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年度代表性教案、论文、研究成果Microsoft Word 文档
代表性教案4份
21.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加强诵读训练。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 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 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强调以下内容: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 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俨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为具言所闻 向,对 2)乃不知有汉:竟 :乃大惊:竟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 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髦: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诵读训练。(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 “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1.学生齐读课文。2.学生自己朗读。
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若时间允许,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三、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 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 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 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 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 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 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 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
....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 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 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第三课时
一、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说明主要从情节的曲折离奇,悬念迭出这一方面来考虑,如学生有其他方面的体 会,也应认同肯定。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 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 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 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 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 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二、背诵默写课文。
齐备——同座背诵——分小组背诵——个别抽背——分段默写——同座批改,教师巡查——组长登记。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花源(理想社会)发现 ——进访—— 再寻 鲜美缤纷 忘~逢~异~穷平旷伊然良田美池桑竹 怡然大惊叹惋 处处志之 遂迷未果
22.短文两篇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陋室铭》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教具: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板书课题及作者。)2.介绍作者及文体。(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要求:记住作者及文体。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2.本文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明确:(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指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2.统领全文的词语是哪个词? 明确:(德馨。)3.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写,抒发了作者高雅自适的生活情趣。)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5.研读赏析并阅读全文。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①解释下列词语。名 灵 劳形 ②文章点题句是什么? ③以古代圣贤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④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什么? ⑤文中的“仙”和“龙”比喻什么样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词是什么?(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明确:
(①著名。灵异。使身体劳累。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④“孔子云:何陋之有?”⑤品德高尚的人。德馨。)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进行。)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点题 德馨 室 写景状物 室内人 高雅情调 言志 君子
山、水------陋室-----诸葛庐 子云亭------何陋之有 名、灵------德馨-----环境 交往 情趣----陋室不陋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周敦颐
一、教学目的
1、知 识: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习以莲喻人的写法。
2、能 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3、德 育:学习莲花的高贵品质。
4、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5、目标难点:以花喻人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一课字词
(二)由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让学生读自己查阅的关于赞美莲花的文章或片断(5分钟)。教师总结的基础上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和作者),看他是怎样抒发对莲花的赞美之情的?
(三)作者简介(见课文下注释)
(四)解题:“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很讲究辞采,跟现代杂文或杂感相近。作者到底抒发了对莲花的哪些喜爱之情呢?
(五)请听课文朗读的录音,给生字注音。
(六)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难字词,理解文意。
“甚”“蕃”“独”“予”“濯”“清涟”“妖”“蔓”“益” “净”“植”“亵玩”“隐逸”“鲜”“宜乎”
(七)学生读一句原文,翻译一句。
(八)分析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写的是什么?“予独爱莲? ① “我”为什么独爱莲?因为莲的形象和品质。莲有怎样的形象和品质?比喻了怎样的人格和气节? 7个短语
让学生先翻译这7个短语,再说比喻意。
教师归纳:文中对莲的描写包括7个短语,句句写莲,而又语语喻人。写莲的可爱形态,也就是写君子的高尚气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的是莲花的洁身自好,不以妖艳取悦于人。比喻了人既不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茎挺直独立,决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达正直,不结党营私。
“香远益清”——写莲的芳香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而越发清香扑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亭亭玉立,纤尘不染,任人观瞻,而有凛然不可侵犯的风姿。喻人的庄重仪态,高尚气节,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这7个短语从七个方面写莲,合起来描写莲的整体形象。充分说明了“予独爱莲”的原因。同时也为下一部分抒发感慨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可听一句朗读录音跟读一句)③再引导学生开展背诵竞赛,3分钟背下的加分。
2、学习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写了什么?莲花的比喻意义。
②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衬托手法。从菊的“隐逸”来旁衬;从牡丹的“富贵”来反衬。③概括莲花高尚品质的一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结: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写法,以“花之君子”一语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九)作业:192页二、三;默写全文
三、目标形成性检测内容,实施手段及方法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投影):可爱者甚蕃; 濯涟清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回答: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7个短语)莲花的这些品质比喻了哪些人格?
四、板 书 设 计
爱莲说 周敦颐(总提)
可 爱菊———“花之隐逸者也”——鲜有闻 爱 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众矣 者 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花喻人)
甚 爱莲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花之君子———————同予者何人 蕃 不可亵玩
洁身自好
第三课时 强化文言文知识及背诵默写。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苔痕()鸿儒()案牍()甚蕃()德馨()淤()泥 洗濯()清涟()隐逸()亵()玩 鲜()有闻
二、解释下列词
斯()是陋室 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
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四、阅读训练 ㈠课内巩固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名:(2)灵:(3)德馨:(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4.请你试着对对联。
(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 下联: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妖: ②益: ③植: ④鲜: ⑤宜:
2.:“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
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
莲文化的魅力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用文字、图画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德育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课时安排:1课时 一.活动构想:
1、指导思想:
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表现。
2、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指导探索 实践体验
指导学生以八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包括:(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2)莲的历史、品种(3)莲的图片、工艺品(含邮票、明信片、挂历、水墨画等)(4)莲的美食和药用(5)莲的名胜古迹
(6)莲的诗文、故事、传说(7)莲与佛教的关系
(8)通过对莲的观察与欣赏,以“我心目中的莲花”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一 幅 画;或出一期手抄报。
(9)回顾自己对莲文化的探究过程,用三两句话来谈谈自己对探索事物的感受和体会。第二阶段:成果汇报 资源共享
二、活动过程:
导入: 上周我们布置了对莲文化的探究活动,相信同学们收获一定不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和分享一下探索的成果吧!(出幻灯片头:《莲文化的魅力》)板块一:《千姿百态的莲花》——莲花图案欣赏
1、先展示各组学生收集的图案。(软盘或图片等,评A、B、C三等)
2、再展示教师收集的图案。(出示幻灯一:《千姿百态的莲花》
板块二:《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出幻灯片二:《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一)
1、小组必答题:
(1)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在地球上已存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学名是什么?
