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平台载体 服务闽台交流

时间:2019-05-15 01:0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设平台载体 服务闽台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设平台载体 服务闽台交流》。

第一篇:创设平台载体 服务闽台交流

创设平台载体 服务闽台交流

——漳浦县青年台商联谊会团建创新案例

案例背景:漳浦是福建省引进台资企业数最多的县份之一。目前全县共有台资企业538家,总投资17亿多美元。在当前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轴,两岸签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大背景下,持续运作好漳浦县青年台商联谊会,服务好在漳浦投资创业、工作生活的青年台商,对于加强闽台各界青年的联系与互动,增进两地青年的友谊,推进两地了解与互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青年台商联谊会,浦台青年交流

漳浦县青年台商联谊会成立于2009年4月23日,作为我省首个县级共青团主导成立的青年台商组织,自成立以来,联谊会坚持以“促进交流、增进友谊、共同发展”为理念,积极调动会员的主动参与精神,充分发挥联络、引导、服务功能,有序推进各项联谊活动,努力营造两地青年和谐共处、交流沟通的氛围。

一、健全组织,尽心服务。为加强和规范青年台商联谊会的各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联谊会在出台《漳浦县青年台商联谊会章程》的基础上,结合会员的需求和地域分布情况,把35名会员按地域分布划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召集人,由联谊会副会长担任,负责本小组内部的会员交流和小组间的互动协作

1等事务,增强了联谊会的内部凝聚力。在建立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联谊会还聘请了八位来自教育局、广电局、国税局、建设银行等单位企业领导担任顾问,结合定期的走访座谈活动,发放《青年台商亟待解决问题征集表》,了解并帮助会员解决子女上学生活、发展融资等实际问题。在今年五四期间,联谊会还帮助长生农产品、彩露华化妆品、成兆信五金等三家会员企业争取授信贷款1400万元,让广大会员感受联谊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提高青年台商联谊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搭建平台,促进交流。联谊会的成立,为浦台两地的青年交流合作创设了一个常态性的平台。自成立以来,联谊会已组织开展了“情牵浦台 共谋发展”联谊活动,让青年台商与县直机关部分团支部书记一起参观蔡新故居,攀登清泉岩,感受同根同源的文化传承,共同搭建起浦台两地青年的友谊桥梁。在国庆、中秋节期间,联谊会还与县青联、青商会联合开展“喜迎盛世华诞 共铸金浦辉煌”联欢晚会、“庆中秋 迎国庆”联欢晚宴,两地优秀各界青年欢聚一堂,同台献艺,共话同胞情谊。通过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丰富交流内容,拓宽交流渠道,提高交流层次,为推动两地青年的双向互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同心协力,抵御危机。金融危机发生后,联谊会着眼于会员的需求,在团县委的牵线搭桥下,聘请厦门大学经济系博士生导师林民书教授开设“金融危机下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讲座,为会员企业讲述金融危机的成因与蔓延趋势,分析下一步的政策

取向,提出应对方案。同时,联谊会还充分利用社团组织进行内外交流上的优势,组织会员开展交流、考察活动,先后组织会员跨行业到彩露华化妆品有限公司、新润集团、钜宝花卉工业园等企业学习考察,帮助青年台商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效促进会员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合作,为两地企业携手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

点评:青年台商联谊会是漳浦团县委充分利用漳浦的“五缘”优势,强化两岸青年互动理念的一大创新。联谊会的成立与发展,有效地延伸了共青团的工作手臂,凝聚了一批当地的青年台商,加快了浦台青年的交流交往进程。同时,联谊会以服务青年台商为载体,通过会员引导带动一大批台湾同胞,增进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同,促进两地青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共青团漳浦县委

第二篇:创设道德建设实验载体

创设道德建设实验载体

突出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青少年道德教育课题实验结题验收汇报纲要

我校于2002年3月申请参加福建省道德教育课题实验,并且承担沿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建设实验研究子课题《培养学生“明礼诚信”优良品德》,课题实验实际历时三年,特向二级课题组申请课题实验结题验收。现在我代表学校课题组就我校课题实验的一些探索、实践体会和反思向各位汇报,请各位指导。

一、明确指导思想,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特色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努力探索和实践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从实际出发,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有效途径,认真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构建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和现代化的学校德育体系,创建具有德育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社会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求我们从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经济的多元化必定带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元化。这些变化给人

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的主体意识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给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抢抓新机遇,抢占制高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探索德育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充分发挥德育引导和管理的功能,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们注重认真把握其内涵。“明礼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首先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也必须赋予新时代的新内容和新要求。在明礼方面,要求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的礼节;要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遵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在诚信方面,要求人要诚实,说话、办事都要守信用,做一个诚实、正派、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重信誉,信守诺言,不弄虚作假,不欺诈他人。

二、以构建文明和谐学校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道德建设

抓好德育工作,教师是关键。我们把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带动示范作用作为做好课题的首要工作来抓。我校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以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扬“励志、争时、敦品、笃学”的校训精神和“团结、敬业、奉献、争先”的教工精神。

