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的好处郑赛赛
读书的好处
—— 郑赛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我对读书的好处,做了以下几点: 一,读书乐趣多,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候,觉得自己接触到的第一本书是《格林童话》,因为看它的时候就像是让自己走进了一个美丽世界中,有着惊险刺激的场面,有着幸福美满的场面,总之,幼小的时候是那般天真,浪漫。使自己的情绪有着新的感觉。看了《格林童话》后,我认为青蛙比懒蛤蟆好,因为有青蛙王子,懒蛤蟆想吃天鹅肉两句截然不同的性质。
二,读书知识多。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的人拥有的知识也同样越多。像现在,高科技的发达,用到的知识也是很广泛。像我们中国正在举行的世博会。引来那么五湖四海的人前来观看。不就是它高科技的元素吗?也不就是人类对知识的提升,科技的发展吗?知识就是力量,中国之所有能举办世博会,不也就是中国的知识发展吗,力量的强大才有这样的能力举办。像以前的旧中国还被人称东亚病夫,两个时代的对比,衬托了知识的无穷的力量和无限的财富。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读书中获得。
三,读书好,人缘好,办事也快,好。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读书好,把自己的素质,气质也随然提高很多。我们也都喜欢与知识文化高的人交朋友,这样你的人缘也就会广。多个朋友多条路,路多了自然就好办事,现在的社会就是现实的社会。你有能力办事的自然会有很多的人围着你转,也是一种自我价值提升的表现,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提高。
以上是我个人对读书的好处的一些简单的见解。读书让我拥有快乐,读书让我见长了很多的东西。读书也给我创造了财富。所以,我要经常读书,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享受,与快乐。
第二篇:评课稿(郑赛)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评课稿
一. 背景资料
这是一节高二的生物课,主讲人是郑康。本课选自浙科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最后一节,主要是讲述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细胞的最终去向做了分析,细胞在经历增殖、分化后,最终会走向衰老,而细胞的普遍衰老则表现为人体的衰老;另一个方面是介绍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这是由基因控制的,是生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逐步进化的结果。这节课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世界上不可能有长生不老的传说,让学生相信宏观是微观的放大,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都可以用科学来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作为必修一的总结课,这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所以上好这节课尤为重要。而郑康是一位课外知识丰富、富有激情的老师,他的课堂很有趣味,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学生非常活跃,总是会有奇思妙想。所以,我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关,各环节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合理,各环节教学媒体的使用,各环节的时间处理,教学基本功(板书、口误、教态等),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和教学效果来评价本节课。
二. 评课内容
(一)课堂实录: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明星? 生:回答明星的名字(我们都不认识的)
师:老师在你们这个阶段呢,特别喜欢雅芝姐姐和哈林哥。大家猜猜看他们现在多少岁了? 生:三四十岁
师:赵雅芝是59岁,哈林52岁。岁月并没有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但是我们正常人,在步入这个年龄的时候,都会走向衰老。从10岁的懵懵懂懂、20岁的花样年华、30岁的成家立业、40岁一直到80直至死亡。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关系
教学一共提问2次,分别是“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明星?”和“猜猜看他们现在多少岁了?”,学生都是集体回答,回答都是不定向的。教师提问非常简单,能够结合当今盛行的娱乐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关系处理良好。不过如果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将学生回答改为集体回答后再个别回答,个别猜测年龄,可能效果更佳。2.各环节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合理
本环节采用演示法,第一次用图片展示张雅芝和哈林的图片,第二次用图片展示刘德华10到80岁的一组图片,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产生极大的视觉效果,此教学方法十分合理。
3.各环节教学媒体的使用
本环节采用ppt展示图片
4.各环节的时间处理
本环节耗时1分38秒,时间控制合理
5.教学基本功(板书、口误、教态等)
本环节无板书和口误,教师教态自然,不过没有走向讲台,深入学生,如果能走下讲台就更好了。
(二)课堂实录:个体衰老特征,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延缓衰老的方法
师:人体衰老有什么特征,观看图片,请注意观察老人的外部形态有哪些特征? 生:白发,皱纹,老年斑,耳聋,眼花,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师: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能否举例说明一下? 生:都有,老年人体内有红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不能举例。
师:一到冬天,我们体外会脱落很多角质层,这些是皮肤表皮细胞衰老的结果,这能否说明年轻人体内有衰老的细胞呢? 生:能
师: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可以从单细胞和多细胞入手。生:对于单细胞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 生:对于多细胞而言,细胞衰老不是个体衰老。师:对于多细胞而言,细胞是在不断更新的。
师:人体衰老可见,细胞衰老不可见,细胞衰老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7页,回答问题。
生:书本上的总结。
师:一大一小一多两低。把细胞衰老的特征反映到个体上,从微观到宏观的表现,细胞衰老又会对应着怎样的个体衰老呢? 生:细胞水分减少——皮肤干燥,酶活性降低——头发变白等等。师:老年人骨折后为什么比年轻人恢复慢的多 生:老年人新城代谢慢
师:与成骨细胞衰老有关,细胞代谢减慢,影响细胞生长。师:如何延缓衰老?
