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股东权益之我见
走在路上
-----小股东权益保护之我见
关键词:小股东权益 公司
摘要;我国公司发展至今天,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小股东的权益经常不被重视,为了使我国的资本市场越来越完善,经济向良性方向发展,在我国的公司立法中有必要建立各种保护与救济小股东权益的措施来约束控制股东对小股东权益的各种危害,平衡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这种权力失衡的状态,使小股东的各种利益与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以促进社会法制的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一 关于小股东权益现状
股东是认缴或认购公司资本向公司出资,或因其他合法原因持有公司资份额,对公司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而组成公司的人。股东组成公司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所以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就享有各种的股东权利,对于股东权利的性质,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认为是一种所有权,也有学者主张是一种债权,现在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认为股东权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它是一种不同于所有权,债权,社员权的独立民事权利,它自成一体,兼有请求权和支配权的性质,其内容中既有目的性权利也有手段性权利,权利的制度设计反映了公司运作对股东和公司关系的要求。
公司发展的前期阶段,股东之间一般都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彼此之间有一种信任关系。但是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和扩张,许多原本不了解甚至是不认识的人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因为他们同是一个公司的股东。这种新型合作方式大大的促进了资本的流通,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些股东中既有大股东也有小股东,股东之间共存的唯一基础就是利益,这就决定了股东之间冲突的必然性,这种冲突最明显的就是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冲突。因为一般的小股东很难进入股东会,所以在股东会中很少听到小股东的声音,这直接导致许多小股东的利益被忽略,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这种矛盾更加白热化。
二.小股东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法制建设也应与之相一致,才能更好的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所以,在2005年国家颁布新的《公司法》,修改了旧《公司法》中不适应公司现实问题的规定,值得关注的是,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中,加强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既是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法律中加强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与救济是有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股东决策权来说,大股东拥有控股权,小股东处于弱势地位。
《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所以说公司股东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特别是《公司法》也弘扬了股权平等原则更是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股权平等的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因为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多数情况下,公司议事当中是采取资本多数决原则,所谓“资本多数决”,它的运用虽然可以保障公司经营决策的高效运行,也体现了股东平等原则的内容,但却使股东民主丧失了基础,在实践中大股东的意志上升为公司意志,而小股东的意志就变得毫无意义,虽然他们在公司的人数众多,但是他们在资金数量以及公司重大决策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对他们的权利保护是有必要的。
2.从公司的管理来说,小股东普遍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公司法》明确了股东管理公司的权利,其中包括小股东,但在实践中,因为小股东认为自己股东份额较少,根本不及大股东的股份实力,即使有权选择管理者,也没有太多的实质影响,所以大多说的小股东选择被大股东指挥,人自己的利益被践踏。
3、从社会整体利益来说,维护小股东权利,促使吸收社会公众闲置资金,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
无论是在有限公司中还是在股份公司中,维护小股东的利益,都可以是小股东积极主动的不资本投入到公司运作上,提高资本的利用率。阴道资本市场向良性发展,也有利于资本市场信用制度的维护,筹集资本功能的发挥,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可以看出维护小股东的权益非常重要,是现代公司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要求。
三 小股东权益遭到侵害的原因分析
1、公司的表决原则直接导致小股东的利益容易受到侵犯。
《公司法》第41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第106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 显然,享有不同股权的股东和持有不同股份的股东享受的权利肯定是不同的,出资较多的大股东必然在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方面享有表决权优势,当出资达到一定数量时就极易控制股东会,进而控制董事会和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经营决策反映的将是占控制地位股东的意志和利益。如果没有相应的对抗制约,权力被滥用的结果,势必是众多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侵害。
2、公司的发展趋势导致中小股东的利益容易受到侵犯。
现代公司制度是按照“分权——制衡”模式建立起来的,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股东大会,它决定着公司的重大事项,股东的权利正是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权来行使的。而现代公司的权力趋势正由“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化。公司实际被大股东、董事所控制,他们总是尽可能利用公司,实施对其利益有好处的决策,而忽视公司及小股东的利益。
3、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我国传统公司的治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权力互相制衡。但由于我国公司法对于监事会的规定并不完善,事实上监事会也没能有效地监督董事会和股东会,因而也无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4、经营结构的因素。
当大股东与公司经营行业的相关程度越高的时候,大股东也就越容易通过关联交易、利润转移等方式侵吞公司资产,小股东也越因此而受到侵害。
四.保护小股东权益之我见
目前我国的《公司法》对于小股东的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在《公司法》框架下我认为,小股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在公司法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在章程中可制定更为严格的规定,以制约大股东的行为。例如,在规定简单多数决和绝对多数决才能生效的情况下,可以规定更为高的要求。
2、针对公司法中章程规定的诸如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等规定得较为简单或不完善的地方可以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建立公司财务、政务公开制度。目前在国家机关及农村村级组织中,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证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非常公正。在公司中完全可以引进这一机制。
