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教法讨论
中学物理教材阐述的内容主要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理论是建立在牛顿时空观的基础上,以力学、电磁学为重点.本文就电磁学部分的教学谈点看法.
一、电磁学教材的整体结构电磁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电磁学的研究范围是电磁现象的规律及其应用.其具体内容包括静电现象、电流现象、磁现象,电磁辐射和电磁场等.为了便于研究,把电现象和磁现象
分开处理,实际上,这两种现象总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透彻分析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才能使孤立的、分散的教学变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真分析教材.
1.电磁学的两种研究方式整个电磁学的研究可分为以“场”和“路”两个途径进行,这两种方式均在高中教材里体现出来.只有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联系,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场的方法是研究电磁学的一般方法.场是物质,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特殊方式.中学物理的电磁学部分完全可用场的概念统帅起来,静电尝恒定电尝恒定磁尝静磁尝似稳电磁尝迅变电磁场等,组成一个关于场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学物理电学部分的各章内容.
“路”是“场”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学教材以“路”为线的大骨架可理顺为:静电路、直流电路、磁路、交流电路、振荡电路等.
“场”和“路”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麦克斯韦方程是电磁场的普遍规律,是以“场”为基础的.“场”是电磁运动的实质,因此可以说“场”是实质,“路”是方法.
2.物理知识规律物理知识的规律体现为一系列物理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的规律,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物理定律是在对物理现象做了反复观察和多次实验,掌握了充分可靠的事实之后,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的关系,并把这些关系用定律的形式表达出来.物理定律的形成,也是在物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物理定律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定律总是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因此其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册第一章“电潮重要的物理规律是库仑定律.库仑定律的实验是在空气中做的,其结果跟在真空中相差很小.其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点电荷,即带电体的几何线度比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
“恒定电流”一章中重要的物理规律有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和焦耳定律.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金属导电、电解液导电适用,但对气体导电是不适用的.欧姆定律的运用有对应关系.电阻是电路的物理性质,适用于温度不变时的金属导体.
“磁场”这一章阐明了磁与电现象的统一性,用研究电场的方法进行类比,可以较好地解决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电磁感应”这一章,重要的物理规律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在这部分知识中,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将各知识点串起来的主线.本章以电流、磁场为基础,它揭示了电与磁相互联系和转化的重要方面,是进一步研究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电磁感应的重点和核心是感应电动势.运用楞次定律不仅可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能量是守恒的.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一章是在电场和磁场的基础上结合电磁感应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提出电磁振荡形成统一的电磁场,对场的认识又上升了一步.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总结了电磁场的规律,同时也把波动理论从机械波推进到电磁波而对物质的波动性的认识提高了一步.
3.通过电磁场在各方面表现的物质属性,使学生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的观点电现象和磁现象总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大量实验证明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每个带电粒子都被电场包围着.电场的基本特性就是对位于场中的其它电荷有力的作用.运动电荷的周围除了电场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唱—磁场.磁体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磁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场的基本特性就是对处于其中的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现在,科学实验和广泛的生产实践完全肯定了场的观点,并证明电磁场可以脱离电荷和电流而独立存在,电磁场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其它运动的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所有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之间是通过磁场而发生作用的.麦克斯韦用场的观点分析了电磁现象,得出结论:任何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任何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按照这个理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场,这就是电磁场.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电磁波.
从场的观点来阐述路.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产生电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电荷;二是存在电场.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总是沿着电场的方向,从高电势处指向低电势处.导体中的电流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特例,即导体中形成电流时,它的本身要形成电场又要提供自由电荷.当导体中电势差不存在时,电流也随之而终止.
二、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贯穿始终,使知识学习与智能训练融合于一体1.场的客观存在及其物质性是电学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第一章“电潮是学好电磁学的基础和关键.电场强度、电势、磁尝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电、磁场是物质的实质性概念.电场线,磁感线是形象地描述场分布的一种手段.要进行比较,找出两种力线的共性和区
别以加强对场的理解.
2.电磁场的重要特性是对在其中的电荷、运动的电荷、电流有力的作用.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场和受场作用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比如,场不是力,电势不是能等.场中不同位置场的强弱不同,可用受场力者受场力的大小(方向)跟其特征物理量的比值来描述场的强弱程度.在电场中用电场力做功,说明场具有能量.通常说“电荷的电势能”是指电荷与电场共同具有的电势能,离开了电场就谈不上电荷的电势能了.
3.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潮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演示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把各种实验做好,不仅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也是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强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验观察和现象分析中来发展思维能力.从物理学的特点与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来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在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知识体系上.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电磁学首先要抓住场和路这两个方面,使学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切实掌握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意有关综合题的解法.解答综合题时,首先应搞清不同的运动形式或不同的物理过程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联系渠道有两条:一是力,二是能,从而形成两条解题思路.从力的角度考虑,全面分析受力情况(三种性质的力和电磁场力)并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联系起来.从能的角度来考虑,紧紧扣住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正确性和普遍性.使学生明确:能量的不同形式,就是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就是物质运动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就是运动的不可消灭性.
总之,物理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电磁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磁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磁现象是自然界存在着的一类极为普遍的现象,它涉及到非常广泛的领域.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观察与了解虽然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古代,但是真正对它们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却是从16世纪下半叶才开始的,其代表性的成果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御医吉尔伯特(W.Gilbert,1548~ 1603)在1600年出版的《论磁》。不过,他的全部研究也还是停留在定性的阶段上.只是到了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从艺术转向科学,特别是从18世纪起,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人类才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逐渐地展开了积极的实验探索和定量的研究.电磁现象的性质和规律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种研究成果的应用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日益展现出重大作用和无限活力;与此同时,在本是荒漠的知识原野上建造瑰丽的科学殿堂的过程,也凝炼和升华了人类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架起了一代又一代人们攀登新的科学之巅的金桥.
