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论文

时间:2019-05-15 10: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成果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成果论文》。

第一篇:研究成果论文

研究成果论文: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知识生活化

课题组负责人:刘玉君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又要拓展空间,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让学生综合地学习语文,用语文“;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这些理念和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操作的时候,往往迷失了方向,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些东西只是作为一种意识而存在,却没有转化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推动力。实际上,儿童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让儿童观察,体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儿童亲近了自然,接触了社会,体悟了人生,周围世界在活动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校内外生活,联系家庭生活,联系社会生活学语文,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一、联系学校生活,学语文:

1、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语文:

学校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是语文教学的资源,语文教育无处不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创建人文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作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途径。(1)让墙壁说话:每学年的教室布置中,张贴名人名言,名人名画,通过文字的表白,图画的昭示让学生通千

古,博内外,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2)让教室增辉:班级设立了图书角等,让学生在富有书香的环境里自由读书,感受人间真情。(3)要求每位学生动手创办《手抄报》。

2、联系课堂,拓展延伸学语文:

在教学中,我是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对“只有一个地球,如果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这句话提出了质疑:“茫茫的宇宙中,难道真的没有人类居住的星球吗?”我紧紧抓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确定“宇宙中真的没有人类居住的星球吗?”这个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有捕捉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意识;其次,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这些疑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

又如学过《猴王出世》一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活动作业:

(1)看一看:课余利用一周时间阅读《西游记》一至七

(2)演一演:选一至七回中的小故事给大家表

(3)读一读:选最精彩的片断给全班同学有声有色的朗

(4)比一比:对“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列举一

(5)讲一讲:看谁能完整,生动,具体的讲一段《西游记》中的小故

(6)写一写:我眼中的孙悟空

3、利用主题班会学习语文:

本学期,我们班举行“春的旋律”主题班会。

(一)活动背景:学习了《燕子》和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三首》后,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把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内容整合在一起。

(二)活动过程:1.学生自主确定活动小组,或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歌曲;或画春天的画;或采集蝴蝶,其它昆虫的标本;或拍摄有关春景的照片2.举行“春的旋律”主题班会,展示成果

1.唱春天的歌,如《春天在哪里》 ○2.背春天

(三)成果形式:○

3.有表情的朗诵春天的散文,如朱的古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自清的《春》,自编自演《春天的故事》。

4、开展兴趣小组:

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读书,研讨,演讲,创作,引导他们探究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的情操,发展个性特长。如故事演讲小组,文学创作小组,课本剧表演小组。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创造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二、联系家乡资源学语文:

我们是农村学校,在教学中让学生紧紧抓住家乡的特产,展示家乡特产,不但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激情,还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举行家乡“农产品博览会”活动,活动分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融入生活,收集材料:

学生自主组合若干小组,以农产品为话题,从不同角度去了解有关知识。

第二:深入采访,做好调查:

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搜集的素材和资料中发现的问题,做一些采访与调查,要求做好记录。有的学生去种植基地,采访有经验的老农;有的进入农贸市场,做农产品销售的调查;还有一些同学参观了农产品加工厂。

第三:交流心得,展示成果:

各小组分别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交流搜集过程中的得失,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有的是采访录音;有的是图片;有的是录像;有的是建议书;有的是创作的广告词。总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又如,我们学校是中英基础项目学校,每学年都要接受上级的督导,开学初,为了搜集社区的变化,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举行“画家乡,说家乡”活动。

(一)画家乡,主要标出家乡的变化

(二)夸家乡,让学生写出赞美家乡的片断,诗歌等

(三)评家乡,通过图文说出家乡的变化,优势,劣势

这项活动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器官,让学生接近生活,源于生活,通过与往年图画的对比,反映出家乡的变迁,而且为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联系社会生活,学语文:

当今社会,生活语文极其丰富,广阔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自然世界,七彩斑斓的空间媒体,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绝好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学语

文。

1、走进自然文化: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在自然文化中,以观察,感受,体验为途径,构建“季节单元”,如春天到了,以农村春天特征为主题,让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颂春天”,以生动感性的自然生活为素材,丰富学生的语文能力。

