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高中语文课实施课改的困惑和建议

时间:2019-05-15 10:5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中学高中语文课实施课改的困惑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中学高中语文课实施课改的困惑和建议》。

第一篇:乡镇中学高中语文课实施课改的困惑和建议

乡镇中学高中语文课实施课改的困惑和建议

文昌市田家炳中学云大旭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乡镇中学实施高中语文课改,我认为这是一条漫漫曲折的蜀道,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可比攀天。它来得急,来得猛,让人无法招架;理念的更新,内容的增加,让人望而却步;人力财力的不足,基础设施的薄弱,让乡镇学校捉襟见肘,“拔剑四顾心茫然”。当然,任何一种改革必然会产生强烈的碰撞,出现诸多矛盾。面对问题,如何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去剖析、去解决,这是摆在众多高一语文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事情。

乡镇中学语文实施课改面临的问题

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好奇的世界,新课改对广大的教师来说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与挑战。她新奇而刺激,同时又使得人茫然若失。因为它“新”,要顺利地实施,就好象摸着石头过河。无章可循,无船可搭。尤其是乡镇中学,底气不足,力量单薄,要实施课改肯定难度很大,遭遇问题多多;

一.生源的严重不足及质量低劣会直接影响语文课改的顺利实施

随着市县重点中学高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乡镇中学办学面临严峻的考验。首先表现为生源不足。乡镇中学初三学生经过中考后,优秀生被选拔进入重点中学,一部分学生进入中专学校,一部分学生辍学在家,剩下的进入本乡镇高中。再加上市县高中的扩招,乡镇高中所剩学生少之又少,勉勉强强凑合四个班,有的才招两个班,这样小的班额,要真真正正落实课改精神,我认为太难。另外筛选后剩下的这些高中生,质量普遍低下。不会读书,不会表达,不会操作,不会配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直是异想天开。“过程与方法”抛弃了,“情感、态度、价值”忽略了,在这种情况下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有点痴人说梦的味道?矛盾不解决,最后必然会回归老路。

二、师资力量薄弱,课改成效甚微

高中实施课改,课程结构变化很大,由过去的单一的必修课程变为必修课程加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含5个模块,选修课程包含5个系列,16个模块。乡镇高中教师对于必修课程已觉得负担过重,难以消化,更何况又增加了选修课程的16个模块。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在选修课程中可以自主选择4个模块学习取得学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生必然会有各种不同的选择。问题是,学生选择了那么多门学科由谁教?乡镇高一科任老师一般只有两个,两个老师觉得承担不了这样超负荷的教学。另外,老师不是神人,在短短的时间里也不可能精通16个模块的教学,第一,能力有限;第二,精力有限;第三,时间有限。再说,选修课第一次在实验区铺开,没有资料可索,没有经验可谈,没有同行相助,势单力薄,要完成一两个模块的教学已经是难上加难了,更何况是面对连自己都不理解的其他模块呢。师资力量的单

薄,决定了课改成效的微茫。

三、功利主义的影响,导致家长对课改的可行性产生怀疑 一位老师说得好:“只要高考仍继续搞,那么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不能不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对于家长及学校来说,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的成绩就是对教师能力的充分肯定。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榜上有名,光耀门楣?哪一间学校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提高可信度。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乡镇中学的家长们必然对新课改产生怀疑,新课改要求教师倡导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都动起来,课堂上每天闹哄哄的,热闹非凡,家长们就会误认为教师教学不负责任,让学生放任自流;叫学生到镇上上网查找资料或者挖坡马体验与动物的交流,就会被家长误认为是教师教孩子干坏事;学生考试考砸了,实施课改的老师就会被家长骂个狗血喷头!在家长的心目中,课堂教学应教给学生知识而不能把时间放在“游戏”上,家长的不理解,势必会影响课改的顺利实施。

乡镇中学语文实施课改的几点建议

作为新生事物,语文课改的事实必然会暴露许多问题,面对重重困难,该如何应对?如果回过头走老路,那么我们就会压抑了一代人健康的个性发展。“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面对课改的绊路石,该如何搬走?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开设具有乡镇特色的课堂教学。乡镇中学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实施课改不可

