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语言网络构建论文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摘 要: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是一种能自动处理英语语言信息的认知结构,其构建过程离不开想象与情感。想象是学习者在大脑形成影象的过程,影象的形成是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想象与情感在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存在着一种循环关系,情感的不同状态渗透到想象中,对影象的形成过程起到加速或抑制作用;想象作为一种催化剂又刺激情感状态的变化,促进积极情感的发展或抑制消极情感的滋生。
关键词: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想象;情感;构建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又称英语语言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是基于学习者对英语语言信息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和理解,累积语言信息量,植根于大脑语言中枢而形成的一种能自动无意识地处理英语语言信息的心理结构或机制。这种机制是学习者回忆已有的知识和获取新知识极为重要的能量或元素。
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学习者对母语的习得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能在大脑构建母语语言信息网络,然而,对外语语言的习得却并非如此。我国英语学习者无论是对英语语音、语法、词法、句法、章法还是对文化背景的认知,也无论是通过课堂学习还是课外习得,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英语语言信息,试图在大脑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以便能自动无意识地使用英语语言。现实的问题是,许多学习者经过若干年的英语学习,仍然不能够自动无意识地使用英语语言,这与学习者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期望和英语语言教学的初衷相违背。探讨影响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因素则成了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一个重要话题。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过程受制于许多因素,如社会环境(学校教育、英语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氛围等)、个体的认知水平(对英语语言信息的加工能力等)、生理(个体的大脑发育程度等)以及情感(动机、想象、移请、焦虑等)和想象等。社会环境提供了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所需要的信息量以及信息在大脑组合的社会规则,认知因素则使杂乱无章的信息在大脑系统化和程序化,情感因素则影响语言信息的输入和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加工程度,加强或者削弱语言信息在大脑的融合性,想象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无疑也会对语言信息在大脑的加工过程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
一、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情感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影响外语语言学习因素的认识偏向于两个:一是认知因素。如认知心理学就认为,语言习得要以认知为基础,输入到大脑的语言信息要经过大脑的加工。Anderson就此提出了语言信息在大脑发展的三阶段:认知阶段,联络阶段和自动无意识阶段,[1]Barry McLaughlin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2]二是社会因素。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的行为主义认为,语言习得取决于外部语言环境。Krashen就认为,有足够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就可以从I达到I+1。[3]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则主张,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被动的摄入,而是主动的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控制这个过程的因素除了学习者的“思维操作系统”之外,还有“情感意志系统”。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并研究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4-8]截止目前,研究表明,学习者不同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如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affect filter hypothesis)就认为,语言信息只有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从语言输入变成语言“摄入”,进入认知结构中。起过滤的积极情感如较高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较强的自信心等会削弱情感过滤,使大量的语言输入畅通无阻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中去。语言信息经过内化,再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起过滤的消极情感因素如恐惧、焦虑、抑制等在大脑积聚过多,会形成一道屏障,阻止语言信息的输入,这样,学习者习得语言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语言习得机制”的构建就会发生困难。[3]Barbara K.Given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大脑构建“自然学习系统”的过程,该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就是情感系统。她在《Teaching to the Brain’s Natural Learning Systems》一书中写到:学习依赖于情感,情感决定着我们注意力的指向和学习内容;消极情感干扰学习进程,弱化学习效果;积极情感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水平提高。[7]
二、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想象
不同的情感状态在影响语言学习的同时,想象也在发挥着作用。想象是基本的思维形式,是学习者在大脑形成影象的过程,影象的形成是大脑加工语言信息的初步结果,是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不可缺少的环节。想象能帮助我们理解、组织进入大脑的信息,并使获得的信息持久化。
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基础材料是语言信息。语言信息通过视觉、听觉等渠道进入学习者大脑,大脑再对这些外界信息产生反应(external responses),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对比等过程,形成基本的信息影像(images),这就是思维。影象是语言心智图谱(mind map)构建的基础。大脑不断地从外界摄入新信息,融合旧信息,继续对已有的影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影像,这就是想象。Stevick将影像看作是“a composite that we perceive(more or less vividly)as a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hat we have in storage and what’s going on at the moment”。[9]paivio认为大脑加工信息而形成影象的过程是一种双重编码体系(dual encoding system)。该体系由语言文字密码和想象构成。学习者最初获得的英语语言信息是一连串的文字符号或声音表征(密码),这些信息进入大脑等待译码。译码是学习者大脑先前的知识或者已有的语言认知图式,社会体验再辅助于定形化的语言规则和新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想象。虽然学习者有时完全可以透过文字符号或声音表征理解语言信息所承载的意义,但仅仅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意义只是表层的或者低层次的。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在大脑构建高层次、有意义的、能自动无意识地处理语言信息的语义网络。学习者要从低层次对文字符号或者声音表征的破译发展到高层次的对语义网络的有意义建构,需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神经生理学家Damasio认为,想象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组织进入大脑的信息,能给我们提供推理和决策的方法,能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反应方式。我们大脑无论接受什么样的英语语言信息,以什么样的方式加工这些信息,想象一直参与其中,不受时间束缚,此时、彼时都有可能发生。[10]Damosio认为,知识的神经基础是依靠影像在大脑中形成的。想象似乎不是在大脑中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产生的,而是在不同神经区域按照不同定位方式形成的。[10]所以,想象是比思维更加基本的活动要素,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类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对思维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想象丰富了语言心智图谱的内容。心智图谱的最基本条件反应就是展示这些影像,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这些影像组织起来,形成基础性的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所以,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是各种不同的影像以及语言心智图谱依照各种不同的范式的综合。
三、想象和情感的相互作用
想象与情感在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存在一种循环关系。情感的不同状态渗透到想象中,对影象的形成过程起起加速或者抑制的作用。想象作为一种催化剂又刺激情感状态的变化,促进积极情感的发展或抑制消极情感的滋生。
(一)想象和情感的相互促进