2、走进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显现出鲜明的本土风情,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让学生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以节日为平台,为创作创造时机。如“春节主题”:“做春节——玩春节——写春节”的活动,不仅培植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情结,更让学生以习作的方式承载起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使命。

3、走进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适合学生写作的情境、素材,资源触手可及,乡土景观,民间艺术,民间工艺都能为学生营造一个习作氛围。如“可爱的家乡”活动中,让学生在熟悉的地方发现新的风景。主题一:“有趣的地名”,让学生通过访问,了解家乡地名的由来。写作的内容有:以地名的由来写故事,写民间传说。主题二:“神奇的瑰宝”,向亲人或民间艺人学习一种民间工艺的制作,如当地的“草辫工艺”,“根雕工艺”,“刺绣工艺”,写一篇解说词,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地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乡风民俗中走进写作,融于表达,乐于交往。

4、走进社会实践文化:

一是开展让学生走上马路当小交警,走进商场当售货员,走上街头去当错字检查员活动。

二是通过实地参观名胜古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是进行反馈表达活动,让学生将各种活动过程,参与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

总之,语文同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的实践和学习,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就应倡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

第二篇:研究成果论文

研究成果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课题组教师:刘丽影

内容摘要:

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才有源头活水。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援引生活,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会交际,学会写作,在生活中积累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关键词:

生活语文在生活中识字、交际、写作、积累语文知识。正文: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人文化的教学,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这就给我们语文老师以深刻的启迪,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那样的语文太狭隘了,那样的语文就与生活脱节了,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应该是极具开放性的,语文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即语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呢?

一、语文课堂援引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封闭的,它应该具有开放性,应该与生活密切相连,如《春联》一课,课文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特点,尤其介绍了春联的对仗关系,只读课文的一、两个例子学生还不能体会春联的这一特点,尽管课堂上老师声嘶力竭,但学生却依然似懂非懂。所以上课前

让孩子们先去搜集自己家或邻居家张贴的春联,并认真诵读揣摩春联所传达的丰富内涵。有了课前的准备,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文中出现的春联,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对春联的认识自然深刻,对春联文化也充满兴趣,语文课堂因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再布置学生春节来临时为自己家选上几幅合适的春联,并帮助家长一起张贴,感受春联给春节增添的喜庆气氛,了解更多的有关春联的知识,仿照自己搜集的春联创作春联。这样由生活引进课堂,再由课堂走向生活,学生对春联的认识更丰富,学习也由课堂引向生活。

语文课堂走向生活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不但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而且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所以教师要开放教材,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从大自然中学语文,感受生活。

二、在生活中认识汉字

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孩子还没有开始小学生活就已经认识很多的汉字了,其实这些孩子是从生活中学来的,如经常带孩子去“大润发”购物,家里经常会收到“大润发”的广告纸,慢慢地不管这几个字出现在哪里,孩子都会认出来。同样像“牛奶、薯片、面包、小馒头”等等受孩子欢迎的小食品的名称,他也能准确地认出来,其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对自己喜欢吃的食品特别在意,把食物与包装上的字联系起来,不经意间也就认识了。经常

看天气预报的孩子会认识“北京、天津、上海”等词语,因此无论带孩子到什么场合,我们都应有意识地教孩子辨认“中国银行,鼓楼商场、邮电局”等等的标识,反复几次这些字由陌生到熟悉,孩子就轻松认识了,孩子的识字量会大大增加,阅读能力也自然增强。

我们在教学中还发现,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量较大,极容易出现错别字,不少老师让孩子反复抄写,反复默写,反复订正,直弄得孩子们看见生字就害怕。如果我们组织一次“啄木鸟在行动”上街找错别字的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会明白写错别字会造成一些误会,会闹出一些笑话,孩子们学习生字时就会格外在意,特别是他们自己找出的错别字更会印象深刻,绝不会再犯如此错误,效果远远比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改正几个错别字的强得多。

三、在生活中进行交际

口语交际旨在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交流,我们常常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准确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叶圣陶老先生认为:“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学习交际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能和别人进行沟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学习交际的最好的课堂是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交际的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

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园地,使学生在其中学以致用,获得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逐步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打电话到会客人,从学会请教到请求原谅,从同学争辩到发表演讲„„无一不是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运用。

