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静不读书的中国人读后感
读《不读书的中国人》有感
近日来,有很多调查显示中国人的读书率在降低,如今的科技信息发展的趋势下,互联网的简单快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大多数的阅读由纸质版的变为电子版的,读书似乎可以随时随地地来完成,然而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外加一些别的原因,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有人可能会提到,是不是图书价格太高,导致许多人买不起、读不起?这也是一部分原因。不过,大量的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免费阅读,只要真心想读书的话,没钱买书并不是一个大的障碍。我觉得,国人之所以读书少,关键是读书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前述阅读调查的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即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21.2%的国民表示满意,有20.9%的国民表示不满意,另有57.9%的国民表示一般。也就是说,有过半数的国人并不觉得人均读书4.35本有什么不妥。
之所以如此,是实用主义心理在作怪。书籍的作用,一在于传播知识、学习知识,二在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三在于交流思想、反思社会。而在实用主义心理之下,能够驱动中国人去读书的,可能主要还是第一点,即通过读书去获得知识,更通俗地讲,就是获得文凭或某种职业资格,从而为自己的工作与发展谋得一个进身之阶。
对此,作为教师的我有切身感受。很多学生认真读的多数是考研、考证的书。去逛校园里的书店,你会发现此类书占了半壁江山还不止。近来,‚知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再度抬头,也再次表明国人的这种实用主义心态。因为这里讨论的有没有用,直接与个体的前途和需要相关,至于修身养性或者忧国忧民,根本就不是多数人读书的目的。
既然读书的三大动力天生就少了两个,读书难热也就毫不奇怪了。当然,这种‚先天缺陷‛也不能全怪国人自己。至少,通过阅读来反思社会、推动进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鼓励。这种氛围下,思想类书籍的贫乏,无疑又构成一种恶性循环,进一步减弱了中国人对阅读的兴趣。可见,要真正让读书热起来,一方面当然有赖于中国人自己提高认识。尽管实用理性并非全无是处,但我们也需要一种超越狭隘个体利益与考虑的价值关怀,去在阅读中品味人性、人生与社会。另一方面,从政府到社会各个层面,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思想空间与自由空气,让人们能够无所顾忌地阅 读,并且提供有真正价值的精神食粮。虽然‚国人不读书成通病‛有多方面原因,不可一概而论,但一个民族中若有很大的人口基数都不愿阅读,那肯定不是好事。因为不管到什么时候,人类都不应该放弃对知识、文明的渴求,不能让自己头脑丧失思考的能力。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能力,更关系到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国人的读书生活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不读书‛。在‚不读书‛中,最值得思考的现象就是浅阅读和快餐化: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解、解构为上,或只以感官的刺激为是,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是以动漫、图像等为主,文字为辅——即所谓‚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以‘知道’代替‘知识’‛,这种快餐化的浅阅读必然会过滤掉文化营养。
二是‚无书读‛。虽然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数量和销售额逐年上升,但由于目前图书出版门槛太低,造成图书市场供大于求,且其中低端产品太多,平庸之书泛滥成灾。如现在的青春文学读物里究竟有多少是值得孩子们阅读的书?之所以现在有那么多少年写手,主要就是出版商在利益驱使下推波助澜,造成了‚青春文学‛一片‚繁荣‛的假象。三是‚读不起书‛。当前书价几乎跟药价一样虚高了,动辄几十上百,让囊中羞涩的读书人望而却步。再看看图书馆,只有城里有,且小城市的图书馆又有哪个不是惨淡经营,即使大城市图书馆里也多是旧书、老书,因为买不起新书。这种事情发生在一向有唯有读书高传统的中国,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国家在强调科教兴国的同时,亟需有培植国民读书的物质及政策投入。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
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第二篇:学习心得 黄静
学习心得
今天在班里和同学们一起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些相关内容之后,使我对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这次会议不单单是总结了长久以来党的建设以及执政经验,也展示了党和国家伟大的历史成就,更是面对着新的国情和党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期望。此次会议提出了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顾名思义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就提出了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要不断的征求多方的意见,逐渐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一种更为严密的监督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就是要用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按照个人的思想和观念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客观需要,同时更是社会文明和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无疑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想要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利益所在,这也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安康生活和切身利益。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主力军,坚持依法治国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管理好一个国家,形成一种制约,更是要通过法律的力量来维护人民的权益,人民的幸福生活,以法律作为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均为平等,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是
一杆秤,可以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法律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偏离法律轨道的人才会受到严厉的制裁,毕竟法律的作用是用来稳定社会秩序,而不是用来惩罚某种行为。
