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实现跨越式发展经验材料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支行成立于1950年,下辖三个二级支行、5个储蓄所,内设四部一室机构。现有在岗员工158(其中柜员合同工31人),其中:中共党员52 人,共青团员27人,大专以上学历105人。2003年,##支行还面临着“一少二多三低”的尴尬局面,即:来该行办业务的客户少;员工流出的多;业务差错多;员工的工资收入低;员工的士气低;支行的经营效益低。而五年后的今天,该行的面貌不仅焕然一新,而且还步入了省分行营业部盈利大行的行列,经营绩效在湖南省工行系统县市支行排名中名列前茅。
是什么力量使该行得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演绎出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一切吸引着一些饶有兴趣的人去探究该行由落后行跨越到先进行的演变轨迹。
找准入点 构筑艰难崛起的强力平台
“困难催生能量,逆境孕育生机。” 2003年底,在危难之时走马上任的新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面对##支行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和种种问题,与班子成员共同研究,找原因,想办法,找对策,定措施,并且,在全行开展围绕“行兴我荣,行衰我耻,我为工行献计献策”的征文活动。之后,他们决定以创建文明先进单位为切入点,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创建这一主线,一边抓创建工作,一边抓业务发展,并且围绕发展抓创建,跳出创建抓创建,让发展与创建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为此,新上任的该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汪毅同志与其他班子成员都对创建工作十分重视,把创建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看作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推进器”,把它作为保证经营发展、带动其他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列为支行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使创建工作常创常新,取得实效,该行围绕“创”字做工作,围绕“新”字做文章,创建工作突出了三个“新”字。
一是组织领导上有新举措。近年来,该行把搞好创建工作作为外树良好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该行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优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行长亲自抓、分管行长协同抓、牵头部室具体抓、其他部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同时,创建工作始终是该行每次会议重点强调的一项内容,逢会必讲,常抓不懈,文明创建意识明显增强,争先创优观念深入人心。该行的创建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一样,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一把手”对创建工作负总责,亲自部署,精心组织,严格督促,狠抓落实。并且,该行把创建工作纳入各二级支行、各部室、各网点主任任职综合目标,同经营工作一道考核,作为干部调整、任用的重要条件。明确提出,不抓、不会抓创建工作的干部,不是称职、合格的好干部。把创建工作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了创建工作更加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金融企业特色。
二是思想上有新观念。2004年,该行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有些指标得到了营业部的肯定,被评为省分行金融先进集体。面对荣誉,一些干部员工产生了“缓缓气、松松劲”的思想,甚至个别同志认为,搞创建工作是玩虚的,不如抓经营工作实在。针对这些思想苗头,该行党支部及时在全行组织开展了“巩固新成果,树立新形象,再上新台阶”的大讨论,确定了“一年抓巩固提高,三年进入总行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四年进入全国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奋斗目标。并且,召开了全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大会,使全行干部员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形成了全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合力。
三是工作上有新思路。全行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先进单位的奋斗目标,不断用新的工作思路指导新的创建工作实践。2005年,该行提出了“三抓,三个一流”的工作目标。即:抓党风,塑一流行业形象;抓班子,带一流队伍;抓管理,创一流经营业绩。2006年,该行提出了“五抓五讲,五个提高”的工作思路。即:抓经营,讲效益,提高整体盈利水平;抓班子,讲团结,提高核心战斗力;抓培训,讲实效,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抓服务,讲质量,提高银行社会信誉;抓管理,讲规范,提高防范风险能力。2007年,该行根据上级要求提出建设“六型”基层银行的思路。即:力争在2—3年的时间内,在该行建立起更新型的组织结构、培植型的营销体系、效益型的成本管理、制度型的内控建设、素质型的人力资源培育、学习型的企业文化。2008年年初,该行提出了“六个推动”的新思路。即:突出经营中心,推动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形成坚强领导核心;强化员工教育培训,推动建设高素质员工单位;改进和加强服务工作,推动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夯实管理基础,推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增强银行凝聚力和创新力。目前,该行积极践行工总行提出的“三最”工作目标,并努力实现把工商银行建设成为“最优秀、最盈利、最受尊重”的国际化大银行的目标。从而,使得该行的创建工作年年有新思路,年年有新措施,年年有新变化,年年
有新进步,逐步使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立足基点 提升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这几年,该行坚持业务经营和创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针,让创建工作与业务经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把创建工作与服务工作相结合该行在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原则,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设施。在全行开展让窗口更亮,让服务更优,让牌子更响,让客户更满意的活动,努力使各项服务工作向高品位、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目标迈进。
一是服务环境上高品位。这几年,该行在费用紧张的情况下,精打细算,舍得投入。逐年加快了各网点装修改造的步伐,基本上达到了净化、美化、亮化的标准。通过规范了办公场地,购买花卉,派专人负责营业间环境卫生,营造了赏心悦目的服务环境。
