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校园(共5则)

时间:2019-05-15 10:5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课改校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课改校园》。

第一篇:在课改校园

在课改校园

初次走进校园,我被校园醒目的标语震惊,“营造书香校园”,“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写给老师们的,更是写给我们的,追求一个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追求一个完整而美好的中学时代。作为一名有了两年初中生活的我,渐渐习惯和喜爱这种校园生活。享受着课程改革带来的阳光,走进新课堂,沐浴在书香缭绕的课改氛围中,让我感慨万千。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以往的课堂,教师是主角,是讲台上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指挥者。新课堂,老师走下讲台,走到我们中来,和我们成为朋友。这两年老师们一直培养我们自学,用他们的理论就是“尝试教学”,我们课堂上采取的形式是:自学——研讨——展示——检测。我们的课堂没有了语文老师的满堂灌,没有了英语老师的一言堂,更没有了数学老师的填鸭空——课堂是我们的,是我们展示的舞台,是我们的冶炼厂,老师是我们的引导员,是我们的船长,在新课堂里,到处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在这种师生关系和谐、气氛活跃的课堂上,我们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有了更多放飞梦想的机会。这里曾因精彩而让我们激动;这里曾因生动而显得有趣、可爱。新课堂真正变成我们学习的乐园。

其次是课堂学习方法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给了我们在课堂上自主、合作、创新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下,我们有了更多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力。记得一次电脑课flash动画软件的学习中,老师引导我们参考教材,制作“海阔凭鱼跃”的动画作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到就做,我们小组成员做好计划,没有用老师给的现成的素材,而是自制设计风格,在结构的设计,色彩的搭配,主题的表现等方面无不“用尽心机”。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部集声音、动画效果的“海阔凭鱼跃”作品在临近下课时,终于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同学样面前,大家无不为之称赞。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真得很棒。那时的我仿佛自己真的是风筝,要飞起来了,天是那么的蓝,海是那么的阔,我也因此得了一电脑“高手”的美誉。在这种轻松的课堂学习形式中,我们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再之是教学手段令人耳目一新。现在的课堂,老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多的理解,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学习《空城计》一课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再现诸葛亮沉着应对画面;学习《三峡》一课时,从多媒体中我们一睹三峡绝境。这些新的教学手段,调动了我们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新的教材,新的课堂仿佛破茧化蝶,显现出新的生命力。

下面再向你们阐述一下,我们的校园生活。我们的新课堂如此有活力,是

因为我们的学校是书香校园,是河南省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所以,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才会这样自信、从容。

每天清晨,在生命的黎明,我们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这叫晨诵!她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称:与黎明共舞。我们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我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我们以此开启新的一天!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我们的语文老师们个个都是诗人,她会时不时送诗给你,似乎每天都是节日!记得我生日那天,老师送给我一首诗——《向着明亮那方》,并把我的名字嵌入其中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给我,这个生日是我十四年来最难忘最有意义的生日,我从未感觉到做她的学生是那样的幸福!

午间,老师用美丽的读物滋润我们,从《假如我有三天光明》中,我读懂了坚强、坚持才会有多彩的人生;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我明白了乐观、相信自己才能创造28年荒岛奇迹;从《三国演义》中,我知晓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战争纠葛------手捧一本本书香,品出一种种人生,他们将编织成一张张美丽的网,让我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自信从容!

暮省,夕阳西下,完成了一天的学习生活,你有什么收获?每天完成作业后,能够思考与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且用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已经写下好几本厚厚的日记和读书笔记!这些记录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是我们反思成长的的见证!

沐浴着课程改革的阳光,享受着课程改革的魅力,我们更加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评语:

本文写出了自己对课改的亲身体会和感受,语言朴实,结构完整,真实感很强。立意比较新颖,从多角度,多层面谈课改的阳光带来的温暖。前一部分谈课改后的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师生关系和谐,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老师把更多的时间放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后一部分笔墨着重讲述了学校的课改生活,校园浓厚的阅读氛围,成就了本文的作者——一个有着很高品位和素养的学生!

