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如何读书为好
大学生,如何读书为好
关于大学校园年轻人读书状况的调查屡见不鲜。大学校园,本是知识汇集、才俊荟萃之地,但大学里的年轻人,读书现状堪忧。根据一项在武汉七所部属高校完成的青年人阅读现状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有困惑但不知该读什么书、不知从何种渠道有效获得目标书籍;同时,近半数受访者坦陈,不知如何读书,希望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书分两种。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读谋生的书,那不叫读书,可以叫学习。我说的读书是养心、谋心。养生之道首在养心,养心之法莫如读书。大家明白了读书无用,就是真读书了。
韬奋新闻奖得主韩小蕙:王蒙先生说过一句话:“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要读对自己来说有一定难度的书。”这是一种读书的窍门,大学生要“啃”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书。它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读晦涩难懂的书是一种挑战, 只要熬住了,坚持读下去,就有豁然开朗的时候。读书不能赶时髦,对于流行的东西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选择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书来读,这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对文化命运的体味。
韩小蕙:读书要有线有面有规划,专业书籍就像“一条线”,应该最下功夫。而经典书籍就是“面上的东西”,是我们理所应当要重视的。读书不能和专业抢时间,我的很多书都是在车上、飞机上读完的。
别迷信指定书目
周国平:经常碰到有人说你给我开一个书单吧!我说没办法开,因为对我来说这是本好书,对你来说却未必。要说个人阅读的话,我觉得那是个人的事情,是个人趣味的问题。
人民文学奖得主王小鹰:我觉得读书要根据个人的兴趣,闲看书,混看书。就像吃饭饮食要荤素搭配,这样才会身体健康。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汇报:让我们为自己读书
尊敬的党组织:
距离去年那个痛心的时刻已经快一年了,我们正在从那场噩梦中走出来,但是一些场景还是历历在目。还记得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诚实如斯,坚强如斯!而细细玩味这句话,会发现它道出了一个客观事实:书可以缓解心中的恐惧。这就是我今天的这篇思想汇报的主题。
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知道,怕苦、怕穷、怕挨饿是人之常情,对于贫苦的读书人来说也是如此,那么怎么缓解呢?读书,考取功名,在十年寒窗的苦读中,在一朝成名的渴望中,忘却心中的恐惧。现在呢?小学我们读书,是害怕上不了重点中学;初中我们读书,是害怕上不了重点高中;高中我们读书,是害怕上不了重点大学;大学我们读书,是害怕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就这样,我们一直处于恐惧之中,是如此的害怕落于人后,以致将所有的一切都作为竞争的砝码。在某些人眼里,读书也是如此:它是人前卖弄的资本,是故作高深的源泉,是急功近利的快餐,是临时抱住的佛脚。“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大圣人孔子此言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此中的尴尬。
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将读书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很容易在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下,走向另一个极端——读书无用论。于是,以读书来缓解竞争背景下生存的恐惧会陡然变成对读书本身的恐惧。
近期《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与人民网读书频道联合推出的“读者阅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读者表示有读书意愿,选择不太想和完全不想读书的读者不到5%。在回答“不读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问题时,约29.1%的读者选择书价过高;25.48%的读者选择“太忙,没时间读”;19.59%的读者认为没找到有价值的书。
细细地琢磨不读书的主要原因:“书价过高”,是吗?那你买电脑、化妆品、衣服,就不贵了吗?“太忙,没时间读”,是吗?那你看电视、打游戏、唱KTV,就有时间了吗?“没找到有价值的书”,是吗?那你认为什么书才是有价值的呢?很显然,这些理由都是借口。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逃避,逃避读书所需的思考,逃避读书所需的宁静,逃避读书所需的坚持,因为人们被激烈的竞争、不确定人生的恐惧和焦虑包围着,希望在娱乐、喧嚣、懒散中得到缓解。
而拨开这些借口,进一步地剖析,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残骸——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读书没有给我带来看得见的好处,再往下挖,则是竞争背景下生存恐惧的内核。正是因为竞争,人们过于急功近利,才会无视读书如涓涓溪流般的滋润。
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没错,读书不是为他人,也不是为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自己。就像凯勒所说的“一本新书像一艘船, 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 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是为了自身修养的提高,是为了人生境界的升华,是为了生命意义的崇高,只有这样,你才不再恐惧。
我只想请党组织相信,党课的教育让我深深的认识到我们今天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我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辜负党组织的谆谆教诲。希望在党组织的帮助和培养下,成为纯粹的党员。
汇报人:好范文
第三篇:读书好
读书好
常听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冰心这位作者又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起初我只能模模糊糊地明白它的含义,后来真正的感受后,我才懂得了多读书能扩展知识,陶冶情操,这又让我体会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丰富哲理。
老师告诉我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书读多了,拿起笔,就能写下许多优美的文章和诗篇。一本好书,特别是那些代表人类文化精华的经典着作,对我们的成长都很重要。
让我们们读书吧!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鲁迅曾说过:哪里有天才?天才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就像这一句: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明了书的重要,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书是智慧的源泉。是它,引领我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欢乐的海洋。是它,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富足。它使我们心灵的荒园变得肥沃,无知的大脑变得睿智,冷漠的情感变得热情„„
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读书吧!它使我们缜密的思考,尽情的欢笑,它使我们每天都变得快乐和充实。让我们由衷的说出我们的心声:读书真好!