师:多摄入新鲜瓜果,运动,保养,保持好心情......,在四十岁的时候像林志颖,而不是像郭德纲。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关系
教学一共提问6次,(1)“人体衰老有什么特征?”和(2)“观察老人的外部形态有哪些特征?”,问题(1)是引入的作用,问题(2)才是让学生回答,学生集体回答后老师再让学生个别回答;(3)“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学生思考后个别回答;(4)“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教师点拨后学生个别回答;(5)“细胞衰老又会对应着怎样的个体衰老呢?”,这个问题即引入了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的关系,又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个别回答;(6)如何延缓衰老?,教师自问自答。
这6个问题中教师提问非常简单明确,PPT上都能展示相应的问题,即作为提问,又引入了下一内容的学习,循序渐进,十分合理。集体回答,个别回答能够巧妙的结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教师会采用自问问答的方式来讲述一些简单的常识问题,处理非常得当。不过如果能够将最后一个问题设为学生个别回答可能效果更佳。
2.各环节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合理
人体衰老的特征采用谈话法和问答法;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采用演示法;细胞衰老的特征采用可孝象列表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延缓衰老的方法采用演示法和讲授法。
3.各环节教学媒体的使用
人体衰老的特征:老人的图片;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单细胞和多细胞图片;细胞衰老特征:书本211页和表格;延缓衰老的方法:林志颖和郭德纲的图片。
4.各环节的时间处理
人体衰老的特征:1分15秒;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1分30秒;细胞衰老的特征:5分钟;延缓衰老的方法:30秒。时间安排合理,细胞衰老的特征为教学重点,所以花时多,而延缓的方法为课外延伸知识,所以略讲。
5.教学基本功(板书、口误、教态等)
本环节无板书和口误,教师教态自然,能走向讲台,深入学生,教学基本功扎实。
(三)课堂实录: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练习巩固
师:图上展示的是小蝌蚪找妈妈,为什么小蝌蚪要找妈妈,而小鲤鱼不用? 生:小蝌蚪与妈妈长得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长得不一样呢?有没有想过其中蕴含着深奥的科学原理。阅读课本118页,归纳出细胞凋亡的概念。生:细胞凋亡概念的阅读
师: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程序性调控的结果,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
师: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现象,蝌蚪尾巴消失,人在胚胎时期也经历有尾的阶段都是细胞凋亡,那同学们能解释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了吧?
