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诚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
诚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陈冀平在中国诚信法治保障论坛上指出
本报讯(记者王亚南)“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道、为政之要,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这是8月17日在京召开的中国诚信法治保障论坛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陈冀平强调指出的。此次论坛为期一天,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指导,13家中央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机构支持,中国法学会主办。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出席并讲话
陈冀平表示,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市场规范体系尚未形成,通过法律规则实现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模式尚未确立,而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我们必须加紧研究诚信体系建设问题。
陈冀平说,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全社会各个领域,涉及各个部门和社会的各行各业。诚信体系建设需要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中央和地方、理论界和实务界通力合作,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在具体制度层面,要研究失信行为的司法性、道德性、行政性、社会性、市场性惩戒的有效机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发言中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必须充分发挥诚信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作用,这对于促进信用消费、扩大内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诚信法治保障是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社会信用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抢抓机遇,依法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依法加快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的编制工作。二是依法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三是依法加快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四是依法加快建设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五是依法加快信用示范试点建设。六是依法加快重点领域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信用建设。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陈训秋强调从四方面入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立法工作。二是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尤其要加大组织、协调、推动力度,切实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资源的整合,抓紧建设统一的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平台,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对守信者给予鼓励、对失信者予以惩戒。三是加强监督指导,抓好贯彻部署。四是加强考核评价,确保取得实效。
李金华在讲话中强调,诚信体系建设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无论在政务领域、商务领域、社会生活领域,还是司法领域,都存在信誉缺失现象和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诚信体系建设就要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对社会中最普遍的道德观念进行引导,通过凝聚社会成员共识,形成普遍认可的规范,降低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发挥法治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一要树立法律权威,二要建立社会诚信行为规范体系,三要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诚信奖惩机制。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论坛上,最高法审委会专职委员贺荣、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国家预防腐败局副
局长崔海容、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分别做了主题报告。本次论坛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不同领域的诚信建设问题,侧重从法治保障的角度,请专家学者、实践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行业代表进行了宽领域、深层次的对话。通过这一平台,调动了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破解诚信难题,促进了诚信体系建设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会上,中国法学会对中国诚信法治保障论坛征文获奖论文、全国诚信建设制度创新最佳和优秀事例、中国诚信法治保障论坛征文和事例征集优秀组织单位,分别颁发了证书。
第二篇: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7:37 作者:周国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努力创建和谐社区。社区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说构建和谐社会是“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创建和谐社区就是其赖以支撑的重要“基石”。
普陀区是上海中心城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战略思想和市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决策,以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区域内所有街道、镇都建成了上海市文明城区、文明镇,8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区内。中央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站在更高层面上审视社区工作,推进区域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按照市委关于“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络化、社区党建全覆盖”的要求,丰富社区和谐的内涵,拓展和谐社区创建的途径和方法,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逐步落到实处。
一、以居民参与为重点,实施“共建工程”,建设自治型社区
协调好社区中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思想基础。我们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坚持行政推动和社会培育相融合、政府指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自治。推行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的直接选举,实现法律赋予广大居民的民主选举权利;建立健全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居委会工作细则以及居民公约、居民自治章程等,保证居民自治健康、有序、长期发展;完善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政务评议会等社区民主自治制度,把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事务交给居民讨论、决定,畅通居民参与管理的渠道。
为了营造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我们向广大居民大力倡导“知我社区、爱我社区、奉献社区,为社区争光”的风尚,向社区内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我们拥有同一个光荣称号,我们生活(工作)在同一个社区,我们肩负着同一个创建重任”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贴近群众需求、营造和谐社区”这个主题,在各个社区实施“零距离”工作法,为新形势下推进和谐社区创建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使“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二、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实施“便民工程”,建设服务型社区
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多种需求,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要素。我们积极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在各街道、镇成立了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探索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加快调整社区服务中心功能,大力发展公益性、保障性和便民化服务;着力培育和发展义工队伍。为了让更多老年人欢度晚年,我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养老机构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深化“守望工程”和“居家养老”,探索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新途径。为了让青少年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不断深化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试点工作,建立了社会化青少年维权网络体系。为了让外来流动人员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建立了一套“流动有序、管理有法、教育有质、服务有效”的管理服务机制。
