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气自华

时间:2019-05-15 10:3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诵读经典气自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诵读经典气自华》。

第一篇:诵读经典气自华

徜徉在经典的溪流中

——参加巢湖市中小学经典诵读研讨会侧记

安徽省无为县六店小学 王翠

5月24日下午至25日上午,我参加了在巢湖市东风路小学举办的巢湖市中小学语文教师经典诵读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让我走近经典、品味高雅、收获感动,带回经验。

24日下午,我们首先观摩了两节经典诵读指导课:巢湖市东风路小学李老师执教的《论语——学而第一》、庐江城关小学孔老师执教的《池上》《小儿垂钓》组诗,然后聆听专家点评。

结合专家点评,我整理了几条个人想法。

1、这两节指导课,告诉了我们经典诵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打节拍读、做动作读、唱读。不过,最基本的读法还是“翻开书,跟我读”六字真言。我们不能追求活泼的形式而忘却了朴素的读经方法。

2、诵读经典要与育人相结合。经典文学里面,含有中国文化的源头,含有中国道德的元素。把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来育人,并且结合实际进行交流,古为今用,学生在读经的氛围中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3、诵读经典要授人以渔。李老师在教学中送学生九字口诀“读准音、知大意、记在心”,这就交给孩子们读经的方法。孔老师在教学中告诉学生中国古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理解诗意可以边看图边想象。令听课教师欣赏的是孔老师不但教学生学习方法,而且让学生自己去谈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赏读袁

枚的《所见》时,一位学生观看课件上的配图,他认为画面上的孩子和牛是一摸一样的:他们都是吃得饱饱的躺下来休息。许多听课老师都笑了……而孔老师机智灵活地给予肯定,她说:“你是用儿童的眼光在看,真有趣啊!老师作为大人却看不出其中的乐趣了。”

思考的问题:经典诵读课与语文课一样吗?经典诵读课与文学欣赏课一样吗?经典诵读课的教学程序能不能更简单化?

25日早晨,全体参会老师到卧牛山公园进行经典诵读集体晨读活动。这样的安排,让我们切身体会经典诵读的魅力。我们集体诵读了《诗经·蒹葭》、刘禹锡的《陋室铭》、李白的《将进酒》等古文学作品。在悠扬的古筝曲中,我们把城市的喧嚣抛之脑后,专心致志地诵读经典。

晨读之后,我们聆听了市东小校长简练而富有激情的致辞。随即,市语委办主任言简意赅的发言告诉我们,把经典诵读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相融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希望我们教师和孩子们多读经典名著,并且写一写读后感。

短暂的休息之后,师生经典诵读节目让我们大开眼界、陶醉其中。庐江城关小学的节目《爱如茉莉》扣人心弦、震撼人心。当我听到这句台词“智力可以受损,但爱却永远长存”之时,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热泪……巢湖市东风路小学的节目《赵钱孙李》形式活泼、用舞蹈诠释了经典文化内涵。和县历阳一小的节目《沈园的故事》营造荡气回肠的空间,两位教师现场用粉笔书写的诗词令大家赏心悦目、交口称赞!巢湖市春晖学校的节目《静夜思·水调歌头》切近生活,朴实中

流动诗情画意的美感。

异彩纷呈的节目落下帷幕,我们领略了巢湖市五所学校代表精彩跌出的专题发言:《诵读经典气自华,传承文明品高雅》——巢湖市东风路小学;《读经典 学经典 扎扎实实开展诵经活动》——巢湖市人民路小学;《书香飘溢校园 经典浸润人生》——庐江城关小学;《诵传统文化经典 创特色教育品牌》——无为绣溪小学;《扎实有效推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含山铜闸中心学校。

最后,主持人吴申道做出会议总结: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活动,旨在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塑造他们良好的品行。各校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俗化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自编教材,可以百花齐放。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诵读经典,从而达到“读书明理,培德正心”的目的,真正让经典诵读奠定学生一生的精彩。

巢湖,留下了我求索的脚步。25日下午,我踏上了返校的路。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带孩子们把诵读经典坚持下来。没有灿烂绚丽的舞台,没有徽章闪闪的荣誉,我们在这个山村学校里默默地、平淡地徜徉在经典的溪流中……在诵读经典活动的春天里,我们就做那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吧!

