府就跨了,无法运行,而具体做法只能是抓大放小”。可是这种处理结果与情与理都是对腐败的纵容和鼓励,必然使腐败更加猖獗。
第五、行政官员的个人原因。传统的崇拜权力、信奉权力至上的社会制度环境的影响至今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三十年,受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思想对权力的追逐;丰富的物质生活,对人精神与肉体的刺激;各种价值观念对人的诱惑,无不干扰官员以往信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上我国腐败监督体制不完善,所以,如果当她坚信自己被发现的机会等于零的话,她会受到诱惑;如果贿赂大而风险小,她会情不自禁地滥用这一职权作出串通之举[3]。
三、中国行政官员腐败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从长远来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败的基础和根本,其着眼点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反腐倡廉的强大精神支柱。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了剥削阶级思想的精神俘虏。因此,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是铲除腐败赖以产生的思想根源的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就是要解决好思想入党的问题,而要真正做到思想入党,就必须自觉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
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包含着具体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就是“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记使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高尚的人、百姓的贴心人。
(二)政治体制改革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贪污腐败问题,政治体制的改革也是当务之急。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无非民主与法制,所谓民主并不单单是举个手投个票那么简单,而是要保证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有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权与知情权,这同时也为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提供了可能。所谓法制,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则是必须坚持有法必依,这样做可以有效约束权力,约束那些超越法律之上的行动自由或特权。
当前,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完善党的内部运行机制、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滋生腐败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以制度创新来根治腐败,使腐败由“低风险、高回报”转变为 “高风险、低回报”。首先,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是廉政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和经济审计、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加强组织人事部门的自身建设等。其次,从党的内部建设来看,党需要“自我改革、自我创新、自我转型、自我建设”;从党面对的外部挑战来看,党需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主动转型、从严建设”。党内民主制度的建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出台与实施,就是党为遏制腐败而构建的一种预防机制。因此,我们要完善党内外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制度、完善党的举报和申诉制度等。最后,就政府职能转变而言,就是要逐步建立与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适应的制度与机制。换言之,就是要建立、完善与创新制度,逐步实现政府由“越位”、“缺位”、“错位”到“定位”、“到位”、“正位”的转变,从计划手段、行政手段调节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节为主,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从而在源头上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与温床。
(三)开放报禁
媒体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舆论的监督对于贪污腐败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是处在政府控制下的媒体在监督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却要大打折扣,所以对媒体应当采取垂直管理,减少地方政府对媒体无限制的监管。
(四)各界共同努力
解决贪污腐败这一社会痼疾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记得蒋方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国家生活久了,人的很多价值判断和底线都随之沦陷了。平庸的恶都觉得不算太坏,马虎的好就觉得是业内经营。确实如此,全社会对一些违反道德甚至法律的行为的漠视也是造成腐败问题不可忽视的外因。我想,很少有中国人求人办事是没有送过礼吧?全民化的行贿成风实在让人担忧,但是这个问题却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只有希望政府与媒体携手创建一个积极正确的舆论环境,最重要的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完整的社会阶层通道。若是手握权力的人都能刚正不阿,这个问题也就不服存在了。
(五)借鉴西方
再让我们看看国外发达国家是如何解决贪污腐败问题的。以新加坡为例,他们的反贪机构具有独立性、授权充分、职业化和专业化等特点。而我国的反贪污机构却下属于检察院,这是得反贪部门往往自己就不干净,如何指望他们监督别人?再看美国,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他们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新闻媒介和舆论载体把各种腐败现象向社会曝光,让社会批评、监督。美国政府诸如水门事件、拉链门事件都丑闻不都是媒体曝光的?而外国媒体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行使所谓的“第四权力”,得益于其新闻媒体的独立性。我国的香港地区曾经也深受腐败问题的困扰,但是香港政府成立廉政公署,体现了其反贪反腐的决心。我国治理腐败问题也必须要有非凡的勇气和决心,若是总是想着既解决问题,又不付出代价,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总之,要通过严格的法治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使腐败分子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才会迎来中国人民的福音!
