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一瓢诗话》偶得
~-6-28 字数:7
54王右军以书法立极,非文辞名世。兰亭之集,时贵名流毕至,使时手为序,必极力铺写,谀美万端,决无一语稍涉荒凉者;而右军廖廖数语,托意于仰观俯察宇宙品类之感慨,而极于死生之痛,则右军之胸襟何如也!《昭明文选》,不收此序,苏东坡以小儿强作解事斥之,虽不因此,亦属快心。
此篇选自《一瓢诗话》,作者薛雪。文章针对《兰亭集序》没能被选入《昭明文选》而感慨,苏东坡也是梗梗于怀,甚至有编选者为“小儿强作解事”语斥之。今天,我们把《兰亭集序》做为中学课本,不能说不如古人吧。
时贵名流毕至,使时手为序---当时所有名流都到了,假如要那些人写序,必然是:“必极力铺写,谀美万端,决无一语稍涉荒凉者。而右军廖廖数语,托意于仰观俯察宇宙品类之感慨,而极于死生之痛,则右军之胸襟何如也!”
这是什么原因呢?请看下面的论述。
既有胸襟,必取材于古人,原本于三百篇、楚骚,侵淫于汉、魏、六朝、唐、宋诸大家,皆能会其指归,得其神理;是时为诗,正不伤庸,奇不伤怪,丽不伤浮,博不伤僻,决无剽窃吞剥之病矣。
诗文与书法一理。具得胸襟,人品必高,其一声一叹,一挥一洒,必有过人之处。薛雪,字生白,号一瓢。苏州人。医学家,兼工诗画。所著尚有《周易粹义》、《医经原旨》、《一瓢斋诗存》等。他是叶燮的学生,论诗多本师说加以阐发。但他更强调儒家传统诗教,说“温柔敦厚,缠绵悱恻,诗之正也;慷慨激昂,裁云镂月,诗之变也”。他虽反对拟古,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独创性,但却认为“三百篇以降”,“日趋日下”,要求学诗者“溯流而上”,“取材于古人”。
由书法而诗文,阐述的入情入理,特别是“具得胸襟,人品必高,其一声一叹,一挥一洒,必有过人之处。”可谓至理名言。我把该篇录于此,愿与朋友门共赏齐勉。
第二篇:教学偶得
教学偶得
1、《兰花草》与《我的母亲》
一天,我正在为《我的母亲》一文备课查阅资料,偶尔看到资料中提到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校园歌曲《兰花草》。我想:《兰花草》与《我的母亲》有什么关系呢?仔细一看,呵呵,原来《兰花草》的歌词居然是根据胡适的诗集《尝试集》中的一首小诗《希望》改编的。说实话,在这之前我还真的不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适先生。于是,我在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便引用了这首歌作为音乐背景,同时告诉大家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本文的作者——胡适先生,以此让大家加深对胡适先生的印象。
2、“锦上添花”与“锦上添疤”
在开学第一次的写作兴趣小组活动中,我让学生以这次活动的收获为内容进行练笔。在后来的作业评阅时,我看到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句话:“文章中恰当的应用修辞和一些好词好句,能使文章锦上添花,相反,如果写作时滥用修辞和好词好句,那就没有什么作用了。”看到这句话,我觉得前半句中的“锦上添花”这个词用得很好,当即就把它给圈了出来。但是对于后半句,我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沉思片刻,我突发灵感,觉得将后一句改成“那就是‘锦上添疤’了”。这样临时仿造一个“锦上添花”的反义词,那岂不更好吗?在后来的作业评讲中,我以此为例,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用词准确,写得不错。然后我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觉得老师真是太幽默,太有才了。看着大家投来敬佩的目光,我提了提嗓子,告诉大家:“灵感不是等来的,它来自于平时的练习。所谓脑子越用越灵,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篇:读《挽歌》一文偶得杂文随笔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人死是对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坐夜便是对这一生命的最后一次悼念。寒夜,凄风,苦雨,稀稀落落的人群,夜半,打礁,声声敲心,喝下一壶老酒,愿你从此大胆走,不必一唱一叹三回头。
送葬,大多为寅时,这一时间段为日与夜交替之际,黑夜尚在,白昼未来,旧时说,此时鬼魅活动频繁,需由其子孙扛一引魂幡为其引路,灵魂方可安息,此时如有山山黄叶翻飞,野草纵横交错杂生,白杨萧萧,更生天涯茫茫生离死别之感。老人去世,大多在秋冬时节,此一时节阴气太盛,阳气已退,万物凋零,亦有熬冬之说,严霜九月,远郊而葬,纸钱洒向天空,一路孝歌一路经。下葬之处多是乱坟丛生,四面无人,寒鸦时常出没之所,如是死于非命或英年少逝,更叹岁月无情,情到深处,泪如雨下,悲而为歌,此为孝歌。
挽歌大抵伤感且忧时伤世的,梦境与现实相运而生,梦中之境历历在目,红烛摇曳,窗边梳妆,懒起描眉,可总不能看清脸庞。亦有喃喃细语,问及生活琐事。伸手去抓之时,却只剩背影越飘越远。梦醒之后,更叹人生苦短,嗘嘘不已。
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对这一人生主题有所涉猎,魏晋玄学兴盛之时,将生死等量齐观者有之,醉生梦死者有之,因此大量兴修佛寺,玄学兴起,避世而生,遁世而活。优秀的文学大家王羲之有感于此,写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高举生死有别的灵魂大旗,对消极的生死观进行批判。
