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让诚信残缺
诚信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题目是诚信。什么是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大家坐在这里听我演讲,是诚信;商家合法经营,是诚信;人们之间相互平等交往,是诚信。孔孟之家,礼、义、仁、信;商鞅变法,“徙木为信”。诚信,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而时至今日,我们为何又重提诚信?是的,这是因为有许多的事令人骇然:假烟、假酒、假种子、假化肥、假文凭、假职称、假名子„„不胜枚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必定失去发展的空间,失去坚强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严。有一名德国留学生,成绩优异。毕业后,到处求职,屡屡受挫。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档案记录表明,他曾经逃避公共汽车票被抓三次。在新加坡,有人拿着飞机票却不能登上飞机。因有资料显示他借阅的图书还没有归还图书馆。可见,诚信对于每个人至关重要。诚信,公司才能聘用你;诚信,银行才能借钱给你;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诚信,才能融入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诚信无处不在,无处不需。
当代社会,信用最集中的地方非金融行业莫属。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赢得长远的发展前景;客户监督,诚信接受服务,可以赢得较高的信用等级,及时得到资金补充,进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两者相互给予的诚信,就是无言的承诺,有效的融合和交流,他会使得金融业务有存有贷,资金流通通畅、安全、高效。“信用为天,俯首大众”是我们农村信用社服务于民的文化理念,我们对客户最大的诚信莫过于严格按照行业管理规定,合规合法经营,用高质量的服务,高水平的能力,高效率的工作取信于民,造福大众。在我市一个农村信用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攒下两万块钱,想存到信用社可又怕信用社给少算利息。这可怎么办?精明的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把两万块钱在同一天分别存入信用社下属的四个代办站,每个站5000元,存期半年。到期后,他找到信用社主任进行咨询并计算到期利息。然后他跑到四个网点取出他的存款。结果发现,四个网点和社主任算出的利息一分也不差。他信了,他逢人就说,信用社真的是可信赖的咱农民自己的银行。
值得反思是:在我们要求商家诚信经营的同时,是否也诚信接受服务呢?超市的货架,不知不觉少了东西,出口的检测仪发出嘀嘀的警报声,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诸如道德、侵犯人权的官司纠纷;街头美丽的灯箱,曾几何时,装饰着我们的城市,也装饰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可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伤痕累累。我们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通过收拢社会富余资金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支持企业、个人,补充资金缺口,调济资金周转,按照国家政策,能优惠的优惠,能支持的支持,可以说为武安的经济腾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我们的客户登记薄上,有许多重合同守信用的好客户被视为黄金客户,可遗憾的是,总不免还有一些这样的人。有的逃、赖帐思想严重,企业效益好的时候,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亏损了就留下一个烂摊子,任你处置,他们认为反正亏了是公家的,这种不负责任,不讲诚信的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们不排除人力之外的因素,可有的人就是欺骗。明明好端端的企业,造假帐,搞转移,就是不按时还息还贷。更有甚者,干脆直接造假,利用假存折、假汇票、假挂失,骗取资金,然后逃之夭夭。这时,道德显得无奈,法律显得苍白。我们追求诚信,渴望诚信,我们希望诚信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规范,可面对现实,我想还应该用法律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德,将一个人的信用问题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个人档案记录,随时随地调用,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不诚信寸步难行,不诚信将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试想,谁还会弃诚信于不顾呢?
莫让诚信残缺
无人售票体现了对乘客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可偏偏就有一些人利用假残币蒙混过关。在他们为自己沾的那点小便宜而沾沾自喜时,却丧失了最基本的诚信。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一种人格和素质;就社会而言,诚信则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投放假残币不过是件小事,可一旦放松脑中“诚信”这根弦,就很可能习惯成自然,尤 1
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长此以往,难免不会栽个“大跟头”。而当更多的人明知不该为而为之时,社会秩序也就会被打乱,社会公德也因此会不断恶化。
对此,我们一方面应通过公共舆论和公德教育来对公民形成内在约束,另一方面,也需要让一些人在行之有效的惩罚中“学会”做诚信公民。
诚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有力保证
诚信,既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所谓“诚”主要是指“诚实”、“真诚”和“忠诚”,要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即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勿自欺”、“勿欺人”。所谓“信”,主要是“真实”、“诚实”和“信守诺言”,强调一个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思想家们往往把“诚”和“信”相互通用。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由此可见,“诚”和“信”,不论是单独使用或相连使用,表示的大体是同一个意思。
诚信既然是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之一,是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那么,共产党员就不仅要自己做到诚信,更应该带头践行,将诚信落实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诚实守信的模范。
