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讨论部分

时间:2019-05-15 01:2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讨论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讨论部分》。

第一篇: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讨论部分

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讨论部分

关键字:医学论文 讨论部分

一篇生物医学论文的讨论(discussion)应该是最精彩的部分,是最能显示作者思维逻辑和文字功底的部分。前言和方法其实是在课题立题和计划时就已确定了,尽管后来可能有所改变、修正,但是总体变化不会太大,而结果则是在正式撰写论文前也已经完成的客观事实,这些都是基本定局的东西,只有讨论部分是可以“讨论”的,因此如何写以及如何写好讨论不仅大有余地,而且大有文章可做,但这部分又是最难写的。其实讨论是论文最核心和最紧要的部分,因为作者要在这部分展示研究的结果及其科学意义,而且应该有一个简短、明确的结论,这正象一首好的乐曲结尾处应有一个适当的高潮,否则就会象一泓清澈的溪流最终止于沼泽之中,不了了之。

一、讨论的主要内容

(1)生物医学论文讨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作者的研究结果为依据,验证自己原来的假说是否正确,是否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目的。(2)阐述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说明本项研究的重要性。(3)与国内外类似研究的结果结论进行对比,说明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4)指出本项研究结果中存在的局限性,甚至误差。(5)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设想、建议及其意义等。

二、讨论的写作要点写好讨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本研究结果为依据:讨论的核心是用自己研究得到的结果,辅以引用同行的研究结果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论点。因此一定要紧紧围绕相关的学术观点,以研究结果(results)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推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出科学的结论(conclusion)。引证别人的观点、结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决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把自己的主要观点淹没于旁征博引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办法是,把探讨的聚光灯照在真理海洋的一个点上,用确凿的证据和雄辩的推理去验证这一局部的真理。否则,如果企图把所做的有限的结果无限制外推,扩展成更大的画面,那是很危险和愚蠢的。同时,还应注意最好用最朴素和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最简朴的语言往往最有力量,而冗长的语言和华丽的词藻只适合于表达浅薄甚至含糊不清的思想。

2.论证要有说服力: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要准确运用各种推理方法,注意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内在联系,使论证具有说服力。目前在生物医学科研论文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运用和分析相关系数问题。例如两个参数(A、B)之间具有相关性,即使r值很高,并不一定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举一个例子,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国外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面部皱纹的多少与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几率呈正相关。因此,有人认为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原因。这显然是荒谬的。随着年龄的增加,面部皱纹必然会增多,而COPD的发生率与增龄显著相关。面部皱纹的增多和COPD发病率升高,都与年龄增加有关,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是一种伴随现象(accompany phenomenon)。另外,在使用相关分析时一定要注意,临床许多情况下,一个因变量(dependentovariable)是许多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这时只进行单因素分析(simple correlation),或者即使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logistic analysis),但是包括的因素不全,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3.讨论切忌主观臆测:讨论中任何结论都要有依据,包括作者自己的研究结果或国内外其他作者的结果,而不能主观臆测,特别是自己的结论与别的作者结论不符或没有达到预期研究目标时。经常见到论文中有些作者在解释自己的研究结果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时,最常用的一个说法就是“可能与样本数不足有关”。其实,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在立项进行科学研究之初,除了要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剔除标准、分组等,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决定样本数。为什么实验之初已经确定好的样本数,临到研究结束时又说样本数不够呢?作者虽解释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数不足有关,但进一步追问,那么要多大样本数才能得出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结论呢?作者又说不清楚,可见作者在实验开始之前根本就没有考虑样本数的问题,或者根本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大样本。所谓样本数不足只是一种遁词。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当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国外不同时,许多作者都用“种族差异”来解释。种族差异肯定是有的,关键是拿出客观的证据,而不是一说了之。

4.讨论要实事求是:讨论中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动不动就用“首次发现”、“未见报道”、“填补了XX领域的空白”、“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达到了国际(内)领先(先进)水平”等,不要把话说得过大,有些话留给别人去说,评价让同行专家去做。这样,不仅是显示谦虚和学术风格,同时也免得将来的尴尬。网上查阅文献十分迅捷、方便、准确,但是仍难免会有遗漏,甚至失误,因为任何网站都是人建的,都会有局限性。同样任何人做的一项研究归根结底都只是科学研究长河中的一小段,都只具有相对真理性。

5.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讨论中引用文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用得好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作用,但是应当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一定要亲自阅读参考文献的原文,千万不可为了图省事,满足于间接转引。因为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错误。有时别的作者理解翻译错了,也就跟着错了;有时甚至连参考文献的引文的出处都标识不出或不对。不亲自阅读文献的原文,是缺乏严肃科学态度的不良行为。