课堂改革模式的更新,经典文化诵读的积淀,会使像学生们一生受用!读到学生如此佳作作为课改教师之一倍感欣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是无止境的,课改还在进行中,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因为我们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可以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告诫我们的语文界同仁:课改已见成效,我辈仍需努力!也希望我们的学生,沐浴在课改的阳光下,自由快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第二篇:课改

高效课堂操作的“五个一”

“高效课堂”操作要重视“五个一”:即编制一个学习方案:“导学案”;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小组、对子;提供一个自学方法:独学、对学、群学;设计一个课堂流程:预习、展示、反馈;明确一个学习任务:学会“不会的”。

一、编制一个学习方案: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施工”的图纸,也是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的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题进行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是错误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导学案承载着学习体验和能力成长。在导学案设计时,切忌硬性按照三维目标分成知识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导学案备什么?,好的导学案要备:自由型练习(给予纠正性的反馈意见):单个练习、结对练习、小组练习;新学习内容的介绍(示范、讨论、解释说明等);学习成果展示(角色扮演、问答、哑剧等);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来评估学生的学习;学习目标(通过海报或黑板展示);回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李炳亭认为,导学案包括以下因子:1.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2.学习流程,而不是教学流程;3.学法指导,而不是教学方法;4.学习总结,而不是教学总结;5.学习反馈,而不是教师作业。导学案一般分为6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等。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教材,把教材严谨的知识转化成能读懂、易接受的知识。导学案一般经三次生成,第一次教师的课前备课,第二次是课中师生互动,第三次是课后反思。

二、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小组、对子

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即同质结对,异质同组,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他把小组解读成“没有围墙的小班化”,在一个小组里一般由好、中、困三类学生组成。在具体教学中,要求小组长“代师传艺”,组织本组的学习,学习流程交由组长把握,并根据本组出现的问题自行处理。教师“利用”学生,恰恰是利用好小组长,小组长等同于一个小老师,小组内部又按照个体学力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当然这个划分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学生学习力的变化而变化。严格说来,一个小组6—8人,小组和小组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每个组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进度,各自为战,但又充满了竞争、对抗和质疑。组内对子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和监督者,对子之间要相互反馈和测评。即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形式,落实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

在学生分组学习的状态下,教师怎么做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呢? “师退生进”。“师退”即教师对学生放手、放权、放心!“生进”即教师把话语权、选择权、评价权交给学生。将课堂舞台交给学生的同时,教师时隐时现,时而纠正错误和补充知识,时而点拨方法和做出评价。李炳亭认为,教师的主导“主要是引导”,是“点燃激励”,点燃激励是点火,方向盘是导学案,课堂环节流程是离合器,刹车就像达标测评。

课改必须把“讲”字抠掉。真正的课堂不在于你讲多少时间,而是在于你讲的形式。课堂上要让孩子不睡觉,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不再讲。老师要习惯做哑巴,管好自己的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说。说多了未必有用;老师要敢于做忍者,要隐忍着,别去批评指责或者给学生下定义;老师要做懒汉。有的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马上出来给学生解决,好老师敢于让学生自己解决。

三、提供一个自学方法:先独学,再对学,然后群学

教书的最高境界是发动学生自学。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和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都呈现为同一规律:自学是高效课堂的别称。

高效课堂的学习分为三种形式:独学、对学和群学,合起来称为自学。自学是让学生在学校里不掉队的唯一可靠的方法。高效课堂的灵魂是16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新理解教育教学的两个关系,即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由传统教学关系的“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简称“惟学”;由传统师生关系的“师为中心”变成“生为中心”,简称“惟生”,两个关系的重建体现出高效课堂的“颠覆性”!

