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机下三奥股份即将面临的挑战(共)
三奥股份厚积薄发积极迎接挑战
三奥股份是福建省三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三奥股份是一家面向广电、电信、政府和高校等高级别用户,提供数字媒体存储管理、播控发布及增值应用等综合解决方案型企业。目前,三奥股份正以其技术上的三网融合和售后上的“双核服务”,积极备战迎接挑战。
三奥股份自1999年建立以来,一直以登上创业板为其终极目标,三奥股份员工也一直未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着。三奥股份的技术员工专心攻克技术难关,在2011年4月~8月三奥股份共获得了三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各一项。面对三奥股份技术员工的积极备战,三奥股份的售后人员也没有落后,三奥股份自成一体的本地贴身化服务模式“双核服务”为三奥股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三奥股份员工如此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激发了三奥股份的领导层的拼搏精神。在三奥股份领导层睿智的领导下,三奥股份自1999年建立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1999年——福州三奥计算机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三奥公司厦门运营中心成立。
2004年——三奥公司江西运营中心成立。2005年——成立数字技术研究中心;推出三奥自有品牌的广电产品。
2007年——成立数字媒体研发中心;成立广电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2008年——公司升级为“福建省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ISO9001:2000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成为省高科技产业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福建省信息产业厅授予的“双软企业”称号。
2009年——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新媒体技术研究中心;针对三网融合下一代广播电视,成立NGB事业部;成立通信与新媒体事业部。
2010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更名为“福建省三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无锡成立“南邮---三奥三网融合技术与产业研究院”,作为研发总部;成立江苏省南邮三奥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华东营销总部。
三奥股份自建立至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目前,三奥股份正在积极筹备外界诋毁事项。当然,三奥股份登上创业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过,对于三奥股份发展至今所展现出的实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奥股份有实力也有能力将这一闹剧完美落幕。
第二篇: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的施行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给教师带来了许多难题也给了教师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我们这些即将走上教学岗位的师范生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有这些挑战的存在而畏惧新课改或对新课改单纯地持批评的态度,而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正视挑战,结合自身实际找到突破点,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牢牢把握住这个自身发展与才能展示的机遇。
1.教师在适应教育理念中面临的挑战
应试教育中,分数决定命运。为了这冰冷的数字,学生付出的是成长的艰辛来茫然,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传递的知识知识框架,教师热情早已泯灭,但竞争残酷,尽管枯燥,单调反复,毫无创意,谁又能敢冒险做出改变呢?没有教师愿意做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着,很多教师都想在学生心灵播下热爱生活与探索、追求科学的种子,但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这样的努力也只是微乎其微。时代需要一场变革来打破应试教育中这样尴尬的境地。
任何教育理念若注重以学生为本,那无疑就更接近教育本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指向了人的发展。这三个目标交融互进,没有一个脱离学生发展这个总体目标。我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因新课程教育理念变革所带来教师在适应教育理念所面临的挑战的认识: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应试教育中,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新课改中,学生仍需要听和练,但在听、练的过程中要求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在新的学习方式下,教师需重新在课堂内外给自己定位,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材料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来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2新课程重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我在这里将新旧教材中有关原电池的内容做比较。旧教材中只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介绍了原电池构成——自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两个活动性有差异的金属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然而,铜-锌原电池只是原电池中的一个特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条件与当前我们所用的电池所需的条件还是有差异的。新教材中,就结合了我们生活实际,为学生指引了电池发现发展的时间顺序变来探究电池本质,通过研究一个个特殊的电池构成,将原电池的构成做了修正为:电极反应的物质、在不同区域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闭合回路,这样的结论适用性更广,更为一般化,还原了原电池的原貌。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认识和启发、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若不抛开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旧有观点,利用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更新的教学方法,这些只是空谈。