大脑通过思维和想象加工语言信息,形成了影象。影象的形成看起来似乎是思维和想象的结果,事实上,只有思维和想象是远远不够的。Rogers认为,由文字密码和想象构成的这种体系并不完整。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与语言认知相关的活动,内在的(大脑加工语言信息)还是外在的(从外界摄入语言信息),似乎永远离不开情感因素的影响。[11]Rogers曾指出:“我们时时有一种需要,那就是,把我们情感中的一些方面‘注射’到我们的思维中去,竭尽全力地去思考语言符号所隐藏的深层次含义”。[11]Hamilton也认为“情感是一种信息密码,会不同程度地编入认知记忆图式中,对认知结构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12]现代脑生理学研究也表明,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一定的能量状态下,才可能进行思维活动。决定大脑能量状态的因素除了饮食结构等之外,还有情感因素。情感的不同状态会使大脑活性呈现出高低不平的状态。积极情感促使大脑中相应的语言神经细胞活性加强,语言神经纤维通道畅通无阻,学习者对语言信息摄入自如,信息量累积加速,对信息加工的程度也会相应的提高,这样有利于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消极情感状态则使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阻止语言信息的输入。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构建不仅涉及对语言信息的处理从“低层次”发展为“高层次”的过程,同时还涉及语言信息结构的重新构建。语言信息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形成与该阶段累积的信息量和学习者对语言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信息网络或者心智图谱。这种网络仍然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随时还要不断地接受新信息,与已有的信息结构建立新联系。新旧信息的联系会打破已有信息结构的平衡,这样就会导致信息结构的内在组织发生变化,重新调整信息结构。如果重新调整的信息组织结构比较合理,会使信息处理发生质的变化,学习者使用时,这些信息单位就容易被激活,信息处理的效率就会提高,这有利于语言信息网络更加趋于成熟。而激发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的纽带正是想象和情感在其中的相互作用。
想象与情感促进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作用可以通过学习者对词汇的认知窥见一斑。英语学习者时时要处理一些词汇,这些词汇只是一连串的字母组合,每个字母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情感成分,这些词汇之所以能引起情感反应,是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与这些单词连在一起的影像。没有这些影像,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孤零零的字母组合。想象在单词和意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说,情感因素渗透到想象中,而想象又刺激情感状态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积极情感参与学习过程时,学习得到加强,在情感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最容易的途径就是影像。所以,想象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激发积极情感。
语言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是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虽然具有表征性的语言符号是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基础。Anderson在谈到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处理时认为,人们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络阶段和自动无意识阶段。[1]母语习得者对母语的习得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能达到自动无意识阶段,就是因为他们注重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然而,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由于英语语言习得的自然环境缺损,学习关键期的错失,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仅仅破译语言文字符号),教学目标的应试化等,他们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符号的简单地心理反应、解码和记忆,而非对现实语言意义的构建,在学习中不自然地过分关注了语言形式而非语言意义。他们在认知阶段和联络阶段所获得的都是一些事实性的符号信息以及由这些事实性符号信息所构成的信息组,这些信息还没有完全固化在语义网络中成为大脑自动化处理语言信息的机制。这样,他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只能达到联络阶段。而决定英语语言信息网络在大脑构建成功的因素就是看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否达到自动无意识阶段,也就是说,大脑是否具备了能自动无意识地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联络阶段要发展到自动无意识阶段需要学习者调动自身的积极情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因为学习者通过想象,再借助于积极情感可以使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组形成一个个影像,众多影象的组合则是语义网络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对消极情感状态的抑制
学习者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时,难免会受到来自于自身或者外界各种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自信心缺失,焦虑,担心,害怕等,他们抑制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构建。想象作为一种催化剂可以通过抑制消极情感的滋生,如降低焦虑程度等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移情等。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焦虑是最大的情感障碍。它一方面来自于构建者自身,如天生的竞争性,[12]与老师的关系,[13]对老师教学的期望值过高等。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因素,如各种考试压力,课堂教学沉闷的氛围和文化冲突[14]等。想象则有助于消除焦虑的负面影响。Seville大学对大学生听力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该实验分控制组和实验组,每组15人。研究人员要求两组被试者参加同样的听力测试。研究人员只对实验组考前实施“放松―想像”练习。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
自信心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它影响学习者选择学习任务、认知方式和学习状态,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的调节,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想象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自信心。神经语言学研究显示,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往往就会成为你想象中的人。哈里•埃默森•福斯特博士指出:“在你身上树立一个你自己的影像,你就会向这个影像靠拢。假使你把自己惟妙惟肖的想象成一个失败者,单凭这一点,你就与成功无缘。你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胜利者,这将对你的成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大脑里一个积极的影像会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Maxwell博士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人们的精神系统不能区别想象的经历和实际的经历。无论什么情况,它都自动地给你的信息做出反应…它对你信以为真或想象为实的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也有人认为有意的想象在脑子里能建立新的“记忆”,这些积极的记忆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情感状态对学习者的语言信息输入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想象也有助于学习者移情(empathy)心理的培养。移情是语言交际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它指的是学习者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人们在社会中能够和平共处,移情起着重要作用。Miller指出:“用我们的想象和直觉,我们能够观察别人的感觉和思想,它在交流行为,尤其是语言涉及到文化学习时特别重要”。[15]
四、结语
想象和情感作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建构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情感的不同状态渗透到想象中,对影象的形成过程起加速或抑制的作用;想象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刺激了积极情感的活性,抑制了消极情感的滋生。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J.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 [M].Mass: Harvard University,1983.[2] MCLAUGHLIN B.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Edward Arnold,1987.[3] KRASN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46.[5] 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来自首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的报告[A].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208-214.[6] DULAY H.Language two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4-14.[7] GIVEN B K.Teaching to the brain’s natural learning systems[M].Alexandr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002:15.