首先,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实践校训,发扬教工精神,艰苦奋斗,继往开来。教育全体教职工不仅要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职业,而且应该把它视为一种事业,更应该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一种生命历程;全体教职工深刻领会到教育工作不仅是一种付出,一种奉献,同时也是在获取:在勤奋的工作中获取自身的成长,获取成功的愉悦,获取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实现我们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统一。

第二,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遵循学校办学价值取向,主动融入城中的校园文化,明白“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学校的所有工作也就做好了;学校好了,自己也会好起来”的道理,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时间,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维护团结,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地敬重教育事业。要求在道德上自律,工作上自勉,行动上自信。在管理上,学校用情感的力量激励人,用共同的使命维系人,用学校的精神塑造人。

第三,要求全体教职工弘扬我校的光荣传统,为城中文化增添富有时代感染力的新内容。在自我修养方面要克己慎独,厚德载物;在立身处事方面要弘毅宽厚,知行合一;在人际风气方面要上下齐心,和衷共济;在师生关系方面要以生为本,亦师亦友;在工作作风方面要张弛有度,务实开拓。

三、创设实验载体,突出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一)以网络德育平台为载体,拓宽“明礼诚信”课题实践的渠道。

我校正视信息技术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校

顺时适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探索育人新思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积极拓展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和新手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利用网络规范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网络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为规范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教育和引导全体师生提高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的能力。我校通过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网上论坛,学习“公约”。加强了网络道德建设,引导学生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道德秩序。

此外,学校还建立电子阅览室、学生网络教室、学生教室等与网络相关的功能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公布在各班教室。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2、利用网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通过网上青年团校、时事新闻、法制教育、德育资源库等思想政治阵地,积极对学生进行党团理论知识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改变原有的空洞的教育模式,利用新鲜、生动的网上动态资源,调动学生的道德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今年3月初,我们结合毛泽东等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41周年,通过校园网双向教学系统在主题班会上向各班播放了专题片《东方神星——雷锋》,并以此为契机举办了《雷锋与我们走远了吗?》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结合学校创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和文明学校班级畅谈对学雷锋活动的深刻体会。校团委举行了以“雷锋精神与春天同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对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市、区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我校承办了“网上祭英烈,永远跟党走”德育活动和征文比赛,全市2万多名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了网上祭英烈活动,收到全市各中小学生优秀作品400多篇,更有远在杭州、厦门、香港等地的青年朋友也参加到了这次活动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省青少年道德实验学校,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不久,我们又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泉州市青少年学生公民道德网上知识竞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再次在全市的中小学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

我校认真制定和实施“学习环境知识,增强环境意识,落实卫生措施,形成卫生习惯”的环境教育目标。一是建立了城东中学绿色网站,设立“环保日历”、“创卫标兵”等专栏,学生参与率达100%。二是课堂教学渗透,开展优秀环保教案评比。三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环保知识竞赛、环保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环保实践活动。四是建立校内劳动制度,学生浇花、养草,为校内花木分科挂牌,清理白色垃圾。五是组织“绿色志愿者服务队”,参加社区公益环保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受,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了自觉保护公共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三)以抓基础,抓常规为载体,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在道德教育形式上力求多样性,在教育效果上注重实效性,道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开展入队、入团宣誓仪式以及讲文明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学生提高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通过创建“文明班级”活动来加强学生自身的基础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意识。我们认为公民道德修养,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这些小事体现出来的。“明礼”是文明的习惯,是素养的流露,一旦它成为全社会的行为,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和谐的、温馨的。而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往往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最基本的文明习惯和道德行为,着重抓好学生仪容仪表、言行举止、遵规守法、公德意识等内容。学校特别制定了“文明班级量化考核细则”。通过每周公布一次的常规评比,每学期一次评选校文明班级,每学年在文明班级中产生出先进班级进行表彰的形式,促进文明学校创建活动的开展,使道德建设真正成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行动。狠抓常规教育和管理、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培养

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形式。我们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常规检查和评比的力度。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抓好常规检查和评比。我们加大对学生仪容仪表、班级卫生和校园环境卫生的评比力度。原则上每周突击检查一次。

充分发挥学生督导队的职能,要求全体督导队员做到“三到位”,即思想到位、时间到位、“督”“导”到位。行政值班领导对各班学生督导的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的结果做为文明班级评比的依据之一。第二、开展文明班级常规评比。讲礼貌、讲文明、讲诚信,作为学校常规教育的内容。开展仪容仪表、卫生、宣传、纪律、板报、爱护公物、文明语言等七项评比。在评比中渗透着对学生良好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成立了教师仪容仪表督导队和学生文明示范队,负责对文明礼貌和校园公德建设起积极指导和督促作用;“城中人”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各项校内外主题活动中均有上乘的表现,特别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讲文明、讲礼貌、讲公德的校园文化教育特色,在社会上留下良好的口碑。第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继续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坚持组织学生做好课间操,参加升旗仪式。做好集会的检查与评比,加强学生督导队的建设,完善学生干部值日制度,发挥好骨干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自觉自律的