(2)出于对莲的喜爱,人们给莲花起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
(3)人们利用莲制作了许多美味佳肴。你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吗?(请从名称、用料、特色方面进行说明。)(出幻灯片二:《你答对了吗?》)
(师生对照答案,为各组评分,按A.B.C三等)出幻灯片三:《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二
2、小组抢答题:
(1)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有哪些地方?请列出三处来。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扬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白河镇等
(2)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经里常把寺庙称作什么?把和尚穿的袈裟又称作什么? 寺庙——莲舍 袈裟——莲服
(3)许多名山大川里都有“莲花峰”,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吗?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福建武夷山------(4)除了制作美味佳肴外,莲还有许多药用功能。你能举出一例来说明吗? 李时珍《本草纲目》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
莲藕:主治热渴,散留血,生肌。
(5)成语“藕断丝连”大家并不陌生。但你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吗? 这是由于藕中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
(6)关于莲的故事传说,在我国古代也是非常之多。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其中的一个吗?(略)(统计学生得分情况,表扬、鼓励。分A、B、C)
板块三:《我心目中的莲花》——学生作品展(出幻灯片四:《我心目中的莲花》)
1、学生美术作品展:书法、图画等
2、学生优秀文章朗读:(由作者读,先选好作品)(教师组织评分,掌声鼓励,分A.B.C三等)板块四:《赞莲诗文欣赏》——莲花诗文会
自古以来,莲就是人们歌咏的对象,先请学生展示:
1、先展示学生收集的诗文。(软盘或手抄报,评A、B、C三等)
2、再展示教师收集的诗文。(出幻灯片五、六:《赞莲诗文欣赏》)还有我们学过的散文《爱莲说》(师生一起背诵------)
当然,写莲的诗词曲赋远远地不止这些,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收集、整理一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板块五:《莲与工艺品》——莲在工艺品上的形象。
除了食用和观赏外,自古以来,在许多工艺品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莲的形象。
(出幻灯片七、八:《莲与工艺品》)当然,除了我们今天所展示的以外,人们还利用各种煤体来展示莲的风采。(展示学生收集到的邮票、明信片、挂历等)板块六:《莲与生活》——总结、拓展、延伸
(一)总结: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领略了莲文化无穷的魅力,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小吧。可惜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们还有很多东西无法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我想课后我们可以再说说。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感受和体会吧!你能用三两句话来说说吗? 为了抛砖引玉,老师先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幻灯片九:《通过探究,我体会到了-----》)再请同学们说说。(统计各组得分,评出一、二、三等奖)
(二)拓展、延伸
(出幻灯片十:《深入探究,新的成功在向你招手-----》)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与莲花有关的事物或现象。如黄山著名的莲花峰。6月24日是传说中莲花的生日,澳门的标志中有莲花的图案------请你再列举一些与莲花有关的内容,并以手抄报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
2、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除了莲以外,你觉得还有什么事物也值得去深入探究?试参照这次对莲文化探究的模式,去深入探究一下,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
课型:新授课
目标:学会如何去判断“之”字的各种用法 重点难点:掌握文言文“之”字的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为代词,作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
论文2份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
初中语文组:余芬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作文如何做到内容充实
南宁九中
余芬
这里的“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和数据资料等等。“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从学生的高考和中考作文来看,“内容”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单薄,能够有力地表现和说明中心的材料太少,还有就是材料不典型、不新鲜,不管写什么题目都是那几个“永恒”的例子或内容。高中生总是让司马迁、屈原、孔子、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名人在自己的的议论文里“走了”一遍又一遍,初中生一些人物必写母亲父亲,且必是父母如何如何爱我这类的内容,一写事件必是我与朋友的交往及矛盾。这样一来,内容的充实自然会大打折扣。而内容恰恰是文章价值的决定因素,材料又是内容的基本载体。这就要求学生要挑选健康的、熟悉的、新鲜的、独特的、典型的材料,或要从新的角度来使用旧材料。于是,要求学生多积累材料,挑选材料。
方法一:关注社会人生
经常见到有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眉头紧锁,绞尽脑汁,无话可说,无文可作。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材料。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文的关键在于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能够灵敏捕捉的心。没有关注社会,体味人生的主动的积极的意识,生活中大量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材料,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要使作文内容丰富,平时就要注意关注社会人生。“文章合为时而著”,要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佳作,平时必须细致观察,重感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关注自然,关注热点。当前社会发展迅猛,我们要随时看,细仔听,做有心人,了解社会,体察社会。对于众多的社会问题,中学生不要求了解得全面、细致,但略知一二还是应该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见解。对社会热点问题要大胆采撷,并有正确的认识。总之,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想写出好文章的同学,要在“生活”这一关上认真下功夫,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受。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越多,写作的素材越丰富。如果你能够主动地多感受、多观察,多积累,你的审美感受就会愈来愈多,你的眼光就会越来越独到,你便会产生无法抑制的写作冲动,也就能写出美文佳作了。可采取的参考方法是:
1、进行课前5分钟让学生“发布”见闻。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某个主题的生活观察或社会观察,如,让学生观察环境卫生情况,观察上下班交通情况等并发表见解。
方法二:积累有关素材
陆游曾说过:“恨渠生来不读书,江山如此一句无。”是说面对如画的江山美景,却吟不出一句诗来,就因为穷书翁不读书,见而不识,自然不能触发诗兴。相反,一个“劳于读书”见多识广笔力娴熟的人就会“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因此,作为一考生,平时就要博览群书,积累有关素材。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的形式。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别人的提问“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阅读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务必重视阅读,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学生每天可读20分钟左右的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可将课本中的材料,压缩提炼成几十个字,记在本子上;可把对自己有触动的内容随手抄录下来,进提梳理归类。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的素材将会越来越丰富,作文的时候也就会得心应手了。可采取的参考方法是:
1、开展阅读交流会,同读一本书并写体会然后进行鉴赏交流或讨论。
2、做读书笔记、摘抄,并定期朗读。
3、可以利用教室里的电视或多媒体设备摘录一些社会焦点新闻或有关国计民生问题的社会报道让学生观看等等,督促学生进行课外积累。
方法三:精心选择材料
就象蜜蜂采花,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一样,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精心选择材料。写作时,应该选取哪些材料呢?我认为,一、写作时必须选择那些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在题目所允许的范围里,考虑在自己所贮藏的素材中,有哪些材料符合题意的要求,就应该选取它们,而与题意毫无关系的材料,就要毫不可惜地舍弃。
二、同时还要根据立意,精心选取精当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才能够揭示事物本质,更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更有表现力,更有感染力,更有震撼力,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选材需要慧眼识珠的见识,不能以“捡到篮里就是菜”的态度来敷衍,否则不可能选出典型的材料。
三、也要选择新颖的、独特的材料。俗话说:“隔夜好茶不好喝。”有些材料人人皆知,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当然许多材料不是新的,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题,也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例如:写雪,可以从反面角度来立意,可从雪融后水质污浊,以此来批评学藏污纳垢、粉饰丑恶的本质。写母亲,可从作者的角度立意,写自己如何感激和关爱母亲。
总之,写作的素材要靠平时积累,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记录。现代的各种传媒,都是我们获取信息、获取素材的来源。材料积累多了,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写作时,才可以左右逢源,内容充实。
