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五篇)

时间:2019-05-15 10:5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第一篇:新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内容提要

课堂,是课程改革实践的主要场地。思考探讨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是一种“生命课堂”,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最终实现促进生命发展,我们需要努力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生命化历史课堂:

1.“用”教材教,重建生成课程;

2.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3.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焕发生命的光彩;

4.课堂教学要灵活开放,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程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2006年秋季,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天津展开。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课程改革实践的主要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的中心在课堂”,而“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①。课堂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反思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那么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

其一,教学目标上过于强调知识要求,而能力和情感目标淡化甚至缺位。在知识为本位,学科为中心的目标下,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为主。教师为了迎合历史课程对知识的高标准、严要求,只好在讲透、说透知识的来龙去脉上下功夫。由于学生基本上是以强记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因此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忆、背诵、抄写这些过细的知识点上,致使历史教学落实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任务流于形式。

其二,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心,以本为本。教学中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左右教学流程,学生完全处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以本为本”,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围绕课本转。教师死教、死考,学生死学、死背,历史教学死气沉沉。“以本为本”还表现为教师竭力去维护教材的权威,维护自身的权威。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对于不同见解给予否定或给予伤害自尊心的批评,造成学生不敢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创造性思维便无从产生。最终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育,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

其三,教学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强调的是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甚至把考试作为学业评价的惟一形式。在评价结果上以分数为表现形式,分数的作用被夸大,“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说法正是对这种评价的写照。这样不但使教学评价的教育作用降低甚至丧失,也造成许多学生对考试的焦虑,压抑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如上所述的课堂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知识为本或知识至上的课堂,其价值取向仅仅建立在单一地传授教科书现成的知识,不注重知识的创造过程与思维方法,不注重师生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价值,其实质是不注重人的发展。在传统课堂中:“知识”完全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缺失了“人”;没有激情的碰撞与灵性的飞扬,缺失了“情”;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所形成的思想引领无从实现,缺失了“魂”。缺失了人、缺失了情感、缺失了思想灵魂的课堂是毫无生机的。

二、课堂的本质是什么?

“课堂”究竟是什么?有学者即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站在一种新的高度来重新检视课堂、反思课堂,那么就可以看到,基础教育的课堂在定向上是着力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又如,课堂应当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是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个场所,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园地” ②。因而,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更具人文色彩” ③。如此解读,赋予了课堂一个更具有本体意义的深层境界——即,课堂是促进人的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

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界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指向了促进人的生命整体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的。由此而言,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是一种“生命课堂”,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

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最终实现促进生命发展,我们需要努力构建生命化历史课堂。

三、构建生命化历史课堂策略

1.“用”教材教,重建生成课程。

建构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也就是说,学生不可能通过复制成人生活方式来成长,也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课程与教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经历,从而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在进入历史课堂前,学生关于“历史”的认识也不是空白一片。实际情况是,学生从小就感知着“历史”,形成着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背景经验、独特的个体感受走进课堂,他们往往从教师、同学身上学到比从课本更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本已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案例,课堂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为此,在新课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拓展教与学素材,努力开发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让课堂教学更加有生命力。

2.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是活生生的人在学习,学生生活与教育从来是不可分离的,教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历史教学向人展示的不仅是科学世界,还有作为根本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在学生心目中,古老而厚重的历史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这就需要历史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一种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有生命的教学”。

如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学生而言,也有一定的距离感。为了针对学生已有的经历,设计了“调查自己的长辈或邻居,对比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环节,让学生用身边事印证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拉近历史学习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领悟改革开放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历史,生活处处皆历史。

3.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焕发生命的光彩

历史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应当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有的学习活动最终要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最关键的是必须通过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才能达成。在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让学生在高思维含量的氛围中去体验历史。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就需要历史教师最大限度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学科课程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另一方

面也要求教师本身必须要全副身心的融入其中,努力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激情的课堂。如:讲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时,通过制造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是否应该否定“两个凡是”进行即席辩论,学生辩论过程如下:

生1: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发生了20世纪的第二次巨变,“两个凡是”既然是坚持毛主席的决策和指示,为什么要否定呢?

