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力学部分)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力学部分)薛东
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一方面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源头、基石、支柱和核心。力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都获得了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重视力学的学习,掌握力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是通过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依据牛顿运动定律探讨力、加速度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另一条是受学生数学知识的限制,在处理复杂运动问题时采取忽略中间复杂的过程,运用能量和动量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实际进行教学中,有以下一些点滴感悟和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主体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学环境也在变,这要求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发达的社会,每天一睁眼,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广告、报纸、卫星通信等各种渠道扑面而来。“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是当今的流行语,靠“祖传秘方”养活几代人的现象不复存在。评价现代人才的标准不再是看你学会了多少,而是看你会不会学,不是看你能记住多少,而是看你会不会选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变注重老师的教为重视学生的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在新的形势下应改变过去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思路,探讨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凭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根教鞭一统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被远远抛在时代的后面,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交流、探究互动、猜想验证等新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教给他们方法,运用发现式、激励式、探究式、情趣式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演绎、比较、假设、实验、总结等各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例如在学习质点、位移、弹力、摩擦力、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规律时采用归纳、演绎、实验探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建构知识和探究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注重实验探究
落实三维目标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必要的知识信息,而且通过动手动脑还能学会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新课标规定力学中的涉及实验的内容标准有8条,新教材编排的涉及实验教学形式有:学生实验、实验、演示、做一做、问题与练习共5类,并且把实验作为标准课程正式纳入章节之中。实验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是建构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要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具体进行教学设计中落实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三维目标的提出,不再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容器,而是看作充满生命力的有血有肉的人。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想学生之所想,忧学生之所忧。在新课程标准里界定的行为动词中涉及表达、分析、运用、设计、探究等行为动词共有65个,其中涉及到学生体验性要求的动词如体会、敢于、养成、经历等行为动词有32个,约占50%,这说明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感觉的重视。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在教学设计时应把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中。
例如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先引导和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利用过山车模型分析,若和高度有关的势能减少,则和速度有关的动能增加,让学生做出猜测,机械能不变。为提高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学生设计“自由落体”“单摆”“斜面滑车”学生自主实验进行验证进行检验,对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最后对所涉及的实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了解定律本身内容后,再通过对生活实例如地铁站台、神五飞船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分析,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最后讨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各环节都渗透新课程理念,体现了注重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三、开发利用教材
培养建构能力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材是众多学者教师、教育专家呕心呖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论证的。新教材中力学内容的编排体现以下一些特点:
1、形式多——新教材除了实验探究外,安排了几个没有实验活动的科学探究,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2、节奏缓——新教材传递新知识不求简明、轻快,而是留出时间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以后再挑明说清。
3、重过程——新教材在匀变速运动与时间的关系、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重力势能的引入、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物体质量的关系等,都是强调过程,教学中不要为节省时间把过程简化。
4、重感受——新教材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与艰辛,体会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快乐,激发学习物理热情和兴趣。
5、重素养——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6、受众广——不论将来学生是否以科学技术为职业,凡是经历过新教材的学习,都会让学生潜意识中领略了有条理思维、全面看问题、善于认识新事物的思维习惯,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圣经”,奉为经典,咬文嚼字,经过个人过滤后“交”给学生,学生将笔记看作“圣旨”,没有质疑,没有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倚赖教师,教师倚赖教材,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怎么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怎么能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密密麻麻,但是物理成绩一塌糊涂,甚至有学生到国外名校留学时,发出这样的感慨:这里的教授不讲题,这怎么能学会?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学生已有知识和待学教材的联系,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再创造,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排序和组织。