本文拟对共产党员的诚信行为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诚信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政之本”、“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他把信摆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要真心诚意地为善去恶,光明磊落;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一名话,诚实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是相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人不诚实,不守信,那么,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就无法进行,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场无序、混乱之中。作为一个公民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成为一个讲求社会公德的人;作为一名执政党的共产党员,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遵守公民道德并成为榜样。因为,作为共产党员,要忠实履行共产党员承担的义务,实现入党时对党对人民的承诺,同时,作为党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还要施教于人。古往今来的伦理学家、教育学家认为行之有效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就是要求教育者以自身的行为示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孔子的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继承了中国古代的这一优良的道德教育思想,主张“以身立教”,认为“身教最为贵”。
因此,“诚信”是共产党员内在先进性与外在先进性的有机结合,使共产党员的静态先进性与动态先进性紧密相联。应该是构成共产党员行为先进性的基本要件。即品质必须优秀,行为必须模范。
二、诚信事关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体现
“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对一个企业和团体来说,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一个使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对一个国家和政府来说,“诚实守信”是“国格”的体现,对国内,它是人民拥护政府、支持政府、赞成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对国际,它是显示国家地位和国家尊严的象征,是国家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也是良好“国际形象”和“国际信誉”的标志。从经济生活来看,“诚实守信”是经济秩序的基石,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一种“无形的资产”;从人际关系来看,“诚实守信”是人和人在社会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质,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信任是相处的基础,其关键就在于“诚实守信”。从政治道德来看,“诚实守信”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品性”,是“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体现,是一个从政者必须具有的“道德品性”和“政治素质”。对于共产党员和党政干部来说,就要忠诚老实,平易近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就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反对伪科学;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报道要真实、客观、全面,反对假新闻;对于统计和会计工作者来说,就要实帐实做,反对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总之。各行各业都要诚实守信,一诺千斤。
但是,在机关、企业以及社会生活中,不诚实,不守信的行为依然存在。如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一些企业可以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一些单位或部门虚、夸、假、空,对上虚报成绩、弄虚作假,隐瞒缺点、掩盖错误;对下只说不做、言而无信。当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时,为了应付检查,指使工作人员伪造工作成绩、伪造基础资料;组织开展活动时,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在一种自欺欺人的游戏规则中心照不宣。试想:如果一个单位、部门的领导假、大、空、虚、夸,那么,你的中层管理人员或者员工是不是会效仿?你在欺骗上级的同时,你是否也在被欺骗?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做不到的,却要求群众去做,效果肯定是不好的。“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领导队伍,教育员工,更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启迪员工、影响员工。决不能为了追逐“政绩”而敷衍塞责、虚华浮夸、弄虚作假、得过且过。
从古至今,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曾子杀猪取信,宋庆龄冒风沙看望孩子等等。他们一诺千金,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国还有一些教育我们诚信的名言警句:如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的“口言之,身必行之”,宋庆龄的“言必信,行必果”。
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是共产党员的八项义务之一,是必然履行的义务之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是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指导原则之一。因此,诚信事关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体现。
何谓“先进”?我理解: 其意义是“先”,要务是“进”。先在后之前,是后的榜样;先进要“进”,还有奋进、快进的涵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进也可叫竞。古人讲:“并逐曰竞。”只有竞,才能激起热情,焕发动力,使“进”更显生气、更具活力,更快更强。
那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应该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员宣言》中所描述的“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是列宁、毛泽东称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共产党员———蕴含着几代先哲的智慧和业绩;凝聚着无数英烈的鲜血和生命;代表着亿万民众的事业和利益。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行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外在展示,最直接、最直观、最现实,最为人瞩目、最具有说服力、最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所以,共产党员的“诚信”行为对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至关重要。他关系到党的领导的正确实施和有效实现,关系到党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关系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