二是服务创新上高起点。该行遵循“服务经营,科技先行”的工作方针,与时俱进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了更新改造,顺利完成了综合业务系统推广、新业务版本升级、跨行支付系统的开通、会计要素系统的投产、账务上收集中核算、网点拆分等一系列工作改革,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解决了客户排长队等候的问题,方便了客户。同时,他们利用高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企业网上银行和个人网上银行业务,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快捷办理银行业务。
三是服务措施上高标准。通过适时调整atm柜员机的取款额度,采取上门服务和延伸柜台到二线等措施分流一线柜面客户,想尽办法减少客户排队办理业务的时间。通过推行公众限时服务,开办贵宾理财室为优质客户提供更为快捷舒适的服务,吸引优质客户。通过评选服务明星,对服务工作做得出色的员工及时奖励,充分调动全体员工优质文明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服务内容上高要求。他们把银行的服务工作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使用文明用语,普及、讲究服务礼仪,注重“三声”服务,切实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真正做好“八要九不十做到”,竭诚为客户服务,促进了该行服务水平的迅速提升。
二、把创建工作与业务开拓相结合该行领导班子把业务开拓作为创建文明单位、走出经营困境与加快业务发展的一项主要内容。他们冷静剖析家底,直面正视困难:一是贷款结构极为单一,信贷资产质量低。该行80%以上的信贷客户是冶金、机械行业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到2003年末,全行不良贷款占比高达60%以上。二是优质客户少。对公存款大户就某电业局1家,在电力系统资金集中上划的那次改革中,该行对公存款几日之内垮掉了“半壁江山”。三是收入渠道单一。该行收入来源主要是贷款利息收入和上存收入,两项合计占比高达96%,中间业务等新型业务发展缓慢,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为3.5%,这种格局难以适应未来竞争发展的需要。
针对当时的现状,该行把着力点主要放在调整客户结构,积极争取优质客户和积极发展转型业务上。他们及时制定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提出了“三个一”工程,即“退出一批,营销一批,争揽一批”的营销措施。对现有客户按优质客户、限制客户、一般客户、潜力客户进行分类,有选择地实行市场进入和退出。他们抓住长株潭一体化和长株潭实行全国“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捕捉信息主动出击,创新营销服务方式,积极参与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的竞争。在对公存款方面培育了某体育彩票中心等多个存款过亿元的优质大户,逐步改变了该行对公存款过度依赖某一重点大户的局面。在新增贷款投入方面,该行在坚持将新增贷款全部向a级以上企业投入的前提下,牢牢锁住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城市市政建设、优质房地产项目等支柱产业,并以服务和效率赢得了客户,争取到了长株高速公路等几个优质贷款项目,以此彻底改变了该行以冶金、机械行业为主的单一贷款结构。与此同时,他们在巩固与扩大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信用卡、证劵三方存管、账户扩面、代理保险、代理基金和大个金等新型业务,不断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提高新型业务收入的占比,加快了业务转型的步伐
三、把创建工作与防范风险相结合在防范风险方面,该行做好“四个加强”:一是各部门、各网点“一把手”的履职能力进一步加强。该行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各网点的“一把手”是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既要抓人员管理、抓业务发展,更要抓风险防范。二是关键岗位和关键业务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各营业经理、网点负责人对现场操作严格监管,特别是对自办业务、权限卡、反交易、错帐冲正、账户管理、会计要素、虚假按揭、电子银行、信用卡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监管。三是视频监控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该行增配了1名专职录像监控人员,严格按视频监控“四定”要求,加强视频监控工作。四是对风险点的排查力度进一步加强。该行经常对网点头寸交接、食堂用水用电、办公机房等14个风险点的进行安全排查。
突出重点 打造凝聚人心的“人本工程”
坚持科学发展观,其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近年来,该行针对员工士气低落,把加强“人本工程”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稳定人心、鼓舞士气、增强凝聚力列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营与发展的全过程,实行人性化管理,增强支行凝聚力,构建和谐银行。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支行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带动干部员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三观”、“三德”教育、生存发展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十字”行风教育、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他们经常运用党课、答卷、板报、电教片、主题活动、知识抢答赛等吸引力大、渗透性强的有效形式,用科学发展观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服务教育。新员工入行,都要进行为期30天岗前学习,行领导还找他们逐个谈心,进行政治理论、支行历史、服务宗旨和行风行规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各项业务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落实到本职岗位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努力使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新的经营理念和新的经营业绩。由此,营造了人心思进、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培训,用现代科学知识充实人。该行采取分层次、宽领域、多渠道地对干部员工进行现代商业银行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新制度、新规则的培训。他们结合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升级和金融新产品的推广,先后组织广大员工参加会计结算业务、个人理财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公司业务,个人金融业务、银行综合业务等多种业务培训班和业务技能考核,让员工与时俱进更新知识,促进了全体员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该行加快业务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领导示范,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凝聚人。该行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班子的整体战斗力。班子成员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事事率先垂范,勤政为民。他们从思想上关心员工的成长,在工作上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在生活上为员工排忧解难。该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汪毅同志为人诚实,作风扎实,工作务实,他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经营中的新情况、新困难、新问题,在员工中树立了较高威信。