四、设计一个课堂流程:预习、展示、反馈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听课状态(动作、声音、表情)、参与(教师统计到组、组长统计到人)及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来判断,课堂应该能够围绕“学习和学生”进行设计。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分为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从时间上划分,即为10+25+5。从师生角色的分工上,教师在课堂上用10分钟时间分配学习任务,然后放手发动学生自学、合作和探究。“展示”即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提炼提升;“反馈”即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高效课堂“预习+展示+反馈”三环概括为“五步三查模式”。五步模式即:自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整理学案、纠错本、达标测评。“五步三查”的要求是:

第一步:根据“导学案”独学,找出“不会的问题”,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解决60%;第二步:围绕困惑对学、群学,尝试解决问题20%;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小展示”,解决10%;第四步:老师根据小展示中的问题,归类共性问题,反馈问题,进行全班“大展示”;第五步:学生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自我反馈,教师利用对子“三查”对子测评。

五、明确一个学习任务:学会“不会的”

教学是有助于学习的行为。学习是获取知识或技能的一种行为、过程和体验。教学就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学会不会的,而会的东西不要去重复。每节课教师要知道学生哪些东西不会,如何让他学会。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要围绕“四主”,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课堂如果从知识学习的角度,也应该明确学习的基本任务——“学会自己不会”的,或者“把不会的学会”,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准许学生不在已经会的知识上花费宝贵的时间。要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还要学会“老师不会的”,或“把老师不会的学会”,因此课堂上就要让每个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确立目标攻关克难。高效课堂认为“不活不动”,活和动是孪生关系,动起来才能活起来,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教师必须清楚,知识不是仅靠灌输“传递”给学生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条件的提供者、环境的营造者、动力的激励者。传统课堂教师是“单口相声”,高效课堂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那说在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传统课堂上课教师揪着学生的头发“硬拔”,高效课堂是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传统课堂上课对老师“嗓子”要求高,高效课堂对“脑袋”要求高。

课改专题讲座

高效课堂操作的“五个一”

第三篇:课改 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牛驼镇中学校本教研交流材料

2014年8月

课改 我们在路上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坐在这里,作为八年级的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课改经历。自从学校倡导新课程改革以来,每天,我都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着,这些人在一起谈论的永远是学生,他们在一起探讨的永远是课改,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永远是课改过程中的不足或收获,用外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就是一群疯子,都有病!早来晚走是常态,课上辛苦课下更忙碌。他们展现着我们牛驼镇中教师的风采,年级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课改的重视,对教育的重视。

我们年级组的课改体验交流内容,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晏殊《蝶恋花》中的词句。是说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也正是王国维认为的成大事业必经的第一境界。这一境界其实就是立志,就是下决心。

拿我们年级组来说,课改伊始的壮观场面我未曾亲见。七年级下半学期我进入这个年级组对课改茫然一片时,发现其他老师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磨合期,对课改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认知。特别是刘涛赵建成老师,光荣的成为了第一批课改标兵,随局领导赴南方淮安外国语学院这所课改先进学校参观考察。不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把更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其他老师也是,已经初步上了轨道。经过我的了解,得知他们在初步响应领导号召进行课改的时候,真是对课改一无所知,即便上一届学生在五一之后搞了一个多月的课改,学习杜郎口,将桌子搬到了一起,也分了组,只是传统课堂模式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那时对课改的要求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是追求形似而已。送走那一届毕业生后,接手新的七年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行课改,七年级又作为重点年级。这样一来,老师们只有硬着头皮顶着巨大的压力迎难而上,试图开辟一条既符合杜郎口理念又适合牛驼镇中学实际情况的可行的道路。可想而知,他们当时的压力真是很大。

赵平主任也说:课改最难改的是什么?是教师!这群七年级的教师,除去关艳飞老师外,其他的都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在讲台上用传统模式在演绎着知识,若想抛却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下课坐在一起教研,有时为一个不同的见解争得面红耳赤是当时年级组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怎么放手让学生自主,如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改变传统模式,如何用导学案,如何改变传统教案去编写实用的导学案……这些问题让老师们头疼、迷茫,面对课改,是进是退?老师们在校领导的带动下,迎难而上,下定决心去面对并尝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行动研究纳入日常工作中,研究并解决问题。虽然这一阶段我没有亲身参与,但通过来后的接触了解也是感同身受。正如王国维大评论家所说的第一境界。在传统课堂模式存在各种弊端的今天,我们去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虽然开始迷茫,有各种困难,但是只要有了决心,立志攻坚克难,就会有所收获。正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直面挑战 扎扎实实搞课改