第二,国内的少数作者在前言,特别是讨论中,只引用国外学者的文献,故意(!)不引用国内同行的文献,似乎这样就会使人得出印象,自已是国内研究这个项目的“第一人”。其实,这种不老实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掩耳盗铃,决不可取。

三、讨论的实例分析

例1 题为“内科胸腔镜在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检查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的讨论部分转载如下,作者林殿杰,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65~667]。肝性胸水以右侧胸水多见(约占70%),双侧占15%。目前,肝性胸水的形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1)低蛋白血症,血浆渗透压下

降;(2)门静脉高压后侧支循环的建立,门静脉、半奇静脉压力升高,体液外渗进入胸腔;(3)肝脏淋巴流量增加,胸膜淋巴管扩张、破裂或淋巴液淤滞,引起淋巴液外溢,形成胸水;(4)淋巴通路受阻,部分腹水的吸收是通过横膈淋巴管引流向胸腔,如有胸廓内淋巴淤滞或淋巴管阻塞,可出现胸水。有人认为右侧胸水多见的原因与淋巴分布有关;(5)膈肌的缺损,由于腹压升高及部分膈肌发育异常等因素,膈肌上可形成凸向胸腔的张力性小泡,在咳嗽、用力等造成腹腔压力突然升高时,导致小泡破裂后形成膈肌小孔,可分为4种类型,临床上以Ⅱ、Ⅲ型较为多见。向腹腔注入空气、131Ⅰ或 99Tc标记物及染料等方法可证实膈肌裂孔的存在。奥田等在肝性胸水患者的尸检中首先发现膈肌小泡。在活体尚未见发现膈肌小泡的报道。本组16例存在膈肌小泡,且为多发性,分布在膈肌不同部位,也可发生于膈肌肋部及膈部,这不同于以往认为膈肌小泡仅出现在膈肌较薄弱的部位——腱索部的观点[2]。胸腔镜下可见小泡大小随呼吸及腹压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发现部分患者膈肌的纤维瘢痕。肝性胸水继发于肝硬化失代偿,要诊断肝性胸水首先要明确肝硬化的诊断,其次要证实胸水的存在,且胸水化验一般为漏出液,与腹水性质相同,但合并感染时可呈双相性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性胸水。本组4例患者为一过性血性胸水,考虑为膈肌小泡破裂出血引起。也有人认为肝性胸水呈血性是侧支循环短路、交通支破裂或内毒素损伤血管所致。本组2例乳糜胸患者可能为胸膜淋巴管扩张、破裂或淋巴液淤滞,引起淋巴液外溢。另外,压缩肺的位置随体位而改变,是影像学诊断肝性胸水的重要条件之一。本组胸腔镜检查仅发现1例出现胸膜粘连,该例有明确的结核性胸膜炎病史,其余患者脏、壁层角膜光滑,与影像学所见一致。对肝性胸水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如无效可行胸膜腔粘连术。研究结果证实滑石粉是胸膜粘连是有效的硬化剂之一,经胸腔镜喷撒滑石粉胸膜腔闭锁术被认为是治疗恶性胸水及顽固性良性胸水的有效方法[3]。在胸腔镜直视下能吸尽胸腔内积液,在术中即能保证药物均匀分布在整个胸膜表面,明显优于其他胸膜粘连方法。本组病例有效率达91.7 %,完全胸膜粘连达58.3 %,部分粘连达33.3 %,无效8.3 %,说明该方法对肝性胸水同样有较好效果。经胸腔镜喷撒滑石粉进行胸膜粘连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一般不用处理,症状严重者可对症处理。本组1例经胸腔镜滑石粉胸膜腔闭锁术后出现严重腹痛,腹肌高度紧张,但腹部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解痉药物效果不佳,腹膜透析、B超排除胃、肠穿孔等急腹症,肌内注射哌替啶后疼痛缓解。胸膜闭锁术后引起腹痛的机制不明,可能与滑石粉等粘连剂引起胸膜无菌性炎症后,对肋间神经、膈肌的直接刺激或诱发牵涉痛及粘连剂经膈肌小孔向腹腔内渗漏有关。胸膜腔闭锁术后出现剧烈腹痛较少见,应注意与急腹症相鉴别。用滑石粉作为胸膜粘连剂,对肝功能正常患者如顽固性气胸、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膜腔闭锁术,未发现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不良反应,但本组病例中有12例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其中1例明显升高并出现黄疸,术后1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对肝性胸水患者采用滑石粉胸膜粘连时应严密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对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患者,慎用滑石粉作为粘连剂进行胸膜粘连。滑石粉对肝脏的影响机制不明,可能与滑石粉诱发无菌性炎症时产生的大量炎症因子导致肝细胞损害有关[4]。本文旨在讨论内科胸腔镜对于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包括诊断和治疗价值。作者对26例患者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观察胸膜的形态变化,在直视下进行胸膜腔闭锁治疗,其后观察治疗效果的不良反应。作者在讨论中结合文献与临床观察,首先分析了胸水的形成机制,之后结合本文观察结果分析了肝性胸水的性质和特点。其次,作者据本研究结果评价了滑石粉进行肝性胸膜粘连闭锁胸膜