四是寓教于乐,用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人。该行成立了“职工之家”,设立了职工活动室,把思想工作与业务工作,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位员工都有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寓教于情、寓教与理、寓教与乐、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并增强了创造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二篇:银行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实现跨越式发展经验材料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支行成立于1950年,下辖三个二级支行、5个储蓄所,内设四部一室机构。现有在岗员工158(其中柜员合同工31人),其中:中共党员52 人,共青团员27人,大专以上学历105人。20xx年,##支行还面临着“一少二多三低”的尴尬局面,即:来该行办业务的客户少;员工流出的多;业务差错多;员工的工资收入低;员工的士气低;支行的经营效益低。而五年后的今天,该行的面貌不仅焕然一新,而且还步入了省分行营业部盈利大行的行列,经营绩效在湖南省工行系统县市支行排名中名列前茅。
是什么力量使该行得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演绎出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一切吸引着一些饶有兴趣的人去探究该行由落后行跨越到先进行的演变轨迹。
找准入点 构筑艰难崛起的强力平台
“困难催生能量,逆境孕育生机。” 20xx年底,在危难之时走马上任的新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面对##支行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和种种问题,与班子成员共同研究,找原因,想办法,找对策,定措施,并且,在全行开展围绕“行兴我荣,行衰我耻,我为工行献计献策”的征文活动。之后,他们决定以创建文明先进单位为切入点,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创建这一主线,一边抓创建工作,一边抓业务发展,并且围绕发展抓创建,跳出创建抓创建,让发展与创建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为此,新上任的该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汪毅同志与其他班子成员都对创建工作十分重视,把创建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看作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推进器”,把它作为保证经营发展、带动其他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列为支行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使创建工作常创常新,取得实效,该行围绕“创”字做工作,围绕“新”字做文章,创建工作突出了三个“新”字。
一是组织领导上有新举措。近年来,该行把搞好创建工作作为外树良好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该行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优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行长亲自抓、分管行长协同抓、牵头部室具体抓、其他部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同时,创建工作始终是该行每次会议重点强调的一项内容,逢会必讲,常抓不懈,文明创建意识明显增强,争先创优观念深入人心。该行的创建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一样,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一把手”对创建工作负总责,亲自部署,精心组织,严格督促,狠抓落实。并且,该行把创建工作纳入各二级支行、各部室、各网点主任任职综合目标,同经营工作一道考核,作为干部调整、任用的重要条件。明确提出,不抓、不会抓创建工作的干部,不是称职、合格的好干部。把创建工作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了创建工作更加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金融企业特色。
二是思想上有新观念。20xx年,该行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有些指标得到了营业部的肯定,被评为省分行金融先进集体。面对荣誉,一些干部员工产生了“缓缓气、松松劲”的思想,甚至个别同志认为,搞创建工作是玩虚的,不如抓经营工作实在。针对这些思想苗头,该行党支部及时在全行组织开展了“巩固新成果,树立新形象,再上新台阶”的大讨论,确定了“一年抓巩固提高,三年进入总行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四年进入全国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奋斗目标。并且,召开了全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大会,使全行干部员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形成了全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合力。
三是工作上有新思路。全行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先进单位的奋斗目标,不断用新的工作思路指导新的创建工作实践。20xx年,该行提出了“三抓,三个一流”的工作目标。即:抓党风,塑一流行业形象;抓班子,带一流队伍;抓管理,创一流经营业绩。20xx年,该行提出了“五抓五讲,五个提高”的工作思路。即:抓经营,讲效益,提高整体盈利水平;抓班子,讲团结,提高核心战斗力;抓培训,讲实效,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抓服务,讲质量,提高银行社会信誉;抓管理,讲规范,提高防范风险能力。20xx年,该行根据上级要求提出建设“六型”基层银行的思路。即:力争在2—3年的时间内,在该行建立起更新型的组织结构、培植型的营销体系、效益型的成本管理、制度型的内控建设、素质型的人力资源培育、学习型的企业文化。20xx年年初,该行提出了“六个推动”的新思路。即:突出经营中心,推动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形成坚强领导核心;强化员工教育培训,推动建设高素质员工单位;改进和加强服务工作,推动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夯实管理基础,推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增强银行凝聚力和创新力。目前,该行积极践行工总行提出的“三最”工作目标,并努力实现把工商银行建设成为“最优秀、最盈利、最受尊重”的国际化大银行的目标。
第三篇:创新发展转变观念
创新发展转变观念