参考文献:
[1]李雪琴、李雪慧 《中国:警惕十种腐败现象》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 李浩根 《官员的腐败心理》 2005年
[3]罗伯特·克利特加德:《控制腐败》,杨光斌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4]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深入开展[z].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工作.新华社北京2007年12月18日电.[5]陈杰人.破除职务消费腐败的关键[n].南方日报,2007、03、14
第三篇:公民与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社会的良好发展,更谈不上人类的全面发展。第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一个公民都要在社会中争取做个道德规范的好公民;在职业生涯中做一个好工作者;在家庭生活里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广大党员也要起先进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第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就是人在其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应该把开展这项建设同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同各行各业的建设结合起来,以公民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第四篇: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
公民道德纲要和公务员职业道德摘录!
1:2002年10月党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大的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本职工作有关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
2: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是以德治国的核心要素;
第二,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第三,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第四,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体现。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包括如下新的特点:
第一,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
第二,政治性和政策性兼有;(反面例子是“一朝进了衙门口,什么特权他都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破除这些封建特权思想,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摆正个人权力与其所代表的社会利益、群众利益的关系,同时,要树立严格的法制观念,在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时,还要有明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依;
第四,多样性与共同性兼具。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第一,目标性原则;(亦可称为从属性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必须服从于国家大政方针的总目标。)第二,实效性原则;
第三,操作性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就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明确要求。)第四,服务性原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最明确地表现为服务性原则,就是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
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地为人民和国家利益服务。)
第五,主体性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制定一定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
性,使其才能在职业活动中得到应有的表现。)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第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强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求他们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能任意
地滥用权力。)
第二,加强学习、用于追求。(20%/80%原理)
第三,服务群众、弘扬正气。(反面形象是“衙门口朝难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架势。)
第四,依靠群众、开拓创新。(毛泽东的名言:“群众是我们的后台,后台一拆,什么戏都唱不成了”)第五,更新观念、调整心态。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关系:
第一,行为规范的他律与职业道德的自律;
第二,从行为规范到职业道德自律的转化;
7:职业道德是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复合体。是主体超越特定价值系统的自我选择。
8:中国古代官员的职业道德传统:
中国古代官员的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
第一,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明确提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道德思想,其中,“执事敬”就是指对职
业活动的敬业精神。后来儒家的经典著作《礼记》和《学记》则进一步把这种思想发展成为“敬业乐群”,并且从此成为指导我国各行各业职业活动的一条基本道德准则。
第二,《从政遗规。舍人官笺》中所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 第三,“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的早期官德。
第四,“为政以德”、“民为邦本”的政治道德。
第五,修身践履、清正廉洁的职业官德(儒家的“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令不行”)中国古代封建的道德礼教:“惟有德者才能治天下”的传统观念往往导致人治的集权专制。才导致
了“天下非一人所有,惟有德者居之”。
9: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目标体系:
第一,从高的职业道德追求:(在职业活动中提升人生价值/在职业活动中实现组织目标/个人需要服从集体需要/在职
业活动中加强道德修养)
第二,明确的职业道德目标;(思想道德目标/工作道德目标/法制道德目标/科技道德目标心理道德目标)
第三,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国家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对政府指令的执行,对上级指令的执
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党政干部乃至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忠诚老实、平易近
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仆。/公正公平的职业道德
规范。/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四,理想的职业道德品行
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第一,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行政”与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行政是形势国家赋予的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管理是对一定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系统目
标的过程。/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其基本功能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协
调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强国家行政机关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抑制
行政自利性,协调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谋取公共利益,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