四、在生活中学会写作

写作是令大多数孩子头疼的问题,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学生常常感到头脑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根本无法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孩子无奈之下胡编乱造。“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与其让学生在课堂上冥思苦想,倒不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寻找素材。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红的花,绿的草,刚钻出脑袋的竹笋,小河里荡漾的碧波,游来游去的小蝌蚪„„这一切的一切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春天的模样。他们眼中有了春天,心中有了春天,笔下才会流淌出春意。再如低年级孩子写一次有趣的游戏,有些老师认为平常孩子们做过游戏,让他们回忆回忆就可以写了,殊不知低年级孩子对已经过去的事情的印象是模糊的,此时让他去写无疑会出现干巴巴、空洞的现象,而有意识的组织一次游戏,让孩子们痛痛快快过把瘾再让他动笔,他会文思涌动的。

当然要想学会写作还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关注生活,学会积累,厚积方能薄发,这就要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与生活有天然的割舍不断的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自由积累的天地,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引进课堂,成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让生活走进学生的文章,勤写日记是很好的方法,学生每天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但可能在孩子的眼里就是千篇一律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及时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写作积累素材。

五、在生活中积累语文

语文是一种积淀,学习语文可以使我们感悟生活,感悟美,而这种感悟本身又不可能脱离生活,从而成为我们语文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一旦成为一种自觉,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以至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电视节目里有语文,大街上的广告牌、宣传画里有语文,旅游胜地、公园里有语文,草坪上的公益用语里有语文,繁忙的农田里有语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里也有语文,所以只有引导学生领会生活、积极参与生活,注重语文的运用和积累,语文水平便在生活中得以提高。

总之,生活是本,课堂是轴心。生活是正文,而书籍是注解。语文学习源于生活,触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走向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绝不能脱离生活而远离活水,我们的语文学习只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是一池活水。面对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更

应该跳出课堂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也许那儿的天空更蓝,那儿的天空别有一番滋味,那里的语文也更精彩,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会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篇:研究成果论文

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陈德华 朱谷莲

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中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身心获得迅速发展的黄金季节。而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那么,如何能使教师发挥最佳水平善教乐教,如何能让学生保持最佳状态善学乐学呢?这除了一些教师与学生本身的条件,如教师是否业务素质高,是否敬业;学生是否接受能力强,是否好学,最重要的恐怕是师生关系的处理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鲍温德研究了73名教师与10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贝尔斯特的研究也发观,一个厌倦而且绝望的教师,他的学生往往是没有生气和无精打采.日本的教育家在考察了类似的许多研究后,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教师态度温和这一变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呈正比。

然而,教学实际中,我们是否真正地地放下老师的架子,深入学生实际,落实了教书与育人这两项不可或缺的重任呢?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充当了良师益友的角色呢?是否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而做出了与学生心心相融的努力呢?

教师的某些不良表现,如: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爱心;对学生有明显的偏见;对工作厌倦;对前途悲观;贪图小惠;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过时;与家长矛盾冲突;语言行为不文明等都会从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反映出来,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甚至敌对心理,师生关系将形成恶性循环。

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四有”新人。而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目标只有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让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校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后才会得以实现。因此,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亲而不畏,严而不厉,直诚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自强的品格,形成愉悦的育人氛围,培养能适应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一、更新观念,以人为本,从教师入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以德育德,言传身教,用人格的力量吸引学生。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说明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很强的示范性。针对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我们首先从教师自身入手,身体力行。凡是要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自己首先应该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及时批阅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见到杂物主动捡起,自己在班级不能见到杂物旁若无物„„教师如此种种躬身力行,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同时,我们开展了“教师文明用语承诺”活动,规范教学用语,并建立由学生监督老师及教师之间互相监督的机制,教师在任何场合不讲脏痞话,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多用积极鼓励、表扬的语言,以微笑、平和的面容,民主商讨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学生犯错时,我们严肃但不粗暴,亲切但不失庄重。

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之间也主动地开展了“请讲普通话,使用文明语”活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时时挂在学生的嘴边,整个校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与文明的氛围,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显著提高。

