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试卷附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试卷
学院班级班姓名学号4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音色是由、、决定的。2.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人
类语言由和构成。
3.认知法的语言学依据是的。
4.两种中介语的连续体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1999年提出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的“分流”方式的人是
()
A、吕必松B、周小兵C、李海鸥D、廖序东
2.以下拼音字母中,属于送气音的是()
①p②j③ch④b⑤h⑥zh
A、①②B、③⑥C、④⑤D、①③
3.具有历史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教学法是()
A、语法-翻译法 B、听说法C、直接法D、阅读法
4.产生于20世纪60nia年代,以物卡鲁尔为代表的教学法是()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C、听说法D、认知法
5.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日两国教学法家提出教学法
是()
A、情景法B、视听法C、折衷法D、全身反应法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习得:
2.部件:
3.语法:
4.中介语:
5.汉外对比: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语音教学原则;
2.语音学习难度要考虑的三个方面;
3.讲解词义的方法有哪些?
4.中级词汇教学的特点。
六、字、音基础题(共10分)
1.指出下列字的偏旁(每空1分,共5分)
冯匠爱
涛煎
2.指出下列字母的发音部位(每空1分,共5分)
1)b、p、mfzh、ch、sh、r
2)a、o、euen、ian
七、论述题(共20分)
1.请简述语音教学的几种方法。假如你是名对外汉语教师,采
用哪种教学方法进行语音教学,并说明理由。
2.作为一名对万汉语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法中,你更倾向于
哪一种。请结合事例说明你的理由。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共鸣器形状
2.语音、语义、语音
3.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
4.重构型连续体、重建型连续体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A2、D3、A4、D5、C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如幼儿站立、行
走、饮食能力等。
2、部件:是指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它可分为成字部件和不成字部件。
3、语法:广义上指一种语言全部的结构规则;狭义上指最小音义结合体
构成上一层单位的组织结构规则,包含语素构成词、语素和词构
成短语、词和短语构成句子的规则。
4.中介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它是逐步接近目的语的一种发展阶段。
5.汉外对比:教师了解学生母语,并将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从语音、语法
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重点,有的放矢,对症下
药的方法。
四、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语音教学原则;
答:1)目标明确;2)汉外对比;3)循序渐进;4)大量的时间才练;
2、语音学习难度要考虑的三个方面;
答:语音学习难度要考虑:语言对比难度、语言发展难度、语言认知难
度三个方面。
3.讲解词义的方法有哪些?
答:1)以旧释新法;2)语素法;3)语境法
4)举例法;5)翻译法。
4.中级词汇教学的特点。
答:1)注意与初级阶段词汇学习紧密联系,形成初中级连贯教学;
2)注意与初级阶段词汇学习紧密联系,形成初中级连贯的教学;
3)词汇教学量大,教学方法和技巧多样化。
六、字、音基础题(共10分)
1、指出下列字的偏旁(每空1分,共5分)
冯冫匠匚爱爫涛氵煎灬
2、指出下列字母的发音部位(每空1分,共5分)
1)b、p、m双唇音f唇齿音zh、ch、sh、r舌尖后音
2)a、o、e舌面元音uen、ian舌尖鼻韵母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答:常见的语音教学法有5种。
1、模仿法,分为集体和个体模仿;优点分别是所有人都开口,提高开口度;能有效发现错误并纠正;
2、夸张法,从口形、响度和音程、板书上进行使用;
3、演示法,有直观法,实物演示,图表演示,板书演示和动作演示等;
4、对比法,包括内部对比和汉外对比;5带音法,坚持以旧代新,以易带难的原则;
6、分辨法,如分辨生母、韵母、声调、音节等。第二问答案要点是:选一种方法并且能进行较详细的阐释,从其优点出发,体现有难度语音教学的教学方法。(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若有独到见解还可适当加分,但总分不超过本题总分。)
答: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这个各种思想理论都汇聚一堂的丹麦当今社会,我们没有办法说哪一种最好,哪一种不好,这都要看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学习者的目的。
如果学习者知识用于交际,那么听说法就更加适合;
如果学习者是为了今后教授汉语,那么认知法就相对更好;
如果只是为了培养翻译人才,那么语法—翻译法会比较好;
学习者的年龄。
如果是儿童,那么采用直接法和听说法比较合适;
如果是成人,那么认知法比较符合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归纳;
学习者的兴趣。
在教学中的实际例子,要多涉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此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第一编
一 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 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目的语 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之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3. 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1. 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无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 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 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