春光无限好,大地涌春潮!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集聚一堂来探讨一下“创新发展”的理念。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发展转变观念”。
2009年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既是改革之年,又是创新之年。去年我们突破了一系列机制性、体制性障碍,全年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商品煤量等均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矿井实现了较大幅度盈利。回顾成绩的取得,我们感到,观念是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率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将企业改革、发展推向快车道。因此,我们把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职工思想观念的创新改造上,通过选准载体,创新方法,帮助职工突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观念、新思维,以职工群体和职工精神的再造,推进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推波助澜。
《易经》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有发展,才有进步。
发现问题是有水平的表现,正视问题是有勇气的表现,解决问题是有能力的表现。要发展就得有创新,创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创新就是要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打破原有的平衡,在变革中成长,在成长中磨砺。当一个人或组织感到疲倦,不能创新,不能战胜自我的时候,极限随时都有可能到来。所以要发展经济,就要强调创新的空间存在于每个地方、每个人和每件事上。美国的杰克·韦尔奇鼓励他的同事们永远不要停止变革,他是这样说的:变革是永恒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不仅要学会忍受它,更要学会欢迎它。他要求他的员工把每一天都当做参加工作的第一天,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不断地进行变革。是的,大多数人在没生病时总认为自己身体很好,不管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会,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首先就要培育一支具有优秀人品的员工
队伍,我们以实现企业快速腾飞的价值观为目标,以提升创新力为载体,把先进文化理念与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全面对接,在导入全新理念的过程中,使职工的思想在交流、碰撞、渗透中得到升华,促进矿井发展快提速。用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创新的热情。通过在宣传工作中适度引导,鼓励每一名职工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用聪明智慧实现致富,有效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系统优化、管理科学”的生产
经营文化建设,使职工明确“结构不调整,产品不创新,企业就没有出路”,将职工的思想由过去数量效益型增长向结构优化的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职工的主动性增强了,就可以完善“横向到边,不留真空、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市场化管理,开发职
工向市场挑战的潜能,人人当家理财,既能减少丢失浪费,又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观念转变、思想升华,就能推动我矿各项改革平稳发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效益提升。去年,我矿生产经营创出了较好水平,从本质上说,与观念的解放与创新引发的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是息息相关的。
今年,我们将以“创新发展意识教育”为契机,为新一轮思想解放注入新的内涵,以辩证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发展,在更高的起点和更广阔的背景下,提出新的构建和思路,推动矿井发展提速,让我们为实现集团公司的奋斗目标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
第四篇:西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维创新
西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维创
新
薛引娥、苏振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站在新的起点上,西部民族地区要抓住这重要的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吸收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成果,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创新发展思维。
资源开发战略思维创新:树立依托资源而不依靠资源的思想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借助资源优势,能够逐渐从落后的国家成为比较发达的国家。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尤其是在农业经济阶段和工业化的早期阶段。进入工业化社会,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可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朝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中东石油国家等。但是,如果一味地依靠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未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可能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这已被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研究所证实,是为“资源诅咒”。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在资源的开发上存在许多问题。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变依靠资源为依托资源,抓住机
遇,拓展思路,跳出传统的模式,大胆创新,通过资源之外的其它要素和条件的集聚和完善,使资源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避免“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的资源开发之路。如鄂尔多斯市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速度”。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是沙漠深处的一块绿洲,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发展战略思维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发展高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技术的跨越。如果没有科技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跨越。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高水平的发展,要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努力实现产业、技术、质量、效益的新跨越。西部有些地方一提跨越式发展就想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认为只有发展高科技,才能实现跨越。对于西部地区来讲,盲目地发展高科技,结果只能陷入“落后——盲目发展高科技——更加落后”的境地。