促进学生与教科书直接联系,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例如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中,我介绍火车转弯时,为拓宽知识面,又和学生一起探讨了自行车转弯、汽车转弯、盘旋的雄鹰转弯和飞机转弯问题,效果很好。又如“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卫星变轨前后的速度大小关系迷惑不解,受匀速圆周运动的影响,总是错误地认为质点间的距离等于轨道半径,为了纠正错误观点,我提出问题:卫星变轨前后的轨道半径是否相同?并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向心力”一节中的“一般的曲线运动”内容,这时学生恍然大悟,连忙重新推导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教科书本身就有许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范例。教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一节中的例1,没有讲明硬杆OB的弹力为什么沿着杆在杆上,对此我做了大胆处理,先去掉钢索和悬绳,由于硬杆OB的重力可忽略,若要硬杆OB保持水平要施加什么方向的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硬杆OB插入墙中,若要硬杆OB保持水平可施加什么方向的力,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死杆”上的力不一定沿着杆,“活杆”上的力一定沿着杆。接着加上悬绳情况如何?再加上钢索情况如何?逐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四、探索教法学法
打造高效课堂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经常质疑。传统的教学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新课标的教学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训练成有问题。除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外,还要记录保留学生的问题,以便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在实际教学中我记录的学生问题有:μ可能大于1吗?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小车过桥时只考虑最高点?人造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而成了太空垃圾?等等。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学氛围,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在探讨玻璃刀切割流水线上的玻璃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总是把情形考虑完全相反,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生活生产经历,我通过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构建物理模型,让八位同学组成长方体队列行进充当玻璃板,尽量控制匀速,再让一同学充当玻璃刀,试一试如何才能切出方形,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采用各种割法,也提出各种修改建议,气氛热烈,虽然耽误一些时间,但是学生印象深刻。
又如在“v-t”图象的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同学不会画图象,也不敢画图象,只用笔在纸上比划,迟迟不敢落在纸上。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问题的能力,我让一位同学将自己构思好的“v-t”图象画在黑板上,要求越复杂越好,由他指定一名同学分析图象所表示的运动,结果成功率很高。整个过程教师不当裁判员,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不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变加速运动现象,如图象只能表示一条直线上的运动无法表示二维三维空间的运动,并纠正了一些问题,如有学生的图象中出现了“时光倒流”现象,谈到“时光倒流”现象学生兴趣盎然,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查阅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等资料。
五、几点建议和一些做法
1、参照物和参考系
参照物和参考系有没有区别?要不要区别?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我个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区别。
2、矢量和向量
矢量和向量本是同一概念,物理教材和数学教材多年来没有统一,这给学生造成错误的理解。
3、建议介绍曲率半径
曲率半径对于研究天体运动十分重要,建议适当介绍。
4、建议简单介绍微积分
经典力学的核心思想就是牛顿的思想,牛顿又是微积分学科的创立人,实际力学教学中无处不体现出微积分思想,向学生介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物理的密切联系,展现出科学研究美丽迷人的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利用现代科技
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以往的教学是通过语言描述,形体模仿、黑板图示等手段进行分析,这固然有效,但再配以电脑动画展示教师的思维、科学家的思维,甚至是学生的错误思维,效果极其好。如我用电脑动画处理板块模型问题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感觉物理非但不难还十分有趣。
6、学以致用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现代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感到学了没用,到超市买件东西用不到“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所以教学阻力很大。为了让学生感到学了有用,应开发学生身边的,看到见摸得着的事物。如我让学生研究游乐场中的轮滑鞋,单排轮滑鞋和双排轮滑鞋哪一个更省力?地震灾害中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更大的撞击力?躲在房屋的什么位置更安全?学以致用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姜成凤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更应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针对语文教学我想在此谈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一些偶得的点滴感悟。
一、做好课前预习,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是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错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在每一学期的开学初都会有针对性的对孩子们提出一些学习要求,特别是针对每一篇课文的预习更是十分具体。
每一篇课文在老师上课前同学们必须做好下面这几个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针对文本提出自己有创造性的问题两个以上
5、画出文中你认为值得思考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6、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7、查阅与课文有关的一些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作品相关的知识等)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查资料,这一块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否则孩子们查找的资料与上课内容不相符,反而会影响教学。
教学中我发现只要是班上的同学真正的做到了预习,那么这节课上下来就会很轻松,教学效果也会更佳。从这可以看出课前预习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生命力。
二、充分地了解孩子们的认知情况,教孩子们需要的知识