于是,电磁学成为一个令人神往的课题、整个物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就是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电磁学的知识也占了很大的篇幅,而且涉及到了电磁理论的众多领域.那么,概括地说来,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电磁学的教学应该使受教育者获取哪些教益呢?
(1)电磁现象的本源——物质的电结构
人类很早就知道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公元16世纪,吉尔伯特在研究这类现象时首先根据希腊文中的“琥珀”创造了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这个名词,用来表示琥珀经过摩擦以后具有的性质,并且认为摩擦过的琥珀带有电荷.后来,人们发现有很多物质都能由于相互摩擦而带电,并且带电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的作用.大量的实验研究还表明,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只有两种,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B.Franklin,1706~1790)把它们分别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根据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我们可以确定物体所带电荷的数量.物体所带电荷的数量叫做电荷量.为了同时表明物体带的是哪种电荷,通常把正电荷的电荷量用正数表示,负电荷的电荷量用负数表示.实验表明,正、负电荷放在一起可以互相抵消电性.正、负电荷互相完全抵消叫做中和.
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人们以为电荷是一种连续的流体,它的量值可以连续变化.但是,在1833年前后,人们从法拉第(M.Faraday,1791~1867)电解定律中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电荷存在着最小单元.后来,斯通尼(J.S.Stoney,1826~1911)把负电荷的最小单元命名为“电子”.
从1906年开始,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R.A.Millikan,1868~1953)用油滴实验历时11年测出了电子的电量,用e表示电子电量的绝对值,密立根测出的数值为e=1.60×10-19 C.迄今为止,各种实验证明,电子是自然界中具有最小电荷量的可以单独存在的粒子,任何带电体和所有带电的微观粒子*的电荷量都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这表明电荷的量值只能取一系列分立的数值而不能连续变化,电荷的这一性质叫做电荷的量子性.
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证明,通常所见的各种物体(实物)由原子、分子所组成的,而原子则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的电量和电子的电量等值异号.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内的电子总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总数,因而宏观物体或者物体的任何一部分包含的电子总数和质子总数是相等的,所以不显电性.
质料不同的两种物体互相摩擦之后所以都会带电,是因为两物体互相摩擦时,每个物体中都有一些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并运动到另一个物体上去.所以净效果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便显示出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显示带负电,而且两者的电荷量必然等值异号.
应该注意的是,某一质料的物体分别与其他一些质料不同的物体摩擦时,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是不同的,在与某些质料的物体摩擦时可以得到电子,而在与另一些质料的物体摩擦时则要失去电子不。仅仅是摩擦起电,我们所观察到的所有电现象和磁现象,都是基于物质具有上述的电结构以及其中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而产生的,所以我们说,物质的电结构是自然界电磁现象的本源.
根据物质的电结构,我们容易理解,对于一个物理系统,如果没有净电荷出人其边界,该系统的正、负电荷的电荷量的代数和将保持不变,这就是已被实验证实的电荷守恒定律.应该指出的是,代物理学研究表明,在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电荷是可以产生和消失的.例如,一个高能光子与一个重原子核作用时,该光子可以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这叫做电子对的“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在一定条件下相遇,又会同时消失而产生两个或三个光子,这叫做电子对的“湮灭’.但是,在已观察到的种过程中,正、负电子总是成对出现或成对消失,而光子又不带电,所以这种电荷的产生和消失并不改变系统中的电荷数的代数和,因而电荷守恒定律仍然保持有效.
(2)电磁过程是构成自然界各种纷繁复杂过程的基本过程之一
在早期的电学实验研究中,主要是在实验室中用摩擦起电机和莱顿瓶进行的,因而主要是对于静电现象的研究或对短暂放电现象的研究.面对人们当时对大气中雷电现象的诸多迷信,富兰克林受到莱顿瓶放电的火花的启示,于1749年4月提出了“雷电是不是云层摩擦产生的电现象”这样一个科学问题.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他以著名的风筝实验引“天电”到地面,使人类认识到“上帝之火”的雷电与实验室中的电现象并无二致.1791年之后,由伽伐尼(A.Galvani,1737~1798)在1780年解剖青蛙时的偶然发现所引起的电化学效应的研究,终于导致伏打(A.Volta,1745~1827)在 1800年制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产恒定电流的电源——伏打电池,使电现象的研究开始由“静电”发展到“动电”,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820年,奥斯特(H.C.Oersted,1771~1851)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它的逆效应——电磁感应定律也在1831年被法拉第发现,人类开始认识到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存在着联系.当法拉第在随后的一次讲座中介绍这种物理科学的成果时,在场的英国财政大臣格拉斯突然问道:“但它到底有什么用呢?”法拉第看了一眼财政大臣,认真地回答道:“啊,阁下,也许不久你就会收它的税了.”不错,电磁感应定律和电流的磁效应为制造更加有效的电源和动力机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现了电磁现象的规律在技术上可以获得重要应用的崭新前景.
与此同时,电流的化学作用如电解等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由于伏打电池、温差电偶等电源可以产生恒定电流,而电流磁效应又使测量电流的强弱成为可能,于是人们有可能对电流的传导规律进行研究,这就导致欧姆(G.S.Ohm,1787~1854)在 1826年至 1827年发现了欧姆定律.与此相关的、以欧姆定律为基础的电路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就“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了.
