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下三农发展的新动力以及战略意义
当前,以生物技术、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流的绿色浪潮,正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对于振兴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在绿色浪潮中兴起的生物能源
自人类钻木取火发现木质能源之后,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主要依靠传统的再生能
源即以生物质能维持生产与生活。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逐步转向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目前,全球每年消耗的能源总量超过150亿吨,其中90%为化石能源。
大量事实表明,以传统方式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既创造了空前的现代文明成果,也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世界石油危机与随后爆发的粮食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和沉重负担,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反思和纠正自身不科学开发利用能源的行为,并采取实际行动开发第四大能源,即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开发生物能源,以开启绿色能源革命,使人类社会发展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世界主要国家选择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客观的依据与动因:一是化石能源资源日益枯竭与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形成了人们寻找替代能源的强制力;二是新能源经济对于医治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病疴”、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并形成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拉动力;三是清洁能源领域积累起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已经孕育了新能源革命的内在启动力;四是人类追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共同愿望已经转化为强大的驱动力;五是各国决策者采取的政策措施与协同合作已经形成了确定不移的推动力。这五种力量的有机融合,使一些主要国家在新世纪之初便提出了“创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将其确定为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这就为发展生物能源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所谓生物能源,是指以生物质材料为来源的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是由生物体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排泄物、有机垃圾与有机废水等,几乎全部来源于农业和农村。生物能源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体燃料。从广义上讲,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据生物学家估算,地球上每年生长的生物能总量约相当于目前总能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总量的1%。在自然条件下,光合作用的转化率较低,按全年平均计算约为太阳全部辐射能的0.5%—2.5%。而在提供理想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的转化率可达8%—15%。因此,发展生物能源前景广阔。特别是由于生物质材料几乎全部产生于农业和农村,可以说,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就是“农业能源功能属性”的开发与延伸,这将为“三农”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发展生物能源的多重效应
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将借助现代技术和生产方式,加工生产包括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沼气等燃料,有利于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力、能源替代、环境保护等多重经济社会效应。
有效替代化石能源。近年来,生物燃料几乎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因为,生物燃料是化石能源的最有前途的替代品。而且,生物能源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生物燃料,可以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轻和防止污染,有效保护环境。有关资料表明,使用生物燃料乙醇的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仅为使用汽油汽车的1/3。更重要的是,生物能源还是“再生能源”。不管是何种生物燃料,作为其原料的农作物秸秆等,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可以再生,做到永续利用。尤其是在农村,普遍存在成本低廉、数量巨大的各种秸秆、粪便等有机物质,在一定温度、水分、酸碱度和厌氧环境中,经过微生物发酵产生出可广泛用于农村生产与生活的沼气。目前,我国沼气用户已达3000多万个,沼气年总产量达到104亿多立方米。沼气的快速发展与使用,为我国农村提供了大量清洁燃料,在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迄今,生物燃料已有两代产品,第一代是以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生产的,第二代是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的。由于发展第一代生物燃料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因此,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于第二代生物燃料。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纤维素,是世界上最普通、最丰富、最廉价的生物质材料。其中,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副产品是纤维素资源的一个主要来源。在我国,可再生的纤维素原料可谓取之不尽。据估算,我国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副产品的年总产量高达7.8亿多吨,约折合标准煤38825.3万吨。从目前全国秸秆资源使用结构看,除饲料、造肥还田和工业原料用途外,用于薪柴的占43%,露天焚烧约占15%。因此,如果充分利用现代工业化方式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将会把数量巨大的农业副产品或废弃物变为社会财富。
建设广阔“绿色油田”。灌木林是纤维素燃料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我国是一个灌木能源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全国灌木林地总面积高达4529.68万公顷,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16.02%以上。近年来,我国每年营造灌木林面积在60多万公顷。在全国约6000多个灌木林树种中,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利用的超过1000种。特别是我国木本油料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343万平方公里,果实总产量114万吨,是生物柴油的优质生
物质原料。以沙棘林为例,每公顷干柴产量在13—21.67吨之间,可产生热值5693.9—41622.1千焦,相当于原煤2.13—15.54吨。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灌木能源林资源丰富优势,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无异于在全国建设巨大的“绿色油田”,将极大地缓解我国未来能源供给问题。同时,这也扩大了农业的能源属性,将开辟出“能源农业”的广阔新天地,成为推动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开发广袤“边际性土地”。所谓“边际性土地”,是指条件较差、不适于种植粮食、尚待开发利用的处在沉睡状态的土地。根据相关土地资源调查资料,我国“边际性土地”可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可利用但尚未利用的宜林宜农荒地2.45亿公顷,另一类是现有林地中的木本油料林、灌木林和薪炭林5176万公顷,再一类是现有耕地中通过结构调整可成为能源作物生产基地的约万公顷低产田。以上三类“边际性土地”的总面积高达13653万公顷,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将会唤醒我国广袤的土地资源,成为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特色经济的新增长点。尤其是在我国边远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发展灌木林,有利于扩大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促使林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此外,在这个产业链中,仅仅能源植物的种植、收集、运输和加工,就会促进运输业、服务业、储藏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在全国至少带动上千万劳动力就业。因此,利用“边际性土地”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在真正实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同时,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和增收,将在振兴“三农”和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加快推进我国生物能源发展
加快我国生物能源发展,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生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新增生物质能源原料,通过基础建设实现资源多元化,通过技术攻关实现成本低廉化,通过体制创新实现资源配置优化,通过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我国可开发的能源作物很多,但作为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专用原料,如甜高粱、甘蔗、木薯等作物育种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这类作物的单产还很低。目前,优良木薯品种单产一般在30吨/公顷,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达45吨/公顷。在木薯种植区,以华南205、201为当家品种,较高的单产也只有19.5—24吨/公顷,平均亩产只有1.3—1.6吨/亩。甜高粱、甘蔗等作物,对土地条件的要求低,对水的利用效率高,并可以直接榨取糖分进行酒精发酵。但是,现在我国甜高粱的单产较低。如果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品种改良提高能源作物的单产,将大幅度增加生物能源的原料供应量。