腔的疗效,分析了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本文讨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随访时间的介绍比较粗糙,只是笼统地介绍曾进行了为期6个月~3年的随访,读者不知随访1、2、3年的患者各为多少例。例2 题为“隐原性机化肺炎的CT影像学特征及激素治疗后的改变”一文的讨论部分转载如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8~661]。

一、COP的命名COP是一类以临床病理命名的间质性肺炎,其病因不明。由Davison于1983年提出COP命名,1985年Epler提出了与COP概念相同的BOOP[1],而BOOP的命名在北美地区更为常用。在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会议上正式将COP定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并建议替代BOOP[2]。由于COP是多种原因所致的细支气管机化性肺炎,包括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多种病因,如压缩性细支气管闭塞症、风湿性关节炎有关的机化性肺炎、病毒性机化性肺炎等,因此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可见对COP的归类尚不成熟,有待(大家)进一步的研究、认识。多数学者认为COP的诊断仅依靠病理是不完全的,而需要临床、影像、病理三者结合。

二、影像学表现文献对COP描述各有不同,而且文献报道病例数较少,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COP主要CT表现为以下3种:(1)实变影:COP的主要CT表现是斑片样肺实变影(约占90%),以双下肺、胸膜下及沿细支气管周边分布为主。出现游走性的约占50%。实变病灶内学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轻度的细支气管扩张表现。(2)混合影:在肺实变为主的COP患者中大多伴有其他弥漫性病变的CT征象,如磨玻璃影、小结节影、细线影、网格样影等。少数有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3)肿块影:COP患者中除以广泛肺实变为主外,尚有15%是以多发大结节影及块样影分布为主的,极少为孤立性结节样改变。这些大结节形态常不规则,内伴有支气管充气征,大小为8~50 mm不等[3~5]。激素治疗后CT检查表现:(1)磨玻璃影的改变:经激素治疗后磨玻璃影吸收明显,最短时间为5d,最长时间为43 d,平均20.5 d。

(2)斑片状实变影的变化:95.2 %的病灶在20~40 d可以明显吸收,一般吸收范围可为50 %~75 %,实变影变淡,病灶边缘模糊。(3)条索状影的变化:治疗前未见条索状影,治疗后原含气实变影不完全吸收而成为条索状影,多为不规则的短条索状影,靠近胸膜,经长期追踪检查变化不大,本组有12例。在原本病灶中混有条索状影的病例中,随着斑片状含气实变影和磨玻璃影的吸收,条索状影显示更清晰,更细。部分病例原病灶内有条索状影,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原条索状影也吸收,本组4例(图3,4)。(4)治疗后双肺病灶完全吸收,无任何残留痕迹,本组4例(图3,4)。(5)治疗中已经吸收的病灶又出现反复,本组2例。在治疗后双肺病灶基本吸收,停药后,复查CT发现又重新出现双肺斑片状影,再次治疗后病灶又吸收(图5~8)。(6)病灶游走:CT追踪检查出现病灶游走在5~90 d左右,游走斑片状含气实变影为多,以双肺上、中部为多(图9,10)。

三、CT追踪检查的价值1.鉴别诊断:COP的CT表现与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极为相似,均为双肺广泛的以双下肺或胸膜下分布为主的肺实变影。但COP患者合并结节样影、细线样影及细支气管扩张等间质改变更为多见。此外,COP的肺实变病灶具有沿外周细支气管周围分布及游走性特点。COP临床表现有限制性肺通气障碍及双肺下叶可闻及爆裂音(relcro音),当然最终的诊断还需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肺组织活检综合判断。另外,COP与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特别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爆裂音(relcro音),病理也很相似。但是COP的斑片状含气实变是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较少有的表现;COP的病灶可以出现游走,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没有游走的表现;COP双肺蜂窝状表现极为少见,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较为多见;皮质类固醇治疗后COP会有良好反应,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几乎没