无论是亚洲“四小龙”,还是国内的一些发达地区,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了盲目发展高科技的高成本和沉重代价。西部民族地区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树立发展高科技的两个观念:一是树立“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的观念,用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另一个是发挥比较优势,研究开发和生产高科技产品,形成新的产业群,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新疆自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以来,坚持培育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如在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新疆“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使示范企业的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6%,产值中的新产品贡献率达30%。在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方面,“维、哈、柯文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科研成果实现批量上市销售,解决了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中的难题;新疆研制的调径变矩节能抽油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的首选机型,已占国内市场40%的份额。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思维创新:优先发展人力资源
历史和现实表明,西部民族地区要摆脱“富饶的贫困”,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摆脱传统的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走“以人为本”的道路。人力资源作为社会资源中“第一性”资源,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应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学者胡鞍钢、温军在研究了西部民族地区传统的社会发展战略之后,提出了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应实施“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的新追赶战略。这一新的发展战略与传统的“模仿或照搬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转变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突出了人力资源的作用。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人才,尤其缺乏能创新、会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自主创新和人才支撑。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区战略,为加快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纷纷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宁夏积极打造人才发展“小环境”,内蒙古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广西深入实施“人才小高地”战略,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建设广西人才小高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
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重大举措。人才小高地,是集中各方力量,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并有效发挥作用的人才特区。人才小高地建设,享有七大优惠政策,并将以此搭建一流平台,创造一流条件,营造一流环境;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产业发展思维创新: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特色优势产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区域要素禀赋特征,通过产品的自身品质或产业的规模优势而反映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民族地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产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通过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增长极理论突出强调了推动型产业在非均衡增长中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政府把“增长极”理论作为制订区域发展计划的重要理论依据,希望通过“极化”效应来实现经济腾飞。结果陷入了以下恶性循环:大力在落后地区新建“极化效应”企业——企业生产率低下,缺乏商品市场开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新的企业无法发展下去,产业之间无法形成连锁,要素无法向外扩散——增长极无法形成或暂时形成“飞地”经济——原来的“极化效应型企业”进一步萎缩,经济发展受阻。
产生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推动性的产业,无法形成增长极,无法形成资源吸引中心与发展辐射中心。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只有不断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使之成为推动性产业,从而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本区域的其他行业发展。如西藏著名的绿色饮品——“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走出雪域高原,走进国内国际大
市场。“5100”是“十一五”西藏特色资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公司于2005年10月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成立,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迅速成长为国内外高端矿泉水市场的领军品牌之一。高原“圣水”,不仅给西藏创造了可观的财政收入、给“圣水”发源地的藏族同胞带来了巨大的实惠,更是在国际市场上创造了矿泉水品牌的神话。“5100”的建成投产不仅拉动了当雄的经济产业链,还拉动了西藏自治区的绿色饮食品产业发展,驱动西藏经济发展模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活力。