1、改变旧理念 潜心编制导学案

课改必须改课。导学案就是课堂的抓手。传统课堂上我们用惯了教案。那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写的教学设计。它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重点难点突出,适用于以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但

新课改实施后,有效教学这个概念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实施的确迫在眉睫,最初的时候,我们为了进行有效教学,课前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同时,教师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接着,学生完成当堂检测,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及小结,这种形式上课学生思想很活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样的教学缺陷也就出现了,主要是(1)预习的时间过短,很多问题无法深入理解。(2)学生讨论易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3)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想讲一点东西,导致课堂时间明显不够。(4)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加强,但是解题技巧却没有提高。

在反思与困惑中我们开始认真对待导学案,对导学案的作用认识最早的就是刘涛老师,他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下了一番苦功夫,每天都精心准备导学案,晚上加班加点不说,还要把电脑拿到学校来,利用课下时间来完成。课上坚持使用导学案。他的学生有了导学案,就可以在课前自主预习,通过自学理解完成对应的思考题及梯度练习题,然后在课堂上经小组讨论,把百分之八十的问题弄懂,最后他再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重点难点突破。这样借助导学案,就把课堂所需掌握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特别是他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的分梯度练习题,学生可选做,这样也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从他的实践来看,学生一般都想把题做出来,好像导学案太费时间,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被调动了。这样的教学,老师在课前很累,课上也不轻松,但是每节课都有意想不到的学生表现。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积极性被调动,合作学习的能力被训练提高。这也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了这样一个带头课改潜心钻研课改的教师带路,我们也都开始重视起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了。特别是前段时间教育局组织全员听课,虽然耽误了一些我们的教学进度,但是也促进了我们今后的课改工作。我们集各家之长编写的导学案也基本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板。大家也都认为很实用。

有了实用的导学案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进了一步,为我们年级的课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推翻旧课堂摸索确立新模式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模式,并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

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忽略了,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这

种教育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

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

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对学生的知

识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发展其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

维、批判性思维,不利于适应知

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培

养,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

要。

特别是艾德加〃戴尔的学习金

字塔显示转教别人/立即应用学习习近平均留存率为90%。

对这个金字塔我们很重视,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把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讲授,教师再

加以点拨。做的最好的要数赵建成关艳飞许春爱和苗金侠老师。他们手下都有为数不少的一批学生老师,讲起课来头头是道,分析起来条理清晰。

课堂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已成为我们固有的课堂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向高效课堂靠拢。

3、增强凝聚力 创建班级新文化

自课改以来,我们学校学杜郎口,学天卉,由形似到神似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我们一味地去研究课堂技术和管理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以往我们做的比较薄弱的班级文化建设入手。理解“班级文化”的深刻含义,化生硬的、低效的、有形的德育为无形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无形的班级文化中得到感染、感化和熏陶。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着一股能让每个成员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克难奋进的力量,它就是班级的信仰、追求,或者说是班级的灵魂——班魂。有了班魂的班级,每个成员就会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就会有生活和学习的价值取向,就会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力量,班魂就是班级中的合成胶水,为班级带来最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刘翠霞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的特别突出,以她们2012级4班为例。这个班叫辉煌班,有寓意,有班训,有班呼,有组名,从班名到组名、从班魂到组魂一线贯通,立体可感、血脉相连。这也是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学生积极向上,劲头十足,当然其他几个班也很出色,在浓郁的班级文化中,学生时刻铭记自己的班名组名,时刻铭记自己所肩负的担子和义务,班级文化建设已经步入育人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4、变批评为鼓励 评价机制讲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学生课上表现不积极,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特别是分组时,学困生容易受到排斥,解决这些问题,小组评价必不可少。对于我们来说,从杜郎口从天卉学来的很多方法很实用,确实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还是不够理想。后来我们采用奖励性贴纸来鼓励学生的方法,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奖励方法最初采用的是夏丽娟老师。她在幼儿园待了两年,和孩子们有很深的接触,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独到的见解,最初,她尝试着吧对待幼儿园孩子们的方法应用于初中学生身上,没想到效果却出奇的好,学生们喜欢,课上课下表现好的同学都有奖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不管什么时期的学生都愿意得到老师的赏识,更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