师:想想看如果没有细胞凋亡,会怎么样?是不是没有灵活的手啦,我们还有尾巴。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稳定,抵御外界因素干扰起关键作用。师: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流鼻血属于细胞凋亡吗? 生:不属于
师:那我们称它为什么呢?我们把它叫做细胞坏死。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它是细胞的一种病理性死亡。师:那我们现在来判断一下下面的是属于细胞凋亡还是坏死? 生:学生集体回答。师:做练习来巩固知识。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关系
教学一共提问7次,(1)“为什么小蝌蚪要找妈妈,而小鲤鱼不用?”,引出了细胞的凋亡,学生集体回答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不一样。(2)“为什么会长得不一样呢?”,学生没有回答,属于无效提问,教师自问问答;(3)“那同学们能解释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了吧?”属于无效提问,学生教师都没有回答;(4)“想想看如果没有细胞凋亡,会怎么样?”,教师自问自答;(5)“那我们称它为什么呢?”,教师自问自答;(6)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流鼻血属于细胞凋亡吗?学生集体回答。
这7个问题中大部分都是教师自问自答,有效提问少,问题都是为了引出下一部分的内容而设置,在ppt里并没有明确地展现出来。学生思考问题却不回答问题,这也是课堂师生互动的一个方式,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思考问题。2.各环节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合理
小蝌蚪找妈妈:案例分析法;细胞凋亡:概念是读书指导法,意义是图片演示法;细胞坏死:讲授法;判断细胞凋亡还是坏死和练习题:练习巩固法。教学方法多样化,交叉互换,十分合理。
3.各环节教学媒体的使用
小蝌蚪找妈妈:图片;细胞凋亡:概念是教学书本,意义是图片;细胞坏死:图片;判断细胞凋亡还是坏死:图片。
4.各环节的时间处理
小蝌蚪找妈妈:1分5秒引入;细胞凋亡:约4分钟;细胞坏死:1分45秒;判断细胞凋亡还是坏死:40秒;练习题:2分钟。时间分配合理,细胞凋亡花时多,为教学重点。而细胞坏死花时少,略讲。
5.教学基本功(板书、口误、教态等)
本环节无板书和口误,教师教态自然,能走向讲台,深入学生,教学基本功扎实。
(四)课堂实录: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
师:实验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实验原理,试剂。师:为什么选择洋葱根尖?
师:根尖结构的介绍。分生区细胞有什么特点? 生:正方形,排列紧密。
师:10%的盐酸有什么作用?醋酸洋红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盐酸用于解离,醋酸洋红用于染色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关系
教学一共提问3次,(1)“为什么选择洋葱根尖?”,教师自问自答,是引出了根尖的结构。(2)“分生区细胞有什么特点?”,学生看图回答问题;(3)“10%的盐酸有什么作用?醋酸洋红有什么作用?”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回答问题。
这3个问题中2个是教师自问自答,问题(3)没有什么意义,学生观看视频后却没有去解决问题,应该改为学生回答。师生互动教师语言过多,学生太少。
2.各环节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合理
实验前准备:讲授法;根尖的结构:演示法和讲授法;实验过程:演示法。这个环节教学方法单一,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改进。
3.各环节教学媒体的使用
根尖的结构:图片;分生区细胞特点:图片;实验过程:视频。其中实验过程的视频播放效果不好。
4.各环节的时间处理
实验前准备:2分钟;根尖的结构:4分钟30秒;实验过程:9分30秒。这个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根尖的结构讲解花时太多,而实验的现象却没有涉及。如果根尖的结构略讲就好了,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验结果分析上就好了。
5.教学基本功(板书、口误、教态等)
本环节无板书,多次出现语序混乱,醋酸洋红和龙胆紫未介绍清楚,提问不明确,一会儿醋酸洋红,一会儿龙胆紫。教态还算自然。
(五)课堂实录: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回顾内容 师:填写板书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关系
教学一共提问1次,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集体回答,教师点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有利于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画概念图。
2.各环节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合理
组织策略,该教学方法能够在小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十分合理而且新颖。
3.各环节教学媒体的使用
板书
4.各环节的时间处理
花时5分钟,时间控制合理。
5.教学基本功(板书、口误、教态等)
本环节有板书,字体大,不过比较难看。口误无,教态自然。
三.评课总结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关系
