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谈大学生应该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谈大学生应该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
李开复曾经说过,大学毕业的五年后会在工作生活产生的巨大差距原因就是在大学生时代的课余时间的利用上。据有关部门统计:除去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每周40节课每节45分钟计算,每周上课时间为1800分钟,而课余时间为4920分钟,几乎是上课时间的3倍,而且多数大学生也很少是上一周满满的课的。合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对他们人格魅力的形成和未来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用哲学的思想与原理来引导大学生去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二、用原理分析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1)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时时有,矛盾事事有,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大学生在面对矛盾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片面的观点看事物。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问题上,大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薄弱点,着重加强自身全面发展,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正视自身的缺点并尽量完善它。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的开拓性人才。无论你的大学生活的课余时间是如何利用,是属于哪种类型抑或是多种类型的人,你都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思考,发扬优点,弥补缺点,面对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2)从尊重客观规律的原理来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习的客观规律,不可盲目,才能达到最优效果。不可埋头苦读,学习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日积月累,也需要娱乐放松;要通过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在日后有更好的发展;要注重加强自身素养,培养人际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不会对自己的未来那么盲目。
三、总结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大学生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来思考自身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好课余时间,并付出实践并全面发展自身。
第二篇:辅导员技能大赛主题班会策划书:利用好课余时间
宠护153主题班会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求踏实、解焦虑、获自由、得宁静——充分利用好上课以外的时间”
二、活动时间:2016年1月12日
三、活动地点:3教303教室
四、参加人员:宠护153班全体学生
五、活动主持:宠护153班班主任
六、活动背景:
1、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效率很低,班主任去检查宿舍,通常会看到男生集体在宿舍打游戏,而女生一般是上网聊天、购物或者看电视剧;
2、近日接到家长电话询问是否可以转专业,原因是他的孩子打电话回家说自己不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没有学习热情,缺乏学习信心,内心焦虑。而实际情况是这个大一新生性格十分被动内向,对很多事情缺乏热情;缺乏目标,很容易受周围人影响;资质平平但又不十分努力;
3、晚自习时间很多学生聊天或者玩手机,很少有人学习或者做些对专业提升有帮助的事情;晚自习因为通常没有老师到班,旷课现象相对严重;有学生因为学校大二安排晚自习而产生强烈的学习逆反心理;
4、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却很少有人在专业学习之余,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将之发展为特长的;
七、活动目的:
针对出现在班级学生身上的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增强专业认同感,平时多花些时间跟上学习节奏,进而促进学习热情;从“学校要我去晚自习”变为“我自己想去晚自习”;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自身特长;了解职场需求,查漏补缺,发展自己;学会制定“中长期”、“短期”和“每日”目标,让自己每天有事可做;在大学期间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应对未来职场和人生的能力。
充分利用好上课以外的时间,“求踏实、解焦虑、获自由、得宁静”,逐渐锻造强大的心理和自由的灵魂。
八、前期工作:
1、针对班级问题,写好班会策划;
2、定好时间地点,通知学生;
3、通知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小本子(用于写目标计划)和笔;
4、安排视频录制。
九、活动流程:
1、清点到班人数,维持好班会秩序;
2、问在座学生晚自习的一般安排或者如果当晚不开班会将会如何安排;
3、问学生如何看待大学里由学生自行安排的晚自习(吉书记的话:决定人未来发展的不是白天,更多的是晚上);
4、引入大学上课以外的几个时间段话题:白天不上课的时间、晚自习时间、周末或者小长假时间、寒暑假时间等;
5、谈谈班级出现的一些普遍或者个别的问题(同前面“活动背景”);
6、师生共同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例如:(1)有兴趣爱好,但鲜少有人在学校纪律范围之内花时间将兴趣爱好发展为特长;(2)没有制定计划或者目标的习惯;(3)„„
7、如何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利用好上课以外的时间:(1)制定计划、目标(让学生写下自己的“近期目标”、“当天目标”、“寒假目标”、“学期目标”等);(2)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特长(心理学“21天习惯养成论”);(3)对于“低头一族”,可以变“阻”为“导”,让他们利用手机或者电脑关注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帮助的信息;(4)„„
8、劳逸结合。当你真的完成了每天给自己制定的计划任务,休息娱乐时就会彻底放松,不会感到慌张、焦虑、自责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越玩越空虚。
9、结束语:用好手中的这本记事簿(每天制定目标),也就是利用好课余时间,当这本本子越来越薄的时候,也就是在座各位越来越“厚”、未来路途越来越宽的时候。祝福大家。
策划人
2016年1月11日
第三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汶川地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距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过去已经快两年了。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的日子。面对无情的现实,举国垂泪。发生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和灾难压顶不能屈的坚强精神,却永久地留在了我们心中。在灾后救援和重建中,国家的反应速度和及时有效、又快又好的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一切,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
我个人认为汶川大地震反应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五个方面。一:物质的客观存在性: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先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存在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这次汶川大地震的产生源于地球板块的运动,是自然界自身发展的结果,二;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世界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有的人类已完全掌握,有的还没有或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们必须尊重其客观规律。譬如:地震来临之前,动物的异常反应。但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无能为力,人们可以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妥善安排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温总理的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这句话就是这次抗震救灾的最好写照。
三: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要求我们敢于要正视矛盾,面对矛盾,并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它。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没有沉浸在痛苦之中。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全社会自发组织参与到救援工作中。诸如此类的做法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小。我国的救灾工作取得了全世界的普遍赞扬。
四: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各地灾区的受灾程度不同,特别是学校受损遇难比较严重。针对这一具体情况,我们的救援人员采取了不同的救援方案,与时间抢生命,力争在72小时的黄金时间里抢救最多的生命。
五:矛盾的两点论,重点论:在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里,一切都以抢救人的性命为首要任务。72小时之后,主要任务转为灾后防疫。然后的工作重点就是灾后重建工作。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四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福建农林大学本科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年级:2011级土木工程
学号:311621001
4姓名:陈杨
成绩:
2012年11月11 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经过了半学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学习,我了解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党必须具备的一种根本能力。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它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即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一种根本能力,它表现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本领,即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解释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