研究成果1份
第二篇:研究成果论文
研究成果论文: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知识生活化
课题组负责人:刘玉君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又要拓展空间,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让学生综合地学习语文,用语文“;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这些理念和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操作的时候,往往迷失了方向,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些东西只是作为一种意识而存在,却没有转化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推动力。实际上,儿童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让儿童观察,体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儿童亲近了自然,接触了社会,体悟了人生,周围世界在活动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校内外生活,联系家庭生活,联系社会生活学语文,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一、联系学校生活,学语文:
1、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语文:
学校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是语文教学的资源,语文教育无处不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创建人文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作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途径。(1)让墙壁说话:每学年的教室布置中,张贴名人名言,名人名画,通过文字的表白,图画的昭示让学生通千
古,博内外,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2)让教室增辉:班级设立了图书角等,让学生在富有书香的环境里自由读书,感受人间真情。(3)要求每位学生动手创办《手抄报》。
2、联系课堂,拓展延伸学语文:
在教学中,我是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对“只有一个地球,如果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这句话提出了质疑:“茫茫的宇宙中,难道真的没有人类居住的星球吗?”我紧紧抓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确定“宇宙中真的没有人类居住的星球吗?”这个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有捕捉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意识;其次,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这些疑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
又如学过《猴王出世》一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活动作业:
(1)看一看:课余利用一周时间阅读《西游记》一至七
(2)演一演:选一至七回中的小故事给大家表
(3)读一读:选最精彩的片断给全班同学有声有色的朗
(4)比一比:对“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列举一
(5)讲一讲:看谁能完整,生动,具体的讲一段《西游记》中的小故
(6)写一写:我眼中的孙悟空
3、利用主题班会学习语文:
本学期,我们班举行“春的旋律”主题班会。
(一)活动背景:学习了《燕子》和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三首》后,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把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内容整合在一起。
(二)活动过程:1.学生自主确定活动小组,或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歌曲;或画春天的画;或采集蝴蝶,其它昆虫的标本;或拍摄有关春景的照片2.举行“春的旋律”主题班会,展示成果
1.唱春天的歌,如《春天在哪里》 ○2.背春天
(三)成果形式:○
3.有表情的朗诵春天的散文,如朱的古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自清的《春》,自编自演《春天的故事》。
4、开展兴趣小组:
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读书,研讨,演讲,创作,引导他们探究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的情操,发展个性特长。如故事演讲小组,文学创作小组,课本剧表演小组。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创造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二、联系家乡资源学语文:
我们是农村学校,在教学中让学生紧紧抓住家乡的特产,展示家乡特产,不但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激情,还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举行家乡“农产品博览会”活动,活动分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融入生活,收集材料:
学生自主组合若干小组,以农产品为话题,从不同角度去了解有关知识。
第二:深入采访,做好调查:
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搜集的素材和资料中发现的问题,做一些采访与调查,要求做好记录。有的学生去种植基地,采访有经验的老农;有的进入农贸市场,做农产品销售的调查;还有一些同学参观了农产品加工厂。
第三:交流心得,展示成果:
各小组分别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交流搜集过程中的得失,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有的是采访录音;有的是图片;有的是录像;有的是建议书;有的是创作的广告词。总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又如,我们学校是中英基础项目学校,每学年都要接受上级的督导,开学初,为了搜集社区的变化,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举行“画家乡,说家乡”活动。
(一)画家乡,主要标出家乡的变化
(二)夸家乡,让学生写出赞美家乡的片断,诗歌等
(三)评家乡,通过图文说出家乡的变化,优势,劣势
这项活动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器官,让学生接近生活,源于生活,通过与往年图画的对比,反映出家乡的变迁,而且为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联系社会生活,学语文:
当今社会,生活语文极其丰富,广阔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自然世界,七彩斑斓的空间媒体,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绝好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学语
文。
1、走进自然文化: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在自然文化中,以观察,感受,体验为途径,构建“季节单元”,如春天到了,以农村春天特征为主题,让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颂春天”,以生动感性的自然生活为素材,丰富学生的语文能力。
2、走进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显现出鲜明的本土风情,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让学生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以节日为平台,为创作创造时机。如“春节主题”:“做春节——玩春节——写春节”的活动,不仅培植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情结,更让学生以习作的方式承载起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使命。
3、走进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适合学生写作的情境、素材,资源触手可及,乡土景观,民间艺术,民间工艺都能为学生营造一个习作氛围。如“可爱的家乡”活动中,让学生在熟悉的地方发现新的风景。主题一:“有趣的地名”,让学生通过访问,了解家乡地名的由来。写作的内容有:以地名的由来写故事,写民间传说。主题二:“神奇的瑰宝”,向亲人或民间艺人学习一种民间工艺的制作,如当地的“草辫工艺”,“根雕工艺”,“刺绣工艺”,写一篇解说词,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地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乡风民俗中走进写作,融于表达,乐于交往。
4、走进社会实践文化:
一是开展让学生走上马路当小交警,走进商场当售货员,走上街头去当错字检查员活动。
二是通过实地参观名胜古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是进行反馈表达活动,让学生将各种活动过程,参与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
总之,语文同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的实践和学习,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就应倡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
第三篇:研究成果论文
研究成果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课题组教师:刘丽影
内容摘要:
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才有源头活水。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援引生活,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会交际,学会写作,在生活中积累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关键词:
生活语文在生活中识字、交际、写作、积累语文知识。正文: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人文化的教学,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这就给我们语文老师以深刻的启迪,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那样的语文太狭隘了,那样的语文就与生活脱节了,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应该是极具开放性的,语文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即语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呢?
