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圣陶教育文集》体会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点滴感悟
清池镇中普小学 杨昌军
今年夏天暑假酷热,不知做什么事情好,闲着的时候读了《叶圣陶文集》,读着读着,感觉其中说的很多事情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大多都是以讽刺的手段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尤其对胡适的《差不多生传》深刻,现在谈谈鄙人的肤浅体会,还望不要笑话。
“差不多”先生不是一个人,而是有这类习惯的人的称呼。文中例举了差不多先生写字、赶车、找医生看病几件事,别有讽刺意味地把因差不多带来的麻烦,最终因为这个习惯而死了。这个差不多先生,最终因为差不多而害己,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是不是也是一个差不多先生的代言人?
回想念书的时候考试考个九十分还沾沾自喜,反正同学们考满分的也没有几个,九十分已经算不错了。殊不知自己已经逐渐的走向差不多先生的那群了。走出了学校,又进入了学校。先前是角色是学生,而这次是教师。当学生的时候,犯了错误可以被老师原谅,可以弥补;而当了老师犯了错误,就是处分、批评、扣工资,实实在在的利益触犯。然而,经常就是一个“如此而已”安慰自己,竟对自己已经变成“差不多”先生而不知晓。不是不知晓,关键是自制力问题。有句话说的好,男人和男生的区别在于能否自制。我的自制力与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一样,什么事都不求更好,只要差不多就行了。学校9:30上课,就要9:10分才从家里来,经常迟到几分钟,老是被领导批评,我也不好意思,但是就认为何必在乎那几分钟,上好课就得了,差不
多就算了;整资料,是个精细活路,而在我手里出来的资料,总是有那么一点瑕疵,我也常常认为差不多就算了。久而久之,我就成了懒散的代言人,俨然一个不折不扣的“差不多”先生。蓦然间,我觉得自己就是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无地自容,悔恨万分。
日本人是一个可恨又可敬的民族,可恨之处罄竹难书,可敬之处就是他们的处世态度。日本人是个很笨的民族,只会循规蹈矩,创造力不足。但是就是他们的循规蹈矩,对于事情吹毛求疵的态度让人敬佩。正是由于他们的严谨,丰田、索尼这些品牌才在世界上受人青睐。反观我们身边的东西,如山寨手机,公路豆腐渣镶边,碎杂油路,那样不是差不多先生的构造。
呜呼,从我到社会,差不多先生无处不在啊。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要求自己做事精益求精是做得到的,而且必须做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以人格担保,无论他给我多少代言费,都不在做差不多先生的代言人,同时,也希望你们也不要做他的代言人,也希望差不多先生自惭形秽,隐居深山,退出江湖!
第二篇:《叶圣陶教育文集》 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文集》 读后感
叶老的教育论述很多,其中关于语文教育的部分已经辑印了两个专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和《叶圣陶论语文教育》;为了方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地了解、学习和研究叶老的教育思想,我们特约请了杜草甬、商金林一道编辑了这本《叶圣陶教育文集》。
本书编入叶老1919年至1984年间论述教育问题的论文短评、散文书信和诗等一百二十四篇。为便于读者历史地了解叶老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了解叶老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哪些教育上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看法和见解,所编入的文章,按年代顺序编排,有写作日期的以写作日期为序,没有写作日期的以发表日期为序。
在本书中,读者将会看到,叶老不仅对语文教育上的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还对教育上的许许多多问题作了深切详明的论述,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其中叶老不仅论述了如何当好教师这个问题,还在反复强调让学生养成好习惯,或者说,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叶老在1941年写的《论写作教育》、1945年写的《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1979年写的《去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等文章中针对当时的教育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论述的观点,仍然发人深省,给我们以现实的启迪和教益,使我们看到科举传统的教育精神是源远流长的,并不随之一个历史时代的宣告结束而从人们的意识中消退。它继续安居着,继续发出影响。不必讳言,一切为了高考,教学中的装进去、倒出来的“瓶子观点”,等等,寻“根”是可以在科举传统的教育精神中寻到的。
大家知道,叶老是教育家,也是作家。他曾经以教育界的人和事做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写了好些短篇小说和童话。叶老在谈起他写小说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他当过不少年教员,熟悉教育界的情形,“不幸得很”,用他的理想作为尺度去衡量,许多现象都不能使他满意,就想提起笔来“讽它一下”,目的自然并不在讽,他讽的是这一面,希望却寄托在另一面。
吕叔湘先生曾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字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吕先生的这些话,就这本《叶圣陶教育文集》来说,也是适合的。
马克思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受社会的教育观念制约的。旧式的教育奉行的是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所以旧式教育可以培养出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社会上如果视“古典”为光荣,视“利禄”为目的,就很容易让学生脱离现代生活,侧重与再现知识。叶老倡导的语文教学则强调学文与做人做事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结合,为公民生活服务。体悟文中描摹的境遇,进行探究,不断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不断整饰语言,获得表达的技能,最终能阅读,能写作,能运用于生活。这些观念仅是老师,仅是教育界知道是不够,还要让学生知道,让家长知道,让社会各界知道。叶老在文中说,让学生看一看课程标准,我觉得也有这个必要。如果社会的教育观念正确了,它的招生制度及评价体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影响是很大的。作为教师该怎样去进行语文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转变旧式的教育观念。不要像以前私塾教师一样去讲文言文了,不要把教语文变成当“翻译”工作,只是把古文转换成现代文,转换成方言,逐字逐句地去讲解课文。我们现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白话文了,再这样“翻译”已经没有必要,但很多老师还是受这样教法的影响,只是变成问内容、情节了。现在的老师进行阅读教学,应该把握这几个关键词:境遇、情思、表达、听说读写并重。叶老先生所说的境遇,我想应该和“情境”这个意思差不多。一篇文章往往是有情境的,起码有具体的形象。但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的“境遇”也许和课文中体现的情境有时是不一致的。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外生活语文化》,对教师要创设的“情境”有所阐述,可以作为参考。创设、感受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情思,于是可以朗诵,想要讨论,这样就可以磨练学生的思想,培养情感,激起说话的欲望。此时,教师再暗示、指导,使之每句话合于论理,出于至诚。这样就有组织,有条理,发于真知真情,而不是从教科书或老师的话再讲述一遍。
这样的教学理念如何落实到一篇课文的教学呢?叶老举了《 “国家的”》、《三黑和土地》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在这个教例中,我们看到叶老的教学也是用到讲解的,而且还比较多,不过他不是逐字逐句字讲解课文,讲解内容。教学的开始阶段,他也是让学生自学,读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理解内容和文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他就把阅读欣赏及写作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了。这里摘录几句,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结合“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的。
“第十四节,用的是“阳韵”,这也表示喜欢的情绪。送公粮,看闺女,都是高兴的事,在韵脚和节奏上也可以体会出来”
“是不是三黑工作的时候,苏金伞在旁边看着他,然后写成这首诗的”他们也会回答:“就算苏金伞在三黑的身旁看着他,也不会看到他心里想的心思。”从这一点引到第三人称写法的一些写作特点。