4、赋予普通股东更多的知情权、调查权、《公司法》第32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股东会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对于股东的其他调查权、知情权却未作规定,因而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对此予以具体化。
但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了《公司法》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方面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修改《公司法》已经成为了学界的共识,以下是我的一些浅拙的建议
1、强化小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召集权、提案权。
《公司法》第104条规定“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董事会应当召集临时股东大会”。但从目前来讲,如果是巨资企业的话,此比例明显过高,建议将10%的持股比例降至一个合理的程度如5%或3%。另外公司法没有规定董事会依请求必须召开股东大会,也没有规定董事会拒绝该请求应如何处理,故法律应规定股东在特定情形下有自行召集股东大会的权利。
2、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为确保小股东表决权行使的公平,可增设:
①累积投票制度。该制度指公司在选举董事会、监事时,股东所持有的每一股份都拥有与其所选举的董事会、监事总人数相等的投票权。股东可以把所有的投票权集中选举一人,也可分散选举数人,最后按得票之多寡决定当选董事和监事。
②股东表决回避制度。指当一股东与股东大会讨论的决议事项有特别的利害关系时,该股东或代理人均不得就其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权的制度。德国、日本及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都不同程度的含有该项规定。而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此制度。
③大股东表决权限制制度。大股东表决权限制是指,当某一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额超过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以上时,超过限额部份股份便不再享有表决权的一种制度。公司制的发展有赖于更多人的投资参与,不仅需要个别资金雄厚的大股东投资,更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一般社会公众即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更为重要,特别是考虑到小股东在公司中的弱势地位时更是如此。
3、赋予小股东对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救济途径。
股东大会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不仅表现在对股东表决回避制度、大股东表决权限制等事前预防方法上,也应表现在当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存在瑕疵时的对小股东事后救济措施上。
我国《公司法》第111条规定“股东大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但对此规定缺乏具体的配套措施,如有权提起诉讼的股东资格,提起诉讼的时效,要求赔偿的权利等未作规定,同时该规定并未赋予股东有提起“撤销之诉”,“无效之诉”的权利,就必然使得股东诉权的实现缺乏有效的保障。因此,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应加大股东大会的责任,允许股东在其合法权益受到股东大会侵害时有权向法院提起“停止侵害之诉”“可撤销之诉”、“无效之诉”及“损害赔偿之诉”。
4、赋予小股东特定情形下的股份收买请求权。
从现有公司法看,小股东退出公司似乎是自由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小股东在公司事务上处于没有发言权的弱势地位,股东以外的人多半不愿受让公司的少数出资或股份,这就使得小股东经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对大股东滥用权利予以制衡,保护不同意见的小股东权利,多数国家的公司法都承认小股东在特定情形下可享有股份收买请求权。股份收买请求权是指,在公司发生关系股
东利益的重大变化时,如营业转让、合并,不同意股东大会作出转让,合并决议的小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指定受让人买其股票,从而退出公司。一般而言,对于根据多数股东意见作出的股东大会决议,只要表决程序合法,少数股东即便是有异议,亦应无条件服从,在少数服从多数决原则下,它必须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所以,在公司法中应允许小股东在特定情况下可享有股份收买请求权。这一点对于维护小股东的权益是十分重要和现实的。
5、建立小股东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由于大股东在公司中处于控制地位,他们有可能通过集权、信息封锁等,限制甚至剥夺小股东的知情权。一旦小股东提起诉讼,小股东将难以对自己的诉讼请求进行举证,这对小股东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建立小股东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有利于从程序上平衡双方在实体权益上的差距。
小股东权益的维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经过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目前正是走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路上,相信会有美好的结果。以上是我关于保护小股东权益的一些拙见,不足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篇: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我见
股份有限公司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其主要特征是: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每一股有一表决权,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股份有限公司从本质上讲只是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而已。由于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能在50人以下,这就限制了公司筹集资金的能力。而股份有限公司则克服了这种弊端,将整个公司的注册资本分解为小面值的股票,可以吸引数目众多的投资者,特别是小型投资者。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股东平等原则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按股份的多少、少数服从多数;二是大股东不得滥用权力压制中小股东。二者并具,才能体现福分明珠精神。而在我国公司法制度中,主要以股东对公司的投资额座位衡量的标准,实行按比例的平等。因此,股东平等原则就简单滴异化为股份平等原则,即一股一表决权。相应地,公司的表决方式便采取了资本多数决原则。在实践中,大股东为追求私利,往往滥用这一原则,屡屡法神侵害中小浮动权益的事例。可是我国公司法在规制大股东滥用股权、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规定。因此,规制大股东滥用股权的行为,强化保护中小浮动的权益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股权的现状是公司法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客观原因。中国股权的特点:一是股权高度集中;从总体上看,国家股以及国有法人股控制的股权占40%左右,处于控股地位。第一大股东的平均股权比率为43.93%,而这些第一对大股东80%以上是国家机构或者国有法人。这就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并且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国有法人股东手上。也因此,中小股东的权利难以体现,一股独大,由大股东掌握的董事会往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决定上市公司的资产配置和命运。二是股权流动性差,大量的法人股不能流动。给予以上分析,我国公司股东的实力非常悬殊,是的股东之间无法双赢,大股东滥用其手中的权利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中小股东无力反抗。