[8] pERT,C B INTERVIEW.The chemical communicators.In B.Moyers(Ed), Healing and the mind[M].New York: William Morrow,1993:177-193.[9] STEVICK.Images and option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 Cambridge Umiversity press,1986.[10] DAMASIO A.Descartes’ error:emotion,reason and the human brain[M].NewYork: Avon,1994.[11] ROGERS, T EMOTION, IMAGERY,et al.A close look at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action.In J.Yuille(Ed.)Imaganery, Memory and Cognition[M].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3.[12] HAMILTON V.The cognitive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human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1983:77.[13] BAILEY K M.Competitiveness and anxiety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ooking at and throught the diary studies.In H.W.Seliger and M.H.Long(Ed.)Classroom-oriented research in second langauge acquisition[M].Rowley, MA: Newbury House,1983.[14] RALpH,ELLIS.Questioning consciousness:the interplay of imagery, congnition and emotion in the human brain[M].Hillsadle, NJ: Lawrence Erbaum Associates,1983.[15] 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261-266.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第二篇: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
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论文
summary
smallbusineenterpriseiniideisworldthatthemostimportant65contrivancesin20centuriesthatparttheeconomyhasmostthevitality,thesmallbusineenterprisemanagementbureauaewithcreativeareallfromunder500peopleofsmallbusineenterpriseorindividualcreatesof.thesmallbusineenterpriseoccupies55thatmanufacturingindustryproductsetup,averageandeachemployeeofcreativethenumberwanttobehigherthaigbusineenterprise1.38times,itsimportantcreativenumbertoohigherthaigbusineenterprise1times.thenetworksystemofthebusineenterpriseisalifeveinthatinformationturn,eeciallytodayinfastdevelopmentintechniqueietwork,isalsosuch.butininformationturnofproce,thebusineenterpriseusuallyisaorbediuchaserp,scm,crm...etc.alicatioystemdevelopments,neglectingdevelopmentsofathemostbasicthing——busineenterprisefoundatioetworksystemhowever,resultingintheembarraingsituationthat“aleg”walk.becausethenetworksystemofthebusineenterpriseisusuallydriveeverybodya“isolatedisland”forneglecting,resultingininformationturningdevelopmentsinformationintheprocecorreondencenotlucidly,alyingsystembecomingclosing.forsmallbusineenterpriseiniidetosay,howtomakeuseofthenetworkpathelimitedinvestmentgetsthevalidincome,alsoshouldtheproblemofthecoideration.settingupthenetworksystemisafoundationtorealizesotherinformationturnthealication,includeelectroniccommerceetc.引言
2002年12月16日,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指出,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也是安置社会就业的主体,是社会的“稳定器”,据统计,中小企业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
1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中小企业还将对活跃市场、解决就业、推动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挥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为可持续竞争优势保驾护航,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和大企业不同的是本身拥有的内部经营资源比较缺乏。所以,中小企业只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才有可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保驾护航。但是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专注于诸如erp、scm、crm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企业基础网络系统的建设,造成“一条腿”走路的窘境。由于企业的网络系统往往被大家所忽略,造成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通信不畅,应用系统形成封闭的“孤岛”。一些企业往往等到erp、scm、crm等综合性的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完成后,才考虑与各分支机构组建企业的广域网络,结果是网络系统阻碍了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
专家指出,企业的网络系统是信息化的命脉,特别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利用网络通过有限的投资得到有
效的收益,更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例如,互联网对scm的发展就有很大影响,企业通过网络解决了企业存在的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大量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原来一对一的商贸关系变为多对多的贸易关系,使企业走进了一个虚拟的交易市场,买家、卖家各取所需,而且永不关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将供应链的管理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因而,构建网络系统是实
现其它的信息化应用,包括电子商务等的基础。
2问题解决的方法
网络的连接离开了网络,应用系统是发挥不出它的作用的。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是比较明确的选择。网络首先要畅通了,才能保证应用系统的顺利实施。但是,现在的网络并不只是简单的局域网,是基于internet的,面向全国、全球的网络。
3基础网络的连接
一个计算机网络,不管其组成、类型及模式如何,都必须使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工作站和外设之间能互相进行联络。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必须实际安装传输媒体(通信线路);第二必须把传输媒体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传输媒体模式,也即拓扑结构;第三,选择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即网络协议。
3.1传输线的分类
3.1.1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的中央是铜芯,铀芯外包着一层绝缘层,绝缘层外再是一层屏蔽层,屏蔽层氢电线很好地包起来,再往外就是外包皮了。由于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它对外界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同轴电缆是局域网最普遍使用的传输媒体。
3.1.2双绞线
在局域网中,双绞线用的非常广泛,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低成本、高速度和高可靠性。双绞线有两种基本类型: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它们都是由两根绞在一起的导线来形成传输电路。两根导线绞在一起主要是为了防止干扰(线对上的差分信号具有共模抑制干扰的作用)。
3.1.3光纤
有些网络应用要求很高,它要求可靠、高速地长距离传送数据,这种情况下,光纤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光纤具有园柱形的形状,由三部分组成:纤芯、包层和护套。纤芯是最内层部分,它由一根或多根非常细的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绞合线或纤维组成。每一根纤维都由各自的包层包着,包层是玻璃或塑料涂层,它具有与纤芯不同的光学特性。最外层是护套,它包着一根或一束已加包层的纤维。护套是由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用它来防止潮气、擦伤、压伤或其它外界带来的危害。
3.1.4无线电通信
传输线系统除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外,还有一种手段是根本不使用导线,这就是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利用电磁波或光波来传输信息,利用它不用敷设缆线就可以把网络连接起来。无线电通信包括两个独特的网络:移动网络和无线lan网络。利用lan网,机器可以通过发射机和接收机连接起来;利用移动网,机器可以通过蜂窝式通信系统连接起来,该通信系统由无线电通信部门提供。