会本位”的转变,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二,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前提是,他们在形势权力,旅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文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强烈呼唤政府树立“三种意识”:权责平
衡意识、为纳税人服务意识、成本—收益责任意识。所以,保证政府责任实现的内部责任控制机制,实质上就
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自律机制。)
第三,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
第四,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行政道德义务与行政
良心的统一。行政良心是存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对自己的行为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我认识和自
我评价能力,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意识中各种行政道德观念、心理因素的有机整合。/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行
政道德责任与行政良心是相辅相成的,他们能够而且应该是统一的。/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是行政行为选择中所
面临的动机性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是“双避冲突”,可能是“双向冲突”,也可能是“趋避冲突”)。
1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功能:
第一,促进社会发展功能;(职业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状况是衡量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职业道德建设确保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促进个体发展功能;(职业道德是个体人格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第三,规范、引导功能;第四:调节监督功能。
第四,简单分析的结论昭然若揭,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道德水准下降;问题的解决,重点也应是职业道
德的整束、惩戒和规劝,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也是道德,也是一套社会行为规范。
在新闻媒体造成的社会精神氛围中,人们无意识地把职业道德问题理解为一般社会道德问题,根本原因是忽略
了前边的“职业”二字。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于公民职业道德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职业道德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职业方面的具体反映,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是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以德治国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上呈 现出良好的态势,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是,关于职业道德的建设却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事马虎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些市场从业者惟利是图,不讲信用,有的甚至坑蒙拐骗,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些人将基本的职业道德抛于脑后,甚至违反国家的法律,受到法律的追究。这种严峻现实表明,加
强职业道德建设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于从业人员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历史条件下,我们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就应当从加强职业观念、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态度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所有从业人员首先应当爱岗敬业。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够在工作中做到踏实认真、勤于实践、努力钻研,也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应当诚实守信、办事公道。讲诚实、守信用,做事公平、公正,不仅渗透于我国法律体系当中,成为许多法律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应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让群众满意,对社会有益,不仅是服务性行业的事,所有的行业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人民群众有关,都需要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无私奉献的意识。一切从业人员心中有人民、工作为人民,这是任何时期都要坚持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需要强调。
德制于内心,法规于外在,法律与道德均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我们制定的许多法律都与职业道德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大力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讲职业道德、重视职业道德的良好风气,对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各行各业都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针对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职业特点,制定严格而科学的职业道德准则;所有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恪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服务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建设者,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和高尚人格的共和国公民。
第五篇:中国腐败问题与防治资料
1/3]阻碍
作为公共管理微观和具体方式一项重要变革,公务博客的构想、实施和推广,一般说来不会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简单过程。有朋友直言不讳地说:公务博客这样理想化的构思无非是纸上谈兵,说说而已,一百年也不会实现的。以愚人的有限自知也并非全然不能预料这一主张被非难和轻蔑的可能性以及付诸实施的困难性。但是,人类做事的选择依据,并不是仅仅决定于是否存在困难和是否会受到非难。人类历史反复地证明,在决定自身命运的重大选择时,杰出的人类代表还有更多和更高的、远远超越于狭隘观念和利益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依据,那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谐、健康、文明、正义、公平等等。在真正重大的历史关头,往往是代表人类根本利益的正义的选择把历史推向前进。
估计,困难和阻碍主要不会来自于公众和社会,而且,公众和社会恰恰会给予极大的支持、拥护和期待,因为,裸政、廉政和还政于民一向是民众的愿望和
无他。2013/2/26 11:25:15
[3/8]所以,人类必须设法使自己优于兽类与禽虫。其途径就是约束,尤其是那些与兽类所受的自然界的有形约束不同的无形的社会约束,即道德,法律,合同,契约等等。没有约束,社会将不成其为社会。要订立和实施这些约束,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公务机构及其人员。公务博客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人性化的约束。如果接受了这种约束,并不意味着落后,卑微,屈辱,而恰恰是意味着文明。民主不可缺失,方式可以创新
民主虽然大体是随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才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但是,民主的潜在机制,即对独裁君主权力的制约,即使在君主制的开明朝代也有其萌芽状态。一切相对亲民、体恤下情、倾听民声、珍惜民力的君主或大臣向人民让步、顺民意决策的行为即使不叫作民主也都含有民主的原始成分。中国古代的华表,又称“谤木”或“诽谤木”,当时由官方用来征集民间意见;沿用若干时期后在其收集民意的功能之外也成为了民主的象征。
[5/8])等等,是形式内容各具风味的。
中国的历史与现状、经济与文化、资源与人口与东西南北各国各族均不相同,照搬任何国家的民主都可能有严重的水土不服或体态不合的弊端。因此,中国的选择难免又必须是独具中国特色或是超越欧美传统特色的民主。目前,中国是滞后了一段距离。正因为特殊国情和发展滞后,就更须积极探讨、及早赶上,而不是唱什么不需要、不适合的怪腔怪调。
那么,中国民主的可能性基础是什么呢?