关注困难群体的基本需求,体现社会的公平和关爱,对创建和谐社区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区、街道、居委会等构建了一个高效率、低成本、全覆盖的帮困工作体系,包括以社区为依托的帮困工作网络、困难群众帮困资金、就业促进机制等。为使帮困工作更具针对性、趋向“恒温化”、富有人情味,我们提倡机关干部带头并发动社会力量,在各社区设立“衣被银行”和“爱心慈善超市”等,让困难群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救助物品。
三、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素质工程”,建设人文型社区
良好的社区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内容。我们针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以“追求卓越、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和“抓机遇迎难而上、打基础拼搏奉献、兴功能开拓创新、树形象敢于超越”的新时期普陀精神来宣传教育群众,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社区居民。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和“活动有序、群众自愿、参与广泛”的原则,通过挖掘文体骨干、培育文体团队、组织文体活动等,在各社区形成有自己特点的文化队伍和活动项目。以社区为基础、面向社会的国际花卉节、苏州河龙舟赛等定期举办,打造了都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思想文化建设离不开必要的阵地和载体。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和文体人才的优势,在全区9个街道、镇均建立了有独立校舍的社区学校。社区学校担负着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等多种职能,为居民群众提供了陶冶情操、学习知识、人际交往、丰富生活的便利,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以维护稳定为基础,实施“平安工程”,建设安全型社区
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确保社区的安全和稳定,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前提条件。我们结合社区特点,抓好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政法基层单位为骨干、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群防群治为依靠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发挥好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明确街道、镇党政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增强街道、镇政法书记在化解矛盾中的综合协调作用;设立了街道、镇稳定工作专项基金,并提出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以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维护社区稳定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我区首创的“三警合一”现代警务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城区实时图像监控系统,有力地遏制了刑事案件的高发势头,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工作安全。
社区稳定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人心的安定。我们根据新形势下各类社会矛盾逐渐凸现的实际,注重研究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构建了以居民区调解委员会、街道镇调处中心、区调处工作指导委员会为主要内容的人民内部矛盾调解工作格局,确立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主管负责、条块协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等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了纠纷排摸、纠纷调处、突发事件预警、困难群体帮扶、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社区、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以党组织为核心,实施“覆盖工程”,建设向心型社区
加强社区党建,充分发挥社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政治保证。我们根据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组织建设作为社区党建的基础,逐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资源整合”的组织体制和工作网络,在全市较早成立了社区综合党委和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推广了“三位一体”(在居民区党支部统一领导下,由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三方协同处理社区事务)社区管理模式;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通过吸纳制、会签制、会考制、联席会议制等实行双重领导;对辖区内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依托社区党建研究会、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等组织,加强互相间的协调、沟通。
最近,我们正在根据市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落实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扩大试点工作,通过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创新工作载体方式,进一步提高街道党组织全面领导、协调各方的能力,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政治功能,增强社区内各种组织和各个方面“区域性大党建”的意识,形成“强核心、建网络、全覆盖、促文明、为群众”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作者: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
第三篇: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从社会层面来看,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是三大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制度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对这些因素不能一概而论,要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应该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当前解决收入差距扩大,实现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对分配政策的调整。分配政策包括初次分配政策和再分配政策,分配政策的调整不仅要对自身不合理的地方加以完善,而且要充分发挥对不合理的分配格局进行调节的功能,尤其要通过再分配政策的导向和措施,化解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造成的收入分配中的矛盾,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趋向和谐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应是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由于农业始终是处于弱势产业的地位,农民也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通过市场规律的作用和力量来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采取减免税收和给予更多财政补贴的双重政策,能够在短时期内收到良好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经济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社会关系是否和谐。因此,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关系不和谐,社会关系是难以和谐的。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利益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这一内在联系,客观上要求我们以促进经济和谐为基点,进而构建和谐社会。这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基本思路。
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从社会层面来看,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是三大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制度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对这些因素不能一概而论,要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应该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制度因素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表现为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而产生的收入差距。但在现阶段,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有利于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并且,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公有制经济对社会基本经济关系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看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来构建和谐的经济关系。
市场因素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表现为由市场经济规律作用而产生的收入差距。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和竞争机制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但是,这种平等对于能力不同的人来说,结果却是不平等的,具体表现为由此而产生的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但这种优胜劣汰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又是与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看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前提下来构建和谐的经济关系。