生2:因为“两个凡是”在本质上是继续坚持“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生3:坚持“两个凡是”不仅是坚持了毛泽东思想,也是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生4:毛泽东一贯提倡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两个凡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生5: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他的决策和指示正是其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否定“两个凡是”也就否定了毛泽东思想。

生6: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不等于说毛泽东所作的决策和指示都正确。例如“文革”的发动就是严重的失误。

生7:当时“文革”刚刚结束,各项建设百废待举,国家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坚持“两个凡是”不仅维护了领袖的权威,也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反之不仅会损害领袖的形象,还会造成人民群众思想的混乱。

生8:搞个人崇拜不等于维护领袖的权威,否定“两个凡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它不会损害领袖的形象,更不会造成群众思想的混乱。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让所有学生都成为积极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课堂也会因为有了多维的对话体系而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学生的思维互动为核心,为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创新,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经历、探索与体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4.课堂教学要灵活开放,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历史学习不是一种对历史知识的简单了解和被动性的接受,应该是一种学习主体亲身“经历历史”的形态,——而且还是以历史主人翁的角色“经历历史”。生命课堂尤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的行为表现。有效互动的课堂讲求平等对话和共享。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师生间、生生间、情境与师生间有效的互动,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多种方法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尤其是后者的互动,增进课堂生命活力。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呢?叶澜教授和肖川博士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情景: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欣喜?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野敞亮?

这些论述对我们感悟如何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真正的学习不只是纯粹知识的增长,学习的主要意义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

参考资料:

① 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一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全 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3期。)

②: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3

③:徐洁:课程改革呼唤课堂成为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园地,当代教育科学,2003.14

第二篇:浅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浅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历史是一门时间跨度久远、内涵十分广博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人类发展的规律,还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以史为鉴。历史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利用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

一部好戏取决于一个好剧本,一节课的好坏与教学设计的优劣密不可分。在讲课之前,首先要做好学案设计,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在学案之中,这样课上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上《三国鼎立》这节课时,我对导入环节做了这样的处理: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作为背景音乐,一张张幻灯片打出曹操、诸葛亮、刘备等历史人物图像,让学生畅谈他们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学生的兴趣得以提升,全体学生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三国的历史知识学习中去,学生的思维阀门一经打开,学习劲头、思维的敏捷度无疑提高好几倍。同时,把对知识的落实作为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观三者协调发展,有效发挥出课堂的更大优势,例如我经常在阶段教学后,用知识竞答、问题接龙、电脑闯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打消学生对考生的反感情绪,加深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强化师生合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我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师徒结对等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在小组中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时候,找准切入点,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有一次讲到有关轮船发明的知识时,适当的加入了地理中提到的无风带和幽灵船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学生特别感兴趣,在学习历史的也对地理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历史教学很难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有一次上课介绍到有关古代拱桥的历史时,结合一些科技书籍中提到的关于拱形实验的例子,指导学生做了个小实验,短短的几分钟,学生通过操作清楚的体会到了拱形桥坚固的原理。用学生的话说:“历史课还有实验,太稀奇了”。巧设三维目标,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备课过程中,我在不断思索:一节课怎能将三维目标贯穿其中?我深感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做到小而细,贴近学生的实际,切忌大而空。我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从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入手,例如在蒸汽时代的一课中,我设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思考瓦特成功的因素,体会个人努力只有和时代需求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首先让学生介绍瓦特的故事,然后师生共同挖掘瓦特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体会个人努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慢慢解决学生做事目的不明确的习惯,大大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古今结合,培养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找到历史在现实中的影子。比如,在讲授中美建交时,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理解中美建交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体会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理解当今世界中的外交现象,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加快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改革开放的信心,开发思维潜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的思维习惯。苦练教师基本功

一是要坚持多媒体与板书的结合。现在教室都安装了先进的电子白板,我上课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它,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课件对学生的视觉冲击非常大,但学生苦恼的是:笔记该如何记呢?于是在平时的课掌教学中我坚持写板书,通过设计了结构式板书,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一目了然。二是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觉得教师的语言被逐渐的弱化,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和工作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课堂中的每一句话都写出来,反复磨练,哪一段语言应该低沉一些,哪一段需要欢快的节奏,什么时候轻,什么时候需要加重语气,经过不断磨练,轻重缓急、高低变化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三是用教师的激情去感染、打动学生。我深信:知识会遗忘,但情感不容易遗忘。因此在设计时,我格外注意用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增加我对这节课的感情,有了这份感情,才能打动自己,打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打动别人。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综合素质,且行且思考,我相信历史课也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师生共同享受教与学的乐趣。

