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感受
感悟黑白键
我的音乐点滴
认识钢琴音乐的时间并不久,记得好像是高三那一年在一个朋友的空间偶然地听到了一首叫做<
这一学期真的很高兴能选上蒋老师的课,每堂课都非常精彩,我也听到了很多好听的音乐,学到更多有关钢琴的知识,不至于连钢琴有多少个键都不知道,想想自己还真是小白,挺其实以前我还真的没去关注过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单纯地喜欢听音乐而已。
从席琳迪翁到朗朗,从帕特尼尼到李斯特,从舒伯特到肖邦,从理查德克莱德曼到马克西姆,听过了那么多好听的钢琴音乐,我还是最喜欢肖邦的夜曲。以前听过几首肖邦的夜曲,可能我真的没用心去听吧,那时候觉得挺纳闷的,肖邦的音乐也就那样吧,一般一般啦,也发现不了什么感觉。我还记得蒋老师在那堂讲肖邦的课上说过的话,您说当我们在不同的心情听肖邦的夜曲时,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句话我记住了,我一回宿舍,马上下载了好多肖邦的音乐,试着用心地、静静地听了几首,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我不懂太专业的音乐术语,我只是说说自己享受音乐的过程。在夜里,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里, 听着肖邦的音乐我能看到那个最原本的我,那恬和宁静,悠扬深邃的旋律,仿佛晴朗的夏夜的星空,星空中时不时划过美丽的流星,夜深了,疲倦了,静下心来,发现了自己只是一颗平凡的小星星,也有寂寞的时候,而有这些音乐陪伴,也能給我一些慰藉吧。缓缓或有力的琴声,在耳蜗力回荡,仿佛能听到弹奏者心跳的声音,也许那也是当事人的一种独白,也许在那个时空,肖邦也会有这种心情吧。
肖邦的夜曲真的优美、细腻、感情真挚,我只能这样形容吧,他的音乐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特别气质,美而又深不可测,就像夜,寂静而深邃。突然想起了那首“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太多的情绪了,有好有坏,也许没人可以分担,也正是有肖邦的夜曲的陪伴,让我心情变得安静,变得快乐。
也有人说肖邦的音乐感情过多,装饰过多,我觉得这恰恰是肖邦的特点:华丽而不炫耀,用情而不煽情。当听贝多芬那宏大的英雄,命运之后,再来听听肖邦的夜曲,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有的不光是英雄的人类,不屈的精神,此外还有我们这些些许发光的星星们。肖邦就说到这吧,再说下理查德克莱德曼吧,这也是我很喜欢的音乐家,其中那首<<神秘花园>>是我最喜欢的悲伤类型的钢琴曲。似曾相识或许原本相识的音乐,偶然邂逅,心中充满感动,我不是一个悲伤的人,但旋律中那种单纯的、丝丝的悲伤,我能感受到,甚至有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作者的那份心痛。不知道为什么,听着如此有感觉的音乐,我的思想就会有深度,但不是想歪,我就能明白许多我以前所不能明了的事情与道理。
我一直都认为,好的音乐,能让不懂音乐的人都能体会到作者的那份情感的,那才是真正的音乐。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音乐感觉,喜欢钢琴曲,不为什么,喜欢就是喜欢,有感觉就是有感觉。
希望能有机会再学习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也许不多,但也可以真正了解音乐的魅力。夜深了,宿友都睡了,听着音乐入睡吧,晚安,明天很美好。
第二篇:感受音乐
5.感受音乐 教学目标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曲子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渗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用点、线、色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过程: 一.热身激趣导入
1.播放阳光活动健身操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跳健身操。
师:同学们跳得真好,这是我们每天下午阳光运动跳的健身操,能说说你跳操的心情吗?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谈谈体会)
2.师:刚才我们用美术的舞姿和言语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你想试一试用画画来表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听听画画的美术活动,把你对音乐的感受画出来。(老师板书:听听画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音乐舞蹈启发学生说出对跳舞的感受从而引向用简单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设好台阶,降低学习难度。
二.综合体验
1、感知描述画面谈感受。出示康定斯基两幅作品
1)师:这作品的表现方法很特别,画面里并没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请你谈谈这两幅作品给你的感受。
①看到这张画,你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②画家为什么这样画?(学生回答谈谈感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很开心。这两幅画都是抽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的作品,它们都表达同一个内容——音乐。这两幅画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动听的音乐在画面上回荡。
2)师:这两幅画面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音乐呢?我们听两段音乐,同学们感受一下,哪段音乐跟哪幅作品最适合,为什么?
播放《命运交响曲》和《小步舞曲》。(学生回答说说选择及原因)
【设计意图】:选取两幅视觉效果较强烈的抽象画,和两首区别较大的音乐,能给画选择适合音乐的活动,激活感觉联通。
2、游戏探究线、点与音乐的联系。1)通过游戏发现音乐与点、线的关系。
师:画家是怎么把绘画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玩个游戏,同学们听两段音乐,你可以指挥彩带或桌面的物品作为道具表现音乐的节奏,思考你是怎样指挥的?