良好习惯。

(四)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实践证明,主题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容易产生整体效应,往往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集中力量开展“明礼诚信我先行”的主题系列活动,如:明礼“校园篇”、明礼“家庭篇”、明礼“社会篇”,诚信“校园篇”、诚信“家庭篇”、诚信“社会篇”,采用多种教育形式融入大量,从而提高了教育的实效。

围绕“明礼诚信”这一主题,课题中心组编辑了《中学生明礼诚信道德规范学习资料》,做到学生人手一册,通过班会、自学、广播等形式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两年来,我们先后举行了200节以上的以“明礼诚信与我同行”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系列活动,在全校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并编辑了一本“明礼诚信”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选。例如:初二(1)班《我在家中》主题班会,以是否会主动分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是否主动与父母交流思想和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沟通情感;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从小事做起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活动目的的主题教育。同时发放调查问卷,“我在家中的表现”调查表,内容包括:

1、敬重父母,和父母说话和气,态度诚恳,语气亲切;

2、听从父母的教导,不发脾气,不顶嘴,不让父母

生气;

3、上学时向父母说“再见”,放学回家后向父母说“我回来了”;

4、父母下班回来,热情问好,帮他们拿手中的东西,并递鞋、让座,让父母休息;

5、吃东西或看电视时,先想到父母;

6、父母身体不舒服,主动伺候,生病时为父母送茶送药,尽量陪伴在身边;

7、记住父母的生日,生日那天向父母祝福,并为父母做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

8、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政教处、团委多次组织校园、班级“明礼诚信”专题板报评比,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各种“明礼诚信”手抄报、漫画竞赛,在艺术节晚会上“明礼诚信”特色节目《我在马路边》和《当保姆的妈妈》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被评为晚会节目一等奖;教研室、语文组联合组织了“明礼诚信”征文比赛,有30多位学生分别获得初中组、高中组的不同等级奖。为此我们也组织编辑了“明礼诚信”小论文集。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里经常安排“明礼诚信”道德教育专题演讲;校园广播站充分发挥宣传喉舌作用,积极组织专题报道,宣传道德实验的相关材料;此外不同年段还举行不同形式的专题活动,如初一年段的“明礼诚信”讲故事比赛、初二年段“礼仪知多少”知识竞赛、高一年段举行“盗版有理?”辩论赛、高二年段“明礼是金、诚信无价”的演讲比赛。团委会利用主题团日活动举行“我是团员我先行,明礼诚信当先锋”的文艺汇演,其中小品《人生摆渡人》得到一致的好评。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学生的行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讲文明、守礼仪 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加强。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更多学生的道德认知在活动中得到了升华,并转化到学习当中,使我校近两年来中高考成绩稳步提高。

四、实验的初步成效

二年多的实验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实验取得的初步成果有:

1、找准“明礼诚信”教育的切入口,目标明、过程实、效果好。

2、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氛围,提高了教师对“明礼、诚信”教育的信心。3、2002年5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青少年道德建设研究实验学校以来,取得了丰硕的实验成果,汇编成册的有《明礼诚信道德规范教育学习参考资料》、《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选》、《教师优秀论文选》、《中学生小论文选》等,共约20万字。同时在实验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明礼诚信标兵”和“文明学生”。

学校获得了丰泽区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十几项区级荣誉。获得了泉州市第八届文明学校、效能安全校、园林式学校、创安先进单位、学校学生会工作先进单位和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八项市级荣誉。还获得了福建省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模范教育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等六项省级荣誉。学校还先后被市教育局确定为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

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和福建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无论是对学生养成教育,还是对教师的为人师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诚信立人。”诚信的品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交往更守信,更有责任感了,他们对待学习比以前更主动积极了,特别是作为班集体,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讲诚信,守规则,孩子们的心情更舒畅了。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育着自己。因此,随着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对学校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但注意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明礼诚信的意识,也注意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师生互相鼓励,共同提高认识,从而更加坚定了教师的信心,为教书育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参与“明礼诚信”的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为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我们群策群力,收集了大量的名言、警句、故事、班会教案、小论文等,并且有计划地组织讲座和班队活动,形成了系列化的资料。我们已把它汇编成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活动中,班主任也尝到甜头,提高了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4、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德育的三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不但

注重在学校内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还积极与家长联系,达到共识,使学校教育和谐统一。通过家长会、班队活动、讲诚信故事比赛等,我们把三方面尽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扩大了社会影响,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使效果更加显著,家庭教育也更科学了。

二年多的实验过程,在上级专家、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参与下,在全体实验班老师的辛勤工作下,我们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实验成效。但因为实验时间有限,我们的理论知识不够,实验方法不够科学,经验不足,计划不周,实验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来不及进一步研究解决。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推广实验成果,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深入探讨。我们还需要用不断创新的工作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持之以恒地去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把青少年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闽台经贸专题闽台经济交流合作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闽台经贸专题》

课程论文

授课时间 2013 — 2014 学第 二 学期

学号: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2014年5 月30 日考生成绩:_____________ 评 阅 教 师 :