能使用得上现代教学手段,因而,只能开发本地资源,灵活运用。俗话说得好:“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广大的农村,为乡镇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使用得当,将是一笔可贵的教育资源,例如《必修一·表达交流》中的“亲近自然”部分,我们可以带学生游览风景优美的农村风光,让他们在亲近自然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又如教《荷塘月色》时,可以选择有月光的晚上,让学生感受月光的美,结合自己的心情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线索。教《孔雀东南飞》时,可以播放琼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悲情,在教《包身工》时,也可以带学生到建筑工地或者工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只要我们多长几双慧眼,多注意身边的事物,多挖掘乡村的教育矿藏,课改的实施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了。

二、量体裁衣,发挥教师“刀尖子”作用

课程内容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乡镇高中的课改。特别是选修课的开设,势单力薄的乡镇高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那么教师就会被重负压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施课改?我认为重点中学的做法可以借鉴,先由教师开出菜单,然后让学生从这些菜单中选,最后综合。乡镇高一尽管只有两个语文教师,但是同样可以这样操作,先量体再裁衣,估计自己的实力能开设哪些模块,然后两位教师再分工合作,宁愿少且精,也不要多而俗,连自己都觉得糊里糊涂的模块,也拿来教学生,这样既害苦了自己又耽误了学生。可见,发挥教师的“刀尖子”作用在选修课上非常重要。

三、努力创设乐学情境,提高乡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乡镇高中的学生起点低,基础差,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无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儋州洋浦中学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面对沉闷的课堂,面对着一双双疲惫的眼睛,该怎么办?先调动情绪,可聊天、可听歌、可辩论,可表演……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轻松;接着循序渐进,开展知识竞赛,开展朗诵比赛……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再接着写写日记或读书笔记,由少到多,从悬念小说到名著,到古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海洋的无限魅力。学生由我不想学,发展到我自己要学、想学,这就是课改给学生带来的激情与活力!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劲头足了,成绩提高了,家长的脸上笑容有了,乡镇高中语文实施课改的阻力也就小了。

任何一种改革,它往往都是挑战与机遇同在,矛盾与发展共存。出现问题,该如何处理?是望而却步,还是勇往直前?只要我们的广大实验者用理性的头脑多思考,在实践中求发展,头上的浓雾总会消散净尽,我坚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中语文课改一定会阔步前进,语文素养的甘露一定会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2005年8月高中课改培训交流

第二篇:高中课改体会与困惑

高中课改体会与困惑

跨入新的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应该说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升了品质,拓展了空间,构建了平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反思三年的高中课改历程,重要的是三个方面。

一、学校坚持主动发展、自我更新。

每一次的教育变革,只有真正融入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自我需求,植根于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才能真正焕发教育改革的生命力。主动发展、自我更新是学校和教师推进课程改革的核心动力。学校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研制发展规划,对学校改革与发展进行自我设计、自主探索,形成共同的价值,努力追求学校的高品质、跨越式发展。在课改推进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改革项目进行创意设计,通过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构行动的桥梁,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课程统整,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要增强教师投入课改的激情和勇气,教育改革不是外来文化的移植,而是植根于本土教育改革的继承和发展。为此,学校创建名教师工作室,利用这一平台,一方面总结提炼优秀教师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智慧,指导一线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应降低重心,充分保障教师和研究团队拥有更多的教学民主与决策的机会和权利,激活组织智慧,教师专业团队合作水平明显提高。要努力形成责任人和合作者的新型人际关系,强化教师的团队合作共享意识,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三、学校重点关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

课程改革,课堂是根本。从学生学习情趣、教师问题情景设计、学生独立思维和主动表达、教师有效指导和化难为易、学生有效训练等方面关注常态课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优化。关注学生班级生活质量,转变班级建设方式,从班级岗位、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等方面提高班级建设能力,提升学生成长需求。加强资源的统整和开发,整体设计学校活动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发展。

