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十大“高频语”折射中国发展新走向

时间:2019-05-15 10: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会十大“高频语”折射中国发展新走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会十大“高频语”折射中国发展新走向》。

第一篇:两会十大“高频语”折射中国发展新走向

两会十大“高频语”折射中国发展新走向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党的十八大之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两会临近尾声。回眸近半个月的会期,5000多名新一届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为13亿人民代言,为中国发展贡献智慧。

会场内外,一些高频率出现的热词引人注目。它们与两会议题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折射着中国发展的新走向。“中国梦”

【经典语境】5日清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开幕。陆续步入会场的代表委员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遭遇记者“围追堵截”,最集中的话题之一是各自对“中国梦”的理解。

【代表点评】“90后”全国人大代表铁飞燕:我的“中国梦”很简单也很实际,希望农村的孩子都能有很好的教育环境,流动儿童与城市孩子一样没有等级区分,我们大家都被平等相待。两会传递了正能量,“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梦想变为现实,必须真抓实干,要赶紧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换届

【经典语境】14日中午,刚刚为选举国家主席等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投下庄严一票的代表们走出会场,不时互相交流“见证历史”的感受。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鲁贵卿:两会一直是透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窗口。这次换届正值全面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新起点上。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期待新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冲刺。

硬骨头,涉险滩

【经典语境】5日下午,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是总书记考察广东之后,第二次讲这句话。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李江:“改革”是此次两会最强音之一。在35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多发的今天,要突破瓶颈、再上台阶,只有靠改革创新。对这一点,代表委员已达成广泛共识。同时,会上几个重要文件明确要求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这些都释放出了强烈信号: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已箭在弦上。

大部制改革

【经典语境】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当天,不少人来到即将撤销的铁道部门口拍照留念,惜别与期待同在。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邓三龙:新一轮机构改革,无论铁道部政企分开,还是海洋、能源等管理机构的合并重组,都体现了职能转变的指向:政府与市场各归其位。以往一些改革陷入越改越膨胀的怪圈,作怪的都是利益。评判机构改革效果要有客观标准,不能简单地看“部大”还是“部小”,要看办事效率是否真正提高了,人员是否确实精简了,权力寻租是否得到进一步遏制,而评判权要交给老百姓。

新会风

【经典语境】今年参会的解放军代表团代表都自带洗漱用品,因为有这样一条要求:“带上你自己的牙刷,这是命令。”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徐新荣:少了鲜花、礼仪、横幅,不封路,政府工作报告压缩到1.6万字以内——两会新会风是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的延伸。此前有人担心,转作风会不会变成“一阵风”,两会细节传递出的信号是:要长期坚持下去。这还仅仅是个开始,领导干部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

PM2.5

【经典语境】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透露,京津冀等地将把PM2.5纳入政府考核目标。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龚曙光:两会召开同时,北京雾霾再现。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PM2.5监测指标,并强调解决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此后修改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在“实际行动”之后加上“成效”二字,表明了治污的决心。当前,片面追求GDP而不惜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期待进一步加大“绿色考核”力度,建设“美丽中国”。两个“同步”

【经典语境】6日,在审议讨论会场,代表委员纷纷谈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委员点评】全国政协委员陈世强:收入分配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用了九年,细化措施不能再等九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个长期问题,是社会发展均衡性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推动,期待改革见成效。

“权力之笼”

【经典语境】7日,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现场,周汉民委员的发言《把收费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共赢得9次掌声。

【委员点评】全国政协委员王长江:反腐倡廉,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键在于全面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就是要通过制度划定权力边界,让人民看着权力运行,对权力形成有力监督约束,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发生。

“大城市病”

【经典语境】5日,北京代表团审议会场,“大城市病”的话头一经提起,立即引发热议:交通拥堵、垃圾围城、下场大雨便成“泽国”„„对“大城市病”治了这么多年,仍然沉重,究竟该开个怎样的药方?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我国已进入“大城市病”集中爆发期,治本之策在于城镇化。城市群的建设将是新一轮城镇化的重要走向。通过推进城市群建设,发展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改变城市体系“头重脚轻”态势,减缓特大城市人口膨胀压力。而中小城市要避免“房地产化”误区,首先要促进产业发育、公共服务完善,这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支点。安全奶粉

