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好书,亲近自然”阳光假期阅读活动总结
“阅读好书,亲近自然”阳光假期阅读活动总结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增长知识,活跃班级文化,树立正气,营造清风屡屡的书香氛围。在本学期暑假的读书活动中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根据柳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阅读好书,亲近自然”阳光假期阅读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读书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各班级迅速地开展了读书活动的动员工作。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势宣传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各班级均成立了读书小组,根据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确保了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创新活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在假期阅读活动中,我校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初二年级在假期中完成桐华著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的阅读,初一年级须完成《世说心语》(刘墉)、《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读书活动,并做好读书笔记。通过活动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畅游书海。
2、召开主题班会,不断把读书活动推向深入。按照活动方案我校在开学初的班会课上召开了读书经验交流会。在读书心得交流会上,学生畅所欲言,气氛活跃。他们谈到了阅读的收获,并向大家推荐自己在假期中读过的好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样带动父母一起阅读的经验。通过此次交流会,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四、活动效果
1、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通过读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阅读好书,亲近自然”。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
2、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和班风、学风的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我校班级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读书学习活动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学生继续投入极大地热情。今后,我校要动员学生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
第二篇:亲近自然活动总结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活动总结
一、融入自然,丰富生活
学生最爱亲近自然,对于大自然中的事物天生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他们的眼睛里,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小河云朵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他们在这次活动中与自然交流,情绪得到充分释放,在大自然中获取生活的经验,掌握生活的本领,感悟生活真谛,使每个孩子感受童年的幸福美好。
二、自主探究,激发求知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一直都得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思维变活跃了,动手能力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学习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和空洞的说教,活生生的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掌握知识和锻炼能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去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枯燥的学习生活激起一阵欢乐的气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学科整合,丰富知识
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其实也就带学生走进了知识的宝库。在开展这次野外活动时,我们将语文、数学、美术、科学、音乐、劳动等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让多学科联动起来,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是无疑的,在脑海里留下的知识记忆会尤为深刻,活动获得的知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会更进一层。活动结束,让孩子们动笔写一写,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他们想倾诉的东西太多了,还怕语言不流畅,文字无色彩?
四、唤醒生命,促进交往
这次活动从内容到形式,把孩子们推向更广阔的交往天地。在活动中,学生各有所长,充分展示了自己,让教师和其他学生都重新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树立了自信。并能大胆的去创新、去实践,体验到探究、合作的愉悦与成功感。活动中,他们随时要互动交往,有序地齐心协力地参与活动。他们会渐渐建立团队合作意识,知道倾听他人正确的意见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懂得礼貌请教才会得到别人的热情帮助;感悟自己的宽容豁达会得到别人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发现走出狭小的生活空间,去拥抱大自然融入社会,生活会更精彩。
第三篇:亲近自然活动策划书
2013“亲近大自然”骑单车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办:*******学院团委
二、活动承办:*******学院志愿中心
三、策划书负责人:******
四、活动意义:
我市作为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应当成为我们的目标。走低碳之路、建绿色新乡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为更好地建设绿色新乡,我们发起以“绿色出行、亲近自然”为主题的骑单车活动倡导低碳出行,并让同学们回归自然
五、活动目的:
本次开展学生亲近大自然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同学爱护自然和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同时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增强大家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大家的团结、互助精神。
六、活动主题: 绿色出行,亲近自然
七、活动时间: 待定
八、活动地点: 松湖烟雨
九、活动对象: ***学院全院师生
十、活动流程:
(一)商讨活动方式和路线并制定策划书
(二)通过QQ,微博等其他方式鼓励同学积极参与
(三)物资的购买和准备(四)负责人提前三天实地踩点(五)活动开展与安排(六)物资归还(七)活动的总结
十一、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期
1.制定活动宣传单并粘贴在每栋宿舍的宣传栏下 2.统计参加活动的人数
3.负责人选定为活动选一位主持
4.活动部负责物资的准备与采购,场地和车辆的联系,制定出行路线,以及活动现场的管理工作 5.负责人提前三天按照原定路线进行踩点,并根据情况制定后备方案
6.外宣部负责借相机或者DV等照相工具并负责骑车活动当天的影视记录工作
(二)活动开展
1.下午13点前参与人员必须在学生活动中心门口集合,秘书部负责签到。
2.由活动部组织车辆按照活动前期指定的路线到达活动场地。
3.到达活动场地后,选择阴凉宽敞地方,休息一会
后进行娱乐节目。由主持人发言表示活动开始,首先互相认识,其次进行游戏(游戏内容表见附件 4.选择合适地点,进行合照
5.游戏结束后,每人拿一个垃圾袋将周围的垃圾捡起,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6.活动结束后,给每位同学发放小礼品,以作纪念并鼓励同学多参加活动亲近自然
(三)活动结束
1.活动结束后各组人员清理场地垃圾 2.统计好人数并组织回校 3.收集好活动的照片 4.归还物资
5.总结活动的优点和缺点
十二、经费预算(附件二):699元
十三、注意事项:
(一)活动期间必须要听从负责人的安排
(二)场地属于户外,女生建议长裤,束发。男生严禁穿拖
鞋。
(三)不可擅自离队,有特殊情况要向负责人报告(四)骑车过程中要按照路线走(五)骑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六)活动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对人要有礼貌,不可说
粗俗的言语
(七)注意活动场地环境卫生
注:出行前一天要留意天气预报,如果遇到雨天或者阴天,则适当推迟出行时间。
附件一:
游戏内容
(一)互相认识:
首先50位同学围成一个圈然后报数“一”“二”“三”“四”“五”,则10位同学为一队,然后互相认识,10分钟之后围成一个圈,每2位同学出来,面对大家互相介绍。
(二)开口中:
围成一个圈,主持人选定一个人将纸笔给他/她,让他/她写一个数字范围在1到200之间,然后选定一个人开始喊数字,每喊一次数字范围就缩小,直到一位同学将数字喊中并接受惩罚
惩罚:从锦囊中随便抽取一张纸,并按照纸的内容做
(三)知识问答:
为了让同学更多的学习环保知识,做一名绿色使者,采用知识抢答的方式让大家牢记这些环保日。答中的同学将
会额外得到一份奖励。
2月 2日为国际湿地日3月 12日为中国植树节 3月 22日为世界水日3月 23日为世界气象日 4月 22日为世界地球日5月 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曰 5月 31日为世界无烟日6月 5日为世界环境曰 6月 17日世界荒漠化日6月 26日国际戒毒日
7月 l1日世界人口日9月 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 4日为世界动物日10月 16日为世界粮食日
附件二:
物资表
第四篇: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
世界上没有造物主,大自然就是造物主。人是大自然的儿子,离不开大自然,犹如孩子离不开娘。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不知道亲近自然的人,不可能有健康的生活。但是,现代人离开自然越来越远了,已经失去了对它的亲情,而习惯于钢筋水泥的巢穴,雅一点的在这样的巢穴里挂一幅山水画作为点缀。这是人的异化,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喜欢听蛙鸣,它不但唤起心中的乡愁,也提醒自己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火星上。然而,自古以来只有有闲阶级才留意于风花雪月、花鸟虫鱼。那些成天为生计奔忙的人是不会爱上它们的,那些炒股炒得眼睛都红了的人也决不会有闲情逸致欣赏蛙鸣。
有闲阶级中也不是都懂得自然。古代的文人骚客也喜欢蛙鸣,不过其中有的可能是在作秀。比如有一首有名的诗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诗暴露了作者对青蛙的无知。水稻开花的时候,稻田里的水必须放干,这时候青蛙有的迁居池塘水沟,不过不行,就钻进泥里休眠,一直要到次年初夏水稻插秧的季节才出来,而且,只有这时候才大叫特叫,为的是求偶。所以,稻花飘香时青蛙是不会叫成一片的。
真懂得享受自然的,只有那些生活无忧又品味高雅的人。据我所知,澳大利亚人不像美国人,沉湎于残酷的竞争而不能自拔。他们懂得享受生活,懂得享受自然,常常将这两句话挂在嘴边。许多人喜欢观鸟,拿个望远镜在辽阔的森林公园里转悠,有的还驾了快艇出海,到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去观鸟。他们觉得,比起美国人来,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活得更开心,更有意义。
然而,情趣背后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一个社会,人们是否懂得珍惜自然,并且享受自然,反映这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发展程度,以及成员的文明程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自然,拥抱自然,或野营,或观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保护野生动物,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情趣开始高雅
化。这样的人,心理必定是健康的,性情必定是平和的。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必定是和谐的。
第五篇:《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在景物描写中适应人物情感的表达,热爱自然、抒发热爱生活的激情。
2、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描写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的能力。
3、懂得什么是景物的特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
4、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描写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的能力。
5、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6、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怔,注重感情。
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三、教学方法:以引导、启发为主,以讨论为主。