三、要加强对共产党员的诚信教育
诚信建设和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道德核心、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并能把它付诸实践。诚信教育不但要使人们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更重要的是,要以诚挚、真实的态度,把诚信要求化为自己的行动。古人认为:“履,德之基也”(《周易·爻辞下》),“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大略》)。在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道德失范现象,归根到底,都是同失去了“诚实守信”有重要关系,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从加强“诚实守信”的建设入手。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其中包括诚实守信的素质。共产党员的诚信表率作用具有重大社会价值。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是这样概括的:
“一个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个核心” 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问题。“两个先锋队” 和“三个代表” 强调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广大党员要加强道德修养,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诚信问题既然是一个道德修养问题,我认为更为根本的途径还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制度约束是必要的,但根本的方法还是要靠教育。制度
总会有管不到的地方,即使制定出一套非常健全的制度,也得有严密的监督、执行机制。因此,要加强共产党员的诚信教育。
一是必须加强对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诚信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历史上关于诚信的史书记载也表明了诚信两字的重要性: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 诚信,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失信,是卑鄙,是无赖,是自灭。诚信是一种内在思想,是一种认知,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表达。首先要教育共产党员必然站在振兴中华、繁荣经济这一高度来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深远意义。如果不诚实守信,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我们怎样和国外企业或经济团体打交道!怎样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其次,要教育共产党员实事求是。对工作中的成绩不多讲一分,对工作中的缺点也不少讲一分。第三是加强共产党员自身的人格修养。教育共产党员履行诺言,重温入党誓词,做到言必行,信必果。
二是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诚信的关键是在上下级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使得每个单位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共产党员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应该认真探讨评价部门、单位、个人工作绩效的方法。检查部门、单位工作时看资料、听汇报是必须的,但容易产生制造假资料的机会;检查工作前打招呼并要求进行自检自查,促使被检查单位用诚实的态度,按照工作标准修正不足也是必要的,但又会出现为检查而检查的现象。怎么才能使接受检查的单位、部门、个人用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的心态来迎接检查,使检查工作的上级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获取真实的工作业绩呢?应该有一种良好的互动机制。2005年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检查的方法值得借鉴。既有科学的考核数据作支点,又有背靠背的民意测评作参考。这样的检查既实现了检查的目的,又教育了政府部门、城市市民,赢得了民意。如果接受检查的部门、单位、个人是通过弄虚作假获得了好评或先进的称号,那么,客观上就会使所有接受检查的单位、部门、个人在接受评价的同时,产生诚实的不如弄虚作假的情绪,对检查的含金量也会提出置疑,检查的权威信也肯定会打折扣,通过检查促进工作的目的自然也没有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要最终建立诚信服务的竞争机制,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经济,良好的信誉是无形而巨大的资本,诚信是人们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最终能够立足、发展的必备素质。此外现代生活强调的是竞争和合作的意识,诚信可以说是开展良好合作的开端和基本要求,它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魅力。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提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明确提出在道德建设中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指导思想,这是对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论断,是针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而得出的一个有针对性的结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实守信”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建设和道德风尚等各个方面,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寄希望于政治上的“诚实守信”;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迫切要求“诚实守信”;人民群众的相互交往,热切地呼唤“诚实守信”;社会的道德失范,亟需“诚实守信”来予以匡正。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加强诚信建设体现了“法治”和“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辅相成。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有好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不搞弄虚作假、阳奉阴违那一套,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要有好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不懈进取,追求实效,去除花架子和形式主义;要有好的生活作风,求真务实,言行一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而尽职尽责、不懈努力。只要真正重视,认真对待,付诸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党和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能够长期保持、有效发挥、不断发展。