1866年,西门子(E.W.Stemeus,1816~1892)发明了可供实用的自激发电机;19世纪末人类实现了电能的远距离输送,电动机在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广泛被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
在法拉第等人工作的基础上,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 Maxwe11,1831~1879)建立了电磁学的理论体系,得到了今天以他的姓氏命名的电磁场方程组,并推论电磁作用以波的形式传播.从这一理论中得出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实际测定的传播速度相同,促使他预言光是电磁波.
麦克斯韦的理论和预言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Hertz,1857~1894)1888年的实验所证实.从此,由波波夫(A.C.ΠΟΠΟΒ,1859~1906)、马可尼(G.Marconi,1874~1937)、布劳恩(F.Braun,1850~1918)等人所开创的无线电通讯与广播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电磁过程不仅渗透到物理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研究各种物理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时,它也是研究化学和生物学一些基元过程的基础.今天,人们已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是人类自身的生活,还是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等各种纷繁复杂的过程,都不可能离开电磁过程.并且人们深信,在人类社会的未来,电磁理论的绚丽之花仍将盛开.
(3)电磁场是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的,为科学界公认的杰出成就当属库仑(C.A.Coulomb,1736~1806)于1785年设计精巧的扭秤实验,这个实验得出了两个静止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荷量乘积成正比的科学结论.
30多年之后,在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启示下,安培(A.M.Ampere,1775~1836)做了一系列电流相互作用的出色实验;毕奥(J.B.Biot,1774~1862)和萨伐尔(F.Savart,1791~1841)进行了长直载流导线对磁极作用力的实验.他们从这些实验的分析中得到了电流元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此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也许称得上是19世纪最伟大最杰出的电磁学发现,因而也使法拉第成为“科学巨人”.对于电磁现象的广泛而深人的研究使他深信,在带电体和磁体的周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紧张”状态,并用电场线和磁场线来描述它们.他认为场线是物质的,且弥漫在全部空间,是它们把相反的电荷和相反的磁极连结起来,也就是说电力和磁力不是通过空虚空间的超距作用,而是通过电场线和磁场线来传递的.就这样,法拉第形成了他特有的电场和磁场的观念.
电磁感应定律和场的观念为电磁现象的统一理论准备了条件,而其大功告成者则是英国卓越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麦克斯韦构想了一种媒质模型,研究了这种“媒质的张力和运动的某些状态的力学结果”,“并把这些结果与观察的电磁现象相比较”,以此来体现法拉第的场线思想.他所设想的媒质被称为“电磁以太”.此外,他还认为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的空间激发涡旋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引起媒质“电位移”的变化,这种“电位移”的变化与电流一样在周围的空间激发磁场.他把前述的电磁现象的实验定律以及场线思想和它的涡旋电场、位移电流概念天才地用数学公式明晰地表示出来,写下了他不朽的方程组.其公式简洁和对称的美感,引起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的赞叹,以致于玻尔兹曼(L.Boltzmann,1844~1906)称许道:“这种符号难道不是出自上帝之手吗?”
麦克斯韦在把握住电磁现象本质后,舍弃了电磁以太模型,明确提出了“电磁场”的概念.他写道:“我所提议的理论可以称为电磁场理论,因为它必须涉及电或磁物体附近的空间”.通过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求解,可以研究电磁场的运动状态、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以及电磁场可以独立于场源而存在和传播等问题,这就表明电磁场不仅仅是一种描述电磁现象的方法和手段,而且和实物一样,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即电磁场是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如此,有一件事情还不免令当年的物理学家们疑窦丛生,这就是从麦克斯韦的论文中仍然看到“电磁以太”或“宇宙以太”的影子.例如,他写道:“电磁场是空间中处于电状态和磁状态下的物体及其周围的空间”,它充满着一种“各处弥漫的,密度虽小而确实有密度的,能够发生运动,并能以很高然而有限的速度将运动从一处地方传递到其他地方的介质”.然而,人们却不无遗憾和困惑地发现,要用描述气体、固体和液体这些常见介质的方法来描述这种宇宙以太的性质,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方面的所有尝试都将导致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
例如,光的偏振现象无可置疑地表明光是一种横波,即光所涉及的是一种横向振动,而横向振动只能在固体中存在和传播,因此必须把以太看作是一种固态物质;又由于光波的传播速度很大,而波的传播速度又与传播波动的介质的刚劲程度有关,这就要求以太是一种刚性极大的弹性固体介质.然而,倘若真是这样的话,即如此坚硬的以太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那我们又怎么能够在地球上跑来跑去,鸟儿又怎能在空中自由翱翔,行星如何能够千百万年地绕太阳转动而并不明显地遇到阻力呢?
在另一方面,物理规律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表达出来的.如果承认以太存在,而且确信电磁场不过是以太的某种振动,那就意味着麦克斯韦方程组是在相对以太静止的参考系中表述的.特别是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导出电磁波以光速c传播,因而也就只有在对以太静止的参考系中,电磁波的传播才是各向同性的.所以这一参考系便具有了特殊的地位,而在其他参考系中,电磁场量E和B以及相应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就将要变为另外的形式了.可是人们已经知道,以牛顿定律为核心的力学规律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却具有完全相同的形式.于是不禁要问,难道电磁运动的规律与机械运动的规律真会有这种原则性的区别吗?
