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联部考核题
1.当你去拉赞助,商家不理你,或者直接和你说老板不在,到时和你联系,你该怎么办,要怎么样让自己有机会和老板联系?
2.合作条件谈不拢,又不能伤害自己的利益,该怎么办?
3.商家认为你是骗子怎么办?
(商家形形色色,这就是锻炼一个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事能力,反应能力的表现。首先不能半徒而费,就走了,应变被动为主动的说:谢谢,不用了,等老板有空了我们在来联系他,希望我们有机会合作,将你们的产品(店名)推广开来。合作谈不拢,看是什么问题,有什么我们做不到的,希望商家们谅解,将谈判继续。或向上级指示,看看有没必要继续商谈合作,如果实在不行,应向商家表示歉意,这次不行,以后还有机会)4.现在只有部长和副部长的职位 你要竞争哪个??为什么???
答:副部长。并不是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但是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外联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任何一个计划的制定都要求有极高的品质。而我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完成这些,但是我相信我有足够的能力对部长的计划方针进行修改和提出有效的建议。
7.怎么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答:学习第一,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如果连自己的学习都不能完成好就没资格谈工作。一个学生干部应该具备将学习和工作都完成的很出色的能力,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第二篇:19 外联部考核细则
外联部考核细则
一、工作考核制度
1.例会制度
① 不需迟到或缺勤,确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上说明,迟到或请假将影响本月月评。② 无故缺勤三次将取消其成员资格。
③ 会议中要做笔记,认真、务实。部门会议记录由专人负责记录。
2.赞助制度
① 只有活动需要且由部门负责人提出的项目,外联部成员才能以本部门名义为其寻找赞助。
② 成员在寻找赞助时,必须维持我系部的良好形象和体现本部门公正诚信的作风。如发现我内部成员有严重损害我系部和外联部形象的,当即予以辞退。
③ 考虑到大多数公司企业的活动逐级申报制度,部门活动的活动主办人必须在活动之间三星期之前将活动具体的策划书送达外联部相关负责人,并对该活动作详细全面解释以及经费说明;因时间延迟导致的资金不到位,外联部不负主要责任。
二、加分细则
1、内部成员加分制度
(1)期评制度:
根据以下要求,视成员工作情况评出部门期评甲、乙两个等级,甲等加6分人,乙等加5分/人:
① 外联部成员要严于律己,遵守学生会的管理制度,互助共勉,树立外联部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② 外联部成员不得以权谋私,不得以外联部或学生会的名义从事不法活动或有越权行为。
③ 外联部成员在执行任务中,出现错误应追究该组负责人及当事人的责任。如因主观原因出现一次重大错误或者三次小错误,即取消其成员资格。
④ 积极主动完成部门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学生会各项活动,主动与各成员交流、合作,使工作更好地开展。
⑤ 增强学生会干部服务意识,时刻以学生会全局利益为重。坚持学生会“全新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发挥学生会组织协调作用。,切实为广大同学成长成才服务。
(2)活动加分制度:
我部开展的重大并且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的活动,对我部本次活动中表现积极的成员酌情按特殊贡献加分,每学期不超过3次,每次加分不超过3分。
2、班级加分制度
(1)优秀宣传画加分
上交宣传画,对宣传画评定等级加分,甲等加班分0.5分,加作者个人德育分每人1分,乙等加班分0.3分,加作者个人德育分每人0.8分,丙等加班分0.2分,加作者个人德育分每人0.5分(作者不得超过三人)
(2)班干部期评加分
每学期根据各班相应班干部工作完成的情况,酌情给各班相应的班干部在期评中加个人德育分甲等6分每人,乙等5分每人,丙等4分每人。
学生会外联部
第三篇:外联部部门整顿考核条例
外联部部门整顿考核条例
为了保证外联部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我们外联部的整体建设,发挥外联部在团委学生会的核心作用,增强部门组织纪律观念,积极肯干的工作责任心和整体协作意识,增强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外联部的整体素质,推进我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外联部成为一个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工作整体,特制定外联部部门整顿考核条例:
(一)扣分情况:
1、例会
(1)例会迟到者(5分钟以内为迟到)扣0.5分,无故旷例会者扣二分
(2)例会请假者每次扣1分,超过3次不参加者视为自行退部,因考试、党课等正当理由而耽误例会者,不予扣分;
(3)例会不带工作笔记本、笔、工作证者每缺一项扣一分
2、活动
(1)活动要求参加的人员没有按指定时间地点到达者扣2分;
(2)在活动中造成影响严重者扣2分
(3)在活动中不带校徽、工作证、笔记本、笔、着装不能按要求穿着的每一项扣1分
3、工作
(1)不服从领导,工作不符合要求者扣2分,无效或顶撞者扣2分;