汉外对比分析 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2. 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 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3. 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 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语言指是系统,它是逐步接近目的语的一种发展阶段。中介语的概念是Selinker于1972年提出来的。Corder 在1978年提出两种中介语连续体:重构型连续体和重建型连续体。Selinker提出中介语中运作的5个程序: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过渡概括,训练迁移,二语学习的策略和(与操母语者)二语交际的策略。中介语又三个特征:可塑性,动态性和系统性。中介语的变异 包括情景变异和自由变异。
对汉语二语习得的中介语研究 将国外中介语理论最早引入中国的是鲁健冀的《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对中介语变异描述最清楚的是王建勤。4. 二语习得的自然发展途径
第一语言习得的心灵主义论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对母语的知识来源于普遍语法。E.H.Lenneberg是自然成熟说的代表(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生物学和神经心理学)。D.McNell研究了儿童习得母语的途径。心灵主义的相关论述可以概括如下:1)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机制;2)语言是认知机制的一部分,但独立于智力发展的认知机制;3)习得机制是天赋的内在语法规则,是母语习得的决定因素;4)这种习得机制随年龄增长而退化;5)习得过程是有假设验证组成的,后者跟母语语法与通用语法相连。
第二语言的发展过程 第二语言发展过程的研究实际上跟中介语发展的连续体大致相同。有两个概念要区分:大致发展顺序,指学习阶段的先后,有普遍性,所有学习和都要经历;具体发展次序,指学习具体语法项目的先后。
输入和互动 包括自然情景下的和课堂情景下的输入和互动。自然情景下的输入和互动有两个相关课题:外国式语言和话语研究。课堂情景下的输入和互动包括教师语言和话语研究。输入和互动对二语习得顺序的影响 1)提供套语以供记忆和分析;2)帮助学习和建立垂直结构;3)提供高效率的特殊语法形式示范;4)提供可理解输入,保证输入比学习者现有知识水平高一级;5)提供恰当的情感氛围以保证输入变成吸收。5. 学习者的策略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包括套语和创造性话语。其中创造性话语又包括假设结构,假设建言和自动化过程等。
生成策略 包括二语生成模式,计划策略和纠错策略等。交际策略 包括缩减策略和成就策略等。6. 语言普遍性假说
语言普遍性 普遍性有三种类型:是指普遍性,形式普遍性和蕴含普遍性。
语言普遍性和中介语发展 中介语发展中语言普遍性的作用,又三种假设:1)中介语像 其他自然语言一样,受语言普遍性的制约;2)蕴含普遍性可用于预测出现在中介育种的二语特征的次序;3)学习和先学习无标记(或弱标记)特征,再学习有标记(强标记)特征。三.第二语言教学法 1.传统派教学法
包括以下几种教学法: 1)语法—翻译法。该语法盛行语18世纪末,是从以前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发展而来的。2)阅读法。由M.West创造。3)认识法。代言人是Carroll.2.改革派的教学法
包括直接法,听说法和全身反应法。3.其他教学法
包括静默法,启示法,咨询法和功能法。4. 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势
1)与相关学科的互动;2)折衷主义;3)综合化倾向。四 语音教学
1.语音教学的原则
1)目标明确;2)汉外对比;3)循序渐进;4)大量的操练实践。2.语音教学方法与技巧
1)教学方法 包括模仿法,夸张法,演示法,对比法,带音法,分辨法等。五 初级词汇教学
1.初级词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纵向(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包括语音阶段,句型、语法阶段,短文、词汇阶段; 2)横向(课型设置及各科型之间的关系)2.词汇教学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
1)展示生词;2)解释词义及讲解用法;3)词语练习。六 中级词汇教学
1.中级词汇教学的内容
主要有三个方面:词汇的控制,词汇的讲解,词汇的练习。2.中级词汇教学的重点
重点主要有虚词,近义词、多义词、多音词,用法特殊的词语、容易混淆的词语,成语、习语、固定词组等。
3.中级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步骤 1)教学原则
主要原则有:浅显讲解,精讲多练,及时总结和反复练习等。2)教学步骤
主要有:读词语或听词语,讲解,练习和复习等。七 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的方法主要有情景化教学,生成式教学,对比教学等。八 汉字教学
1.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
“对外”的特点,对成人的教学特点。2.汉字教学中的几个顺序关系
1)先认读后书写;2)先教基本笔划名称,再教书写规则;3)先教独体字,再教合体字;先教笔划少的字,后教笔划多的字。3.课堂教学技巧 1)展示汉字的技巧 板书展示,图片展示。2)练习汉字的技巧
认读练习,字形练习,字音练习和综合练习。
下编 语言技能教学及测试 第十章 初级汉语读写课教学 第一节 教学原则 一 读写课的性质
初级汉语读写课是一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综合课,同时,它还要兼顾有关文化知识的介绍。
二、以建立规范为主的强化教学
初级汉语读写课要注意让学生熟练掌握跟汉语交际技能密切相关的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并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汉语读、写技能。
三、实践为主的教学
语言技能的学习过程说到底是排除母语干扰,形成新的语言习惯的过程。在教师对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了准确、合理、清晰的解释后,实践就成了最重要的课堂行为。第二节 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准确、严格的语音教学
1、严格教学标准普通话
2、教学步骤和方法
语音教学 : 语音教学包括展示语音、联系发音、指导发音、纠正发音几部分。训练的具体方法就是教师展示语音,学生模仿。教师展示语音时可以适当夸张,以便学生模仿。
3、有针对性地训练
二、简单、实用的汉字教学
1、汉字教学在初级读写课中的地位
在初级阶段中,汉字的重要程度不能和听说读相提并论。听说领先是初级教学的原则,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初级阶段教学的重点,但汉字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教学的方法和层级
写字要由繁入简,要有层级。
教学方法有六点:1)先认后写;2)熟悉基本构建;3)强化偏旁位置;4)突出声符;5)淡化义符;6)敢于拆字分析。
三、逻辑分析型的词汇教学