着力攻克科技难关。优化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提供高效代谢戊糖和己糖的发酵菌株,提高纤维素乙醇成熟醪酒度,是世界各国发展生物能源遇到的三大技术难题。只有破解这些难题,才能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才能降低生物燃料各环节的成本。例如,戊糖的利用是影响纤维乙醇综合成本的关键因素。目前,纤维素乙醇成熟醪酒度一般水平为3%—4%,较高水平可达到6%,生产1吨燃料乙醇将消耗30—60吨水,同时产生几乎等量的废液,污水处理难度大。因此,攻克上述技术难题,占领这一领域的科技制高点,是加快发展生物能源的当务之急。国家应设立生物能源专项科研经费,集中优势力量协同开展有关生物能源关键技术的攻关,尽快解决纤维素酶法生物转化等科技难题。
建立和完善市场运作体系。从长远看,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根本上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在起步阶段,我国就应重视体制创新,探索生物质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形成适应生物能源产业运行的市场体系。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和鼓励发展生物能源经济,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形成生物能源产品价格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生物能源原料、生物能源产品、生物能源技术、生物能源服务等市场体系。企业应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从事生物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原料基地建设,有效降低成本,着力提高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在开发利用边远地区“边际性土地”的过程中,应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道路,使广大农民分享土地开发、扩大就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提高他们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力度。生物燃料是与“三农”紧密相关的现代新兴产业,国家加大对生物燃料产业的支持也是对“三农”的支持。鉴于此,国家应该把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列入支农惠农的政策范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国家可以把生物燃料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并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促进生物能源产业稳定发展,使之成为“三农”发展的新动力。
第二篇:新时期,新农信
新时期,新农信
自新一轮改革以来,我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已经成为继四大行之后的一大银行机构,特别是市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已经成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摸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先后经历了由农业银行管理、行与社脱钩、人民银行管理、银监局管理等多个阶段并随着在各个阶段的形势和需求做出相应调整。最后,终于实现了由省垂直管理的农村金融发展新体系。那么,作为服务于三农的主要银行机构,我们将成为联系农民与金融的重要纽带。换句话说:信用社将是具备开发与大量提供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主要有:
一、渊源深厚,独具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机构,开发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类金融业务,正是适合于农民朋友的最大需求。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并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网点多,深入农村,直接服务于三农。与城镇银行相比,信用社网点遍布村镇,几乎在每一
个小镇甚至小村都能看到它的踪影。其网点之多分布之广是任何金融机构所不能及的。这样,使其成为直接服务于三农建设的直接桥梁。
只不过,我们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要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力建设进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资金缺乏和资源的不均匀分配是阻碍农村经济建设中主要的两大障碍。因此,提供可支持的农业发展小额贷款与吸收农村空闲资源并实行再分配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两大主要任务。可以说,谁掌握了这点,谁就掌握了村镇市场。但是,事实上,在激烈的金融竞争的年代,几大行早看准了这一苗头,也开始把开发农村小额贷款和金融产品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但是,农业是弱势产业,风险高、收益不高,不完全符合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定律,而且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主要为家庭个体经营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还是让他们不敢轻易尝试。此时,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经济,及时了解并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农信社也将朝着建立有效的、区域性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方面良好发展。加大力度寻求小额贷款的相关途径,控制信用风险,开发新服务产品,招聘新人才等都作为近年的头等大事来抓。力争在最快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整个体系的相对完善,产品的日趋完善,凭着良好的根基,农信社将能够在实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农村工作看新时期三农发展思考措施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在农业,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基础脆弱。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三农”工作的“硬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必须切实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狠抓农业机械化发展,狠抓生态保护和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农民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
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国家加大农村水、路、气、电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国债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达到360亿元,其中用在农村“水、路、电、气”建设的资金达300亿元。今年中央安排64亿元资金,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并将于“十一五”期间,从根本上解决1.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达10亿元,安排32亿元用于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了今年主要农产品的全面增长。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夯实”农村经济社会“软件”
过去半个世纪里,我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在城市,对农村“欠账”多,现在要着手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移到农村去。而基础设施建设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路、水、电和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是基于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文化建设和保障基本生存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力度,在普遍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覆盖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上不起学”的问题。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幅度提高国家补助标准。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基础的健全,将激发农民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发展能力,造就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
强农惠农政策:财税杠杆进一步向“三农”倾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对农业补贴是必须长期实行的基本政策。要按照适合国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特别要加大对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补贴力度。
明年国家将抓住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机,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特别是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下,税收杠杆将进一步向农村倾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国家将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将主要用于“三农”。
国家还将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这标志着随着我国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政府收入对土地过度依赖在逐步减轻同时,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上,将由主要用于城市向更多倾斜于“三农”转变。
第四篇: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