五年级:李子研
第四篇:读书好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的源泉。只有书籍,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只有书籍,才会让人生更美好!有人曾经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意思是说:读书有许许多多的好处,数也数不尽,我们要多读书,并且要读一些对我们有益的书籍。
我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首先,读书的一大乐趣在于随心所欲。主人是你,是你去读书,而是书来管你。试想,一个大书架,塞满了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侦探、言情、武侠……看哪一种都可以,不着急。而它们对你,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么多古圣先贤,在静默地等着你,为你述说他们的思想。你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跟海明威谈斗牛,还可以跟司马迁谈天下大事——总之,当家的是你。慢慢的,你会觉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之多彩,大自然如此奥妙无穷,仿佛所有的知识画卷在你的脑海中一一展现。而你也已超然物外地掌握着历史。久而久之,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愈演愈烈。不变为“书痴”者鲜矣。读书不仅要勤奋,还要有毅力,不能是三分钟的热情。战国时著名说客苏秦少年时虽家徒四壁,但他还要坚持读书。他家没有藏书,他就把别人家中的藏书借来抄一遍再认真地读。他太爱看书了,经常夜以继日地看,忘了吃饭和睡觉。为了防止看书久了会睡着,他就在书桌旁边放了一把铁锥,把自己的头发绑在屋梁上,一旦打盹,就拿铁锥猛刺大腿一下,惊醒后,又接着读书。正是因为苏秦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使他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说客。虽然我们现在条件好了,不需要像苏秦一样悬梁刺股,但我们应该学习苏秦坚持不懈的读书精神,把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一直接续下去。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周坚持读一本好书,每天坚持做读书笔记,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可以读多少好书?我们的知识面又会比他人宽广多少!我们又将为社会多作许多贡献!