文中还提到抓出几个比喻句来谈谈,感悟一下运用的精妙;还有比较一下“看见”和“一看见”的区别和运用。叶老先生这样的教学具有了语文味,有语文的特色。他使我们觉得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文史知识,还要语言、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善于结合文章做具体的分析运用,从中传授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读书与写作。
看这个教例时,我曾设想了一下拿到这样的一首诗,我会怎么教,然后和叶老的教法进行比较,发现差别很大。细究一下,我是立足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而叶老是在初中教的这篇课文。所以同样一篇文章,如果是放在不同的年级,它所采用的教法就应该不同。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很有必要熟悉课程标准对个年级的要求。这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要求,才好确定教材的使用。
中心小学 陈宇华
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文集》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工作越来越没劲?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对爱的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英语老师,由于带多个班,周课时也多,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李镇西老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是我们教育者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他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哥儿们”!学生曾有肺腑之言:“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永远相通!”可见师生间的情感有多深!由于他赢得了学生的心,也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实实在在地把自己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好的事业中,实在可喜可贺!记得我在学生时代,非常讨厌老师偏心,不能一视同仁。我在平时工作中也非常注意不要偏心,但对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爱这一点却没做到。学生时代哪一位老师谈吐幽默,学识渊博,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就会对他产生好感,进而喜爱其所教的学科,自然学习上也学得轻松愉快,成绩很好。这在我们当今,教育也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你的教育,这是非常提倡、可行的。
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这一点,李镇西老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伟大,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在想,其实这本书里面记载的许多案例,都有它具体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社会又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式的阅读或许并不聪明,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爱心,教育者对教育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对大写的人的张扬,应该成为我们从事教育的这个群体的出发点。是的,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数学老师,由于带2个班,又不是班主任,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中心小学 李颖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
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这段话出自的就是《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作者是肖川。对于肖川博士,我相信,我们很多教师知道他。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是国内知名的教育学者。我阅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使我对新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今年我买到了肖川教授的又一部力作《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认真拜读,细细品味,不由得使我心潮起伏,并引起了我对教育的新的思考。全书共分为九篇:
第一篇《教育的方向》,阐明了教育的方向——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为一个怎么的社会培养怎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肖川先生的回答是:为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为民主社会培养好公民。而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当老师的常常更关注方法,而忽视方向的把握。由于我们长期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总在埋怨工作的烦琐,总被大量的琐事,杂务消磨了高远的追求,在质量监控的严格要求下,我们除了在乎学生的成绩之外,很难再有时间去关注教育的方向,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们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
在《教育的方向》中,肖川先生还对 “学会做人”提出质疑:“‘学会做人’也带有对学生的不尊重。因为‘做人’带有外在化、行为模糊的意味,人成了盛装‘道德’的容器”“所谓的‘学会做人’就是取得成绩不要沾沾自喜,有意外的惊喜不要得意忘形,要学会见风使舵,要戒骄戒躁(其实就是自我贬抑),这样那些不如你的人会觉得你和他们差不多,你就可以免遭嫉恨、免遭诬陷、免糟恶语中伤,如此等等”“‘做人’基本上是面子上的事情,所以与人相处,重要的是不要撕破脸皮。”“‘做人’所强调的基本上是外在化的表演,而不是内心的真诚、善良、纯朴等。”肖川先生说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人”“自由幸福的人”这大概就是“真人”的含义。“真人”就是心里想的口里说的手上做的一致的人。
第二篇《教育的真义》,肖川教授认为,教育的真义是“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从学生成长的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正如叶圣陶所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第三篇是《教育的智慧》,阐明了什么是“开放的课堂”?“建构知识”的意含是什么?“学贵有思”的精髓有哪些?自主学习的要义是什么?等等。第四篇是《教师的解放》,这一篇里有很多篇文章视角独特,很能引起教师的共鸣。《教师的解放》中,列出了当前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七大原因。我们的教师常说,一周只有周五晚上和周六晚上是轻松的,只要到了周日晚,精神又开始紧张了。面对社会和学校的种种压力,我们的教师虽具有一定的尊崇地位,可每天必须面对学生,必须掩饰或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很容易让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甚至产生情绪障碍和疾患。
《名师不可仿》,旨在提醒我们教师不要简单第模仿名师,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教学思想和个性修养。他们所代表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值得学习的,他们的成长之路也是值得研究、借鉴的,但他们的示范课的招式是不可简单模仿。我们只有“着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造性地生成教学的策略,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教师的五项修炼》中,提出了构筑教师魅力的“五项修炼”,就是教师要加强在仪态、表情、口语表达、着装、眼神等方面的修炼。仪态是指人的举手投足、站卧坐行的姿态。只有教师富有活力,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才能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也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会在表情中显露出来。表情从容、镇定,能控制冲动,使满意持久,这是表情修炼的应有之义;即使遭受冤屈,仍然能保持微笑,这就是修养,就是境界。教师的情绪变化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并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情绪的管理能力,是教师素养的一个方面。口语表达的修炼不仅包括措词、表达的规范和个性化,也包括语速、音量与语调——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口气、语速和音量。怎样使自己的讲话富有美感动听,令人入耳入心,这是教育艺术与智慧的重要方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传达出许多的信息。教师的眼神应该是友善的、慈爱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如果教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他一定更有亲和力,更具有个性魅力。如果教师的着装非常得体,富于美感,能有一种素雅、高洁的品位,那也是教师力量的重要源泉。开启教育的智慧,树立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教师的“五项修炼”将是打造魅力教师的第一道风景。