(2)外联部成员做有损外联部或个人形象者扣2分;(3)外联部成员如有违反学校纪律(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即辞退;
(4)工作马虎不主动积极者扣2分,在商家中产生不良影响者扣2分。
4、执勤
(1)迟到、早退的成员不能够提供正当理由的每次扣除1分;
(2)缺勤每次扣除2分,缺勤3次没请假者的视为退部
5、材料(1)例会材料迟交者扣1分未交者扣2分质量不合格者扣1分;
(2)工作总结迟交者扣1分未交者扣2分质量不合格者扣1分
(二)加分情况:
1、积极参与外联部相关活动者加1分;表现优秀者加2分;
2、积极学习其它部门并得到其它部门部长表扬的加2分;
3、对外联部提出意见并被采纳者加2分一次;
4、积极和商家沟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加2分;
5、在活动期间成功拉到赞助且和商家合作愉快者每次加2分;
6、积极和部长、副部长联系,交流经验,汇报工作者加1分;
7、工作材料上交质量好者并受到部长或主席团表扬者每次加1分;
8、对外联部有特殊贡献者可酌情加分;
9、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工作者每次加1分;
(三)考评结果评定
1、每学期的期末根据考评结果评选优秀小组进行表彰,优秀部员从优秀小组中产生,并报团总支学生会表彰。
2、评分低的小组将给予一定的处罚
(四)考评小组
第一组: 组长:吴珊珊
组员:李婷 何敏 胡婷婷 吴亮枝 郭添 肖瑶 贺勇 杨文超
杨智
第二组: 组长:张丹
组员:何振 唐艳 贺思豪 郭瑾 李游 陈佳 银凡 朱小龙 第三组: 组长:夏洁
组员:龙胜 黄新兰 李莹芳 周敏君 刘海涛 陈丽 赵师靓 刘必赵
贺顺章
第四篇:现场考核题
现场考核题:
充装工
1、充装操作,包括充装前检查、充装过程、充装后的检查、检斤检漏规定
2、检查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3、气站存在哪些大的风险?
4、充装过程中的风险有哪些,如何应对风险
5、如果平台着火你将如何处理?如果需要紧急撤离时,应注意什么?
6、灭火器的操作
推瓶工
1.简述钢瓶装/卸车搬运程序内容(包括车辆确认以及自身操作的相关要求)
2.气站存在哪些大的风险?
3.你认为推瓶工作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如何预防
4.如果平台着火你将如何处理?如果需要紧急撤离时,应注意什么?
5.灭火器的操作
电工
1.发电机的维护保养及操作
2.模拟进行充装秤维修,填写工作许可证
3.气站存在哪些大的风险?
4.你认为充装秤维修工作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如何预防
5.如果在充装秤维修过程中平台着火你将如何处理?如果需要紧急撤离时,应注意什么?
6.热工作业要有专门的看护人,看护人职责有哪些?至少说出3点。
7.灭火器操作
8.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仪的使用
泵工
1.槽车卸C3操作或压缩机检查操作
2.卸车时软管爆裂,大量泄漏你将如何处理,如果需要紧急撤离时,应注意
什么?
3.压缩机和烃泵日常巡检应检查哪些内容?
4.灭火器操作
5.气站存在哪些大的风险?
6.卸车过程中的风险有哪些,如何应对风险
7.灭火器的操作
第五篇:心理学考核题
《心理学》考核题
一、请论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50分)。
答:(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②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③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态度。
二、请论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50分)。
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观摩则没有这些特征。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这种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也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通过观摩分析,新教师学习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程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使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直接和深入,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程教学的经验更有效。
(3)进行专门训练: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我们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有人曾经将某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教给教师,其中的关键程序有: ①每天进行回顾;
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 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 ④布置家庭作业; ⑤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4)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它的发展将大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