政策因素对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影响表现为由于分配政策的原因而产生的收入差距。当前,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比较突出的是农民群体、城市下岗职工等群体,他们的收入水平在社会中处于较低层次。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政策,实质是对生产要素所有权的确认,并保证其在经济上能够得到实现。由于人们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多少是不同的,因而这一政策实施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政策的实行,必然在社会成员之间拉大收入差距。
上述影响人们收入差距的各种因素并不是都具有相同的性质,有些因素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属于制度层面的内容,有些因素是属于政策层面的内容。因此,当前解决收入差距扩大,实现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对分配政策的调整。分配政策包括初次分配政策和再分配政策,分配政策的调整不仅要对自身不合理的地方加以完善,而且要充分发挥对不合理的分配格局进行调节的功能,尤其要通过再分配政策的导向和措施,化解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造成的收入分配中的矛盾,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趋向和谐。因此,政府的再分配政策是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途径。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再分配政策对收入差距的调节:
一是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低收入群体的面比较广、人数比较多,这是造成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一状况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地得到解决,只有通过政府的再分配途径,在政策上给予各种优惠和倾斜,使其能够通过非市场途径获得一部分收入。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缩小了社会范围的收入差距。
二是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农民被排除在再分配政策的范围之外。由于农业始终是处于弱势产业的地位,农民也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通过市场规律的作用和力量来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采取减免税收和给予更多财政补贴的双重政策,能够在短时期内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把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纳入再分配政策的范畴。通过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来缩小社会收入的差距,是各国普遍采用的调节方法。要把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纳入再分配政策的范畴。除了要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外,还要对一些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开征特别税,使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经过再分配政策调节以后有较明显的变化。
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成熟程度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因素的影响,化解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是,重要的是必须把构建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地位上来认识。
第四篇:社会责任意识是慈善事业的基础
社会责任意识是慈善事业的基础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慈”和“善”的思想里蕴含着最初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蒙牛等大型企业,奇力康等中型企业,以及王老吉1亿元捐款的慈善环境中,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即指“爱”,它尤指长辈对晚辈的关爱。随着公民社会的成熟以及契约社会的形成,这种定位于亲情的情感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演变,衍生出更广泛的内涵,它逐渐指人和人之间自然存在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即长辈对晚辈,特别是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国人理解的“善”指“吉祥”与“美好”之意。后来,“善”被引申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友好与亲善、品行高尚等良好品质。即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所寄予的愿望。“善”所体现的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要互助、友爱。它是人类社会观念进步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人们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的开始,是人类道德自觉性的觉醒。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功成在其专著《中华慈善》一书中指出:慈是关爱,善是善行。慈善就是在自己有可能的情况下对别人的需要伸出援助之手。慈善的价值既体现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此,社会责任意识是蕴含在“善”的理念与精祌之中。
学者贝克尔在对“慈善”的定义中指出慈善是对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或组织,给予其时间与产品。也就是说,慈善是以同情心去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者提供帮助的捐助行为,慈善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扶贫助弱是比较广泛和典型的一种。本文中所指的慈善,是指一种自觉意识,是一种人们对构建美好社会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涵了人们对社会和他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
企业慈善责任
结合慈善与责任概念,我们可知慈善应属于人的主观责任的范畴,它是主体意识到的自愿性社会化责任。慈善与责任都是主观自愿与客观要求的统一。慈善蕴涵了对社会对他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不过这种慈善责任,是自发生成的责任,是出于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望,是关于主观意识的道德修养,并最终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出来。?企业慈善,指企业作为行为主体,通过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做出贡献,实现社会价值。由于对企业慈善的动机难以界定,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企业慈善是否就是“博爱”抑或“不求回报”,观点甚不相同。
企业慈善责任的内涵
西方学者卡罗尔(Carroll)的金字塔模型最早明确了企业的慈善责任在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中的地位,他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以及慈善责任这四个方面划分企业社会责任。其中,对慈善责任的定义是企业自愿奉献于社会的高尚行为与活动。实际上,因为慈善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任是紧密联系的概念。同时,两者也有很大不同之处,慈善责任只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种,社会责任有很广泛的内容;而企业履行慈善责任,也仅仅是众多慈善形式的一种。不过,在现实中,人们通常倾向于用企业的慈善捐赠来评价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学者科特勒的《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益事业拓展更多的商业机会》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自由决定的商业实践以及企业资源的捐献来改善社区福利的一种承诺”。④具体说来,企业慈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如扶贫、赈灾、助学等传统慈善项目。(2)为社区的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区的公益活动提供慈善捐助。(3)对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4)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5)对其他社会事务的责任。可见,企业慈善责任是指以社会人身份出现的企业家,借助企业这一社会公民整体形式,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公众进行实物、金钱或其他一些社会事业的援助,从而增加社会福利。而要进一步明确企业慈善责任的内涵,就要全面地认识企业慈善责任这个概念,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澄清和探讨。
首先,要从责任主体的角度来明确企业慈善责任与企业家的慈善责任之间的区别。前者的行为主体——企业,包含了企业的出资人、管理层等的组织慈善决策和行为,范围更加宽泛;而“企业家”的慈善责任仅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股东个人的慈善行为。前者强调必须是以企业组织整体的名义来从事慈善行为,这与企业中的领导人或所有者名义是不一样的。其次,企业慈善责任强调企业的慈善行为不仅是一种企业组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更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营销手段和战略策略。最后,因为慈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是具有绝对利益的,因此企业慈善并不排斥包含商业目的的企业慈善行为。同时,企业应尽量把慈善行为与自己的目标用户或目标市场相联系,寻求慈善与利润的结合点,使捐赠有针对性,还可以运用适当的公关或营销手段来提升企业形象,直接或间接改善企业绩效,甚至可以将慈善纳入企业战略,以实现双赢。?