所有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似乎无法解开的“以太顽结”.传说古希腊国王考第耳斯用山莱英树皮打成了一个结,把自己的战车车轭绑在了柱子上.有一位圣人预言说:“谁要能解开这个考第耳斯结,他就会统治整个亚洲*。”亚历山大大帝挥剑砍断了这个结,达到了统治亚洲的目的.2 0世纪初,爱因斯坦(A.Eins tein,1879~1955)以他慎密的思考和清晰的逻辑一举砍断了“以太顽结”,把宇宙以太拧碎并抛出了物理学的殿堂,从而成为近代物理学中的“亚历山大大帝”.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题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性原理——一切物理规律,不仅是力学的,也包括电磁学的,在所有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同时也指出光速不随参考系而改变的见解.由此,爱因斯坦不仅得出了以太是多余的结论,而且还扬弃了牛顿(I.Newton,1642~1727)的绝对时空的观念,建立了相对论时空观.
在上述的意义上,可以说爱因斯坦的成就是电磁理论研究的结果.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又必须在新时空观的基础上予以分析,并赋予新的形式,从而能够成为更为简洁,也更为深刻地描述电磁场运动规律的科学体系.我们可以说,只是在这项工作完成之后,电磁场作为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以及宏观电磁场理论在科学大家庭中的权威才算完满地建立起来了.
(4)电磁作用是自然界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把这种研究引上科学舞台的则是17世纪牛顿对万有引力的研究.一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的吸引力称为万有引力,它是一种长程力,在所有基本相互作用中它是最弱的.由于它与质量有关,因而在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天体物理研究中,引力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倘若不存在引力,地球上的物体都将飞离地球,地球和其它行星也都将飞离太阳.甚至太阳和星系也将不复存在,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呀?
带电物体或具有磁矩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电磁作用,它的规律总结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公式之中.电磁作用也是一种长程力,其强度要比引力大得多,而且也是目前人类研究得最为清楚的一种力.原子核和电子结合成原子,原子结合成分子,分子结合成凝聚态物质都是靠电磁作用.宏观的摩擦力、弹性力、粘滞力以及各种化学作用实质上也都是电磁作用的表现.因此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电磁作用,不要说原子、分子以及凝聚态物质将不复存在,就是以化学作用为基础的生命体,包括人类自身也都将化为乌有!
后来,物理学又在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发现一种仅在微观尺度上起作用的力程甚短的弱相互作用;在质子、中子以及其它一些亚核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发现一种力程也较短的强相互作用力.
近代物理学认为,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世界中的一切过程.与此同时,构建一种能够对各种相互作用给予统一说明的理论,也是近代物理学继续研究的方向.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牛顿将天上的天体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用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将电作用和磁作用以电磁场理论统一起来,这曾诱发了爱因斯坦试图建立一个包括引力和电磁场力的统一场论的努力,为此他不屈不挠地奋斗了近40年,终因这项任务太超越于时代,致使像爱因斯坦这样巨大的智慧也只能抱憾而去.爱因斯坦逝世10多年之后,电磁作用与弱作用的统一理论获得成功,重又推动了统一场论的研究.人们不再为泡利(W.Paun,1900~1958)所说的那种“上帝拆散的东西,凡人永远结合不上”的信条所迷们,是坚信不应该以多样性反对统一性,这足以告慰爱因斯坦的在天之灵了.
* 20世纪下半叶,物理学家们从理论上预言多数微观粒子由若干夸克或反夸克可能带有的电量,夸克和反夸克的存在已经获得了比充分的实验证据,只是至今人们还不曾利用实验手段抉设单独存在夸克或反夸克.这种情况在物理学中称为“夸克禁闭”.*实指今日欧、亚、非三大洲相毗邻的广大地区.
第三篇:中学物理教法物理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
1感觉:是客体的个别特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反应。
2知觉:是运用大脑的功能,综合对某种客体的各种感觉而产生的、关于该客体的整体反应。
3表象:是在大脑的记忆中再现出作用于感觉器官的认识对象。
4课程: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提供的所有学习经验的总和和结果。5素质: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6科学素养: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7兴趣:是指一个人为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意识倾向发展结果是向往和爱好。
8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9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10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与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11能力 :1)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技能因素。3)每个人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即存在个体差异。
12概念:指的是具有共同特征(或关键属性)的物体、符号或事件的标记系统。13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 概念的外延,是用划分的方法确定 14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称概念的含义;内涵是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
15同化:利用已有的概念来处理新的现象
16顺化:要用新的概念取代原有的中心概 念。这是彻底的概念转变。
17物理实验: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创造或纯化某些物理过程,使之按预期的进程发展,同时在进行定性的或定量的观察和研究,以探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也是检验物理学理论正误的标准。18思维:是一个心理过程,是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类大脑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19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人们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20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21判断:是运用概念对事物现象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的思维形式。22推理:由一个判断或一些判断推出另一个(些)判断的思维形式。
23观察能力:指通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察从而区别它们特征的一种能力。24实验能力:创造观察条件,动手做实验的能力。25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判断推出一般性判断的思维形式。归纳推理可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
26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性的判断推出个别性判断的思维形式。27类比推理:是由一个个别性判断推出另一个个别性判断的推理。
28.教学大纲: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9国家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30记忆:所谓记忆就是学习的保持和再认,再现等,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再现等
*31分析综合: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和方法 32教学设计包括六个方面 1)教学任务分析2)教学对象分析3)教学目标设计4)教学策略设计5)教学媒体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
33说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众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
简答
(1)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各是什么? 中学物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全过程
中教法的学科性质: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以中学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为研究对象,以认识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及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物理课程和教学,揭示物理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的,具有独立体系的理论兼应用学科。1.综合性 2.独立性
(2)简述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科学素养:社会公民和消费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
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知识和技能
科学探究(科学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
(3)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从哪三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简述观察的品质包括几个方面p73 观察的目的性、敏锐性、准确性、持久性、全面性和创造性。(6)简述中学生记忆的特点p75
一 中学生的有意记忆占重要地位,但无意记忆还较明显。
二、中学生的机械记忆逐渐为意义记忆所代替。
三、中学生的抽象记忆虽有发展,但还是不如形象记忆好。(7)简述课堂上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两种?