闽台经济交流合作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相随,上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南亚联盟三大区域合作发展趋势明显,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分析福建与台湾区域交流与合作历史、经济现状、积极作用,提出加强闽台经济合作可以通过加强高科技产业、港口体系、贸易等领域合作,共促两地经济发展,造福两地人民。

【关键词】闽台经济合作;福建 台湾 经济合作;优势

一.闽台贸易发展历史概述

闽台经济合作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初,福建就是祖国大陆对台贸易、吸引台资的重点省份。21 世纪初两岸入世后,台湾当局决定将两岸间接贸易改为直接贸易,放宽大陆产品的进口范围,同时两岸实现部分直航运输,闽台贸易发展势头良好(见附表一)。2008 年底大三通启动,两岸海运不必再弯靠第三地,周末包机扩大为平日包机,闽台经济合作迎来了新的契机。台湾成为福建进出口贸易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第一大的进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二.福建台湾经济现状分析

(一)福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快速发展,到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0863亿元,增长13%;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0亿元,增长22%;外贸进出口总额848亿美元,增长13.9%,其中,出口569亿美元、增长14%。进口279亿美元、增长13.7%;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3】。

第一产业增加值117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5430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增加值4770亿元,增长1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4;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增加358家;电子、机械和石化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6%;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产值1674.44亿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4258亿元。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7亿吨,增长14.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40万标箱,增长7.9%[【5】。

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接待总人数达7008.28万人次,总收入810.74亿元,增长18.3%。建立各具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7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5个,福州、厦门、泉州软件园和一批高新技术园区的载体功能进一步发挥。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和农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投洽会和多届海西论坛,海交会、商交会、旅博会、林博会、台交会、艺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效明显。但是,福建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较少,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外贸出口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发展还不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等【1】。

(二)台湾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战后中国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从一个农、工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进入农业、工业、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跻身于“新兴工业地区”的前列,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2006年台湾地区生产总值3539.17亿美元,居全球第20位,人口2304万,人均15361美元【3】。1980年代后台湾经济从1970年代调整期开始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过去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廉价的能源、迅速扩大的国际市场和充沛的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变化,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快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台湾制定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基本方针和路线。

1980年后代台湾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台湾第三产业从1980年代初开始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1980年代-1990年代初台湾地区先后发生了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石化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大举外移,由此引发了岛内学者对台湾地区产业空洞化的担忧,后来由于台湾地区快速推进向以资讯电子、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产业外移造成的转型压力。

台湾经济在2001 年出现50 年来首次负增长后,2002 年、2003 年维持着低增长,2004 年在国际经济景气带动下呈反弹复苏,经济增长率达6.07%,是1998 年以来最高水平,但2005 年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2】。

三.闽台经济合作现状分析

闽台经济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是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经济合作从小额贸易开始,逐渐形成闽台间接贸易、劳务合作、台商投资与通航等多元化发展格局,在整体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中扮演着先行者或试验田的重要角色【3】。福建与台湾有较强的文化与地缘优势,是台商投资最早的地区,也曾是投资最多的地区,在1990年代前,福建省居台商对大陆各省市投资首位,约占投资总额的30%以上。此后,由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的迅速兴起吸引大批台商,对福建省投资有所减缓。依台湾方面统计,1991年,台商对福建省投资金额所占比例为32.13%,1992-1998年在7%与15%之间,2000年台商对福建省投资出现低增长。2001年,福建省采取应对措施,台商对福建投资回升,依台湾方面统计,到2006年底,台湾当局核准台商对福建投资项目累计达5097项,核准金额为44亿美元,分别占对大陆投资的14.3%与8%。制造业投资中,对福建省的投资项目为109个,仅次于江苏省的234个与广东省的205个,投资金额为4.6亿美元,仅次于江苏省的26.9亿美元与广东省的13.2亿美元【3】。2008年,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台资22.7亿美元,增长25.1%;对台贸易额75亿美元,增长8.7%

四.海峡西岸区域经济的优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竞争力目前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但从长远观点来看,海峡西岸却蕴涵着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强大的后发优势。

(一)区位优势竞争力:

海峡西岸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崛起的优越条件。从区位上看,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台湾海峡西岸,邻近港澳,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道,既有连接台湾、港澳地区的枢纽功能.又具备连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的辐射作用。区位经济发展的纵深地带既可辐射内陆。亦可延伸到台湾,是我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

份之一。

(二)资源优势竞争力:

资源因素是是发展经济、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必要的支撑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区域福建省是一个资源和物产相对丰富的省份,构成了经济崛起的雄厚物质基础。

一是海洋资源优势。位于海峡西岸的福建省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拥有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陆地海岸线长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二是森林资源优势。福建省林地面积达764.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96%,活立木总蓄量为4.967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一,具备较好的发展木材加工业、竹产品、山珍产品养殖的基础和条件。

三是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我国其他省市相比,海峡西岸经济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有厦门鼓浪屿、武夷山、青云山等29个4A级$u2个5A级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除上述旅游景区之外,还有许多前景广阔的有待开发的景点。