① 播放剪辑的《小步舞曲》里节奏由慢转快的片段,学生舞动彩带(预设)。② 播放剪辑的《七月火把节》里的鼓乐。学生用道具敲打(预设)。师:同学们表演真精彩!请说说你是怎样跟着音乐来指挥彩带跳舞的呢?(学生回答谈体验)
师引导:节奏慢时彩带象绘画中的什么线?节奏快时又是什么线?鼓乐象绘画中的什么?
(学生回答谈自己的发现)师:老师也想表演,听听老师的敲击表演,想想用点去表现的话,画的点有什么不同?
老师敲打“咚嗒嗒,咚嗒嗒”(学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线去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节奏强弱则可以用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去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随音乐挑选用道具表演,通过观察道具的变化 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解决了教学难点:点、线与音乐的联系。2)尝试用点和线绘画音乐。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指挥家,我们把你的指挥表现在纸上吧,谁愿望和老师一起来画?
播放音乐,选2位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在画板上用笔墨画出点和线。其他同学用手在空中画。
(教师和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请同学说说师生合作的画的看法和建议。老师结合学生建议小结绘画时要注意的情况,比如构图的疏密等。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一起听音乐尝试绘画,把之前发现的点、线与音乐的联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画音乐并不难。激发学生绘画的欲望。
3、探究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1)看两段音乐动画,小组讨论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师:刚才老师与同学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点、线画出来了,看看我们的画跟屏幕上的画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一幅彩色的抽象画)
(学生回答)
师:我们怎样用色彩去表现音乐呢?请听两首音乐,你可以看动画欣赏,也可以闭上眼睛欣赏。
(播放《民乐:喜洋洋》和《竹林听雨》音乐动画,学生欣赏)小组讨论:
①说说两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②两首音乐分别可以用什么颜色去表现?为什么? 请小组代表发言。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2)听音乐给画板上的师生作品添色彩。
师:我们听一段音乐,同学们想想用什么颜色表现,指挥老师把刚才的师生作品添上颜色。
播放音乐,学生感受音乐,说说适合用的颜色,老师根据学生意见给画添上色彩。
师:看着我们的杰作,你最想说什么?你能从画感受到音乐的回荡吗?(学生谈谈对作品的看法,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与音乐的匹配展示,使学生明白轻柔的音乐与欢庆激烈的音乐分别可用什么色彩表现。小组交流让学生的想法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红,绿色。学生指挥老师根据音乐添加色彩,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解决了学生如何上颜色的难题。
4.赏析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刚才我们是用笔墨、颜料去绘画对音乐的感受,现在我们看看同龄的学生用色彩笔或油画棒怎么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课件展示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请同学谈谈你喜欢哪幅?你觉得他们画的是一首怎样的音乐?(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观赏同龄学生作品,为学生绘画创作铺垫。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接下来的创造表现。
三.创造表现
师:欣赏了同龄学生的作品,你也想试一试画吗?好,老师准备了两首音乐请你们把对音乐的感受选择你想用的材料,用点,线,色画下来。(老师准备了水粉颜料和装了不同色彩的水的矿泉水瓶,学生自带了油画棒或彩色笔。让学生自行选择绘画材料。)
① 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学生绘画。
音乐停后。抽两张作品在投影仪展示,让学生提建议。师小结注意的问题。② 播放音乐《赛马》,学生绘画。
【设计意图】:准备能使学生容易表现对音乐感受的绘画材料,通过绘画,洒水成画,让学生充分、尽情地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四.评价
1、展评学生作品。
画完的学生自行把画夹在教室四周,学生们互相观摩,交谈,师生互评。① 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 说说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你想对哪幅作品提点建议? ③ 看到我们的作品你想说什么?(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师小结:同学们能注重对音乐节奏、气氛的表现,并把音乐的感受画出来,非常好!其实画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你把内心的感受真实地表现在画纸上,你就是最棒的。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今天的美术课,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画出来。我们用掌声表扬自己。课后还要怎样呢?老师认为,同学们还要多聆听,多吸收,多创作。
【设计意图】:评价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互相学习的空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各自的作品介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堂延伸。
同学们今天表现很棒,老师要送你们一件礼物。让我们欣赏一个动画,再一次感受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学生观看世博会瑞典馆《创意之光》的动画 师:这动画表达的是什么?(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小结:我们的音乐,我们的绘画的灵感都来自于美丽的地球,让我们一起保护好美好的地球家园,创作出更多美妙的音乐,美好的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感受音乐和美术的联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学生渗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流程图
热身激趣,谈感受导入新课 感知描述画面谈感受 分析音乐与点、线的联系 分析音乐与色彩的联系 学生绘画,听音乐,画感受 评价 课堂延伸 教学反思:
这是我根据三年级所掌握的美术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行的一次教学活动尝试,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下面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1、变“被动”为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伙伴,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开放思维。
2、重过程、重思维、重实践。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体验,踊跃发言、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审美、创造思维及合作交流能力、艺术实践能力,使学生也提高了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3、增强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自信心。通过本课的情感体验,学生对知识运用、创新充满自信心,他们将会把这种研究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之中,使他们终身受益。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8.未来的建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对未来的建筑展开想象,开拓学生思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和形式新颖的建筑。
3、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和向往未来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筑的形状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创造未来的建筑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彩笔、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初识建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了解建筑(板书建筑)。师: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建筑?(高楼大厦…..)