3.2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可采用以太网的结构,物理上由服务器,路由器,工作站,操作终端通过集线器形成星型结构共同构成局域网。星型拓扑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对点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分节点组成,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减轻各分节点之间的处理负担。星型网络与其他几种结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中央节点、集线器集中一处,方便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
(2)网络中连接点往往容易产生故障,在星型拓扑中,单点失败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导致全网崩溃;
(3)由于每个分节点直接到达中央节点,容易检测和隔离故障,可方便地将故障点从系统中删除;
(4)星型网中任何连接只涉及中央节点和分节点,因此控制介质访问的方法很简单。
星型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网络管理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由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流行,以集线器/交换机为中心的星型拓扑结构被大量采用。
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建议整个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采用光纤和5类双绞线连接加上百兆交换机,实现真正的百兆连接(到桌面)。其中服务器和交换机放置在专用计算机房,并配置网络u。这种网络结构的优势在于非常灵活,网络中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对网络整体都不会构成很大影响。另外由于财务系统的封闭性,可以在网络中建立分支结构,既便于财务人员从主干获取信息,也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
4工作站的网络设置
4.1协议
就像不同国家的人之间进行交流时需要使用一种彼此都理解的语言,网络中的计算机要想相互进行“交流”,也必须选择一种彼此都能听得懂的“公用语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通信协议(protocol)。目前,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有netbeui、ipx/x和tcp/ip三种。
4.1.1netbeui协议
netbeui(netboisextendeduserinterface,用户扩展接口)最初由ibm开发,用于实现pc间相互通信。microsoft将netbeui进一步进行了扩充和完善,自1985开始将netbeui作为其“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网络系统的基本通信协议,应用在它的一系列产品,如dos、lanmanager、windows3.x和windowsforworkgroup中。在windows95/98和windowt中,netbeui被作为缺省协议安装。
netbeui是为中小型局域网设计的,用单部命名(single-partnames)定义网络节点,它不支持多网段网络,也即通常所说的“不可路由”,这是netbeui不适合大型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netbeui也有它的优点,如安装非常简单,不需要进行配置,在三种协议中占用内存最少。
4.1.2ipx/x协议
ipx/x(internetworkpacketexchange/sequenceacketexchange,网际包交换/顺序包交换)是novell公司开发的通信协议集。ipx/x在复杂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多网段的问题,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适合于大型网络使用。ipx/x是netware网络的最好选择,在非netware网络环境中,一般不使用ipx/x。尤其在windowt网络和由windows95/98组成的对等网中,无法直接使用ipx/x通信协议。
为了实现与netware平台的互联,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提供了两个ipx/x的兼容协议:“nwlinkx/x兼容协议”和“nwlinknetbios”,两者统称为“nwlink通信协议”。“nwlinkipx/x兼容协议”类似于windows95/98中的“ipx/x兼容协议”,它只能作为客户端的协议实现对netware服务器的访问,而“nwlinknetbios”协议不但可在netware平台与windows平台之间传递信息,而且能够作为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4.1.3tcp/ip协议
tcp/ip(trami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通信协议,无论在局域网、广域网还是internet,无论是unix系统windows平台,它都支持,可以说tcp/ip协议是计算机世界的一个通用“语言”。
tcp/ip也是一种可路由协议,它采用一种分级的命名规则,通过给每个网络节点配置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网关和一个主机名,使得它容易确定网络和子网段之间的关系,获得很好的网络适应性、可管理性和较高的网络带宽使用效率。但同时,tcp/ip协议的配置和管理比netbeui和ipx/x协议更复杂。netbeui和ipx/x及其兼容协议在使用时都不需要进行配置,而tcp/ip协议在使用时首先要进行复杂的设置。网络节点的“四要素”(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主机名)设置起来非常复杂,对于一些初级网络用户来说十分困难。
4.1.4选择原则
在组建局域网时,具体选择哪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取决于网络规模、网络应用需求、网络平台兼容性和网络管理几个方面。
如果正在组建一个小型的单一网段的校园局域网,只是为了简单的文件和设备的共享,并且暂时没有对外连接的需要,可以选择netbeui协议。
如果网络存在多个网段或要通过路由器与外部相连时,就不能使用不具备路由和跨网段操作功能的netbeui协议,而必须选择ipx/x或tcp/ip协议。
如果操作系统是从netware迁移到windowt,同时还要保留一些基于netware的应用,ipx/x及其兼容的nwlink通信协议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有人可能会觉得把三种协议都安装了不就适应各种情况了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每个协议都要占用计算机的内存,选择的协议越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就越多,就会影响网络的速度。
4.2ip地址
4.2.1ip地址的概念
众所周知,在电话通讯中,电话用户是靠电话号码来识别的。同样,在网络中为了区别不同的计算机,也需要给计算机指定一个号码,这个号码就是“ip地址”。
有人会以为,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指定一台计算机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访问互联网时,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另外,通过特定的技术,也可以使多台服务器共用一个ip地址,这些服务器在用户看起来就像一台主机似的。
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那么,局域网怎么分配ip地址呢?互联网上的ip地址统一由一个叫“iana”(internetaignednumbersauthority,互联网网络号分配机构)的组织来管理。
由于分配不合理以及ipv4协议本身存在的局限,现在互联网的ip地址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ana将a、b、c类ip地址的一部分保留下来,留作局域网使用的ip地址空间,保留ip的范围如表1所示。
局域网使用的ip地址范围
网络类别
ip地址范围
网络数
a类网
10.0.0.0~10.255.255.25
51b类网
172.16.0.0~172.31.255.255
c类网
192.168.0.0~192.168.255.255
255
表
1保留的ip地址段不会在互联网上使用,因此与广域网相连的路由器在处理保留ip地址时,只是将该数据包丢弃处理,而不会路由到广域网上去,从而将保留ip地址产生的数据隔离在局域网内部。在局域网内计算机数量少于254台的情况下,一般在c类ip地址段里选择ip地址范围就可以了,如从“192.168.1.1”到“192.168.1.254”。
4.2.2如何设置ip地址
那么如何来设置ip地址呢?以windows2000server为例,在桌面的“网上邻居”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属性”,出现“网络和拨号连接”窗口,在“本地连接”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属性”,出现“本地连接属性”窗口(请见附图),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出现“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窗口,在“使用下面的ip地址”中输入ip地址,此处我们输入“192.168.12.145”,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5服务器的网络配置
5.1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
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基于sun工作站平台的solaris操作系统,一种是基于微机的linux免费操作系统,一种是基于微机的windowt操作系统。
solaris操作系统需要sun工作站的支持,对于没有sun工作站的小型企业而言,这种方式不太合适(它适合于大型企业,并且稳定性好);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虽说是免费的,由于版本太多,技术资料过少,不易操作,也不太适合;因此我们选择微软的windowtserver4.0中文版作为我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它的缺点是不够稳定,资源消耗快,因此,只适合于小型企业,而不适合于大型企业。
5.2d服务器的设置了
5.2.1d的概念
(1)d
即domaiameserver(域名服务器),我们知道,联入internet的每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但ip地址是纯数字的,使用起来太枯燥难记,人们于是创建了域名的概念--用形象的单词来代替ip地址,域名服务器的作用就是将域名翻译为计算机能够认识的ip地址,因此,d也可称为域名解释服务器。
(2)forwarderserver
每个d服务器上都存放着一张域名与ip地址的对照表,当工作站提出域名解释的请求时,本地d服务器就去搜寻对照表,查看是否有相匹配的记录,如有,返回对应的ip地址;如无,则应将此查询提交上一级d服务器,这就是forwarderserver,如果最终的d服务仍解释不了该域名,则返回一个错误信息。forwarderserver的产生是因为internet上的域名和ip地址是如此之多,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在某一台计算机上建立完整的对照表。
(3)反向查询
d服务器通常接受的是将域名解释为ip地址的请求,但有时我们也需要知道与某个ip地址对应的域名是什么,这就是反向查询。