1.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探究精神贯穿与教学始终,令学生深入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注重知识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结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带领学生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游览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欣赏科学的魅力、体会科学家的个人魅力;将学习活动深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以受过教育的人的视角理性、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要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将学过的知识用来更好地服务生活,帮助他人,用创新精神太开拓生或新的维度„„这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是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为前提的。
新课改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变,尤其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后教师的主导地位更是不能丢。因为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少、社会经验少、学习方法欠佳、自学能力弱,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骄傲是及时的点播与指导,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那些突发性问题。可以说,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即让新课程在施行上能让学生更全面、在某一方面更深入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新课改后,教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等等。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有效实现角色定位,尽快走进新课程。2.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2.1教师在知识掌握与处理上面临的挑战 从新课改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在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不是过去应试教育要求的那样只会做题而已。教师教学若单纯地拘泥于书本上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机械地传授给学生,是很难让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并达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更何况,现在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获得信息的速度也更加快捷,有些知识的获得,学生与教师获得信息只有快慢之分。教师若想将知识更加系统、生动、深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只能加强自己专业知识修养,达到融会贯通。
教师是学科发展的主人。并且中学教师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中占据重要的环节。在知识的掌握上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对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都要有清晰地了解。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更加迅速,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本学科知识,增强对学科的关注度,不要让自己与学科发展脱离。让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富时代特征,这不仅反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与国家、社会对人才要求紧密相连。
在知识的处理上,教师应具备提取信息的能力,能从众多信息中找到教育重点以及将社会和生活中现象链接到本学科知识教育的能力,将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生活中处理问题的一些能力。教师也应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衔接,将知识形成体系,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2.2课时的规划与利用 变革需经过时间的检验,而新课改后课时的规划与利用是新教师在实践上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下面是我对课时的规划与利用两个方面的分析。
2.1.1课时合理规划
相比课改前的教学新课改对学生的发展要求也更高,更多元。新课程的教学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知识传递了。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对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并希望给学生的一生带来深远影响。尽管内容的数量与过去差不多,但多元的目标必然需要多元的教学形势;与此同时,课时的数量却没有增多。课时的规划成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可避免地问题:如何在与过去相同的课时数进行更多元形势的教学,是教师在合理规划课程上普遍要面临的挑战。
每节课的内容不同,目标偏重有所差异,课时分配上孰轻孰重是教师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况且现在很多中小学有很好的教学条件有限,资源还不是很丰富,在课时规划上需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
2.1.2课时的有效利用
教学课时虽然已从总体上规划好了,教学目标即每个学生更好发展的实现离不开每一环节的质量保证,即每节课的高效利用。这样的高效利用包括:
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得到他们应有的发展,在这方面,教师除了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素养,过硬的教学技能外还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深入了解作保证。各个环节的环环紧扣,及教师教学应注重课程间的紧密联系,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课前应确认好学生的发展基础,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不能脱节。
以上只是我更具自己所见所列出的新课改下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我的认识。然而,我还未真正走进新课改的课堂,相信,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我没有发现。尽管如此,我不会畏惧,我将继续学习、探索并积极参加相关实践,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走进新课程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涂运芳。转变教学观念,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改之前的思考。物理教学探讨。第28卷总第400期