《教师的成长策略》提出了四大策略,即:大量阅读,仔细咀嚼;深入探究,自觉反思;及时总结 [资 料 来源于 贵州 学习网 www.xiexiebang.com ],着力提升;团队合作,真诚交流。其中最令我欣赏的是这里面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他为我们解决了人生、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疑惑。首先,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要乐于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书籍,尤其是大师的书籍,让阅读成为每位教师的习惯,阅读是教师获取思想的源头活水的最佳渠道。其次,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反思中进步。当学生违纪时,我们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教育方法;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是否由于我们的课上得不好„„当你有勇气直面自己时,你才会发现,其实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最后,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还要敢于释放思想。我们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争辩,敢于碰撞,这样才会冒出更多思想火花。
第五篇是《文明的星空》,谈了学者的品格;我们为什么如提平庸;如何培育民族精神;遏制“能者多捞”等。第六篇是《语言的世界》,阐述了写作的意义;学问与人生;为教师而写作等。其中,有一句话,我影响很深,他说,如果一个教师只会阅读,不去写作,那他(她)就像一头只会吃草而不会产奶的牛。第七篇是《心灵的阳光》,写了成功的诠释;幸福的意蕴;感悟人生;歌唱是心灵最好的阳光等。其中的《歌唱是心灵最好的阳光》,讲到了历来似乎成功的人中快乐的多为喜欢音乐的,爱因斯坦如此,傳雷如此„„难怪很多人都会说:艺术家就是显得年轻。是啊,天天阳光沐浴,怎会不滋润呢?!而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肖教授的歌词教育法,那绝对是个金点子,教师们不妨去可以试试。第八篇是《自由的言说》,里面有很多片面之辞,有些话很尖锐,从中可看出肖川是一个正义的,敢于直言的人,有正气的人。
最后一篇是《书的芳香》还是谈可读书的种种好处及如何读书等。
文如其人,书如其名。当我用心品味《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当我试图透过文字去捕捉作者思想的来源时,我发现,用“智慧”与“真情”真的是最为恰切不过的了。教育需要理想与信念,包括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生、理想的人格„„没有理想,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教育就会陷于迷茫和困顿;没有信念,就没有精神支撑,“就没有勇气和毅力不断生发的源泉,我们就无法超越横亘在通往理想之境上的无数险阻和艰难”。同样,教育也需要智慧与真情。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与繁杂洞察精深与微妙的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我们将变的冷漠、被动和机械,我们更难以发现和体味到教育世界的多彩与感动;“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字里行间流露、挥洒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炼就的教育学问。肖川先生感慨,“对于人生来说,有什么比受过良好的教育更重要的呢”,因此,整本书字里行间无一不折射出作者之于教育、之于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无一不散发出涌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唤。
作者自序中道:为教师而写作。我读完此书,我想,与其说是在为教师而写作,不如说是为所有身在教育、心系教育、执著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乃至探求人生真谛、追寻幸福人生的人而写作,其实还可以包括我们的家长和我们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因为我们向往智慧、我们呼唤真情;因为我们更渴望智慧之光沐浴灵府、渴望在真诚的言说里与伟大心灵的晤对。此书的意蕴也在于此吧: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真情呼唤真情。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
中心小学 陈宇华
尊重,从细节开始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阿莫纳什维利是著名的格鲁吉亚教育家,心理学博士、教授,是继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家,是合作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建了被简单称作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又称以实质性评价为基础的教学体系,重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积极性、自觉性,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形成有社会价值的、内在的有效的学习动机。其著作《孩子们,你们好!》堪称“教育交响诗”,可与马卡连柯的明著《教育诗》相比美。
翻阅厚厚的书本,字里行间无不投射出爱的光芒和人本主义思想。其人道主义原则和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是阿莫纳什维利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强调教师要热爱、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成功要抱有信心,使他们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我想,作为一个教育者,让孩子们时时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味探索和收获的愉悦,享受成长的幸福,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挚爱教师职业者的追求。
未曾读完整本书,仅仅看了本书的序论和第一章《前夜》,便被阿莫纳什维利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无私的关怀所深深感动!(镜头一)每个孩子都是老师
要想得到孩子们对自己的爱和信任,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们心灵的秘密,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这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想想平时,自己经常以长辈、老师自居,很少能做到蹲下来看待每一个孩子,更别说把他们视为自己的老师了。事实上,如果要透彻了解每一个孩子,我们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实际,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每一个孩子。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学会转换角色,以朋友、甚至是学生的身份去和他们交流合作,和他们一起成长发展。
(镜头二)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 开学前的第一天,他仔细翻阅36个孩子的人事档案,用心解读每一个孩子,希望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时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记住每一个学生。
当看到尼亚的照片,一眼就看出,她的门牙全掉了,也只许有很多语音她将很难正确地念出来。不过,这也没关系,我一定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讥笑她。仅仅只是一句话,仅仅只是阿莫纳什维利内心的一个想法,但是却让人看到了他的细心倍至,他对孩子们心灵的呵护。
反思自己,虽然也留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却从不曾如此细心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尚不曾时时刻刻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切。开学前更不会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事实上还不曾知道自己的学生是谁,好在自己十分重视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期待着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更希望他们能从内心立刻喜欢上我。