于是,我们年级组的老师也学习这种方法,像葛翠青老师的苹果树,关艳飞老师的小鱼骨头升级深受同学们喜爱。后来刘涛老师更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录制学生讲课的微课,谁讲的好,讲的清楚明白,就在课堂上播放谁的讲课视频,这样,学生更是精心准备,积极性更高了。

对于学困生,我们想办法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一个著名的生物实验叫《梭子鱼之死》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子鱼真是笨死了。梭子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地碰壁后,梭子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后来,它彻底绝望了,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这种无能感最终害死了它。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也发现了类似梭子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

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里,就会觉得他们“越学越笨”了。要知道,有远见的家长和老师会让孩子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成功时脑内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基于这些,我们很关注学困生,课上采取学困生答题多为小组挣分原则,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喜悦时也能有组内小主人的自豪感。尊重差异,缩小差异是我们的目标。而且,我们采用集体进步集体授奖,个人落后集体受罚的的方法,这样一来,学优生会积极地去指导学困生为小组争得更多荣誉。也符合学习金字塔理论。每到一定阶段我们就会评出最佳小组,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有成就感。效果很好。

5、接受新理论思维导图入课堂

自从范瑞增校长和刘涛老师在学校开办了心理辅导室以来,一些新的理念由他们传入了我们年级的课堂,我们积极研究他指导学生的思维导图理念,并将它大胆应用于我们年级各学科的授课和复习中。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画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葛翠青老师就是一个思维超前的老师,她在复习是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教育局组织听课时她的思维导图也成了一个亮点。

(二)寓教于乐 让学生感到快乐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先生提出“与学生一起重温自己逝去的童年”——这是在老师生活中可以被允许的唯一的奢望。

“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关艳飞老师的课学生们爱上,她和学生亲密无间,师生之间没有代沟,是朋友,而且,她制作的课件精美,也善于就地取材制作直观实用的教具,她的课堂笑声不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成绩也是非常好。

许春爱老师的课堂也是如此,她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老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非常强,课堂形式多样,学生情景表演热情投入,快乐学习,特别是在局领导视察过程中,得到了局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刘宝军老师更是别出心裁,采用新颖的留作业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眼中的作业不再枯燥无味。因此爱学乐学。

苗金侠老师的12级2班,七年级入学时是37人,八年级升级考试仍然是37人,两年时间无一人来无一人走,巩固率维持在100%,这在镇中的历史上应该说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班的学生在班级里很快乐,哪怕是倒数前几名的学生,也没有厌学情绪,每天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走,把学校当成乐园,不会产生厌倦感,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之处。

陶行知老先生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呼吁:“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变成了真正的先生。”

我们总是说我们在无条件的爱着孩子,其实孩子更是无条件的爱着我们,他们可以承受我们的脾气,事过之后依然天真无邪的对我们微笑,他们可以承受我们的错误,事过之后依然会紧紧的拥抱我们。孩子会毫无吝啬的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喜爱、笑容,面对这么天真可爱对我们“不计前嫌”的孩子,我们怎么可以不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平和一些呢?!这样,让学生感到快乐,我们也快乐,教学也就变得快乐了。

(三)宽容理解 打造和谐团队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影视界的人士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某次录影她打无线电

计程车回家,下车时计费表上显示的是一百八十元。她拿出两百元给司机,司机默默的收了。以台北市的计费标准,表上加十五元等于车费,她稍微等了一下,以为司机会找五元给她,但司机一点动静也没有。她想,算了,才五元嘛,就拉开车门下车了。关上车门的那一刹那,她才恍然想起自己是叫无线电车的,按规矩需再加叫车费十元,是她还欠司机五元才对。于是她又敲敲前车窗,赶紧把五元再递给司机。司机冷冷的摇下前车窗来,说:“哼,亏你想到了,不然我还以为,连你这样一个名人,也想贪我五块钱的小便宜!”