【经典语境】因香港近日颁布“奶粉限带令”,两会上卫生部部长、国家工商总局局长遭遇记者“狂轰滥炸”式追问,核心都是食品安全问题。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朱张金: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拷问生产经营者道德良心的同时,也暴露出监管脱节的漏洞和社会诚信的“失守”。这次机构改革终结了“九龙治水”的监管乱象,形成新的监管模式。同时还需要从源头上管控违规药物的使用,构建食品档案,建立“黑名单”制度,必须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记者李柯勇、苏晓洲、许祖华、黎华玲)

第二篇:两会热点:从两会看中国新走向

两会热点:从两会看中国新走向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陈思武)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新一届全国人大的一次会议也将于5日召开,国家层面的权力交接预计将陆续完成,一系列重大决策将要出台,这是中国五年来最为重要的两会。

人事更迭固然令人瞩目,而两会无疑是中国激荡民意和凝聚精神的关键时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2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如何因应国内外诸多机遇和挑战,汇聚13亿人的民意、民智,推动“中国梦”一步步走向成真,也同样备受关注。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次对于国家未来五年走向最具重要性的两会上,他们在参与审议讨论时已经成竹在胸。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去年秋天召开的十八大为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部署,决心在中共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当选两星期即率领全体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并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诗词分别回顾了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的深重苦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同时用“长风破浪会有时”描述了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舆论普遍认为,中共对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宣示,意味深长。

当前,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部和外部条件却有了诸多变化,新的考验摆在了执政者面前。通过全国人大这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全国政协这个参政议政平台,经过法定程序,中共将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带领民众实现“中国梦”,履行对人民的承诺。

新一届中共领导集体履新3个多月以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从深入阐释“中国梦”到反对餐桌上的浪费,从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誓言反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新领导层的言行令人耳目一新,治国理政思路日渐清晰。

2013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施政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在这关键的时间窗口,人们期待,新布局、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将引领中国步入发展的新阶段,而两会恰恰是观察中国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办好自己的事情的最佳场合。

可以预计,两会作为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将再次明确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方位,继续保持国家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战略的连续性和步骤的阶段性,在经济发展、民主法制、社会民生、文化建设、资源环境等领域设定更加具体可行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舆论认为,今年的两会将更加求真务实,不尚空谈,发力改革,吹送新风,用实干兴邦的具体行动,释放更大的正能量,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至高目标。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超过13亿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期望两会在两个星期内一次性解决问题并不现实,但机遇时不我待,挑战正在前方,现在是5000多名代表委员展现对国家和人民担当的时候,也是整个民族团结一心、勇涉险滩,向着美好未来大步奋进的时候。

第三篇:看中国发展新走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十大看点

看中国发展新走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十大看点

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3、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6、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7、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8、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9、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0、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1月12日,举世关注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键时期的盛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凸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

改革牵引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中国发展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指出,全会在总结35年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基础上,重申发展是第一要务,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给社会各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人们未来中国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将坚持改革开放。

过去35年,是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35年,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5年。

“回顾发展历程,没有农村改革,就没有农产品的极大丰富和农业基础的稳固;没有国企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就没有今天工业大国的地位;没有恢复高考,就不会有今天那么多的建设人才。是改革,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祖新说,“实现蓝图靠发展,发展要靠改革。过去的经验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

面向未来,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硬指标”,还要完成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一系列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新的历史起点上,靠什么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顺利完成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充分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而且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看来,全会实际上为改革做好了“顶层设计”。比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制订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做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定等,“中央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必将推动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前的提法是‘基础性’作用。对市场作用提法的升级,凸显了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决心,打消了一些人对中国未来发展改革方面的疑虑,预计未来经济体制改革将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王军说。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这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中国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等突出问题,成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要着重攻克的难关。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中包括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