另外,我们还设置了“校长信箱”,实行校长监督机制,进一步约束教师的行为。

2、用知识的力量感召学生。

为提高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我校每学期开展了新课程改革与校本教材培训,并分批派出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假期继续教育,同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与测试,通过测试,我校教师课件制作考试合格率达到目的100%,获得计算机高级技术水平的达到65%,同时,学校发动全体教师征订教学读物和党 政报刊等。

学校还积极倡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随笔和教育日记,变校本研究过程为教师理论学习,成果创造,专业成长的过程,促进更多教师成为学习型、科研型、反思型教师。

学习研究活动既巩固了教师的真才实学,又形成了真知灼见,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没有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是不会产生心灵撞击的火花的,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爱中有严,严中有情,从而动其心,导其行。

首先,我们开展了“心灵之约”活动,设立了“师生知音信箱”,并形成保密约定,让学生敞开心扉,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烦恼等对症下药,及时提出建议,给予疏导。如一个学生在给我的纸条上写着:“老师,我很努力,可英语单词我怎么也记不住,我对自己失望及了。”我给她的回条是:“你试着改变一下方法,读完后自己先书面测试自己的效果,长单词拆开记,实在不行口头、手头同时练,功到自然成,你会是最棒的。”后来的班干部竞选中,我又推举她为英语课代表,她的英语成绩果然飞速提高,且稳居前茅。

活动开展以来,我共收到百余张字条,我也及时给予了回复,字条寄托了信任,也凝聚了爱,学生的心理症状解除了,学生和老师也更亲近了,我们常常感受到学生对我们那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爱,教师节的鲜花和贺卡就是最好的见证。

其次,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有效化解师生矛盾,矫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当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或对老师不敬时,我们不是粗暴地训斥,而是深入了解其生活实际、家庭特殊情况等,了解其心理行为的细微变化,以情入理,从而矫正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4、用真理的力量说服学生。

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个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行为表现上也就千差万别,征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常采用单独谈话的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特别是关注班级中的典型学生,给予其尊重、关爱、理解与支持,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如我班一个叫杨子文的学生,思维较活跃,也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但迷恋上网,导致成绩不够理想,特别是数学几乎一窍不通。老师多次找其谈话,并反复声明:“老师一直对你寄予厚望,相信你完全能学好数学,提高成绩,如有困难,我们一起交流解决,好吗?”情与理的多次交流,让他终于感动并醒悟,他当即说:“老师,你放心,学不好数学我决不罢休”,后来,他果然表现得很积极,成绩也上升很快。

二、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让师生共长、共创、共乐,从而促进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们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将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着学校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

1、开展学习徐老“三个第一”活动,实施理想人格激励教育的探索,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梨江中学是由徐特立先生于1905年创办的,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被誉为”开创农村新式教育先声的最早的典范”(王首道题)。徐老的“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三个第一的精神一直是梨江人秉承的优良传统。我们课题组充分挖掘这一历史沉淀的人文资源,以徐老崇高的人格激励全体师生,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用徐老“三个第一” 的精神激励学生的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生平事迹教育。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师生了解了徐特立所处的时代背景,熟悉了徐特立的生平,为他的革命事迹所感动,激发了敬佩、仰慕之情。徐特立的人格魅力敲开了中学生的理想之门。在这个阶段,学校方面修建了徐老纪念室和徐特立铜像广场,充分展现了历史沉淀的人文资源。另外学校还“硬化”了绿化建设和亮化工程,营造了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我们课题组则依托学校资源和良好的文化背景,以演讲、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同时,主动的了解徐特立先生的事迹。第二,人格理想教育。这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概括性的理想。在这个阶段我们依托学校优势,组织师生参观学校的徐老纪念室,并通过播放反映徐老革命生活的系列影片,组织学生进行写观后感、讲徐老故事竞赛、演讲赛等形式,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明理”“动情”阶段,引导学生不断汲取徐特立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把徐特立的理想人格内化到自身的精神世界中,从而转化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第三,精神提炼教育,使学生深入认识到人生的社会意义。2005年是我校的百年校庆,我们课题组不失时机的组织了各项活动,以徐老“三个第一”激励学生的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热潮。校广播站成了学徐老精神的最佳宣传窗口,校宣传栏上学生的学徐老精神读后感、观后感数不胜数,理想前途教育讲座、宣传徐老“三个第一”的文娱节目层出不穷。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扶贫助学”活动与“敬老助残”活动,积极争做奉献标兵、优秀学生。梨江校园内,团结友爱,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2、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文化。