师: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在你每天放学的路上,在你家附近有哪些你熟悉的建筑,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边介绍,教师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生活中这么多建筑,你觉得建筑的作用是什么?(居住、活动、使用)师总结:是的,人们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建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童话剧《三只小猪》,当三只小猪要学习独立时,猪妈妈告诉他们要建造自己的房子。请回忆一下三只小猪分别盖的是什么样的房子(草房、木房、砖房。教师板书)师:请比较这三种房子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草房子柔软、很轻,但不结实;木房子冬暖夏凉,给人以舒适感,但不防火,而且会破坏很多的树木;砖房子结实耐用)
师总结:三只小猪的房子其实反映了人类建筑的一个发展过程,现在的房屋建筑都采用什么材料呢?(采用钢筋混凝土,教师板书)
二、发展阶段:
1、分析建筑的特点
师:建筑称得上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卷。优秀的建筑甚至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标志,你能看出以下是什么地方的什么建筑吗?(课件:北京故宫、上海明珠塔、西藏布达拉宫、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鸟巢、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学生随答。)
师:瞧,这些建筑就像城市的名片一样让人印象深刻,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生: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师: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采用木制材料,而且有大屋顶的特点。教师板书:材料
生:上海明珠塔上有许多圆形。师:外形很有特点。东方明珠塔上共有大大小小11个圆球,恰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塔上。教师板书:外形
生:布达拉宫是一个宫殿。师引导:对,他属于宫殿建筑。同时这座宫殿修建在什么地方了?生:山上。师板书:环境。………
2、欣赏特色建筑。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的材料、外形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让我们来欣赏更多富有创意的建筑(课件展示:鱼形屋、船形屋、机器人形屋、冰屋、扭曲的房子、水立方、会转动的房子、山谷里的房子、太阳能房子)
师:你喜欢哪个房子,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介绍,教师从外形(鱼形屋、船形屋、机器人形屋)、材料(冰屋、水立方、)、环境(山谷里的房子)方面总结。教师总结:现代的建筑在功能上也越来越环保,注重人性。板书:功能(会转动的房子、太阳能房子)
3、畅想未来的建筑
师:建筑走向未来,未来的建筑会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静静的想一想,同桌之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同学们的想法在未来一定会实现的,有些设计师把他们奇思妙想给画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他们的设计(课件展示:)
三、作业阶段: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品展示,请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特别之处。
四、拓展阶段。总结:今天大家设计了未来的建筑,当然还有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城市、未来的学习用品,等等许多的未来等待大家去设计,通过大家的努力,相信一定会把我们的未来设计的更美好
14.立体的画面 教学目标
1.了解浮雕这一半立体的艺术形式。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工具将所有收集的材料加工成立体的画面。3.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再创造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辅助课件;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如锡纸、果壳、彩泥等。学生用具: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寻找身边可利用的各种材料制作出立体的画面。难点:引导学生求新、求异,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趣的立体画面。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带领学生欣赏各种浮雕作品,为学生讲解浮雕的相关知识,由浮雕艺术引出课题《立体的画面》。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浮雕这一半立体的艺术形式的概念,对浮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浮雕作品,学生畅谈看到这些浮雕时心中的感受,从而启发学生发现浮雕的装饰作用及其特点——半立体的、平面化的。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可用哪些方法制作立体的画面。3.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哪些可以作为制作立体画面的材料。
4.有些材料不能直接利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方法,如对材料的组合、裁切等,将它们变成可以利用的材料。
5.请学生简述本次作业的创作思路,准备制作工具和材料。提示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创意就行制作。感受边想边做的创作乐趣,学会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装饰作用及其特点——半立体的、平面化的。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自己的浮雕作品,并制定出制作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并了解材料的特性并加以利用,使学生学会作品从构思到制作完成的一系列步骤与方法。
(三)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并及时表扬优秀作业,关注不完善的作业,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应提出修改的建议。
(四)讲评作业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收拾与整理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美术工具和材料。15.我们不急的标志 学习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用象征的方法设计带有班级特色的标志。
2.欣赏标志设计作品,尝试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出新颖的班级标志。
3.感受标志设计的独特艺术性。养成热爱集体、热爱生活、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思想品质。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PPT课件、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图片、绘画材料等。学生用具:水彩笔、画笔、尺子等美术创作的工具和材料。难点重点
重点:了解标志设计的特征、意义、学习班级标志的设计方法。
难点: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班级标志,并用简洁的造型表达丰富的内涵。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班牌并设想:如果能在班牌上添加具有班级特色的标志,效果一定会与众不同。
(二)认识标志
1.让学生谈一谈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标志。