2.企业慈善责任的特征
慈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的最顶端的部分,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的约束力来自于法律、国家制度、伦理道德,这些硬约束力使得企业必须执行这三种社会责任。与经济、法律、伦理责任不同,企业慈善责任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并没有直接相关关系,是企业组织自愿的行为。慈善责任是社会公众期望和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的责任,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社会道德力量约束的范畴,以非强制性和软约束为特征,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和保持社会和谐共生为使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活动,也是企业公民角色成熟的标志。
企业的慈善责任不同于其他三个责任的特征在于: 第一,企业慈善责任是企业主动履行的责任。慈善责任不具有法律等外在的强制约束力,企业履行慈善责任来自于自身的主观认识,是企业主观责任范畴内的意愿表达,企业慈善责任的愿望、动机和行为的形成都是来源于主观认识和意愿表达。
第二,企业慈善责任是企业自愿履行的责任。企业承担慈善责任依赖于企业的道德自觉和自愿性承诺,是一种企业负责任的表现。企业为了塑造企业社会形象,会自觉履行慈善责任,企业履行慈善责任为企业在现代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增加了破码。因此把企业慈善理解为企业在自身社会形象上的投资也就在所必然了。从这个方面讲,企业从事这项投资是出于双赢的自愿。另一方面,企业在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乐于把自己作为公民社会中的一份子,承担与权利对应的义务,因此企业慈善责任是企业自愿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三,企业慈善责任是社会倡导性责任。企业慈善相对于个人慈善而言,具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能力,企业比一般公民更具有承担慈善责任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多,社会和公众在寻求多形式、多途径的慈善方式以促进更多的资源整合和社会公平。美国学者科特勒(Kotler)等人也指出当前企业为了实现战略发展,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受到的外部期望也越来越高。?可见,企业由于其所具有的能力和掌握的资源而被社会和公众给予慈善责任的希望和倡导有其必然性。
3.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方式
由于企业的内外环境、目标取向以及各自能力不同,其履行慈善责任的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履行慈善责任,都要做到兼顾企业效益和社会需求,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公益事业做出直接的贡献。企业直接的慈善活动包括现金和产品的捐赠、设立奖助学金、提供技术和设备、捐献服务和人才支持等。这一方式针对性强,救助及时,产生的社会反响迅速,能提高企业的声望和信誉。这是企业履行慈善责任最传统和普遍的方式。如中国建设银行和新浪网共同发起的“公益捐款你做主建行邀你一起来行动”网络公益捐赠活动。该活动由建设银行捐资500万元,在新浪网上向网友推荐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在他乡农民工创业援助计划”等5个公益项目,根据网络民意和专家评审对项目进行捐款资助。活动旨在帮助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和生活现状。又如奇力康公司在10多年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积极倡导和参与各项慈善和社会公益活动,作为与企业发展同步并进的事业来做。从2000年企业成立之初,公司就自发地、不定期带着款、物走访慰问敬老院、福利院。从2005年开始,公司积极参与苏州市慈善总会开展的各项慈善和公益活动
(2)公益事业宣传。企业通过网站、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说服公众去了解某项公益事业,说服人们对公益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公益事业的宣传是企业捐赠的一种普遍形式,能够促进公众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了解和关心。如江苏奇力康在苏州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设立“力康”护理助学奖励基金,资助该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及奖励在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公司组织携带慰问品走访部队,给子弟兵送去慰问品又如百胜国际餐饮集团、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启动一年一度的世界饥荒救济活动,活动由相关明星出演公益广告,在公益广告中发出有力呼吁,号召人们关注世界饥荒问题。
(3)员工志愿者活动。企业鼓励员工到农村、社区或者其他志愿服务机构做志愿者,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信息、时间和相关支持条件等。这一方式被认为是最真诚和可信的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形式。企业员工奉献自己的时间和才能,帮助了有需要的人,同时也历练了自己,收获了快乐。通过这一方式,员工和受助者以及社会都更加认同企业文化,企业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如江苏奇力康响应和参与由苏州市民政局和苏州慈善总会创办的“百家慈善病床、百家慈善超市”救助项目,为社会低收入和弱势人群送去实实在在的关爱,为他们分担解忧。连续9年与苏州市慈善总会、《姑苏晚报》等单位共同举办“和谐苏州·爱心助学”活动,先后捐赠助学专款近200万元又如欧莱雅(中国)的“欧莱雅企业公民日”志愿服务活动,欧莱雅在全体员工中倡导“公益事业,人人尽责”理念,鼓励每一位员工以实际行动来投身公益。