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和困惑。一是学校在谋求主动发展、自我更新、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环境保护和专业服务,改革缺乏安全感。二是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与老一辈教师相比,新生代教师无论上专业能力上还是在个性素质等方面,有较大落差。在教师培养方面,不仅仅是提高专业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整体提升教师的地位和影响力。三是教育评价仍是素质教育的瓶颈。一方面是工具化、功利化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改革,为分数而教扭曲了教育理念,异化了教育行为,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评价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较为单

一、机械,难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高考改革方面,过多地关注形式的变化,而对内容、命题、阅卷方面的关注不够,我们认为,内涵的改革是关键,是核心。

第三篇:在实施新的课改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

在实施新的课改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新民小学

刘茜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改精神。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探索和困惑。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试验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感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我们去解。”在此,本人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和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我校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困惑及提出相应对策,请各位同仁赐教。

一、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困惑 困惑一:教师知识与教材有矛盾。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开放性,教材的难度看起来是降低了,但对教师的要求却高了,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内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把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教法上既要留意过程和方法,还要留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的要求使多数教师难以适应,力不从心。教师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和磨和,教师中还存在着差异性。

困惑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无实质。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许多新课改的公开课、新课改展示课、研究课,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不管这些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本来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偏偏要合作,只把其当成了课堂教学的插花去点缀,以显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表面气氛的热烈。在课堂上我们却经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规则,乱哄哄一团,“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讨论没有实质性,而流于形式。往往是学生还来不及形成完整的答案,就被教师止住而又安排下一项内容。其实是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权利,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种实际的学习效果,有违合作学习的初衷。

困惑三:盲目追求新课程的“新”,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 实施新课程中,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变来变去的手法奥妙无穷,有些教师把课堂的热闹当成了活跃,却明显忽视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这样的课,学生是兴奋快乐的,但是没有实质的效果,教师在课后还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补课,因为学生在课上并没有把握什么。困惑四:教师不敢放开手脚实施新课程

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课改深入的主要“瓶颈”。许多教师依然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惟一的标准。因为教育部关于“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的精神目前在本地区无法得到真正落实,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又“后果自负”,所以在新课改中,这些教师根本不敢放开手脚去实施新课程,仍然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为主流,即使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论所描绘的美好境界十分向往,也不敢置学生的考分于不顾,更不敢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只好应付行事。评价问题客观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进一步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一下几个问题值得去探究。

一、教学目标如何把握、定位。

现象1: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参与着、思考着,“我来、我来„„”气氛异常活跃热闹。但整节课,学生们没有动过笔,也没看过书。

现象2: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难免有牵强之感,如我们在上“两步计算式题”时,课始,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景。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着车、唱着歌行走在路上,来到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老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都是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并追问:“这些题目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其实在孩子心目中感兴趣的是新颖的情景而忽视课题的内容。

缺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具体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其它目标成了“副产品”,只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顺便”进行,这确实滞后并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从上面两个现象来看,新课堂似乎过分强调了后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整节课不动笔,怎么检测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计算课”是不是一定要创设情景才算是为达到“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后三个方面目标的凸现势必减少学生的练习时间,导致学生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削弱,忽视了传统教学的精髓,即抓好基础,当堂巩固。如何将课程目标中的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到好处地揉合在一起呢?

对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它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完成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因为后三个方面是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每一位教师对四个方面课程目标的价值认识有了上述的正确把握、定位,那么三维目标决不会顾此失彼的。

如现象1中的教师可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练习,以巩固知识技能。上计算课时,不必要课课创景引入,直接让学生尝试计算也未尝不好。如上“两步计算式题”时,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看着课题说说:“这节课我们将研究什么?”在学生明确目标后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这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效果也不错或从有关联的两题一步计算式题引入。这样的数学课“清清爽爽一条线”远比“模模糊糊一大片”要强得多。

二、主题图如何运用。

现象3:新课程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设计了富有儿童情境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主题图,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如第一册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53页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第96——97页“学校运动会”全景;第二册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图,第33页的牧羊图等等。这些主题图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大部分老师均视若珍宝、取之即用。