聂高民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不少壁垒;商品价格虽然实现了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但要素价格市场化仍然滞后;城乡建设用地的二元分割,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

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激活微观活力,又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在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不应当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立起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应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参与竞争,在此基础上是可以实现融合的,股份制就是一种混合所有制。”聂高民强调。

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王军认为,在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解决政府“越位”问题的同时,要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在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事中、事后的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要增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社会公平正义提速

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面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意味着促进公平正义将进一步提速。”王军说。

改革开放35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区域差距的扩大,征地拆迁、公平竞争、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方面问题不断凸显,提速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愈加迫切。

“从以人为本到进一步强调促进公平正义,体现了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说,“公平正义不是拉平,而是要让大家在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法治环境下平等竞争。与此同时,要让社会保障体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后的支持,让人民在遇到问题时仍然充满希望。”迟福林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社会都非常期盼。预计下一步在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收入规范化等方面将会有更多政策出台。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全会还指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迟福林说,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找出了一条路,是促进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也为下一步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民积极性传递了重要信号。

“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必须并行推进。”聂高民说,全会提出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这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真正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第四篇: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历史跨入了21世纪,中国的医药经济将何去何从?

第一,医药产业高成长性和制约性并存,医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可逆转。当前,我们国家采取的医疗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价格管理改革,都是围绕着抑制社会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抑制虚高定价的机制、抑制药品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为目标。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医药产业结构和经济利益的形成机制,将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对这种挑战和冲击,我们既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随波逐流,否则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但是,从宏观、长远分析,医药经济仍将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

1、医药产业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生命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医药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每年保持1%人口的自然增长,老年人口每年保持3%的递增,对药品的需求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我国医药工业年增长率为16.6%;自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年增长率达到18.3%,超过同期GDP增长速度(7.45%);预计在“十五”期间,我国医疗费用将增长60%,医药产业将保持15%的递增。

2、医药产业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辐射面广。除了中西药械外,目前正向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卫生药品、环保产品、绿色食品等方面渗透。这正是医药经济潜在的增长点。

3、医药产业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国际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5个产业之一。1998年,全球财富500强的八个领先行业中,医药收益率位居榜首,达到18.4%。在美国,医药仅次于软件、网络产业,居第三位。1990年到2000年的10间,世界药品市场平均增长率达到5.5%。美国在90年代GDP平均年增长率是1.2—2.5%,而医药产业仍然保持7—10%的增长水平。200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达到3600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5400亿美元,年递增8%。

我国2000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为1750亿元,折美元只有200亿,仅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5%。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药品的需求理应比发达国家保持更快发展势头。

4、我国用药水平的差异性,正是医药经济潜在的购买力。

全球中等发达国家用药水平是50美元,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19美元,法国356美元,日本348美元,而中国不到10美元。我国城市用药水平人均193元,而农村用药水平人均25元;公费、劳保人均用药水平是560元,非公费、劳保人均用药水平是37元;老年用药水平人均358元,非老年用药水平均58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用药水平的差异性正是我国医药经济发展的潜在购买力。

第二,医药产业趋向规模化、集约化,中小企业仍有发展空间。

竞争和选择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规模化追求的是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集约化追求的是市场的覆盖面。步入21世纪,全球医药市场已经进入了集团军作战的新时期,国际上跨国制药企业凭借产品、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输出和有效的兼并联合,实现低成本的商品扩张和资本扩张战略。1999年,全球前100家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球销售收入的60—70%。中国医药企业要面对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发展规模化、集体化经营,加快有效的兼并、联合、建立联盟,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但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小企业仍有它发展的空间,关键是要扬长避短,体现企业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第三,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将异军突起。

所有制的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医药产业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垄断的特殊地位,所有制改造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医药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多种所有制的实践形式,将是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2000年,我国中外合资企业占17%,股份制企业占43%,国有企业占15%,民营企业占7%,集体企业占18%。非国有经济在医药产业中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大势所趋。