2.敬文彬,黄青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构建漫谈。教育时空
3.张爱平,李婷婷。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读与写杂志。2009年3月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新课改下 教师面临的挑战
班 级:09级化学4班
姓 名:简怡芸
学 号:40907223
第三篇:中国公共卫生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下)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中国公共卫生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下)
赵根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
二、公共卫生的成就和挑战
(二)公共卫生的挑战
3、应急体系
第三,应急。国家很重视,但SARS期间,我国建立了卫生应急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那我们应急体系当中有什么问题在里面呢?主要的薄弱地区在农村地区,公共卫生的应急,包括传染病爆发引起的应急处置,都需要合作。如禽流感,卫生和农业部门,学校里面发生的疾病爆发,卫生和教育部门合作机制问题,还有实验室的检测问题,快速地病原体检测问题,还有经费问题,还有储备问题,你有多少货,假如发生的话,事情来的话,你能否应付。如我们谈到的达菲,用于流感,达菲够不够用?假如出现流感来的话,预防的达菲药物够不够用?这就是储备了。这个很矛盾,我预防了,我准备得这么多,疾病不来,这又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怎么样平衡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信息不够灵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你会注意看,有的时候叫我去,人家都说好,一般来说,人家说好的,我不太多说,我说你们现在建立了传染病的报告网络,请你告诉我上海发生的历届的传染病爆发是网络发现的,还是传统的电话报告?他们跟我说,绝大部分还是学校里面报告,那网络起了什么作用?花了这么多钱,给人看,计算机网络,所有的信息都在计算机里面,这个信息是给领导看的,关键问题是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信息不灵敏,反映不够及时,处置不够合理,你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疾病的时候不够合理。包括刚才谈到的体系问题、队伍问题、基础问题,这还是非常薄弱的,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应急反应。
4、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
当然还有全球化、工业化的问题,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尤其是各类污染,还有职业病,这是在前年还是大前年,后来人家追踪报道的“开胸事件”,他说他是接触了工厂的粉尘之后得到矽肺,工厂不承认,证据没有,主动要求开胸,让外科医生证明他是矽肺患者,职业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病。另外还有一个南水北调工程,这是地方病,昨天还是前天人家叫我看个材料,南水北调工程大家都知道,但曾经有专家提出,南水北调,南边的水里面有血吸虫的,到北京、天津去之后,北京和天津会不会有血吸虫?人家说,当时北京分管的副市长、天津分管的副市长说,假如有血吸虫的话,我宁可不要南方的水来,因为水进去之后,因为钉螺有的时候是能够浮在水面,有的时候浮在水草当中,它漂过去的时候会把钉螺带过去,但它到一定的时候钉螺会死掉,也有争论。包括三峡工程,现在还有争论,但现在三峡工程建好之后,血吸虫的影响至少是负面为主。还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当然现在的压力很大,压力带来的精神问题等。
5、卫生资源的不公平性
还有一个挑战,不公平,主要是体现在资源的不公平,体现在人员的不公平。大家看,这个数据不是最新的,但我想跟大家说明这个问题,70%的农村人口只占了38%的卫生资源,我国70%的农业人口只占了38%的卫生资源,所以在排名当中,一块是我国都不承认,这个谁排的,我国能排到倒数第四位,总共192个成员国,我国排在188位了,而且是把我们的一个同事骂得半死,我们的同事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肯定他排的,他对中国的情况最熟悉,所以他不敢回国,这个不仅仅是领导骂,谁都怕领导,这是公平性的问题,188名。后来经过SARS之后,大家都认可了,的确是这样,所以导致我不看其他的数据,从婴儿死亡率,从传染病死亡率来看,虽然我谈到很低,但从婴儿的死亡率,从传染病死亡率来看,城市和农村哪一个高?农村高。城市和农村,农村高。从东、中、西部来看哪个高?西部。也是不公平的,农村来说不公平,地区之间不公平,城乡之间不公平,直接反映这个数据是能说话的,要有数据说话的。
6、公共卫生中的伦理学
最后一个问题,伦理方面的问题。现在医学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当中的伦理较少考虑,但公共卫生当中的伦理有问题,的确也很麻烦,所以在去年的“两会”当中,我国的CDC主任就谈到能否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的艾滋病病人能不能公开他的信息?这是伦理方面的问题,很麻烦,因为我国的艾滋病性病是匿名报告,但匿名报告出现的问题是,他可以用张
三、李四报,出现的问题是我找不到这个人,这个人继续在社会当中,作为一个传染源传播;第二个,也不利于对病人的管理,但又有问题,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歧视,我刚才PPT上有,歧视问题。我在杭州说卫生公共服务调查当中,因为都是调查,落户调查,调查他的医疗服务,调查他的公共卫生,调查他的家庭信息,调查他的医疗保险,我说能否给我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加一个问题,我说能否问家里面有没有人得精神疾病,今后我提出来的问题,因为只有我是代表公共卫生调查,其他临床的,他说这个问题肯定不行,不要放,我说为什么不要放?当地的也不支持我,他说,赵教授这个问题不能放了,放的话这个问题就完成不了的,我说为什么?他说一看精神病就不行了,精神病就是歧视,精神病就等于神经病,老百姓就是这样认为的,神经就是这个人有问题,这个人家里面有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做任何事情,从国外来说,比如说我问你一个问卷,你是不是抽烟,你住在什么地方,你是不是饮酒,我又没有要你签字,但又很麻烦,所以我刚才说黄金大米,黄金大米,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没有什么问题,除了知道不知道之外,就差了一个,后来好多人反映说媒体也没有办法,好像这个事情是拉下中国人面子了,你说任何新的药物、任何新的产品都要有人走第一步,不然这个新的药物、新的产品怎么推广,我们一直讲中国人创新不够,那我们这个工作都不做的话,我们的创新从哪里来,新,总是要有人做的,当然前期应该做过实验,但总之要有人开始用,然后我也看到疗效,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其他领域,所以我是支持CDC的,不管现在下台的观点,就差一个让消费者知道,国外已经证明是有效的,无非我是在黄种人身上证明是否有效。但要知情同意,总而言之要有益无害,要公平公正,这是宣言当中的知情同意的几个原则。