第二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有感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语文是美好的。

语文学习是美妙的。

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

带领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不是万能,但离开大量阅读却是万万不能。学生的积淀有多厚,他们的语文素养就有多高。新课程非常注重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做过一个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要具备较好的母语素养,必须要有四千多字的阅读量。我们课标所规定的小学阶段要完成140万字与之相比,实在是有杯水车薪之感。但是,课外阅读在小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高,导致作文能力较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指导以及阅读评价上还缺乏适当的手段,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实现学生的大阅读量?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课外阅读课内化,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内进行。

一、好书推荐课,让学生喜爱阅读。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种报刊、书籍的发行量大大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信手拈来,不加选择,就不能取得最好的“精神食粮”。选择不善,也会造成阅读上的偏废偏爱。如有的同学只爱看文学作品,不爱看科技读物;只爱看小说,不爱看诗歌、散文。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使知识结构不平衡,影响语文本身的学习。所以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他们有选择地读书。好书推荐课就是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和基础,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

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间也可通过互相介绍自己所喜爱的文章、书籍,交换阅读。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内容上看,可阅读教材节选的原文,或教材中的文章的作家的其它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之读起来感到亲切,而且也有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如学习了《骑在白鹅背上》后向学生推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学习了《窃读记》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当然也可以阅读新书和好书,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

二、阅读指导课,让学生学会阅读。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时,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客观地讲,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影响了阅读的兴趣。主要原因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不但要读好书、好读书,还要善读书,增加课外阅读积累,实现读写迁移。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要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要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认真做好阅读记录。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其次要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在时空上的延续,但是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各种作品都经过作者的构思和安排,特别是文学作品,作者往往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但是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不假思索,只了解故事的情节,或者只看字面的意思,不能完整地领会作者的意图,不能学到蕴藏在文章深处的东西。还有些同学在课外阅读时不注意抓字词,不注意把课外书籍的知识和课内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读书时,碰到生字跳过去,遇见难词绕道走,有的词能意会但不能读,有的词能

读但不能理解。语文课内上过的语法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更不会自觉地和阅读的作品挂起钩来。这样实际上失掉了不少弥补缺漏的好机会。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方法。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及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想象创新的能力等。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品读体味,重在通过朗读揣摩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感悟其表现方式,并积累优美词语,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做到: ①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边读边思,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

②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既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指导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如在第二、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对课的设计突出一个“新”字,对教法的选择突出一个“活”字。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使读和写逐渐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③善于积累。古人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我认为“三到”远远不够,读书应该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可以采用摘录批注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读书交流汇报会,让学生享受阅读。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如(1)举办讲演会。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进

行构思,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自拟题目(或教师事先出题目)进行演讲。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精神,也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口头表达能力。(2)开展故事比赛或朗读比赛或成语连赛的活动。教师以此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和理解的程度及口语表达的能力。“成语连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为作文打下良好基础。(3)读书笔记展览。对坚持写读书笔记的学生,给予肯定。把好的读书笔记张贴在“阅读之窗”专栏上,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而增强阅读兴趣。(4)读物插图设计赛。对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插图或封面,并举行展览进行评比,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还可以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童话化装表演会”、“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另外,还要善于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书”是中华民族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是我们的生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喜爱阅读、快乐阅读。指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从小语文学习走向大语文阅读。让我们的学生像爱生活那样爱语文,像爱语文那样爱阅读。

只有科学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充分调动起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他们慢慢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语文能力。最终达到郭沫若老先生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金任翕张”的境界。

第三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

——论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以读促写

内容摘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不是阅读量大,写作能力就越强,其实不尽然。在实际上不乏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阅读量很大,作文却写不好。本文就主要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进行探究,寻求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关键词:阅读 写作 教师 家长 学生

从汉代杨雄的“能读千赋则善赋”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韩愈的“穷究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奋发乎文章”到宋代欧阳修的“作文无他术,惟勤读书多为之自工”,从清代孙诛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到现代叶圣陶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再到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妄谈输出”。可以说从古至今,强调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并不是书读得越多,文章就写得越好。在实际上不乏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阅读量很大,作文却写不好。这就不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否任何书目和方式的阅读都能促进写作?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在小学教育中,该如何通过阅读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本文重要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教师——兴趣激发者、方法指导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小学教师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 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如果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们也会学得兴趣盎然,老师通过引导不但使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使之知道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以领悟写法,并在此基础上适机激发其作文的欲望,学生们就会跃跃欲试,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兴奋表达。课堂上这种读与写有机地结合,不但能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还使枯燥的作文教学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习惯得以培养,其思维力、想象力、创新力、表达力随之增强,思想认识、语言储备、材料积累和写作水平也日有寸进,不断提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阅读起来事半功倍。小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们觉得可以把阅读分为课后阅读和课堂阅读。首先是课后阅读。教师可指定若干对写作技能形成有益的书刊杂志。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阅读必须遵循认知规律、制定阅读计划,教师在推荐阅读书目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爱好。阅读中,教师可采用下列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完书本并写出读书笔记或是心得体会,并在同学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其次是课堂阅读。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又比较有特色的、篇幅较短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分析,教师适当引导。这种阅读可以为课后阅读打基础,不同于传统的写作教学之处。传统写作教学只是要学生“读,做,„„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任学生自己去摸索”。而这里说的这种课堂阅读,却是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使阅读与写作结合,使学生不仅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领悟到写作的方法。自己领悟到的知识体会自然深刻,因此,学生可以 在不断的阅读、分析、摹仿的过程中,最终将形成自己独立的写作技能。