一、语文课堂援引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封闭的,它应该具有开放性,应该与生活密切相连,如《春联》一课,课文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特点,尤其介绍了春联的对仗关系,只读课文的一、两个例子学生还不能体会春联的这一特点,尽管课堂上老师声嘶力竭,但学生却依然似懂非懂。所以上课前
让孩子们先去搜集自己家或邻居家张贴的春联,并认真诵读揣摩春联所传达的丰富内涵。有了课前的准备,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文中出现的春联,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对春联的认识自然深刻,对春联文化也充满兴趣,语文课堂因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再布置学生春节来临时为自己家选上几幅合适的春联,并帮助家长一起张贴,感受春联给春节增添的喜庆气氛,了解更多的有关春联的知识,仿照自己搜集的春联创作春联。这样由生活引进课堂,再由课堂走向生活,学生对春联的认识更丰富,学习也由课堂引向生活。
语文课堂走向生活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不但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而且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所以教师要开放教材,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从大自然中学语文,感受生活。
二、在生活中认识汉字
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孩子还没有开始小学生活就已经认识很多的汉字了,其实这些孩子是从生活中学来的,如经常带孩子去“大润发”购物,家里经常会收到“大润发”的广告纸,慢慢地不管这几个字出现在哪里,孩子都会认出来。同样像“牛奶、薯片、面包、小馒头”等等受孩子欢迎的小食品的名称,他也能准确地认出来,其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对自己喜欢吃的食品特别在意,把食物与包装上的字联系起来,不经意间也就认识了。经常
看天气预报的孩子会认识“北京、天津、上海”等词语,因此无论带孩子到什么场合,我们都应有意识地教孩子辨认“中国银行,鼓楼商场、邮电局”等等的标识,反复几次这些字由陌生到熟悉,孩子就轻松认识了,孩子的识字量会大大增加,阅读能力也自然增强。
我们在教学中还发现,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量较大,极容易出现错别字,不少老师让孩子反复抄写,反复默写,反复订正,直弄得孩子们看见生字就害怕。如果我们组织一次“啄木鸟在行动”上街找错别字的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会明白写错别字会造成一些误会,会闹出一些笑话,孩子们学习生字时就会格外在意,特别是他们自己找出的错别字更会印象深刻,绝不会再犯如此错误,效果远远比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改正几个错别字的强得多。
三、在生活中进行交际
口语交际旨在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交流,我们常常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准确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叶圣陶老先生认为:“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学习交际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能和别人进行沟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学习交际的最好的课堂是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交际的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
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园地,使学生在其中学以致用,获得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逐步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打电话到会客人,从学会请教到请求原谅,从同学争辩到发表演讲„„无一不是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运用。
四、在生活中学会写作
写作是令大多数孩子头疼的问题,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学生常常感到头脑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根本无法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孩子无奈之下胡编乱造。“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与其让学生在课堂上冥思苦想,倒不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寻找素材。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红的花,绿的草,刚钻出脑袋的竹笋,小河里荡漾的碧波,游来游去的小蝌蚪„„这一切的一切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春天的模样。他们眼中有了春天,心中有了春天,笔下才会流淌出春意。再如低年级孩子写一次有趣的游戏,有些老师认为平常孩子们做过游戏,让他们回忆回忆就可以写了,殊不知低年级孩子对已经过去的事情的印象是模糊的,此时让他去写无疑会出现干巴巴、空洞的现象,而有意识的组织一次游戏,让孩子们痛痛快快过把瘾再让他动笔,他会文思涌动的。
当然要想学会写作还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关注生活,学会积累,厚积方能薄发,这就要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与生活有天然的割舍不断的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自由积累的天地,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引进课堂,成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让生活走进学生的文章,勤写日记是很好的方法,学生每天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但可能在孩子的眼里就是千篇一律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及时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写作积累素材。
五、在生活中积累语文
语文是一种积淀,学习语文可以使我们感悟生活,感悟美,而这种感悟本身又不可能脱离生活,从而成为我们语文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一旦成为一种自觉,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以至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电视节目里有语文,大街上的广告牌、宣传画里有语文,旅游胜地、公园里有语文,草坪上的公益用语里有语文,繁忙的农田里有语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里也有语文,所以只有引导学生领会生活、积极参与生活,注重语文的运用和积累,语文水平便在生活中得以提高。
总之,生活是本,课堂是轴心。生活是正文,而书籍是注解。语文学习源于生活,触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走向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绝不能脱离生活而远离活水,我们的语文学习只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是一池活水。面对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更
应该跳出课堂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也许那儿的天空更蓝,那儿的天空别有一番滋味,那里的语文也更精彩,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会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研究成果论文
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陈德华 朱谷莲
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中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身心获得迅速发展的黄金季节。而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那么,如何能使教师发挥最佳水平善教乐教,如何能让学生保持最佳状态善学乐学呢?这除了一些教师与学生本身的条件,如教师是否业务素质高,是否敬业;学生是否接受能力强,是否好学,最重要的恐怕是师生关系的处理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鲍温德研究了73名教师与10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贝尔斯特的研究也发观,一个厌倦而且绝望的教师,他的学生往往是没有生气和无精打采.日本的教育家在考察了类似的许多研究后,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教师态度温和这一变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呈正比。
然而,教学实际中,我们是否真正地地放下老师的架子,深入学生实际,落实了教书与育人这两项不可或缺的重任呢?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充当了良师益友的角色呢?是否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而做出了与学生心心相融的努力呢?