2.设置小游戏——标志图案的繁简对比。师生共同欣赏一些简洁的标志,如苹果手机的标志、耐克运动鞋的标志、奔驰汽车的标志等,了解标志的主要特点是简洁、醒目、易识别。
(三)了解标志
以典型的标志图例做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标志的表现手法。例如: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主要采用了象征手法,中国铁路的标志主要采用了表象手法等。
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组织形式:文字、图形、文字与图形组合的形式。
(四)情感引导
引导学生在设计班级标志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标志设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体现班级的特点。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班级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能用哪些基本的图形来表现。
(五)小练习
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和组成形式,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个标志,要求快速的画出设计草图。展示几幅学生作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六)教师示范 教师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设计一枚标志。通过演示,展现老师完整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
(七)学生创作
教师出示设计要求,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班级标志。要求设计简洁,内涵丰富,能够体现班级的特点。
(八)作品评价
举办班级标志设计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应紧紧围绕作品是否符合形态简洁,内涵丰富,创意独特、形象美观、特点突出等标志的设计要求展开。
(九)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社会应用价值,鼓励学生为美化自己的生活设计更多精彩的标志作品。
18.电脑美术——“喷笔”画画 教学目标;1.学习Windows画图板的工具应用,特别是“喷笔”工具的使用方法。2.体会电脑绘画灵活、多变的特点。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行构图技巧的训练。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电脑美术作品范例、电脑绘画步骤演示图,电脑机房等。学生准备:提前熟练掌握电脑的相关技术,知识。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画图板”里面的各种工具,特别是“喷笔”工具的使用。难点:用“喷笔”工具渲染出漂亮的画面效果。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软件的各种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色彩运用、构图等造型知识。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以及“调色板”等画图工具怎么用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笔刷”工具、“铅笔”工具、“多边形”工具、“喷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喷笔”喷点大小的操作,美化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主要运用“喷笔”工具绘制的优秀的电脑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课题:电脑美术——“喷笔”画画。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演示。
为使学生直观的学习Windows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可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全过程。教师先运用“铅笔”工具绘制一朵牵牛花作为基本图形,然后从“调色板”中选取颜色为其填色。再运用“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将这朵牵牛花的形状、大小、方向进行改变,并组合成一簇画面饱满、富有变化的牵牛花的形象。最后,教师选取“喷笔”工具围绕牵牛花的外轮廓进行喷画,使画面变得更加富有层次。2.师生共同赏析《红花》《森林》两幅作品的制作过程,分析这两幅作品中色彩的搭配及构图知识的运用。
(三)学生绘制,教师指导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并熟练使用“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工具。学习要求:用Windows画图板画花或树。教师应鼓励学生首先选用自己喜爱的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其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最后,选用“喷笔”工具,选取合适的颜色,对形象的外轮廓或轮廓线内部进行喷画,从而进一步丰富画面,增强层次效果。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的发挥创意,大胆绘制。
(四)作业展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网络上传作品并在屏幕上互相欣赏和评价。
19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
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执教时间:6月8日——6月10日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以动物世界的录象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
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师指生点名回答。
2、小组讨论,说出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
3、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三、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
四、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怎么设计小报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从封面、到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组的分工。第二节
执教时间:6月13日——6月17日 汇报各组收集的材料和展开的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汇报:每个组要怎么设计小报,收集了哪些资料。
学生互相提建议,教师给于评价。
二、制作
1、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保的小报或画册。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
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三、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是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探究能力。
札记:我买了一本《动物故事与面具》里面有好多野生动物的介绍、画片,每一种动物还配了一个仿真的动物面具。把它拿到课堂上,简直就是一个活教具,根本不用我讲,孩子们自己翻着互相介绍就可以了。因为是自己找到的关于动物的答案,所以记忆特别深。
第三篇:感受音乐鉴赏
感受音乐鉴赏
041030430
2010-12-20
感受音乐鉴赏
——041030430
进入了大学,对周围的新环境、对学习方式还没有足够多的认识。突然一天得知选课的消息,茫然失措。以前都是学校安排好课程,而我们只要按照课表上课就可以了,如今却要选课,虽然听上去好像很复杂,但是细想之下,如今我们是大学生了,这里是大学,不再是那个为了应付考试而舍弃一切课余活动,一心一意埋头苦学的中学了。选课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是真正能够培养兴趣、爱好的,真正让人掌握知识的一种体现吧。