一连串影响巨大的案件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大肆圈钱,庆联谊、美尔雅等一连串影响巨大的案件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大肆圈钱,侵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例,中小股东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甚至颗粒无收。侵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例,中小股东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甚至颗粒无收。这些严峻的 事实表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现实需要和紧迫性。事实表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现实需要和紧迫性。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实质上无外以下几种主要途径: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实质上无外以下几种主要途径:虚假出 资;操纵发行价格;操纵利润分配;操纵信息披露;侵吞公司和其他股东的财产,其中又包括 操纵发行价格 操纵利润分配;操纵信息披露;侵吞公司和其他股东的财产,利用发起人对资金的代管地位直接截留募集资金、利用发起人对资金的代管地位直接截留募集资金、直接挪用从属公司的资金作为控制股东对公 司的投资或者作其他用途、控制股东 借用 从属公司的资金,无偿的、借用”从属公司的资金 司的投资或者作其他用途、控制股东“借用 从
属公司的资金,无偿的、不安全的交易最终使从 属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控制股东要从属公司为其债务担保,使从属公司陷入债务旋涡、属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控制股东要从属公司为其债务担保,使从属公司陷入债务旋涡、利用公司机会、控制股东强制处理股东股票;关联交易等。利用公司机会、控制股东强制处理股东股票;关联交易等。
三、我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性规定 1. 中小股东的知情权 2010 年 12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 125 《公 司 法 》对 中 小 股 东 的 知 情 权 也 做 了 比 较 详 细 的 规 定。其 中,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在第 34 条中规定:“股东有权查 阅……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公司会计账簿。”对于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 第 98 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 …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② 引进限制表决权制度。限制表决权制度是指当以股东持有股份数额超过法律规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以上时,超过限 额部分的股份不再享有表决权。该制度能限制大股东控制股东大 会,以适度平衡大股东与小股东的表决权的悬殊。许多国家和地 区根据自己的国情确立了限制表决权制度。我国新《公司法》没有 规定此项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法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规 定,引进此项制度。2. 中小股东的提案权《公 司 法 》的 103 条 第 二 款 规 定 :“单 独 或 者 合 计 持 有 公 司 百 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 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此规定意在提升中小股东话语权,有利于 推进公司民主决策,实践公司正义。③ 健全派生诉讼制度。现行《公司法》虽对代表诉讼的原被告资格 及 程 序 做 了 相 应 的 规 定,但 一 些 规 定 表 面 上 看 很 合 理,但 其 实质上却为代表诉讼的进行制造了很多的障碍。如 《公司法》第 3.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股份收买请求权是指当公司股东大会经过多数表决通过决 议,就公司章程的修改,公司合并或分立,解散等重大事项做出决 定是,持有不同意见的少数股东所享有的要求对其持有的股份由 公司或其他股东依公平合理的价格购买,从而退出公司的权利。《公 司 法 》在 第 75 条、第 143 条 分 别 列 明 了 股 东 行 使 股 份 收 购请求权的法定情由。22 条第 2 款与第 3 款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 会,董 事 会 的 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 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做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 求人们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 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的担保”。由于公司股东大会 或董事会决议往往涉及的标的巨大,如果法院应公司的请求要求 作为代表诉讼原告的中小股东提供相应金额的担保,他们根本无 力承 担,最 后 只 能 放 弃 诉 讼,也 就 难 以 达 到 通 过 诉 讼 保 护 公 司 利 益的目的。对此,笔者觉得应从两方面进行改善:第一,在诉讼费 用上,无论诉讼标的大小如何都按统一的标准收费 ;第二,原告股 东的诉讼行为必须是善意的,即股东在提起诉讼是应是真实,慎 重和善意地为公司利益提起诉讼,而不是为股东个人谋求不当利 益。4. 公司解散请求权《公司法》第 183 条赋予股东解散公司请求权,即公司经营管 理发 生 严 重 的,继 续 经 营 存 续 会 使 股 东 利 益 受 到 重 大 损 失,通 过 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 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5. 股东诉讼制度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纯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基于股东 地位向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或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公司法》在原 有基础上扩大了股东直接诉讼范围,并对原有的条款进行了完 善。涉及股东直接诉讼权的条款有第 22 条(决议无效及撤销之 诉),第 34 条(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之诉),第 75 条(异议股东股权回 购之诉),第 153 条(对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的权利),三、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措施 各国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是确立和加重董事、各国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确立和加重董事、经理