A、静态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主要措施:

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②用好 “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

④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设置奖状区,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班级主人公意识。⑤注重黑板报设计,做到不流于形式。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B、动态文化建设

所谓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措施主要有:

①上好每周的班会课,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②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③利用读报课搞好一系列活动。例如:才艺展示活动、“读书会”活动、辩论赛等活动。

④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例如给学生组织编写话剧剧本,一起编排一起制作道具,指导演出,并将他们的表演录音录象,将整理的资料在班级放映,这样不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又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⑤给班级中那些需要关心爱护的特殊家庭的学生开生日聚会,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⑥以一些感恩教育或励志教育的题材拿到班级活动中去感受和讨论。例如《中国骄傲》《感动中国》《岩松看日本》《鲁豫有约—隐形的翅膀》等都是我们教育学生使用过的题材。

⑦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收集并整理励志、感恩教育题材的影象资料,利用班会和自习的时间放映给学生看,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和素质。

⑧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网上给学生批改作业,交流心理,这样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很有信赖感。

三、以科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最重心,人际关系才是促进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上课不应是枯燥、无聊的,学习应该是令人兴奋、向往的,教室是温暖、快乐的园地。教师不必刻意扮演角色,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和“你”面对面坦诚相见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经验是: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变灌输式教学成为平等式交流。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能产生激情、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及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做法是:

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所有的学生以真诚的微笑;把表扬奖励带进课堂,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赏识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变观点的灌输为朋友般的交流。事实证明,我们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信任,消除了隔膜,也更融洽了师生关系。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享受问的权利,充分享受读的时间,充分享受讲的机会,充分享有做的过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掘,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重视反馈,事半功倍

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可,中学生尤其如此,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其潜能得到发挥。心理学家杰斯莱尔说:“赞扬就像温暖人们心灵的阳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它。”教师要乐于夸奖,勤于肯定,善于表扬。因此,在学生上交的课堂反馈意见后,我都会认真的写上鼓励性的一段评语,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谐的育人氛围,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课余朋友式的探讨交流,使师生之间形成了心灵的默契,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四、创设“家长学校”,使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还需要社会和家庭诸方面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学校、家庭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又起着主导作用。在如何形成这种教育合力的工作中,我们主要措施如下:

1、增进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

学生、家长之间应加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表现进行沟通。如 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及自己的愿望向学生讲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打算告诉父母。这样既能消除隔阂,增加信任感,家长又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分析其学习情况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忠告。所以我们在切实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会适时的创设一系列学生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机会。例如校园文艺娱乐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并同台演出,家长座谈会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学生定期写好《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则写好《给孩子的寄语》等等,这些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与家长间信任度,让家长更为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有助于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好学生。

2、加强学校、家庭间的合作

首先,以家长会为媒介,使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但传统的家长会没有很好的起到家长与教师、家庭和学校相互交流信息,相互支持理解的作用。因此,我们改革了家长会的召开形式。例如,家长和老师对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家长围成一个个小组,就家教中的难点和突出的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教子真经;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家长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做游戏,共同感悟沟通和信任的重要;家长会是师生和家长一起去参观游览,这样,孩子平时在集体中的表现,家长一目了然„„

其次,我们学校个班级都设置了家校联系册,对学生进行定期家访,每周进行一次重点家访。平时班主任也经常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增强信任,加强合作。

另外,学校还设立“家长学校”,经常把家长请到学校,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使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与老师共同努力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公开周活动,真诚邀请家长听课,让家长直观了解教学流程和学校教学面貌。

2008年6月

第四篇: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孩子的天性是玩,从学生的天性出发,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上学生保持浓厚而长久的兴趣,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主动学习,所有的知识在被快乐而积极参与的吸收并且被灵活的运用。