教师的某些不良表现,如: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爱心;对学生有明显的偏见;对工作厌倦;对前途悲观;贪图小惠;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过时;与家长矛盾冲突;语言行为不文明等都会从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反映出来,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甚至敌对心理,师生关系将形成恶性循环。
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四有”新人。而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目标只有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让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校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后才会得以实现。因此,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亲而不畏,严而不厉,直诚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自强的品格,形成愉悦的育人氛围,培养能适应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一、更新观念,以人为本,从教师入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以德育德,言传身教,用人格的力量吸引学生。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说明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很强的示范性。针对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我们首先从教师自身入手,身体力行。凡是要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自己首先应该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及时批阅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见到杂物主动捡起,自己在班级不能见到杂物旁若无物„„教师如此种种躬身力行,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同时,我们开展了“教师文明用语承诺”活动,规范教学用语,并建立由学生监督老师及教师之间互相监督的机制,教师在任何场合不讲脏痞话,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多用积极鼓励、表扬的语言,以微笑、平和的面容,民主商讨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学生犯错时,我们严肃但不粗暴,亲切但不失庄重。
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之间也主动地开展了“请讲普通话,使用文明语”活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时时挂在学生的嘴边,整个校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与文明的氛围,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显著提高。
另外,我们还设置了“校长信箱”,实行校长监督机制,进一步约束教师的行为。
2、用知识的力量感召学生。
为提高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我校每学期开展了新课程改革与校本教材培训,并分批派出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假期继续教育,同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与测试,通过测试,我校教师课件制作考试合格率达到目的100%,获得计算机高级技术水平的达到65%,同时,学校发动全体教师征订教学读物和党 政报刊等。
学校还积极倡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随笔和教育日记,变校本研究过程为教师理论学习,成果创造,专业成长的过程,促进更多教师成为学习型、科研型、反思型教师。
学习研究活动既巩固了教师的真才实学,又形成了真知灼见,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没有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是不会产生心灵撞击的火花的,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爱中有严,严中有情,从而动其心,导其行。
首先,我们开展了“心灵之约”活动,设立了“师生知音信箱”,并形成保密约定,让学生敞开心扉,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烦恼等对症下药,及时提出建议,给予疏导。如一个学生在给我的纸条上写着:“老师,我很努力,可英语单词我怎么也记不住,我对自己失望及了。”我给她的回条是:“你试着改变一下方法,读完后自己先书面测试自己的效果,长单词拆开记,实在不行口头、手头同时练,功到自然成,你会是最棒的。”后来的班干部竞选中,我又推举她为英语课代表,她的英语成绩果然飞速提高,且稳居前茅。
活动开展以来,我共收到百余张字条,我也及时给予了回复,字条寄托了信任,也凝聚了爱,学生的心理症状解除了,学生和老师也更亲近了,我们常常感受到学生对我们那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爱,教师节的鲜花和贺卡就是最好的见证。
其次,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有效化解师生矛盾,矫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当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或对老师不敬时,我们不是粗暴地训斥,而是深入了解其生活实际、家庭特殊情况等,了解其心理行为的细微变化,以情入理,从而矫正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4、用真理的力量说服学生。
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个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行为表现上也就千差万别,征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常采用单独谈话的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特别是关注班级中的典型学生,给予其尊重、关爱、理解与支持,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如我班一个叫杨子文的学生,思维较活跃,也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但迷恋上网,导致成绩不够理想,特别是数学几乎一窍不通。老师多次找其谈话,并反复声明:“老师一直对你寄予厚望,相信你完全能学好数学,提高成绩,如有困难,我们一起交流解决,好吗?”情与理的多次交流,让他终于感动并醒悟,他当即说:“老师,你放心,学不好数学我决不罢休”,后来,他果然表现得很积极,成绩也上升很快。
二、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让师生共长、共创、共乐,从而促进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们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将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着学校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
1、开展学习徐老“三个第一”活动,实施理想人格激励教育的探索,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梨江中学是由徐特立先生于1905年创办的,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被誉为”开创农村新式教育先声的最早的典范”(王首道题)。徐老的“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三个第一的精神一直是梨江人秉承的优良传统。我们课题组充分挖掘这一历史沉淀的人文资源,以徐老崇高的人格激励全体师生,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用徐老“三个第一” 的精神激励学生的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生平事迹教育。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师生了解了徐特立所处的时代背景,熟悉了徐特立的生平,为他的革命事迹所感动,激发了敬佩、仰慕之情。徐特立的人格魅力敲开了中学生的理想之门。在这个阶段,学校方面修建了徐老纪念室和徐特立铜像广场,充分展现了历史沉淀的人文资源。另外学校还“硬化”了绿化建设和亮化工程,营造了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我们课题组则依托学校资源和良好的文化背景,以演讲、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同时,主动的了解徐特立先生的事迹。第二,人格理想教育。这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概括性的理想。在这个阶段我们依托学校优势,组织师生参观学校的徐老纪念室,并通过播放反映徐老革命生活的系列影片,组织学生进行写观后感、讲徐老故事竞赛、演讲赛等形式,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明理”“动情”阶段,引导学生不断汲取徐特立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把徐特立的理想人格内化到自身的精神世界中,从而转化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第三,精神提炼教育,使学生深入认识到人生的社会意义。2005年是我校的百年校庆,我们课题组不失时机的组织了各项活动,以徐老“三个第一”激励学生的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热潮。校广播站成了学徐老精神的最佳宣传窗口,校宣传栏上学生的学徐老精神读后感、观后感数不胜数,理想前途教育讲座、宣传徐老“三个第一”的文娱节目层出不穷。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扶贫助学”活动与“敬老助残”活动,积极争做奉献标兵、优秀学生。梨江校园内,团结友爱,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2、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文化。