(4)支持行为改善运动。该运动是指企业通过社会营销参与到特定主题的行为改善运动中,来支持一项行为改善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以达到改善公共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福利等目的。企业的社会营销是一种手段,在环境保护主题或健康预防主题、伤害预防和社区参与等主题中,企业的营销行为不仅推进了行为改善,同时也巩固了品牌定位、建立了品牌偏好、增加了顾客流量,并提高了销售额。如由华谊兄弟集团发起的健康睡眠“世界同睡的一天”公益之夜活动,众多明星呼吁大众关注睡眠问题。华谊音乐将为“世界同睡的一天”公益活动定制
一首歌曲。此外,华谊兄弟与慕思在国内各大城市推出“世界同睡的一天”系列公益合作。又如,伊利集团以当下最为流行的新媒体“微博”为切入点、倾力打造的绿色公益微博——“绿社会”在新浪网正式上线。这是首个由企业打造、以“低碳环保、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绿色公益微博平台,对社会环境保护的行为支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公益事业的关联营销。关联营销是策略性营销的一种新型模式,指企业承诺把一定的某种产品或交易的销售收入捐给慈善机构。这是基于产品的销售为公益事业做贡献,是为某项公益事业募集大量资金的最佳策略之一,同时能够吸引新客户、影响市场、增加产品销售额,以及强化积极品牌认同的潜力。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及后来的甘肃玉树地震,奇力康公司都是第一时间响应,积极捐款,尽自己微薄之力,献出浓浓爱心又如格兰仕创新公益营销,首开家电公益刮奖促销先河,即只要购买400元以上的格兰仕微波炉一台,就有机会获得最高4999元的现金大奖,并有一元钱捐至专项助残的“乐善基金”。
(6)支持公益事业的自主商业实践和投资。企业的商业实践和投资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另一重要方式就是采用自主商业实践和投资来支持公益事业。自主商业实践和投资指企业拒绝一些有害或不利于公益事业的商业活动和投资,积极自主地在经济活动中放弃或披露危害性公益行为。这一方式强调企业活动的自主性,以改善社区福利和保护环境等。如为杜绝“环境激素”,履行社会的公益责任,蒙牛致力于打造有机牧场,蒙牛牧场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成为其奶源的品质保证,也为当代牧场建设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
五年级思想品德《诚信是金》教案
明德小学
郝春萍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
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诚信是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假如失去诚信,最终受到伤害的会是谁呢?让我们在生活中调查,用事实来说话。
二、“假如没有诚信”交流会
1、孩子们展示自己课前收集、调查到的事例。
2、师补充一些视频新闻资料:石家庄市三鹿不合格奶粉带来的危害
3、引导学生看书中第10页和11页的插图,结合交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受。
三、分组讨论、思考
1、当社会失去诚信时,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们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假货充斥市场时,那些诚实守信做生意的商家会受到什么影响?当人们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那么诚实守信的人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2、学生谈感受。
四、欣赏故事,讨论明理
1、课件出示曾子杀猪的故事。
2、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续编故事:
(1)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回来后没有给他杀猪,他……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
(2)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他,不会真的杀猪。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
(3)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解丈夫的举动。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
(4)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
4、小结过度
五、阅读瞭望台、畅所欲言
1、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第13页“瞭望台”的内容。
2、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论:
(1)假如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处理?
(2)假如你是社会中的一员,你是支持这位老师的做法,还是反对或不支持?(3)你认为这件事曝光,是不是小题大作?
3、思考:这个女教师这样做的目的,人们拿出这个问题来讨论的理由。
四、结合事例分析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
1、课件出示两个事例(图片加配音):(1)身患重病的妈妈为了让远方的女儿能安心工作,告诉女儿自己很健康。(2)医生和家人为了让一个意志比较脆弱的病人能坚强的活下去,对她隐瞒病情。
2、讨论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真确理解诚信的含义。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