第四,产品结构趋向个性化、特色化。

产品始终是医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线,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当前,我国医药市场出现“破釜沉舟”式的恶性竞争,其核心就是产品结构性矛盾的综合反映。没有个性就形不成规模,没有特色就形不成效益。由于产品研究开发的滞后性,药品审评注册分级、分散、多头管理体制,导致低水平重复乃至高水平重复。

在美国,制剂产品达15万种,在市场上销售的就有37万种。在我国,一个原料药只有1—2个剂型,2—3个制剂品种;在美国,有的3—5个剂型,多的达到20—30种剂型,一般产品都有5—10种,多的达到100多个品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地趋向规范化和理性化,加快产品结构性调整已成为诸多企业家重大的战略投资,追求产品文化成为医药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文化的内涵,反映在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高质量、先进工艺和使用价值上。产品结构的调整将呈现三个特点:个性化、特色化、门类化、系列化、品牌化。

第五,医药产业步入微利化,低毛利、低成本、上规模、高质量将成为医药企业谋求商品扩张的必由之路。

迈入21世纪,医药产品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商品经营、资本经营的理念和方式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以高毛利、高成本、小规模、低质量为支撑的营销观念将不再有其生存空间。近几年来,我国医药商业的毛利率逐年下降,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使医药商业步入了难以继的困境。2000年全国医药商业毛利率是12.69%,而费用率却高达12.59%,利润率仅0.62%。全国有15个省市是全省性亏损,近40%的企业出现了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利空间过高、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随着药品招标的受逐步推广、医疗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药品价格管理的增强,医药商业企业的经营利润空间将会逐年下降。在美国,批发企业的毛利率是

4.5%,费用是2.7%,净利率是1.5%;欧洲毛利率是5—6.5%,日本毛利率是2—3%。医药产业步入微利化,将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六,市场开发趋向网络化、国际化,代理制将成为现代营销的有效途径。

药品的市场的开发问题,关键是渠道问题。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关键是要建立快速的“绿色通道”,建立以资本或以商品为纽带的总代理、分代理、零售连锁经营的现代营销网络,建立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区域性的连锁经营网络,将市、县级药品批发企业改组为基层配送中心。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把药品购销渠道网络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的重大投资和无形资产。我国医药产业的根本出路,是要改变属地经营的传统观念,培育产品、网络、人才、管理和成本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拓展国际市场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增强竞争的优势。

第七,零售业将成为医药市场的主战场,连锁化经营是发展零售业的必然选择。药品零售业是具有高成长性,高竞争性的产业,当前,我国药品零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基础差、冗员过多、素质低下、经营成本高,尤其是布局十分不合理,重城市,轻农村。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健康投入的增强,OTC产品的研发,和占90%左右的自费群体,零售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世纪,药品零售业既面临“四改一加入”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良机。在国际上,连锁经营发展非常地迅速:1998年,全球零售业前50家中,药品占2家,都在美国,一家有2549家门店,另一家有4122家门店,两家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超过我国纯销售的总额。我国现有药品零售连锁店300多家,门店为7300多家,与国外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发展连锁药店,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确保药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品牌效益,也有利于对药品零售市场的监督管理。我国药品零售连锁经营,进展缓慢、步履艰难的原因,既有地区封锁、地方保护和零售业自身素质不高的因素,也有监管政策上的原因。因此,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连锁经营监管体系,是加快推进药品零售连锁化经营的重要环节。

第八,人才、知识资本化。

21世纪的医药产业,不仅需要资本,需要市场,更需要知识和人才,这将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科技、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崛起,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对人才的要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和人才的要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和人才将成为企业的资本,而且是主体资本。现代医药企业,人才是立业之本,知识是创业之源,智力资本将在成功企业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他是企业的精华,在带动企业资源增长和超常规发展上发挥着卓越的作用。一个合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是集哲学、经济学和管理理论为一体的人才,否则他就不可能使自己管理的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