诚信构建与民族复兴
作为我国系统研究诚信理论的开山之作,《诚信论》为建立和谐社会打造了一块厚重的理论基石。
该书彰显出弘扬诚信理念、呼唤制度创新、构建诚信中国、复兴中华文明的时代主基调。
每一个立论的提出,无不直指转型时期我国现代信用制度缺失的要害,并给出了化解之方。
无论是对在知识产权上集体失信事件的细微分析,还是对中国在俄罗斯外贸失利个案的深刻剖析,引起每个人社会责任感的警醒。
诚信既是人作为个体的至上道德境界,也是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条件。“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假如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有信,那么整个社会将充满了和谐、安定和幸福。”
本书从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诚信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
无论是从弱势群体社会学切片考察研究的现实意义,还是从“人文精神的立场和终极关怀的归宿”其诚信哲学的前瞻性来看,该书所融合的优秀传统道德、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和东西方诚信文化互补的理论构架,都为今后研究诚信问题,建设诚信社会奠定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方法。
诚信危机给我们的生存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危机,同时也给了我们绝好的解决问题的契机。
因为所有矛盾都集中指向诚信问题,我们恰恰可以从解决诚信危机问题入手,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综合困境。这需要我们着眼于未来,建立从个人信用制度到诚信责任政府涉及社会所有层面的新体制。我们需要进行现代诚信观念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才会成为具有平等意识、自主人格和责任能力的个人,由此我们才能很好地构建诚信中国。
也只有这样,和谐社会才会应运而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谈诚信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在漫漫人生路上经历过长途跋涉,到达一个渡口的时候,他身上已经有了七个背囊:是美貌、金钱、荣誉、诚信、机敏、健康、才学。渡船开出的时候风平浪静,过了不知道多久,风起浪涌,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老艄工对年轻人说:“船小,负载中,客观你必须丢掉一个背囊,才可安全到达。”看年轻人不肯丢掉任何一个,老艄工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想了想,把“诚信”丢到水里。
看了上面这则故事,我很为这个年轻人感到惋惜,他差不多把最重要的部分丢掉了,也许他还不很懂得做人的道理。一个年轻人,即使是已经在“漫漫人生路上经历过长途跋涉”,他的阅历、人生经验仍是有限的,他选择人生的道路时难免不会出现偏差。如果让我做一个选择的话,我首先选择丢弃将是荣誉。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巴顿将军》,里面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恺撒大帝在征战凯旋回到罗马城时,迎接他的是整个罗马对他的欢呼,当恺撒的马车行进两边在挤满了欢呼人群慕值郎系氖焙颍沓瞪嫌幸桓鋈耸笔备┦自谒咚担喝僖皇枪墼蒲獭2淮恚僖肥抵皇枪墼蒲獭D切┻尺宸缭频挠⑿郏切┣星惺凳滴死嗟姆⒄棺龀隽斯毕椎娜嘶嵩谇嗍妨裘粝吕吹牟皇侨僖撬堑乃枷牒统删汀F浯挝叶慕墙鹎N页腥辖鹎苤匾页腥先死喽岳嬗篮愕淖非螅娌坏韧诮鹎挥Ρ唤鹎扛爬āT偎担绻桓鋈擞辛瞬叛В辛私】档纳硖澹辛嘶舻男愿瘢鹎运此担⒉皇呛苣鸦竦玫亩鳌N蚁胫赋龅氖牵涫等儆惨谎?/p>
我第三个要丢弃的是美貌,前提是美貌不等同于容貌,我要求自已的相貌鼻子是鼻子脸是脸,除此之外再无过份的奢求。我不是一个女生,这令我的选择会更容易些。我想,一个人的容貌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气质的,当然,还有健康。
我第四个要丢弃的是机敏。虽然古人常云,“敏而好学”,“敏于事而讷于言”。不过我想,即便是拙于事而讷于言也没有大关系,如果这只是出于性格的原因,而不是出于才能方面的原因,这还可以通过后天的修养弥补。我希望机敏不会被片面理解为“八面玲珑”、“巧言令色”,如果是这样的话,则这种机敏的有无更是无关紧要的了。
我第五个要丢弃的东西,也许确要费一番思量了。我顷向于丢掉才学,我认为这里所说的才学不是指学习的能力。我想只要拥有了学习的能力,有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现在开始还不算太晚。
我最后丢掉的也许才是诚信。我想,一个诚信的人,是一个有品德的人,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没有金钱,没有荣誉,甚至没有才学,但他们在世上也许仍会活得很坦然。可以将诚信理解为品德,古时候讲究三立:立德、立言、立功。立德排首位,选择人才,要求的也是德才兼备。所以我们可知品德的重要,和立德的不易。诚信并不是简单的有信用不说大话,当然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到这一点。
一个人对别人要有诚信,对自已也要有诚信,要做到心口如一。承诺别人的,要守信,承诺自已的,也要守信。真实地面对自已,真实地面对别人,真实地面对社会,不屈从自已的内心欲望,不屈从自已内心的恐惧,不虚饰自已的错误,这是不容易的。孔夫子也自说只是到了七十岁之后,才“随心所欲不逾距”。所以我说,诚信也是一种才能,而且是一种不容易得到的才能。我们应该无比的珍视它,去努力得到它,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第二篇:营销莫让
营销莫让“灯下黑”
近日,笔者发现一个企业离信用社不足500米,帐户却开在10里之外的农行,经实际了解,原来在2000年左右,改制前的该企业因担保问题与信用社发生诉讼纠纷后,帐户撤走至今。时过境迁,企业改制到个人后,信用社主任、主管信贷变动了几次,但一直未有信用社人员上门营销。
从营销管理角度分析,该社信贷人员犯了一个营销通病,即“灯下黑”,越是身边市场、本地现有客户越是管理、维护不到位。
为有效解决这种营销中典型的“晕轮效应”,联社正在开展的家家到、阳光授信等活动,就是针对信贷营销中存在“灯下黑”,“哪壶”不开烧“哪壶”,真正让全市信贷人员走出社门抓营销,促发展。
首先,强化发展意识,认真抓好“三个市场”的营销活动,一是已有客户市场的维护。所有信贷人员要主动登门,了解企业年内的发展规划、资金需求,以真心留住客户。二是新客户市场开发,主动跟踪政府招商进程,适时对落户企业进行开户、办证及信贷等综合性服务,以细心引来客户。三是本地它行开户企业拓展。对未在信用社开户的企业,明确信用社主任、主管信贷责任,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和营销,以诚心促进客户回归。
其次,树立新型营销观念,亲情营销强调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鱼水)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用我们的 “感情投资”换取客户的“货币投资”。
还有,把握关键环节,落实好部门、管户信贷员个人责任,切实杜绝和预防营销过程中出现的“灯下黑”。同时,注重形象建设,以形象树品牌,以品牌来促进信用社的可持继发展。
第三篇:残缺也美丽
残缺也美丽
残缺也美丽
当你真正懂得了,你才会醒悟到,残缺也美丽。
——题记
初见题目时,不禁惊讶,那种不认为的态度就蹦出来了,残缺也美丽,在我看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然而,世界之大,一切皆有可能。亚里士多德,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都能翘起地球嘞!