二、家长——亲子共读讨论者

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书目的不同,使得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比较难以实现,这时候,就进一步强调和凸显了家长的作用。就家长而言,家长在家庭中要做孩子读书的楷模。国外一位作家在其著作中写道:“在犹太人家庭中,读书受到了高度重视,在这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就是这一因素,又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这句话道出了世人公认的犹太人智力具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犹太人的做法值得我们的家长借鉴。亲子共读,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亲子共读中,家长主要要做到两点。第一要激疑促思。疑问是创新思维的火种。激疑与促思就像是孪生兄弟。“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无“思”就不能释“疑”。激疑促思可以说是阅读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助于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孩子对读本的思考。家长怎样在共读中激疑促思呢?首先是引导。如从横向方面引导孩子由此及彼,由近及远进行广泛的联想;或是从纵向方面引导孩子溯古探今,由表及里,从浅入深;或是从逆向方面引导孩子从事物的另一侧面另辟蹊境,促使孩子思维多方面发散。其次是分析比较。阅读中从横向、纵向比较中激疑,让孩子辩别异同,有助于开拓孩子的思路,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动力。家长在共读中要做到的第二点是讨论立异。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刀,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讨论可以促使孩子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可锻炼孩子对问题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在讨论中,家长要引导孩子,要给孩子自信心,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品味,争取达到孩子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畅所欲言的效果。在家长与孩子的讨论中,还应鼓励孩子发表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这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相研讨交流,加深了孩子对所阅读书本的理解与认识,对孩子的写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学生——付诸行动者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真正实现有效的阅读还要靠学生自身的实践。学生阅读面的宽与窄,学生阅读程度的深与浅即泛读还是精读,都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要做到:第一,要养成利用空余时间坚持阅读的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做过一个估算:一个钟头可以阅读1万字,即使要费点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读5000字,一本10万字的书,每天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这个估算针对的是中学生及高中生,那么,放在小学生的身上进行估算,一个钟头阅读的数字量会有所下降,但是,只要坚持不懈,成绩依然是很可观的。第二,要养成有选择阅读的习惯。养成有选择的阅读很重要,因为出版物众多,加之学生的课余阅读时间有限,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书目进行一定的选择。学生的甄别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择优阅读,择优选择时一要“及时”,二要“精选”。第三,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少人“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懒于做读书笔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是非常推崇阅读时记读书笔记的。他曾经说过:“阅读时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肤泛;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阅读时记笔记,有利于将手脑活动与思考、看书、记忆融合在一起达到高效率的阅读目的,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和想法,有利于分析写作思路和方法,从而有利于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

阅读是一块广阔的园地,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厚的写作养分,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及体会出不同的写作方法,心灵也会日渐丰润,不仅在写作的时候“下笔有神”,而且自身也能熏陶出良好的人格情操。

参考文献:

[1] 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 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 白芹,张同斌《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5月。

[4] 林丽琴《阅读与写作如何做到有效结合》,《文学教育》2008年10月。[5] 唐宏娟《阅读与写作关系探讨》,《湖州师专学报》2008年2月第1期。[6] 顾银斗《阅读与写作的思维沟通》,《科技信息》2007年第29期。[7] 李振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年4月。

[8] 李丽《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5年11月。

[9] 蒋建妹《让阅读教学灵动起来》,《常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第四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外出学习体会

桥南小学 李金珠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校近年研究的课题,因此老师们有机会一次次地外出学习。04年我到了上海华东师大,05年到了浙江大学,本学期我又到南京东南大学参加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再次聆听了小语界大师们的讲课和报告。在众多名师中,让我特别崇拜的是三位女性:窦桂梅、薛瑞萍、徐冬梅,人称小语界的“三面旗臶”,她们代表着课改的方向。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副校长,可谓小语界传奇人物,是教育界升起的一颗璀灿的明星。她是“上得了大学讲坛,下得了小学课堂”的多面手的老师。有人这样评价她:中国小语如果没有窦桂梅,小语天空将黯然失色。她几乎是上苍专为中国小语而诞生的一朵奇葩。