常常尽管自己也有意去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多,所以很难立刻全都记住,最快也需要一周的时间,有时候甚至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渐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而当大家位置调换以后,却经常会阴差阳错、认错学生。
事实上,孩子们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想法,他们也十分看重第一节课,渴望老师能记住自己,并一下子叫出自己的名字。尤其是那些原来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则更希望在新的学期,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希望给老师一个新的印象,让新的同学和老师也渐渐喜欢自己。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第一次,因此,当我们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的时候,的确应该多为学生考虑,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考虑,谨言慎行。
(镜头三)一封祝贺信
开学的前一周,他给每一个孩子寄去了一封祝贺信,祝贺孩子们长大了,希望自己能够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希望这个孩子能和班里其他的35个孩子也都成为好朋友。并且详细介绍了班级所在的位置,希望孩子们自己走进班集体,即使找不到也不用害怕,走廊里会有热情的少先队员主动来帮助。
这该是一个多么细心的老师呀!不但把每个孩子当成大人看待,而且为孩子们考虑的如此周到,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使每一个孩子盼望着新学期的第一天,期待着看到自己和蔼可亲的朋友般的老师。想象着阿莫纳什维利坐在桌前,用心给36个孩子写祝贺信的情形,脑海中不觉浮现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些画面:
幼儿园门口,一些穿着一新的孩子,无论把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怎样鼓励和安慰,仍然哭哭啼啼,无可奈何之下,一些孩子带着泪痕走进了校园,有的不管大人给出什么养的诺言,依然哭个不停,紧紧拉着父母的手„„
随着上课铃声的结束,校园里逐渐安静了下来,但是,刚入学的这个小男孩依然不愿把脚迈进校园的大门。妈妈说尽了好话,依然没有效果,万般无奈,妈妈把他抱进教室,横下心来转身就走,可是片刻之后,这个小男孩很快就把书包从楼上扔了下来,又一次跑出了教室„„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对学校产生惧怕心理?为什么他们不喜欢自己的老师?诚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没有给这些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没有在他们的脑子里树立快乐校园的形象,没有激起他们上学的欲望,但是与我们老师的言行也应该有一些关系:我们有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内心,更多为他们考虑,使他们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是否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思考如何与孩子们建立朋友般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而不是用老师的威严和权利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言,我们要努力成为艾博利特大夫,即童话中善的化身,成为孩子们寻求智慧、力量、快乐和幸福的源泉!(镜头四)精打细算的分分秒秒
新学期的计划,他将一学年的学时数细化到了天、课时和分钟:
一学年=170天=630课时=28800分钟,一个学年,似乎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可是这与造就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的过程相比,时间又是多么短促!的确我们只是时光的穷人,我们没有回天之力,没有办法让时间倒流或停止,因此我们绝不可以浪费教育的时间。
即使不用天、分如此细碎的来计算,每学年我们也应该好好计划、精心准备:每学年要上几个月的课、多少周的课?学年的总目标是什么?每月和每一周的目标又具体是什么?这些我们都该做到心中有数,如此统筹规划、精打细算,才可能使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不浪费一分一秒,才可能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毫无阻碍地得到适时发展。
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画面,一句句令人启迪的话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师爱的无私、师爱的博大,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牢记,爱是教育的前提,尊重要从细节开始。用爱去温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关注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领孩子们找寻成长的快乐,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用心去感受与孩子同行的快乐,追寻教育者的幸福!
尊重,从细节开始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中心小学 李颖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
——谈语文教育
春节之前,我在书店买了《叶圣陶教育文集》(共五册),放在书柜里,一直很少翻阅。假期里主要对第三卷有所阅读,因为这一卷是关于语文教育的。我还没有全部读完,现在匆匆记下,是因为接下来恐怕也没有时间读完,如果不做一下小结和整理,印象也就不深刻。读与没读,有时就没有什么区别。这在我是有教训的。我以前读过的一些书,有些只记得书名,已无从回忆了。叶老强调读书应该有思考,这样才有收获。我把自己的思考记下来,以便下次翻开书时,可以继续思考。
叶老先生是怎样看待语文教育的呢?我看了后,觉得可以从两方面去谈:
一、什么是语文;
二、什么是语文教学。
“语文”这个叫法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这里的“文”不是文学的意思,也不是“文言文”的意思。叶老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表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在学校里开设语文学科,是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心灵。一个学生语文程度如何,可以从他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上看出来。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一靠社会教育观念的改变;二靠教师的正确指导;三靠学生正确、努力地学习。
马克思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受社会的教育观念制约的。旧式的教育奉行的是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所以旧式教育可以培养出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社会上如果视“古典”为光荣,视“利禄”为目的,就很容易让学生脱离现代生活,侧重与再现知识。叶老倡导的语文教学则强调学文与做人做事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结合,为公民生活服务。体悟文中描摹的境遇,进行探究,不断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不断整饰语言,获得表达的技能,最终能阅读,能写作,能运用于生活。这些观念仅是老师,仅是教育界知道是不够,还要让学生知道,让家长知道,让社会各界知道。叶老在文中说,让学生看一看课程标准,我觉得也有这个必要。如果社会的教育观念正确了,它的招生制度及评价体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影响是很大的。作为教师该怎样去进行语文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转变旧式的教育观念。不要像以前私塾教师一样去讲文言文了,不要把教语文变成当“翻译”工作,只是把古文转换成现代文,转换成方言,逐字逐句地去讲解课文。我们现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白话文了,再这样“翻译”已经没有必要,但很多老师还是受这样教法的影响,只是变成问内容、情节了。现在的老师进行阅读教学,应该把握这几个关键词:境遇、情思、表达、听说读写并重。叶老先生所说的境遇,我想应该和“情境”这个意思差不多。一篇文章往往是有情境的,起码有具体的形象。但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的“境遇”也许和课文中体现的情境有时是不一致的。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外生活语文化》,对教师要创设的“情境”有所阐述,可以作为参考。创设、感受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情思,于是可以朗诵,想要讨论,这样就可以磨练学生的思想,培养情感,激起说话的欲望。此时,教师再暗示、指导,使之每句话合于论理,出于至诚。这样就有组织,有条理,发于真知真情,而不是从教科书或老师的话再讲述一遍。