后世文人每论及生死悲观,与豁达各成一派,悲观者认为生亦何其苦,死亦何其乐,豁达者认为死只是因为你哭得太累,你只是想睡一睡。死亡对人来说,不足为道,只不过托体同山阿,以一种新的形式而永恒活着,与天地同在,与万物同辉。
现如今,挽歌亦是对一种存在状态的咏叹,传统的刀割火种牛拉形式,在高效农业化的现今,已失去土壤。农耕文明的逐渐衰落,大量青壮年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村头的残垣断瓦,满地堆积的黄叶,线条开始模糊,色彩渐趋黯淡的飞檐雕花,诉说着一个个古村落的前生今世。现代化机械的广泛运用,每到农忙时节,拖拉机,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两三天下来,几千亩稻谷已然收割,富余劳动力的转战城镇,又加速了某些偏远、闭塞、人口本已凋零的村落的衰亡;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城市扩展,大量的农田划入新城版图,几千年农民耐以生存的土壤,灵魂栖息之所不复存在,他们中有的人既对新市民的身份无法认同,又不能回到曾经的居所,内心茫然无措,惶恐不安。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展不开的眉头,忘不了的乡愁。
一曲挽歌一声叹,一曲挽歌万种情,阅人世沧桑,历岁月变迁!
第四篇:《思悟偶得》读后感
在平凡中铸就诚信
读曹总《思悟偶得》有感
这次我有幸进入欧亚商都实习并且有幸拜读曹总《思悟偶得》,内心相当激动。在这之前对这位带领欧亚集团辉煌三十年的风云人物,就充满了无比敬佩。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欧亚集团及其曹总本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这本管理著作中,我首先学到了作为一名领导首先要有远见和胆识。要有在市场风云变幻中把握机遇和市场尚未明晰时抓住事物发展的方向。在欧亚集团成立之初,缺少资金、人才和经验,当时的曹总能够率先带领欧亚改制,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使欧亚较早步入股份制企业的行列;在此之后,曹总又开始谋划“三星计划”,从小三星一直到大三星,眼光何等的远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如曹总所言“当经理的要想着当总理的”正是在曹总这种高瞻远瞩的谋划下,欧亚集团辉煌三十年,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断地做大做强,终于成就今日欧亚集团在销售行业中难以撼动的龙头地位,可是作为每一名欧亚集团的员工都没有被当前的成就所陶醉,作为欧亚人,从来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在追求卓越面前从不止步,在大三星的指导下,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其次读完《思悟偶得》后,做好一名企业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在制度面前没有例外,一个成功的领导只能企业取得一时的辉煌,而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取得长远的成功。曹总深谙此道,因此集团内部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不停的完善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在本书中反复强调,“身教重于言传”做一名管理人员首先做好榜样作用,领导更要接受员工的监督,身正不令则行,正如他在书中所言,管理必须接受监督,权利在阳光下行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同志们犯错误,也正因为如此欧亚集团在基建工程,没有干部犯错误,工期总是最短,预算最少。只有在群众监督下,才能是权利更好的行使。在欧亚集团中,没有绝对的领导,只有绝对的制度,制度面前员工和领导是平等的,正如其在书中所言,列宁无证无法进入克里姆林宫,在欧亚商都即使领导也是禁止抽烟,在这问题没有例外,抽烟者一定会被严惩。
最后我学到了责任和诚信。能力越大,身上的责任越来。欧亚集团作为销售行业的龙头,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最大的,每年都要向国家交税,欧亚集团每年都评为纳税优秀企业,欧亚集团取得巨大的成就后,从来没有一刻忘记成绩的取得都是每一名集团员工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公司在致力于改善员工工资水平的道路上从未止步,欧亚商都在追求公司合理利润时候,也没忘记供应商的利润,在招商时就许诺他们,你们先盈利我们后盈利,在这样的思想的知道下欧亚集团在消费者和供货商中,一点一点赢得他们的信任,欧亚商都一贯坚持在诚信面前-1-
在平凡中铸就诚信