依法治国是一个宏伟的工程,是一场需要体力和耐力的长跑,这期间,需要党和国家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坚持民主执法,时刻牢记要以人民为主体,为人民谋利益,造福百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不断地完善社会法制体系,构建一个更好更和谐的法治社会。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身上也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要学会懂法,知法,用法,在心中形成对法律的正确认识,必要时刻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尊重法律,遵纪守法,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刻与法同行,做一个有法律意识的青年。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12-4班黄静
第三篇:黄静敏毕业论文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休闲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黄静敏
广州体育学院 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休闲体育(2)班 [摘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休闲体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新农村建设休闲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指出休闲体育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休闲体育发展的参考性对策,以期稳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休闲体育;农村居民
1.前言
休闲体育作为健身娱乐的手段,其特有的健身、文化、经济、教育和娱乐功能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大有裨益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有5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6中明确地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地提高农村的民族凝聚力和新农村建设的向心力,对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崇尚文明科学的新风尚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美国最有名的休闲学专家杰弗瑞〃戈比教授指出:休闲不仅可以促进人自身素质的提升,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劳动、创造结合起来的休闲还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休闲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是反映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康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一方面增强居民的体质和健康,愉悦身心,丰富体育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在闲暇时间里选择看电视、吃喝、闲聊、打麻将、玩扑克、赌钱等,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更糜腐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但通过引导居民参与休闲体育,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可以充实了闲暇时间的生活内容,引导居民合理支配闲暇时间的方式,是提高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健身场地设施建是体育发展的物质保障,是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二,休闲体育发展推动新农村组织建设。随着新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村体育活动将由居民自愿、自发、无组织的参与逐渐向自主、自觉、自组织参与过渡,体育组织将逐渐增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第三,休闲体育发展促进了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休闲体育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推动了整个农村文化服务的发展,从而使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休闲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千家万户,也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和谐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休闲体育的发展必将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次调研深入到广州市番禺区,就当地居民的休闲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指出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性的对策,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为番禺区骏兴社区、沙头街、汀根村、太平村、石碁村、大龙街、小龙村、凌边村,抽取16岁以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共768人,男性370,女性398人。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调查访问法
数理统计法。3结果与分析
3.1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现状 3.1.1
图1
根据图1,从有效数据可知,每天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有184人,占有效数据的23.6%,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有127人,占有效数据的16.3%,每周1—2次的有148人,占有效数据的19%,偶尔参加的有184人,占有效数据的23.6%,而从不参加的有71人,占有效数据的9.1%。3.1.2
图2
根据图2显示,每次锻炼达到60分钟以上的占30%,达到30—60分钟的占41%,在30分钟以下的占29%。通过以上数据说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体育参与频度能够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但仍有大部分居民是偶尔参加,可以说现阶段居民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缺乏规律性。
3.1.3
表1
居民参加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选择
项目
健步走 羽毛球 广场舞 健身跑 乒乓球 篮球 跳绳 游泳 自行车 第一选 频率 359 92 65 43 26 24 12 18 15
百分比 46 11.8 8.3 5.5 3.3 3.1 1.5 2.3 1.9
第二选 频率 41 119 69 52 55 40 37 30 22
百分比 5.2 15.2 8.8 6.7 7 5.1 4.7 3.8 2.8
第三选 频率 26 38 11 43 49 40 36 24 22
百分比 3.3 4.9 1.4 5.5 6.3 5.1 4.6 3.1 2.8 广播操 6 0.8 7 0.9 23 2.9