以下我们将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建立d服务器:
假设d服务器是一台已安装好了tcp/ip协议的nt4.0server服务器,它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159.226.171.1,负责解释在域hn.ac.cn内的工作站提交的查询,它的上一级d服务器的ip地址是159.226.1.1。
5.2.2安装d服务器
在缺省安装nt4.0时,d服务是没有被安装的,我们必须在安装完nt4.0后手动安装,步骤如下:
(1)点“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在聘的“网络”窗中选择“tcp/ip协议”。
(2)点“属性--d设置”,在出现的页框在输入相关内容,如:主机名:;域:hn.ac.cn;d服务器ip地址:159.226.171.1;点“添加”按钮。该ip地址即出现在d服务器的搜索列表。
(3)点“确定”,返回“网络”窗,点“服务--添加”。
(4)在“选定网络服务”窗口中,选“microsoftd服务器”,点“确定”。
(5)这时将提示你插入nt安装盘,插盘并给出nt安装文件的正确路径后,点“继续”按钮,开始复制文件。
(6)文件复制结束后,回到“网络”窗,这时你可以看到在网络栏中多了一项:“microsoftd服务器”,点“关闭”。
(7)重新启动计算机这时在“管理工具”程序组里将出现一个“d管理器”的图标,我们余下的工作将利用这个d管理器来完成。
5.2.3添加d服务器
(1)点“开始--程序--管理工具(公用)--d管理器”,启动d管理器。
(2)点菜单项“d”,在出现的子菜单里选择“新建服务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159.226.171.1”,点“确定”。
5.2.4添加d服务器管理的域
(1)选中“159.226.171.1”,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菜单项里选“新建区域”。
(2)“区域类型”选“主要”,点“下一步”。
(3)“区域名:”键入“hn.ac.cn”,按tab键,“区域文件”处自动出现“hn.ac.cn.d”,取此默认值,点“下一步”。
(4)点“完成”按钮。这时,在d管理器右窗出现域hn.ac.cn,左窗则出现hn.ac.cn的所有记录,类型有,soa,a等,其含义可从nt的帮助中查看到,但你大可不必去理会它们的含义,换了unix就不行,你必须了解它们,否则你就如同看天书,这也是nt的优点之一。
5.3.5添加反向查询域
(1)选中“159.226.171.1”,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菜单项里选“新建区域”。
(2)“区域类型”选“主要”,点“下一步”。
(3)“区域名:”键入“171.226.159.in.addr.arpa”(注意:域名称必须以反向方式输入),按tab键,“区域文件”处自动出现“171.226.159.in.addr.arpa.d”,取此默认值,点“下一步”。
(4)点“完成”按钮。这时,在d管理器右窗出现域171.226.159.in.addr.arpa,左窗则出现171.226.159.in.addr.arpa的所有记录。
5.3.6forwarderserver服务器设置
(1)选中“159.226.171.1”,单击鼠标右键,选“属性”。
(2)单击“转发器”钮,点“使用转发器”,输入上一级d服务器的ip地址:159.226.1.1,点“添加”。
(3)点“确定”。
5.2.7建立主机域名与ip地址对照表
到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d服务器,但它目前并不起什么作用,因为它的对照表是空的,我们必须添加主机数据来满足d工作站的查询要求。
(1)选中一个域,如hn.ac.cn,单击鼠标右键,选“新建主机”。
(2)输入“主机名:www.xiexiebang.com这个域内的各个主机的主机名和ip地址,注意别忘了选”创建关联的ptr记录“。
(5)最后点”确定“退出。当域中新增主机时,可再用此步骤添加其域名与ip地址的对照信息。
5.2.8给主机设置别名
一个ip地址可对应多个域名吗?答案是肯定的,以如某台计算机即是www.xiexiebang.com和mail.hn.ac.cn,这就涉及到别名问题,设置别名的步骤如下:
(1)选中一个域,如hn.ac.cn,单击右键,选”新建记录“。
(2)出现”新建资源记录“窗口,在”记录类型“中选”cname记录“,”别名“处输入别名,如mail,”为宿主的d名称“处,输入”www.xiexiebang.com.“(注意最后的句点,千万不能省略)
(3)点”确定"退出。这样,ip地址159.226.171.2就有两个域名www.xiexiebang.com和mail.hn.ac.cn,同理可再设置别的域名和设置其它主机的别名。
至此,d服务器的设置完成。
6internet的接入
然后需要选择i来提供internet的接入,给服务器以绑定一个固定的ip,用以使企业局域网内所有工作站能与互联网的沟通。与综合性的管理应用信息系统一起真正体现了企业的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一个高速、稳定的局域网和互联网接入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员工沟通,处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交易的关键。
7互联网的安全性
然而,互联网自身存在着危险。安全性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问题,现在已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必要条件。今天,每一个希望成为供货商或转包商的小型企业都必须满足企业级的通信安全标准。一旦一家小型企业开始接受信用卡订单、存储客户地址或处理客户、生产厂商以及合作伙伴的各类私密信息,就应该保证数据不会被非法窃取。一个怀有恶意的黑客或者一份感染了病毒的消息会破环重要的文件,更为重要的是,将会严重影响小型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7.1防火墙
对于小型企业来说,网络边缘往往用一条宽带电缆或数字用户线路与局域网相联。这种情况下,被安装在电缆或数字用户线路与局域网之间,作为安全网关的一套基于硬件的防火墙产品能够为网络提供最佳保护。在数据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时,安全网关能提供最优化的保护措施。硬件防火墙产品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包状态检查——在数据包通过防火墙时对数据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允许进入局域网络。
(2)流量控制:根据数据的重要性管理流入的数据。
(3)v技术——使远程用户能够安全地连接局域网。
(4)java、activex以及cookie屏蔽——只允许来自可靠web站点上的应用程序运行。
(5)代理服务器屏蔽(proxyblocking)——防止局域网用户绕过互联网过滤系统。
(6)在潜在的黑客攻击发生时,系统会向网络管理人员发出电子邮件或声音告警。
(7)电子邮件发信监控(outgoinge-mailscreening)——能够阻塞带有特定词句电子邮件的发送,以避免企业员工故意或无意地泄露某些特定信息。
让任何类型的的网络免受病毒攻击最保险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对软件中的病毒定义进行更新。
除此之外,禁止使用那些明显带有漏洞,使病毒容易传播的应用程序,尤其是电子邮件,也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做法。
随着网络系统越来越复杂和专业,企业应把握好企业信息化的命脉,处理好信息化基础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企业绝不能忽略信息化的另一个系统——企业的网络系统。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是信息化的“两条腿”,缺了其中的哪一个,都是不行的。以上是本人对企业网络系统的愚见,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在此要感谢蒋学锋教授给予我的帮助,是教授的耐心与宽容才有了我的点点成绩。没有教授的帮助,就没有这篇论文,再次感谢蒋教授。
参考文献:
[1]tere’parnell.构建高速网络[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6
[2]andrews.taneaum.计算机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
[3]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4]互联网上相关资料……
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
论文摘要
中小企业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小企业管理局评定的20世纪最重大的65项发明和创新都是由500人以下的小企业或个人创造的。小企业占有制造业产品创新的55%,平均每个雇员的创新数要比大企业高1.38倍,其重要创新数也比大企业高1倍。企业的网络系统是信息化的命脉,特别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但是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专注于诸如erp、scm、crm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企业基础网络系统的建设,造成“一条腿”走路的窘境。由于企业的网络系统往往被大家所忽略,造成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通信不畅,应用系统形成封闭的“孤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利用网络通过有限的投资得到有效的收益,更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构建网络系统是实现其它的信息化应用,包括电子商务等的基础。
第三篇:构建网络互动式阅读教学论文
十九世纪,可以说是电视时代,于是出现了电视式教学:教师(电视)传授(播放),学生(观众)接受(收看)。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网络时代,所以教学的模式必须改进为“网络式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吸取网络互动的精华,构建网络语文教学模式,赶上时代的步伐。
第一,建立“网络互动式”学习小组。
建立“网络互动式”学习小组,这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新教法的有效条件。即把全班分成三到五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四到六人,并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同学,开展各种的学习活动。学生、教师、教材以及课外学习资源均可视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小组的学生就构成一“小组网”,课堂可视作“课内域网”,课外可视作“课外网络地带”。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上网”交流合作的过程。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直接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学生民主合作的精神得以形成。
第二,阅读教学中,发挥小组的“网络互动功能”。