(三)招商引资优势竞争力:

位于海峡西岸主体区位的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现有旅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侨达1000多万人.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独特的“五缘”优势为海西发展对外贸易、旅游、吸引外资、对台农业合作等经济项目架起了便捷的桥梁,形成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深厚基础。

(四)地方政府作用竞争力:

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逐步消除了一些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制定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和前瞻性的政策举措,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实施以来,海西的投资与创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建设正在形成日臻完善的体系,地方决策机关已经把自己的首要任务定位到制度创新层面上来。研究结果显示(李建平,2009),福建省政府作用竞争力在全国排在第八的位置。显示福建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较强。

参考文

【1】黄小晶.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N],福建日报,2007-2-26

【2】邓利娟.台湾经济现状与前景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91

【3】王建民.闽台经济合作发展的几点观察[EB],华夏经纬网,2007-5-22

【4】逯寒青.福建将继续加大闽台港澳经贸合作力度[N],厦门日报,2007-10-3

【5】邓本元.惜“五缘” 福建致力建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第四篇:关于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

思考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

作者:李红 林…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140 更新时间:2011-4-9

摘要:近年来,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不断拓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领域,充分利用台湾先进的教育资源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然而,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学历不能互认、经费紧张、赴台手续繁杂等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对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学历互认;经费

2010年4月,福建省政协组织专家赴福州、厦门、泉州三市调研,考察三市高等学校与台湾高校交流合作的情况,笔者参与了部分调研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在调研中发现,作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的福建省,自古以来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近年来紧紧把握时机,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对台教育交流工作,目前在对台招生、学术交流和学生互动等方面,不断拓展闽台教育交流合作领域,构建了两岸教育交流的良好桥梁和平台。福建省高校与台湾高校积极响应,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例如:闽台高校的高层互访,师生交流,闽台高校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项目合作,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培养人才(包括闽台高校和台资企业“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分段对接”联合培养人才、突破政策限制联建学院等方式),共同开发课程、联办专业,闽高校面向台湾招生等。各高校一致认为,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推动两岸的文化认同,能更好地为两岸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但两岸学历不能互认、经费不足以及赴台手续繁杂等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010年5月和6月,我们先后参与了福建省赴台经贸文化考察团和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课题组赴台湾考察调研;先后走访考察了台湾成功大学、辅仁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台北海洋科技学院等高校,了解了台湾与大陆高校的交流合作。在与台湾高校的学者和专家的探讨中得知,台湾学界也一致认为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能使两岸高校优势互补,达成双赢。对大陆高校及学生而言,可以学习台湾高校先进的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前沿的学科和专业,大陆高等教育的学者专家可以赴台进行教学研究,分享台湾的教学资源、架构良好的学术平台,谋划更宽广的学术领域与空间。对台湾而言,既可以缓解台湾高校因少子化而生源不足的压力,也可以解决台湾企业界人力市场的人才缺口。但是,他们同样认为,在两岸高校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也是如何推动两岸的学历和学分互认以及解决学生交流过程中的经费紧缺等。

由此可见,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已获得高度共识,合作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的学历互认及经费紧缺等已经成为摆在眼前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予以深入的思考,从着力增进两岸交流的认同感、转变交流工作的思维模式、进一步简化合作交流的办事程序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增进两岸认同感,推动两岸学历互认

两岸学历不能互认是当前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首要问题。其实早在2006年,大陆就开始承认台湾高校学历,福建省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意见更明确提出,“全面扩大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台湾学生的范围,增加各院校招收台湾学生的学科和专业。”但是,在台湾方面就大陆学历的认可及招生政策,则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有较多限制。所以,我们所说的两岸高校学历互认问题,其实就是指台湾地区对大陆高校学历的认可问题。[1]2009年11月,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吴清基接受采访时说,有关大陆的学历认证,初步规划承认除国防科技大学以外的“985工程”中38所大学,另增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总共41所高校。笔者2010年6月赴台考察访问时了解到,台湾承认大陆北京大学等41所大学的学历还只在议程中,福建省只有厦门大学被认可(据台湾《联合报》2010年8月20日报道,台湾立法院于8月19日通过陆生三法,九月起台湾学生到大陆读台湾承认的四十一校,将会获承认)。同时跟台湾的一些教育领域的人士沟通时,他们有一种声音,认为之所以台湾到目前为止不承认大陆四十一所以外的其他高校的学历,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大陆其他高校学生质量存在质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其实,台湾近几年来本科教育生源已经出现奇缺,高中生入学考试基本形同虚设,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质量早已很难保证。但不管怎样,台湾的不认可除了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外,对大陆高等教育质量仍有存疑确实是关键原因之一。所以,增强两岸互信,消除台湾政府和社会对大陆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是推动两岸学历互认的可行之路。