过去的语文教学,只是把教材当作学习语文知识的教科书。一套教材就是一棵知识树,一篇课文里有若干个知识点,课文是因知识点的分布而存在,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是语文知识。现代语文教学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维,明确了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文的教学观有很大的改观。我认为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今年区里组织我们全区老师参加了一个远程培训,在学习中我听到一位教授的观点是要教给孩子们想要学的知识。听完后我反思了很久,觉得这个观点很有建树性,也很适合现代当前的语文教学。现在的孩子学习的视野十分开阔,他们懂的东西,我们老师不见得就知道。如果教学中我们还是按老传统来的话,上课时讲一些他们早就明白的内容,你想他们会认真听讲吗?我想这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前要对自己班上的孩子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再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举几个小例子来说:十五年前如果我们跟孩子们讲一些浅显易懂的电脑知识,我想他们肯定是兴趣盎然。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讲一些简单的网络知识他们会说你老土。这是时间造成的学习需求差异。农村学校的课堂你给孩子们讲一些农作物的生长,那说难听一点是班门弄斧。而在城市里讲这个的话,他们就觉得奇妙无比。我看到在科学课上我们的孩子对他们精心培养的绿豆苗是呵护有加。这是地域造成的学习需求差异。上家长开放课时,我上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上完后我发现平时课堂上差异不是很大的两个班在这次教学中的表现截然不同:一班的孩子上课时主动积极,学得灵活,家长的反馈也很好;二班的孩子课上不怎么表现,与教师的互动较被动。这说明不同的班级对于学习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要学会“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是把一些知识点提炼出来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记住来应付我们的各种考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授之以鱼”的做法。我认为这是要淘汰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授之以渔”的做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也告知我们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学会一定的欣赏语言文字、感知语言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一定的学语文的方法。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传授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借助这些方法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能在不要老师、家长的监督和辅导下都能自主地学习语文,这是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无论接手哪一个班,首先会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语文的能力。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培养:
1、自学、预习的能力
2、阅读方法的掌握
3、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
4、作文修改的能力(自评和他评)
5、读书兴趣的培养(读课外书和写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卡)等。一般这样一年下来,我班上的孩子的语文学习的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也让我的语文教学会进行得更加顺利一些。
四、要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既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又包括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有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则非常广泛,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日常生活话题等。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着眼于语文教材的话,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是满足不了孩子学习需求的,孩子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我家女儿只有三岁多一点,并没有上学,但她能够把平时在碟片中看到的,听到我讲的故事中的一些片段让我和她一起演,也能很自然的顺口就是一两句比喻句、拟人句。这些说明生活中语文的学习面是很广的,有许多孩子在学前都具备这种天赋。可是有些现象常常是事与愿违,许多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后反而失去了这种天赋,不会说有诗意的语言,不会写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些都在无声的告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形式和范围是不是都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认识到这些后每当开家长会时,我都会告诉家长们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并更有效地让孩子学习语文。可深圳是一个“忙碌”的城市,家长不是太忙没时间管孩子,就是太闲不管孩子顾自己娱乐去了,真正能接受我的建议的家长不知有几个。想想我们的孩子整天生活在水泥城堡之中,只能通过电视、电脑去了解周围的世界,这总是少了那一份真实,更少了一份自然与纯真。回顾我们童年时那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为我们增添了多少好的语文学习素材呀!鉴于这一些社会现实,如何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视野这个责任就无形中落在我们的身上。
五、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及一些音乐、图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也可以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课上让大家抓住关键句找出关键段,然后再抓重点词来品悟,这时穿插进去的读比刚开始的读有了很大的改变。紧接着我就让孩子们再欣赏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并结合文本进行再一次的感悟,让学生再读效果又不一样了。最后我选择第三段中的一部分,把它进行变式成为一首奇丽的小诗,让学生再读,那感觉就有了诗的意境美。课后学生反应,这节课上下来,他们没有觉得累,而且学习的收获很多。可前段时间我抱着很高的期望值去参加的《现代与经典》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听到一位大师的课有些让人大跌眼镜:一节长达九十分钟的长课,真正让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虽然说大师在课堂上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佩服不已,但总让人感觉这节课少了一点最起码的语文味道。我认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读这一关,在课堂上“以读为本”,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道。
六、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慎用
多媒体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助力,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形象,更有吸引力。但我觉得现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些泛滥,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必用不可的就用,可用可不用的就最好别用,不必用的就坚决不能用。
我一直都认为语言文字的美是要用心灵去感知的,有些时候甚至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受。一本自己很感兴趣的书,如果被拍成电视后,那种无法形容的巨大落差让人简直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记得上中学时听过一个评书《萍踪侠影》。当时家里各方面条件不是太好,只有一台外婆家给的收音机,每天中午放学回到家中一边做饭一边听评书可是一大享受。那时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张丹枫都成了我的偶像,女主人公云蕾就是梦中情人般的象征。可这一美好的形象在香港把它搬上荧幕后就在我的脑海中被彻底地毁灭了。那风流倜傥的张丹枫和冷艳可人的云蕾的形像被主演刘松仁和米雪糟蹋得不成样了,因此我只看了几集就坚决不看这部电视连续剧了。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我就举一个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上《火烧云》这一课时,全班孩子本来在头脑中有几十种火烧云的形状,更是赋予它们一些奇丽的颜色。可当我们把课前准备的课件打上屏幕时,刷地一下所有孩子脑中就只有这一种样子的火烧云了,孩子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就被我们这现代的教学媒体给无声地抹杀了。这不是正映证了一个教育幽默中说的那样,我们中国通过教育把拥有各种形状脑袋的孩子们变成只拥有一种形状脑袋的孩子了吗?