我仅看了一段,是,就一段,我的态度马上就转变了,原来的认为也崩塌了。
到子曰:“上善若水,厚德而载物。”而水,恰恰是最容易残缺的,但是,它每次都能恢复一个完整的自己,并承载着使它残缺的一切。这不就是“上善”吗?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也是让我认为“残缺也美丽”的一段。弘一法师以佛陀的智慧得出最好的境界:“花未满枝月未圆”是的,这就是残缺之美,之所以欣赏残缺,是因为在不完满中我们有了对完满的追求和渴望,而完满即预示残损衰败的开始。
生活何曾是完美的,总有太多瑕疵、太多不足——人生也是如此。当你把残缺当做一种美,生活也会充满美。当你为雨后憔悴的花而驻足,为天角的残月神往,被断臂的维纳斯所征服时,你才会彻底醒悟到——残缺也美丽!
河南信阳固始县第六小学六年级:最极致的奢华
第四篇:残缺的美丽
残缺的美丽
金城学校九(1)班金萌萌
我们每个人都曾是一个被咬过的苹果,因此我们都不完美,也许你的残缺太过明显,那是因为上帝偏爱你的美味。
-------题记
维纳斯,爱与美的化身。虽然她残失了双臂,虽然她并不完整,虽然她存在缺陷,却仍被世人称为爱与美之神。正因为残缺的双臂,让她的体态风姿展露无遗。她的美来自内在,内在残缺。
残缺并不意味着遗憾,残缺也可以美丽。
海伦·凯勒,极具传奇的的人物。虽然她与声音无缘,虽然她注定生活在黑暗之中,虽然她永远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她却从未放弃过在别人眼里困难重重的生命,她是世人熟知的作家.教育家。残缺并不意味着平凡,残缺也可以伟大。
千手观音,真与善的传承者。虽然曾为救助他人失去双臂,虽然因为失误拥有了与自身不协调的千只手臂,虽然外表看起来十分怪异,但她仍是佛教信徒心中永远的真与善之神。正因为这千只不协调的手臂,让她的善良尽情展现,她的美来自内心,来自残缺。残缺并不意味着怪异,残缺也可以传奇。
司马迁,中国历史上极具悲情的人物。虽然被处宫刑,虽然受到耻笑,虽然在写作中困难重重,但他不曾想过放弃,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也为了自己,他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残缺并不意味着毁灭,残缺也可以成功。
霍金,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他们有着常人不可理解的痛苦,虽然他们因残缺而无法自理,虽然„„但他们都不曾放弃,用原本残缺的人生,焕发出美丽的光芒。
人生有许多残缺,他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磨练自己的机会。如果这个世界一切都很圆满,月亮永远是圆的,太阳永远挂在天上,鲜花永远不会凋谢,那么我们就不会体味到残月的悲哀,夜空的神秘,枯萎的无奈。
残缺是因为你的美味,残缺也可以美丽。
第五篇:高考作文素材残缺
残缺也是一种美
——读《米洛斯的维纳斯》有感
渴望到漠北,在长城的断壁残垣上,在呼啸的狂风暴雨中,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在我心如天空般明净时,感受美的真谛。
渴望到岭南,在乡野的碧水青山间,在金光万里的夕阳下,在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中,寻找美的真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美是秩序,匀称和明确。”对于这句话,我一直无法理解。于是,我不懈追求,不断寻找美的真谛。直到我读完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文章后,那灵动的文字和秀丽的图片似乎为我指明了方向。
我曾以为,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美是黄昏沙滩上疾行的丹顶鹤,美是空旷大草原上驰骋的梅花鹿。
我曾以为,美就是“朝看晨鸟啼柳绿,夕看晚霞染山红”的悠闲;美就是“晴看日丽天高远,雨看船行水迷蒙”的雅兴;美就是“春看雏燕吻桃红,秋看风凉月如钩”的逍遥;美就是“夏看荷花剪莲舟,冬看雪白洁如玉”的快乐。然而,当我再次凝眸维纳斯那丧失了双臂的雕像时,我的心猛地一震。我发现,那才是极致的美,正如作者所言:“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诚然,维纳斯是一尊残缺的雕像,可它所焕发出来的美却是一种极致。这种美不是一种浅层次的优雅,而是有深刻的内涵。它不同于身残志坚的霍金,不同于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海伦、凯勒,不同于逆境当自强的高士其。他们是现实中的残缺,不能谓之为“美”,而是人类精神上的一座座丰碑。
也许,豪华的装饰、时尚的衣着给了我们美丽的印象,但这毕竟只是美在外表。试问,一时的美丽又怎能给予人永久的回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换个角度想,残缺确是一种极致的美,是一个空间、一段空白,是一片无垠的世界,任我们随意去想象,去描绘,去弥补,而这想象、描绘、弥补的后面是一个故事、一段机缘、一种艺术,正如这断臂的维纳斯一样。