一种是认知因素或者叫智力因素,主要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要素;另一种是情感因素或者叫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一直等要素著称。
(8)简述物理学的特点。
(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二)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精密的定量科学,与数学密切相关。
(1)物理概念既有它质的规定性,有是可以测量和计算的 物理量。
(2)所有的物理规律和定律都可以用数学来表达。(三)物理学是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
(9)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中有哪几种基本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什么?
口述式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特点:利用语言作为工具来传递交流信息 实践式教学法:实验方法、自学方法、练习方法。特点:没找到
(10)简述探究式教学的操作程序。
1)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猜想和假设);
(3)设计实验或制定计划(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尝试选择实验的装置与器材);
(4)进行实验或集数据(通过实验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或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材料、数据);
(5)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6)评估与反思(尝试分析猜想与假设跟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或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并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7)表达与交流(学生能用语言、文字、数据、图表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11)简述教材的含义。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应用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提供了教与学的材料,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手段。
(12)从物理学发展史举例说明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质量越大下落越快。伽利略证明了物体下落速度取决于下落时间长短,与质量无关。牛顿修正了物体下落的原因。爱因斯坦作了补充。(13)物理规律的特点。客观性 真理性 普遍性 因果性 必然性
(14)简述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1.物理实验教学能为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环境。
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和定理的理解。2.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助欲望。唤起直觉兴趣
实验是一种目的性操作行为
3.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4.有利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道德素养。
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
(15)演示实验设计和操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明确目的,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演示实验 2.安全可靠,确保演示成功
(1)演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掌握实验原理(2)坚持科学性原则,不得弄虚作假(3)为了确保演示成功,课前必须充分准备并进行试做 3.简易方便。(演示实验要求简易方便,包括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由演示现象导出结论时,解说推理简单)4.现象清楚、明显、直观
5.配合讲解,指导观察,思考要有启发性
实验要与思维相结合
(16)简述物理复习课的常用教学方法。
1对比复习法 2提纲复习法3复现复习法4组题复习法5实验复习法6归类复习法7知识结构复习法P308
(17)试述物理复习课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要求: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适当运用变式2复习的安排应适时3题目要精选复习内容要有一定难度4复习要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5复习要认真制定计划精心设计复习方案6复习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P310(18)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
1教学任务分析2教学对象分析3教学目标设计4教学策略设计5教学媒体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P177
(19)简述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P389
一、道德素养
(一)、热爱教育事业,喜爱教师职业。
(二)、关爱所有学生,平等对待他们
(三)、具有团队意识,善于互助协作。
(四)、坚持严谨治学,不断学习钻研。
二、知识素养
(一)、科学观与物理教学观知识 1科学观知识
(1)对于科学本质有自己的认识(2)明确科学的发展性(3)了解科学理论的多元性(4)承认科学的价值 2物理教学观知识
(二)、物理课程与教材知识 1物理课程知识 2物理教材知识
(1)正确理解物理教材的含义(2)正确认识物理教材的价值(3)正确处理物理教材的知识
(三)、学生物理学习的知识
1了解学生物理学习前概念的知识 2了解对学生物理学习有影响的因素(1)认知发展阶段对物理学习的影响(2)认知能力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3了解学生物理学习的方法
(四)物理教学设计知识
(五)物理教学策略知识
(六)物理课程资源知识 1物理实验知识 2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3其他物理课程资源
(七)物理教育评价知识
(八)物理教育研究知识
三、信息素养
四、能力素养
(一)、常规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 2准确的语言表达 3恰当的身体语言 4板书板画能力 5教学组织能力
(二)、物理实验能力
(三)、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了解学生能力
(六)、交往与合作能力
(七)、教育科研能力
(八)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20)说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要说清“教什么”——说教材(1)说清本教材的内容,与前后教材的逻辑关系(2)说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时安排
2、要说清“怎样教”。这是实现集体监督相互交流的主要内容。
——说教法(1)说清教材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理论依据。
(2)说清教学思路、教学结构、板书设计、作业训练要针对重点、难点等项目。
3、要说清“怎样学”——说学法
4、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1)突出一个“新”字(2)体现“美”字(3)体现“说”字(4)说课要选准“说法”(5)说课要找准“说点”(6)说课要把话说活(21)简述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3教学态度4教学效果P379
3.论述
(1)谈谈你对“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理解。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的理解。(3)试析物理课程的作用。
(4)请你对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进行分析。(5)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6)谈谈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7)教学过程的特殊性。(8)试论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9)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
(10)物理教学常用的有几种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的要注意什么问题?(11)选择物理教材的原则是什么?