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凝聚有效因素推动农村又快又好地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要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程度上讲,广大农民群众想脱贫致富奔小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是内因,国家支持、上级扶持、各界帮助是外因,这就要求我们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立足自身力量,把握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突出发展重点,苦干实干,加快积累,促进发展。同时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我国产业发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省委省政府府实施湘西地区开发等诸多机遇,凝聚和发挥好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理念、管理等积极有效因素,搭梯上楼,借势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正确处理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继续加大扶持促使农村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无数量变到质变运动发展的结果。由于受到自然、社会、历史和地理因素以及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加快发展的基础还很差,条件还有待创造和蓄积,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过程,任何急功近利、大干快上、急躁冒进等思想和行为,不仅违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通过多年来的扶持和发展,目前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为农村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积沙成塔,滴水成河。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加大扶持和帮助,一定能够
实现农村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一定能实现农村有一个崭新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3.正确处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农村建设
唯物辩证法指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遇到诸多的矛盾和困难,这要求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处理次要矛盾,在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过程中,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不能让次要矛盾转化成主要矛盾,加大处理矛盾的压力。有些矛盾如基础设施落后、支柱产业匮乏、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要重点给予及时解决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把扩大总量、增加收入作为发展经济的着眼点,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优化发展经济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着力解决“读书难、读书贵”、“看病难、看病贵”、“出门难、车费贵”等突出问题,不失时机地把握政策,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4.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抗拒性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只有老老实实地踏着规律的足迹去办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建设和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努力创造新的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体也是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农民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我们必须引导农民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克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挫折,抛弃悲观失望、思想僵化和墨守成规,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集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奋斗目标,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山川秀美、农民富足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
3.《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编写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
第五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化学创新实验2班 41107292 闫永刚
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
经过了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结合自己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使我了解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有一定联系的.现就我个人对此观点的一些看法和认识简单的阐述一下,非常浅显,可能还会有不到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农民生活中的最基本问题着手,力争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党必须具备的一种根本能力。它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即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凝聚有效因素推动农村又快又好地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要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程度上讲,广大农民群众想脱贫致富奔小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是内因,国家支持、上级扶持、各界帮助是外因,所以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立足自身力量,把握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突出发展重点,加快积累,促进发展。同时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我国产业发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诸多机遇,凝聚和发挥好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积极有效因素,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正确处理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加大扶持,促使发展有质的飞跃。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无数量变到质变运动发展的结果。由于受到自然、社会、历史和地理因素以及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贫困地区农村加快发展的基础还很差,条件还有待创造和蓄积,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过程,任何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等思想和行为,不仅违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但是,通过多年来的扶持和发展,目前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为农村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只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加大扶持和帮助,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一定能实现农村有一个崭新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3.正确处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农村建设。
唯物辩证法指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遇到诸多的矛盾和困难,在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处理次要矛盾,在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过程中,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不能让次要矛盾转化成主要矛盾,加大处理矛盾的压力。所以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优化发展经济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把握政策,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4.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抗拒性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只有老老实实地踏着规律的足迹去办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建设和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努力创造新的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体也是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农民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必须引导农民发扬敢想敢干、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挫折,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都付诸努力,并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从各个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奋斗目标,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山川秀美、农民富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