徐冬梅,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近五年负责的“亲近母语”小学课外阅读教材实验,以“倡导儿童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为宗旨。这一实验在全国影响之大,因此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05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且是唯一的女性。

薛瑞萍,安徽合肥市62中小学部的语文老师,20多年如一日地当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就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老师已著书立说六部。这位自称为“草根教师”,教育界称他为“民间教育家”的一场《母语和儿童母语教学》的讲座,其间主持人数过,自发性的掌声响起十九次。听者惊叹她深厚的文学功底,感叹流淌其中的大气与厚重。

走近名师,了解名师,渐渐地名师们的形象在我心中丰满起来,他们爱书、读书、写书,他们的教育理想、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执着的课改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从中收益匪浅,感受颇多,体会有三:

[体会之一] 行舟墨海访书香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老师,我们要读书,要深层次地读书;语文老师我们更要读书,更要深层次地读书。

一、为什么要读书?

什么是深层次的读书呢?深层次读书就是要把书读懂,读活,读深,读透。深层次读书就是要能写出书评。深层次读书就是要对经典诗文,名篇佳作熟读成诵,而烂熟于胸。

薜瑞萍老师说:老师读书不仅要广博,更要精深,要有一本看家的书。什么是一本看家的书?这本看家书一定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一定是一本每读一遍都会有新收获的书,也一定是一部经典著作。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很多,比如《论语》、《红楼梦》、《古文观止》等,我们知道作家巴金看家书的是《古文观止》,沈雁冰看家书的是《红楼梦》,年轻时他们能从头至尾地背诵。试想有这样的书垫底,能不厚重么?《家》、《春》、《秋》、《子夜》不属于他们,还会属于谁呢?当然我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文学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学家的,只是说当我们有一本经典的书烂熟于胸时,它将滋润着我们,无论是写作、谈吐,还是做人都是极有价值的。有了这本书,你的路能走多远,能走多宽谁能预料?

薛瑞萍老师是怎么读书的?薛老师的底气来自于他的“海读”。师范当学生时,她借、买、抄、夜以继日地读。常常一人在空屋子里背诵《论语》、《孟子》、《过秦论》、《长恨歌》、《琵琶行》、《叶甫盖尼〃奥涅金》《吉檀迦利》《先知〃沙与沫》。《过秦论》这是汉代文豪贾谊的名篇。《叶甫盖尼〃奥涅金》它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俄罗斯是世界上公认的“读书民族”。据介绍,普希金文集的总发行量在俄罗斯已超过1000万套,这意味着每5个家庭就有一套普希金文集。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他们可能没有读过普希金 2 的全部作品,但没有人没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先知〃沙与沫》是黎巴嫩著名作家纪伯伦的名著,《吉檀迦利》和《先知.沙与沫》都是冰心老人翻释的,这两部书被称为是东方最美的声音。

薜老师就是这样高声诵读古今中外的名篇。这是她真正厚积底气的最初阶段,而难能可贵的是,她将这种读书习惯保持到工作之后。多少年来,她在学校要每天发声读书1小时左右,她读书的习惯是:发声读,好书至少读两遍且必须写读书笔记。她读的都是真正的经典书。在她看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经典不是书。经典意味着什么?经典意味着真正文化的根,意味着精神不竭的源。她自己读,还带动办公室的老师们读。因而在她的讲座中我们会听到她高声的大段的背诵诗文。她说我天热不用空调,也很少用电扇,热时我就背《三峡》,于是我们就欣赏到他现场语速极快、一气呵成的背诵。这时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那绝不是作秀,那是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诠释啊!窦桂梅老师读书有三个方面的追求:

一求精。这往往是为备课的需要而读。她为了讲好课文《秋天的怀念》,把作者史铁生的全部著作都通读过,并电话访问了史铁生;为了讲好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对清末历史的著作,尤其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有着不同评价的论著都读过,而且钻研过,因而能在讲课时独辟蹊径。她以教材为中心的精读工夫是相当大的。

二求广。窦桂梅的学习面很广。她师从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学教育理论;她师从同济大学陈家琪教授学哲学;最新的人文著作,她有机会就浏览,中外文学作品也不放过。可以说她是“涉猎百家,博采众长。”