A、静态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主要措施:
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②用好 “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
④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设置奖状区,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班级主人公意识。⑤注重黑板报设计,做到不流于形式。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B、动态文化建设
所谓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措施主要有:
①上好每周的班会课,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②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③利用读报课搞好一系列活动。例如:才艺展示活动、“读书会”活动、辩论赛等活动。
④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例如给学生组织编写话剧剧本,一起编排一起制作道具,指导演出,并将他们的表演录音录象,将整理的资料在班级放映,这样不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又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⑤给班级中那些需要关心爱护的特殊家庭的学生开生日聚会,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⑥以一些感恩教育或励志教育的题材拿到班级活动中去感受和讨论。例如《中国骄傲》《感动中国》《岩松看日本》《鲁豫有约—隐形的翅膀》等都是我们教育学生使用过的题材。
⑦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收集并整理励志、感恩教育题材的影象资料,利用班会和自习的时间放映给学生看,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和素质。
⑧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网上给学生批改作业,交流心理,这样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很有信赖感。
三、以科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最重心,人际关系才是促进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上课不应是枯燥、无聊的,学习应该是令人兴奋、向往的,教室是温暖、快乐的园地。教师不必刻意扮演角色,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和“你”面对面坦诚相见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经验是: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变灌输式教学成为平等式交流。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能产生激情、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及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做法是:
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所有的学生以真诚的微笑;把表扬奖励带进课堂,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赏识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变观点的灌输为朋友般的交流。事实证明,我们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信任,消除了隔膜,也更融洽了师生关系。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享受问的权利,充分享受读的时间,充分享受讲的机会,充分享有做的过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掘,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重视反馈,事半功倍
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可,中学生尤其如此,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其潜能得到发挥。心理学家杰斯莱尔说:“赞扬就像温暖人们心灵的阳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它。”教师要乐于夸奖,勤于肯定,善于表扬。因此,在学生上交的课堂反馈意见后,我都会认真的写上鼓励性的一段评语,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谐的育人氛围,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课余朋友式的探讨交流,使师生之间形成了心灵的默契,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四、创设“家长学校”,使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还需要社会和家庭诸方面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学校、家庭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又起着主导作用。在如何形成这种教育合力的工作中,我们主要措施如下:
1、增进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
学生、家长之间应加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表现进行沟通。如 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及自己的愿望向学生讲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打算告诉父母。这样既能消除隔阂,增加信任感,家长又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分析其学习情况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忠告。所以我们在切实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会适时的创设一系列学生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机会。例如校园文艺娱乐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并同台演出,家长座谈会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学生定期写好《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则写好《给孩子的寄语》等等,这些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与家长间信任度,让家长更为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有助于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好学生。
2、加强学校、家庭间的合作
首先,以家长会为媒介,使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但传统的家长会没有很好的起到家长与教师、家庭和学校相互交流信息,相互支持理解的作用。因此,我们改革了家长会的召开形式。例如,家长和老师对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家长围成一个个小组,就家教中的难点和突出的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教子真经;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家长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做游戏,共同感悟沟通和信任的重要;家长会是师生和家长一起去参观游览,这样,孩子平时在集体中的表现,家长一目了然„„