7、我国面临的各种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自1985年以来,我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公共卫生危机。1985年艾滋病传入中国;1988年,有的同学还没出生,上海甲肝爆发,30万人,上海发生甲肝,是什么引起的?大家听说吗?吃启东的毛蚶,我们同事吃,他一直要我吃,他说用开水泡一泡,然后带一点血的毛蚶是最鲜的,因为开水泡一泡,没把甲肝病毒杀死,上海人以前都这样吃的,开水里面一过,马上就吃毛蚶,然后把盖开了之后,就像我们吃的。然后,1994年、1995年河南的血浆引起的艾滋病,然后2003年的SARS,2005年的猪链。
2007年,这个主要是在上海发生的群发性的下肢瘫痪,主要是在复旦大学的附属儿科医院发生的鞘注仅仅是一个用来治疗肿瘤的非常经济有效的药物,在当时治疗白血病患儿当中发生了大量的白血病患儿,下肢瘫痪,有的甚至是全身瘫痪,几十例,不知道什么原因,然后在东方,在浦东的儿童医学中心也有,在云南、昆明也有,很紧张,原因一直找不到,但就是用了这一个批次的药找不到原因,检查来、检查去,成份也是一样的,后来原因是什么?是这一个批次的MTX混了硫酸根,因为生产这批次药之前,药厂不可能一条生产线生产一种药,这条生产线生产着另外一种药物,另外一种药物含有硫酸根,但没有清洗干净,这条 3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生产线换了新的生产的药之后,没有清洗干净之后就生产了MTX,然后引起的。后来我不太清楚了,我参加过几次座谈,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一把手局长来了几次,我听说是后面,硫酸根是肯定的,后面谁检查出来这类药品有硫酸根呢?不是我们国家,是欧盟检查出来的,这有点不太面子,人家检查出来我们的问题。后来赔了不少钱,这个药厂也基本上半倒闭,这个药物,而且后续的问题是什么?要用这个药物没有了,停掉了,这个药物是普通老百姓最用得起的药物,又便宜、又医保、又能有效。后来三鹿奶粉事件、汶川大地震,这是公共卫生问题,这是我们经历过的,对不对。
8、长期困扰的公共卫生问题
但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公共卫生问题,比如说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上海有多少万?大概有700到800万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上海传染病的高位、高发人群,农村的公共卫生,平衡的问题、弱势人群的问题、职业的问题、烟草的问题,烟草院士,我们同时有很多人签字,当然我们的签字是非常弱小的,取消烟草院士,好多人都反对的,这是两个要谈到的。烟草的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精神病问题、慢性病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公共卫生范围很广,这都是我们后续引起的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
三、公共卫生的职能和任务
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职能,公共卫生,SARS以来,我用了三句话。第一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温总理的报告当中就谈到了,今年要将人均的公共卫生经费增加10块钱,增加10块钱是什么概念?全国什么概念?从25块增加到35块。另外,SARS之后,望全国人民广泛关注,尤其在SARS期间,好多人变成了流行病学专家,都会讲SARS怎么回事,虽然不知道SARS病死率和死亡率,所以这是一个高度关注。然后,投入增加,投入增加非常明显。
我们刚才跟大家说公共卫生,公共卫生主要是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公众的健康,所以它可以分解成四个任务,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流行;改善健康环境条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这是我们刚才在介绍公共卫生的时候,我给大家的定义当中包含的内容。所以,它有四个支撑的结构,体系与机构,有技术,要有法规,当然要有经费以及人,公共卫生平时做什么呢?当然宗旨是预防控制疾病,平时做监测,比如说,如卫生局网站,上海是传染病的发病的监测,我刚才谈到了上海市18岁以上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30%是通过监测和调查来的,所以,我们要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对策,要实施,如计划,为什么传染 4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病发病率这么低?你也很少听说现在儿童当中的传染病,所以SARS之后,儿童医院专门建了一栋很好的楼,收治儿童传染病,但现在有多少床位在利用?很少,很少。归功于疫苗,当然也归功于条件改善,打了疫苗之后基本上不会发病,像国外打疫苗,我打疫苗给你保险,你打了我的疫苗,你得的疾病之后,我给你保险。然后是评价,高校里面,我评价做得多了,如我评价过上海市150多万支流感疫苗打了之后,前年,2009年打了之后效果如何,我也在评价2010年上海儿童强化麻疹疫苗之后效果如何,我就是做评价的。我评价过很多国际性很大的项目,他们几亿美元的项目我都评论的,但我一般不太愿意给政府交流评价,虽然它出的钱更多,但我不太愿意,我拿了人家的钱,给人家说话,我觉得不太好,评价要具有公正性。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时间关系。
第一个任务是预防应对各种各样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二个,改善卫生条件,健康的环境,如我们谈到的治理,空气的治理,当然复旦大学前一段时间,我看专门有报道,复旦大学的环境卫生学科,它就谈到的是环境污染,我前两天在公司讲课,就谈到为什么对人群的疾病健康,他会谈到这个到身体之后怎么办,然后他从各种各样的文献,支持、引起XX疾病,这是公共卫生的问题,环境跟疾病的关系。
提供基本医疗,现在社区当中,现在好多都在考核社区的公共卫生,社区考核当中,80%,你去看,不管你所在的地方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的药物是做公共卫生的,不是看病的,包括现在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主要是公共卫生,如测量血压,给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给他配药,指导他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公共卫生。
第四个,健康素养。我想讲几句话,刚才我讲我国的健康素养只有6.8%,什么是健康素养?健康素养不是健康知识,健康素养是指人的一种能力,它使一个人能够获得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这是你们中学当中会看到的,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身体、心理,还有社会适应能力,有的小孩一直闷在家里面,网瘾,不出去跟人打交道,这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关心自己家人和他人健康,用更多的科学知识、更深刻的理解预防为主,更好地把握健康行为,更注意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环境,更合理地对健康投资、更主动地参与社区的公共卫生活动,这是健康素养。所以,除了要有健康行为之外,还要理解、获取这些知识,所以,这是健康素养。
这是科学的支撑体系,体系和结构,科学的技术、伦理和法律,资源和分配。这里面注意几个方面,要建立国家为主导的大公共卫生团队,包括CDC、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还有卫生机构、科研院所,要加强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尤其要重视医院公共卫生功能的建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设,最近有要求每一个医院都要设立公共卫生科,做什么?医院里面,现在做的什么?院内感染的控制、医院的废弃物的处理,还希望做医院病人当中的健康管理,康复指导等,都希望在医院公共卫生科来完成。