残缺之美已成为艺术上公认的一种美,原因在于它们给予我们艺术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去玩味,去咀嚼,去驰骋想象,去品位生活。正如维纳斯一般,因断臂而身价倍增,因残缺而名扬世界。
难以忘怀维纳斯那残缺的玉臂,难以忘怀她灵动的双眸,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们昭示着:残缺也是一种美。
断臂维纳斯所表现的是一种美的残缺,是对有着无穷魅力遗憾之余的感叹。而二胡曲《二泉映月》所带给人们的却是一种由残缺创造出来的震撼之美,是在残缺的逆境中走出辉煌。如果说前者是残缺的形象美,而后者则是残缺的内在美,前者是美的残缺,后者是残缺的美。
作为一个自然人,阿炳是残缺者,他双目失明,清瘦病态的脸庞上永远挂着一付墨镜,破旧的长衫相依着心爱的二胡、琵琶,一年四季,无论是万木复苏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无论是秋高气爽的秋月,还是寒风凛咧地冬日。一根探路的竹杆没有变化的敲打着无锡街巷的石板路,告诉人们一位盲人走过来了,他永远呆在这黑暗的世界里。
作为一个社会人,阿炳是心灵至美者。“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阿炳眼瞎心明,身残而心灵至美,是真君子。古罗马哲学家普洛丁指出:“美也就是善,从这善里理性直接得到它的美。在美后面的我们把它叫做自然的善,美是摆在善前面的。美是理式所在的地方,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质”。阿炳的美蕴藏在他的琴声里,他卖艺不行乞,受赠不言谢,饿死不媚俗,他的琴声从不为利益所动,他的琴声是正义之声,是真、善、美之声。
作为一个音乐家,他给人们留下了巨作----《二泉映月》。阿炳自幼在道观中长大,道家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阿炳的世界观,天人合一。对立平衡的观念也无不进入阿炳的艺术创作。在阿炳的心中,世上万物有圆有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分为二,变幻无穷。阿炳因残缺而弥补,因弥补而得全,在《二泉映月》中,他弥补的天衣无缝,创作出天人合一的竟境。人们只看到飞针走线,却理不出一丝一缕的痕迹,人们只听到剪走刀飞,却寻不到一边一角的残缺,所有的只是变化中和谐的旋律,空旷的天籁之音。
上天似乎是不公的,从小在道观中长大的阿炳从小就失去母爱,世俗的偏见使他亲生只能当做养子认,道观的恶习逼他远离道场,几乎所有年轻人的不幸都集中压在了他的身上。苦难远不止这些,生活的窘迫又夺取了极具音乐天赋青年的双眼,从此在黑暗的世界又丧失了最后一点光明的希望。世道的不公让阿炳的行动更加的不自由,行走中乐器失去了支撑,从此二胡上多了根绳子,它将二胡与阿炳连在了一起,多了根绳子的二胡和阿炳,使行走中飘出的琴声多了股被束缚的压抑。
上天终究是公正的,“天不绝人心绝人”。昔日活泼好动的阿炳从演艺的喧闹中跌入黑暗的寂静世界,使阿炳受尽了生活的磨难和心灵的洗礼,现实世界的光明与黑暗一起融入属于他
自己的音乐世界,失明的双眼化为惠山二泉,他用心中的双眼,冷观时世艰辛,笑览世态炎凉,将生活的全部感受都注入琴声,他用顽强的生命力和倔强的抗争力支撑起二胡的身姿,奏出貌似残缺却洋溢着美伦美幻的《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的残缺美,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演奏手法和独特的韵味。阿炳在双目失明之后,走路须人引领,边走边位。即使在茶楼酒肆也往往是站立演奏,无奈的演奏姿势,使得阿炳不得不采用适合站立演奏的技法,从而形成不同于正常人的演出手法。阿炳大多是将二胡挂在身上,演奏时换把不方便,他常常是一整段音乐在同一把位演奏,一个手指可以将几个音奏出,换把时略有停顿。这即是直立演奏的特点,也是音乐风格的特点所在。《二泉映月》定把滑指,空弦音运用的很多,独特的演奏手法,鬼斧神工地增添了乐曲的空旷感和滑指的独特韵味。人们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舒服,反而觉得是难以替代的绝妙,是难以想象的神来之笔。
残缺不是美。残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产生的不幸,是败笔之作,是粗心大意的破坏。诚想有谁会将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故意造成残缺。仇恨和嫉妒。没有人对阿炳的失明感到美,也不会对阿炳行走艰难的边走边位的形态叫好。所有的是对盲人的同情和演奏艰辛的感叹,残缺是阿炳的不幸,街头卖艺是他的谋生手段,边走边拉造就了独特的演奏手法,创作出“二泉映月”是阿炳音乐天赋和强烈谋生欲望所致,缺一不可,恰到好处。