与控股股东 对公司和中小股东的诚信义务,防止其滥用职权;二是赋予中小股东救济权,对公司和中小股东的诚信义务,防止其滥用职权;二是赋予中小股东救济权,如中小股东提请 召开和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利。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所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召开和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利。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所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独立董事制度。该制度是为了解决公众公司在股权十分分散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制度。出现小股东对公 该制度是为了解决公众公司在股权十分分散的情况下,司的经营管理态度冷漠和普遍搭便车的现象,司的经营管理态度冷漠和普遍搭便车的现象,公司被无人监管的内部人控制谋取非法利益的问 题,而对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结果。引进外部独立董事,保持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独立性,明确 而对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结果。引进外部独立董事,保持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独立性,界定董事会与管理层的职权,界定董事会与管理层的职权,在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维持一种制衡关系就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 职权 择。2.累积投票制。该选举制度是指当股东大会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股东所持的每一股份 累积投票制。该选举制度是指当股东大会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 股东所持的每一股份 都拥有与将要当选的董事总人数相等的投票权,都拥有与将要当选的董事总人数相等的投票权,股东可以把所持有的全部表决票集中投向一名 或数名董事候选人,并以得票相对多数决定董事的当选。董事的这种选举方式,可以克服 一股 或数名董事候选人,并以得票相对多数决定董事的当选。董事的这种选举方式,可以克服“一股 一票”、资本多数决 原则下,直接投票造成多数股东把持、操纵董事会人选,资本多数决”原则下 一票、“资本多数决 原则下,直接投票造成多数股东把持、操纵董事会人选,小股东无法使自 己的一名候选人当选的弊端。己的一名候选人当选的弊端。3.表决权的限制与排除。表决权的限制是指为防止大股东操纵股东大会决议的表决,损害 表决权的限制与排除。表决权的限制是指为防止大股东操纵股东大会决议的表决,止大股东操纵股东大会决议的表决 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对其持有的表决权加以限制。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对其持有的表决权加以限制。表决权排除是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就某一 事项进行表决时,如果某表决权人与该事项有特别利害关系,事项进行表决时,如果某表决权人与该事项有特别利害关系,该表决权人及其代理人均不得行 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他人行使表决权的制度。该制度具体可分为: 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他人行使表决权的制度。该制度具体可分为: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和董(监)事表决权排除制度。事表决权排除制度。4.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它是指当将要出现公司经营政策、组织结构、财产等方面下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它是指当将要出现公司经营政策、组织结构、列重大变化,列重大变化,持不同意见的中小股东有权依法定的程序要求公司以公平的价格收购其持有的股 ;(2)公司章程的重大修订;(;(3)份,退出公司:()公司分立、合并;()公司章程的重大修订;()公司出售其全部或主 退出公司:(1)司分立、合并;(:(要资产;()公司受让他人全部营业或资产,对公司营运有重大影响;(;
(5)要资产;(4)公司受让他人全部营业或资产,对公司营运有重大影响;()公司章程规定的 ;(其他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是矫正股东利益失衡的工具。其他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是矫正股东利益失衡的工具。5.中小股东的诉权。(1)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撤销和无效之诉。当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中小股东的诉权。()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撤销和无效之诉。(的召集程序、决议方法违反法律、行政法或决议的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的召集程序、决议方法违反法律、行政法或决议的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 益时,中小股东有权于法定期间请求法院撤销股东大会的决议; 益时,中小股东有权于法定期间请求法院撤销股东大会的决议;当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决议内 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直接或间接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时,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直接或间接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时,中
小股东有权向法院提起确 认股东大会决议无效的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这种诉讼是指,认股东大会决议无效的诉讼。(2)股东代表诉讼。这种诉讼是指,当公司迨于对侵害公司利益。(的控股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和第三人提起诉讼时,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的控股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和第三人提起诉讼时,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了公司的利 益而提起诉讼。益而提起诉讼。6.请求法院强制解散公司。这是指当公司的存续已无法实现股东对公平和效益的追求,请求法院强制解散公司。符 这是指当公司的存续已无法实现股东对公平和效益的追求,合条件的股东可以通过诉讼,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合条件的股东可以通过诉讼,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希 望 《 司 法 》 订 时,规 范 股 东 大 会 制 度、衡 大 小 股公 修 从 制 东 权 力、司法救 济 等 方 面 全方 位 加强 对 中小股 东权益 的保 护,以保证 股东平等原 则 的实 现,促进 公 司制 度 的发 展,护证 券 市场 的稳 定。
第三篇:如何维护公司小股东权益
如何维护公司小股东权益
--来自 律师快车网
我国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有限公司小股东权益维护作了重大的修订。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就没有权利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如果小股东认为公司不提供真实的报表和凭证或者有证据证明财务报告作假时,那么,一定是公司中的董、监、高执行公司职务时,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的行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规定的行为。此得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的小股东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和 第一百五十三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股东权益救济途径。
小股东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自 法邦网
一、查阅公司会计报告及账簿
1、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2、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此系法定的前置程序,因此,股东应保留书面请求查阅会计账簿的证据,公司十五日内不予答复的即可启动诉讼程序。当公司以“合理根据”予以拒绝正当目的的查阅时,股东在历经拒绝前置后即可启动诉讼救济,请求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对此请求,从诉的类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中专门设置了“股东知情权纠纷”这一二级案由。