旧式阅读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由教师掌握,学生阅读不到位,学生所面对的往往不是课文本身,而主要是“揣摩”思考与练习的“答案”,往往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听记”教师的“分析”思考练习的“答案”。换句话说,是重复、模仿他人(教材编撰者、教参、教师)的阅读。使学生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没有学习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严重地违反了“三维”的统一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老师绝对不能取代学生的阅读。所以一定要把阅读的时间、阅读的权力还给学生。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知识,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例如学习《期行》之前,可以让“小组网”发挥网络的通信与合作功能,由小组长组织同学作一次小小的社会调查,了解新近的关于守信、礼貌的事件和新闻报道,或收集有关的名言名句和故事等等。然后,在进入课文前,让各个小组把最精彩的片段在班中展示。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进入新课文的情景,提高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欲望和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间、小组间的“网络互动功能”。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以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用自己小组喜欢的方式去阅读理解课文,可以各自反复阅读,根据注释理解文意;可以小组一起朗读,再互相之间对译,找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互相讨论;也可以用说读的办法理解句意,再整篇翻译。对于典型的疑难点进行全班交流探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没权威的、没有批判的、民主的、自由的环境。把思考和言说权留给学生。
再如《期行》一文,在理解课文后,对人物进行评价时,有些老师会不自觉地、权威地传授:“陈元方有礼,陈太丘守信,而友人则无礼无信。”要学生接受。而在民主自由的“网络互动小组”中,学生除了以上的说法外,有的会说,陈元方也不见得有礼,他“入门不顾”;有的人会说,友人迟到可能另有苦衷;有人会说……只要理由充分都应该给予肯定,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这样的辩论后,学生会自然体会到:做人要有礼、守信;看问题不能只从单一个角度看;评价一个人要有一定的根据;…… 这样学生的阅读学习就在“网络”中“互动”,在“互动”中“体验情感”,在“体验情感”过程中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引导学生“登陆”“课外网络地带”。
阅读教学,不只是阅课文教学,还要注意课外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老师“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也得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文”,去“登陆课外网络地带”。
首先,要善于帮助学生开发“课外网络地带”。如图书、报刊,电视、广播,演讲会、辩论会,图书馆、博物院,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课外网络地带”。只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一致,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其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都可以引导其“登陆”。如学习了《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小组可以开展一次“了解母亲,关爱母亲”的亲子活动,然后把活动的过程和体会在班上交流,把课文中的“母亲”带进生活,再把生活中的“母亲”请回课堂,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
其次,要注意发挥“网络互动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标指出“规定了阅读的量,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名著每年阅读两三部”。扩大阅读的空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保证。那如何使学生喜欢阅读、大量阅读呢?以读去促读,以写去促读,以讲去促读。如学习《忆读书》,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读“精彩的《西游记》”、“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学习《西游记》精彩的描写手法和《水浒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以读促读。学生读了课外书后,要注意指导他们写好读后感,做好读书笔记,并且让优秀的读后感,在班上发表,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也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写去促读。还可以适当举行一些“推荐好书”的演讲会,让学生展现自已所看过的好书的精彩内容,激起学生“登陆”的兴趣和频率,以讲去促读。使课内阅读向“课外网络地带”无限延伸。
建立“网络互动式”学习小组,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小组的“网络互动功能”,引导学生“登陆”“课外网络地带”,使阅读教学形成一个互通的无穷无尽的网络系统。只要老师懂得操作,懂得引领学生操作,那语文教学的改革,就一定会有一翻崭新的气象。
第四篇:英语网络专业论文 翻译
湘南学院计算机系08级网络工程二班
计算机专业英语考查试卷及答案
姓名:杨剑学号:200814160237
试卷说明:本次考查的内容是翻译专业学术论文(A Scalable
Peer-to-PeerWebServices Overlay for Semantic Discovery)的一部分
Abstract
The growing number of web services advocates(提倡/主张)distributed discovery infrastructures(基础设施)which are semantics-enabled.We introduce a novel approach for semantic discovery of web services in structured P2P-based(Peer-to-Peer)registries.We partition concepts into different CGs(Concept groups)and index these ordered concept sets in a two-phase semantic routing mechanism.Each node and query has one concept set as its unique ID.For each concept in the query, current node first route the query to a node with nodeID that shares a prefix as long as with the query, but a longer CG.Second, the query will be routed to a node sharing a longer prefix than that of the current node.Combining with semantic similarity calculation, our proposal guarantees that most existing services matching a query will be found with bounded costs in terms of number of nodes involved.The scal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our approach are also confirmed through emulation tests..摘要
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提倡语义学已经定义了的分布式的基础设施搜索。我们引入了一种基于点对点结构通过语义发现网络服务的新方法。把这些概念分成不同的组并且给这些有序的两个字母语义所代表的路由机制做索引。每一节点或者查询有唯一标识概念作为其独特ID。首先对每一个查询的语义在当前节点查询,查询节点的路线与节点ID有相同长的前缀,而并不是更加长的组。第二,该查询将会被传送到另一个拥有更长前缀的节点。结合语义相似度的计算,我们的建议是保证大部分存在的服务在有限的节点数目内相匹配。我们的可扩性和可靠性也同时通过仿真实验的方法得到了证实。
Introduction
Webservicesenable access to resources and software over the Internet.The increasing number ofweb services demands foran accurate,scalable,effective and reliablesolution to1
look up the mostappropriate services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rs.This is specifically complicated jf numerous services fromvarious providersexist.All claiming to fulfill users’needs。
引言
网络服务使得通过网络存取资源和软件成为可能。正在不断增长的网络服务量需求一个更为精确的、可扩展的、有效的途径去寻找更合适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现有的不同的服务商提供的大量的特别复杂要求的消费服务。这些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
The mechanisms of service discoveryinclude centralized registry and decentralized approach.As the number of web services grows,the centralized registries,which lead to a single pointfailure and performance bottleneck,quickly become impractica1.However,the decentralized approaches.which based on 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are extremely scalable and lookups can be resolvedin log n overlay routing hops for a network of size n nodes[1—41 . These systerns are structured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verlay network and the location of data within the system are controlled.However current DHT overlays use keyword to search for services and support only “exact match”lookups which will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complex queries.