三求深。她写读书心得、书评和专著,从而提出她一系列的语文教学主张。

窦老师之所以会如此辉煌,我们从她的阅读追求中得到了解读, 那就 3 是源于她惊人的阅读量和惊人的阅读面。阅读量之大、阅读面之广成就了她。

薜瑞萍,窦桂梅老师用她们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再朴素不过的真理: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当我们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成为道成肉身的语文。这样的语文老师是绝对上得好语文课的。薛老师说她从来不布臵课外作业,上课也是满堂灌。看似狂人狂语,与当今课改精神不相符合,但认真想对她来说并不狂呀,因为她有非常好的语言功底,即使满堂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学生的语言是听来的,是读来的。再说无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嘛。

徐冬梅老师的一句话发人深省, 她说:“在我看来,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不是要读过多少教育理论书籍,也不是要听 多少公开课,而是要自己会读,会写,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是啊,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听说读写,怎么教孩子听说读写呢?扪心自问,我们老师的听说读写能力怎么样?我们常怪孩子不读书,孩子笨,我们自己读了多少书呢?除了一本教科书以外,还知道多少知识?再说得彻底一点,实际上就一本教科书的知识我们也没真正弄懂,我自己就这样。上北师大的教材我感到难,我发现不少老师也喊难,语文老师喊,数学老师也喊。北师大的教材有什么特点呢?我不敢全面评价它。但至少可以说它新、活、宽,有一定的深度,课文篇目又多。老师们埋怨了,埋怨我们建阳教材选不好。其实任何一种教材都一样,教材决不会为谁量身定作,不可能城里学校用城里的教材,乡下学校用乡下的教材,你们说对不对?当我们发现教材有难度的时候,有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这样的教材拿来给窦桂梅这样的老师上会喊难么?说到底呀还是我们的肚子里墨水太少。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我们本事的话,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增、删、重组,可以不唯书,不唯上的。当我们还没有这样的 4 能力时,感到教材难,适应不了,反思的应该是我们本身,加紧读书的应该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教材。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有人统计过,我们已学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在淘汰之中,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很好发挥电脑的作用的话,那我们能有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呢?所以自身素质的提高已势在必行,我们没有理由不读书!没有理由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充电,就会面临“捉襟见肘”的窘态,就会面临时代无情的淘汰。这,一定不是危言耸听!

今天当窦桂梅、薛瑞萍、徐冬梅这样饱读诗书的名师站在我们面前,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学改革的春天来临了,教学改革找到了真正的出路,“少慢差费”找到了病根。我们清楚的知道了: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老师就要先静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好好的、实实在在地读几本书,读到心里去。“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有了源头活水,我们才能端庄秀美的站在讲台上,才真正堪为人师啊!

二、我们有时间读书吗?

是啊,我们很忙,但我们选择的就是这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选择了它,就要无怨无悔!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每天阅读15分钟,这意味着你将一周读半本书,一个月读两本书,一年大约20本书,一生读1000或超过1000本书。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博览群书的办法。日有所诵,水滴石穿。朗朗书声,朗朗乾坤。每天15分钟,老师,每天15分钟你有吗?坚持阅读,你就“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华东师大商敬友教授说:我建议青年教师,不管怎么忙,一定要养成“夜读”的习惯。别的不说,气质的变化是掩不住的。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成为一本书。工资再低要买书,工作再忙要读书,交情再浅要送书,屋子再小要藏书。在学生面前我们才会成为一本永远站 5 着的厚重的大书。

想做的事就会挤得出时间,不想做的事就能找到借口。老师们,你们说对不对?

三、读什么书好呢?

朱永新,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著作等身,是新教育实践的创始人。集“学教育、研究教育、管理教育为一身”的中国第一人。是全国政协常委,他倡导读书节。苏州的读书节定为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他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介绍了浏阳市开展教师五年读20本书的活动。今年老师读四本书:

1、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书41部,600多篇论文1200篇童话,《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孩子们的一封信》是他的代表作。在通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的日子里,我震惊了,真是不读不知道,读了吓一跳。我后怕了,怀疑自己是怎么走过这教育的日日夜夜的,是不是误人子弟了。

2、陶行知的。他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世界,郭沫若说:“两千年前的孔子,两千年后的陶行知。”。他的教育名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李镇西一个普通中学教师,通过努力,成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著名的特级教师,他说:“凡能找到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都看了,能找到的陶行知的书都读了。”他被誉为中国的式苏霍姆林斯基。

3、林崇德的。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著作等身还不能形容他的勤奋,他身高1,69米,而著作已1,8米了。