(2)对于如何列当事人这一问题,权利受侵犯的股东自然是原告,公司应列为适格的被告,如将实际控制的大股东或实际管理人作为独立诉讼主体,不符合诉讼原理。判决的效力及于公司,而非大股东、董事等。当然查账并非最终目的,实现查账后,股东可以具体作出自己的选择。
(2)公司法在第三十四条明文规定,有限公司股东可以查阅会计账簿,这就使得会计账簿造假很难。
(3)公司的每年利润情况可以通过查询工商档案中的年检资料获得(当然,公司做假帐的可能性较大),如公司不能反证年检资料中的情况不符合真实情况,年检情况中的审计报告即可成为原告主张分红权的有力证据。
二、公司盈余分配诉讼(股东分红权)
1、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三十五条 【股东分红权利】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2、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诉讼案件,律师应当根据股东要求盈余分配的具体案情决定诉讼策略。
1、公司盈余分配方案经股东会通过的情形。根据新《公司法》第一百条和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股利分配的方案由董事会提出并由股东(大)会通过,所以公司股利分配原则属于公司自治和规定自治的范畴。如果分配方案已经股东会通过,而公司不予执行,则股东完全可以起诉公司要求履行给付。
2、公司盈余分配方案未经股东会通过的情形。如上所述,股利分配问题属于自治范畴,若未经股东会通过分红方案,这时律师帮助起诉时要慎重审查是否符合以下三条件:1公司提取任意公积金是否具有必要性
2、公司提取任意公积金是否具有合理性
3、公司提取任意公积金是否符合股东平等原则。若不符合三条件,则股东可向法院请求强制公司按公司章程或法律规定进行分派股利,此诉属于给付之诉。此案由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
件案由规定(试行)》专设“公司盈余分配权纠纷”这一二级案由。
3、第一百六十七条 【法定公积金】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三、召开股东大会
1、法律依据
第三十九条 【首次股东会议】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依照本法规定行使职权。
第四十条 【股东会会议】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定期会议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
2、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诉讼请求示范:
判令被告立即召开股东大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各股东,告知开会的具体时间、地点;责令被告召开股东大会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四、股东行使退股权
1、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五条 【股权收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股东退股应满足三大法定情形:(一)长期不分红,(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三)公司生命的延展。只要退股股东有证据证实自己对决议投反对票,即可自股东会决议通过之日九十日内向法院提起合理价格的退股诉讼。对合理价格的确定问题,退股股东可以请求法院指定具有法定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股东退股之时的净资产。依据净资产和退股股东所持股比例,就可计算出价格。
五、小股东对抗大股东的杀手锏:解散公司请求权
(1)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第一条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2)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股东必须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才有资格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是否符合以上任一法律条件,关键要看证据材料是否能够充分证明相关法律事实。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请求解散公司的股东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必须举出相关证据材料证明公司符合前述法定解散条件,否则将承担败诉的法律风险。从维护股东权益角度出发,建议股东应有意识地搜集与公司、其他股东相关的法律文件,并为己方的法律行为保留相关证据材料(比如向公司、其他股东发出请求、通知时应以邮寄书面文件的形式进行,并索取邮寄凭证)。
在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股东可以请求法院保全公司财产或作相关证据保全。在股东提供担保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予以保全。本条至关重要,保全公司财产或证据可以防止相关财产、证据被转移、隐匿,毁灭,以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及保证法院裁判能得到实现。谢恒律师提示,由于申请保全时要向法院提供相当于被保全财产价值的担保及与财产、证据相关的线索,提取诉讼的股东应提前做好准备。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其他股东只能被列为第三人。
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须达到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第一百八十三条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因此,法院认定解散较为困难,但从解决问题从发,逼迫大股东让步来说,确实是一种杀手锏。
六、大股东恶意罢免或无理阻挠中小股东担任公司高级管理职务
1、法律依据
第四条 【股东权利】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二十条 【股东权利限制】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2、操作中注意事项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大股东恶意罢免或无理阻挠中小股东担任公司高级管理职务系控制股东违反了诚信义务,但公司法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目前可以采取以上的退股权、要求召开股东会行使表决权、行使解散公司请求权等来制约控股股东的权利。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具体措施
目前在我国,对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方面,在立法上有所欠缺。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英美等国对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规制己经较为完备。借鉴英、美等国的先进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制度上达到规范上市公司收购时对收购者、控股股东和目管理层的制衡的目标,保护目标公司股东利益。
(一)建立类别股东表决制度、有利害关系股东回避制度和累积投票权制度。
1、所谓类别股东表决制度,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持有上市公司不种类股份的股东可以分别召开股东大会表决有关事项。在我国日前,可以按普通股股东中的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分别召开类别股东大会。
2、所谓有利害关系股东回避制度,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持有并有公司一定比例的、对涉及上市公司利益的某重大事项存在利害关系的股东,在股东大会讨论该事项时应予回避表决。
3、所谓累积投票权制度,是指在股东大会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和监事时,股东所持的每一股份都拥有与当选的董事和监事总人数相等的投票权,股东既可以把所有的投票权集中选举一人,亦可分散选举数人,最后按得票数之多寡决定当选董事和监事。
鉴于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运作的时间小长,对小股东的保护尚十分脆弱,立法对累积投票制度应采取强制主义态度。这有助于使代表中小股东意志的代理人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二)健全股东大会决议的司法救济其中包括:
l、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撤销或无效确认之诉。