教学一共提问19次,其中有效提问多,无效提问少,有简单的概念性提问,有复杂的综合提问,通过提问贯穿着整节课堂内容,能够抓住关键,提纲挈领,循序渐进,深入知识,条理非常清晰。学生个别回答、集体回答交错进行,教师自问自答引出内容,提问无人回答引发学生思考,师生互动和谐,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2.各环节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合理
整节课以演示法为主,辅之以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等等。教师能结合时代特点,从学科内容与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过除演示法外,讲授法用得过多,如果能加入讨论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几组,给出一些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解释这些内容,可能效果更佳。
3.各环节教学媒体的使用
图片、视频、表格、板书和书本有机地结合,其中图片使用多,而且图片都是最新图片,涉及面广,教学媒体多样,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各环节的时间处理
前期的时间处理合理,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当,细胞凋亡的意义和细胞衰老的特征为教学重点,花时多;后期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根尖的结构属于课外知识,应当略讲,而教师却浪费大量的时间讲解,造成后期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实验的结果。如“在一个细胞内能否找全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我们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为什么?”“我们能否观察到正在分裂的细胞?”等等。
5.教学基本功(板书、口误、教态等)
经过四节课的真实课堂,教师基本功变得越来越好,教态自然,基本无口误,不过板书部分有待加强。
6.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
各个环节过渡自然,以猜测明星年龄引起学生兴趣,通过一组刘德华从10岁到80岁的图片,揭示生物体最终都会走向衰老的事实。紧接着以“人衰老有哪些外部表现”引入个体衰老是细胞的普遍衰老,然后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片,引入细胞的分化。以小孩子撞伤后流鼻血是不是细胞分化引起学生的反思,开始进入细胞坏死和细胞分化的比较。环环相扣,衔接自然,每个环节几乎都有导入语,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相当于环节中的小导入,让整节课不至于枯燥。
7.教学效果和目标是否达成
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错,教师重难点拿捏得当,师生互动融洽,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在讲解三个练习题时,学生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教师没有时间对个别学生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建议
1.练习题可以稍微难点,学生可以一起回答,不能压制学生的活跃。
2.举例涉及面应该更广,不能仅仅局限于骨折,本节课骨折的例子有3次,次数太多。3.由于这节课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参与的时间应该更多,我建议可以把整堂课上成合作学习的形式,比如布置任务,让学生解释手的形成的原因和解释老人有老年斑、白发的原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4.在实验中需要增加有关于实验结果的课后思考题。5.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练习书法。
五.参评人员
1.周丹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师生互动关系。2.向竞萍:各环节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合理。3.张希茜:各环节的教学媒体使用。4.郑志飞:各环节的时间处理。5.王璐赟:教学基本功。
6.吴亚南:各环节的过渡是否自然。7.郑赛:教学效果和目标是否达成。
第三篇:读书大王PK赛
读书大王PK赛
今天下午五年级开展了读书大王竞选赛,我们班的代表是罗欣怡。
比赛一开始就是三班的人来前面发歌,我就想为什么不是我们班发歌呢?我就在心里说:“这次三班赢定了。”不过,我还是希望我们班赢。结果第一回合两个班都没有答对,接着第二回合罗欣怡答对了,三班的仍然没有答对,一轮接着一轮比下去,我们班都6分了,三班的却一分也没有。一题也没有答对。
在别人班答题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想:“答不到,答错。“到我们班答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想:“罗欣怡加油,答对。”
最后没有想到我们班竟然是第一名得了10分,一班也只有8分,而三班呢?才答对了一题只有2分,我们都以为三班是第一名呢?结果三班是倒数第一名,而我们班却是第一名。
虽然这次得了第一名,但是不能骄傲,你一旦骄傲了就会变成倒数第一的,因为这次三班很骄傲的说:“我们班一定是第一名,二班一定是倒数第一名”。而且三班的人好作弊,把本子压在手下面看,结果也没有得第一名,还变成了倒数第一。四班的人还以为她很聪明把答案写在膀子上面,结果也没有得第一名,所以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心,不能只想着作弊。