模式方面我就不说了。但公共卫生的特点是什么?你可以注意看,根据我们前面介绍的概念,公共卫生是国家所有,所以,公共卫生不仅仅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督所、妇幼保健院、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以及预防学科学院等,从SARS来看,对政治的敏感性。对于科学的依赖性,公共卫生对于科学的,如SARS期间口罩究竟有没有用?每个人都说。所以,那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戴口罩肯定有用,然后口罩洗了有没有用,口罩几层有用,都没有依据。对于公共参与的需求性,以人群为对象的,所以公众的参与很重要。
公共卫生除了生命价值之外,公共卫生也有其经济价值,预防了多少疾病,就节省了多少资源;预防了多少糖尿病,就省了多少的资源在里面。公共卫生的社会价值,能影响到社会稳定的。
四、国家医改中的公共卫生问题
最后,花一点点时间跟大家说国家医改当中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医改,大家可能听说过,我们称作为“四梁八柱”,就像造房子那样,四个梁,八根柱子。四个梁是什么?四大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那医疗服务体系最难的正在试点做,公立医院改革,希望去掉以药养医,你去看病大部分花的钱是医药费上,现在好多地方,因为我基本上全国各地都去了,药费控制,然后把钱转到什么地方?检查费。医疗保障体系,主要国家拿钱的,或是大病医保,或是合作医疗,或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是城镇职工保险等,我国现在医保做得很好,你要交600多块钱,享受得病了之后的优惠,因为你只要交100多块钱就可以了,还有500多块钱政府给你交,就是我们说的全民参保。药品供应体系,又有问题在里面了。药品供应,现在好多地方,村卫生室只有100多种基本药物,然后乡村卫生院只有几百种基本药物,所以现在医改之后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村卫生室、乡村卫生院病人很少,因为配不到他所需要的药物,所以,今年国家要增加基本药物,但这是“四个梁”。
“八个柱子”是什么,这里面要有管理机制,要有运行机制,要有筹资机制,要有个价格机制,要有个监管机制,要有个人才保障机制,要有个信息系统,要有个法律制度,所以,这是八大支撑。
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国家医改2009年到现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马上五年过去了,有进展比较好的,有进展比较慢的,有的刚刚才起步,显然这个是最难的,政府不补,你叫它取消以药养医,医务人员工资怎么办?做得比较好的,这一个,因为医保当中主要是农村医保当中,绝大部分由政府买单,但好多老百姓不愿意掏20块钱,叫他掏20块钱他也不愿意掏,因为他觉得我很健康,我并不医保,我投了医保,我的20块钱为什么给其他人用呢?他是这么想的,我肯定不会看病的,为什么我要出钱给你用?所以我不投保,做得比较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也是政府给钱的,所以我给大家说一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这个是我刚才谈到的,这是一个四梁,帮助人支撑,所以形成一个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你要做脑CT,你要做核磁共振,你要拿进口药,你不要到这里面去拿,这是最基本的。但这四套体系是相辅相成的,配套建设的,是协调发展。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几个方面:第一个,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包括乡村卫生院;第二,确立公共卫生服务范围;第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四,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服务监督。这是整个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当中的,有的机构有的是机制,有的是体系。
那在重点当中,当然已经过去了,公共卫生的重点的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那再谈什么是均等化?一开始,所以,有的时候领导不知道均等化了,西部地区,我看到西部地区有的分管公共卫生的副省长,他是怎么做的呢?文件也不读,均等化就等于平均,然后的话,把国家的钱按每人多少钱发下去,这是均等化吗?均等化是,你该享受服务的都应该享受到,不论地区、不论民族、不论性别,如你是6岁以下儿童,应该享受儿童服务的,你去享受,你不要70以上也享受,那不是均等化,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享受每年的健康体系,你就享受,60岁以下的不要享受,不是说除多少人,理论有的,那孕产妇去生小孩,你也去生吗?所以,这是一个。
现在公共卫生均等化的方面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在的话,这个都是免费开展的,国家来说11项、41类,也有重大的公共卫生项目,如白内障、改水改厕、宫颈癌、乳腺癌的筛查、免费的住院分娩,以及孕妇的补充叶酸,预防什么疾病?大家都知道,先天性疾病、补脑等。但这是有条件的地区,不是有条件的贫困地区,白内障,不是每一个白内障都可以是免费治疗的,贫困地区每年都有指标的,比如国家每年说一千万人,那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地方,政府给钱,上海人不到,上海都是自己解决的。保障经费。
具体做哪些工作呢?如全人群可以建立健康档案。每一个人的健康档案,所以现在都在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比,我前一段时间看去年的国家的医改报告,说全国建立健康档案的百分之九十几,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百分之七十几,我不相信这个数据,至少说我所在的小区,我的档案好像没人帮我建立。从事公共卫生的专家,我们经常开会,全国各地,谈到健康档案,结果我们十几个专家没有一个建的,我们几个专家没有代表性吗?不在这百分之九十以内?这是全人群。重点人群,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另外针对大的,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重症精神病人,为什么前一段时间的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当中,我建议加一个重症精神病人呢?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糖尿病、高血压,尤其高血压做得比较好,糖尿病做得比较差,做得最差的是重症精神病人,根本没管起来,有的时候,哎呀,我们这边管的,我说管在什么?他昨天拿了把刀上来,被公安局关起来,我说这不是管,这是被抓起来,你要管,你要公共卫生人员管,让他服药,让他动员民政、动员社会来关心他,关心他的家庭,假如病情稳定的话应给他找一个合适的工作,这是公共卫生希望做到的,但公共卫生不是负责找工作,但至少你要对这些人管起来。
这是从经费来说,今年要长到35元,但我也评估过这些钱怎么用?就全国来说,上海到了60,这些钱在中西部地区,大概有三分之二是中央转移支付给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地方给的,但这个钱,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这个钱只能用在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但我仔细翻了他们的账,当时15元钱的时候,我给你报一下,15块钱,8块钱乡镇卫生院,2块钱村医,5块钱考察、吃饭、接待,为什么?上海卫生局来了,你这个钱怎么用的,钱怎么用的,这个钱用得不好,我扣你钱了,为了给领导一个好印象,这个钱要吃饭,吃了一顿饭,然后吃完饭打麻将,然后继续喝酒,喝酒之后就卡拉OK,最后结束。看到这个钱,我向卫生部领导反映过的,我说领导你们要关注一下下面钱怎么用,人家的数据也好,首先声明,一致认为公共卫生在这四大体系当中做得最好,但我发现很多问题在里面,数据作假,这个钱怎么用的,每年我要考核你的,你管理了多少,我发现管理类都超过100%,什么意思?最多管理,100个人管理100个人,它会报给我120的,那这个数字就有问题了,所以这是有很多问题在里面。