2、要求大股东赔偿损失的付之诉扣。
(三)规制目标公司经营管理层反收购措施
针对目前《证券法》中对收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设计不平衡的问题,在反收购措施的规制方面,应借鉴英美等国的做法,在坚持“确保日标公司经营者忠于股东的利益原则”的前提下,未经股东大会同意,目标公司管理层不得采取反收购措施,并具体规定如下:其一,若目标公司经营者为维护自身利益,以维护司长远利益为借口而采取反收购措施,从而损害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应宣布此次反收购行为违法;其二,允许目标公司经营者在收购发生后寻找收购竞争者参加要约竞争,但目标公司经营者必须平等对待所有收购竞争者,以期股东获得最高的溢价;其三,经股东大会批准,目标公司不得从事发行股份、增设或准许增设或发行任何可转换公司股份的证券等行为。
第四篇:《论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论小股东权益保护
一、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伦理基础 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论者实多,却一般仅凭主观感情就认为小股东权益应该受到保护而囿于保护措施的完善与提出,没有分析应受保护的更深层原因,导致在论述过程中或时有漏洞,或以偏概全,或矫枉过正,故本文首先探讨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伦理基础。
(一)控股股东侵犯小股东权益的表现
从理论上讲,所有股东对公司财产都无直接控制或支配的权利,他们只能期待着通过公司经营机构出色的经营活动给其带来投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股东应是利益一致的整体,大股东与小股东有共同利益;而且依照一股一权、股东平等原则,小股东应该同大股东享有同样的权利。然而,由于股东之间对公司的影响能力存在差别,尤其是在“内部人控制“十分显著的现代公司,若不能保证公司的大多数董事是独立的、高度中立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当股东对公司的影响能力差别过于悬殊时。这一点在世界各国的司法实务中都能找到例证。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求所有董事或者大部分董事独立或高度中立是不大可能的。这种利益冲突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当大股东对公司具有实质上的支配地位的时候,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的作用下,控股股东能将其自身的意思表示以公司意思表示的面目表现出来,从而产生了控股股东以其自身利益取代公司利益而置公司利益和其他股东利益于不顾的可能性,若没有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小股东权益受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公司大股东利用其控股优势损害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主要有:①利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侵害小股东的权益:相当一部分公司大股东交叉任职,权力难以制衡,即使设立独立董事,由于产权不明,高层管理人员与独立董事很容易形成高层共谋,造成公司决策缺乏公正性保障,给大股东侵害公司和小股东权益提供了便利条件;②利用股份畸形大肆侵害小股东权益;③利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侵害小股东权益,资本多数决定原则是股东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每个股东都是平等的,但并非每个股东对公司的权力都是一样的,大股东由于拥有较多的股份,而拥有较大的表决权,按照这一原则,持股最多股东的意思就是公司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另外一个权力对抗制约大股东的权力,那么这个权力极有可能通过公司而被滥用,其结果必然会侵害小股东权益。④利用关联企业转移公司资产,从而侵害小股东权益,例如,大股东利用其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支配地位,通过高价收购或低价销售的方式,将公司的利益转移到与自己有关联的企业,从而导致对其他股东利盖的侵害;⑤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由于其规模的巨大及股权的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由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手中,公司董事往往基于大股东利益或自身利益长期从事利益输送行为。这些行为使大股东本身或董事本身获取暴利,但却损害了公司大部分小股东的权益。
(二)发挥股份公司的作用要求保护小股东权益
股份及股份公司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假如对小股东保护不力使他们的投资难以收到回而不敢不愿去投资,不仅股份公司作为一种制度文明难以发挥作用,也使公司难以在短时间内融得大量资金,最终会损害公司的利益和大股东的利益。即使某个或某些大股东会从中获益,但由于整个社会丧失了投资获益的诚信环境,使投资安全受到威胁,这会严重妨碍社会事业的进行进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一方面造成大量社会闲散资金不能投入生产环节,另一方面公司发展急需的资金难以获得。这是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之所以保护小股东权益的主要原因。另外,小股东为获取股息、红利等收益而投资,使股票市场得以产生、活跃,产生了期货、期权、投资基金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使得现代金融市场得以完善发展;投资收益除供日常生活支出外,还可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因此,小股东的投资使公司获得了资金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投资者将收益用于消费既有利于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又促进了消费,还为社会的闲散资金与对资金的需求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推动了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如果有效维护小股东的权利和利益,小股东就很可能积极参与公司管理,献计献策,有利于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如果一个股份公司拥有数量巨大的小股东,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社会影响,是一种无形的宣传。.
(三)捍卫实质正义要求保护小股东
在某种统一的标准或原则下,只能达到形式公平,实现形式正义,而从20世纪以来,透过形式正义,谋求实质正义日益成为人们注重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实质正义要求我们在传统法律制度以外建立新的法律制度,对弱势群体给予倾斜性的保护。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弱势群体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按照有机体各部分功能互补、相互依存的观念来看,如果不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或在社会权利分配中出现不公,损害或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那么整个社会的公平也将受到损害①。同样,公司是股东共同利益的有机载体,只有作为弱势群体的小股东权益得到了保障,公司整体利益和大股东的利益才能最终得到实现。古典公司法在严格的资本多数决定原则和形式的股东平等原则下,达到了形式正义,却导致公司控股股东滥用其控股权和支配地位,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破坏了实质正义。因此,实质正义要求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保护。
(四)公司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选择