没有丝毫的弹性,这也是欧亚商都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每一个欧亚人的做人之本,欧亚集团用“五合”理念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平凡中铸就诚信”这句话刻在每一个欧亚商都员工的心中,这句话也成为欧亚商都人一生做事的的行为准则,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作为企业人必须诚信,凭借欧亚这个老字号带来巨大的效益,无数的商业实例告诉我们,失信于顾客就等于失掉市场,一个无法取信于顾客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
第五篇:教学偶得(最终版)
教学偶得
纸版画创作教学偶得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周萍新
在呼唤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当下语境中,纸版画以其取材方便、易于操作、效果独特等优势,走进了中、小学美术教学领域。在它给师生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纸屑多、油墨不宜洗净、学生用纸浪费较大等突出的问题。这样容易引起班主任的不满、家长的埋怨而影响纸版
画的教学。
为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带领一批学生做了这样的实验:将剪(刻)下来的纸屑,用重新组合的方法,细心地摆在另外一张稿纸上,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合、用水粉色代替油墨进行印制,结果发现这样做不仅能得到不同效果的纸版画作品,还能有效地控制纸屑落地的程度。因此每逢纸版画教学,我便首先要求学生在做制版的过程中,不要轻易的将剪(刻)出的纸屑随便扔到地上,应认真思考怎样巧妙地利用它们,使之成为有另一种美感的版画作品。在教学中,我除了耐心地启发一般学生外,还充分发挥美术小人才的作用,和他们一起进行辅导,对习惯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用手把手的方法进行传授,直到学生普片掌握刻与摆的方法为止。经过这样的努力,教室里以往的纸屑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创作的、风格各异的纸版画作品,上述问题不仅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学生也在这种也在训练和实践中萌发了创新的意识,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现以镂印版画教学为例,介绍学生们在制版创作和印制过程中的一些方法:1.制版。(1).剪、刻与拼、摆相结合;(2).剪刻、拼摆与粘贴相结合,目的是为了同时得到凹版和凸版。前者的版面没有固定、便于随时调整;后者版面固定,有稳定感。2.印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方法比较多一些,也比较灵活。如单色法、混色法(一般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印刷)、喷绘法等,凡是以前学过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方法,他们都能加以应用。3.选择稿纸。一般有单色纸(包括白色)、报纸、有底纹的色纸(包括自制底纹)等,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废弃纸张的利用,丰富了纸版画的表现手法。
(详情见附图及说明)
附:图例及说明
例1.母鸡 例1 方法说明
例1.剪刻与拼摆相结合 左图:凹版,用单色(水粉)直
接喷印。右图:先利用刻下的外轮
廓喷印作底,再把刻下的部分按左图相应位置
摆好后,喷印。
例2.荷
花
例2.方法说明
例2.剪刻、拼摆与粘贴相结合
左上图:单色凹版拓印。
左下图: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将 刻下的部分粘贴、固定后,进行双色拓印。
右上图:凹版双色漏印。
右上图:凹版双色喷印。
例3.葡萄与花
例3.剪刻、打散重新组合相结合 右图:将刻下的部分任意组合、贴
左图:凹版复色压印。中图:凹版双色漏印。牢,选色进行拓印。
例4.植物窗
例4方法说明
例4.凹凸结合、一版多用。
左上图:用版直接漏印。
右上图:单色喷印。
左中图:在有色纸上,作混色 喷印。
右中图:借用底版留下的喷色
效果,进行拓印。
左下图:将揉过的废作业纸细
心展开,作混色压印。
右下图:把被颜色弄脏的纸做
成底蚊后,进行混色喷印。
从这个问题的发生到解决,使我想到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喊口号、做形式文章上,必须深入细致地、扎扎实实的做好日常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因为素质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创新的题材就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里,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和实践、善于启发和引导、善于分析和总结,我们将会改变人们对美术教育现状的认识,我们美术教育才能起到传递和继承文化的作用,我们教育和培养的学生才能成为受世人瞩目和尊敬的、有创新能力的中国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