4、朱永新的《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他从理想的德、智、体、美、劳,理想的学校、老师、校长、学生、父母等十个方面去论述。

浏阳市推动读书的活动是带有行政命令的,有一套管理方法,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五年的读书计划。我很欣赏这一做法,因为读书从某种 6 意义上讲是辛苦的,特别是专业书,要有一定的毅力。因此读书仅靠教师个人的自觉是不够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我以为这是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

郑杰的书可读,他是上海北郊的校长,一位另类校长,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是近年教育的畅销书。

薛瑞萍:一年级老师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二年级老师读《我们上二年级啦!》、三年级老师读《书声朗朗的三年级》、所有老师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了,如此朴素的话语,能不感动人?让走进去看一看吧!了解一下之所以会成为近年教育畅销书的原因。

《论语》要读,不是说“半部论治天下吗?它是儒家经典,至圣先师的善言.老师还要读书什么书呢?我认为:我们老师要为备课而读书,要把教科书从薄读到厚,就是要读与课文相关的书。小学课本中有好多名著节选,比如《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上这些课,应该明白我们是在上名著导读课。如果我们连原著都没有读,去上导读课心不虚吗?如果我们仅仅就课上课,要我们上什么?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己不会读呀?听了窦桂梅老师《三打白骨精》的名著导读课后,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我面前,我就有一种想读原著的冲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窦老师上这节课之前就读了四五遍的原著呢!我想:只有教师认真把教科书读厚了,才能厚积薄发,才能“用我们的一桶水,指点给学生一条河。”不是吗?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六条中说了这么个例子:一位历史老师上了一堂好课,听者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课,他说我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备这堂课的。05年在杭州听靳家颜说我备《珍珠鸟》一课,通读了冯骥才的作品,访问了他本人。这些感人至深的话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校长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老师要读书,这是职业对我们的要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体会之二] 文人素墨绘春葩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老师要带孩子们读书,要带孩子们深层次的读书。因为读书就是积累,积累就是积德。

一、学校努力营造读书氛围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是读书的地方,是学习的天堂。做为校长,要激励老师读书。做为老师要想方设法营造氛围,激励孩子读书,哄孩子读书,这是我们份内的事。

故事一:台湾近年掀起了读书热。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都在营造读书的氛围。学校的校长们动脑筋,想法子激励孩子读书。有12个学校的校长们联合向孩子们宣布:如果我们学校每个孩子读完120本书(以读书卡为准),我们12个校长共跳天鹅舞。这下孩子们乐了,读书的风气日益高涨,终于各校都纷纷收到孩子们交来的的读书卡,统计完毕,12个步入中年,有些已大腹便便的校长们,认真的排起了天鹅舞。当他们到各校巡回演出时,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校长在台上,兴奋地喊着校长、校长、掌声如雷,喊声震天。喊着喊着,看着看着,已读完120本书的孩子们热泪盈眶了,伴着孩子读完120本书的家长们,也泣不成声了。他们感激呀!

故事二:1998年11月9日,美国一个城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草地时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磨破了五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原来是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完15万页书,我9日那天将爬行上班。全校师生猛劲读书,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果然他一诺千金,那 8 天他四肢着地爬行上班。过往的车辆向他鸣笛致敬,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新闻媒体纷纷赶来采访。经过三个多小时终于到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拥抱他,热吻他。

当然,激励孩子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是否要采取这样极端的方法,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校长们的良苦用心、忘我献身精神一定是感天动地的。他将超越时空,成为教育的永恒!

二、名师带孩子们读书

窦桂梅老师在《生命的奠基》的讲座中说,她接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时,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就想:就这本薄薄的课本能让学生学好语文吗?我不能让我的学生“悠悠六年里,肚中空如洗”。于是她就带孩子们读、背课本外的儿歌、古诗、童话故事……六年下来,平均每个学生读了120本书,背诵唐诗300首,积累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和200多条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另加72篇精选文章。他的事迹轰动了整个吉林,省教育厅为他开现场会。在现场会中,专家们从《诗词集锦目录》中任意挑选一首,让班上75名的学生中任意一个背诵,所有的同学对专家们点的题目都能脱口而出,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心路历程也都能娓娓道来。因此她从吉林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为专家们讲座,得到江泽民等七位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她成为全国劳模,2004年者教育系统十大读书人物之一,从而诞生了她的教学理论“三个超越”: 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老师。2002年35岁的她进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当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了清附小后,她马不停蹄,努力超越自己。她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做一番整合,以主题做统领,追求高密度、大容量的课堂,这就产生了迄今为止最能够代表窦桂梅老师教学精华的“主题教学”。