小股东权益的确应予保护,但我们不该忽视问题的另一面。公司主要由大股东设立并根据资本多数决定原则在大股东操纵卞运行,大股东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往往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股东一般不会主动追求公司利益受损的结果,进而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公司主要因为大股东而存在,小股东不对公司产生决定性影响,大股东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会为实现某秤目的而损害公司利益,从而对小股东权益构成侵害。而小股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希望采用„搭便车‟方式参与公司的内部事务。根竭股东购买股票的动机,可以将小股东分为投资股东和投机股东两类。对于投资股东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是能否定期从公司分配到固定的红利,只要满足了这个要求,他们便会对出席股东大会、参与、监督公司经营等事项漠不关心。对于投机股东来说,公司经营的好坏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股票的涨跌,以使他们
从中获取投机利益。另外,股东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或是行使查阅权、诉讼权,需要支付一定的交通费、伙食费等各种费用。这些支出显然与小股东个人实际获得的利益不成比例。因此,对小股东的保护仅限于极少数的情形,且保证控股股东控股权的实现比小股东权益更应受到立法者的关注。只不过目前公司法对小股东权益之保护相当薄弱而使这一问题突显。
对弱势群体保护过多将不利于国之昌盛,社会之发展,北欧福利国家的现状可资佐证,故维护了公平正义则必失之于效率。同样,保护小股东权益是从公平的角度考虑的,大股东不应当滥用其控股地位影响公司的运作及前景并进而损害小股东权益;但当我们维护了公平,捍卫了实质正义的时候,效率不得不被牺牲掉了,毕竟一般情况下大股东更关心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公司的发展壮大,会为公司殚精竭虑,大股东获取公司控制权直接控制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还可以节约监督费用,减少代理成本,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激励。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与股权集中度呈正相关,即股权集中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②。相反,小股东对公司的感情没有大股东深,利益相关性也没有大股东紧密,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使大股东、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处处受制,难以及时有效地做出决策并贯彻实施而最终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作为商法的公司法是更注重营利,更注重效率的。以股东诉讼制度为例,小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可提起公司解散之诉以维护其利益,但公司解散与营业维持原则相违背,不利于公司整体利益及大股东利益之维护,还给公司所在社区和所在地政府财政带来损失。故而一方面要防止资本多数决定原则下的大股东的专横,保护小股东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和股东间的实质平等,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单独股东权起诉的情形下个别股东的滥用,危及其他广大股东和公司的整体利益,损害了公司的存续和发展,不利于公司和社会进步的效率。所以,在公平和效率妥协的基础上,我国的公司解散请求权应限定为持股在一定比例以上且有一定时限的股东,并应明确被告的资格,规范股东解散请求权的法定事由。总之,在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上,我们应当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在此基础上去探讨对小股东的保护才不会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才会更有利于我国公司法的改革与完善,更有利于我国公司竞争力的提高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度优势,更有利于在一种综合考量各种利益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切实有效的、合理的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措施。
(五)公司法在自由与强制之间的选择
法的理念是自由,作为私法的公司法,就更强调公司自治,公司自由了。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众多措施中,有不少是限制,至少是不利于公司决定自己意思的,这难免使公司自由受到限制,破坏公司自治,与公司法的私法性质相龃龉。况且我国目前公司法由于立法时间较早、国有企业改制的需要及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完全转轨,导致其中强制性规范过多,授权性规范少之又少,而这次修改公司法应注重增加任意性规范、推定性规范,给公司一种权利,一种选择,一种自治的空间,还公司法以本来面目,进而推动公平、高效、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所以,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应在自由与强制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另外,虽然对小股东利益保护应从整个法律体系的角度去审视,即不仅仅在民商法上,还要在行政
法、刑法及诉讼法上配置种种措施以实现对之的全方位保护,但是,还应尽量从私法的角度去保护,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考虑公法手段,要尽可能通过赋予小股东更多权利,赋予控股股东更多义务的方式而不是政府公权力直接介入的方式来保护,以在尽可能广阔的范围内保障公司的自由、自治。
二、构建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体系 在分析保护小股东权益的原因、伦理基础及综合平衡各公司参与主体利益的基础上,着眼于公司法的完善与改进,以实现小股东权益的全方位保护为目的来研究保护措施,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资本制度、公司的合并、分离、收购等方面梳理这些措施以实现体系化、全面化,而不致挂一漏万。
(一)在公司治理结构视角下
在公司治理结构视角下小股东权益保护措施可从股东及股东会、董事及董事会、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三个方面来论述。
1.从股东及股东会来看
我国公司法应完善小股东权利的体系:我国公司法除应继续维护股东的表决权、查阅权、监督权、选举权、被选举权、股利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利息分配请求权、新股认股优先权、股份买取请求权、转换股份转换请求权、股份转让或质押权、股票交付请求权、股东名义变换请求权外,还要完善股东的知情权,对董事、监事的质询权:强制控股股东披露其与公司的关联交易的相关信息,使小股东能对其进行监督。现行公司法110条规定了股东对公司经营质询的权利,但为有效实施之,公司法应将其规则具体化,一方面,应将质询事项限于股东大会的目的事项,并规定董事、监事的相应说明义务;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股东滥用质询权,规定在何种情形下董事、监事可以拒绝说明;②完善小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权②:应降低行使股东召集权的持股比例,股东若遭董事会无礼拒绝,股东有权自行召集,费用由公司承担;③确立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在股东大会就特别事项如公司收购、合并、营业转让、解散或修改章程等做出决议时,若股东对之持反对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退出公司要求公司或大股东以合理价格购买其持有的股份。
2.从董事及董事会来看
我国公司法除了要加强董事会对执行董事、经理的监督,改革董事会的结构,增添反映小股东利益的董事,增加董事会会议的法定次数外,还要强化董事的义务与责任,规定董事不履行义务的救济措施,董事执行职务过程中故意、重大过失损害小股东权益应对小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尤其是要建立两项重要的制度。一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巳我国证监会公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均有所规定,其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我国现行制度也有很多不协调之处,并出现独立董事花瓶化、荣誉化、顾问化等问题,但我们仍应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之,力求尽可能使之与我国现行法协