虽然误会是化解了,但我这个朋友心里老大不舒服,她说:“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我少给了他五元呢?”很显然这种不舒服源于误会,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误会,造成矛盾,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办公室的主体是人,和谐的办公室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平台,又有全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团结友爱、互守诚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这是评价一个办公室是否和谐的首要标准。和谐办公室就是要人和,人和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人和出感情、出健康、出效率。

我们办公室那么多人,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但是,老师们能够克制自己,及时化解矛盾,力求办公室团结和睦。很多事情能很快达成共识,这也促进了我们的课改工作。拿我们今年4月31号录制的辩论赛为例,我一直非常感动于办公室的好同事能积极配合,认真完成我们的录制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年级组承接的任务。当时的辩题是新旧课堂模式哪个更利于学生成长。当时我只是通知大家辩题,分工抓球后,要求各自去准备自己的发言稿,一直到31号下午录制才把大家召集起来,没有彩排直接录,每想到,每个人准备的都非常充分,辩论场上剑拔弩张,语言犀利,特别是王燕军老师,在我们大家都认为不知道如何驳斥对方三辩的时候,他站起来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的驳斥赢得大家的掌声。我真的没想到辩论赛能录制的这么成功,最初的想法是做做样子的了,我也很理解大家都很忙,哪来那么多时间找资料。但是辩论赛开的不但顺利而且还很成功,这也正是年级组老师们团结、努力、向上、和谐的体现。

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年级组老师的不懈努力,“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这些理论的提出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高效课堂给了孩子一片成长的蓝天,在这片蓝天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充分彰显。

1、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

2、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拥有了大空间。同时,高效课堂为教师二次发展带来了希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高度,对教师也适用。走进高效课堂,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放手让孩子做主的课堂,带给教师的是极大的压力与挑战。这样的课堂不确定因素太多,为此,教师的准备功夫要做足,即便所有的工作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在学习中呈现出来。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课改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也在享受着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体验。有这样一首诗我把它作为今天的结束语。学生的收获/来自教师的理解/来自教师的信任/教师的宽容/教师的智慧/成就学生所有的梦想/教师的肩膀/学生的高度/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幸福。”

第四篇:在课改中成长

在课改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新闻来源: 现代教育报 作者:王峰斌 发布日期:2010-09-08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反思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呢?

一、反思中有理论基础

反思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过:“教学真正需要的是那种来自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理论。”的确,教学反思的最重要目的是完善以后的教学,而在这一点上,理论的支撑是极为关键的。有了理论支撑,可以使我们理智地看待自己教学活动中“熟悉的”“习惯性”的行为,能够深层面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而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反思中有理性思考

当下,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已引起重视,导学案上也设计了“教后记”一栏,但很少有老师真正去思考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如何改进反思中提出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大量“假、大、空”套话式的反思。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思议的。”教师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即使对教材胸有成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也只能是“涛声依旧”。教师只有经过教学反思,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反思中有发展方向

目前,部分教师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李吉林的伟大在于他毕生研究“情境教学”,孙双金的风采在于他的“情智语文”,薛发根的成功在于他确定了“简单平实”的语文风格,王崧舟的魅力在于他的“诗意语文”„„我们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方向钻研下去,深化、细化,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四、反思中有持之以恒

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教学过程中的丝毫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反思的基础。2002年6月26日,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发了这样一个告示:“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了,本着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的宗旨,欢迎各界人士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投保,保期10年,金额不限,投保条件就是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者十年内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所谓“启事”或许只是一个玩笑,可朱永新先生的“用心良苦”值得我们深思。可见,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持续化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教师的反思实践,使每一位教师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最终实现自我的不断成长。

总之, 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夯实业务素质、积累教研素材、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专业化成长过程。

(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洪村小学 王峰斌)