(12)物理规律课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3)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基本要求。
第四篇: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是物理学的初级层次.严格地讲,它的科学性、系统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只是阐述了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并不是十分严谨的物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的教学法谈点看法.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
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最后讲动力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授.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学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2.物理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脑的功能,通过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其它过程来反映客观现象的能动过程.物理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的一般规律于物理学习、研究中所体现的具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章“力”要重点讲清三种力产生的条件及力的大小和方向,为物体受力分析做好准备.力的三要素,在初中已经讲过,对质点来说不会发生关于力的作用点的问题,而对刚体来说,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外,还跟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刚体概念,但所说的物体都是指刚体.力的作用点可以沿力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因此,与其说力的作用点是一个要素,还不如说力的作用线是一个要素.物体的平衡,用了“平衡”和“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等理想模型方法;“力的分解和合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用了理想模型(过程模型)的方法.高中教材以初中教材为基础,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在一直线上的运动以后,立即研究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和描述方法.运动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各章的必备知识.对平面运动的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用了经验归纳方法论.虽然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由第一定律推导出的一切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这就间接地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当今的实验已能近似地验证这个定律,例如用气垫导轨实验,运动物体——滑块在水平方向可以近似地认为不受力,因而它近似地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牛顿第一定律有可能得到更加严密的证明.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的.在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守恒这几章中,主要是用了推理的方法.如教材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借助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推导出来的.但应当明确一点,这是一条实验规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这此规律能够相互推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动量定理出自于牛顿第二定律,又异于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的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它可以按过程始末状态处理物体的动量变化,而不必涉及过程的细节.如果只考虑两个物体的孤立体系,把牛顿第三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就得到作用前后的总动量不变.我们可以用实验进行检验,牛顿也正是用这个方法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
“振动与波”一章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运用了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导出满足机械能和机械振动规律的新结论.
3.数学是表达物理学规律最精确的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材的教学方法、结构搞清楚,才能达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在“力”这一章中,重点解决什么是矢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问题.对物理矢量必须透彻理解,掌握其数学运算法则——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导学生对“代数和”与“矢量和”进行对比,体会矢量的质的差别,从而自觉地运用矢量运算法则.在“物体的运动”这一章中,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并研究质点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数学角度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函数图象等),再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矢量运算.
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中,牛顿运动定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能进一步加深对静力学、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又
能为顺利学习机械能和动量铺平道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有以地球和相对地球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系才是适用的.教材由分析物体只受一个力产生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渡到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产生加速度,以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从而概括出能适合各种情况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ΣF→=ma→.在公式中,力与加速度都是矢量,故此式是
一个矢量式.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了力的独立性原理(或力的叠加原理),即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应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叠加——矢量和.在解题中,运用了正交分解法等基础知识.
机械能和动量这两章是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讨论力的空间和时间积累效应,从而引出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概念.功和能将矢量运算变成了代数运算.教材从力对物体做功引出动能和动量定理,研究了重力、弹力做功的特点,引出势能的概念,得出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最后,从一般的功能原理阐明功的本质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作为本章的总结.能的转换和守恒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在讨论动量定理时,应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式是一个瞬时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应用它研究某一过程而不是研究某一瞬时,只有在t→0时,才是相等的.实验是讲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教材这样处理是考虑到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不是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得出的,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规律.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没有具体给出,目的是避免学生只是死记公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选用惯性系,物体的动量mv、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也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应特别注意计算同一系统中各部分的动量不能用不同的参照系.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它需要力学、圆周运动、运动图象等知识作基础.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是讲清波的关键.建立振动和波的联系与区别,是突破机械波教学难点的关键.
二、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从物理学本身来看,它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功和能的概念及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又渗透在各个分科中.教学职能即要从人类知识的总汇中挑选最精华的,运用最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重视知识的传授,离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力学的两条主线——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理、两个定律来源于牛顿运动定律,与牛顿三定律一起构成质点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围绕这两条主线,要深入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为这两个定理打好基础.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是在牛顿定律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定理或推论,它们提供的表达式与牛顿运动定律等价,可代替牛顿二定律的矢量表达式中的某分量式,而不是什么新的表达式.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也是反映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们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机械运动的范围.
2.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材,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物理实验是将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它重现.做物理实验,必须满足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的读取数据、严格的计算,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让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的科学训练,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改变由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避免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调,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总之,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贯穿始终,使知识学习与智能训练融合于一体,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框架.所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力学体系的清晰图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攻克学习难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五篇:音乐教材教法研讨教法部分材料
音乐教材教法研讨教法部分材料
——关于新教材的使用及当前课堂存在问题的探讨
一、新教材的特点及处理方法、策略
在两次疑难问题的交流与探讨中,大家普遍认为新教材活了,直观性文字少了,可直接采用的素材少了,不好用了。为了正确理解新教材,充分利用好新教材,我们必须首先研究新教材的特点。那么,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哪些特点呢?