其次,我们学校个班级都设置了家校联系册,对学生进行定期家访,每周进行一次重点家访。平时班主任也经常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增强信任,加强合作。
另外,学校还设立“家长学校”,经常把家长请到学校,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使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与老师共同努力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公开周活动,真诚邀请家长听课,让家长直观了解教学流程和学校教学面貌。
2008年6月
第五篇:代表性论文1
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曹勇军
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想了想,说:“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
我说的是实话。我当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关语文的言说很多,它们有的散发着诗意的光芒,有的内蕴着深厚的学理,但我还是坚守着自己朴素的感受:如果剥掉加在语文上面的层层华美的装饰,不断追问下去,进行现象学还原,我们会发现其中最原始、最活跃的课程密码,无非就是教师、学生和有关他们的故事。一如沂水春风,弟子各言其志,夫子喟然而叹,吾与点也;或者如古希腊哲人,运用“催产术”,从影子纷乱的“洞穴”中爬出,用智慧的火把照亮探索真理的道路。
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这句话串起了我的语文人生。
从简陋泥泞的乡村中学,到古色古香的县城中学,再到豪华气派的省城重点中学,我的职业迁徙史是生命与众多学生生命交织的过程;从初一到高三,我的精神在一届又一届年轻他者心灵的映衬下,不断成长丰富成熟;从昔日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到今天参加语文教材编写,在各地开设讲座公开课,我的思想随着时代思潮风生水起,理想与追求愈加坚定和执著„„我知道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年轻时我有许多梦想,想当无线电工程师,想当诗人,最终无奈而又必然地把生命投入中学语文课堂,通过日复一日的教学行为来表达释放自己的追求和信念。语文,给了我一个体面的饭碗,给了我独特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也给了我许许多多难忘的故事。
与学生相遇并不总在秋季,也不都在教室,但只要是故事,总有开端。第一节课是一个仪式,是我们生命开始彼此交融的庄重的仪式。我指着黑板,告诉我的学生:这不是一块普通的黑板,上面有天地玄黄,有道德文章,有高风亮节,有世间万象;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老子,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孔子,有穿缁衣的鲁迅,有穿西装的爱因斯坦„„这些古今中外的贤哲眼睛注视着我们,与我们的心灵交流。在语文的邀约下,师生开始走进故事的世界。
我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农夫。岁月给了我人生使命的神谕,我把自己的教育理想深埋在现实贫瘠的土壤中,用汗水和心血浇灌我的田地里禾苗和花朵,用智慧和信念擦亮每一个生命的细节,让黯淡平凡的生活闪耀神性的光芒。我的讲义里有各种精彩的文章和教学菜单,我的进度表中排满了已经完成和即将完成的规划与设想,我的备课本里夹着各种各样的黑名单、红名单,而我的心里则装着对班级每一个同学的要求和建议、期待和祝福„„我想方设法用思想的扳手松一松课堂技术的螺丝,用丰富的个性和教育的智慧让学生从单向度的生存困境中解脱出来。在作文素材课上,我让学生介绍马寅初的风骨,探讨蔡元培的理想,我告诉他们,一个知识分子不仅要有知识,更应该是分子;在现代文阅读检测之后,从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中选择震撼人心的佳作诵读品味。筱敏《山峦》的词句磨砺着年青的心,李汉荣《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境界让学生思绪飞扬„„还有种种个性化的举动,至今为学生津津乐道:我曾因为晚自修取消语文读课文的时间和分管主任拍桌子发脾气,也曾因为教室的投影仪迟迟没有修好而率领弟子们抢占学校的报告厅„„
是故事,却没有结尾。转眼到了六月初,高考前紧张而又焦灼的气氛弥漫在炎热的初夏。经过精心准备的最后一节课,是我送给学生的人生礼物。我一题一题地提醒着我的学生,告诉他们成语解题的“慢三步”,病句解题的“慢四步”,诗歌鉴赏题的“四看三答”,还有默写,还有语用,还有文学阅读。我和他们一起背诵七言十二句的写作歌诀,最后,让他们带上三颗写作的“救命丹”。班上很静,寂静的如同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升起的黎明。下课时间到了,我让所有的同学站起来,发给每个同学一页纸,上面写着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的诗《为了看到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我最喜爱的诗句,也是我的学生 最喜爱的诗句。我起了头示意一下,年轻而又响亮的声音响了起来,冲出教室,回荡在校园:“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连绵的群山„„”天亮了,我们一起上路。
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这句话更是一个语文教育的隐喻,表达了我的教育哲学。
在年复一年的节奏性重复中我开始理解自己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相处的天地,是共同演绎故事的地方。表面上,是讲台桌椅四面墙,本质上,凡有师生的地方就有课堂,是师生独特的生命构建了课堂。课堂是神奇的。它只有四十分钟,只能容纳五六十个学生,学的是永远学不完的听说读写好文章。起立,坐下,读书——但是课上着上着,思维之球开始传递,心灵之泉开始流淌,师生的思想飞翔起来,情感燃烧起来,课堂里弥漫着清亮的光芒,有一种升华、超越的气氛,于是,课堂变得无限大,时间变得无限长,课堂获得巨大的能量和容量,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青春记忆。课堂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物质化的又是被构建生成的,它起于常规基础学习内容而终于情感思想心灵的高处和远处。课堂又是独特的,属于经验和叙事。走进课堂,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现场的情境感。情境感是迷人的,让人跃入当下,沉醉于眼前。情境有巨大的推力,前面的情境丰富当下的情境,推动后面的情境,指向未来和远方,如潮水阵阵涌向江岸,心潮逐浪高。我和学生互为对方的镜像,推动着情境又被情境推动,越到后面越丰富,越立体,获得心灵的解放和心智的发展。每节课都是不同的,有不同的表情。它永远是具体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既有独特的魂魄,又有丰满的血肉,大处分明,小处细腻,灵肉合一,让人消魂。
课堂本质上是经验的、个性化的,有自己的规则、节奏和主题,不是多读几本书、多了解一些理论就能走进课堂的。带着过多强势理论,你无法走进教学现场和教学情境。许多课堂里,没有教师与学生的故事,只有教科书的故事,只有试卷的故事,只有黑板与答案的故事。教师在现场却又逃离了现场,学生在现场却又缺席。要让课堂成为师生说故事的地方,教师不能有过多的理论预设,要把各种教学理论放在门外,保持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丰富性,张开自己的感官和心胸,运用自己的经验、敏感和技能,把生命投入到课堂中去。教师有了发现故事、叙述故事的才与情,方能走进课堂。
我们言说着故事,也在故事中确认自己。课堂的经验性、叙事性反映了教师的生存方式和职业特点。教师的专业化技能主要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反思等经验方式积累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各类语文研讨活动中教师爱听课而不爱听讲座的原因所在),只有坚守在课堂里,才能获得课堂的经验、课堂的感觉和课堂的思维。一个教师只要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上,当作是自己的终极关怀和追求,在长期的实践中就会自然形成一种课堂敏感性,形成一种职业习惯,能够妥善处理课堂与教学。
说到底语文是一门“手艺”,有一种辛劳寂寞中磨砺出来的灵巧和扎实。那笔端正流畅的板书,那口中气十足的朗读,那作文本上红笔的勾画圈点,那备课本里抄录的各种资料,还有课堂上内容的取舍、多少的把握、难易的处理,还有教学中顺序的安排、时机的预判、分寸的拿捏,还有长期读写积累起来的才识和书卷气„„正因为有了这些,才有了教师与学生故事的舞台、道具、背景和氛围,才使得教与学的故事有了语文的气息。有时,我总打量着眼前的青年教师,心里暗暗问自己:他们能吃得了这份辛苦和寂寞吗?他们还有对“手艺”的虔诚和敬畏吗?语文是“手艺”,心手相连,传递着温暖的体温。伸出你的“手”,给学生面批一次作文,给学生开个书单送几本书,给学生发一条鼓励的短信,给学生解答一个课外读书的困惑,鼓励他们组织语文活动„„大手牵着小手,放手让他们往前走。别忘了,语文是“手”的艺术,心手相连,才有动人的故事啊!现在的中学既没有大师也没有大树,有的只是钢筋水泥的大楼,豪华而又凄凉,有的只是技术化的操作和狂欢。正如现在的医院在外科水平突飞猛进的同时,医生个体“望问闻切”的临床诊断水平急遽下降一样,中学教育在规模效益提高的同时,语文教师个体教学能力也出现了滑坡。时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又是 耳麦又是PPT,教室里回响的是播音员标准而夸张的声音和教师被扩音机放大的不真实的声音,总不免担心:这门“手艺”还守得住吗?