不管怎么说,但公共卫生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少政府重视,至少我从事公共卫生,我是从80年代末做公共卫生的,做了这么多年,我感觉形势是非常好的,至少申请的,从高校来说,科研渠道增多了,经费的渠道增多了,现在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做得比较好,跟国外也有联系,国内拿公共卫生经费,当然其他也是这样,看领导的脸色,看关系,我从国外拿不到,我从国内拿;我从国内拿不到,我从国外拿,这里面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25:33 最后,我跟大家说一下,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公共卫生学家Richard说的这句话,“公共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卫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牺牲品(预防么),由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疾病的预防、控制的收益,是没法证明的,这个疾病被你控制住了,领导说,你不控制也得发生这个疾病,没法控制,因此正常状态下公共卫生被媒体和政府忽视,他们认为不会出什么事情,公共卫生就是这样一直被忽视着,但当发生重大灾害时,如SARS,如甲流、如禽流感,他们意识到应加强公共卫生,但当疾病从记忆中消退时,公共卫生又重新从其脑海中消失。
好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高中语文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课程,长久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经过摸索实践,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措施。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语文教学气氛不浓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真正主宰,依旧是语文大戏中的“主角”,多数是陈述式的、刻板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不浓厚,学生的语文兴趣也无法激发。
2、教学理念没有更新。
新的课程标准推行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依然盘踞在教学的课堂之中,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在围绕着应试的主题,进行以升学考试为重点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高中语文知识复习、强化训练为主,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与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相关甚远,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关甚远。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1、注重高中语文的悬疑提问和矛盾式提问导入策略。
(1)悬疑提问导入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悬念的导入会紧紧抓住听者的心理,引领语文学习的兴趣,在高中语文的导入中,要巧妙设置一些悬念式的提问,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语文内容的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中,为了导入“负荆请罪”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这样设疑:“想来,同学们应该知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在小学就有《将相和》一文,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的题目是《将相和》而不是《相将和》呢?为什么廉颇觉得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就不服气了呢?请大家思考并探查课文,学习、讨论一下廉颇是怎么知识这件事的?”学生在教师提出的疑问中,感觉也有些奇怪,遂立即进行课文的内容探究。
(2)矛盾式提问导入策略。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而不能平铺直叙、淡然无奇,课堂教学的冗长沉闷是最容易消除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而,教师要设置一些让学生感悟深化、理解透彻的提问,营造高潮,使其思维进入集中、想象和创造的积极主动的状态。
例如:在讲授《美腿与丑腿》一课中,引用富兰克林课文中的一句话:“那些有吹毛求疵恶习行迹的人,大家都能看出来,从而可以决定避免和他们交往。”,进而提出矛盾式的、思考的问题:“美国著名思想家富兰克林,在对待只见‘丑腿’时,显然也有不足之外,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他的这一‘丑腿’?”这是作者富兰克林思想的矛盾之处,由此引发了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有的维护权威、有的大胆质疑、有的捍卫真理、有的态度模糊等等,最终达成一致的明确观点: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采用宽容的态度,更多的是看到他们的“美腿”――优点。
2、注重采用互动式的“对话式教学”。
“对话”是现代教育中的流行概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因而,要采用互动式的“对话式”教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是立足教学实践主体的目标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对话习惯,增强对话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在《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教师在介绍了空中楼阁的特点和心境之后,可以与学生对话:如果我们拥有这样一间“小屋”,真是太幸福了!然而,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一间像作者描绘的那样一间“小屋”呢?为什么呢?学生对此也有自己的思考,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探讨思想碰撞中,提升了学生的对话能力和水平。