第三篇:对新形势下财政信访工作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财政信访工作的思考

长期以来,信访工作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在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事关民生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资金分配的重要职能,直接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因此,深入分析当前财政信访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并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对于有序开展财政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财政信访现状及特点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加快,财政对民生投入逐年递增,民生财政建设日渐成效。2009年,我县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9.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6%,涉及文化教育、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抚抚恤、种粮直补、就业安臵等10余类。与此同时,诸如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绩效工资等一些反映深层次矛盾问题和政策遗漏问题的财政信访案件越来越多,我局平均每月直接受理来信来访达10余件次,大量接待和信访处理工作影响了财政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从当前财政信访的趋势来看,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信访形式多样化

一是从登门上访、信件上访发展到网络信访、电话信访,信访渠道更广;二是从个人上访到群体集访,信访主体纷繁复杂;三是从到基层部门上访到越级信访,受访单位级别越来越高。此外,一信多投、一事多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信访时间相对集中

为求信访效果,上访者往往选择一些特殊、敏感时期上访,以引起领导重视。如有的选择在“春节”、“十一”等法定长假期间或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召开期间,或是国家和局部区域的重要活动期间;有的甚至选择在中央、市领导来彭视察、调研期间上访,扬言要亲自见上级有关领导。

(三)信访问题以求决类为主

在我县,财政信访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单位的信访者以争取和维护既得利益为目的,以要求解决某具体问题为信访请求,集中体现在社会各方面向政府争取利益,如争取预算、争取政策、争取项目等;二是以自然人为主体的信访者往往因为个人利益得失而上访,请求财政对涉及的诸如津补贴、补助金、失地养老保险等予以解决。之前,我局还发生过原农税助征员因不满政府解聘安臵补偿政策,向财政局信访申诉要求政府恢复工作,代缴社会养老保险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涌现,涉及财政的信访越来越多。

(四)越级信访比较突出

群众唯上为大观念比较严重,认为只有找上级领导才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信访效果,从而一味越级上访。比如,原农税助征员就曾在薄书记来彭调研期间到我局信访,扬言要见市领导。2 从近年来我局信访受理情况看,超过半数受理件为上级有关机关批转办理件,甚至有个别事项已经重复处理多次,属于典型重复越级信访。

(五)涉及的遗留问题较多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破产造成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农业税收政策调整引发农税助征员解聘以及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等原因造成了诸多社会遗留问题,此类信访问题带有政策性和普遍性,处理和疏导工作的难度较大,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财政信访存在的原因

从财政信访基本情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县域经济困难、财政保障不力、民生建设滞后等客观因素,也有个别部门重视不够、民生投入不均、群众素质偏低等主观因素。同时,财政信访也存在着各部门信访的共性因素和财政信访的个性因素。

(一)受县情因素影响

我县作为典型的农业穷县,农业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交通建设滞后,地理劣势明显,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也才刚刚起步,缺乏稳定的骨干财源,财政收入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建设需求。同时,由于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村留守人口主要以老少妇等弱势群体为主,社会保障需求突出。

(二)决定于财政部门行业特殊性

财政作为管“钱”的部门,社会敏感度高,易成为上访焦点单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一系列反映 3 国有资产流失、津补贴兑现、民生款项落实等问题集中于财政。而部分问题不易解决,重复信访现象突出,造成财政部门信访量偏大。

(三)县级单位成为信访受理中心

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乡镇已从过去的管理型政府逐步过渡为服务型政府。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自我调控能力降低。因此,乡镇政府为减轻自身压力,往往把一些问题推给上一级政府。同时,大量赴市进京上访问题也转入到县区一级,从而使得区县一级信访量偏大,县级各部门自然成为信访受理主要部门。

(四)信访调解机制不健全

很多信访群众为反映问题,信访件投递实行“撒播”式,即同一信访件同时反映给市、县级政府,以及同一级政府的不同部门。部分批转到财政部门办理的信访件要么涉及到体制问题,要么决定权根本不在财政,承办起来难度大,经常是“哑口无言”、不知所措。比如,农税助征员问题就涉及到体制遗漏问题,仅财政部门根本无法予以解决。

