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水泵。我们当前的评价,仍然流于形式,一切的评价总是老师“一锤定音”,学生只是习惯性地等待和听从。课堂中经常听到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就说:“这个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们表扬他。”于是学生就举起双手,翘起大拇指,敷衍地转身对受表扬的同学喊上一句:“表扬他,顶呱呱!”课堂上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调皮的学生也故意挤眉弄眼,自我表演一番。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结合实际就这问题谈谈我多年教学中总结的几点体会。
学生来评价,老师来归纳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对教师而言,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和生活的“聪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创设这种环境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教师本身开始,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下决心将课堂还给学生,是实现课堂评价的重要前提;要从备课到课堂着手,为学生树立学习对手,提供可取长补短的小组组合,尽力创造同学间相互交往的机会等,力求使课堂活泼,充满生气,能让学生置身于积极、充满刺激和互相作用的环境里,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其次从学生方面开展,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让班级里同学之间进一步了解,熟悉各人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试着进行互相评价,然后进行适当的小组评价。
主动参与“他评”和“自评”
方法一:
“他评”---学会尊重,提升自我,取长补短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到评价的过程中,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
方法二:
“自评”---认识不足,发展个性,不断提高
在自我评价中,有的学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现,有的学生谦虚地对自己提出了希望。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欣赏、互相评价、相互帮助和自我评价、自我激励,使学生既学会了学习又学会了做人,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要本着开放和发展的宗旨,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课堂评价权的重要性,真正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既促进了学生自主独立的发展,又培养了学生在集体环境中的团结合作,在合作中发展进步;既达到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又达到了让学生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第二篇:对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性评价的思考
对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性评价的思考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模糊,当学生回答完毕时,“掌声鼓励” “太棒了”“真了不起”这样的语言弥漫着整个课堂,实际上学生的回答具体好在哪里?是问题分析透彻?还是思维角度独树一帜?其他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类似与这样的具体解释少之甚少。其次,过度赏识,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有所欠缺、不尽人意时,教师为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音乐课程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见,每位教师都要正确把握评价尺度,杜绝过度赏识,杜绝评价权威,评价误导,追求有价值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在指导学生熟悉了《小小牵牛花》的歌词及听录音范唱之后说:“很多小朋友都很想唱一唱,那就亮出动听的歌喉吧!”
师弹奏生轻轻地唱了一遍。
老师已经听出其中有一句唱错了,但并未马上指出错误,而是说:“老师很想唱一唱,但有一句跟你们唱的节奏不一样,哪一只灵敏的耳朵能听出来,就把小手举起来。”[我发现学生在演唱中有不对之处时并没有急着以“不对”“不好”评价学生,而是换一种方式来解决,把学生引向自我评价,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评,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师声情并茂的唱,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了教师范唱之后,都举起小手找出自己唱错的那一句,并听唱了一遍就纠正过来。
实际上《课标》中所提倡的激励的评价功能并不是有错不改,而是以实事求是科学的原则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追求艺术的评价方式,客观、准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你觉得他们演唱得怎么样?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音乐小屋》,现在我请一些小朋友上台表演,等一下你们评一评,他们唱得怎么样?(很多学生举手,老师从每一组中抽了一位学生上台演唱。)
生1:x x x同学唱得不好听。
生2:x x x同学节奏没唱对。
生3:x x x同学“叮咚”门铃声唱得不好听。
生4:x x x同学没有表现出音乐小屋主人很热情的表情。
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台上学生被“批判”地红着脸低着头,一副无地自容的样子。
从表面上看,教师已经改变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去耐心地指导,把学生的“批评性评价“引到“赞赏性评价”,逐步培养学生评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呢?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赏识性评价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赏识性评价的
思
考
摘要: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赏识性评价,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赏识性评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赏识性评价理念;
2、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
3、赏识性评价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赏识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赏识性评价
认识理念
使用
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人生观、世界观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一句话、一件事,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新课标的相关理念中,提到了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学会评价学生。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赏识性评价把握不准,有过于注重表面化的赏识表扬之嫌。在实施课改的今天,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赏识性评价的理念,遵循赏识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
一、正确认识赏识性评价理念
笔者认为,所谓赏识性评价是指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评价行为。它是通过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激活学生内心需求的一种评价方法。只有教师的赏识性评价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产生教师预期的结果,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向上动力,才能使学生产生的自信、自强的信念不断的保持下去。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的成功评价与不足评价的辨证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既有对学生成功之处的肯定,又有对学生不足之处的引导。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指出引导不足,揭示不足成因,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二者都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表扬肯定,而忽视对学生必要的指出不足,和加以引导。教师应该在肯定学生成功的同时,引领学生在不足中找原因,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亮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与不足矫正之后的快乐与享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赏识性评价中的成功评价与不足评价的辨证关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赏识性评价。
二、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
在充分认识赏识性评价的基础上,在正确赏识性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1、掌握学生是正确实施赏识性评价的基础 要想正确实施赏识性评价,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希望做什么,爱好做什么。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给学恰当的评价,才能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预期效果。
2、恰当的切入点是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赏识性评价最忌讳切入点盲目,目标性不强。要想抓准评价的切入点,教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回答,认真观察学生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回答和形体语言迅速做出分析,把握要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学生以恰当的赏识性评价。所谓恰当的赏识性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互动中明白受到赏识的确切原因,让学生心领神会,体会成功和纠误后的快感,进而产生自信自强的信心。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不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一律做出简单的、表面化的肯定性评价,如:“很好”、“非常好”、“正确”、“非常正确”、“good”等等,结果学生被弄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以,所谓赏识性评价也就落不到实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评价效果甚微,或说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必须抓住切入点,给予学生公正、客观、激励的评价,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