(一)新教材的特点
1. 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一点,从书中选取的图片就可见一斑。另外,新教材还选取了大量的接近当代学生音乐生活的内容与素材,如《泰坦尼克》主题歌——我心永恒,《难忘今宵》、《给未来一片绿色》等等,而且在实践与创造中也是这种体现,比如: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表演或创编;14册35页为熟悉的自然画面选配音乐等等。新教材的这种变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大的现实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观察现实生活的过程中理解音乐,增强音乐、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使音乐课走向生活化。
2. 学与导结合——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打破旧教材重教师“讲”的模式,新教材倡导了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的教学方式。(同时《音乐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体验、感悟、模仿等适合音乐学科的特殊学习方式。)新教材不仅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新教材的编写不仅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还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从生活实践入手,捕捉音乐元素。这一点在课后“实践与创造”中均有大量体现。比如音乐十六册课本11页的实践与创造、管弦乐《九寨沟音画》的实践与创造等。
3. 继承与创新结合——注重反映社会发展和最新科技成果
4. 文本教材与开发课程资源结合——注重给教师留有创造空间
新教材为教师留有一片广阔的创造空间,不再强调教材的权威性和唯一性,而把它看成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料。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教材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作教材的实施者,又要做教材的设计者,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凡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素材都可以作为教材。我们要突破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习惯,走向开放式教学。
5. 科学内容与活泼形式结合——注重教材生动、通俗、情趣化
新教材打破旧教材板起面孔说理的模式,注重内容的新颖独特、引人入胜;压缩教材容量,降低了难度,减少了乐理知识及技能训练,取消了不必要的记忆内容;编排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文字优美,采用简谱,通俗易懂。新旧教材在这一点上的反差在小学音乐课本中体现最为突出,教材广泛采用了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6. 学科独立与学科渗透结合——注重学科间整合新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比如七年级14册音乐课本第23页的实践与创造三:聆听《欢乐歌》,与《小放牛》、《大起板》作比较。讨论:江南音乐与北方音乐有何不同?把本单元的歌曲、乐曲编上序号,将他们的序号填在中国分省地图的相关区域内。下面是一幅中国地域轮廓图。把音乐与地理结合起来了。
(二)处理策略、方法
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呢?以下几条可作参考:
a)简约——化难为易,以简驭繁
所谓简约就是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简约?
要简约,首先是浓缩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去认识本质的东西。
我曾经看过一节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快乐的早晨》,本来对于六、七岁刚入小学的孩子,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很多教师感觉这个过渡不好操作。该教师通过对课标及教材深刻的理解与浓缩,把本课教学目标恰当地简化具体为 :
1. 学习聆听乐曲的方法,知道要用耳朵听音乐,对听音乐产生兴趣。
2. 欣赏《快乐的早晨》,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复习《上学歌》,并能用动作配合音乐。
3. 感受音乐的长短。
并围绕此目标组织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音乐实践,用自己的耳朵聆听并对所聆听的音乐做出反应。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要简约,其次是必须有取有舍,删除浅显易懂非重点的东西而突出重点和关键的东西。在这里有“五讲五不讲”原则。“五不讲”是: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教师讲不清楚的不讲;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五讲”是:要讲,必须有教师自己研究教材的心得体会、感悟发现;必须高于学生之上,(要能讲得学生感兴趣,讲得学生记得住,讲得学生开眼界,讲得学生佩服你);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 ;必须是传授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必须传授主题性的知识。如果说这个内容有些琐碎,我们武主任总结的有一个“三要三不要”:学生自己能想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去想;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去说;学生自己能做、能解决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去做、去解决。
b)扩充——多向思维,开拓思路
扩充,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原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增加,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们可以同题材(体裁)作品进行扩充,如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把河北民歌《茉莉花》、萨克斯《茉莉花》、流行音乐《茉莉花》扩充到一起。再比如同体裁的众多《摇篮曲》;或者同一作曲家的作品,如在学习王洛宾的《青春舞曲》时,可以扩充到《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进而扩展到西部民歌的特征。
扩充不仅仅指教师,学生也要扩充,比如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提前进行搜集调查、社会实践等。也许一开始学生未必会有多大的收获,但请注意一点:那就是千万别太小看我们的学生,没有多总有少的。加上我们适时的激励与引导,总会积少成多,由点到面的。我们没有必要孤军奋战,我们完全可以把音乐课堂延伸到课外,把四十分钟的“小课堂”扩展成无限的“大课堂”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社会音乐资源,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
c)调整——回归生活,与时俱进
调整包括内容的调整、顺序的调整、形式的调整等等。
调整内容首先要考虑它的生活性,其次时代性。构建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把知识的根安在学生自己经验的土地上,才能真正地实现意义构建。而要把知识的根安在学生的经验上,就必须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d)探究——以疑促思,体验感悟
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要教无疑须先教有疑。课堂要以问题为中心,让问题成为联系知识的纽带,在问题中开始,在问题中结束。这就启示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代学”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及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e)整合——学科渗透,知识整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教育的最后目标是使各个部分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起,构成了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沉浸其中。”
f)活化——化静为动,学做合一
处理教材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活化教材,设法将静止的、抽象的、死板的教学内容活起来,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为什么相同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现代人更喜欢看电影电视,而不愿看小说,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但同时又对电视音乐节目情由独钟,流连忘返。这能否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在教学中我比较留意音乐 “板块教学”的构思,大家也不妨结合自己的教学尝试一下:
“音乐大舞台”,设计是为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艺术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发现并培养学生独特的才能和兴趣。
“流行音乐大挪移”,把优秀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怎样的音乐才是适合自己的。
“七色魔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童话般的设问出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让学生知道变幻无穷的音乐殿堂均来源于这七个最基本的乐音。
“音乐大擂台”,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竞争意识。
“走进音乐厅”,是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补充内容更多的介绍给学生,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再比如“音乐无极限,风格任你变”、“品头论足”、“走进音乐创作室”、“音乐魔盒”、“精彩十分”、“上台露一手”等,都是让学生在听、唱、奏、创、演的动态“活动”中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
g)拓展——扩展课外、延伸社会
成功的教学既立足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努力做到课堂向课前延伸和向课后拓展,向社会和家庭开放,向大自然开放;既立足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
此次音乐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人与音乐、社会生活与音乐”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音乐开始,来认识音乐的起源和学习音乐及知识。
如: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生活中的节奏。
走—— × × ︱ × × ︱ × × ︱
跑—— ×× ×× ︱ ×× ×× ︱
跳—— ○× ○× ︱ ○× ○× ︱
“母鸡下蛋曲” 咯咯 咯咯 ︱ 哒 — ︱
“狗叫曲” 汪○ 汪汪 ︱ ○ 汪汪 ︱ 汪汪 汪 ︱
……
(三)新课堂设计建议
有了对新教材特点的认识及基本处理策略,之后应该进行的是课堂教学设计。那么,现行课改状态下对课堂教学设计又有什么新要求呢?