就这样带着模模糊糊的认识去参加选课了。选修课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课,它完全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而设,没有强求。记得当时可供选的课有戏剧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大学语文之类的。因为对历史、文学方面不是太感兴趣,我选择了艺术类,因为感觉此类会比较轻松一些,以为是听听歌,看看电影等。我第一个选的就是音乐鉴赏,结果中选了,人品还不错。我第一个选音乐鉴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戏曲鉴赏就不谈了,当然排到最后一个,不解释,万一中选了,也只能去上,毕竟也是算学分的;再一个就是影视鉴赏,有人可能觉得选影视鉴赏好啊,我倒不觉得那样,影视鉴赏他不可能给你看你想看看,说不定搞出那些黑白电影来鉴赏鉴赏,万一每次再让写个影评之类的东西,那不得难受死。综合各类因素,本人将音乐鉴赏放在首位。
起初中选《音乐鉴赏》课,感觉上课应该会比较轻松,只要用耳朵听听而已,不要动脑子,不用写字。但是一学期课上下来了,感觉自己对于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对欣赏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学会了一些新的方式方法。音乐老师诙谐幽默的教学方式也让人对音乐更感兴趣,有时也会给我们看一些音乐影片,有时也会唱那么两句,唱得真好听,都让人对音乐鉴赏课记忆犹新,每次课下来都能感觉到对音乐的认识加深了,所以要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每一节课,感谢老师每一次精心的备课设计。
经过上音乐欣赏选修课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发展史。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我爱音乐,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精神食粮,那么音乐就是耳朵的食粮。激动时,它使你感到温馨;焦躁时,它使你安详,苦闷时,它使你豁达、开朗;悲伤时,它使你振作。我愿在音乐中成长,脱去一切的伪装,卸下繁重的行囊,洗尽铅华,依偎在她博大而温暖的怀抱中。往日,音乐使我远离孤独,摆脱空虚。每当一个人悠闲无事的时候,合上双眼,随着高高低低的音符放飞自己的思绪。每当一曲终了,心中早已填满了惬意和满足。热爱音乐,其实这是人类的通性,人们因音乐而产生共鸣。我一直在想,到底是谁发明了这神奇而又美妙的音乐呢?是谁奏出了第一个音符呢?他是最伟大的发明机发明家。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无论你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只要你懂得音乐,世界是属于你的。当然,我也属于爱乐人的一分子。下面谈一些对于音乐的认识。
浅谈中西音乐之差异
以前听的音乐实在少得可怜,也就是一些流行音乐而已,对外国的音乐不太感兴趣,可能是文化差异吧。上了音乐鉴赏课之后,对西方音乐也加深了一些理解,忽然发现也能产生共鸣,这也许就是音乐的神奇之处吧。以下是个人对于两
种不同音乐的比较,有的内容是参看的书籍里的。
中国音乐在审美品格上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幽婉、深邃,听起来有一种“追魂击魄”的效果,它直接透过你的感官,钻入你心灵的底部,去轻轻地撩拨你那根最隐秘、最微妙的神经,使你有不能自禁、徒唤“奈何”之感。
西乐的深刻主要是指音乐思维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情感,是就音乐所表现的主题而言的;中乐的深邃则主要是指音乐思维中所体现出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领悟,是就音乐所特有的韵味而言。西乐的“深刻”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以诉诸理性观念的;中乐的“深遂”则是动态的、游移不定的、含蓄神秘的,它不可以诉诸理性观念,而只能借助于悟性直觉,它是主题之外的一种审美特质。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是深刻的,其深刻来自乐曲中所表现的革命斗争形象和英雄主题,来自作者对那个革命时代的敏锐把握和强有力的表现;而中国的《梅花三弄》是深邃的,其深邃是来自作者对梅花那高洁的内在气质的理解和感受,并用简洁、从容的旋律,清脆、晶莹的音色将其表现出来。《第三交响曲》的深刻主要通过听者的感官来引发他的想象、思考和情感的体验,而《梅花三弄》的深邃则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你心的深处回旋、激荡,使你觉得好象有一股正气在你的心胸升起,缕缕不绝,韵味无穷。
深刻与深邃确实是中西音乐的一大不同,但若进一步加以比较,它们在另一方面的差异可能更为明显。
这个差异是:西乐以强度胜,中乐以深度胜。中乐与西乐都有自己的“力度”,但造成这力度的方式和内含却很不相同。西乐的“力度”是由强度而来,是“强而有力”,中乐则是由深度而来,是“深而有力”,前者是一种阳刚之力,后者属于阴柔之力。
从音响上说,西方音乐特别追求音响的厚实、丰满和立体感,追求一种对人心的震撼力,所以,在乐曲的织体上,它不太使用复调音乐,而多用主调式的结构,追求旋律进行时的纵横交叉网状铺叠的立体效果;在音色上不追求乐器的独特音色,而重视乐器音色上有较好的渗透力和融和性,使乐曲的音响更为绵密厚实;在配器与乐队组成上,也不太喜欢采用小型乐队,而是多为大型的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等,在合奏中,也很少有由单个乐器独奏的机会,而总是以合奏中的强弱来表达特别的情绪需要。
中国音乐则不同。中国音乐不仅并不追求音响的立体效果,不追求合奏中的音响的厚实、丰满,而且还尽量地避免它。所以,中国音乐的织体不是纵横交叉、网状铺叠的,而是作横向线型的延伸、展开,其旋律的抑扬起伏,如同一条蜿蜒而行的蛇,它能无声无息地就进入你心的底部,能达到立体状的西方音乐所达不到的地方,起到西方音乐所无法起到的效果。同时,中国音乐也就特别重视每一种乐器的独特音色,并注意在乐队中予以适当而又充分的发挥。所以中国音乐的演奏很少用大型乐队,最常用的是独奏和几样乐器相搭配的小型合奏。在这种合奏中,也很少作西乐那样的齐奏,而是在齐奏中留出更多的机会让特色乐器独奏或领奏,以发挥该乐器的独特音色。单个乐器在音响效果上显然不以强度胜,但从感觉上仍有力度,这力度即来自独奏中音色的单纯和旋律的线型展开,即来自由单纯的音响和线型旋律所带来的深邃感。
中国音乐的力度因为来自其深度,故中国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只给你深心的陶醉,而很少会给你付诸形体动作的冲动。西方音乐是作用于听觉器官然后带及心灵作出共鸣震动,中国音乐则是“穿过”,或者说是“超越”感官(听觉器官)
而直接作用于你的心灵,而且是心灵的最底层、最深处,故它的美感状态完全是内在的陶醉,封闭的玩味。
浅谈流行音乐
听过音乐鉴赏课之后对流行音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谈谈一些关于流行音乐的内容。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彩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流行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流行歌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俨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尤其是90年代以后随著国家的政策开放,使得流行歌曲的内容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深入人心,90年代的流行音乐变化较广,并且与我们的生长背景较为接近。然而流行歌曲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精神寄托,更是反应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现在我们所听的歌曲,像是周杰伦、蔡依林、张惠妹等等歌手,他们的歌都属于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媒介的差异主要是流行音乐有三种特性:
1.流行音乐乃是一种重复的形式:流行音乐的主题内涵不断的重复,而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
2.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的形式:其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之刺激。