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
潘盛洲
2015年11月06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多次重要会议上、在深入各地调研考察中,就“三农”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三农”工作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理论风格,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
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就是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比如,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又如,强调“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再如,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对“三农”工作的时代定位,也蕴含着习近平同志深厚的“三农”情怀和远见卓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国家安定和改革发展的基础与依靠。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依靠农民的支持参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依靠农业的积累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依靠农村改革的率先推进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从而赢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动权。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三农”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农民仍然是全社会的基础阶层,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三农”问题仍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首要的是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这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自觉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中去认识、去谋划、去部署、去推进。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
习近平同志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这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信息化日新月异,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反哺支持作用、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信息化的提升改造作用,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同志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应从治国安邦的高度清醒认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既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树立大粮食概念,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统筹抓好其他重要农产品生产。同时,高度重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近些年,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要以破解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民族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习近平同志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我们要按照这些要求,在工作中既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瞎指挥。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建立健全与国情相适应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近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相比,“三农”投入总体还显不足,机制有待完善。应尽快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改进农业补贴办法,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市场调控水平,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这些论述不仅阐明了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指明了努力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物质技术条件。我们要发挥制度优势,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财政支出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维护农民的生产要素权益。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保护农民权益,高度重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他强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要推进人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解决途径。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论述精神,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吸引一部分青壮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让“农民”由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前,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要素城镇化超前、农民城镇化滞后。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多管齐下提高农民收入。吸引年轻人务农,根本的是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使从事农业的农民得到与城镇职工基本相当的收入。应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使经营农业有钱赚;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打工有钱赚;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尽量增加农民的政策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因地制宜研究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等举措,确保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第五篇:中国动漫产业在新时期下发展动力探究
动漫产业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产业,在目前的中国正在快速起步并发展。说它古老,是因为几千年前的皮影戏等等就已经是一种古老的动漫;说它年轻,是因为现在的动漫新媒体刚刚发展,各个国家的动漫产业发达程度不一,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受到了阻碍,这一点在中国的表现更加明显。那么在中国的动漫新产业的发展中,有哪些东西促进这种新型媒体的发展呢?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转型期呢?
(一)“动漫加工厂”的帽子亟待摘掉
对于很多的中国人来说,可能都是看着奥特曼长大的,随着流川枫的动作了解篮球的,更有足球小子引爆一股足球热潮的,我们在感叹我们童年幸福的同时,也应该感到深深的忧虑。因为这些动漫的设计都是在国外完成的,其中日韩和美国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的国外动漫为了更好的打入国内,就开始把中国作为它的动漫加工厂,这样中国就只是赚到了最少的利润。所以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动漫的转型,就很难在动漫的发展上有所作为。
就连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国某个动漫基地的时候都表示:“不愿意孙子常看奥特曼,希望有更多的国内的动画片的出现。”从总理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已经认识到中国动漫的不足,这也为中国动漫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基础。
(二)优秀文化需要动漫新媒体创作
我们一直强调中国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是很多的中国人开始漠视中国文化。因为我们看到的动漫都是外国的,这样即使我们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但是没有很好的动漫创作团队,这样我们也很难发展。从《花木兰》被美国迪士尼制作,到《十二生肖》被外国动漫公司开发,这都激起了很多动漫从业者的荣誉感。所以最近中国也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哪吒》到《Q水浒传》,在到现在风靡全国的《喜洋洋与灰太狼》,这些都是对于中国文化进行发掘和开发的结果。如果我们继续重视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漫的研发,中国的动漫产业还是大有希望的。
(三)政策扶持是动漫新媒体发展的保证
对于已经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动漫产业来讲,要想更快的进行发展,不仅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国家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动漫作为第三产业,在许多方面都是有优势的,所以国家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投入,这也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可喜的是,现在国家的最新支持的重点行业已经提到的动漫产业,相信在这样的契机下,有了行业的共同的努力,加上国家在政策上面的支持,就一定能够迎来动漫的春天。
当然,除了上面讲到的现状,历史文化,国家政策之外,还有很多的因素都有利于中国动漫新媒体的发展,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在这里一一赘述。总之,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动漫新媒体的春天已经到来,作为动漫产业的从业者,也应该积极投身入动漫变革的浪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