这样的教学理念如何落实到一篇课文的教学呢?叶老举了《 “国家的”》、《三黑和土地》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在这个教例中,我们看到叶老的教学也是用到讲解的,而且还比较多,不过他不是逐字逐句字讲解课文,讲解内容。教学的开始阶段,他也是让学生自学,读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理解内容和文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他就把阅读欣赏及写作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了。这里摘录几句,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结合“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的。
“第十四节,用的是“阳韵”,这也表示喜欢的情绪。送公粮,看闺女,都是高兴的事,在韵脚和节奏上也可以体会出来”
“是不是三黑工作的时候,苏金伞在旁边看着他,然后写成这首诗的”他们也会回答:“就算苏金伞在三黑的身旁看着他,也不会看到他心里想的心思。”从这一点引到第三人称写法的一些写作特点。
文中还提到抓出几个比喻句来谈谈,感悟一下运用的精妙;还有比较一下“看见”和“一看见”的区别和运用。叶老先生这样的教学具有了语文味,有语文的特色。他使我们觉得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文史知识,还要语言、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善于结合文章做具体的分析运用,从中传授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读书与写作。
看这个教例时,我曾设想了一下拿到这样的一首诗,我会怎么教,然后和叶老的教法进行比较,发现差别很大。细究一下,我是立足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而叶老是在初中教的这篇课文。所以同样一篇文章,如果是放在不同的年级,它所采用的教法就应该不同。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很有必要熟悉课程标准对个年级的要求。这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要求,才好确定教材的使用。
语文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教学生写作。叶老说:作文课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模仿不是好办法,抄袭是自己骗自己。教学生作文,同时要教学生做人。教学工作是带有教育性的,所以教书育人是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的,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该如何做人做事。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个是写作的源头。其次,就应该追求写作的法度与技术等了。
因此,教作文的时候,要慎重地选择内容,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写作之前,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边指导,边鼓励学生说。学生说完才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修改,要求学生自己修改,然后再誊写清楚交给老师。老师不必做详细的批改,那样做往往是徒劳无功的。不过教师应该肯定学生文章的优点,多写些鼓励的话,把一些共性的缺点拎出来,进行评讲,指导修改。面批和集体讲评效果比较好。
儿童如果刚开始习作,不能就放任学生自由发挥,应该提供一些范例,帮助学生确定层次。让学生知道一篇文章应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儿童写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脑中出现一幅一幅图片,再努力让图片动起来,形成电影一般,文章就生动了。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教师应该写写“下水文”。
语文能力的提高最终决定于学生。因为一个阅读与写作都是技艺的东西。懂得是不够的,它要历练,常练习才能形成习惯。习惯才成自然。它需要学生大量的读和写。除此之外,提高语文没有捷径
《叶圣陶教育文集》 读书笔记
中心小学 陈宇华
让爱滋润童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我在两年前就拜读过。当时,对李老师一心向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学习,要把孩子培养成幸福的人的愿望就十分赞赏与钦佩。今天,我又一次细细翻看李老师的这本教育手记,李老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执著的爱又一次深深打动了我。当我们感动于他对学生的细致入微的关怀时,会很多次地看到这样的话语,“我这是在还债呀!” 李老师说:“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但我应该也必须还这笔债。”越往下读,越发觉得李老师的人格特别高尚,也就更多地将李老师作为一面镜子,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于是也越发引起自己心中的震撼。
李老师曾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李老师的教育中追求的是师生之间多么朴素,多么和谐的情谊呀!
反思自己,从刚毕业时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职业倦怠,在时间的洗礼下,自己终究还是没能经受考验,曾经对学生的那份牵挂,现在变得非常淡然,或者说是有点麻木了。记得那时候,常常为着有些孩子学习上的困难而伤神,补课补晚了,心里还总担心着孩子回家,路上是否安全,心中总会十分矛盾,非得等到孩子回了家,我给他们打上电话才安心;也曾记得自己挺着肚子颠簸在乡间小路上,只为不想让自己和学生们失去一个同学,在我的努力下,迷途的羔羊终于找回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还记得自己和所带的中队队员利用双休日去敬老院和贫困伙伴家中慰问的情景,也还不时想起自己生病住院时,孩子们来看望我时那关切的眼神,那声声祝福的话语„„那时的我,对学生付出的是真诚的关爱,而我收获的更是学生满满的爱的回报。无论是那些憨厚的小助手,还是那个在我喉咙沙哑时提醒我轻声教课的有心人;无论是那个花了好常时间编制中国结又将它偷偷塞进我手心的胆怯女孩,还是那几个在我参加排球比赛前不断捡球给我练习、又不断朝我喊加油的调皮蛋,他们的行为都是爱的表现,这份特殊的爱值得我珍藏一生一世。然而岁月流逝,它终究具有尘封记忆的魔力,回到低年级工作的我,曾一度收起了对孩子的关爱。小孩子都不太能理解老师那苦口婆心的教育,在这群不懂事的孩子面前,再有理的说词都显得苍白无力。面对一个个行为自控力差的孩子,自己的耐心早已消磨得一干二净,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少了,多了的是对他们的埋怨和斥责。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
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
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
我读书喜欢反观自身,一路阅读中,我在问自己:如果万同是你的学生,你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会如镇西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但我会容忍他太多的反复吗?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恨,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会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来劝慰自己,会理直气壮地让万同清除出班级,而自己没有半点良心上的不安,因为自己已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
然而,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这一点,镇西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所以,在爱心的背后,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有对学生必要的惩罚。而镇西师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更使得镇西师的思考超出一般成功教师,而进入到了对教育本质,特别是德育本质的思考,《德育观念十大碰撞》就是这一思考的产物。我相信,正是因为有了诸如《爱心与教育》这样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考,才会有后来的《民主教育论》,那是镇西师真正成熟的教育理论!
即使如此,对《爱心与教育》,我在感动乃至于震撼之余,还是有几丝隐忧。
我听到一种说法,李镇西不可学!
不可学之一,李镇西每天工作多长时间?细细一想,这个问题并不可笑。这笔帐并不难算,还不包括物质上的付出。有很多时候,节假日甚至春节,镇西师是和学生在一起的,那么,镇西师算不算一个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亲?
不可学之二,教育是万能的吗?一个调皮的学生,需要教师调动多大的精力?而在世风日下的今天,在讲求效率的当下,教育者能与世俗对抗多久,对抗到什么程度?