3.流行音乐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于艺术而非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之体验。
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
音乐是现代电影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视觉画面一起共同构筑银幕空间,推动叙事,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电影音乐不是纯粹音乐,电影音乐也进入了电影的空间。电影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因而,电影音乐需要融于影视的银(屏)幕造型设计之中,以一种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又具有视觉配合性的音乐方式组成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美国已故
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说,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是它却起了应有的作用。
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一般来说,片头音乐起开场白的作用,主要用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主题音乐贯穿始终,起到品牌效应的作用,用于辨识,使观众对整部片子留下独特的印象;插曲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对影片情节推波助澜,增加整部影片的节奏感;场景音乐是渲染气氛的不二法门。这是从商业角度提出的观点。从艺术角度说来,好的影片一气呵成,同样音乐也要贯穿始终。从多种角度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印象。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好的影片必然要配要的音乐才能引发共鸣,达到电影预期的目的。所以,现在一些出色电影的配曲都比较出名,就连一些动漫、游戏中的音乐也变得流行起来,关键还是在于音乐可以营造一种氛围,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流行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四、音乐对人的影响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五、音乐与素质教育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
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第四篇:积极感受音乐
耶!真棒,音乐课!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感受音乐
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是其有效途径。它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在“律动”中,体验音乐
好动,注意力不稳定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每节课开始,我采用听赏不同的音乐,即兴编一些同学们喜爱的容易接受的动作,带领学生表演。孩子们情绪高昂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我还常常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了一些律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数鸭子》一课,先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子的形象和老爷爷的模样,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编一些动作,边唱边表演。欢快的情绪,自身诙谐的表演,激发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表演技巧。又如:教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时,老师首先根据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边范唱边表演动作,让学生产生好奇感,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聆听民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二、在“趣味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
运用各种趣味游戏,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培养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能力。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加上游戏比赛形式,更能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和竞争心理。比如:我用《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就来指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老师最后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奖励他。再如:我用《开火车》、《天气的变化》等游戏来训练学生感受音的快慢、强弱。改变以往一味地学习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孩子们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演奏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也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好之情。我们一般把打击乐器放最后演奏,我觉得打击乐器可以随时用在音乐课上。例如:每堂课我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节奏,说说自己的事,同学们生动地创造自己的节奏型。我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演音乐剧。以《夏天的夜晚》为主题,同学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把他们独有的音乐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唱歌曲时,我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创造自己喜欢的节奏。除了这些方面,我还把打击乐
器用在欣赏民族乐曲时。比如:聆听《老鼠娶亲》这首乐曲时,先让学生边听边想,然后问他们:“这首乐曲用了哪些打击乐器的,你能试着演奏吗?”同学们很高兴地演奏起来,当老师配上有趣的故事,学生的课堂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玩得开心,也学得开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
四、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如果一位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鉴赏《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时,老师可以借助电脑动画展现一幅美丽的苗岭晨景图: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远处,群山绵延,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近处,小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的唱起了歌,几位苗族小姑娘正去山上干活。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这样通过“图画”辅助聆听,使学生能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就能寻找到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每次看完课程表之后都兴奋地叫到“耶!真棒,音乐课!”