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突破以课本、课堂为中心;突破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再带着新的问题走,课堂始终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另外还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1. 整体设计应有戏剧性
教学设计应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未绝。另外,要想使课堂教学有戏剧性,教师的课堂设计就应有悬念和矛盾或者是知识、能力、智力上的挑战。
2. 教学方法设计要有多样性。
有的教师长时间的教学方式一直在磨道式循环重复,其教学方法的程序化、公式化、单一化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比如有的教师在上欣赏课时总是本着这样的流程:乐曲简介——听赏乐曲——分析乐曲——再次听赏——延伸创作,教师刚一板书课题,学生就知道了本节课的全部内容,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
3. 加强人情味与幽默感
音乐教育时一种审美教育,它要求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活动的参与,起到陶冶情操、愉悦心灵、塑造人格的作用,音乐时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听觉艺术,它拒绝一切“正经八百”、“严肃呆板”的说教方式,它需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另外,情先行,理必通也是这个意思。
4. 尽可能的开展音乐竞赛活动
竞赛激励斗志,人的大脑在竞赛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最高。由于竞赛的开展,原本兴致并不高的学生也可能因之而兴致勃发。
二、当前课堂存在问题的探讨
(一)、存在问题
1. 课堂随心所欲,不经设计,想到哪儿,上到哪儿。“新思路,老办法,一台录音机走天下”。
(课例略)
这在平时的课中随处可见。由于工作繁忙,备课流于形式,上课无即定明确目标,走到哪儿算到哪儿。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上公开课,学生就觉得老师变了,讲的课也变了,变得摸不着头脑了;教师也抱怨学生太不配合了,反应太迟钝了,平时的活泼劲儿哪儿去了。可是我们想一想,不熟悉你的教法,学生他怎么很好的配合你?!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这是和我们平时上课分不开的。
2. 为综合而综合,为表演而表演。
缺乏目标意识、音乐本位意识,对音乐学科本体功能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把音乐课上成语文课、地理课等等,拓展无度,出力不收粮。
(课例略)
3. 重形式,轻内容。只重视音乐活动的量,不重视音乐活动的质。
课改以后,教师为了突出教学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在音乐课上安排了大量的音乐活动环节或游戏环节,一节课热热闹闹的结束了,学生玩的很开心,却什么也没学会,甚至一首歌都没唱会。学生得到了极大的自由,但自由等于自主吗?!教师在设计安排音乐游戏活动时,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活动的质,只重视了活动的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习特点,一定要明白自己通过游戏活动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有张有弛的音乐活动参与中感悟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会是井然有序的、朝气蓬勃的,也是充满情感,充满理性的。也惟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首师大教授曹理老师在2004年全国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也点评到了课堂中这一共性问题。
(课例略)
4. 公开课上成表演课。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的一种好的方式。听课教师的目的不仅仅是关心课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心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另人遗憾的是许多音乐公开课中,课堂气氛让人感到生动有趣,但学生学习超快的速度和工整的问题回答让人吃惊,使人不禁感到公开表演成分较多。例如: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排出有模有样的舞蹈,几乎不用练习就能整齐地作出声势律动,学生所有的回答全都是异口同声,没有不同的思维,整齐划一,甚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公开课是展示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极好机会,谁都想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赏识,但这种对课堂过度的处理及包装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当然,教师对课堂的执着是让人钦佩的。但一节有价值的音乐公开课,应敢于暴露教学设计以及原汁原味的师生互动。因为只有真实的课才值得教者和听者去研究。
(课例略)
5. 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没有把情感目标渗透到一系列教学环节中,而是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景,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其实,三维教学目标合则一石三鸟,分则一损俱损。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在教学同一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而不是一个目标一个目标来完成。比如《非洲的灵感》一课,如果不是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给学生展示一幅极具民族风格的非洲风土、人情、文化等画面,让他们客观地认识非洲、了解非洲,了解埃及人创造出以金字塔为象征的灿烂文明,了解非洲人对世界发展所做的不容忽视的贡献,怎么自然引发出学生理解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解决导向
由于现在我们还没有一套放之各校皆可用的具体的解决方法,或者说我们还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在这里,我仅给大家提供一些解决的导向,希望大家能根据各自各校的具体情况创新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音乐课堂。
1. 辨证地认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究其以上原因,一是形式化,二是绝对化。归根结底是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欠佳所致。
创新离不开继承,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课堂上的诸多问题,才能摆正新、旧课程的关系。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旧课程辨证地否定,而不是绝对地否定。
2. 辨证地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这本是正确的、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规律和辨证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3. 要辨证地认识合作探究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等,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只要合作探究性学习,不要接受学习,其结果就会在培养了人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另外,由于知识的显性与隐性之分,理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以上这些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整理归纳及心得体会,如果能给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参考的便利,则已感荣幸。恳望大家的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