根据表1可以看出,居民参加体育项目第一选择频率最高的是健步走,占46%,然后是羽毛球,占92%,广场舞占65%;第二选择频率最高的是羽毛球,占15.2%,然后是广场舞,占8.8%,健身跑占6.7%;第三选择频率最高的是乒乓球,占6.3%,然后是健身跑,占5.5%,篮球占5.1%。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居民参加健步走、羽毛球、广场舞、健身跑、乒乓球、篮球等活动都是民族传统项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参加的活动项目,仍以简单易行、对活动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内容为主。而休闲体育的新兴项目仍未被农村居民所熟悉,例如高尔夫、攀岩、说明了休闲体育在农村发展中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群众受教育程度、观念、认知、经济、场所等制约因素。3.1.4居民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状况
根据调查,当地居民的收入情况并不乐观。接受调查的768居民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39.1%,1001—2500元之间的有38.3%,2051—4000元之间的有10.4%,4001—6500元之间的有2%,6501元以上的仅有1.2%。大部分居民的经济收入仍然很低。再看看居民每月在体育方面消费的情况,没有支出的占34.2%,在10—50元以内的有29.2%,在51—100元的有15.6%,在101—200元的有6.7%,在201—300元的有3.5%,在301—500元的有1.7%,在500元以上的有1.8%。由此可见,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3.1.5居民组织形式状况
图4 根据图4显示,参加健身组织最高频率是活动者自发,占54%,村、居委占17%,乡镇、街道文体站占13%,体育协会仅占1%。
3.1.6
图5 根据图5显示,参加健身活动的技术指导情况可知58.3%的居民是没有人指导健身。一方面可以看出,组织数量少且组织能力不强、而大部分居民缺乏体育健身知识和技能,同时有技能的居民则缺乏较高层次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基层政府不重视,开展的体育活动次数少,积极性不高,应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增加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农村休闲体育的发展。
3.1.7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状况
表2 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
场地设施 体育组织 科学健身讲座 组织开展活动 健身宣传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1.2
3.2
5.4
第一选
第二选
第三选
百分比 2.3 4.7 8.2 10.6 5.8
频率 百分比 频率 百分比 频率 499 94 14 27 9
63.9 12 1.8 3.5 1.2
234 52 111 41
5.5 30 6.7 14.2 5.2 37 64 83 45 参加健身技能培训 136 17.4 629 80.5
如表2所示,接近8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增加场地设施”是目前最需要提供的服务,第二选频率最高的是参加健身技能培训,接着是健身组织;第三选频率最高的是组织开展活动。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要增加对农村体育的财政投入,加大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统筹体育资源,加强体育组织的建设,宣传普及体育健康知识。
3.2主要存在的问题
3.2.1农村体育设施不足,投入少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必备的物质基础,是农村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和主要舞台。虽然2011年广州市亚运会的举办,大众体育应该从中受益,但结果调查显示,体育设施建设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政府在公共服务范围内投入少,导致开展活动场所使用受限制,难以满足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需求。
3.2.2政府宣传体育文化的力度不足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虽然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体育文化事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但对于庞大的人群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政府兴建的健身体育路径设施不多,并没有满足大部分居民的使用。另一方面,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据了解,一些居委或乡镇组织的体育文化活动,有大部分居民并不知道,也没什么了解。这样对于开展活动肯定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举办文化活动的意义。第三方面,农村体育人才队伍薄弱。体育人才队伍是建设体育文化的主体。目前,农村基层体育人才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且结构老化,这样严重弱化了政府对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引导作用。
3.2.3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健身薄弱。
我国现行的体育组织,除了省、市、县有相应的固定机构外,乡、镇一级专门的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很少,而且组织也很不健全,开展活动很少。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的体育活动都是自发者组织,导致活动形式单一,而且大多数文化体育活动缺乏专职工作人员指导,没有太多经费投入。
3.2.4农村居民对体育消费层面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消费水平与经济状况、消费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保守、滞后的消费观念, 一直是中国人进行消费的最基本特点。这种消费观念, 也制约了我国休闲体育经济的发展[5]。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不愿把钱花在休闲体育方面, 他们除了盖房、子女教育、人情消费及生活必须的开支之外, 剩余的钱几乎全部存进了银行。这种现象大大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农民购买的体育用品也只有运动鞋、运动衣等运动、劳动双用途产品,而其他的体育器材农民很少购买。“花钱买健康”的消费理念在农村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4.2.1政府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休闲健康观
充分应用一切新闻媒体,如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讲座、宣传栏等进行宣传,使人们意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体育普及程度的高低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以政府为主导,强化体育信息传播,特别是面向农村的,以期转变农村居民的固有观念。开展“全民健身大课堂”活动,发放健身科普知识手册,体质监测,开讲座,科普宣传等工作,引导村民转变思想,树立“要想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体育观。以提高广大居民科学健身意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
4.2.2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