汉语言可以说是我国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一个载体,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把利器,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掌握的人类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出现一个艳阳天。
第三篇: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是物理学的初级层次.严格地讲,它的科学性、系统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只是阐述了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并不是十分严谨的物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的教学法谈点看法.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
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最后讲动力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授.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学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2.物理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脑的功能,通过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其它过程来反映客观现象的能动过程.物理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的一般规律于物理学习、研究中所体现的具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章“力”要重点讲清三种力产生的条件及力的大小和方向,为物体受力分析做好准备.力的三要素,在初中已经讲过,对质点来说不会发生关于力的作用点的问题,而对刚体来说,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外,还跟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刚体概念,但所说的物体都是指刚体.力的作用点可以沿力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因此,与其说力的作用点是一个要素,还不如说力的作用线是一个要素.物体的平衡,用了“平衡”和“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等理想模型方法;“力的分解和合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用了理想模型(过程模型)的方法.高中教材以初中教材为基础,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在一直线上的运动以后,立即研究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和描述方法.运动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各章的必备知识.对平面运动的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用了经验归纳方法论.虽然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由第一定律推导出的一切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这就间接地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当今的实验已能近似地验证这个定律,例如用气垫导轨实验,运动物体——滑块在水平方向可以近似地认为不受力,因而它近似地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牛顿第一定律有可能得到更加严密的证明.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的.在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守恒这几章中,主要是用了推理的方法.如教材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借助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推导出来的.但应当明确一点,这是一条实验规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这此规律能够相互推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动量定理出自于牛顿第二定律,又异于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的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它可以按过程始末状态处理物体的动量变化,而不必涉及过程的细节.如果只考虑两个物体的孤立体系,把牛顿第三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就得到作用前后的总动量不变.我们可以用实验进行检验,牛顿也正是用这个方法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
“振动与波”一章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运用了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导出满足机械能和机械振动规律的新结论.
3.数学是表达物理学规律最精确的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材的教学方法、结构搞清楚,才能达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在“力”这一章中,重点解决什么是矢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问题.对物理矢量必须透彻理解,掌握其数学运算法则——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导学生对“代数和”与“矢量和”进行对比,体会矢量的质的差别,从而自觉地运用矢量运算法则.在“物体的运动”这一章中,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并研究质点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数学角度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函数图象等),再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矢量运算.
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中,牛顿运动定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能进一步加深对静力学、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又
能为顺利学习机械能和动量铺平道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有以地球和相对地球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系才是适用的.教材由分析物体只受一个力产生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渡到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产生加速度,以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从而概括出能适合各种情况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ΣF→=ma→.在公式中,力与加速度都是矢量,故此式是
一个矢量式.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了力的独立性原理(或力的叠加原理),即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应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叠加——矢量和.在解题中,运用了正交分解法等基础知识.
机械能和动量这两章是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讨论力的空间和时间积累效应,从而引出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概念.功和能将矢量运算变成了代数运算.教材从力对物体做功引出动能和动量定理,研究了重力、弹力做功的特点,引出势能的概念,得出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最后,从一般的功能原理阐明功的本质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作为本章的总结.能的转换和守恒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在讨论动量定理时,应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式是一个瞬时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应用它研究某一过程而不是研究某一瞬时,只有在t→0时,才是相等的.实验是讲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教材这样处理是考虑到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不是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得出的,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规律.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没有具体给出,目的是避免学生只是死记公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选用惯性系,物体的动量mv、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也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应特别注意计算同一系统中各部分的动量不能用不同的参照系.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它需要力学、圆周运动、运动图象等知识作基础.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是讲清波的关键.建立振动和波的联系与区别,是突破机械波教学难点的关键.
二、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从物理学本身来看,它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功和能的概念及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又渗透在各个分科中.教学职能即要从人类知识的总汇中挑选最精华的,运用最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重视知识的传授,离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力学的两条主线——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理、两个定律来源于牛顿运动定律,与牛顿三定律一起构成质点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围绕这两条主线,要深入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为这两个定理打好基础.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是在牛顿定律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定理或推论,它们提供的表达式与牛顿运动定律等价,可代替牛顿二定律的矢量表达式中的某分量式,而不是什么新的表达式.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也是反映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们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机械运动的范围.