有反应。2.了解病灶吸收情况:COP磨玻璃影的开始吸收时间是5~7 d,含气实变影可以在20~40 d内吸收50 %~75 %。吸收后的表现:20%左右的患者双肺无残留任何痕迹,75%左右的患者仅残留少许短纤维条索状影。如果经治疗后病灶不吸收,就应该怀疑诊断的正确性。3.观察治疗中是否出现反复:因为部分患者对较长期的服用激素有各种顾忌,可能在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自动停药或减少药量,可能出现病情的反复。CT追踪检查是观察病情的最好方法,因为CT可以区别是COP的反复还是肺内新出现其他疾病。可以监视病情,及时改变治疗方案,这对治疗有极大的帮助。4.指导停药:在CT追踪检查中,有多数患者肺内可能残留少许条索状影,继续用药也不能完全吸收,CT对追踪一定时间后仍不能吸收的条索状影继续用激素没有必要。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一类原因不明的、较少见的间质性肺炎,以往多见于病例报告。该篇论文中报道了21例COP的临床资料,重点是肺部CT表现及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作者在讨论中首先简要地介绍了COP的概念由来及其与BOOP(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BOOP)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一命名的归类尚待进一步研究。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介绍COP的影像学特点、激素治疗后这些特点有什么变化,最后简要地总结了肺部CT追踪检查观察的临床价值。该文讨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作者在结论中指出,COP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检查进行综合诊断。但是,作者在讨论中几乎没有讲到COP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情况,也没有介绍相应的病理学改变,算是本文的不足之处。总之,生物医学论文中讨论部分的写作,对青年学子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多看多学、多写多练,方可不断进步。笔者写了一篇述评[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8):505~506],是讲深入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病机制。在这篇述评中,笔者从学科发展和生物医学论文撰写的角度,对3篇论著分别进行了“讨论”。这3篇论著的作者都在OSAHS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应该给予肯定。笔者在述评中的一些感触颇有些借题发挥之嫌,难免偏颇和求全责备,但目的是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结合3篇论著的全文和笔者的述评一起阅读,一定会对生物医学科研及其论文写作,特别是加深对“讨论”部分的认识有所借鉴和裨益。

第二篇:医学论文讨论实用写作技巧

医学论文讨论实用写作技巧

讨论是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应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避免冗长的文字堆砌。讨论要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作者既不要不敢下结论,也不可妄下结论。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的建议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发布的《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对讨论部分的书写作了统一要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5点:

1、应强调指出研究获得的新的重要结果和结论,不要重复引言和结果部分内容;

2、应说明研究的价值和局限性,如有其他相关研究,应阐述其间的关联;

3、要与研究的目的结合起来讨论,避免妄下研究结果不支持的结论;

4、除非做了经济学分析,一般不应下成本、效益方面的结论;

5、要避免强调和暗示尚未完成的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有把握,可以提出新的假设和建议。

作者在写讨论时易出现的问题:

妄下结论

作者在日常工作时发现,一些作者,特别是一些年轻的作者,比较容易人为夸大研究的理论或实用价值。有人总爱用“首次发现”、“没有报道”这类字眼,目的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的研究是很前沿的,有价值的,自己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相应的待遇。即便没有做相应的全面的文献检索,有些人也喜欢这种用词。还有些作者,喜欢下这样的结论,就是让人从其论文中找不到依据的结论。试想,如果没有相应的结果支持,结论从何而来?如果有把握,提出一些假设和设想是可以的,但要言之有据,切忌空谈。

其实,研究是不是第一,是不是很有价值,读者心里有杆秤,事实也终会证明,作者没有必要大肆标榜。作者应以结果为依据,根据结果下适当的结论。即便真的是很有意义的开拓性研究,也只需客观、适当评价即可。好与坏、是与非,后人自有公论。真正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是不会被埋没的。

讨论不系统

有些作者对研究所反映的问题讨论得不够系统、完整,导致论文分割(Balkanization)。所谓论文分割,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

1、作者在讨论时不引用或没有系统引用相关文献。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作者没有意识到查找和引用相关文献的必要性;作者因条件所限,无法查到和查全相关文献;少数作者故意不引用相关文献,以突显自己研究的“新颖”和“价值”;有些医学期刊有意让作者压缩篇幅,致使作者不能引用很多文献。

2、作者虽引用了相关文献,但没有结合自身的研究讨论,也就是说,作者虽查到并引用了相关文献,但没有把以前的结果和自己的结果融合在一起讨论。

这两种论文分割的结果都一样,就是使读者看完论文后,仍对该研究缺乏系统、完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作者应尽力避免。