1、介绍汉语构词法
2、扩大词汇的度和量 扩大的词汇在度和量上都要有所考虑,不可超过学生的能力盲目扩大词汇。
3、在对比中说明词汇的使用条件
4、词汇的练习方法5、1)解释和造句;2)制定词组;3)随意组词;4)接龙;5)拆词;6)搭配;7)反义词、同义词、近义词;8)简称。
四、严格强化的语法教学
1、教师对语法的准区理解
2、清楚展示语法形式
3、高效强化的重复练习
4、准确地搭配
五、对教材的处理
1、熟悉教材、储备知识
2、补充内容、丰富教学
3、因材施教、灵活调整 第三节 课堂技巧和复习考核
一、课堂教学的控制技巧
1、课堂上全体参与的气氛;
2、功能、目的明确的课堂教学;3)让学生熟悉你的教学方法; 4)课堂上要保持高效率。
2、复习和考核
1)、高质量的复习时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2)有效和经常化的考核是牢固掌握知识的保证。
第十一章 初级口语课
第一节 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一、“I+1”原则:这里I代表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1指略高于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样“I+1"的输入,对于学生来说,是可懂得输入。
二、交际法原则
三、个人化原则
四、地方化原则
五、精讲多练原则
第二节 初级口语课的教学环节
一、基本句环节
二、会话环节
三、替换与扩展环节
四、练习环节
第十二章 听力技能课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的课型特点
一、从听力理解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听力的课型特点
二、从听力课的性质和课型地位把握听力课的课型特点
三、从听力课总的教学目的把握听力课的课型特点
1、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不同的听力微技能
2、几项主要的听力微技能 1)辨音辨调能力;2)联想猜测能力和预测能力;3)检索监听; 4)义群理解,语流切分
四、从与其它课型的比较中把握听力课的课型特点 第二节 听力课的课堂教学
一、听力课课堂教学环节与教学步骤
1、听力课的教学环节 1)初级班的教学环节 如果把一个教学单位时间(两节课)作为一个教学单位的话,可以由开头(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导入)、展开(听、理解、练习)和总结3个环节。2)中级班的教学环节 有三种模式的诸个小环节:第一种模式是生词、课文、相关习题3个小环节,第二种模式是课文、生词、相关习题3个小环节,第三种模式是课文、习题、生词3个小环节。
二、听力教学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六有”
即课前有准备,课上有讲解分析,有重点,有变化,有交流,课后有要求。
第十三章 中级精度课(综合课)第二节、精读课教学的内容和教材
一、精读课教学的内容
1、语音教学;
2、词汇教学;
3、语法教学;
二、精读课教学的教材
目前国内流行的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主要有:复旦大学出版的《新汉语》,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的《中级汉语教程》等。
第二节 精读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节和实践安排
1、预习
2、课堂教学
3、课后复习巩固
4、测试。
二、教学方法
1、课文生词的学习和练习
1)生词的展示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按顺序展示,另一类是归类展示。2)生词的解释 包括解释生词的意义和用法。
3)词汇的练习a、机械的记忆和理解练习;b、词汇用法补充练习;c、交际练习。
2、课文的学习1)阅读提问法;2)阅读和笔头练习法;3)阅读和讨论法。
3、近义词的辨析方法近义词的学习是中介阶段精读课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的重点之一。比较近义词可从语义特征、语法限制、于永选择3个方面进行。
第十四章 中级阅读课 第一节 阅读者是如何阅读的
一、词频和语境
二、句子理解
三、篇章理解
四、图式与推论
第二节 阅读课教学的性质与特点
一、阅读课的性质
阅读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获得各种信息的能力。
二、阅读课的特点
1、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增加阅读量;
3、不同阶段突出不同训练重点。第三节 阅读课总体教学要点和方法
1、课文处理
2、技能训练部分的处理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推测能力;2)自觉进行理解监控;3)纠正不良阅读习惯;4)不同的阅读方式与速度。
第四节 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
一、讲解词汇的方法
1、几种讲解主题词的方法
讨论法,语境展示法,图画—实物法,联想—引导法,综合法
2、写出目标词
3、难词、关键词通过上下文讲解
二、词汇练习的方法
1、猜词练习;
2、词汇联想;
3、评价练习第五节 如何解决课堂气氛沉闷的气氛
一、增加参与感,加强师-生、生-生互动
二、增加信息输入量,结合文化知识学习
三、增加输出机会
四、合理安排阅读节奏
第十五章 中级口语课 第一节 教学要点及其实施
一、课堂交际化
1、学习内容中的交际;
2、课堂活动中的交际;
3、以学生为中心。
二、精讲多练
三、恰当实施修正原则和监督原则
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第二节 教学环节
一、课文处理
1、找出或补充符合汉语口语的表达特点的教学要点
2、模仿
3、复述
二、教学要点练习
三、如何把握课堂讨论
1、课文以内的讨论;
2、课文以外的讨论。第十六章 写作技能课 第一节 对写作教学的认识
一、写作教学的“难”
写作课的难是由3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写作技能本身的特点;
2、写作活动的独特性;
3、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滞后。
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1、写作技能的提高可以促进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
2、写作教学能满足较高层次的汉语交流的需要;
2、写作教学能推动语言研究,尤其是篇章研究的发展。第二节 写作教学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二、渐进性原则
三、造作性原则 第三节 课堂教学方法
写前指导、写作训练、作文讲评构成写作课堂教学的3个主要环节。
一、写前指导
1、提问式
2、对比式
3、例证式
4、引导式
二、写作联系
1、听后写
2、说后写
3、看后写
4、读后写
5、续写
三、作文讲评
1、肯定式
2、归类式
3、类比式
4、讨论式
5、自改式
6、互评式 第四节 教材使用方法
一、对使用的写作教材要有大致的了解
二、有选择的使用教材的内容
三、取长补短的使用教材
四、从论文、工具书中寻找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范例
第十七章 报刊阅读课
第一节 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特点