2.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材,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物理实验是将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它重现.做物理实验,必须满足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的读取数据、严格的计算,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让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的科学训练,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改变由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避免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调,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总之,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贯穿始终,使知识学习与智能训练融合于一体,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框架.所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力学体系的清晰图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攻克学习难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篇:点滴感悟
点滴感悟
一、有人说看动画片是幼稚的行为,可如果卡通片只能搏人一笑的话,那为什么唐老鸭、米老鼠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经久不衰?每部经典动画片都会阐释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轻松的氛围中给人以启迪。如《足球小将》、《棒球英豪》就告诉我们成功是用汗水换来的,坚持到最后一刻就会发生奇迹等道理。这比起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实际意义。
二、天才是心智比他人开发得较早的人。他们比别人能更考虑未来,存在忧患意识,从而更自觉学习。所谓先学者为师,我们与天才之间的差距在于掌握知识的时间先后。
三、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注重你工作的结果而不看过程,这是现代人优胜劣汰的方式。但,自己更要注重过程而不必太在意结果,做到问心无愧,尽力就好。
四、当遇到挑战性的事情时,和朋友在一起常常可以使你勇敢的面对它。这是由于对朋友的信任可以转移自己的害怕的缘故吧。因为在一起而增添了勇气,这就是朋友的价值之一。朋友之间的贫富差别在于情的付出有多少,而不是金钱关系。不过,凡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总被别人的意见左右。
五、人为什么活着?我常在想这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为此,我的答案是:
1,人为体验而活。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体验生活,感受世间万物。人也就是在这些体验中成长起来的。
2,人为别人而活。这个说法乍听有点奇怪,但不难理解。一个人的存在就是生产东西,比如快乐、物质等等,为他人服务。但与此同时,他人也为你而活,所以不必感到不公平。任何一个人如果死了,总会有人伤心难过,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千万不要藐视自己的生命。
以上是平时想到的许多感悟中有幸在记忆中残存的,若不再写出来,恐怕就要淡忘了。
第五篇:感悟点滴
感悟点滴
这段日子,我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些许感触,总想写点什么。坐在电脑旁,缕着纷繁复杂的思绪,希望将实习旅途中的每一次感动,每一点快乐,每一丝成长记录下来,这样,当我离开钟楼,离开淄川,不管是穿梭于宁静的象牙塔,还是步入新的工作岗位,依然可以微笑着回忆那些青葱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我爱着这群警察,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在每一个日出日落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也许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冲锋陷阵、除暴安良,但是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岗位上,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都说一种事物接触久了会厌倦,但是进入警院近三年来,每天穿着这一身藏蓝,看着大家齐齐“撞衫”,我却越发的喜欢。未进警院之前,看见那些穿着警服的警察们是崇拜,当自己着上警装时是忍不住的欣喜。而如今,我已经走过了崇拜和欣喜这些情绪,穿着警服,感受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穿上它,就等于背上了人民的平安,背上了社会的稳定,背上了祖国的安康。
曾亲眼见过一名民警连续两天两夜加班,两眼通红的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曾亲眼见过一名群众在派出所大嚷大叫,民警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劝说,曾听所里人讲过,一名民警在检查企业消防时企业主放出了两只藏獒……也许说起起这些事情,很多人都会说:谁让你们是警察呢。是啊,警察就意味着更多的奉献和付出,也正是这样,才让这支队伍,在一次次善与恶、是与非的较量中,在生与死、血与泪的考验中厚积薄发,无往不利,从而赢得最后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最坚挺的脊梁。
实习近平两个月来,对警察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不羡慕普通大学里的逍遥自在,也从不屑时尚女郎的浓妆艳抹。每天在电脑旁敲打着各种各样的文字,看着照片中群众一张张笑脸,心里总是暖暖的。虽说自己还不是一名真正的警察,但是那种“警察情结”却是越来越浓重,根植在心里,不动摇。又到了生机盎然的三月,又到了姹紫嫣红的季节。今天的我像一棵刚刚伸展枝丫的小树苗,在和煦的阳光里努力将根茎深扎进公安工作的土壤,努力汲取来自四面八方的甘露,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结出香甜的果子。在这些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灵去感悟的日子里,我认识了许多奋战在公安一线的民警,虽然短暂的129天实习时间在人生中不过白驹过隙般匆忙,但他们在我的心中却会刻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