服务发现机制包括集中注册和分散注册的方法。随着网络服务的数量增长,集中登记处的数据,这将导致一个作为性能瓶颈单一的点失败。然而,基于分散式哈希表的分散方法极其有效并且期望登陆到覆盖路由能够解决我们期望的网络节点的规模问题。这个系统是非常有组织性的,这是因为覆盖网络的建造和系统里面的有关数据被控制了。然而当前的分散式哈希表包含用关键在查询服务并且仅支持在复杂的查询中遇到的精确地查找匹配。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structured peer-to-peer semanticrouting architecture,a scalable,se1f-organlzing and decentralizedsemantic overlay network which could efficiently route and locate the semantic service request to service registration node.The web services can be described in semantic method and Can be characterized bv a set of ontological concepts.W e use these ontology concept sets to index the web services and store the service information at peers in the P2Psystem using a DHTapproach.The presented system extends the Plaxtonmesh[5J to dynamic semantic overlaynetwork to manage service advertisements.With the use of structured peer-to-peer overlay as the service repository network,the system is highly scalable in terms of number of registries and services.The remained characteristic of Plaxton mesh guarantees that most existing services matching a query will be found with bounded costs in terms of number of messages and number of nodes involved。
在这里,我们提出摘要提出了一种点对点的语义路由体系结构,一个可扩展的、自主的和分散的语义覆盖网络,它能有效地查找和定位语义服务请求并且服务登记节点。网络服务可以被语义方法描述并且可以被一系列的逻辑概念所描绘。我们使用这些逻辑概念去索引网络服务。并储存服务的信息在这个使用分散式哈希表的方法的点对点系统点上。这个被提出的系统拓展了Plaxton mesh的动态语义覆盖网络管理服务。在点对点注册表的结构作为服务网络仓库的使用下这个系统很值得作为寄存器和服务而研究。Plaxton mesh的另一个特点是
确保了大部分存在的服务与有限的节点中所保存的信息相匹配。
Relatedwork
Some semantic based service matching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ies of UDDI respectively.However,those approaches have the limitation of extensibility and endangered by single point failure mentioned above.To achieve the high scalabilit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and accuracy.DHTbased structured P2P network technology and ontology are proposed in many approaches,including our work.Kunalet and Liueta1 base their work on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expressed in service or registry ontologies.In these approaches,the choosing ofa specific registry to store and search for a service advertisement depend on the type of the service,e.g.,business regist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of business—related services.In fact these proposals are good in terms of organizing registries to benefit service management rather than for the service discoveryitself.Although publishing and updating service descriptioninformation based on their categories is relatively simple.It would be difficult for users to search for certain services without knowing details of this c1assificationandlt would be hard to come up with such a common service or registry ontology.HyperCup project explores the idea of using P2P for the discovery of web services and aims at developing an overlaying structure on the P2P network that allows efficient discovery while reducing the overhead of Gnutella.Unfortunately,HyperCup reduces the P2P graph to a tree which introduces weaknesses that P2P wants to remove:the failure of one node prevents the visibility of the rest of the tree.Massimo eta1.ameliorate Gnutella by combining DAML-sand addresses scalability of the discovery process.Bu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Gnutella.This method still lacks capability of locatingservices inalarge scale network
相关工作:
一些语义定义的基本服务匹配方法被建议各自去提高UDDI的能力。然而,这些方法有可延长并且被上面提到的单个的点威胁的缺陷。为了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和精确度。基于点对点网络技术和理论结构的哈希表被很多方法所提到,包括我们的著作。Kunalet和Liuetal把他们的工作建立在表示服务和注册的分类系统之上。在这个方法中,选择一个特别的存储器去存和查询服务项目是据服务的类型而定的,就像商业寄存器是用于存储商业有关的信息的相关服务。事实上,这些建议取决于组织寄存器是为了便于服务管理而不是服务发现本身。尽管出版和更新服务描述信息是基于他们的相对简单的分类。但是一定会给不知道详细分类并且很难提出那样普通的服务却要寻找具体服务的用户或者逻辑实体带来困难。HyperCup 计划探索正在使用点对点的想法是为了发现网络服务和发展中的允许在减小施工花费的情况下高效查找到目标的基于P2P网络的覆盖网络结构。不幸的是,HyperCup 减小了树中P2P的图之后P2P想退出的削弱——一个节点的问题阻止了它以下子节点。Massimo eta1.ameliorate Gnutella通过结合DAML-sand 的地址规模的形成过程。但是由于Guntella的能力有限这个方法仍然缺乏能力定位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网络。
。Fatihetal suggest to search services based on their execution paths expressed as finite path automata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approaches where only the input and output parameters of a service are used.We also agree on the opinion that other information ,e,g.process structure of the service invocation are less important since they are difficult to use in queries and unlikely to be the primary selection condition in searches as user would need to know and describe the execution
flow of their required services and thus not critical in terms of indexing.We may expect that the input and output parameters of a service will be ususlly used as a search condition with good selectivity among a large number of web services.Fatihetal建议搜索服务根据他们的执行路径表示为有限自动机的路径,它不同于其他的方法只要输入和输出参数服务被使用。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其他的,譬如,服务进程结构的调用不太重要,因为他们难以使用在查询和不太可能变成主要的选择与用户的需要知道并描述执行所需要的服务的进程并且对于索引来说这不是很挑剔的行为这类的搜索条件。我们期望输入输出服务的参数常被当做在大量网络服务中的好的选择的搜索条件。
There are also some other proposed methods,such as Refs.[13,14]。Although so many P2P based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decentralized service discovery methods still be left behind.当然这里也有一些合适的方法,如参考文献[13,14]。虽然如此多的P2P基础方法已经被提出来了,但是高精度和高效率分散管理的服务发现方法仍然没找到。
后记:由于鄙人才疏学浅,有不少地方翻译的不到位,还望读者见谅!!
第五篇:英语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英语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语言学家萨丕尔)
姓名:万玉梅
学号:080114316 院系:文学院
摘要:语言本身就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网络语言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发展的必然。英语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而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现在,却因为网络语言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语言作为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这种状况下,英语就不可避免的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产生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新浪网2000年8月29日有一篇文章中有一段话是很典型的网络语言,部分记录如下:
“7456(气死我了)!大虾(网络高手)、菜鸟(初学上网技术不熟练的人)一块儿到偶(我)的烘焙鸡(home page,主页)上乱灌水(发表没有意义的文章),这些水桶(经常灌水的人)真是BT(变态)!BS(鄙视)u(you,你们)!哥们儿用不着PMP(拍马屁),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94(就是)酱紫(这样子),待会儿再打铁(发帖)。:p(吐舌头的鬼脸)呵呵!”