在你孤独的时候,有书籍陪伴着你,在你伤心的时候,有书籍让你微笑起来。书籍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只有你在书籍中遨游,你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生活才会变得愈来愈美好。买来的书籍,你一定要去看,不能把它们放在那里,从来不翻开一页看看,从来不体验书籍里的奥秘。像这样,只把书籍当作装饰品的人,长大之后,肯定是个一事无成的人,除非,你改掉了这样的不良习惯,你才可能是祖国的栋梁。知识丰富的人,书籍一定看的很多,并且每次看书时,都是细细地品尝这书里的任何一句话。书籍永远看不完,也读不完,它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的生活也正是因为有书籍才变得那么美好,充满生机。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广阔的海洋。阅读了老舍的《养花》,冰心的《山中杂记》,班马的《爸爸带我去爬树》,我们从这几篇文章中分享到了养花的乐趣、爬树的乐趣以及可爱动物带来的无限乐趣。
每当我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驾着一叶轻舟在海上扬帆,乘风破浪。书上的好词佳句像阳光一般,洒进我的心田。随着作者的心绪,我的心潮也起伏波动。一环一环,是那样的令人垂涎。
书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更是令人无比的崇敬。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是那样的勇敢无畏,积极乐观,等等,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书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多读一本书,你能多知道一些知识,多看一本书,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象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的确啊!生活中正有了书籍,才会变得更美好;生活中正因为有了书籍,人们才变得更聪明;生活中正因为有了书籍,人们脑海中的知识才变得更丰富!我们要把书籍里面的内容反复看上几遍,在看书时,不能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应该要学会精读,有些句子要读上十几遍,才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思。看一篇文章,要像吃糖果一样,慢慢地咀嚼、品味。
要想写好文章,就必须要多看一些课外书,并把它们记在脑海中,什么时候需要它们,就什么时候把它们从脑海中拿出来。多看课外书,记在脑海中的知识就越多,写出来的文章,文笔就会越好。我们要想让语文成绩提高,写作这方面一定要下很大的功夫。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它都不会抛弃你。”我们现在要珍惜这宝贵的时间,多看书,多读书,多品书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维文学09-2班
姓名:沙日海拉古力.阿布都克依 学号:20090102408 性别:女
族别:维吾尔族 联系电话:***
第五篇:好读书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我讲这个题目源自一位我非常敬佩的,已经103岁的老太太,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杨绛,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翻译家。
2001年,也就是钱钟书过世后的第三年,90岁高龄的杨绛,把他们夫妻二人全部稿费和版权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了一个奖学金,叫“好读书”基金,资助那些“好读书”,但是又经济困难、读不起书的学生。
杨绛自己就是一个一生与书为伴、好读书、好写书的典范。
钱钟书去世后,87岁的她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将钱钟书的作品一个一个的阅读并整理出来,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到今天为止,年已期颐的老太太整理发表的《钱钟书手稿集》一共有四十五卷,钱钟书去世后的第二年,88岁的她翻译了古希腊哲学作品《斐多》并发表,89岁的她出版散文《从丙午到流亡》,91岁写小说《我们仨》,现在杨绛老人已经103岁了,仍然健在,仍然还在读书、写作。
余秋雨,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他能成为大家,是得益于他年青时候的一段离奇经历,1975年到1976年在一个80多岁的老先生的帮助下,他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两年中国古代文献,这个老楼有点神秘,它是蒋介石的一个隐秘藏书楼,也是蒋经国在山间的读书室。
现在无数读者每天都在品读余秋雨的作品,象《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借我一生》等等。李敖,台湾著名作家、学者,发表著作百余本,可谓书身等高,作为文化名人,曾被大陆邀请到北大、清华演讲,他有一个特点,一有空就躲到阳明山上读书、写作,山上的房很小,只有90平方,但书很多,象个小型图书馆,他经常是每周6天住在阳明山上读书写作,仅1天下山与台北的家人相会。
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小学三年级就已经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2岁小学五年级后辍学回家,放牛割草,直到18岁进工厂,6年放牛生活他不忘读书,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农村穷,有时无书可读,他甚至读《新华字典》。20岁参军后因为好读书、好写作,成了文化干事; 29岁机会终于垂青了这个好读书的青年,他被部队保送入解放
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终于走上文学道路,一发不可收拾。正因为他放牛也不忘读书,今天他成了名人,他山东老家的破泥巴房子,现在成了当地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甚至破泥巴房子的墙皮也被游客抠走了不少,拿回去做纪念了,这就是好读书得到的回报。
再说说读好书,读好书就是读那些有益的书,不仅要读专业书,还要读人文经史哲学类书。反动的、淫秽的、邪教的坚决不能读,消遣的、低级趣味的也不要读。
好读书,读好书,还要书读好,有些书可以囫囵吞枣,有些书却要细嚼慢咽;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选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理解,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
最后说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从功利的角度来讲,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同学们而言,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谋取一份好工作,得到物质财富。
从非功利的角度来看,读书不为稻粱谋。读书可以让我们通今博古;读书可以净化心灵;读书还可以延年益寿,“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理解为仅仅是体育锻炼,专家指出,大脑的运动更有利于健康,读书的过程,就是大脑运动的过程。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为什么能活到现在103岁,就是因为她好读书,她心灵干净。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读书、读好书,把书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