调,并在实践中改进发展,趋于完善。首先应解决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权利冲突的问题巴独立董事与普通董事的关系问题,还要确定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构成比例,建立独立董事的能力建设机制和选拔机制,明确独立董事的问责机制,建立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二是采纳累积投票制。当董事会面临股东集团之间的严重利益冲突时,倘若小股东集团在董事会没有一席之地,就会在公司的各项政策中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该制度使小股东将其代言人选入董事会或监事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利益关系。股东累积投票权是指股东在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按照累积投票方式参加选举董事或监事的权利。所谓累积投票是指股东所持的每一股份都拥有与股东大会拟选举的董事或监事数量相等的投票权,股东既可以把全部投票权集中选举一人,也可分散选举数人,最后按得票数决定当选董事或监事。鉴于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开始运作的时间不长,小股东权益保护十分脆弱,.公司法对之应采取强制主义态度。另外,不得刁难少数派董事,缩小董事会规模。
3.从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来看
我国公司法应强化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经理不履行维护小股东权益义务的救济措施。
(二)在公司资本制度视角下
我国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视角下完善保护小股东权益之保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实行折中授权资本制
我国的公司资本制以强制性规则为主,其主导思路是倾向债权人利益的保障,其制度模式可归结为以事先形式安排为特色的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这种资本制未能平衡公司参与人之间的利益,在防弊心态压倒兴利目标的既定框架内,偏重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忽视甚至阻却股东的投资回与投资退出的内在需要,从而在保障公司参与人方面出现规制上的失横;这种资本制模式欠缺合理控股股东滥用权限的机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权限的法律限制弱化,尤其是受托人义务与责任规制的弱化,无法切实保障小股东的权益。公司的资本制度模式主要有三种,法定资本制、折中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就投资回的管制宽严而言,法定资本制模式下,强制性的投资回安排与不具有正当性的严格的分配标尺,过度地限制公司对股东利益的回;折中资本制模式下,投资回以资产负债表标尺为准绳,其中股利分配是一种立法的允许;授权资本制模式下,投资回是一个流行的商业判断,现金股利回是市场主流,公司分配的底线是公司是否具备偿债能力。就投资退出的渠道畅阻而言,法定资本制模式下,减资程序的繁琐、股份回购的严格禁止、股份回赎机制的缺失、异议股东评估请求权的空白,阻却了投资退出的空间与可能;折中资本制模式下,有条件地允许减资、股份回购、股份回赎异议股东评估请求权的运作,为投资退出开辟了附有条件的空间;授权资本制模式下,只要满足与公司分配同样的财务底线的要求,立法者给予闭锁公司股东以自我安排回赎与回购的空间,给予公开公司以自由回购、回赎股份的机会。所以,根据我国公司法实施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公司运作的状况仅仅为保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权益就应当在公司法修改中采纳折中授权资本制。
2.有效遏制公司资本的空洞化,贯彻资本维持原则
首先要关注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事先约束;其次要防止公司资本的不当流失进行过程监控,须遵循股东不得退股或抽回出资、亏损或无利润不得分红、.公司一般不得回购自己股份等原则,对变相抽回公司资本或掏空公司资产的行为需特别防范,如严格控制关联交易或自我交易等。第三要构筑保护公司资本充实的安全网以进行事后救济,当公司股东利用各种手段掏空公司资本或公司董事为牟私利而致公司资产受损,股东或董事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如通过“揭开公司面纱”对低资本化实施阻却,通过责任保险对公司信用进行扩张,以诚信义务约束高级管理人员侵吞公司资产,采用衡平次位原则恢复以借款形式进行的投资等。
3.完善股权退出机制
小股东除可在股票市场上转让股份外,当其认为股东会决议对自己的利益构成或可能构成侵害时,应享有收买请求权,公司或控股股东应当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并赋予小股东通过诉讼手段最终实现该权利的权利。
(三)在公司收购中
我国公司、证券等法律法规中要加强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根据各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实践,我国证券法应对自愿的要约收购也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建议将证券法第82条中的“”这一表述删去,对资源的要约收购与强制的要约收购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应明确大量持股及其变动的信息披露之内容,比如,收购中使用的资金或其他对价的数量、来源、购买的目的及公司的发展计划;应规定一致行动共同持股的信息披露制度。
规制目标公司经营管理层在收购中的权利义务及反收购措施
规定小股东有知悉权、建议权、合理阻扰权等,经营管理层的通知义务、评价及公告义务、禁止阻扰义务等,未经股东大会同意,目标公司管理层不得采取反收购措施。
①明确规定强制收购豁免的条件
这些条件主要是股份为无偿取得,行使新股认购权,公司分离等原因而取得目标公司股份,因持股人的过失而持股的。
②明确对收购后续行为之规制
对于收购完成后的后续行为,建议在修改证券法时借鉴国外通行的做法,即如果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达到75%以上,可以由证券交易所安排其超过75%的部分陆续售出,以维持其上市价格。
另外,还应加强公司合并、分离、破产、解散等过程中的小股东权益保护。
第五篇:声明书(股东权益)
股东声明
致×××:
我,×××(姓名等),就我所购买的×××公司普通股票的×××一笔利益
在此声明: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股票发行免税规定,我有资格购买这些股票,原因为:
我是公司的经理、高级管理官员中发起人,或我在公司任职,职责和权力几乎
等同公司的负责官员。
我过去与公司、公司的一个或多个经理、高级管理官员或负责人员有过个人或
业务关系,其性质和期限使我了解了与我有关系的个人(包括公司)的名声、业务
能力以及商务和金融的总状况。
鉴于我在业务和/或金融领域的经验,我有能力保护自己与购买上述股票有关 的权益。
我符合《加利福尼亚法规全书》第10篇第260,102,13(E)条和
第260,102,13(G)条所规定的有关投资、资本净值或个人所得的一个
要件要求,还符合该篇第260,102,13(E)(1)-(3)条附加要件
中的一条规定。
鉴于在此被我指定作为我购买股票业务顾问的×××所具有的业务和/或金融
经验,我有能力保护自己与购买上述股票有关的权益。
业务顾问声明
×××特此声明:
我被×××聘为业务顾问,且就在×××购买×××普通股票一事向他或她提
供过有关投资的建议。
充当×××是我通常业务的一部分,我常常替他人提供投资建议或帮助他人决
策,且经常因此种服务而接受特别或按相关服务而支付的报酬。
我独立于公司,且不接受公司或公司任何子公司或销售代理人的报酬,不论是
直接或间接的。我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A)与公司有雇佣关系,不论是以雇员、雇主、独立经营承包商或委托人身份;(B)有超过公司证券1%的公司、其子
公司或销售代理人的证券的实际所有权;或(C)与公司有诸如我控制公司,我受
公司控制,或与公司共同受控制之类的关系,及更为具体地说,具有诸如我有权直
接或间接指导或导致指导公司的管理、政策或行为的关系。
日期:业务顾问(签字)
我是其它股票购买人的配偶、亲属、或配偶的亲属,与该购买人具有同一居所。
我声明,我买股票是为了自己投资,而不是为了出售这些股票。我知道这些股
票没有按任何州或联邦证券法取得资格或登记,也知道如不按法规取得资格或登记,或法律顾问没有令公司相信可以不取得此种资格或进行登记,这些股票便可能不
能转让或不能以其它方式予以处置。
我未曾收到任何有关出售上述公司股票的广告或一般的兜售宣传品。
在签署此文件前我声明,我已经获得,或被给予有关购买股票的所有重要情况,包括公司的所有财政和书面资料,及股票销售的条件规定,我已经得到机会,就
股票销售的额外条件或其它我和我的业务顾问(如果我任命有顾问)为保护我在股
票购买交易中的利益而认为有必要了解的信息进行了咨询和得到了回答。
日期:签名:
《声明书(股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