那就是:宪法党章的坚定原则、走出个人迷信和崇拜后的集体化权力运行结构、经济文化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所造就的民意民力、新世纪的和平取代战争的世界大势以及同时存在的危机和挑战、新一代年轻人类的成长推动等等。这是一种强大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推进民主的历史的潮流和力量。
如果说关于裸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看法只有肯定和否定两种选择的话,对于具体的微观的实施操作的方式则可能有许
[6/8]多种选择。笔者所以主张采取填写公务日志并输入网络存储和流通,为监督考察提供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系统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裸政的作为主要和基本的方法,是在较长久地经历了公务生涯的曲折坎坷和磨砺之后,在痛苦和忧郁的观察思考中将感悟和思索不断推敲,日渐积累的结果。德能所限,必多缺损、愚陋、谬误之处,但是,思索再三,作为引玉之砖、探路之石,愚人还是愿意不揣浅陋,大胆抛出。无非在和谐社会的建造中尽一己之力,添一砖半瓦,以慰余生而已。
一,什么是公务博客? 愚人设想的公务博客的定义是:依照既定的规范必须由一切履行公务的人员本人及时撰写、填制并传输进入特定的互联网络的,客观、真实、准确、完整且简明扼要地描述、记录公务行为情形和过程的标准化、格式化、定性定量化的网络日志。依据这种日志所提供的原始、系统的资料信息,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对相应的公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4/8]如今,它被雕刻成汉白玉的石柱屹立在天安门前,向全世界昭示着新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传统、理想和志向。说中国不需要民主的人应该看到中国人也是具有悠久的民主实践的而不是不需要或不适应。
中国GM和中国GCD的成功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两者都是与民意民心和民力(人民生产力量和武装力量)分不开的。至于,执政多年之后出现意料之中或超乎意料的贪污腐败问题,那并不能说明不需要或不适合施行民主。党章、宪法、顶层言论、社会舆论无不确认民主对与国家民族的重要和必需。一致的看法是:不存在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施行民主的问题。
民主的机制、趋势、功能实质是全人类基本一致的。民主的具体方式却是不必或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号称民主先行的欧美国家在具体形式和体制上也不尽相同。譬如,以首脑的地位看,英国的不成文宪法加统而不治的君主,法国的总统加总理,美国的总统直辖内阁(?
[1/2]
(六)以现代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粗放管理 传统的组织领导方式受军队作战的影响深重,“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只要在生死攸关的战时的重要关头服从指挥、表现英勇,平时的管理可以放松。然而,和平时代的公务机构虽然没有流血牺牲的紧张严酷场面,公众的委托、希望和关注是同样重要和庄严的不可怠慢的使命。而且,以我们的普遍情况来看,各地各级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能都存在极大的有待挖掘的潜在空间,几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和精简只是着重在“队形”和编制上进行了调整,而在组织管理机制上没有对传统的方式进行大的改变。现行的公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普遍存在相对粗放的状态。文山会海、虚张声势、应付上级、敷衍塞责仍然是难治之症。“为领导服务”的事项完成后,大量的“剩余”时间形成难以考察的暗箱,许多消极的情况很容易由此而产生。“公务博客”的制度方法在设计上可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将全部的公务时间的行为状况真实记录,消除这种暗箱或死角,[7/8]包括思维、态度、作风等状况进行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和记录存档。对于填写日志的公务员本人则可形成一种必要、经常、有效、规范的激励、约束和督促以及素质培养和训练。二,填写日志的必要性.(一)述职的义务 公务员接受国家即公众给予的薪酬,权力和委托处理公共事务,作为公仆向委托者报告行使权力、履行公务的情况这是最普通的常识、最简单的逻辑和最基本的义务。述职报告、工作总结是上上下下各种机构每年终结都在忙于应付的例行公事。撰写工作日记也是在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已经在做的事情,仅仅是其应用的方法还不够到位。不够有效.“公务博客”无非是在这一基
础上加以提高完善,使之更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因此,其必要性是无庸置疑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改变是公开,而公开的必要性也已经讨论太多,这里就不必再重复。