另外,在师生对话的环节中,教师还要起到引导、促进和铺垫的作用,例如:在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对诗词时代背景的了解,明晰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之中的作者处境,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果一味地强调师生对话,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这首诗词旷达深远的意境、复杂的人生情感及对人生的反思,又怎么能够进行深层的对话呢?因此,高中语文课堂对话平台的架构,还需要教师前期合理的铺垫和讲述,只有在教师的合理铺垫引导之下,才能将师生之间的对话引向深入。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兴趣,通过悬疑设问、矛盾式设问、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不同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在不同策略的教学方法之下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在交流、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寻求语文内容的真谛和精髓。
黄国华,教师,现居广西钦州。
第五篇: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
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
记者马骏江易易
央视网(记者 马骏 江易易)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1日在京发布。调查显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这一数字虽比上年增长0.38本,但与日韩等国相比,差距依然不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人读书少?又有什么因素影响着国人的阅读呢?
2014年4月18日,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人们坐在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上读书。新
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五成人承认阅读量少,城乡藏书量差别大
此次调查从去年9月启动,覆盖我国29个省份,调查对象为全年龄人口。据统计,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连续七年稳步提升;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纸质图书、电子书的阅读量略有提升。
同时,报刊和期刊的阅读量依然保持下降趋势。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人均报纸阅读量较2012年的77.2期(份)下降了6.35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也比2012年的6.56期(份)下降了1.05期(份)。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工作忙”成为成年人“不读书”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家庭藏书量平均为34.51本。其中城镇居民家庭平均藏书量为47.08本,显著高于农村居民的19.93本。
除了城乡居民藏书量差距较大之外,居住地距离最近购书点的距离方面,城乡也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居住地距最近购书点的平均距离为3.48公里,其中城镇的平均距离为2.11公里,农村的平均距离为4.96公里。根据调查,农村居民对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期望程度高于城镇居民。
出版业繁荣,但“有书也不看”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会让中国人大吃一惊: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美国人年均阅读7本书,韩国人11本,日本、法国国民每年读书数量在8.4本左右,新加坡人为5本。中国国民人均读书数甚至还落后于泰国的5本。
再看种类,美国整个图书市场销售的图书,40%是虚构类的小说。法国、德国、英国的情况也同样,35%到38%都是小说类。中国的畅销书大部分都是食谱、养生指南、教辅、育儿手册、惊悚及言情小说等。
事实上,中国是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库存量也冠绝全球。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414005种,册数为79.25亿册,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以售价计算,目前中国有884.05亿元的图书积压在仓库之中,也是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奇缺,藏书流通率更低。根据文化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有7.89亿册(件),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截至2011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在美国,每1.3万人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
同时,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人数只有582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47%。而中国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仅为0.4次。这些数字都是美英日等国家的十几分之一。
为什么读书少?没时间是问题吗?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认为,影响国民阅读的因素很复杂。从出版业者的角度看,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外在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偏重于精英选拔和应试,主要阅读群体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时间和阅读作为人文素养的培育,阅读习惯养成不够。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方式和渠道的多样化,确实对传统图书阅读带来了时间分流和功能分流。内在的原因是,传统图书发行体制弊端和市场分割、垄断,严重制约了图书业的发展,使得优秀图书不能很好地占领市场,也影响到读者阅读水平的提高。
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工作忙”、“没时间”。确实,中国人相对来说的确“更忙”。2013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占全天的13.15%。国人休闲时间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占全天的23.9%)。而这个数据如果具体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恐怕还要压缩,因为在中国50个城市上班路上的平均时间排名里,北京以52分钟居榜首,广州、上海以48、47分钟紧随其后。
由此又需要进一步探讨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会没时间?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也不难。压力激增下的浮躁心态,使得国人不能静下心来阅读。阅读是一件安静的事情,需要有淡泊从容的心态才能坐得住、读得进。目前的社会现实是,生存竞争空前激烈,膨胀的物欲和严酷的现实,使得国人背负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进而使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生活节奏太快、娱乐活动太多、社会压力太大,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能够留给阅读?