如我们教师在上“9加几”一课时,马上出示第96——97页的全景图,问:“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全景,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答: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有的„„)接着老师又追问:“你能根据图意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吗?”(生答:跳绳的和跑步的有几人?3+6跳远的一共有几人?1+7„„)回答了四五个同学,9加几的算式也出不来,这时老师提示:那么踢毽子和跳远的一共有几人?学生终于列出了9+7的算式,老师脸上露出了微笑。

缺憾:主题图中的情境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故事情节,许多图中还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确实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便利,老师该怎么恰当加以运用呢?是不是所有的主题图都适合学生的实际呢?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实际呢? 分析与对策:新教材中的主题图是遵循课标的理念编写的,内涵丰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教师不能成为主题图的“留声机”,而应创造性地加以使用。特别是对第一学段的孩子,我们认为必须孩子在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再来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如“9加几”中运动会全景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同桌互说的基础上再在全班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在完全理解图意之后让学生思考:“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提出的问题学生能解决的马上回答,然后重点讨论9+7怎么计算,有些问题一定难度可放在课尾解决,以获得首尾呼应的效果。

有些主题图并不一定适应学生的实际,如第一册第84页中的“交通情景图”,内容太多,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相距也较远,从中引出11——20各数的认识太繁,还不如让学生直接数全班同学的人数来得简洁。

三、如何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

现象4: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几乎每一节研究课上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一至六年级都在用。

缺憾: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欲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怎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呢?

分析与对策:我认为: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须合作,教师要选择好合作的契机,把那些思考性、开放性较强,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的问题安排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奏好三步曲:前奏:让学生明确合作的要求即干什么和怎么干,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还有必要把要求明示在黑板或屏幕上。序曲:引导合作交流前,教师必须留有“空白”,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那么小组合作时才能充分展示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合作的实效。进行曲:交流评价,组内分工,全班汇报。同时,作为任课教师要持之以恒、有条不紊地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

四、教学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现象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倡导做中学数学、玩中学数学,这样一来,时间往往就不够用了。有的教师为完成欲设的内容用了50多分钟;有的教师铃声一响就嘎然而止,上到哪里算哪里;有的教师适当延迟一两分钟,以告一段落。

缺憾:新教材在编排上给了老师调控的时间,一两节课时间不够还可以,适当挤点时间弥补。但经常这样就不行了,期末完成不成教学内容怎么办?

对策:确实,有些学习任务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但未完成部分并非一定要占用上课时间,教师要利用课外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完成。如让学生利用中午时间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遇到疑难问题请老师、家长参与等等。再者,“残缺也是一种完美”,让学生带着问题和遗憾下课,未必是一件坏事,它有时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也可将它作为下节课所探讨的问题。

大部分的学习任务在一节课中是可以完成的,时间不够的责任在于老师或学生现有状况、认知起点把握不准,或欲设活动不科学,或课堂调控能力不够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积淀知识,不断地锤炼教学技艺,使自己能和新课程超前或同步成长。

五、弱势群体如何关注。

现象6:随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不断深入,强者如鱼得水,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以彰显,越来越出色;弱者有心上进,苦于能力不够,只能成为旁观者,个别自控能力较弱者则“破罐子破摔”,你学你的,我玩我的。缺憾:新课改使强弱差别越来越大,如何关注弱势群体呢?

分析与对策: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因此,在实施大班级教学的同时,更应关注弱势群体,给他们提供学习、回答、练习的机会。同时应注重个性化学习,分层设问、分层练习。新课要开放有大气,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练习课须缜密又紧凑,变换练习形式,以“质”达“巧”。注重课外辅导,使弱势群体在原有的基础上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有收获、有困惑、有思考„„相信只要每一位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新课改一定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总之,我们希望课改不是一件花俏的外衣,更希望它是一场全新的改革,只要我们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追求教育教学真实的面貌,定能取得实质性的成功。

第四篇:初中语文课改中的困惑和问题(范文模版)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及困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到初中语文教学岗位上已有六个年头,经历了六年的风风雨雨,有收获,也有困惑,虽教学以来学生的客观成绩不错,但实质上存在有难以添补的大漏洞,阅读教学水平一直以来成为困惑我们的大问题,好比寻病医治无除病根。