一、词汇特点
1、新闻体的文章在词汇上通常大量采用书面词语;
2、还会不时出现古词语和成语;
3、数字及表格;
二、句子特点:结构或层次复杂的长句
三、句子和语段连接特点
1、采用连接词;
2、“意连法”。
第二节 报刊阅读课的教学原则
一、词汇方面
不必强求学生记住看过的每个词语。
二、句子方面
让学生懂得句子与句子之间连接的各种方式,充分认识到句子与句子组合的层次性。
三、篇章方面
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篇章的内部结构,从而尽快了解全篇文章的大意,概括与归纳出全篇文章的中心来。
第十八章 语言测试与成绩分析 第一节 语言测试的性质和目的
一、语言测试的性质
语言测试是对受试者的语言能力所进行的定量评估。因此,一般认为,语言测试应具有以下3个基本要素:
1、代表性;
2、客观性;
3、科学性。
二、语言测试的目的
它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语言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我们进行选拔和科研的重要方法。因此,语言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反馈、选择、研究。第二节 语言测试的类别
一、分散测试和综合测试
二、主管测试和客观测试
三、分班测试和学能测试
四、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
五、常模参照测试和标准参照测试
六、诊断测试
第三节 语言测试的原则和特点
一、针对性
二、可靠性
三、有效性
四、实用性
第四节 测试成绩分析
一、描述分数集中的统计指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二、描述分数离散性的统计指示——方差、标准差、四分位间距和全距
三、测试成绩的标准化
四、百分位
五、试题分析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
一、小题目
1、①对外汉语教学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②一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汉语国际教育最早出现在为培养海外汉语师资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中。
3、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①第一语言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②第二语言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4、习得与学习:①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②学习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有人为动机。
5、国外有的语言教育学家认为,语言教学理论至少涉及6个问题:谁(who)、什么(what)、怎样(how)、何时(when)、哪里(where)、为什么(why)。
6、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包括汉语预备教学、进修教学、本科教学。
7、直接法是不用母语,不用翻译,而是直接用目标语教学。
8、心理学家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认为,刺激诱发反应,刺激达到足量的频率,反应就形成习惯了。
9、迁移和偏误:①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适合的目的语形式。②偏离目的语、不符合目标语规则的语言现象叫做偏误。
10、偏误分析的步骤:预料收集和选择、偏误识辨、偏误点的确定与纠偏、形式分类、偏误探源、偏误评估。
11、语际偏误就是由母语引起的偏误,又称“干扰性偏误”或“对比性偏误”,就是对比分析的重要内容。
二、大题目
1、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答案:①主体。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幼儿,其神经系统、肌肉、发音器官处于发育期,可塑性强,能自然习得地道的发音;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主要是成年人,其大脑神经发育完成,归纳推理能力强,善于总结规律,但模仿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也不如幼儿。②动机。幼儿习得母语,是出于生存本能;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目的不一,动机较儿童弱,积极性较弱。③环境。儿童是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母语的;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大多是在课堂,每天接触目的语的时间有限。④方式。儿童习得母语,往往是在实现环境中看到实物、真实动作或真实事件,并听到表示这些实物、动作或事件的语言;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常常要通过母语来联合概念与声音的关系。⑤教育者及相关因素。儿童接受的母语,大多由亲属输入,语句清楚简单,语速慢,重复多,有感情,伴随表情和动作,是照顾性语言;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大多数由教师输入,感情、表情和身势语不那么丰富。⑥过程。幼儿习得第一语言分为前语言阶段、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多词句阶段、复杂句和语篇阶段;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没有前语言和单词句阶段,语音学习和词汇学习同步进行,词语学习和句法学系几乎同步进行。⑦文化。儿童习得母语时,沉浸在母语息息相关的文化之中;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往往没有沉浸在相观的文化之中,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这对学习一种语言会有不利影响。
2、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答案:(1)性质:①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配套的教材,有课室和其他教学场所,有配套的教学设施,有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的教师,有经过某种帅选后而进行学习的学生,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和相应的课外教学辅助活动,有配套的学习测试等。②对外汉语教学跟一般的语言习得不同。一般语言习得主要是在目标与环境里接触目标语而自然地掌握,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材;而对外汉语教学不管在目标环境,都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有一套正规的教学程序和方法。③对外汉语教学跟一般学校的非外语教学不同。一般学校的非外语教学,主要是传授有关的知识系统;对外汉语教学注重的是学习者外汉语能力的掌握,包括具体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技巧。