与引言、结果部分重复

有些作者在讨论部分,仍喜欢强调引言部分已经明确的研究目的,并引用结果部分已经列出的具体数据,使讨论和引言、结果部分内容重复。

这种做法既浪费篇幅,又容易使读者产生繁复之感。实际上,讨论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所做的总结性、提示性陈述,主要是对研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文中已经有的,就不必再简单重复。

不愿意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任何研究,哪怕是很成功地研究,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作者常常用很多文字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但在局限性方面却很少提及,或者干脆只字不提。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投稿要求和CONSORT小组的声明,都提到要指出研究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一个诚实的或者一个成熟的作者,应该对研究结果有一个可观的评价,既强调研究的成功或可取之处,还要指出研究的不足。指出研究的不足(只要不是大的如科研设计方面的问题),并非否定研究本身,而是为了让读者更客观地看待研究的结果和结论,使他们注意到研究还没有解决或者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讨论部分最能反映作者复习的文献量和对某个学术问题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作者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写好讨论。写好了讨论部分,即可很好反映作者的水平,又可提高读者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背景资料:CONSORT声明对论文讨论部分的要求

CONSORT声明是CONSORT小组的专家们专门针对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方法而发布的,要求作者在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时在讨论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解释结果:

应对结果进行客观解释,既要讨论研究结果的正面作用,也要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在讨论研究的局限性时,应分析研究的任何不严密(imprecision)之处。不严密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如将适于成人的量表用于儿童,使用仪器的工作人员为经过培训等,在讨论部分应予说明。作者应清楚统计学显著性与临床重要性的差别。不论P值如何,可信区间有助于了解试验结果是否与临床重要性一致。研究和结果的多样性由多个干预措施、多个时点、亚组分析等引起,此时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可能由机会(chance)引起,应予分析。

讨论试验发现的可推广性:

可推广性(generalizability)亦称外部有效性(external validity)或适用性(applicability),是反映研究结果适于其他环境的程度。内部有效性(internal balidity)是外部有效性的前提,有缺陷的研究结果是很难外延的。研究的可推广性与研究入选病例的特征、试验环境、治疗和结果评估方法有关。因此,提供充分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结果能否延伸到入选病例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例?研究结果是否适于不同剂量、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途径?诸多此类问题应予讨论。

依据现有证据,对结果进行系统讨论:

不论统计学结果、效应大小或精确度如何,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都是很重要的。读者会想知道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将现有的同类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这些信息有利于读者了解研究是否与其他同类研究有相似之处,也有利于读者了解不同研究中受试人群的相似程度。讨论应该尽可能系统,而不是仅限于引用支持现有试验结果的研究。

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

第三篇:医学论文写作之前言部分撰写技巧

医学论文写作之前言部分撰写技巧

前言是对正文主要内容的简要说明,对正文起提纲擎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医学论文写作之前言部分撰写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开门见山,说明医学论文的主旨。

2、言简意赅,只写一段字数一般为2百-3百字,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避免与摘要和正文中的讨论内容重复。

3、慎用“国内首创”、“首次报告”、“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达国内先进水平”等词语。

4、避免详述教科书中的内容及冗长的文献综述。

5、医学论文写作之前言内容包括以下七项中的一项或几项:

(1)扼要叙述本文报告内容的起源和目的、范围、途径和方法,开始研究的起止日期、主要结果及其意义;

(2)本研究工作的历史背景和当前国内外关于本研究的进展现状;

(3)与本文有关的论文和著作回顾;

(4)资料来源和搜集方法;

(5)本研究工作的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实际意义;

(6)前人对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有无结果或结论,哪些问题已经证明,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7)作者对本研究工作发表的论文及结论情况。

更多关于SCI影响因子查询、SCI论文翻译润色、医学论文写作发表等专业知识,请打开【辑文编译】 高质量的SCI论文发表网,主要提供SCI论文专业母语编辑、SCI影响因子查询、基金申请咨询/标书修改、医学科研设计咨询、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医学论文写作发表、学术会议培训等服务。

第四篇:如何撰写好医学论文的结果部分

如何撰写好医学论文的结果部分

摘要: 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接受同行的评议和审查,以图在讨论和争论中渐进真理。结果是医学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读者阅读、编辑审稿最先看的部分之一。“结果”是一篇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艰苦劳动的成果。其内容是将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和数据用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出来。它既是作者对自己原先设计的目的或所提出问题的直接回答,也是下文逻辑推理、深入讨论的依据。因此结果部分实际上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价值,所以,写好结果部分就显得十分重要。结果部分的标题,也可根据不同论文的特点采用“实验结果”、“临床疗效”、“手术结果”等不同写法,以更确切地反映其实际内容。如何写出好的医学论文结果

医学论文是以医学科研新成果为对象,采用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经过正规严格的审查后公开发表的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接受同行的评议和审查,以图在讨论和争论中渐进真理。结果是医学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读者阅读、编辑审稿最先看的部分之一。因此,写好医学论文结果部分有利于读者和编辑了解文章信息,增加医学论文被刊发的可能性!