不可学之三,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校给李镇西们究竟留下了多大的空间?学生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分数以外的东西?当整个教育体制并不特别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时候,一个普通教师如何能够与整个制度对抗,从而一步步地落实自己的理想?
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反衬出了镇西师的伟大,反衬出了镇西师的人格魅力!
是的,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奉献,教师要用美好的爱,用对人的尊敬和美好、深信的精神来塑造人。”是啊,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李镇西老师认为,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走到学生中间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老师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我决心赢回孩子们的爱。课间,当我换上球鞋,和孩子们在操场上一起活动时,他们一个个朝我递上了手中的毽子,只为我能用他们的毽子来锻炼。那一刻,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被孩子们纯真的爱包围着。孩子是多么慷慨,作为老师的我,当然再也不能吝啬地表达自己的爱了。课堂上,当孩子们有精彩的发言时,我发自内心地称赞他们,把孩子们美得一个个小脸通红;课间,当孩子们不经意摊坐在地上玩耍时,我用调侃的话语代替了严厉的斥责,“瞧,xx成小狗了!”孩子们会马上领会我的意思,从地上爬起,羞红了脸„„我突然发现,原来,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在这么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而且效果出奇地好。我坚信:如果师生间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环——老师经常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好呢?”学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从他的教育呢?”——那么,我们的教育已经现出成功的曙光!
为了迎接这屡成功的曙光,我会坚持向李老师学习,以爱育人,让爱滋润童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中心小学 李颖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笔记
欣赏肖川的真性情,喜欢他优美、自然而又耐人寻味的文字。当新书刚出
时,我便迫不及待的买来读了。
肖川博士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自序中这样告诉我:
没有理想,就没有企盼和期待,也就没有明天;没有信念,就没有勇气和毅力不断生发的源泉,我们就无法超越横亘在通往理想之境的无数险阻和艰难;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时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没有情趣和艺术,才情就会枯萎,生命之花就不能得到醇美的滋养;没有情趣和艺术,理想、信念、智慧与真情就缺少了最有力、最动人的表达方式。
但愿,我能在肖川的文字中感受作者的思想与情怀,既然文字的奇迹可以变为生命的奇迹,那么文字的永恒也就会变做精神的永恒。全书分为九个大的部分:
1、教育的方向。
2、教育的真义。
3、教学的智慧。
4、教师的解放。
5、文明的星空
6、语言的世界
7、心灵的阳光
8、自由的言说
9、书的芳香 一
教育的方向
1、教育的方向与方法
教育作为人类关注自我延续和发展的一项实践活动,涉及到两个基本的问题――方向与方法。所谓方向,就是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为一个怎样的社会培养怎样的人。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为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为民主社会培养好公民。
而方法更多的是将理想和信念化作实际行动的实践策略和操作程序。教育的方法包括用什么内容和用什么途径、策略与手段去培养我们所希望培养的人。教育方法固然重要,可教育的方向才是第一位的。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教师。每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心态的人,一个对人友善、宽容和积极介入社会合作的人。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方向走对了,路就在脚下。因此,在今天唤醒和强化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方向意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为幸福人生奠基
基础教育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所奠定的基础,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础教育应该在学生内心世界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让学生学会过精神生活,珍视精神的价值,眷注内心,使学生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源泉和宝库,以便让学生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快乐是心灵的阳光。其次,基础教育的基础应该包括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卢梭曾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再次,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应该包括发展学生独立地、有尊严的面对世界的品质和能力。这就需要学会质疑与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天平上来考量,思考别人思考过的问题;就需要学会有效的自我表达——能够充分、体面地表达自我,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形体语言的表达;就需要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当你做出选择和决定时,你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获得可靠、足够的信息。
第四、基础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电动的机床中还应该包括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
最后,基础教育要帮助学生与他人、自我、自然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
一言以蔽之。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幸福人生负责。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3、为自由社会培养人
教育除具有使个人获得发展——培养其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功能之外,教育还有其社会功能,即使社会安定、和谐并得以延续。我们的教育要服务于何种社会,这是教育的方向问题,亦即教育的根本问题。老子说:“祸莫大过无敌”。“没有约束是最大的祸患”。
自由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平等。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利的集中。自由社会当然也是法治社会,而不是“人治社会”,法治意味着社会公众自己替自己作主,享有充分表达自己愿望、期待和要求的权利。法治也表明了只有人民(社会公众)自己才有资格拥有对法律之好坏、良善与否予以最终判断的权利,而其判断的共同标准,乃是人本身的最终生存、发展和完善,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自由社会也是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的社会,一个能使人的个性最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最人道、最合乎人性、最有利于每一个人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社会。
在一个自由社会中,个人最有可能去追求自我完善,去追求体现个人智慧的魅力、个性的魅力的机会,而不是靠仰人鼻息、人身依附、趋炎附势去获得现实的好处。
一个国家国民政治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其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自由社会培养人,这就成为了我们教育的社会职能在现时代最核心、最根本的体现,因而是今天我们教育的重要使命。理想的社会应当由具有民主性格的人来建设。而为了培养民主的性格,从培养目标到评价选拔的标准,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式,从校园生活到家庭教育等,都应该是充满平等、民主、尊重和开放的。学校应该成为民主社会的雏形,应该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力量。
4、造就自主发展的人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愈来愈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这一理念可以展开为以下六个命题:
(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能够成为他自己,成为他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创作者,并进而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
(2)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 以达到的。
(3)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6)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自主发展是其核心和灵魂。
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就是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就是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就是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人。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为了造就自主发展的人,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其次就是切实的推行发展性评价。教育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另一个原则即激励性、期待性,以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另外,在学生全部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在课堂生活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想象未来、憧憬未来、规划未来、设计未来的能力。
最后,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始终应该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来追求。
5、受过教育的人
受过教育的人,是这样一个人:他严正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真诚而又练达;他勤勉而又从容,刚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实而又不断地追求人生最高的生命境界。
“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不贫穷的,在民智力开启的地方,经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也许我们始终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然而,我们眺望着理想的高地,我们不屈服于现实;我们也会有暂时的休憩和沮丧,但我们永远怀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冲动,且吟且行。
6、素质教育的旨趣
素质教育就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以下表述是比较有影响的: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如果仅仅将应试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那么就大大的窄化和浅化了素质教育的意旨和内涵;素质教育应该承担起否弃一切不人道的教育、一切非人性的教育的历史使命。由于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具有全面性;理想的教育应当具有良好教育的所有特征,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切有意的教育改革的探索、一切被实践证明的好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都可以囊括在素质教育之中的原因。
7、置疑“学会做人”。
8、充分发掘和彰显学校教育的力量。
所有教育都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因为所有的教育都会涉及到人的内在的价值系统的发展。
当前要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对教师提出要求,而对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却关注不够。只有教师本身有幸福感、有内在的尊严、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乐趣时,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的投入工作。对于学校来说,“德育不是一项工作,而必须溶渗与学校的全部活动中。”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通过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的选择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宽松、宽厚、宽容;自主、自由、自信;成长、成功、成人”。
9、以改革的精神反思课程改革
改革的精神,就是开放的意识、探索的心态、包容的气度、多元的观念、虔诚的情怀。教育改革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作为我们的试验品,我们需要有谨慎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这也是改革精神的应有之义。
本次课程改革有两点非常突出:一是有助于改造国民性。传统的教学压抑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我想通过这次课程改革,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自主的空间,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变得自信、积极和乐观,从本质上改变现状,弥补国民性格的缺陷。
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促使教师成为探索者和研究者。因此,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素质: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三是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的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
衡量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志究竟是什么呢?