(2)任务。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由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不同,“人才”的含义可能不同。如一般的端起速成教学,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应付一般人场生活需要的人;长时间的专业教学,则要求培养具有听说读写多种交际能力的人才。
3、提问技能。
答案:①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区分度。这里的针对性一是指针对教学目的,设计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二是指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表达水平,设计出难易不同、有区分度的问题。另外,问题的表述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准备。要预想你问的问题是否简单明了,句法是否易懂,被问的学生能否听懂。②多角度、多方式地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采取回避策略,回避完整句的输出。此时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垂直结构建立表义完整的水平结构句式。③变换提问方式,引出不同句式。从语篇角度看,回答问题的句式往往受提问句式的限制,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合理地设计问句形式,以自然引出答句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变换提问方式,以引出不同句式,让学习者在问答中自然体会汉语句式的用法,形成语感。④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问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之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把握学生的交际需求,精心设计问题。一般来说,提问要设计一个情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后能满足学生现实的交际需要。⑤叫答方式灵活多样。它可以分指定叫答和自由叫答,即教师提出问题后,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和学生自由举手回答两种方式。⑥叫答要面向全部学生。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能否成功,跟学生十分参与、多少学生参与、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参与有关。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都有参差,能力都有强弱,性格也有差异,因此教师要准备难度不同的问题向水平不同的学生提问,目的是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语内偏误发展性偏误相关的4个学习策略。
答案:①过度概括。当语言项目对学习者来说没有明显对照时产生的一种策略,如表过去时的-ed常跟类似yesterday的词汇共同出现,学习者以为过去时是由这类词汇表示,而不是由-ed表示。②忽视规则的局限性。有些英语二语习得者以为ask跟say的语法一样,结果类推出一下偏误:He said to me.→He asked to me.③规则不完全。有的英语二语习得者不知道特指问句当宾语时不用倒桩,类推出一下偏误:Where is he?→I don’t know where is he.④形成错误概念。该类原因引起的偏误如:I am too tired that I cannot work.我见面他。语内偏误不但第二语言习得者会出现,第一语言习得者也会出现。
5、操作题(P94)
偏误分为:错序、遗漏、误代、误加、杂糅。
6、如何运用趣味性原则编写教材:现实性(教材应选择学习者关注的话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激发学习兴趣)、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多角度多方位反映中国和世界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形式上,教材语言风格多样化,多种体裁的课文交叉,练习方式丰富多彩)、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语言上,课文情节富有故事性、戏剧性,能吸引人;人物个性突出,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语言生动幽默,富于变化,能让人哑然失笑)、版式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对学习者友好,让使用者赏心悦目,使用方便舒适)。
7、试举例说明汉语在东亚、东南亚的传播。
答案:①汉语在朝鲜半岛的传播。由于特殊的地理关系,中国文化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殷朝箕子东走朝鲜之时就已传入朝鲜半岛。中国的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从那时开始渐渐传入朝鲜半岛,对后来朝鲜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当今社会,朝鲜文字中也仍然有汉语的影子。②汉语在日本的传播。几千年来,中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生了十分广泛的联系,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由于日本与中国大陆同属于东亚世界中的一员,因为当时中国在各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所以,古代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层次的持续的深刻影响。当今日语中也包含了不少汉字。③汉语在越南的传播。汉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既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出于统治和开发边境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越南封建王朝加强自身统治的需要。由于经济、文化及地理上的原因,越南与中国在古代出现了文字的交流,汉语汉字通过多种途径在越南进行传播,对越南社会政治文化以及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④三地区汉语汉字传播小结。汉字在三个地区传播大致有3个阶段:用汉字记录本名族语言;为满足记录本名族语言的需要,改变一些汉字的作用,创造出特殊的汉字;依照汉语特点创造本名族文字。汉语传播也有3个大致阶段:引进汉文经典,社会上层和知识界在学习汉文经典时,逐渐用汉语写作,转写政府公文等;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活动进一步扩展到教育、考试、民间交往,大量汉语词汇进入其词汇系统;到了近现代,对外汉语有不同程度的排斥。