随着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化,学分学历互认逐步成为两岸高教界人士及民众的迫切愿望,2008年,在厦门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许多来自台湾的大学校长认为台湾承认大陆学历是“迟早的事”。[2]台教育部陆生赴台政策得到多数民众支持。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去年所做的陆生赴台相关民调显示,65.7%的民众赞成陆生赴台,61.5%赞成承认大陆学历,说明开放陆生赴求学政策与ECFA议题一样,一开始就得到过半数民众的支持。[3]因此推进两岸学历互认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同时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大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和两岸学者的学术交流合作力度促进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两岸政府谈判协商,放宽政策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来支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增强两岸的互信。

基于国际高等教育形势,我们还可以探索更积极有效的路径来推进两岸学分学历的互认。当前的国际高等教育形势是,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评估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譬如:欧美许多国家增设了为数不少的官方评估机构和民间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承担着高等学校教育条件、质量和水平的鉴定任务,为政府、捐款人、企业、学生和社会提供咨询性鉴定结果,而且负责对高教评估的政策、条件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发挥咨询、协调和决策参考作用。台湾高等教育的评估机制基本借鉴欧美国家,由独立的中介机构,如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等负责台湾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水平和条件的鉴定任务。台湾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等因其对高校评估的专业性、客观性、公正性而成为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的权威机构,为高等教育提供决策参考,客观地为政府、社会评价高校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照。

笔者认为,要想推动台湾方面承认大陆高校的学历,首先要让台湾方面认同大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福建省地 方高校应加强学校自身的建设,加强学校的特色和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力和学校的层次,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特色的高校毕业生“产品”[4]。同时可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先行先试,学习台湾先进的高等教育评估理念,参考借鉴台湾的高校学术评审服务组织及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率先引入譬如台湾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之类的高等教育评估权威机构的评鉴专家作为观察员,对福建省高校开展观察、评估,通过他们的观察和评估推动台湾政府和社会对福建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了解,以此推动台湾政府和社会对大陆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同,进而推进两岸的学历互认。

二、转变思维模式,解决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的经费问题

在调研中,各高校普遍反映经费困难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能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费缺口在福建省高校与台湾高校进行师生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层面都很严重。例如:根据2010年4月福建省政协组织专家到厦门调研的材料获悉,厦门理工学院申报开展的媒体创意、数码动漫两个本科专业的“分段对接”项目和汽车理赔公估专科专业的“校校企”项目,已有良好的闽台合作基础,但由于经费紧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此外,由于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教师薪酬、学生收费上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赴台学习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大陆的三倍以上,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各高校在派遣师生赴台和聘请台湾师资方面均存在很大的经费压力。

如何解决现阶段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当然,各高校努力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不过,在当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高校应该转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收取学杂费来过日子的思维模式,多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办学。在与台湾进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项目,福建省高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经费问题。

对于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资金问题,笔者认为福建省高校可以根据企业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出资,充分利用闽台合作学校的资源,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教育捐赠收入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企业,个人,团体的捐款和赠款已经成为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5]对于赴台交流学生的资金困难问题,一方面,学校可以争取校友的支持和募捐,另一方面建议由政府出面,积极发动包括台商在内的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多方筹资,规范管理,以奖学金的形式择优资助赴台学习的学生。

对于合作办学模式,闽台高校共建独立学院的经费紧张问题,笔者认为,试点高校应当努力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的配套政策和学费收取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入世带来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高校还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导入市场理念,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使闽台的合作办学与资本市场双向介入与互动,积极扩大融资渠道。一方面,可由闽台共建学校共同出资作为办学主体,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金成立股东董事会,通过让渡一部分现实或长远利益获得多方的资金注入,让出资方与高校共同承担盈亏。

台湾高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据台湾“教育部统计处”网站统计数据,台湾地区2008—2009学技专校院中公立学校教师4 275人,私立学校教师17694人,其中,助理教授以上师资比率,公立学校为77.1%,私立学校为51.6%;具有博士学位师资比率,公立学校为69.3%,私立学校为43.3%。[6]此外,台湾的高校师资一般均具有留学欧美的背景,学术水准较高。因此,引进台湾优秀的师资可以带动福建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然而,由于两岸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福建省高校引进台湾优秀师资的薪酬较高,学校的经费压力很大。例如: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副教授月薪新台币10万元左右,教授月薪新台币12万元左右,教师考核优秀者,有4个月的年终奖金,一般教师为2个月的年终奖金。[6]笔者认为,对于引进台湾高校优秀师资薪酬较高所带来的经费压力问题,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一个闽台合作引进台湾师资的专项基金,统筹规划,让引进的优秀台湾师资在全省高校中共享,既缓解了各高校的经费压力,又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简化程序,提高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效率在调研中,许多高校反映去台湾需要的手续非常繁杂。笔者在办理赴台手续的过程中也深有同感。首先是要获得赴台许可,这一道程序在大陆方需要单位开会研究,主管部门政审通过,在台湾方需要有相关单位的邀请函,台湾陆委会等部门的政审。得到入台许可之后,就需要办理各种证件,台湾方需要通过陆委会等部门签批办理入台证,大陆方需要得到赴台者所在单位请示主管部门同意后,再由省台办出具批文,然后到公安局办理通行证及护照。整个流程下来,少则一个多月,多则半年,极大地影响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目前,国台办已经将部分审批权(受邀人员仅限于本省内)下放到福建省台办,但福建省高校所有赴台团组都必须上报省教育厅,并由省教育厅再上报省台办。笔者建议,将赴台教育交流合作的人员直接上报省台办,同时向省教育厅报备(目前所有出国和赴港澳地区的审批程序已经按此方法简化了),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效率。首次审批通过之后,在护照有效期内再次赴台建议可以减免此程序。