第四篇:青少年参与信息学奥赛的好处
青少年参与信息学奥赛的好处 参与信息学奥赛就是为了拿奖,为了保送上大学吗?绝对不是的,学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接受这个培训的收获往往是终生受用的:
1.开发智力,提高思维。
众所周知,奥赛是一种智力和潜能的挑战,在老师的系统训练下,我们的智能因素必然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思维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和方法。
我们不论学到多少知识,总还有很多没学到的;即便是学会了的东西,长时间不用也会遗忘。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人无论掌握多少知识都会在长期竞争中被淘汰下去。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的看问题、用开阔的胸怀去接受所有不同的想法、学会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乃至提出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和经验。这些才是无价之宝,是一辈子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会丢的宝贝。
3.学到一门对日后发展有极大好处的基础本领。
信息学奥赛学的是编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年创办微软公司凭借的就是他出色的编程本领。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掌握编程将让你如虎添翼,游刃有余。
4.培养沉稳坚韧的性格,严密谨慎的处世方式。
韩国为什么要普及射箭项目,甚至将之引入课堂?因为射箭能让人心平气和,坚忍不拔。同样,编程也是需要完完全全地静下心来,而且容不下任何小小的错误,哪怕是一个标点或一个字母的误差。学习编程将会使人变得更加严谨,更有耐性,更为细心周密。
5.培养积极进取, 勇于拼博的精神。
与体育奥林匹克一样, 学科奥林匹克也是一个拼博的战场, 是智力、能力、品德与意志的较量。奥林匹克精神永远伴随着参与奥赛学习的人
第五篇:诗歌朗诵赛
赣南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关于举办“飞向春天的梦”诗歌散文朗诵赛的实 施 方 案
全校师生:
为了弘扬先进文化主旋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展现学生的时代风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化素养,决定举办主题为“飞向春天的梦”的诗歌散文朗诵赛。
一、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4年3月27日(周四)晚6:30
活动地点:待定
二、参与对象
全校学生
三、活动宗旨
1、让广大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了解。
2、为广大爱好诗歌和朗诵的同学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平台。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情趣。
4、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魅力。
四、活动组织
(1)主办 :学校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2)承办 :学校团委,学生会
(3)总策划:胡庭珍总统筹: 古丽芳
(4)评委: 刘林、胡原友、张忠华、李晓娇、古丽芳。
(5)统分、计分:马建明学生会干部二人
(6)灯光、音响:胡存华
(7)现场布置与纪律:张龙汶
(8)摄像:张海平
五、参赛要求
1、作品体裁为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的诗歌、散文。力求本校师生原创诗歌、散文作品参赛,要求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富有真实性、专业性、时代性,鼓励作品和表演形式创新,支持运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
2、3月10日起至11日两天,以班级为单位推荐参赛选手,12美容班推荐1-2名选手,其它班级3-4名选手参加17日的初赛。
3、经初赛后选定的决赛选手,于26日晚到教师办公室抽签决定参赛顺序。
4、参赛作品必须标明作品来源及作者姓名。
六、奖项设置
(1)一等奖(1名):证书+奖品
(2)二等奖(2名):证书+奖品
(3)三等奖(3名):证书+奖品
七、评分细则:
1、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其中:
1、基本分3分,每个参赛选手都有这3分。
2、思想情感的表达,占3分。
3、普通话最高给2分。
4、思想积极、健康,或者反映当代学生心声 2分。
5、形象得体 1分。
6、每个参赛者限定时间,多于5分钟(包括自我介绍和朗诵作品)以外的每分钟扣0.1分。
7、脱稿朗诵加0.2分总分,作者是本校师生的加0.4分,作者本人朗诵加0.5分总分。
2、评分规则:
(1)评委根据每部分评分结果,明确给出总分,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与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选手比赛成绩,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
(2)当场宣布各选手的总成绩。
(3)当场宣布获奖个人员名单。
八、程序安排
(1)主持人致主持词。
(2)校领导致词。
(3)主持人介绍评委,宣布评分标准及规则。
(4)选手按抽签号数逐个上台演讲。
(6)宣布个人成绩及名次。
(7)校领导总结讲话。
2014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