从这个例子看来,如果一个不懂网络语言的人来看这段文字是很难看懂的,但是这种简短的表达方式很适合网民交流,没有语法限制,可以任意表达,也正是这种随心所欲的交流方法,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一、网络语言的概况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网名民的大量增多,网络语言也随之越来越丰富。目前,网络语言已经日渐成为网民在网络交流上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1.网络语言的含义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际时所运用的语言形式,它是夹杂了数字代码、英语字母、谐音假借文字和电脑键盘上符号写成的特殊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
网络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根据词汇的语义功能和文化内涵,广义的网络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第四媒体、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即网友之间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有它独特的风格的习惯用语,是由网民创造并在网上使用的语言。前两种一旦被广泛运用,便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固定下来,形成相对的稳定性;而第三种语言由于其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和口语化的表达词语和符号,尽管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它的生成速度很快,传播效率很快,应用面越来越广,而且不稳定,已经对网络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非常有研究的必要。所以本文只针对狭义的网络语言来谈(以下所指的网络语言均指狭义的网络语言)。
2.网络语言的分类
由于网友之间的交流都必须要通过键盘来完成,所以简洁、快速、易懂就成了首要前提,网民也因此创造了这种特殊的语言,而且其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一下几类:
(一)数字型
(二)翻译型
(三)字母型
(四)符号型
数字型:就是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谐音。如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8147(不要生气)。
符号型:就是用键盘上的符号随意组合来表达一些具有表情意味和形象色彩的图像。如^@^表示小猪,:-O表示惊讶,:-X表示守口如瓶,:-D表示大笑,8-)表示戴眼镜,:&表示结巴,:/I表示禁止吸烟等等。《中国网络语言词典》[2]称之为“脸谱符号”,使人联想到了戏曲当中的脸谱,应该说是比“图形符号”更为贴切的,它一般是用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
而翻译型和字字母型就相对复杂,这也正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重点。
翻译型可以分为:<1>汉语译英 就是从汉语意思转过去的,指将英语词当成汉语词使用。如汉语表达谦虚的时候会说“哪里 哪里”,网民之间就会直接说“where where”,还有是一个北京的流行语叫“晕菜”,网民之间会说“faint”(昏厥),“小事一桩”会说是“小case”
<2>英语汉说
就是指有意义的音译词,即将无意义的英语读音写作有意义的汉语词,并按这种汉字来说。比如E-mail(电子邮件)写作“伊妹儿”,home page(主页)写作“烘焙鸡”,modem(调制解调器)写作“猫”,download(下载)写作“荡”等。
字母型可以分为:<1>汉语拼音的缩略 即将汉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美眉(妹妹)缩略为MM、变态缩略为BT, 还有宝贝缩写为BB。
<2>英语的缩略 这里的缩写不仅包括一些专有名词的缩写,也包括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或词素。如I see 缩写为IC、boyfriend 缩写为BF、bulletin board system缩写为BBS、还有PK和VS。
由网络语言的分类也可以看出英语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很大。3.网络语言的特点
<1>简洁性
这是网络语言的首要特点。由于网民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键盘的输入来完成,所以简洁就成了首要的目的,交流的两人不需要语言有多规范,所以要求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输入简便,浏览迅速。如:F2F(face to face,面对面)、“瘟酒吧(windows 98)”、“瘟酒舞(windows 95)”。<2>创新性
这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民在交流时语言灵活、富于变化,他们利用谐音,或通过修辞抑或通假创造新词。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上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如;“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
<3>形象性
在网络交际中,网民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制了幽默风趣而且形象生动的图形和表情符号,来模拟现实交际。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如“ing”是英文中一个现在分词,就很形象的用在网络语言中表示正在进行中的事情。
<4>诙谐性
由于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语言更富活力,网民苦心构思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更为轻松幽默的交流氛围。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也迎合了现代人想要在紧张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之外想要放松身心的需要,使网民能在网络交流时更加畅所欲言。
其实,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都是互相存在,相互包含,一个网络新词就可以体现所有的这些特点。
二、语言间的影响
由于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所以也难免会产生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蒸蒸日上,科学文化兴旺发达,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种影响也更为明显,但网络语言中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这些上面,还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借用,替换和融合。
借用:即借词,包括音译和意译两种。<一>音译:即用汉字按借词原来的读音写成一般按不能汉字组合解释的新词,也称转写。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坦克(tank)、雷达(rader)、逻辑(logic)。还有一类转写是在借词后加上一个“指类名词”,表明它的属性。例如beer转写(按原文读音)为“啤”,但因为只用一个汉字又不能“望文生义”,因而加上一个“指类名词”——酒——形成借词“啤酒”,让人们知道“啤”不是桌子,椅子,而是一种有酒精成分的软饮料。此类结构还有卡车(car + 车)、卡片(card + 片)、高尔夫球(golf + 球)等。<二>意译:即把原词的组成部分都按语义写成汉字,然后照汉语构词法把它结合成新词。如foot(足)ball(球)、cock(鸡)tail(尾)party(酒会)、steam(汽)ship(船)。<三>半音半译:将原文的一部分按读音转写,另一部分却不按读音而按语义翻译写成汉字。如冰淇淋(冰激淋)即英语ice-cream,头一个汉字“冰”,是从ice意译来的,不是音译;而第二、三个汉字则是按音转写(音译)而成。融合:语言相互影响程度最深的就是语言的融合,也有的称为“语言同化”。它是随着不同民族间的接触而产生的一中语言现象。
三、英语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从以上网络语言的分类可以看出现代网络语言中英语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不可小觑。
词汇上,它五彩缤纷的英译和意译词丰富了现代汉语的网络词汇语言,给现代汉语网络语言注入新鲜的血液,甚至有些词语已经从网络中走下来,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成为日常生活的交流用语。如黑客(Hacker)、幽默(humor)、克隆(cone)、浪漫(romantic)。
语法上,出现了标新立异的表达方式,使汉语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由于网络语言多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而且很多都是英汉混合表达,所以表达中就有许多句子没有遵循汉语语法的表达方式,它超越常规的语法,表达的各个成分要素之间是彼此之间不相干,但它不影响网民之间的沟通。又由于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汉语网络语言出现了与常规现代汉语不符的语序,如:不要忘了伊妹儿我!(Do not forget to e-mail me!);就是按照英语的语序来表达的。
语义上,它使汉语的表达更为简洁。网络语言注重简洁,所以有很多的表达都是简写,特别是用英文交流的时候,这样给网民交流带来了便利,而且使网络语言具有诙谐性,语义表达更为幽默。如:“败”就用英文单词“BUY”(买)来代替;还有“Q”(cute “可爱”的意思)代表“可爱”,例句:约翰长的好Q哦,象个芭比娃娃。
就像是硬币有两面一样,英语对汉语网络语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让人产生担忧。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计算机最初所依托的机器语言就是英语,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英语在网络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如今,网络上,英文字母漫天飞舞;而且,近几年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英语热”的浪潮,不论是学习还是就业,都少不了对英语的要求,使得英语在汉语网络语言中的地位更为稳固,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英语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挑战了现代汉语的发展。目前,这种影响已经深入大广大的中小学生中间,而且前景令人堪忧。据报道:有一名中学生在作文之中写到:“7456,TMD!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培机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BT!哥们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这种不规范的写法在中学生中间非常普遍,这些“新词新语”也给语言工作者和教育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对于这些还没有是非判断标准的学生,汉语的语言规范又该何去何从也引人深思。
另一方面,英语正借助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对汉语进行解构和同化。现实社会中,即使世界上有着将近1/4的人口说着汉语,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英语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也使汉语的影响力大为缩水。据统计,目前网上的英文信息占整个信息量的90%,而汉语尚不足1%。因而有人将英语成为“网络霸权语言”。毫无疑问,在网络中,汉语处于弱势状态。
李行健先生曾在《语言发展不能靠流行语推动》一文中说到:“语言在自身发展中有很强的自我‘清洗’‘排污’的能力。”,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越是活的,富于变化的语言就越能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之间也存在着优胜劣汰,网络语言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冲击着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带来新的发展。英语虽然给现代汉语网络语言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点瑕疵就全盘否定它,排斥它。我们应该从长远来看,做到趋利避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它更好的与现代汉语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