(二)工作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公务员的职业权利和责任以及行为后果和影响相对重大,[8/8]必须经常不断地加强工作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以防各种消极腐败思想和作风的侵蚀。“公务博客”的填写将在每个公务员的行为习惯上注入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严密思考、谨慎行动等等积极的因素。这是早就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应该做得更好。
(三)提供考核任免的原始依据和完备档案 公务活动如果不能留下足够完备的原始记录和档案,则事后就难以分析评价当初的是非曲直、功过利弊,不利于工作的总结和继续,也不利于人才的识别、选拔和任用。譬如说选举,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候选人是等额还是差额的选举,由于缺乏充分准确可靠的、客观的[2/2]使之成为可以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实现自我、发挥才智,更忠诚、更卓越地服务公众的透明空间。这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趋势。
(七)自我评价是考核评价的必要和合理的基础 虽然客观的考核和评价才是被认可和有使用价值的,但是,只有以有前提、有质量的自我主观描述和评价作为基础,才有可能形成系统完善的客观评价。因为,个体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处于暗箱状态的。这种暗箱状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约束、限制下的自我描述才能转化为白箱或明箱,转化为被认可的客观描述和评价。以目前的科学技术状况而言,录音、录象等记录手段不仅成本高昂,难于设置,也难以进行量化处理。人工的文字、数字和图表则相对地易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所以,“公务博客”成为最佳选择。
中间漏了三,四,五。下面补上
无他。2013/2/26 11:27:09
[1/4]
(三)提供考核任免的原始依据和完备档案 公务活动如果不能留下足够完备的原始记录和档案,则事后就难以分析评价当初的是非曲直、功过利弊,不利于工作的总结和继续,也不利于人才的识别、选拔和任用。譬如说选举,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候选人是等额还是差额的选举,由于缺乏充分准确可靠的、客观的原始资料信息,所依靠的多是为着选举的现时和直接目的而临时由特定人员按照特定目的专门制作的信息。这无疑会使执着和认真的选举人感到极大的盲目、被动、轻蔑、亵渎、遗憾等消极潜意识的伤害。即使是在某些能够主导或控制候选人及其有关信息产生的情形下,那些居于主导和控制地位的人也往往会对必要信息的缺乏感到无奈。填写“公务博客”则使建立信息资料档案这一重要且浩繁的工程由公务员各自分散、独立、及时、主动地完成,堪称是一举多得。而且,基于这样原始、客观、完备且可能定性定量的档案信息资料,所可能支撑的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彩、最可
[4/4]了解到未经层层加工整理的最及时、最原始的信息资料,一位偏僻乡镇的公务员也可以向任何远隔万里的其他公务员借鉴工作态度、作风和方法。其效益可想而知
[2/4]靠、最科学、最称心、最公平的选举或选拔过程。
(四)经常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利
用激励约束机制来控制人类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抑制其消极性,扬长避短,优化合作和竞争的状态和效果。“公务博客”是一份思想文字和行为品质互相凝聚的作品,填写“公博”的过程恰恰是自我描述、自我审视、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能力、品性、责任感都将面临一种相对严格和精细的考验。迟速繁简、是非优劣、功过得失、真伪善恶,如何描写,如何选择?是对每一个公务员的考验。每一项不诚实、不妥善、不认真、不负责的选择和描述都将难以安放得合适,都会埋下消极被动的隐患。所以,每一个理智的人都会选择实事求是、规范填写。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自身的行为自然也只能努力优化。因为,如果不努力优化自我、提高素质,仅靠涂脂抹粉来隐藏和掩饰自己,很快就会露出马脚、付出代价,[3/4]因为“公务博客”的信息是要及时公开和流动的。形象一点地说,“公务博客”的实施,就象给权力带上了笼头,随心所欲地处理公务的消极现象将会极大地减少;而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也会消踪匿迹。这对于公共利益和公务员自身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五)构筑跨越时空的公务运行状态信息网络 由于网络特有的功能,关于各地各级公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状态的原始信息可以跨越时空地传递和汇集。这对于庞大组织机体运行过程中的调研、决策、协调、监督、指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收集、存储和传输手段。这一手段在计算机网络普及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在计算机网络普及之后则是不可忽视的和不难实现的。按照相应的程序和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公务博客”的信息,可以在第一或第N时间了解任何地方和层级的任何机构和公务员的作业状态。譬如,国务院总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查看到乡镇街道一级最基层公务员的“公务博客”,无他。2013/2/26 11:28:46