(五)基层财政信访基础工作薄弱

就财政不稳定因素来讲,乡镇、村社是财政信访的源头,也是财政信访工作的重心。但是,随着财政对民生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乡镇工作已由过去的管理职能转变为以民为本的服务职能,特别是个别乡镇或缺乏办事人员,或办事人员素质偏低,办事效率不高,造成民生投入不公、资金兑付不及时等等问题,从而引发群众上访。同时,个别乡镇工作人 4 员经常把一些本该由他们解决事情推诿到财政局,使得到我局咨询、查询等信访事件增多。

(六)法制不健全,缺乏刚性政策

一些人把信访当作发财致富的手段,不实信访、无理信访时有发生。还有的把稳定和谐、“以人为本”作为“尚方宝剑”,闹访、缠访、集访现象非常严重。而对于死缠烂打型信访,政府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惩处办法。

三、我局信访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受理途径不同,我局财政信访件一般分为县政府批转办理件和直接受理件,处理程序基本一致。按照“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妥善处理群众利益问题,积极解决群众的要求和困难”的原则,我局高度重视财政信访稳定工作,成立了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对群众来信来访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追踪问效制,确保信访处理有成效。其程序大致为:政府批转—信访登记—科室受理—调查取证—信访处理—意见回复—追踪落实。经长期实践证明,我局信访处理程序是比较合理的,能够基本满足信访工作需要。

但是,我县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民生财政和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加快,这也正是各方既得利益冲突明显、矛盾突出期。随着财政信访量的增加,财政信访稳定工作越显重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财政信访工作发展。

(一)对财政信访认识不到位

个别同志对财政信访工作在财政建设中的地位认识不到位,摆不正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群众观念不强,片面认为到财政信访就是找政府伸手要钱,对此不屑顾及。可一旦出问题,却往下一推了之,认为是基层乡镇服务不到位,资金兑付不及时造成;或以无决定权为由将信访群众拒之门外,人为地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

(二)信访处理工作力度不够

有的同志在信访处理中怕得罪人,不敢硬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有的同志形式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推诿的态度,激起众怒;有的同志则“蜻蜓点水”,对问题不给予明确的答案,采取模棱两可的答复,误导群众看法。

(三)缺乏信访处理专业技能

机关内部无专门的信访处理机构,办公室承担着信访受理主要任务,虽然落实了专人,但因缺乏专业的信访处理经验,对待来信来访往往力不从心;在处理个别信访问题时找不到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已以及有关历史档案资料,使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形成信访积案。

四、创新工作思路,做好财政信访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财政信访工作

全面把握财政信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客观形势和群众信访新特点,把财政信访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首长负责制和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信访 6 处理机制,健全“领导上阵,人人参与”的信访工作格局,为深入开展信访处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建立领导信访接待制度。每周确定一名局领导集中处理来信来访,提高信访处理效率。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处理日常信访案件,做到时时有接待、事事有接待,把信访接待工作落到实处。

(二)热情接待,倾情相助,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工作

为强化信访稳定责任,及时发现、控制、化解信访稳定苗头,处理信访接待工作要严格按照“接待来访要热心,听取反映要诚心,了解情况要细心,说明解释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处理问题不偏心”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的新机制。具体说来,就是“按业务归口,分科室负责”的原则,实行科室(局属单位)负责制,由各科室(局属单位)对其业务范围内发生的信访事项实行“一包到底,一案一清”,做到“包接待、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定”。

(三)精通政策,讲求对策,切实抓好信访积案工作

作为形成已久的信访积案,一般属于历史遗留复杂案件和信访突出问题,涉及政策性强、处理难度大。因此,信访工作者必须精通财政政策,并对每件积案进行细致分析,实行因案施策;通过广泛争取上级支持、兄弟单位配合的“上下联动,左右交叉,多方协调”机制以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法,不断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力求从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效化解信访积案。