第五篇: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堂改革不是一件易事。并不是随意创一个模式就是课改,也并非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更不仅仅是老师们在教法上的一些改变。真正的课堂改革事关教育管理者、老师、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是一种从观念到做法,从教法到学法,从课内到课外的全新变革。这两年的课堂历程,我们走得并不轻松,我们走过错路、弯路,我们也间怀疑过自己,但我们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当然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的路途上,可能会犯错,可能有迷茫,但我们还将继续,因为我们已经用深深浅浅的足迹,诠释着教育创新和课堂改革之于学校、之于老师,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一直在路上铿锵前行。

我们曾经的足迹

铁冲中学的课改革之路并不是帆风顺的,四年来我们经历了学习、改革、回到原点,再学习、再改革的不平凡的历程。

仿洋思,创模式,我们起步不易。2010年,学校秦卫校长带领着学校六个教研组长来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学习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的关于课效课堂改革的报告,并现场观摩了刘校长的一堂语文课。学习归来,大家对洋思中学“理直气壮抓分数”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在这一名校著名论断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四步三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分成了四个步骤,即导、探、演、练。为了使这四个步骤都落到实处,这一模式特地安排了三个测试,让整堂课的知识点得到落实。看似缜密的课堂模式,在实施起来却是漏洞百出,先是课堂环节太多,教学任务完不成;二是过分强调知识,学生能力提高不足;三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大。如此多问题的出现,我们的课改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

学课标,取真经,我们重新出发。重新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否定了原先的课堂目标的“惟分数”论。2011年,正是中国课改的十周年,《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将眼光放到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上,我们课改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前提开展课堂创新。学校让每个老师都认真学习各科的新课程标准,并将每堂课的教学都与三维目标结合。为了近距离去接触课改的成功学校,秦校长将2011年我校的中考素质教育奖金8000元,全部用于课改的学习,他带领学校的教研组长们深入许市中学进行为此两天的蹲点式学习,为了让他山之石,变成自已之美玉,大家在参观学习后认真思考,结合我校的课堂写心得。

请专家,指迷津,我们大胆突破。2011年下学期,我校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实践提出了“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课堂的目标直指三维目标,将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统一为“体验式”,即老师的教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的学中在体验中进行的。在我们课改的同时,五里堆中学的315模式在沩楚大地上已悄然走红。为了让我校课堂的改革不再走入误区,我们邀请宁乡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为学校的课堂改革指点迷津。学校先后邀请了普教科的文跃华科长,县教研室的罗剑青、周灵芝两位老师,县资源中心的戴礼章校长一行六人等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课堂改革进行评价和指点。专家的肯定对于我们的课改是莫大的支持,我们大胆的将课改实验的重点放到了初三,我们要从初三开始实践我们对课堂的改革。四环节体验式实施以来,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得少了,更多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们也在体验中获得了快乐为。课堂换了样子,学生换了面貌,当然,教学质量也上了新的台阶,2012年中考,我校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进入县前十名,获得历史性突破。

我们现行的模式

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四环节体验式课堂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即“导、探、展、练”的体验式教学。“导”是导入,无论从情境导入,还是由知识导入,学校要求的是导的高效性。要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融入课堂情境,要么巧妙串联,温故而知新。“探”是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这是学生们在小组的基础下进行的自主活动,老师课前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目标在文本、工具书、生活中探查达到目标的途径,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形成组内的探究成果。老师也深入其中,了解动态。“展”则时对小组探求成果的的展示,质疑与补充。此时老师更是隐身于教室后面,在组与组之间穿针引线而已。“练”则是对一个知识点的巩固,可练习,可小测,这个环节略带有些应试教育的痕迹,但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也不无裨益。

四环节是课堂改革的形,体验式则是课堂改革的神。体验首先是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的知识是自已在预习、探究和展示中获得的,亲历得真知;体验也是对老师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让大胆的让学生体验,放手天地宽。

在这种课堂里,我们要求老师要有“三放”,即学会放手,打造生态的课堂(回归本源,自由成长);学会放心,打造人文的课堂(民主和谐、情感升华); 学会放开,打造开放的课堂(创新创造、智慧提升)。为了使这些理念落到实处,我校还制定了《铁冲中学课堂语言规范》,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放言,也对老师的课堂语言进行引导,让老师们真正做到放得了手、放得下心,放得开教学。