但是,“没时间”的说法也很难令关注中国出版行业的人满意。一位学者不服气地反问:“假如说因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导致人们没时间读书,那为什么生活节奏比中国快得多的以色列、日本、法国等国家的国民,阅读率远比我国高得多呢?”我们很难说清楚所谓“时间”是怎样的概念。现代人以工作和生活为重心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拿出大块时间读书确实显得奢侈。但是一个再忙碌的人,一天24小时总能有空闲时间,哪怕不是连续的,至少也是可以累计的。古人谈读书“厕上、马上、枕上”,这些也是零碎时间。如果把这些空余时间利用起来读书,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所谓“没时间”的困扰。
另外,目前在读书问题上,功利性比较严重。学校的课本和教材,被看做是升学考试的敲门砖,“填鸭式教育”毁坏了学生读书的“胃”。科研出书,也往往伴随着出成果评职称的目的。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阅读当成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而那些养生类、成功类图书大行其道,也是阅读功利性的表现。
文化素质偏低,没有阅读习惯
文化素质偏低以及没有从小养成读书习惯,是中国人读书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读书与消费其他产品不同,门槛稍高:既要有书,还要有阅读能力和时间。现在,我们经常会和文化发达的国家相比,而实际上,我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的比例,本来就远低于西方国家。
随着9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青壮年文盲的基本扫除,我国国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硕士生和博士生数量位列世界前茅。但是相对于我国人口总量来说,中国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中老年文盲率仍然较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占到人口的相当比例,还有许多中老年人虽然已经脱盲,但只是停留在能够识字的初级水平,无法进行深层次的阅读;青壮年文盲虽已基本扫除,但是应试教育的体制束缚以及阅读氛围的长期缺失,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并未品尝到读书的真正乐趣,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德国人研究发现,一个人在13至15岁前如果养不成阅读习惯,那他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尽管中国家长都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但他们更鼓励孩子读与学习有关的书,功利性强,却不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所谓全民阅读,并不是指在校学生为完成学业、为应试而读课本读教材教辅这种读书,而是指民众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陶冶自我的心灵情操,完全出于自觉的阅读。这种阅读既没有人逼迫,也没有任务要求,更没有指定书目,是没有功利、纯粹个人爱好的阅读,而且,所读的书不是教材教辅,而是那种可读可不读的“闲书”。
自古以来,在中国,读“闲书”是遭反对的。我们民族观念中的读书,是为仕途、为功名而求学,是非常功利的。历来视求学读教材教辅是“走正道”,读“闲书”是“走歪路”。国外的教育很注重培养孩子通过阅读解决问题的习惯,我国则是通过设置标准答案的题海战术来完成。即便到了大学,抛开了应试教育,也由于缺乏通识教育而不容易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社科阅读习惯。
书籍质量参差不齐,被指脱离时代
书籍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困扰着众多读者。“烂书当道,好书让路”,是很多读者对出版界的悲观描述。
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书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业化过度的现象。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学术、思想类丛书备受好评,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这些“好书”越来越淡出大家视野。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一本畅销书的销量往往可以达到上千万册,也从此开始,出版在一些人眼中成为“暴利行业”。很多人还记得曾经被多家出版社争夺的“盗墓”题材,导致书店一片盗墓类作品,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让这个题材因为粗制滥造而从此被打入“冷宫”。
出版社出的书卖不动,消费者无好书可选,正是所谓的“劣书驱逐良书”现象。“我大学的时候很喜欢读书,因为那时候的书写的认真,很有深度。”有网友在网上留言,“现在已经不爱读书了,很多写书的人已经脱离了时代。”
“80后”家长小陈也抱怨不知道给女儿买什么书,“咱们小时候还有《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现在好多书里都充斥着爱情、暴力,适合孩子看的少。”
“要激发民众的阅读欲望,就要多出好书。”有专家表示,好书要既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要经得起市场的选择。
买书贵图书馆少,数字免费阅读兴起
不少人表示,图书定价太高也是自己不读书的原因之一。“现在书太贵了,动辄就要四五十块”,北京的潘小姐说,自己虽然很喜欢看书,却常常因为书价太高而舍不得买。也有专家表示,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人们不是不阅读,是阅读的方式在变。从纸质书变成电子书、微博、微信。但这样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就便利性而言,有阅读能力也有时间的人同样存在“无书可读”的情况,因为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并不普及。百道网CEO、原《中国图书商报》创始人、总编辑程三国说:“实际上科研机构、大学里的图书馆跟国外差别不大,差别在公共图书馆,国外平均每达到一定数量人口的地区就设立一个公共图书馆。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并不是会被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一些地区可能连基本的生活配置都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