第五篇:感受音乐鉴赏
学号:2012053739 姓名:刘同辉
感受音乐鉴赏——品味轻音乐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当初坚定地选了这门课,是缘于我对轻音乐的欣赏与喜爱。当时在我模糊的概念中,轻音乐是一种恬静清新的音乐,一串灵越轻快的音符。但现在,我也终于感受到:轻音乐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拯救心灵的力量。
在我的脑海里,轻音乐是音乐范畴里的一个品种。它是音乐中的轻武器,好比文学里的小品文。它具有轻便、通俗、小巧玲珑、易懂和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它和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管弦乐等大型艺术形式形成鲜明的对照。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感觉在周围人群中间,轻音乐是最为受欣赏的音乐之一。它没有交响乐那种弘大的场景,没有辉煌音乐厅那般严肃的气氛,也没有协奏曲那样洋洋洒洒的篇幅,它是那么的随性,那么的轻描,却让人产生着有时并不逊于大型交响曲的共鸣与感叹,仿佛捧一杯香茗于宁静一隅,那种随着空气任意散发的清香慢慢地浸透了人的全身。
随着对轻音乐的了解的逐渐加深,我知道了其实轻音乐的这种魅力是与其自身的特点相关的。轻音乐的风格和特色,较之其他音乐形式更为轻快活泼,富有风趣,特别是它的曲调格外动听。一些交响乐、管弦乐、大合唱等作品,在手法上往往要借用和声、配器、复调等技术手段的帮助,而轻音乐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要靠旋律的优美来完成。因此,轻音乐对于曲调优美轻快的要求,比其他音乐形式更为严格。一首抒情歌曲应该是优美委婉的,一个圆舞曲必须节奏鲜明,音调悠扬,一个诙谐的歌曲要给人们以欢乐愉快的感染,一首讽刺歌曲,更应该是一种辛辣与犀利。这些轻音乐独具的表现特色,也就形成了它自身的风格,也形成了轻音乐与众不同的魅力。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大自然的音响就是一种轻音乐,两者是相通的。其实每天我们周围都会有轻音乐,鸟语风声,泉鸣莺啼,娑娑叶声,比比皆是天籁,只是轻浮的生活让我们经常忽略了它们。
在个人的印象中,我比较熟悉的轻音乐基本上都是出自久石让和班得瑞。以前看宫崎骏的电影譬如《天空之城》、《龙猫》时,常常感叹于电影配乐的美妙的旋律与悠远的意境,它们的确是宫崎骏电影的亮点之一。久石让的音乐,会有一种能勾起心底最纯真的力量。不论是因动画而留意到配乐,还是单纯地爱着他的音乐。久石让是一个有神奇力量的人,神奇到能让各种人群在音乐厅乖乖地聆听,神奇到让沉迷于游戏动漫的少年第一次步入交响音乐厅—这种力量,也可以说是轻音乐的力量。
至于班得瑞,其作品的奇异的力量从专辑那些曼妙的花海草原、旷远湛蓝的碧空雪山中便可见一斑。我想他们的轻音乐作品之所以如此恬淡却具有无穷的力量,与他们苦心创造的环境有关。每次执行音乐制作时,班得瑞乐团从头到尾都会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坚持不掺杂一丝毫的人工混音,直到母带完成!置身在欧洲山野中,让班得瑞拥有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也找寻到自然脱俗的音质。每一声虫声、鸟鸣、花落流水,都是深入山林、湖泊,走访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罗春湖畔、玫瑰峰山麓等处实地纪录。这也说明了轻音乐与众不同的力量核心就是源自大自然的力量。
此二者便是我对轻音乐的最初的了解,也是把我引向轻音乐的喜爱之门的最初的动力。
在上了《音乐鉴赏》这门课以后,我也有机会聆听了更多美妙的轻音乐作品。在现代轻音乐在不断地发展,在以更多更美的方式向人们展示音乐的力量。
詹姆斯·拉斯特便是我见识到的又一位轻音乐大家。他的乐团的音乐与前面两人有着风格上的不同,詹姆斯·拉斯特乐团的作品常透露出乐观主义的气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动人心弦的感染力。一般人认为,古典音乐比较艰深难懂,但他以现代手法加以改编后,古典乐曲便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力,而且以使人亲近和了解的方式演奏出来,使从未听过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人,也能享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妙。也许是源自不同地域,詹姆斯·拉斯特的轻音乐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崭新的轻音乐形式:原来轻音乐也可以这样演绎,同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轻音乐的“妙”不仅体现在形式的多样性,它的“妙”更体现在其近乎神奇的功用上。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飞快的社会。虽然音乐等艺术具有无与伦比的美丽,但是它们却时常被我们马马虎虎地忽略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们似乎忽视了轻音乐的魅力。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人的欲望膨胀,以致变得惶惑,不置可否,于是内心也变得空虚起来。欲壑难填,人们便无奈的选择了去寻找“刺激”。我思考,难道就再没有跟好的救赎方法了吗?