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催生着我们对班级构建模式的进一步探索――班级小组建设。我们一改传统的座位摆放,将全班按“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当家的形式进行班级管理与课堂建设。因为组间竞争比拼能迸出高效之力量。小组之间既是同质,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比一比,课堂的气氛从何而来。一比之下,谁都不甘示弱,小组的兴奋点被激活,学生的热情被点燃。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真知灼见在你来我往里自然生成,错误谬论在“唇枪舌剑”里“遍体鳞伤”。最重要的还不止如此,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个隐性目标得到显性的体现,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我们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课堂改革不是完美的,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能解决很多技术上的疑问,但本质上的疑问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问题之一,高效课堂是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学习过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的报告,他的言论里“效”就是分数,甚至他们提出了理直气壮抓分数,也学习过李炳亭先生的《杜朗口旋风》,其中崔其升校的讲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升学率的课改是不成功的课改。再

联想到早阵子山东昌乐二中的校长这样描述他们的学校:升学率是我们学校课改的副产品。所以我认为很多地方的课改都把高效课堂的“效”狭隘化了,这个效应该包含着一个立体的三维目标,这也是中华大地课改十年带给我们最大的成果。即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要求。这就是一堂课的“效”,也是学生需要的“效”。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式,我们也许能追求一堂课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最大化,但对于价值观,对于情感学生也许无法在45分钟或仅仅局限在课堂里就能感悟,把握这些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要把课堂的体验迁移到社会,到家庭,到他的圈子里,再去过滤,形成自已的领悟。我们怎不能让学生“强作愁”而去“赋新诗”吧。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往往超过了知识的本身,这不是能用分数能形容的。我们认为这就是一种学生最最需要的“效”。所以在进行高效课堂改革的过程中要避免将其升级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问题之二,固定课堂模式的是否能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时期的教学。这其实是一个从“立模”到“破模”的过程。李炳亭先生在其《杜朗口旋风》一书中曾提到很多地方都在“临帖”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我校的实践发现这种机械的套用某种模式会使课堂失去了原有的生气,学生们都在按部就班的走着程序,课堂缺少生成与原生态,我们在许市中学的学生课桌里也发现了大量的各类参考书,学生为了走程序的顺利从各种参考书上“抄袭”答案,我们学校的课改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少了课堂的“意外”,就少了很多的精彩。所以,如何由“有模”走向“无模”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课堂改革的路上走了两年,一路上,我们在改革上修正,在修正中进步,在进步里反思,在反思后发展。虽一路艰辛,虽还存瑕疵,但我们将一直在路上,探索,反思,前行„„

下载在课改校园(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课改校园(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方案(共五篇)

    随着教育局新一轮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各学校在实施变革课堂上都在为寻找一条符合自己的课改之路而各出奇招、各显神通。我校不断尝试变更教学方法与策略,变传统课堂教......

    课改心得(共5篇)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改心得体会 罗正茂 课改,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想做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的教学。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

    课改简报(共5则)

    课改简报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改推进会在岚峰小学召开 2011年11月10日,“铜梁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蒲吕中学成功召开。为进一步推广片区......

    课改总结[共五篇]

    雁江二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改总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区开展得红红火火,我校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已是第二个年头。在今年里,我校认真......

    课改反思(共5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改反思 随着实创课堂“641”模式在全校的开展,我校老师积极响应这一提倡,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实施“641”教学模式。在实施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有一下心得......

    课改心得体会(共5篇)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通过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高效课堂是教育发展一种趋势,也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

    课改经验总结(共5篇)

    课改经验总结一年级 阮哲颖一、教学设计的变化。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实验中,我们一年级的老......

    课改管理制度(共五则)

    课改管理制度 梁集乡中学一、课改计划 1、第一阶段:课改工作宣传。 2、第二阶段:新理念的形成。 3、第三阶段:教学操作的改革。 4、课改评价阶段 二、课改总目标 1、以提高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