其一,是看我们的教育追求是不是体现了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宗旨,也就是说,是不是在为幸福的人生奠基,是不是在培养民主社会的建设者。
其二,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学习是不是积极主动,学习过程是不是充满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是不是乐于思考和勤于自主探究。
其三,是看师生关系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不是变得平等、和谐、融洽了。其四,是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不是真正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是不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其五,是看是否真正形成了高效的学习型组织和创造了优良的学校文化,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笔记
中心小学 陈宇华
《孩子们,你们好》读书笔记
没有理想,就没有期盼和期待,也就没有明天,没有信念,就没有勇气和毅力不断生产的源泉,我们就无法超越通往理想之境的武术险阻和艰难;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当拿到这本《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第一眼就看到以后这些文字,在我的心理产生了共鸣。作为一个的教师来说。教育智慧的积累还需要不断夯实,而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更需要做更多的功课。而读了肖川的这本教育的智慧给了我更多的方向和指导。书中的教育的真义,教学的智慧,教师的解放,文明的星空,语言的世界,心灵的阳光,等等作者全方位的阐述了整个教学系统的理念和指导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发教学智慧。
其中的“体育的价值”中:这样写道;体育的精神,就是竞争的精神,就是超越的精神,就是在自觉遵从共同规范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发挥个人的潜力,追求卓越和成功。在机遇与挑战瞬息万变的时代,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竞争精神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体育强调参与,更崇尚竞争,体育对锻造和培养人的意识有独特的作用。
这些教育家肖川都做了系统阐述,对一个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理论知识的充实。
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的听觉,以便从这种所谓的喧嚷中辨别出这个儿童乐队中各种不同音律的乐器所奏出的音响,并使你满怀着先行聆听一下这未来的生活交响乐的激情。“叽叽喳喳”这一词的意义是:鸟儿和儿童表示欢乐和愉快的一种叫声。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孩子们,你们期待从我这得到些什么呢?你们的笑容使我感到了一种快乐的预兆,你们对自己的老师是这样的慷慨和信任。“
教了七年的学,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中,我最喜欢他们冲我灿烂地笑,那个时候,我会有强烈的幸福感,孩子们的笑里充满了对我的爱和信任,这让我觉得,他们的笑箱和煦的阳光,我沐浴在其中,感到心中无比的温暖!如果某个孩子的眼神里挂着冷漠、无所谓的表情,那就箱把把利刃,插进我的心,让我万般地心痛!我认为,对待学生决不能粗暴,不冷静地处理问题,会伤了他们的心,那么你就永远也得不到你想要的他们的爱和信任,浓浓的爱就箱熊熊的火,能融化一座座冰山,再淘气的孩子也会在爱的面前俯首称臣,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我们班有一个问题学生,我不便说出她的名字,就简称L吧,L这段时间表现特别差,什么作业都不完成,一心只想着玩,为了转化她我是费尽了心思,原来我时常冲她发火,后来我读了《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后,认真思考,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我觉得不能遇事不冷静,要从孩子的心理入手,来瓦解她的冥顽不化,于是我耐心地找她谈话,有一次我问她,”你想将来上大学吗?“她不假思索地说:”不想!“这话让我十分地费解,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个孩子已经放弃自己了,她不想好好学习,她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没有用,我觉得问题很严重,我鼓励她说:”孩子,你知道吗?其实你很聪明的,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我相信你能行„„“经过一番鼓励,她似乎又重新拥有了信心,表示可以试一试,我很高兴。L的妈妈在与我攀谈时说这孩子她是管不了了,她妈妈每天卖菜,一个是没有时间管她,另一方面这孩子也很不上进,学习没有自觉性,必须得有人盯着,否则肯定不会去学习,作业是打死也不愿意做,论堆了!我想看看这孩子是不是朽木不可雕也!当天晚上,我跟她妈妈商量,留她在我家写作业,我辅导她一个晚上。真正接触这个孩子以后,我发现不是这个孩子素质不行,而是她始终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导致学习落后。先说她的生活习惯吧!浑身上下没有干净的地方,跟她离得近了,就能闻到一股臭味!于是,我给她洗了澡也给她洗了衣服,换下了脏衣服,她告诉我她已经一个月没换内衣和外衣了,这让我倍感惊讶!再说说她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不看着她,她精力就不集中,但是字是完全能写好的,只是不能坚持!说实话,那一个晚上,我感到好累,教她很累,但是同时我也看到了希望,只要我能对她付出我的真心,我想她会记在心里,去好好学习。以后的每天,我都留下她,给她补补课,渐渐地,她有所改变了,我想我的爱心有了回报,打这以后,她变了许多,虽然表现不能说很好,但至少她是在努力!在朝前走,向着好的方向前进!我很欣赏,这应该是爱的力量吧!在班里的”悄悄话信箱“里,她写道:”谢谢王老师,我想要学好,我过去不好好学习,你能原谅我吗?“我想,我早已在心里原谅了她。我看了她写给我的纸条,心里甜滋滋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有爱,有耐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学生,将来才会桃李满天下,获得事业上的满足感、幸福感,时间会检验一切!