医学论文结果的写作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守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实验结果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价值的。切不可对实验数据任意增删、篡改,以符合“臆想”结果。一般采用文字、图、表并用的方式,说明与对照组比较的结果。

医学论文文字

下列情况可用文字表达为主或仅用文字表达:①结果中数据较少,能作同类比较的观测项目不多者。②以观察形态特征为主的论文一般不用表格,而以文字描述为主配合形态学图片。能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不用列表、绘图。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 工作企鹅2: 766085044已用图表说明了的内容,不必再用文字详述,只要强调或概括重点即可。文字表达主要是陈述本文取得的结果,不必强调过程,也不要重复“材料与方法”等项交待的资料,更不要将结果提升为理论上的结论,所以一般不引用文献。

医学论文图表

表与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理、简明清晰。“自明性”是衡量表图的重要标志,是指仅通过表与图就能大体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表是简明的、规范化的科学用语。一般主张采用三线式表,即表由顶线、标目线和底线这三条横线组成框架,两侧应是开口的。顶线与标目之间为栏头,标目与底线之间为表身。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但栏头允许再设一条至数条横线。一般表的行头标示组别,栏头标示反应指标,一般应防止主谓倒置的现象发生。但这种划分并不是固定的,著者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表的下方还可以加表注。

图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的结果。通常我们用柱图的高度表达非连续性资料的大小,用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表达连续性或计量资料的变化,用点图表示双变量的关系。图的标题应放在图的下方,图例可放在柱或线附近。对于既可用图也可以用表的资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表达形式。一般地说,主要是表示变化趋势的资料,尤其是连续的动态资料,宜采用图的形式;需表示确切统计量的资料,宜采用表的形式。

图和表是表达结果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把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表达得更清楚、更形象,同时又可达到节省笔墨,减少篇幅的目的。

附图的要求:文稿附图一般有两种,一是线条图(包括坐标图),二是照片图。

线条图多用于说明解剖部位、操作方法、器械构造、实验结果等。构图要准确,线条要清晰均匀,并用黑墨在绘图纸、白纸或坐标纸上精确绘制。图面应比预计印出的放大一倍。坐标图的比例要精确,点、线要分明,并注明纵、横坐标的含义和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仪器、器械的示意图或设计图纸等需注明大小尺寸、长度单位。

照片图常用于显示体形特征、大体标本、显微镜下组织切片照相、X线照相、CT照相和B型超声影象等。应印在有光泽的白印相纸上,大小要一致,以 9cm×7cm左右较合适。图象应清晰,对比要鲜明,背景以有利于衬托主体为宜。如只需要显示人体某一局部时,应采用近距离摄影。显微镜下组织切片图要选准所需要显示的部分,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X线照片亦应着重显示所需要的部位,不必将原片全部印出。如照片图上需以箭头、外文字母或文字说明时,不要直接标注在画面上,可另用透明纸附于表面,将箭头、外文字母或文字标注在透明纸上,图内注字要求贴印刷字,不用手写。图内如注字太多、太挤,可予编号,在图下另加说明。

各种图的背面或旁边应注明文题及图号。图的说明应按顺序另纸写出,并应简明扼要,与文稿内容一致。为避免折损,照片不必贴在稿纸上,可放在较硬的纸袋内。X线原片和组织切片一般不必随文稿寄出,必要时由编辑部另行索寄。

列表的要求:文中列表,是为了将统计资料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容易了解。因此,要简明扼要,栏目清楚,数字准确。如果表中数字不多,能在文中叙述清楚,就不必列表。表中不应设置栏目过繁,文字过多。附表和正文的内容基本上要避免重复。栏目的划分和层次宜简明,次要的内容宜省略。表格目前有三种形式: “三横线式”、“干字式(实际上是”王“字式)和”多竖线式“。目前多采用三横线式,不用任何竖线,上方两条横线形成二个横格为表头,下为表身,左侧是主语所在位置,右侧是谓语所在位置。每栏的数字计量单位要一致。同一表中的小数位数要统一,小数点后有效数值为0时也要写出”0“。例数<10时不必计算百分比。合计数字要横竖相符。统计学处理结果可在表中列出。未取得数据的项目要以”„“表示。