3、明确的目标是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性评价必须做到目标明确,没有明确目标的评价,是效果甚微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教师的评价活动必须明白,教师的评价强化学生的那些做法,想法,肯定了学生的那些行为。弱化了学生那些行为、思想。有助于学生形成那些良好的习惯等等。
三、赏识性评价的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
众所周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句话影响学生的一辈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慎重使用评价,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因此,赏识性评价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教师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赏识性评价,只有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基本原则,才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
第四篇: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721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1月15日,市教体局教研室冯厚生主任、杨亚丽老师带领五位语文、历史、地理老师来我县进行初中典型案例巡回教学活动。教学地点安排在泾县二中,全县近百名初中相关学科的老师参加了观摩听课和课后评课活动。参加巡回教学的老师都是近年在省市获得学科优质课大奖的青年教师,他们以新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改的精神,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新颖灵巧的教学方法,演绎着典型案例的教学,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迪。
我有幸参加了历史学科典型案例教学的观摩和评课活动。从陆中好和李彬两位历史老师的教学中学习了很多好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如:如何整合教材知识,如何预设教学情境,如何开展教学活动等。但杨老师最后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给我的感受更深,我感觉它正是我们去评价课堂教学的几把标尺。在此,根据她的讲话,把要点记录如下。
首先,教学活动是一次创新活动。从如何导入,到教学内容的讲述,再到最后的教学小结,都应该有新的设计。教学创新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要紧扣教学内容的核心,对教学材料进行整合,增加和补充的内容要新颖和恰当。
其次要重视对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老师自己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多读专业书籍,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只有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创设具有活力和效力的课堂。
第三,教学过程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互动的表现形式很多,倾听、参与、积极思考都是互动,而不仅仅是口头语言的表达和热闹的气氛。
第四,课堂教学肯定要追求效果。效果是什么?完成教学目标,会完成检验的试题,自然是效果,但更主要的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学会从史实中分析得出结论。比如为何要转战陕北?为何没有离开陕北?都需要探究。
第五,教学是预设的,但也是生成的。课堂上的生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师要把握好很多生成的教学情境。
最后,历史教学一定要有历史味,历史味来自于鲜活的史料、生动的故事、真实的细节,同时要有学科的逻辑性,学科的逻辑性是教学的主线。
马二汪校讲学题目是教育的温度。我听后感动很多,难忘他讲课的画面:一份礼物、一首诗歌、一脉细节、一篇评语、一个故事、一幅画面、一段回忆、一幕情景、一组比较、一声喟叹,无限希望……娓娓道来,沁润在心。如果说在合肥一中看到学生社团活动感受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那么在马二就是爱到深处情自暖。
第五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宗林
课堂教学基本理念的重建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是实践的源头活水,拒绝先进的理念就是拒绝进步,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才能避免教育教学在低水平上重复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1、教学是教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学不仅需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坚实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构成学生发展的基础。
2、教学是“诊断”——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基础 如果说学习是为了改变学生的观念,那么教学就是发现学生已有的观念并帮助学生的观念得到发展。
3、教学是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求 把“教室”变成“学室”,“课堂”变成“学堂”。
4、教学是发问——由提问到发问 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激发学生、唤起学生和组织学生产生问题。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提问的主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敢于发问、善于发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教学是求异——寻求不同的声音 新课程教学旨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寻找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差异就是特色。
6、教学是交往——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互动 人格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彼此进行良好的交流,以促进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和顺利进行。
7、教学是过程——教学不只重结论,更重过程 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列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三维目标得到协调发展。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提高练习效益的教学。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与提高 应试能力的关系。
五、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和学习方法的优化。
六、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手段合理利用。
七、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八、学习研究 实践 反思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保障。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学生的三维目标都得到协调发展的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不是三个孤立的板块,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课程资源。
● 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
● 学习态度端正、勤奋、成绩一般的学生
● 智力好、随意性强、学习不努力的学生
● 学习和表现都有问题的学生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提高练习效益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和西方国家比,难在三个方面:
● 难在数理方面
● 难在计算方面
● 难在用所学知识解决习题方面 练习中的几个问题
● 任务型练习求量不求质 解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 观念问题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也能生厌,更能生笨。
● 练习的策略问题。
● 赶进度的问题,为练习提供时间和空间。
● 知识重心下移问题。我们的题海战术训练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养成一种寻求程序、模式、套路的思维习惯和迷信权威,不求甚解,因循守旧的思想和行为,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与提高应试能力的关系 有效的课堂教学既是科学的殿堂,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训练场。
五、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和学习方法的优化
◆ 传统的不代表落后和低效,现代的不 代表先进和高效。
◆ 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 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几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双向交流 课堂的肤浅源于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肤浅,新课堂拒绝肤浅的热闹而关注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深刻。为活动而活动,为分组而分组,为讨论而讨论,表面的热闹其实掩盖了学习最本质的东西—思考。
六、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 认识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存在的误区:
◇ 抛弃传统,作秀现代。
◇ 抛弃教学主体,变相“满灌”。
◇ 抛弃教学重点,舍本逐末。
◇ 抛弃情感,追求虚拟。
七、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有计划、有目 标、有程序的活动。
● 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师生的创造 精神和智慧潜能。课堂的生成是必然的★ 人本身是生成的
★ 从课程论说
★ 从教学论说
★ 从学习论说
● 一预设就死,一生成就乱。
● 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
八、加强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学习是生活,是教师的生命形态; 停止了学习,就应该停止工作。研究是教师的职业特征,没有研究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学。
◆校本教研。
◆教师是教材工作者。
◆集体研究与个人研究。
◆研究的目的是减轻师生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