8、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简答)
答案:①自强不息。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岿然齐黎在世界民族之林。②正道直行。这是中华民族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崇尚气节的精神源泉。③贵和持中。“行中庸”,做事不走极端;“贵为和”,不尚争斗。但是这有抑制竞争的弊端。④民为邦本。虽然重民的实质是作为肯定君主专制主义的补充而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提醒统治者要把民心向背当成政治统治的重要指标。⑤平均平等。虽然我们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平均、平等,但作为一种思想,它深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绝对平均主义在中国社会有深厚的思想基础。⑥求是务实。中国人立身行事讲究脚踏实地,鄙视华而不实的作风。⑦豁达乐观。“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等观念造成中国人乐于守成;但有时会造成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的心态。⑧以道制欲。中国人的行为以“道“为准则,情不悖道,欲不逾道,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人生态度。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
1.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教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是交叉学科。
2.汉教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汉语国际教育2008年列入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
3.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从父母和周围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4.和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应用语言学把一语之外的语言统称第二语言。)5.目标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6.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人的第一语言都是习得的。7.习得的阶段。5个。
前语言阶段1到2个月;单词句阶段1 1.5;双词句阶段1.5 2;多词句阶段2 3;复杂句和语篇阶段4 5。8.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7个)主体(幼儿和成人)、动机(生存本能和目的不一)、环境(自然环境和课堂)、方式(环境与语言结合和母语连结概念和声音)、教育者及相关因素(亲属和教师)、过程(不自觉到自觉和自觉到不自觉)、文化(母语文化环境和缺乏相应文化知识)。9.教学主体观。(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10.双体观认为,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11.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语言学还应该研究人的交际能力,这个概念包括四个方面:合语法性、可接受性、适合性和可能性。
12.传统教学法的,语法——翻译法(18世纪,奥伦多夫)、直接法(20世纪,贝利兹)、全身反应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舍尔,强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
13.编写教案(教案形式、教案内容、教案编写步骤)教案的核心部分是教学环节或教学过程。
14.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与流派: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它有以下重要概念:习惯、迁移与偏误。
15.迁移:旧习惯会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叫迁移。有两种:正、负。
16.正迁移: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但第一语言的某些语言点跟第二语言相同时就可能出现。负:也叫干扰,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17.偏误:偏离目的语、不符合目的语规则的语言现象。18.二语习得专家艾利斯提出的对比“等级”
19.偏误分析的作用:深化汉语习得研究、促进汉教、推动汉语本体研究。20.偏误类别与原因:语际偏误(又称干扰性偏误或对比性偏误)、语内偏误(又称目标语规则泛化偏误、发展性偏误)、训练偏误、认知偏误(普遍偏误)、21.中介语及其发展过程。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它是逐步接近目标语的一种发展阶段。这一概念是由塞林格于1972年提出的。科德提到两种中介语连续体;重构型连续体、重建型连续体。
中介语有可塑性、动态性、系统性3个特征。
中介语的变异:社交情景变异、语境变异。见图3.2 22.可理解输入和:“i+1”原则:克拉申强调,二语习得依赖于学习者得到的可理解输入。
23.临界假说。10岁前,大脑的可塑性好,左右脑运作语言、10以后,大多数人的语言功能逐步转移到到左脑,语言学习的能力减退。
24.语言能力,有两类,第一类是认知/学术能力,如学习语法、词汇的能力和阅读理解、默写,自由写作能力,跟认知符号法学习相关。第二类是基本的人际交际技能,涉及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语言使用能力,跟听说法学习相关。25.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26.认知策略:指学习者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特别是完成具体的课堂任务时的行为,是在对学习材料进行直接分析综合和转换等过程中采取的步骤或操作,具有操作加工或认知加工的功能。认知策略是用来理解语言和产生语言的,包括操练、接受、和发出信息,分析和推理、为输入和输出创造构架等。
27.交际策略的的定义:被看作学习者客服交际难题的方法,是指学习者因其第二语言知识有限而采取的一种表达方式。类型:缩减策略、成就策略、28.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是指学习者逐渐适应新文化的过程。文化适应模式的基本假设是:二语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而且一个学习者对目的语社会文化的适应程度将会决定他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
29.语言普遍性假说。目标语的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会影响习得难度。大多数语言具有的性质,比很少语言具有的性质容易学。普遍语法、类型普遍性