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拥有向社会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权利和义务。推进新农村体育一体化建设,要加快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相带动的发展格局。要强化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体育的投入,乡镇配备体育专职人员,积极培训农村体育骨干, 合理规划农村体育场地。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投资、赞助等形式支持发展体育事业, 将体育彩票公益金可以按一定比例投入到农村体育事业当中,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 个人和社会捐助办体育的方式。力争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一村一个体育场地, 一个篮球场”的目标, 让更多居民享受全民健身的实惠。
4.2.3制定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休闲体育为特色引导农村发展。
各地农村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村体育产业,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 开发与农村体育有关的项目。例如,开展较好的乡村一日游,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游客,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推出的农村生态游、探险刺激游、民族体育游等项目, 都可以吸引大量的城市游客,当地农民利用这样的机会, 大力发展餐饮业、住宿业,从而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2.4加强相应体育组织机构管理,配备社会体育指导人员。
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必须加强农村体育事业的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俱乐部,文体中心等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以乡镇文体站为中心, 制定工作计划,加强组织管理、指导和监督,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安排一定的活动经费,并且结合其他文化体育工作配备社会指导人员。由区政府牵头,以街道为主体,农村居委为依托,体育活动站位基地,形成健全的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
结束语
充分认识农村发展休闲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抓住机遇, 积极开展休闲体育工作, 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 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建设, 丰富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增强居民体质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第四篇:研修小结-黄静惠
研修小结
本周我有幸观摩到了由四年级Judy老师的一节关于英语故事阅读的研修课。这是我来到百仕达小学参与到的第一个研修课。之前听这里的老师说过研修课时学校一个非常隆重的课题,所在的年级组将积极备战,接受挑战,并也将收获很多。
本次课题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a lost key.在上第一次研修课前,我们英语科组在Amy及侯老师的带领下对于这个故事有了最初的认识体会。会上有很多老师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一旦有一个问题出现,其他的的老师马上帮忙出主意,积极出谋划策,整个时段气氛非常融洽。这个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英语组的老师在这次活动中展现出了非常好的团队精神。学生对于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在课堂上积极大胆踊跃地发言。Judy 老师先是给同学讲了一个跟课文相关的一个故事—the magic key.并让一女孩子把故事描述出来,给了程度好的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接着她通过让学生看封面的图画让学生猜测故事的标题,这个环节新颖而有趣,让学生不自禁地融入到这个故事当中。Judy 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语言简洁清晰,表情生动形象。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给与即时和恰当的回复。师生互动关系很好。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落落大方,老师的指令能很清晰地遵照。学生语音语调很好,与小组内的同学协调合作很好。我特别记得其中有个环节,是给学生几幅图,并让学生按着自己的想法把这几幅图用讲故事的情境讲出来。其中有一个组的学生是这样的。组内其他三个同学都各讲一部分的内容,另一个同学则把这些内容给演绎出来。生动活泼的形象不由得把在座的各个听课老师给逗笑了。整节课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中结束了。课终时,我仍意犹未尽。这节课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高的要求,犹如心里有盏指明灯。
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么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以后我能由机会多听听这些课。
第五篇:5月8日支教日记黄静
2015年5月 8日,星期五
今天终于可以完完全全的安顿下来,一直都很想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写点东西,却一直没什么头绪,感觉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昨天,带着孩子们玩的时候,坐在宽阔的操场上,听着歌,吹着温暖的风,太阳光温暖的照在身上,一个小孩跑到我身边,高兴的转着圈圈,一边转着圈,一边还高兴的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妈妈昨天给我新买的裙子。裙子并没有多新,感觉是半旧的,但是小孩却很开心,也许对她来说,那就是莫大的幸福了吧!突然觉得自己有时奢侈的过分。丢下不穿的衣服鞋子,每一样都比这个新!我很吃惊,对于这些孩子对生活的适应和满足。要的不多,也许就是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就能让他们的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来到这里以后,才发现这里真的很缺老师,有的老师一个人带了好几个班,有时候,我们会分到一些课,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锻炼的好机会,我们都会很高兴的接下任务。孩子们的纯真让人很感动,无论是汉族,东乡族,还是哈萨克族,不管他们是你的学生还是你从未接触过的孩子,都会冲着你腼腆的微笑,大胆一点的会冲着你大声的喊,老师好。那一刻,我感觉我是被需要的!
这些孩子,是我的第一批学生,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教他们,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理想,还有爱!
晚饭的时候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他们对我很放心,发现自己越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越会想念家的感觉,但总是默默地安慰自己说,还有两个月,坚持下去就好了!我相信,越是条件差的地方,越可以让我锻炼自己,所以,加油吧,我的搭档,我们一起给这里留下不一样的回忆!
汉语言文学12-4班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