我们生活在技术化、管理化的时代,如何操纵技术而不被技术操纵,是维护我们自我人性的一个重要命题。而有没有故事,是人性、个性是否健康是否完整的外显。
课堂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如一朵莲花,生长在泥土之中,花瓣和花苞却伸向天空。理想让课堂向上向前,现实又让课堂向后向下,这热与冷的交汇,形成了矛盾与张力,使故事跌宕起伏。许多课我并不满意,常常是兴抖抖而去,沮丧失望而归。我们总有一种内在冲动,热衷于寻找高效快捷的方法和路径,总想三步并作两步,甚至一步到位,直奔结果,一劳永逸,不知不觉忽略了语文课堂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苦性。再高明的方法,再先进的理念,一旦进入课堂都不免软弱和苍白,因为它背后有更为庞大复杂的隐秘结构,制约着我们和课堂。听讲座,看论文,我们时常陶醉在浪漫的幻觉之中,陶醉在轻而易举的盲目之中,轻慢日常教学的世俗性,忽略了常规教学的沉重与苦涩,其实,世俗气息是语文课堂真实的另一面,教室、办公室、食堂、图书馆、备课、作业、考试、讲评、晨会、班会、晚自修、补课、开学、毕业„„不合理而又合理地联系在一起,浮现出日常教学的辛苦琐碎的图景,可这些辛苦琐碎的“天大的小事”才是语文课堂最真实的存在啊!是不是有点像农夫种庄稼,天天下地耕作,脚踩着坚实的土地,头顶现实的烈日,挥洒着生命的汗水,播种,浇水,施肥,等待花开时节收获的秋天?不必讳言失败和沮丧,我们就是从课堂中摔打磨练出来的。课堂铸造了我们合金钢般的思维品质和性格。失败的课堂往往从另一个方面更加有效地丰富深化了我们对课堂的认识,让我们有清醒的头脑和冷峻的目光:一堂课容量是有限的,必须顾及多数学生的基础,饭要一口一口吃,语文要一步一步来,有时不免走走停停,退一步进两步。课堂,语文课堂,只有“故事”,少有或者根本没有“大戏”。
常常在自以为抓住语文的时候,语文却从我们身边悄然溜走了。错误在于我们用片面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它,错误在于我们过于理性主义的偏执,错误在于我们灵魂深处急功近利欲念的膨胀和爆发。
思想是脆弱的,而从经验中磨砺出来的信念才有力量,牢不可破,因为那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融入你的情感、审美和生命。
把语文看成教师与学生的故事,就意味着我们推倒了教室的四面墙,我们的课堂是学生生活的现场,是学生成长的现场,语文呈现出丰满、全面、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阅览室读书是学语文,戏剧演出是学语文,听名家讲座是学语文,参加征文比赛是学语文,当小记者采访校园新闻是学语文,师生合作编辑语文小报和文学社社刊是学语文,甚至晨会、班会等也可以看成是学语文„„而要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故事,关键是要深刻理解教师与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相互关系。
在我心中,《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是我们本土最经典的对话文本,反映了我们民族真实的对话形态,也映照出教师与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相互关系。围绕治国安邦的人生抱负,孔子与弟子们进行对话。有神态,有反应,情境感十足。和而不同,同而不和,众语喧哗,而非垄断的独白。我常想这个文本依据西方对话理论,大概到“夫子喟然而叹,吾与点也”,也许就应该结束了。但在中国的教育语境中,不仅要有过程还要有结论,不仅要有启发还要有讲解,不仅要有个性还要有共性,不仅要重人道还要重师道。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对话教学出现普遍失误?因为我们把对话局限在课堂教室,仅仅当作提问多少次、互动多少次等局部的教学手段,而忽略了它本质上是师生交往中自主而又合作的共生状态。这种关系其实就是前人所说的“师友”,亦师亦友,即师即友,师友之间,其乐融融。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传统教育理论有一个重视“学”字的传统,民间教育智慧更把“学”放在首位和核心,以学定教,以学研教,以勤奋读书的历史故事简化高深复杂的教学关系,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现代教育的自觉。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西人肖伯纳更进一步阐发了主动学习无可替代的唯一性:“你不能教会一个人什么,唯一能做的是帮助他自己去发现”(you cannot teach a man anything;you can only help him find it with himself)。“主动构建”“自我生成”是当今教育的显学,也符合我们的课堂观察和体验:凡动人的故事学理上说就是知识、情感、价值生长的故事。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学相长,皆成故事。有了这样师生对话的大关系大结构,就可以不拘泥于课堂中的一招一式,不斤斤计较讲多讲少等技术末节,从机械教条中解放出来,建立基于学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跳起来,笑起来,出现生动活泼的画面:语文优秀的学生是你教学班的领头羊,促进全体同学进步;同学精彩的发言是你最有价值的课堂学本,把集体讨论引向课堂的高境界;学生的优秀作文是你作文教学的素材,传递给大家写作的激情和动力;读书笔记中有丰富的内容,营造了群体读书生活和氛围;而那些进步不大的学生则提醒你注重差异和个性,面向全体,克服局限„„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的活力和魅力,完成师生关系上的沉重转身,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丰富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故事,也让对话这类洋理论中融入中国教师与中国学生的故事。
印度哲学大师克里希穆那提说:生命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它是一个伟大的谜。我觉得这话没有说完,后面还应该接着说:“谜不是赤裸裸的,它藏在隐喻、映衬、重复之中,藏在相遇、融合、宿命之中,藏在追求、坎坷、坚守之中„„一句话,藏在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之中。我们叙述着师生的故事,也被师生的故事叙述,获得生命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