30.课程设置,分为技能类和知识类,是教材分类的基本依据。前者培训交际技能,后者教授系统知识。技能类包括通用汉语技能和专用汉语技能;知识类分为语言知识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31.教材编写应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适合性原则、趣味性原则。32.语言测试的原则:针对性、可靠性(常用的方法有重测法和对等法)、有效性、实用性。3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量完全相同时,是最理想化状态
34.汉语正东亚、东南亚的传播:秦汉时期汉语文字开始向外传播,并逐步形成一个“汉字文化圈”,主要包括现在东亚的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的越南。35.总体来说,汉字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传播大致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汉字记录本民族语言;第二阶段,为满足记录本民族语言的需要,改变一些汉字的作用、创造出特殊的汉字、如越南的喃字,日本的国字;第三阶段,依照汉字特点创造本民族文字。目前的情况是,日语,韩语、越南语中存在大量的汉语借词。在日本,日语还夹夹用2131个汉字和若干人名用字,每年举办汉字检定考试,受测人数已超过200万;800多万部手机中三分之二可以输入汉字短信。2005年2月9日,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识领域,全面恢复使用汉字和汉字标记,规定将目前全用韩语的公务文件改为韩汉两种文字并用。
36.创办专业刊物,成立专业出版社:1979年9月原北京语言学院的内部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改为正式出版刊物,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由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和北京语言学院共同创办的会刊《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9月转为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刊。这两个刊物是20世纪90年代语言类核心刊物
37.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1987年7月成立了由多个部委办组成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和该小组的常设机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
38.汉语测试的改进,HSK、商务汉语考试BCT,少儿汉语考试YCT
39.发展难度
40.两个教学阶段是指集中语音教学阶段和后语音教学阶段 41.带音法,已旧带新,以易带难。(yuzhchsh)
42.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汉字教学的方法,有“基本字带字”法、“建立汉字联想网”、充分利用“基本部件和基本字”,所有这些,都充分重视部件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以部件为基本点,以点带面,有系统的进行汉字教学。以部件为中心的汉字教学,成为对外汉字教学界的主流,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是一种正确的定位。
43.所谓部件,是指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它又可分为成字部件和不成字部件两大部分。
44.文化教学的内容: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也就是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二是文化课教学。语言课的文化教学和文化课的文化教学不同,这两门课性质不同,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一般来说,对初级水平的学生实施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对中高级水平的实施文化课教学。45.汉字具有不同于世界绝大多数文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 表义和表音、书写系统的层次性、文字处理的特殊大脑机制。
46.口语教学原则,i+1.i代表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加一指略高于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这样,i+1的输入对于学生来说是可懂的输入根据领会教学法,我们正是通过可懂的输入习得语言的。I+1可说是一般的外语教学原则。
47.词汇教学的目标:按照以上两个大纲,即前者的甲乙丙三级词汇共5253个,或后者的初、高两级词共5249个,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即,这5200多个词是初级、中级阶段汉语作为二语学习者学习词汇的数量和范围。也是初中级词汇的教学任务和目标。48.编写教案:
教案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详略分,有详细教案、简略教案和微型教案;从形式上,分为提纲式、问答式、列表式、叙述式等。教案的内容有:教学单元(注明使用的教材)、教学对象(班级、人数、汉语水平)、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数、教学环节或教学过程、补充练习及课堂活动、板书设计、作业及课外活动安排、经验和问题。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媒介语
上海美知对外汉语http://www.xiexiebang.com/mandarin/
上海美知对外汉语培训学校: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媒介语
媒介语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师生交流而采用的媒介语言,有时候是学生的母语,有时候不是,但它是师生双方都能理解的一种辅助语言。例如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基本上都学习英语,因此英语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对不同国别的学生同时授课的时候,常常充当媒介语的角色。但是如果是只是对日本学生授课,老师又懂日语,那么当然日语也可以做媒介语。它与中介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关于外语教学过程中要不要使用媒介语的问题,各派专家有不同的看法,早期的语法翻译法注重母语与目的语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时候的媒介语就是母语,媒介语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中运用是非常突出的;由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不断进步,语法翻译法逐渐遭到了淘汰,媒介语的作用也随之降低,直至后来出现了直接法、听说法等,主张直接采用目的语进行教学,杜绝使用媒介语。受普遍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也不例外,出现了包括注重使用媒介语与坚决避免使用媒介语等各个不同的教学方法。