《孩子们,你们好》读书笔记
中心小学 李颖
第三篇: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
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大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来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就教育的理解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像个空瓶子,其中一无所有,开着瓶口等待着把东西装进去,另一派认为受教育者自有发掘探讨的能力,这种能力只待培养,只待启发,教育事业并非旁的,就只是做那培养和启发工作。
就教育的方法说,一派注重记诵,使受教育者无条件地吞下若干东西,另一派注重创新发展,不但使受教育者消化那些东西,化为自身的新血液、新骨肉。
就受教育者的方面说,受前一派的教育是“为人”,有人需要一批工具,你是应命准备去做工具,不是“为(别)人”是什么?受后一派的教育是“为己”,“古之学者为己”的“为己”,发展知能,一辈子真实受用,这种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教育”.也是《叶圣陶教育文集》贯穿始终所提倡的教育。
书中所提到的前一派教育的弊端,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在今天的教育界仍值得引发我们的思考,尤其是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时,有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态度都由分数来决定,把学生当作一架考试机器,希望在他们的大脑中尽可能多的“填”入知识。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学生也是有感情、有知觉的生命体,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感受。
通过本书的学习,使我再一次领略了教育的真谛——是为了受教育者和谐、健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心灵的健全比接受知识的多少要重要的多。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更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使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的高兴,发挥自己的天份、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仅仅一时感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向教育先哲学习,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教育,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给予关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的心灵、人格都健康发展。
第四篇:叶圣陶教育文集读书心得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
——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
巴丹曾有一句至理名言:“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怀着对大师叶圣陶先生的敬仰,更为了汲取“营养的甘泉”,我翻开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教育名篇》。
叶老毕生不懈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国外近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创新,他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源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生命力。他从事和关注教育工作70余年,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巨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体现了教育家的教育个性,又体现了宽广的时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对大师的阅读中,遇到了无数给我启迪和激情的好文章。透过一篇篇文章,我看到了大师那独具的慧眼,敏锐的心智,海一般的胸怀,天地般的博爱。他的理论:由认识自己而革新自己,由革新自己而成就自己。叶老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着深刻的影响,对此我深有体会。
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对于叶老提的这点新牟小学的姜曰美老师做的就非常好,她首先自己围绕童年趣事写了一篇下水文,只有老师先“下水’,才能真正摸到学生写作的脉搏。长期以来,或许因为我始终教低年级的缘故,认为作文指导很简单,无需老师写下水文;或许因为工作忙的原因,对写作兴趣不大。俗话说,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试想长此以往,不但对学生的作文指导起不到促进,恐怕连自己也不会写作了。读书跟作文一样,唯有善于读,才能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自从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就开始了革新自己,闲暇之余我经常博览群书,无论是网上的电子书,还是生活中的纸质印刷品,不管是借来的,还是我自己订阅的,我都精心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片断。每次作文开课前,我也查阅资料精心准备下水文,课堂上认真听取学生对我的作文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步感受到,我喜欢上了读书、写作,对自己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让受教育者“疑难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就是说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我从大师的话中明白了,教育是一种责任。知识是不能灌输传递的,必须由学生领悟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他的课堂上没有美妙的音乐,没有色彩迷人的画面,也没有精细周密的预设,有的只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两三张幻灯片,仅此而已。但学生学得情趣盎然,省时高效,让听者从中悟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该认的生字认识了,该写的字会写了;课文读懂了,该背的背熟了;词语活学活用了,道理、情感渗透了,好的习惯培养了。道不远人,于老师的简单教学里透露出对语言文字的热爱;真水无香,于老师的简单问题里全是对学生真诚的关注。我想这就是大师“上课的一种责任。”
教育不是灵光乍现的光芒,而是横跨天空的恒光。只要有教育的存在,也就有阅读大师的同行。教育越深入,越使我们认识到展开与大师对话、交流的必要。
第五篇:度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
《叶圣陶教育文集2》之主人翁教育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毋庸置疑,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也经常这样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却真的很值得怀疑。
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看见小孩,心里喜爱,往往说他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要对少年青年说些话鼓励他们,“你们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啊!”也往往脱口而出。口头说着,心头未必想得怎样清楚,也许什么也没想,只像在十点十一点的时候遇见了人,照例说一声“你早”而已。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专家戴维先生向我们这些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句话整天挂在嘴边的中国老师提出的怀疑:
其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实录中“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教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
其二,一些教师对教学环节点评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授课老师的身上,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其三,课堂讨论中,孩子们一定发现了不少东西,为什么不让他们一同分享呢?因为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是不可以独自行事的,这就是我们的课堂。
其四,“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
还要这样手指一点,说一句‘很好,坐下呢,’要知道,这样做,小孩子连点面子都没有了,这不是在扼杀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吗?”
其五,当他得知,中国的课堂上是有规矩的,学生坐下去与站起来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时,他更加惊讶起来:“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的确,我们关注学生太少了,评时备课也好,听课评课也好,总是写满了一个个问题,至于学生怎么回答,这样答我该怎么办,那样答我该怎么引,平时的备课本中少之又少,听课本中也只是在记录教师的话语,学生的回答也被忽视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点我们和美国的认识是一致的,然而我们只是口头说说而已,骨子里并没有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自觉不自觉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的灵魂、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发挥创造。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
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探究氛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与探究学习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的领路人、启蒙人,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应该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也许我们并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的倒是躬行实践。
什么时候,我们能用心地去对待我们已经说过的事情?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还是把它落实在每一个课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