同样,赴台的政审手续也需简化。目前,赴台政审一直采取单独办理方式,每次赴台都要报批,手续十分繁琐。笔者建议赴台政审可与出国政审合二为一,并且在政审有效期内无需再重复政审。

福建与台湾关系之密切,超过了大陆任何一个省份与台湾的关系,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7]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的潮流,闽台两岸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的高校理当立足现实想办法,灵活有效地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优势互补,紧密合作,携手共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政府和社会应给予高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争取两岸学历互认,解决合作交流中的经费紧张、手续繁杂等问题和困难,增强闽台双方的互信支持,使两岸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第五篇:创新服务师生载体,搭建联系群众平台

创新服务师生载体,搭建联系群众平台

新时期下,增强服务意识,从服务师生的角度去解读、探索、改进党组织工作,对于提高学院党委的领导力、凝聚力,构建和谐学院,推动学院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基于服务理念,以保障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密切联系群众,在基层党委工作建设方面不断创新。

(一)增强意识,完善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

1.谋发展,建一流,服务于师生员工的长远利益

学院党委始终把谋划学院建设,推进学科发展视为繁荣高等教育的光荣使命和实现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前提和保障。我院从事业发展和实现师生长远利益角度出发,谋划学院发展、学科建设,致力于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共同创建世界知名的一流的财政金融学院。学院党委与行政班子密切配合,制定了以“办学国际化、教育现代化、科研前沿化”为核心的学院建设发展规划,发展、服务于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

2.办实事,解危难,服务于师生员工的现实利益

目前,我院在职教职工86人,离退休人员3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704人。妥善解决广大师生的实际问题,排解其实际困难,是构建和谐、实现稳定、保障发展的基础。学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开展日常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创造性地提出“共建财金家园”的思想,得到了全院师生的拥护和响应。几年来,学院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努力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条件,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住房、子女入学问题,关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和同学间的矛盾冲突,把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为学院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3.抓作风,建制度,把服务师生理念变为规范长效工作机制

我院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一系列群众利益诉求协调机制和解决师生实际问题的沟通、寻访、落实机制。如每周例行的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讨论涉及全体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每学期一次全体教授会议,对学院重大决策提供 1

咨询;学院领导接待日制度,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意见;专门聘请心理学专家为全院师生提供心理咨询,缓解精神压力;组织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制定离退休教职工定期寻访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建立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创设中国财政金融教育博客,为解脱教师的事务性工作,沟通师生联络发挥着积极作用等等。

(二)以人为本,创新服务师生的方法和渠道

1.青年教师发展平台

学院每年安排三名以上的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鼓励教师参加海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组织青年教师学术“双周论坛”,每学期组织部分教师到财政金融及相关部门开展社会调查、考察活动,连续四年派出青年教师到北京、广州、广西、安徽等地挂职锻炼。

2.现代化教学科研平台

在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我院整合现有资源,按照行政办公相对集中、教学系教研室相对集中、国际交流区域和基地相对集中的原则,根据教师的需求,合理规划、设置会议室和办公室,在硬件、软件的配备上使老师们舒心、满意、方便。

3.教职工关爱平台

学院定期安排全院在职教师体检,专门邀请心理学专家做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导教师如何正确发声、保护嗓子,每年暑假期间组织全院教师外出实地考察,平时工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今年,我院组织了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清凉之夏〃财金运动嘉年华2007”的趣味运动会,营造了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学院文化。

4.排忧解困平台

学院成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的教职工生活服务工作小组,解决群众在住房、医疗、就餐、子女就学、家属两地分居和户口迁入等方面的问题。

5.党建工作创新平台:服务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求

我院学生党建采取“一个阵地、两个载体、四个创新和一个目标”的工作体系,即以院学生党建培训体系为主要阵地,将基层党支部和“学生党建工作部”作为重要载体,创新理论学习的服务模式,创新支部工作的内容,创新学生党员的培训机制,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服务阵地,最终形成以党建带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促学风、班风建设的新局面。

6.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平台: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选拔

为了促进中国高校金融学和经济学优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加强青年学生与经济学家的联系,并从中选拔出类拔萃者进入金融实验班继续深造,我院从2005年开始举办全国“ 财政学、金融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活动。

7.教学改革创新平台:服务于大学生的发奋学习的需求

院党委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估,充分了解学生意见和建议,改进学院教学手段、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水平;教学中侧重双语教学和英语口语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增设计量经济学应用课程,努力使学生掌握现代财政金融创新的数量化分析工具和知识体系;深化财会知识学习,增强其从事实务工作的能力。