必须承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媒介语不是不可或缺的。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得当,不使用媒介语,往往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享誉北美的“普林斯顿北京暑期中文培训班”以及中国大陆的“快捷汉语”品牌所提倡的“语感教学法”都是这方面杰出的例子,他们的学生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汉语强化训练,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目的语的环境中,完全符合“沉浸式”的教学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汉语水平,特别是口语听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这充分证明了使用目的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国外的汉语教学不同于在中国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其主要区别有: 1.语言环境不同。
在国外的汉语学习者几乎没有使用汉语的机会,因此自然也谈不到“生存汉语”的问题。大多数国外的学习者,特别是社会学习者更愿意把学习汉语当作一种时髦的消遣或者是娱乐,而不愿意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课时不能保证。
语言机构中培训性质的汉语教学中学生由于本职工作太忙或者惰性的原因,固然难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即使是小学、中学、大学等专门教学机构中,汉语的课时也是微乎其微。以笔者所在的泰国易三仓大学为例,该校的Business Chinese专业课程设置中汉语课只占全部课时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余大量的时间是用英语在上其他经济方面的专业课或者泰语课。在中小学中,虽然政府支持开设汉语课,但是很多时候还停留在兴趣课的阶段,对于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没有任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中小学中的汉语课流于陪孩子玩而已,这种情况在小学中尤其突出。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
目前全球的汉语热方兴未艾,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汉语的学习还不能给学习者带来直接的收益,学习者的工作生活也没有对其汉语提出明确的较高的需求。加之客观地讲,汉语学习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确实存在着比较难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习者浅尝辄止,仅仅将学汉语的要求定位在旅游、购物等环节上,还有很多学生是处于“寻根”的目的在学习汉语,例如在泰国,华裔的汉语学习者占了全部学生的绝大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了学习动力不强,稍遇困难就放弃也就不难理解了。
民族性格不同。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德国人就是精于抽象思维,法兰西就是一个浪漫的民族等等观念推而广之,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总是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习惯。例如笔者发现泰国人的特点是不喜欢独来独往而又希望老师能故给予明确的答案。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即使老师通过别的方法让学生领悟到了某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仍然会使用媒介语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如果老师不能给予确认,就与同学进行确认。上海美知对外汉语http://www.xiexiebang.com/mandarin/
由于在国外的汉语教学与国内的教学有如上不同,加之生活交往诸方面的需要,对在国外工作的汉语教师的外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造成了一些教学机构,特别是在教学主管不是非常精通汉语教学的时候,盲目地提出了教师必须懂媒介语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即使教师明确地知道使用目的语直接进行教学的效果会更好,屈于各种现实的压力,也不得不退让。此种情况恰如利玛窦当年之来华传教,最终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先“适应”当地人的习惯而非马上“改造”他们的信仰。只有先适应市场的需求,保证自己的生存,与市场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之后,才可以谈得到对之进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语确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一定的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媒介语运用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如果运用不当,则事倍功半。如何恰当地使用媒介语,使之达到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作用,向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俗话说“教学有法,法无定法”,媒介语的运用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让自己适应不同市场的需要,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永远精彩,让自己永远受到学生的欢迎。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固然艰巨,但是每一个从事这一项光荣使命的人都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有的时候媒介语并非可取,在媒介语缺失情景下进行二语教学,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对零起点汉语学习者的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投入更多关注。教师在掌握相应的二语习得规律,具备相应的汉语知识以外,还应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和耐心,使学生排除因为没有媒介语带来的焦虑和自卑,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