[1/3]实施和奏效的前提条件
实施公务博客的制度是公共管理方式的重要改进,它必将对公务员自身,对公务机构,对公众舆论和社会运转都会产生深刻的、显著的、广泛的和持久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会遇到一系列困难、阻碍和问题。它的实施和奏效是有前提条件的。
(一)以法律的形式体现的社会意志 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来明确规定公务员每天填写公务博客的义务和有关的奖惩措施。这种法律应当属于基本法的范畴,而不仅仅是一般的“规定”,“办法”或“实施细则”之类的法规,虽然它也会涉及到许多微观具体的操作细节问题。它的重要地位应该是与孙中山先生当年主张的五权宪法中的考试权相当的。可惜的是,孙中山先生关于考试权的卓越论述一直没有得到后人的足够重视和实践,而他防治腐败理想也就和其它理想一样未能实现。
(二)由法定的机构来管理操作 如果承认比考试权更为可靠和科学的考核权和人事任免权的重要,[3/3]革的必经过程。这样比操之过急、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或成或败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好的多。重要的是,这种解决重大问题的微观方法不会导致任何风险。如俗语所说“只要锯响就会有末儿”。只要认真去做,效益是肯定会有的。更何况,人民公仆拿着人民的薪水,描述一下每天的工作,总是天经地义的吧?而且积极、健康、真实的写作和思维也是一种成长、成就和享受。广西烟草局的日记作品不就是一种发自内心完全自愿的写作和享受吗?何况作为纪律呢?
无他。2013/2/26 11:30:49
[3/3]因为,如前所述,先哲有言: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社会生活的生命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建立最佳的合作与竞争的秩序,就不可能应对严峻的挑战;如果其公共管理机构和人员不能建立最佳的合作与竞争秩序,这个国家民族又怎么可能建立最佳的合作与竞争秩序呢?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其说是人们的愿望,毋宁说更是环境的驱使。那些看清历史、顺应历史的进步的节奏的人们成为了优秀和楷模。
[2/3]历史的趋势。所以,困难和阻碍可能存在于公共管理机构及其人员自身。因为,给权力带上笼头和加以约束毕竟会与沿袭多年的官僚特权思想和行为习惯以及少数当权者的狭隘利益有所冲突。而在构建这种管理体系和机制的时候又要进行许多新的看似烦琐和困难的工作。很显然,这是与加薪大不相同的事情,积极性和顺畅性也会大不相同。但是,就提高公务行为的绩效和抑制消除腐败而言,裸政、廉政和还政于民却是加薪之类的普通事物性工作无法比拟的更为重大、更为本质、迟早必须解决的千古政治课题。即使困难,也无法回避;即使回避也无法回避一百年;那不是任何个人主观所能决定或导演的戏剧,而是客观世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譬如,环境变化的严峻性,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在瞬息万变地对人类发出挑战,任何不能及时有效地变革自身、优化自身的社会和群体都将不可避免地限于被动,限于困境。而这种优化和变革必须首先从政治、从公共管理开始。
无他。2013/2/26 11:46:15
暂时先发这些给你。今天陪老太来打吊针。你看上面这些资料整得出一篇论文,我就没发了。整没出再帮你找。
无他。2013/2/26 11:28:49
[2/3]那么就应该由拥有足够权威的、专门的常设机构来负责组织实施,执行监督、考核、评价、奖励和惩罚。并且必须强调,按照公务博客管理规则和方法而作出的客观准确的定量考核评价结论,应当成为人事任免过程所必须采用的、法定的、首要的基本依据。这一机构的职能其实是覆盖着现有的组织人事、行政监察、纪律检查、人大常委会的部分职能的。如果合理调整组合,无疑会使机构精简达到新的境界。
(三)培训一大批从事科学的现代人事管理和考核评价的专业人员 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考核评价走向现代的科学的定量化,系统化,信息化的考核评价是相对新生的、有待开拓和完善的技术和业务,要培养和训练一大批品性、知识和技能优秀的人才来从事这项工作。这个队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公务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循序渐进的推动过程 逐步的认识和接受、边试验边摸索、从点到面、从低到高、稳妥地、滚雪球式地发展是许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