残缺不是美,残缺是完美的对应物。残缺所带给作品的并不是优美的展示,只是残缺与美的强烈对比才产生美。书法中的“布白”,篆刻中的“残边”,都是典型的残缺“造境”。清人王国维在谈及竟境时指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的两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之故也”⑤篆刻中古印的残印边缘的破损所表现出来的古拙美,已为人们所推崇,即使是新治印,也有击边的程序。书法中的“计白当黑”就是把空白作为一种表现因素,虚实,黑白的处理是作品意境的结构,使作品产生一种空灵,含蓄的魅力。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击边”“布白”的残缺,而是整齐化一,天地比齐的布局,又何来生动的感受,残缺更鲜明地表明了主题。《二泉映月》优美、和谐的乐声,从一个双目失明,手法怪异的艺人手中奏出,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绝妙的挑战。阿炳所创造的竟境绝非造境,也不是一时的乘兴而“作”,而是心灵深处情绪宣泄的“写境”之作。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带来美。断臂维纳斯是世人公认的残缺美,但美的不是残缺,而是对残缺无可奈何的叹息----假如不残缺会更美。维纳斯带给人们的是遐想美,是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人们多次进行这种举动,为维纳斯接了多个断臂,结果均不理想,只好保持现状,并不是讲残缺了好,而是人们心中有无数个完美的维纳斯,对那只断臂有更高的要求,断臂带给人们无尽的美的遐想。同样阿炳的残缺表现在《二泉映月》中时,我们明显的感到不正常,独特的指法,异常的把位,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音色,这音乐是新奇的,在常音中从未出现过,但你对此又丝毫改变不得。一旦改变了这貌似残缺的技法,也就失去了独特的韵味,“有我之境”则“无我自境”,残缺改为完整则面目全非。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得到美。月亮的残缺表现出一种过程美。“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银钩倒挂的弯月,到玉盘高悬的圆月,月亮经历了由残缺到圆满的过程,人们得到一种追求圆满的享受。借助于月亮的圆缺,将这一自然现象演绎为社会现象。更多的借物拟人,寄托人们的情感。阿炳《二泉映月》的泉中月,陈振铎《弓桥泛月》的桥边月,古人《汉宫秋月》的宫中怨月,天华先生《月夜》下的无奈之俗月,的民间俗月,一轮皓月当空,诉不尽的深情,讲不尽的话语,“今月曾经照古人”,月的残缺丝毫没有减少人们对它的情感信任,而是将此做为事物发展的必然,是过程中的正常展示。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创造美。《二泉映月》所表现出来的美就是因残缺而创造出来的美。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但它所带给人们的是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超常的表现力和幕后的艰辛,更多地是人们对演员的惊叹和演技的赞许。《二泉映月》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盲人创作的作品,世上盲人何止千万,盲艺人也不乏技艺精者,但只有阿炳创作出了《二泉映月》这样感撼世界的乐坛佳作。它不同于维纳斯的“残缺遐想美”,也不是书法,篆刻作品中的“残缺对比美”,更不是月亮的“残缺过程美”,《二泉映月》是由残缺而创作的“残缺创作美”,改变了残缺的不足,化短为长,如同一块玉料,大小、轻重、凸凹、色别等终有差异,“观玉十年,动工一时”,《二泉映月》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是由残缺的无奈而升华为美妙的残缺美。
残缺不是美。阿炳残缺的不仅是失明,而是家庭的肢离破碎,故土的伦陷屈辱,道观的抛异世人的鄙视,这些都构成阿炳后半生的悲剧色彩。沉重深厚的悲剧意识压在充满多愁善感的阿炳身上。中国历来有东西南北诸调都来源于同一个悲剧故事之说“凄凉的东音,怀乡的西音,思亲的南音,离别的北音。”东西南北都是悲音,除了标明悲剧是个永恒的主题外,也为阿炳的残缺,为《二泉映月》的残缺美做了很好地解析:即有遭抛弃的恨,又有离别的苦,即有怀乡的情,又有怨世的愤,都是围绕着人的失和落为内涵,表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复杂和关系的错综,与其说《二泉映月》风景如画,不如说是阿炳心中悲怨蕴织。
残缺不是美,残缺出于无奈。断臂维纳斯终究还是不断臂的好,阿炳的失明也毕竟是人间悲剧,《二泉映月》流淌出来的苦水仍是不如惠山二泉照的月光美。《二泉映月》说到底是无奈之作,是阿炳的求生之举,这反映了阿炳自强自立的人生观,更多地展示了阿炳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音乐创作天赋。阿炳的时代,二胡的内弦一般用二弦,外弦用子弦,而阿炳却多用老弦,用阿炳自己的话讲:“可以用的久一些。”阿炳用起来,演奏内弦高把位时竟毫无噪音,这是常人所不能的,显示了阿炳极高的功力。阿炳行走,站立演奏多有不便,在演奏中多以短弓见长,缩短行弓距离,保持了运弓的力度,演奏风格细腻深刻,纯朴苍劲。由于是直立演奏,琴筒无支撑,给换把定位造成困难,阿炳采用常滑指与一指伸展滑音,给音色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老弦,短弓见长,定把滑指,正是这些正常人所不为的残缺之举,为我们演绎出了《二泉映月》。残缺的无奈是有限的,而创造的有为是无限的,阿炳带给人们的正是他自残缺中创造出来的震撼人们心灵的美,残缺的悲情美。