(四)转变观念,重心下沉,深入开展干部下访活动

结合全县上下正在开展的“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三项活动”,拓展联系群众途径,丰富联系群众内容,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财政干部联系群众具体化、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及时排查和妥善解决财政系统以及涉及财政工作的信访稳定问题。一是建立领导联系乡镇制度,每位领导及其分管的业务科室分别联系几个乡镇,每月至少到联系乡镇下访一次;二是建立信访初核制度,除可以当场做出明确的解释答复的简单明了的信访事项外,受理信访问题的科室应对信访问题进行初核并提出初步意见,初核一般采取走访的方式;三是督办回访制度,信访工作人员对已经明确处理意见的信访事项及时进行督办回访,确保信访事项处理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要求分管领导和科室定期到所管辖的部门、企事业单位调研掌握情况。深入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有利于了解基层财政财务管理状况,把握信访信息动向,及时化解信访苗头。同时,通过交流沟通还能增进各方友谊,融洽各方关系,对处理和解决信访问题提供了宽松的人际环境,也为财政工作赢得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篇:对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要创新,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一、必须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一个正确、客观的定位。

物质、精神是相互统一的,社会越发展、物质越丰富,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越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我们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人的思想正在走向多元化,思维活跃、崇尚自由、崇尚民主政治仍然是当前社会意识形态中潜在的的主要因素。

中国全面走向世界,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观正在解体;缺乏主导思想意识支柱的现代中国,在经历了近二十年思想意识的动荡后,更加充分认识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宏伟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作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思想道德,不断汲取世界先进的文化思想,使中华民族保持优秀的民族精神。不

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形成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把握住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脉膊,引导和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二、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引导思想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道德,任何时期都不能丢。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指导国人思想道德行为的指针;是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以民族精神、中华美德为基本切入点,紧密结合行业、部门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不可否认,近一个时期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总体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变革中的必然结果。但一些消极的思潮严重冲击着思想道德观,社会腐败、犯罪率上升,这些现象有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更有思想道德建设不力的原因。

人的思想中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向善,一种是向恶。制恶、向善,人必善;制善,向恶,人必为害。

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宣传舆论引导,社会道德建设、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更需要通过宣传动员引导,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建小康社会。

宣传引导,既为引正、导误。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牢牢坚持以宣传教育引导为重点,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弘扬中华美德、弘扬社会正气,达到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共创大业的目的。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同时,需要注意走出几个误区:一是教育教化人,不能搞思想灌输。一些人认为单位部门的同志人心涣散,精神不振,出了问题,就要全面搞学习整顿。同过去那种群众运动式的教育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形式的整顿,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二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加强管理相结合;不能偏向抓某一方面。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必须共树正气。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各级领导班子、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决定力量。没一个处事公道、作风正派的班子,肯定不会带出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所以说,抓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抓群众的思想道德、作风纪律,更要抓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作风纪律。采取双重标准管理要求干部,必然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说服力。四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但必须抓实。不能搞形式主义、走过

场,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容易让群众更加反感。

三、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应当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具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因此一定要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

一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一道去做,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三要大力宣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深刻阐述群众

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各级组织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四要寓教于乐,力戒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简单、死板。要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学习、支部生活、群体文化娱乐活动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是相结合。

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深做活,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服务与中心工作。

第五篇: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几点思考

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在当前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下,探索如何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斗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廉洁、公正、高效的环境,这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和

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课题。

一、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要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灵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作为衡量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反腐倡廉工作要认真贯彻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本质,不断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围绕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着力解决党的作风和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发挥反腐倡廉工作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使我们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把党建设成为始终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的监督机关的职能作用。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在党的各级纪委的主要任务中增加了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职责,在经常性工作中增加了加强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保障党员权利的内容,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纪委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部门和行业风气普遍好转,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切实加强,防范腐败的机制基本形成,反腐倡廉法制化程度有新的提高,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进一步得到遏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使命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反腐倡廉引向深入。

二、深入宣传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我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巨大。宣传教育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几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查处,运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在构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上下功夫,为反腐倡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坚持教育为主,教育先行,也就是预防在先,将反腐败的关口前移,保证党员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当前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大格局。反腐败宣传教育要纳入大宣传、大教育、大文化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两个务必”教育、廉洁从政教育,使党员干部能够保持一身正气,远离腐败。要加大对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组织协调,宣传、组织、文化、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党校要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大格局。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整体合力,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改进方法,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摒弃那些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空洞无味的教育方法,针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已经和可能出现的新思想、新情况、新问题,开展针对性强、有说服力和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使宣传教育入耳入脑。三是深入开展党纪条规教育和法制教育,将党内条规、法律教育和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相结合,深刻剖析,做到警钟长鸣。使党员干部能够明白哪些可以为,哪些不可以为,避免出现因无知而违法违纪的现象,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促进领导干部养成廉洁从政的良好风尚。四是要抓好落实。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赋予新的内容,要贯穿于对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统筹安排,组织协调,既要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的作用,组织一些大阵容、大范围、大声势的大宣传教育活动,又要有经常性的教育措施;各级党组织也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好落实,使之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方向。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是腐败现象得以产生的深层原因,也是腐败分子赖以寄生的温床。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给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因此,在存在滋生腐败现象诸多复杂因素的情况下,也给反腐倡廉工作