四、教学分析:这是初三教材中的写作单元,在写作中比较重要,但针对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的情况,教师要求学生开始写作时不能过高要求,要多给予鼓励,诱导。让学生有所悟,慢慢的学会写作。让学生对已经观察到的景物能说出它们的特点来。不管好不好都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五、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生源比较差,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学生,家长又缺乏管理,所以学生不想学的比较多,这就让老师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写作就更是困难了。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学校校园及其周边的景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让他们作好记载。让学生适时学着运用一些词语,这有助学生写作。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长在农村,见到过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见过的景物好像就在眼前,我们也阅读过许多写景的名篇,读过之后,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仿佛历历在目,但是一叫说说你们看到的景物是怎样的有何特点,结果就说不出来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哪就是需要我们来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面,这就是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
二、让学生说说课余时间观察到的学校荷塘四周的景物、教学楼前的景物、综合楼内花园的景物、后山山上的景物的特点。(教师针对学生所说的景物特征进行点评)
三、景物的特征(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四、鉴赏与训练——写景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发资料)
[学生习作]
听雨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
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
点评: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就像小作者说的那样“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春雨很平凡,但不平凡的可以是我们“听雨”的思考,雨有什么样的特点?不仅用我们的眼睛却观察,更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这感悟便成了文章虽不巧妙,较为深刻的立意。文章到这儿已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语言的表达功夫,小作者的笔还很稚嫩,但尽量地模仿引用课文原句,尽量用一些整句表达,使语言流畅起来。当然文中对雨的描写略显单薄了一点,使内容不够不够充实,抒情言志略显牵强。
下面这篇是一篇参考例文:(让学生读文章)
雨丝、绿海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伞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选自《罗兰散文》,有删动)
先让学生说说读了文章后的感受。教师再点评: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正是这份爱,在作者的笔下,落在绿绿的稻田上的那场雨这样的富有诗意。这诗意从作者的心中溢出,伴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流淌在作者的笔尖,便成了同样富有诗意的语言:稻田成了“海”,小丘成了“海”中的“岛屿”,连那煞风景的电线杆也成了点缀。“雨”更让作者浮想联翩,想着与她亲近,让她抚慰;想着受她洗礼,涤去尘俗。借雨景,抒雨情,言雨志。这一切融合在作者的笔下,就是那生动联想,贴切的比喻,深刻的感悟。这雨倒不像从天上落下来的,分明像从作者的心底流淌出来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它景物的描写特征:
1、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点评:这段文段作者把榕树的特征魁梧、卷曲飘拂的长须、春天新长的嫩叶都描写得非常清晰时了。同时还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2、“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茅盾《风景谈》比喻、白描)
点评:写景物的特征,也可以用工笔描摹。这里用工笔写景范围不大,却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都仿佛带着泥土的气息,一草一木,每个细小的景物,都没有脱离开这一特征。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点评:这段文字写出了荷塘下的景色,作者给我们写出了荷叶、荷花、荷香等景物的特征。并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4、“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通感)
点评:这一片段是通过树影来衬托月亮的美丽,从而使得月亮更加朦胧而富有美感。
(二)、教师小结:由上可见,景物的特征只是简单的描绘还不够,恰当的写作方法如“大笔勾勒、工笔描摹、衬托”等和巧妙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才会使效果更加明显。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和老师的讲解,总结描写景物有几种方法:
1、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2、从形、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3、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4、景物要与心情或环境相适应。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具体学习。今天我们就针对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进行练习。
(三)片段训练(同学们开学以来天气都是多雨的天气,哪你们也试着写一写有关雨的文段好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练习: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2、使用大笔勾勒与工笔描摹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学生写作后将学生的片段练习进行点评。
五、布置作业(分发写作材料)
布置学生预习,完成下几个问题:(第二课时完成)
一是划出文中融情于景的语句;二是概括每篇短文的情感基调,不超过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