来源:《中华民族报》2011年6月17日
第五篇:创新管理 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创新管理 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越级畅销书《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的又一管理力作,在西方经济管理界广受关注。全书架构清晰、行文流畅、案例充分、图文并茂,叙事和分析相得益彰,是一本难得的管理论著。通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联系我们的工作实际和现状,它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务实之路。
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团队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500强企业进行了规模巨大的调查研究,筛选了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卓越企业,并与未实现卓越的公司进行对照分析,得出了许多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
作者发现,优秀是卓越的天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公司实现卓越的原因。很多公司未能跨进“卓越”,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优秀公司—而这正是它们的主要问题。
作者在详实的调研基础上,表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7个方面主要内容,分别是: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现实、刺猬理论、训练有素的文化、技术加速器、飞轮和厄运之轮。理解和消化吸收柯林斯的研究成果,我的体会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人、思想、行为三要素的管理创新。
一、努力做优秀的领导者
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将公司经理分为5个档
次。第5级经理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一把手”,他们个个具有雄心壮志,永远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把对社会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视为人生最大价值,这让我感触很深。我国古代封建士大夫追求“修身养性齐家平国治天下”的人生最高目标,也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意义,这是做人,做一个卓越的“一把手”的基本原则。优秀领导者的品格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可以培养的,困难是来自膨胀的个人野心,往往超越灵魂的修养而去追求虚幻的自我,从而模糊了进步的视野,失却了跨向卓越的机会。
在企业里,中层以上干部都应该加强修养,以德治队,以德聚人。我们要象第5级经理人一样以德润身,提高提纯自己的修养境界,牢牢把握事业的重心;以德聚人,用真诚与信任使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温暖,看到希望而安心工作,形成团队合力。柯林斯在书中有一个提法叫“先人后事”,这与我国管理界推崇的“以人为本”是一个道理,卓越公司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管理以人为本,将企业员工视作大家庭中的一员,对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差异化的发展需求给予人性的呵护,全方位塑造和谐的团队精神,切实把“人尽其才”摆在重要位置,强调合适,宁缺勿滥。
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细读《从优秀到卓越》,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卓越公司都比较重视企业文化,他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严格的、训练
有素的文化规范自己,并形成一种面对现实、坚定信念、专注做事的好风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来自人的欲望和社会、市场上的诱惑,很容易处于一种浮躁的境地,如果能平静下来,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做好一、二件事,就不难成功。这就是柯林斯发现的卓越规律之一—刺猬理论,也应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共同理念—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专注本职一、二件事,齐心推动事业大跨越。
此外,责任来自对事业的忠诚,古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在今天忠诚是一种比能力更可贵的品质,更难得的风气,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碗饭吃,更是实现自身理想和抱负、体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载体,对事业的忠诚就是对自我的忠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工作视为生命的一部份,并通过完成每件工作任务,尽享成功的乐趣。
三、坚持不懈成就大事业
柯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从优秀到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人的计划,一个好运气,或是灵光一闪而造就,相反,转变的过程就象无休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不停地周而复始的转动,累积的动能越来越大,终于在转折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飞轮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一是要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
要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带领全体员工朝正确的方向用力,转动巨轮,并持续用力,积累力量,加快旋转速度,直至突破。如果战略不能保持一致性,“飞轮”一会向东转,一会向南旋,不多久又朝另一个方向用力,这是难以积累持续不变的动能的;二是从累积到突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打持久战,前赴后继。从优秀迈向卓越,要不断积累动能,这一历程的时间跨度是难以估量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推动“飞轮”朝一个方向旋转,最终“破茧化蝶”。
像柯林斯这样深入细致,长期潜心一项研究的实属罕见。但作者用5年时间和21人的智慧,终于发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机制和决定性因素。《从优秀到卓越》把结论建立在统计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这种务实的精神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深切的感受,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