列表一般以数字为主。当必须以文字说明时,可以“*”号注出,于表下说明。将一组病例摘要分项列表的做法,只限在很必要的情况下才用,其内容更应精简扼要。

表题列于表的上面,依文中叙述先后排列表的序号。全文只有一个表时,写为“附表”。有两个及以上表时。在表题前加表序列号。如:表

1、表

2、„„。

综上所述,要写好论文的结果部分,作者必须全面掌握材料,仔细分析材料,并如实反映观察研究所得的结果,文字表达要注意逻辑,突出重点,并且注意写作规范,这样才能充分反映观察研究所得的成果,体现论文的应有价值与水平。

医学论文结果的具体内容

结果的内容包括记录实验或临床观察的客观事实、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等,但不同类型文章结果的内容应有不同的侧重点。①如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特别注意交代试验结果是否与公认的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作了比较,其符合程度如何,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是多少等。② 研究疾病临床经过的论文,要特别交代是否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率有多高(一般应大于80 %),对影响预后的外加因素有无进行调整,结果如何等。③病因学研究的文章要特别注意交代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结果的差异程度,所得结果是否出现于暴露之后等。

需全面掌握、仔细分析和如实反映所获材料

全面掌握材料(包括资料和数据),就要求作者对所有材料仔细进行收集和复查,努力做到既不让有价值的材料丢失,又要考证材料的可靠性;使可靠的材料得以充分应用,将不可靠或不符合科学性要求的材料删除,作到去伪求真。但只要是真实的材料,不可任意舍弃。不论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肯定还是否定,成功还是失败,符合还是不符合预期效果,都应该如实地反映。切不可“以偏概全”、“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当自己的结果与文献上报道不一致时。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学者说来并不容易。譬如说“生物物相评分法”检测胎儿宫内状况,起初文献报告可靠性高,但经临床普遍采用后不少学者发现并非如此,然而在杂志上却迟迟不见有报告反映。虽然要做到如实反映不同见解,不仅需要胆识,而且更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仔细地考证、分析自己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科学总是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得以发展。然后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材料进行分析,可以从一般到特殊,也可以从特殊到一般,但要注意把重点放在与文章密切相关的材料分析上,以便使结果达到尽可能明确的目的。一般的材料是反映总体概况,特殊部分材料是涉及到文章核心部分;一般材料是为衬托特殊材料,如表现特殊材料的获得是在何种条件下取得的,所以只要能说明这一点,其余部分可尽量省略。如产科文章,一般资料多包括:年龄、孕产次、生产方式、新生儿情况、“取样”的时间,有关既往史等情况。常常不必用大量篇幅,只要精炼说明问题即可。而特殊的资料,则常常要列出可能影响结果的种种情况,如某种胎心监护结果,应列出何时监护、临护至新生儿娩出时间;围产儿结果应包括胎儿窘迫、胎心率变化、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和5分钟),新生儿病率等,否则使人无法判断结果的可靠性,或使结果停留在重复既往研究的水平上。分析的过程是运用自己所有知识和智慧对资料反复推敲,全面衡量的过程。前瞻性的研究,由于设计比较严格,变异因素比较单纯,所以分析比较容易些。而回顾性研究,则影响因素复杂,常常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分析。对初看可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深入分析,看看是否无懈可击并探讨发掘其内在规律性。对初看得不出结论的材料更需要有耐心,不怕多次返工,复审材料,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遇到统计学问题,要虚心向熟悉统计学的专家求教,多可收益匪浅。当得出结论后,常常还须再复核结果是否可靠、合理和有价值,并且需要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看看基本结论有何异同,是否有新的内容、新的发现。如有不符,常常要重新审、查材料的可靠性,将自己的材料与国内、外的材料进行仔细比较,检查差异的原因何在。只有经过仔细分析,才能使结论合理,论点鲜明,立据可靠。这样不仅写作结果部分容易得多,而且写讨论部分时也能够水到渠成。有些作者投寄的论文未被发表,常常是由于对资料和数据缺乏仔细分析和思考,以致于有的资料与主题不符;有的资料数据未得到真实反映;有的结果分析含混不清,不能确切的说明问题,甚至自相矛盾;有的统计上出差错,使结论难以立足;有的统计学上虽有意义,但由于立项不严格,使数据显得不可信;有的结果仅仅停留于低水平的重复,无任何新意,对研究与临床工作无指导意义。如果每项研究,每个临床经验总结,都能充分掌握材料、仔细分析,结果部分就容易写好。

需注意逻辑,突出重点,避免罗列材料和夹杂讨论

逻辑清楚:结果部分是一篇论文的论据,所以在资料和数据的编排使用上,要注意前后次序,层次分明,使之符合论文的思维逻辑,层层推进,前后照应,主次分清,因果关系明确,使读者易于明白。