增加了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反腐倡廉既要从严治标,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又要着力治本,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把治标和治本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有效遏制乃至消除腐败。

坚持关口前移,着眼防范,防微杜渐,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对客观世界改造,不断提升精神境界,自觉做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模范,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近几年来,且末县采取有力措施,围绕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执行了“收入申报”、“领导干部全程化监督”、“廉政谈话”、“离任审计”、“领导干部家庭廉政建设承诺”等制度,源头治理的领域不断扩展,从“三公开”、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扩大到建筑工程、政府采购、会计委派、集中核算等领域,在腐败易发多发的源头上筑起了“防护墙”。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重点要抓好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和深化,要研究针对“三项制度”实施中可能或容易发生腐败的源头,提出新的防范对策,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逐步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解决好“管好权”的问题;探索事权分离,决策和执行分离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招标采购的执行与管理的职能分离,逐步将建筑工作廉政合同向医药招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延伸,解决好“管好钱”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工作,积极试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继续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对设立“小金库”、“账外账”、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坚决查处。

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多领域、多渠道的民主监督作用,也是前移关口,源头治理重要途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切实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要以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政治热情,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施有效监督。当前,要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公开的层面也要从基层转向县直党政各部门单位,并在真实性、时效性、规范性上下功夫,使公开真正成为群众监督干部的窗口。各乡镇村还要把开展村组“民主日”活动作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使人民群众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的一项大事来抓。

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各项工作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复杂工程,不仅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而且推动起来难度较大,各有关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使源头治理工作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四、坚持反腐败的体制机制,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增强各级党政领导抓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意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中央经过多年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证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才能形成全党动手反腐败的局面。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领导班子要真正担负起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体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加强领导,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职责,党政领导班子正职要负总责,班子成员要明确分工,部门要各负其责,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敢抓敢管,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思想,要真正做到有意识、有责任、有行动。

要严格责任追究,促进责任制全面落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善于从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坚决纠正搞花架子,作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做法。各级党委要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执行责任制情况,对落实责任制工作不力,敷衍塞责而造成后果的,要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在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问题、新形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仍然要一如既往的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有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立足实际,妥善处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反腐倡廉的关系,按照政策条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同性质的问题,将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严厉惩处侵犯人民利益,破坏经济建设的腐败分子,坚决打击破坏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腐败行为;深入市场经济新的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妨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注意从政治上着眼,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做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教育失误者,惩处腐败者,追究诬告者,创造并维护推动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为发展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的平台。重点是抓好创新发展环境各项的工作,进一步抓好办事程序公开、政务公开,公务员戴证上岗,加强资金管理,杜绝乱收、乱罚、乱摊派的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党政干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思想作风、树立服务意识,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服务。

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既治标又治本。坚决打打击腐败分子,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任务,就能促进全党反腐败斗争局面的不断发展,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新成果。

下载新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几点思考

    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发展已成为时......

    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721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1月15日,市教体局教研室冯厚生主任、杨亚丽老师带领五位语文、历史、地理老师来我县进行初中典型案例巡回教学活动。教学地点安排......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水泵。我们当前的评价,仍然流于形式,一切的评价总是......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宗林 课堂教学基本理念的重建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是实践的源头活水,拒绝先进的理念就是拒绝进步,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

    对新形势下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综合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

    对新形势下烟草行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加强烟草行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我国各项事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我党制胜的关键所......

    新形势下对测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对测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针对目前逐步由人工转向自动化的综合观测业务,结合焦作综合观测业务中业务实际,分析了焦作当前测报业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变......

    对新形势下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思考两篇篇一对新形势下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思考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综合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转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