第九,企业管理趋向现代化。

现代企业管理的内涵,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效能主义,网络组织,线性规划等,它与传统管理中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形成鲜明的对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成本的最低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首先,要抓好企业的战略研究。70年代的美国,70%以上的企业都重视战略研究;90年代,美国有将近1/4的高级管理人员从事战略研究。而我国往往是重眼前、轻苌远、重投机、轻战略研究,以致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其次,建立“沙环节、短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内部组织运行机制,也就是说,企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距离、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参与市场竞争。

之三,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经济学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经济学管理和理论能为人们提供一套系统集训市场和经济运营的方式和工具,它的内涵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来投入,形成少投入、高效率的投入产出机制,以最低的成本参与市场竞争。之四,注重企业优秀的文化和无形资产的扩张。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物质和精神的汇总,是企业标志、宗旨、理念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美誉经济的崛起,对现代企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伴随着无形资本逐渐成为当代企业倡导的主体资本,企业文化的开发和管理,将成为企业进入21世纪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证。

第十,生产、经营行为规则趋向理性化、规范化、法制化。

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了非理性、非规范的行为规则,产生了诸多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竞争,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采取一系列的规范措施,对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强,将会促使企业改变“破釜沉舟”式的恶性竞争,步入依法经药、依法制药的良性循环。

第五篇:中国未来的十大发展行业

经济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市场最赚钱的十大行业

据经济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市场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依次是:

耐用消费品销售行业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未来的消费格局将向多元化发展。消费者对照相机、电脑、电视、VCD等产品的消费每年将以10%的速度递增。从事这些产品的销售,估计会有10%-35%的投资回报。

家用汽车行业据预测,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在今后10年内将会高速发展。与汽车行业相关的配件、维修、洗车业也同样会有利可图。

室内装饰业近几年来,国内城市的居民大都热衷于装修自己的住房。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房改措施的出台,个人买房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室内装饰市场还会越来越火。据统计,现阶段城市居民为自己装饰房屋付出的金钱每户平均达2万元左右。

房地产业随着个人买房热的兴起,单位再也不会无偿分房给职工居住,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与此相关的房产地经纪、咨询、供楼业务也会大有可为。

邮电通讯业目前中国的电话装机率达4%,与世界10%的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可以预见这是未来中国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之一。

快餐业。快餐业在现代中国都市已逐步受到上班族的青睐。还有与此相关的速食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银色”行业到“九五”末,我国老年人口将达1.3亿,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因此,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药品、服装、眼镜、助听器等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旅游休闲文化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双休日的推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去旅行和进行文体休闲活动。运动产品、体育场所、娱乐场所、旅行社等行业将会更加繁荣。

女性用品“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的钱最好赚”。因此,凡是对女性容颜、身段有改善和保护作用的产品,一定会受到她们的欢迎。

保险业随着保险业的兴盛,国外许多保险公司纷纷投资中国保险市场,这样就会使保险业更好地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言,未来保险业会成为年轻人“白手起家”的最好选择之一。

下载两会十大“高频语”折射中国发展新走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会十大“高频语”折射中国发展新走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十大态势分析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十大态势分析2009-9-2 9:45:00 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报告网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报告名称】: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十大态势分析【关 键 字】: 煤炭 行业......

    中国美丽乡村发展十大模式

    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

    中国商标发展十大最佳城市

    中国商标发展十大最佳城市 作者:卿碧海 城市的竞争,与人和人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一样的,通过综合素质的比较,就能看出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今天我想通过一份商标注册数量的榜单,来分......

    从三中全会看中国新走向[大全五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七大新意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

    2013全国两会报告十大数字解读中国梦

    2013全国两会报告十大数字解读中国梦 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十大数字引人注目,凸显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经济增速7.5%左右:重在调结构。这已是连......

    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未来发展走向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未来发展走向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提到,庞大的英语教育需求,培育了一个庞大的培训......

    我市工业园区发展新走向的调查与思考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把工业园区作为吸引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并立足优势,力求特色,不断加快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步伐。......

    两会学习心得—中国的将来取决于农村发展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这似乎是老生常谈。农民问题谈了多年,但今天再谈农民问题,应该提到战略的高度:它关系到中国今后的发展及前途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