突出重点: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宜,在有限的篇幅中把重要结果写清。这首先要将与主题无关的资料加以删除,然后再将一般资料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加以精简、浓缩。这样使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材料,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新结论得以充分表达,避免了罗列材料,主次不分,被一般资料掩盖了重点与核心。结果一般用文字表达,有的可用图、表,有的图、表和文字兼用,但应以文字为主。决定采用何种方式,主要根据哪种方法更容易说清楚问题,更节省篇幅而定。

避免夹杂讨论:结果是以资料、数据来表达,但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当结论并作简要的说明。例如:“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出30%,达到80%,是相当突出的效果”之类,但在原则上,结果部分不要展开讨论。以免与“讨论”部分相混同或重复。

相信了解以上信息后,对医学论文结果部分的写作会更加轻松,处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第五篇:好支书讨论发言稿

“好支书”大讨论发言稿

为扎实开展“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基层落地生根,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增强全体党员的参与意识、争先意识和党性意识,按照全区要求,中心近期开展了第三阶段“好支书”大讨论活动,学习体会如下:

党支部书记是一个单位、集体的“第一责任人”,好的支部书记应该是一只头雁,应该具备“政治强、作风硬、有本领、靠得住”的素质,在平时能够抓党建主责主业意识,紧扣责任链条,强化创新引领,从基本制度、纪律规矩、薄弱环节抓起严起,切实管好党员、建强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活动开展以来,中心党支部坚持以“学”为基础,以“做”为抓手,以改为关键,以“促”为目标。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平时实际工作中去,发挥党建工作的龙头引领作用,一是以学为基础,明底线知敬畏坚持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两手抓、两促进,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利用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媒体载体等党员干部易于接受的方式,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上下功夫,使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更接地气。同时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通过研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等书,补足精神之钙,加强信仰之修,熔铸信念之魂。二是以做为抓手,改 作风,树形象,在深刻领会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全面准确掌握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用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分析形势、把握趋势、谋划大势的能力,为做合格党员打下良好基础。三是以改为关键,抓问题,严整改。深入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坚持面对面和背靠背结合,走进群众听和组织群众评介和,广泛听取意见。在深入征求意见地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原因、找出根源,根据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四是以“促”为目标,调状态,展作为。引导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锻造新能力、激发新状态,全力推进工作上水平。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在书记的号召下中心党支部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先后利用三会一课等时间,组织全体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质。同时着重结合城建系统工作实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有效联系起来,对照十九大所提出的奋斗目标来检视自身工作,主动找差距、知不足、明方向,以十九大精神引领好北辰土地整理事业,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主线,把报告中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贯彻到日常工作中,认真研究谋划,持续狠抓落实,真正做到忠诚、尽责、务实、担当。今后我要以此次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活动和区委“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体教育活动的契机,不断增强政治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改造力度,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践行好“四个意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

下载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讨论部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写好医学论文中的讨论部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医学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医学论文是介绍医学科技领域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主要文献形式,也是交流实践经验、启迪学术思想和开展百花齐放、......

    中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教法讨论

    中学物理教材阐述的内容主要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理论是建立在牛顿时空观的基础上,以力学、电磁学为重点.本文就电磁学部分的教学谈点看法.一、电磁学教材的整体结构电磁......

    完善SCI论文讨论部分

    SCI论文讨论部分仅仅是围绕在文字的表面进行研究的话,只会越来越偏离文章发表的标准和要求,之前已经说过讨论部分贯穿整个文章始终,如果这部分无法抓住核心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

    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

    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国外牛人写)[转] ★ 7654321(金币+1):thanks 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 医学刊物的读者对论文的IMRaD结构(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Introduction,Metho......

    医学论文中常用统计符号及术语

    医学论文中常用统计符号及术语 符号 术语 样本均数 总体均数 样本标准差 总体标准差 样本方差 总体方差 极差 中位数 第X百分位数 四分位数间距 事件A发生的概率 样本大小、......

    中医大讨论

    7月3日下午,南京中医药大学会议室,一场关于中医未来之路的大讨论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来自这所素有“高等中医教育摇篮”之称的中医名校的各个院系的“顶尖高手”们,就中医现代......

    好干部标准讨论心得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本人经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全程参与本网点好干部标准的热烈讨论后,对好干部的五个标准有了以下几方面新的认识: 一、信念......

    【一般】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

    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国外牛人写)[转]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医学刊物的读者对论文的IMRaD结构(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Introduction,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1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