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游戏教学法”注重学生参与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课堂气氛随着游戏的介入显得更加活跃、灵动。在教学中很多游戏的介入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会信息技术的知识。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个个都是主角,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从而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游戏教学法中,有很多游戏是需要很多人去完成的,所以必须要有团队的协作才能完成任务。在学生好胜心的驱动下,他们就会团结起来和其他小组进行竞争。因此学生在游戏教学中逐渐锻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

4、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有着丰富的模仿才能和创造潜能。游戏教学法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最大程度地解放了学生的手、脑,从而学生的身心也得到了全面解放,其创造性也会被最大限度的激发,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

实践证明:游戏教学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游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教学法就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天性爱玩,在课堂上让每个孩子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求知欲,让学生每个学习段段都有一个小小的奋斗目标,而且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练习兴趣浓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在教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很快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游戏中,教师只要在操作中适时引导、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技能。当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机会,希望学生在课下能够摸索出提高游戏成功率的机会,并应该提醒学生:我们在课堂上安排游戏,并不是鼓励大家课后任意玩那些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游戏,我们需要的是对大家有帮助的益智游戏,大家应该将学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虽有收获,但也遇到了一定困难,现总结一下经验:

1、合理分配游戏时间

即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游戏的时间,有目的、有节制地进行了一些益智性游戏操作。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游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2、选择的游戏要讲究多样性、趣味性

3、要准确把握游戏的尺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上一定要把握游戏的尺度,不能过度依赖于游戏,要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掌握知识,而不是单纯地玩游戏。课堂之余,也要引导学生选择思想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游戏,有节制地安排一守时间进行操作。

4、游戏教学后要及时给予评价。游戏结束时,应给予准确的评价:评出胜负,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及时改正意见措施。

小课题研究背景资料: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游戏式教学法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把握中职学校专业课教育的内涵特质,研究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合适的游戏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提高。教师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再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3、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还要对实施作理论分析和不断地总结提升。在研究中进一步加强反思,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4、比较法:在实验中,根据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发展情况进行各方面的测试,然后比较分析,再进一步地探索不断地给予评价与总结。

第五篇:校本研究成果

【校本研究成果】+郑絮丹遂平县

下面我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教学领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单纯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要为教学服务,而没有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所以造成只强调教育技术有形的媒体技术,而不重视教育技术无形的系统技术,忽视了数据处理及媒体资料利用等功能,违背了教学规律。因此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也就是课程整合的问题,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给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为我们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都提供了更深更广的可挖掘潜力。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又为我们提出了崭新而丰富的总目标。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

一、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学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课件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美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美术教师应多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考虑,根据需要把一部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所有美术资料,如录像、图片等进行整理传输到计算机上转化为数字信息。

二、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对九年级的学生,突出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具体内容如《民间艺术作品》、《中国建筑介绍》、《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精美的邮票》等和通过一系列的浏览、收藏,再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学生网上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彼此交流观点、共享信息,相互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评价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应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品格,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幼儿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的突破。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角等多样化的外部剌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投影屏幕,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记忆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想象。但是在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的同时,仍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师生在网络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即教师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2.辩证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施能力。例如:能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学习最优化的能力等。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评价能力。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应能利用结合校本的“整合”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以及系统科学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及有关资源促进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和终身学习。

下载研究成果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成果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成果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各项研究已经按照计划如期完成,期间我们广大师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第一、自主学习,就是让......

    专题研究成果

    写字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朱烟墩小学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

    《研究成果总结》

    洒力池小学 课题研究成果阶段总结 本学期,我校就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研究,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是......

    错别字修改研究成果

    错别字修改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然而,有些人却不正确地使用它,常常因此闹笑话或发生不良的后果。哪些字很容......

    研究成果的形式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 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有两大类:一类是教 育科研报告。一类是教育科研论文。 (一)研究报告: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活动......

    低语教研组研究成果

    一年级识字教学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利用教......

    历史课题研究成果

    浅谈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渗透 “自主探究、多维互动”的学习方式 郑国良 普通初中新课程倡导通过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初中生自主获取知识,使人摆脱传统知识的钳制,走向对......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课题组 学生是一座资源宝库,激发学生内心潜能,学业成绩才能发挥效益成为道德品质的杠杆。 农村中学留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