我们思索窦老师成功的经验。

窦桂梅老师是以教材为引子,从教科书中发散开去,对于教材他敢于增、删、重组。她下大力气,大量让孩子们读、背好书,读背经典作品。六年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读书兴趣,养成了 “日有所诵,手不释卷,周有所记”的良好习惯。在培养了孩子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在这期间除读专业书外,学生读什么,她读什么,学生背什么,她背什么。真正实践了自己的教育诺言:最美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小学阶段读120本书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朱永新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中国人,人均读五本书(包括教科书、教辅书),犹太人,人均读65本书。美国人说:“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的脑袋里。”84年以前犹太人就有98个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后每年在递增。想想窦桂梅老师是不是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六年里,75个孩子,每人读了120本书,这些孩子将来路能走多远,走多宽,谁能预料呢?是啊!读书就是积累,积累就是积德。当我们功德圆满,从小处说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有利于孩子的未来;从大处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

三、我带孩子读书的一点做法和想法。

去年,我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就想下大力气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沉住气读背几部经典,让读书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两年前我为什么会想到让学生的去读背经典呢?

1、我在光盘上听了台湾教授王财贵一场“一场演讲,震撼百年”的讲座,这个讲座在东南亚影响很大。他倡导诵读经典,触动了我,真正触到了我的痛处。我是在缺失经典的年代走过来的,坦白的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孝弟三百千》、什么是“四书五经”,唐诗我背不了几首。我想我不懂,我不能让孩子不懂,因为这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根。

2、林梦生教授他的成长历程也给了我启示。他在《背》的那篇文章中这样叙述到:他的老师说:“不要急于写,先要多读多背,除了上好语文课 10 外,还要广泛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名家名篇,要结合看评论学其精华,精品要把它背下来。”当他拿自己写好的文章给老师看时,老师说:“你的作品缺乏思想深度,逻辑思维要加强。”问补救的办法。教师说:“你每个星期背一篇《人民日报》社论。”于是身为人父的他硬是背了一年的社论,当再次拿作品给老师看时,老师说可投稿了,果然三投三中。林教授还说,背不是学语文的全部,但它是童子功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凡舍得在“背”字上下功夫的人,必有可喜的收获。从中我理解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

3在背诵经典的过程中,学生的两个例子坚定了我诵读的决心。(1)、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2)、知过必改,德能莫忘。《千字文》

我相信了经典将浸润着孩子的心,使他们受益终身!我的做法: 诵 读

1、晨读:师生共读国文经典。已背《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开始读《日有所诵》(2)这是薛瑞萍教师主编的课外读本,它汇集了古今中外适合相应年级学生读的名篇。

2、3、午读:学生自读喜欢的书。每天15分钟。

晚读:亲子共读童话经典。开家长会时,给家长推荐我书,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爱的教育》《窗边小豆豆》。我告诉家长尽最大的可能,坚持每天和孩子共读半小时书。如果你自己没有办法每天在书桌前坐半个小时,就别指望你的孩子能把书读得多么优秀。徐冬梅老师在他一篇《和儿子一起读书》的文章中介绍了“亲子听读;亲子共读;亲子比读”的方法,她才上初中,已读了上千万字(约一百本书),将来这孩子能走多远,又有谁能知道呢?文章结尾时她说: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4、5、6、课前读:凡上语文课前,学生读这一周指定背诵的内容。每天一讲:每天由一个学生讲一个成语故事。每周一篇日记,内容自选,教师必改。

期末的汇报单、汇报会

1、让学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背的内容。

2、告诉家长本期课外阅读内容,让其自查、反思与校配合情况。

3、汇报会目的是让家长亲眼看孩子诵读,通过比较,以便自我反醒,主动提高。

4、共商下期阅读良策。二年级必备的书籍

《孝弟三百千》、《日有所诵》、《小学生必读古诗70首》、《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或《寓言》一本、《新作文》期刊一本。

我的想法:

六年拟定完成的任务

《孝弟三百千》、《唐诗三百首》、《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大学、中庸。《日有所诵》2—6年,成语1000条以上。自选书藉一百本左右。

走在教育的路上,我走得很辛苦,苦就苦在一直没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如果我早能找到并悟出“师生共读”这样一双赢的教学方法,说真的我既使不能轰轰隆隆地干一番事业,也能为我衷爱的小学语文好好的,实实在在的活一回,一定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遗憾、那么多的空白!