8.主体性教育促进平台:服务于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需求

院党委坚持以学校正面教育为主导,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通过“构建两个体系,倡导一个理念”,形成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党、政、团、学多位一体的“主体教育促进工程”。围绕“育人和拓展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中心,探索具有“财金”特色的校园文化发展模式,“财金之夜-七彩家园”、“五四文艺汇演”、“一二•九合唱比赛”、“Green Dream”硬地足球赛、“财金杯”篮球、足球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成为财金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校园文化景观。

9.学术研究实践平台:服务于大学生提高学术能力的需求

我院学生有着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研、投身社会实践的良好氛围,党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学生学术实践活动。“财金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读书节”、学术论坛与讲座、金融时事大赛、班级学术日、财金学子走进企业等活动,以“读书、实践、做人、报国”为主题,把用心读书、投身实践与正直做人、立志报国有机结合起来。

10.就业指导平台:服务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学院及时调整工作方针,把工作重点由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转向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上来。学院

在新生入校后就着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应届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邀请已工作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讲解招聘流程、应聘技巧、市场需求等;同时积极宣传我院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发放宣传材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心理健康与危机化解平台:服务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院党委建与学生处合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系列研究”,分类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研究解决办法;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聘请心理学专家任我院学生心理健康顾问,把一般性讲授和个别专项辅导有机结合,有效地化解了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沟通,请专家为家长进行指导。

12.贫困学生救助平台

学院党委利用社会资助和教师捐款建立了“助学专项基金”,基本能够满足我院贫困学生参与校园学习、生活的正常需要。同时积极为大学生联系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贫困家庭学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13.关注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生活

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孤独寂寞感的情况,学院以离退教工党支部为纽带,与每一位老同志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学院还设有离退休同志活动室,组织游园参观活动,春节前夕院领导逐家拜望等。

14.保障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质量

学院从自有经费当中划出专项资金,除了安排离退休职工的集体活动外,每年都给每人发放数千元的慰问金,对生活困难的还有特殊的困难补助。

15.关心离退休老同志身体健康

学院为每一位离退休老同志祝贺70岁生日;定期为老同志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检查;老同志生病住院时,学院领导都要的医院看望;对去世的离退休教职工及时慰问家属,协助家属处理好离退休教职工的丧葬事宜。

(三)联系群众,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坚持把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观念落到实处,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学院党委的感召力、凝聚力,为学

院发展建设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0年,依托我院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2004与我校统计学科共同申报的“中国财政金融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入选“985工程”二期项目;2001年,教育部第二次全国重点学科评审,我院财政学、金融学两个学科同时位居全国同类重点学科第一名,2006年再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重点学科评审;2002年正式启动的“中国人民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财政金融与经济管理合作项目(PEFPM)”项目,是迄今为止国内高校与国际一流大学实质性合作办学最高层次的项目;2005年,我院申报的《搭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除此之外,我院还有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在过去五年先后获得9项国家级和教育部重大教学成果奖;有3名教师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6名获宝钢奖,9名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另外,我院学生2次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3人获得首都“挑战杯”一等奖,1人获三等奖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正是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紧密联系群众的理念和一系列创新的载体为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平台,从而使我院形成了一个和谐稳定、团结奋进的工作局面。

下载创设平台载体 服务闽台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设平台载体 服务闽台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闽台交流方向与意义(本站推荐)

    闽台文化交流方向与意义 为了使海峡两岸人民早日团聚,必须加强两岸文化更深层次的交流。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扩大文化交流的广度。近年来,福建与台湾之间虽有众多......

    载体服务结算协议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鉴于:a.甲方提供_________国和国外终端点(termination points)的电话通信服务,详见本协议附件a,该附件为本协议的组成部分;及b.乙方提供_________国内部......

    创新活动载体 搭建德育平台

    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德育平台 安民街道孙底社区陶海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陶海玉,现任安民街道孙底社区党总支书记,在分管关工委工作期间,紧紧围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创新载体 搭建统战信息平台

    创新载体,强化措施,着力推进临川基层统战信息快速传递平台建设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要素之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面对新......

    强化引导 搭建平台 优化载体 周到服务(秦淮源报道)

    强化引导 搭建平台 优化载体 周到服务 洪蓝镇大力筑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 2009年以来,溧水县洪蓝镇坚持把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作为培养大学生村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载体......

    创设平台促使新员工快速成长

    创设平台促使新员工快速成长为全面落实州电力总公司“121”人才战略工程,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州电力总公司先后分配到宣恩电力公司大学生员工24名,为宣恩县电力公司增添了改......

    服务平台 工作总结

    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管理工作总结 此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教师们能通过网络来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得到提高,能通过网络来得到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能使教师......

    投融资服务平台

    投融资服务平台 投融资服务平台指的就是办理投融资需要的平台,比如过投资方想要融资,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去发现好的项目,而有一部分却有好的项目没有投资人,他们也需要一个平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