残缺不是美,阿炳是不幸的,阿炳在黑暗中远离了我们。残缺创造了美,我们是幸运的,阿炳为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月光。阿炳用残缺创造了美,使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二泉映月》的残缺。《二泉映月》是完美的,它甚至没有给后人留下一丝改动的空间----因为它是由残缺创造出来的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天上如此,地上如此,《二泉映月》亦如此。尊重
一个坐轮椅的残疾青年想冲过一道台阶,几经努力,都没有成功。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俏丽的姑娘从后面走来,残疾青年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从口袋里悄悄掏出一枚硬币,顺手一扔,硬币刚好滚在那青年人的轮椅下,她非常自然地走到青年人旁边说:“对不起,我的钱掉到你的轮椅下了。”说着,就把轮椅一推,那青年便稳当地上了那台阶,姑娘说了声:“谢谢!”就捡起钱走了。这一切看起来那么自然地结束了,那姑娘给予青年的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施舍与同情,而是一种尊严和帮助。施爱者与受爱者在人格上应该是完全平等的。
某国一位儿童父母双亡,幸被一富豪资助,从此衣食无忧并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常有媒体对其追踪报道,富豪资助的事迹也便时常见诸报端。大学毕业在即,又有记者采访,问其准备怎样感谢资助人。谁料,此人出语震惊四座:“不,我不感谢他,贫穷是最可耻的事,他用我的贫穷换取荣誉,我们是等价交换。”
乍一听,此人言语似有忘恩负义之嫌,然深思之下,我不由得生出几许同情和敬意来———人并非因为贫穷便丧失自尊。这个孩子的成才固然要感谢那位富豪的关爱和帮助,但是,在媒体报道中长大的孩子,因为贫穷,因为常常被迫把这种羞于启齿的贫穷暴露给公众而受到的深深的伤害,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和体会呢?
个人&团结
蚂蚁的团队精神
小小的蚂蚁虽然微不足道,你用两根手指轻轻一掐,就能使它粉身碎骨,可是,成千上万只蚂蚁团结起来,却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记得有一个寓言: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一定是象群在发怒了;如果见到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是蚂蚁军团来了。这则寓言充分体现了蚂蚁团队的力量。
我虽然没有见过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情景,却亲眼看到过蚂蚁团队咬死蚯蚓,并搬走的过程。
在公园的角落里,我偶然发现许多黑蚂蚁排成一线,浩浩荡荡向前奔走。顺着它们前进的方向,我看到一条“巨蟒”——蚯蚓在地上痛苦地翻腾。蚯蚓身上、身边黑乎乎的爬满了蚂蚁。蚯蚓身上的蚂蚁不断被甩下来,也有被蚯蚓巨大的身躯压得动弹不得的。但是蚂蚁们毫不退却,轮番上阵,前赴后继。几分钟后,蚯蚓终于筋疲力尽、奄奄一息了。
蚂蚁们互相碰撞着触角,似乎在庆祝胜利的喜悦,又似乎在商量着善后工作。很快的,蚂蚁们在蚯蚓的两边列成长队,齐心协力把蚯蚓抬了起来。一只挺结实的蚂蚁在前面引路,挥动着前腿,好像在说:“大家加把劲,跟上我,很快就要到家了!”搬蚯蚓的蚂蚁们也互相给对方鼓气,有些蚂蚁搬累了,旁边很快就有蚂蚁加入搬运的队伍。
经过一段不短的路程,终于到了巢穴的入口,可是入口太小,蚯蚓太大,进不去。怎么办?没有经过复杂的开会、争论、做决定的程序,蚂蚁们马上分工把蚯蚓咬成几段,撕得四分五裂,连拖带拽地拉进洞里去了。
西点学员日常流行一句话:“精诚团结直到毕业。”这与美国陆军军人中流行的“同志间要友谊和忠诚”极为相似。
在西点军校,大家所信奉的是:“我们这样团结起来可以创造一种集体观念的气氛。”一个人不止代表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正是因为精诚团结成就了西点。
布莱克曾经说过:没有一只鸟会飞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飞升。所有人都因在团队中得到互相的扶持而比单独奋战达到更高的目标。除了强调团队意识,队员间互相扶持之外,西点还要求学员共同承担责任。军队是一个整体,一人犯错众人担。这样做的目的是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动负责,并有义务监督并扶持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