[体会之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陶行知说:“要有好的教育,先要有好的教师”.朱永新说:“没有教 12 师的发展,就永远没有孩子的发展。”我们学校近年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课题,认为是找准了方向,握住了课改的瓶颈。校长说:我想用十年的时间,哪怕培养出一个有影响的名师来,也值得。

1、建立“书吧”和“博客”,让老师读书、聊书、推荐好书、好文章、写书评、写体会……寒假老师将人手一册:《给教师的一百建议》《给教师一百条新建议》《论语》。还按年段购臵薛瑞萍老师的书。让老师认真读书并写心得体会。“阅读丰富人生,写作会让人生更美丽”。

2、有志的老师可自告奋勇进行“大循环”教学,老师列出师生共读的书目,我坚信六年必有成效,走不出一个“大窦桂梅”,也能走出一个“小窦桂梅”来。

3、凡外出学习回来,带回一个新观点,有一点启发,就不虚此行了。回校要上一堂公开课或进行一场讲座,且进行评比。

我们目的是让老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年磨一剑,让我们的老师专业起来,让我桥南小学能真正走出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名副其实的名师来。

在结束我的讲话之前,我想这样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的气象。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书籍是走向理想殿堂的阶梯。高尔基说:“读书,什么时候都不迟。”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我们的脚下。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自己,为学生,为建阳的教育,真正的脚踏实地地读一点书吧!

我想给今天的讲话加一个题目,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当岁月让我们容颜变老时,诗书会使我们青春依旧!

第五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为宗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一经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更引起了大宅科小学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值昌乐县教育局在全县各小学倡导创建特色校活动之机,大宅科小学全面行动起来,以探索农村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规律,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为目的,在原有的基础上走上了“创建大宅科小学古诗文诵读特色校”之路,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中华经典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其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千锤百炼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和意境美,可以体验到诗人的心灵美,这对于陶冶心性、培养情操是大有益处的。学习健康向上的古诗文,不仅能够增进个人的文学素养,更有利于提升人的思想品格的境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06年初,大宅科小学提出了“融人文教育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并制订明确的计划,着手编写校本讲义,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古诗文课题组为研究小组,由教导处牵头,语文教研组组织,具体研究操作方略。

1、营造诵读环境,熏陶人格情操

学校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角落,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班内评比“小诗仙”、“小诗圣”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而且将考核得到的古诗诵读成绩单独列入学生成长档案中。

同时学校设立红领巾广播站,在上午、下午大课间时间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在每期的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每学期一次的语文学科素养竞赛中,大宅科小学都坚持出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方面的题目,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让诗香萦绕在校园四周,为学生营造出一方宁静淡泊、澄净空明的精神家园。

2、确定诵读内容,积淀人文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方面,大宅科小学教导处着重进行了诵读内容的选择,从《诗经》到现代诗歌,从《论语》到当代散文,中华民族的古今名著名篇不胜枚举。为了在六年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让学生在小学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都能至少诵读300首古诗词和“三百千千”内容。年级

备注上

期一年级

国学启蒙、《三字经》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古诗文欣赏》

二年级

国学启蒙、《三字经》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三年级

国学启蒙、《百家姓》

《古诗文欣赏》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古诗文欣赏》

四年级

国学启蒙、《千字文》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五年级

国学启蒙、《弟子规》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古诗文欣赏》《古诗文欣赏》 《论语》部分

六年级

国学启蒙、《弟子规》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论语》部分、《古诗文欣赏》

下载诵读经典气自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诵读经典气自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腹中有书气自华

    腹中有书气自华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是张元济先生非常中肯和深刻的体悟。因为读书能给心灵一抹书香。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随着网络的发......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学习决定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党的十......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的读书心得之点滴在我的记忆深处,从小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看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记得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在家门口看书,家里没有其他......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仙霞校园以“读书活动”凝聚教工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党支部 ‚知书达礼‛是我校的育人目标,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全体教师。李静微校长一直强调:教师是知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没有书,就没有学识渊博的教育家;没有书,就没有各所学校的老师;没有书,就没有现代城市的规划······读书,可以让你拥有无限的气质,还......

    11腹有诗书气自华

    热爱汉语热爱读书吧 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的”抄作”经典,希望同学们指正)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

    腹有诗书气自华美文

    东坡居士曾在《和董传留别>中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欲有“气自华”,必先“腹有诗书”。课堂有效学习保证了阅读能力,社会实践则建立在广博阅读培养的独立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范文大全

    爱上课外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里的诗书从何而来?靠阅读。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大家都比较重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