很显然,答案是“No”。因为有一种力量能直抵人心,有一种听觉便叫做Light Music(轻音乐)。它需要我们稍微停下来,闭上被纷繁世象所凌乱的双眼,稳住心静静地听。
轻轻地闭上眼睛,舒坦全身的筋骨,再将心中的忧虑倾出,放进水晶般的音符里,沉浸、涤荡、漂净..让心的忧容褪色、雾化,流进大海,遁入虚空!清凉剔透的水晶,返璞归真的天籁,如香汤沐浴、似甘露灌顶,纾解胸中沉积不散的郁闷,扫除心中许久以来的阴霾。
于紧张的劳动后,听一首轻音乐,可以摆脱繁杂的思绪,促使体内排泄一种有益于健康的生理活精神,援助你消弭倦怠,恢复精力。
晚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可以使你紧张了一天的神经得到松弛和调理,你会觉得仿佛一切都变得空明而清晰起来。
我以前更加在一些科学刊物上读到一些关于“轻音乐疗法”的研究文章。真的,我不禁惊叹于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妙不可言的力量。有人曾对平均年龄36岁的健康的、不抽烟的男性和女性志愿者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听他们感兴趣音乐的志愿者的上臂血管直径扩大了26%。血管扩张表明一氧化氮在全身释放出来,这就降低了血栓和低密度脂蛋白。音乐在血液循环中的影响仅持续几秒钟,但是听喜欢的音乐所获得的累积收益会持续下去,并且对所有年龄的人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更让我惊叹的是,听有压力的音乐,包括重金属音乐和说唱音乐,却会使血管收缩6%。轻音乐作为一种让人放松身心的旋律,与重金属音乐这样的音乐形式相比,其对人心身的裨益有时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
轻音乐还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最近有研究表明轻音乐对短时记忆有着明显的促进功用。在此我认为需要界定一下这里所指的音乐的概念—-此研究针对的是狭义的音乐,就是特指没有歌词的纯音乐。音乐是打开无压力快速学习的大门的钥匙,是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和记忆力的积极有效的方法。而轻音乐就是其中作用效果最佳的一种形式之一。
科学家们的解释是这样的: 当听着宁静而舒缓的音乐,你的血压下降,你的心脏也开始健康有节奏地跳着;血压中的紧张因子没有了,因此,你的免疫系统得到了加强,同时你的脑电波下降6%,而放松的脑波却上升了6%,左右半脑达到同步效应。大脑和身体随着缓慢的韵律渐渐地进入了和谐状态—身体放松、大脑警觉,这正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佳状态。难怪身边有不少同学喜欢听着悠远的轻音乐看书学习—只要适当运用,轻音乐可以在带给你艺术美感的同时让你学得更有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我还留意到在新华书店里的一种情景。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氛围中,心情难免会因此而变得焦灼。但每次进入新华书店,耳朵里悠悠地想起类似于《Kiss the rain》,《Mountain stream》之类的轻音乐,这时我发现人们的表情会变得舒缓、淡定许多,大家也能悠闲地品读着书籍。我想这就是轻音乐力量之所在—它可以在一瞬间抓住你的或许有些凌乱、焦躁的内心,并全无迹象地替你注入真正鲜活的泉水。我们说,这就是轻音乐独特的“妙”,这就是轻音乐穿透人心的精神力量。
尽管目前我还没有达到写作轻音乐的水平,但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具有了一点鉴赏轻音乐的能力,也培养了对轻音乐的浓厚兴趣。这大概就是此门课的主要意义之一了。
就我而言,以前对音乐的鉴赏基本都停留在简单的欣赏层面上。换种方式说,我们的耳朵听到了有组织的音乐在进行,大脑便做出“好听”“不好听”“紧张”“愉快”等判断。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初级欣赏,属于每一个有正常听觉的人都能办到的一种鉴赏。
现在自己对音乐尤其是轻音乐的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就是说,已经到达感情欣赏的层面之上。这种欣赏比纯粹的官能欣赏进了一步,即根据音乐的进行,大体上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和情趣,并能随着乐曲的进行发生感情上的变化在脑海里浮现。也就是说,对轻音乐的鉴赏已经成为一种有自主意识的联想活动。
以我比较爱听的《一杯淡水》音乐为例。我不会忘记自己每次听到这首曲子的内心舒畅平静。《一杯淡水》音乐是班得瑞乐团的代表作之一,像是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优美动听,悠扬婉转,画面渐渐展开。音乐始初,我品读到的是一种清心淡雅的画面,唯美的旋律让人一下子就进入到情境中。听至中段,我看到的是旧时时光的片片场景,因为音乐的舒缓节奏而蒙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行过中段,悲切变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迷惘与惆怅,是一种思念的情绪,也如一杯淡水的纯洁。《一杯淡水》音乐的最末,音乐的炫音依旧舒缓,色彩略有所变化。我读到的分明是在繁杂生活中突然寻求到一片宁静天地的舒缓与畅快,那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听罢整曲,真让人感受到一杯淡水其实也是一种人生,一种心境,让人明白“宁静以致远”之真谛。
或许学习工作之余我们倦了,暂时推开面前的文案,听听点轻音乐,宛如听听那冷雨;或许有时有点迷失、有点烦扰,抛开心中的担,听听点轻音乐,宛如听听那大海;又或许你此刻感到满身的轻松与开朗,先别兴奋,听听点轻音乐吧,宛如听听那涛声,此起彼伏,潮起潮落,这样你就可以讲你的愉悦升华到全新的高度,因为你看到了更高的高度,更远的远处—你从一面镜子中重新窥见了自己真实的内心。
通过《音乐鉴赏》的学习,对音乐的理解或者说自己认知的音乐圈更为宽广了。音乐的四大要素是旋律、和声、节奏以及音色,欣赏音乐包括纯美感享受、想象与联想、纯音乐鉴赏。音乐鉴赏这门课程教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温情与感动。
这,也许就是轻音乐的力量,拯救心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