一直以来,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较差,提高成绩难度很大,要改变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需要扩大阅读范围,传授阅读方法,拟定阅读计划,立足课堂教学,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努力挖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亮点。

新课程总目标中对阅读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又是学生最觉头疼的一点。阅读教学质量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难度大,这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里语文教师的困惑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冷静静地思考,认认真真地对待,绝不能固步自封,误人子弟。笔者就我校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现状,总结如下: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困惑

(一)学生的困惑:

1、遇到语文阅读题,就束手无策,不会阅读,有畏难情绪。

2、平时读得少,语感差,读不懂,害怕阅读。

3、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有话不会说,言不达意。

4、阅读得分低,享受不到阅读的喜悦,容易丧失阅读兴趣。

(二)教师的困惑:

1、没有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2、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阅读训练中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肢解语段,导致无明显训练效果。

3、忽略了文本对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失去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机--课堂。

4、阅读教学缺乏计划性,毫无体系。

5、教师自身阅读量小,或者根本不读,整体感悟能力不高。

二、新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学生视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语文老师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学会如何在文章中收取有效信息。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当然,首先书籍应该是健康的,看书时间安排应该是合理的。很多老师一看见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区别对待,死守一个原则:一律不许看。这样做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阅读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就很难推进。只有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才可能拓展学生视野,才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才有可能提高。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中外名著。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因此,对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著作、美文佳作,教师要及时推荐,以免学生不择而食,从而引领学生健康有效的进行阅读。如:

1、童话、寓言、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等。

2、诗歌散文作品:冰心《繁星春水》、鲁迅《朝花夕拾》、泰戈尔《泰戈尔诗选》等。

3、中外文学名著: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5、推荐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世界博览》等。

(二)传授阅读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语文教学只有把读、写、听、说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我认为,教师对课文的处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把课文讲懂、讲透上,而要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呢?叶圣陶先生说:“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 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必须讲究方法。他还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才能充分地获取阅读信息,也才能在课外自由而有效的阅读。

1、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1)根据作品文体特征,抓住阅读重点。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如《故乡》一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及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文章的主题。(2)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某个细节,某个动作,某种心理,或者某个贴切传神的用词,理解文章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导学生找出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时的神态、动作及语言,分析二人的不同心理和性格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比纸薄的人际关系。(3)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历史时代情况,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文章的能力。阅读文本,必然要将作者与历史、时代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文本更深的内涵。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鲁迅当年的思想状况,就不难理解文中对清国留学生的冷嘲热讽和对日本一些“爱国”青年学生的愤慨之词。

2、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基本阅读方法。精读是一种通过粗读、细读、反复读、一字一句地读,直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2)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寻找参考资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和方法。(4)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质疑并能合作解决。教师还可设疑,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解疑。(5)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教给学生圈点、批注、摘要、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方法,并加以训练。略读则是一种运用精读得来的方法,略去或绕过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略读训练时,要求学生多作粗读、泛读、跳读练习,以增强他们把握文章精目的能力。浏览是相对精读而言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都离不开浏览。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了解式浏览,即只了解其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即可;一种是涉猎式浏览,即随手翻开一份杂志、一张报纸、一本文集,从通览目录和标题中去发现自己需要的或关注或感兴趣的内容。浏览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进行,“一目十行”即可,不要逐字逐句去念。

(三)拟定阅读计划 推进教学工作在阅读教学中若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甚至根本不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就会导致阅读教学的盲目性。我们很多教师都是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中,临时给学生增加一点阅读方面的知识,更没有专门的阅读教学课。其实,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大失误。任何无计划的教学都将是失败的教学,如果没有给阅读教学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就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转变观念,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把阅读教学细化,系统化。在接手一批新生时,老师应该为学生拟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不同年级应该达到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同一年级,不同阶段也要达到相应的阅读水平。教师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个阶段都要拟定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使阅读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四)立足课堂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在教学中,不能只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课堂上,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分析优美语句,概括文章主旨,看上去井然有序,实则老套。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教材,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而应当把每一篇课文当成阅读练习,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则适当点拨,这才显示出老师导的作用,而不是主观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这才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无形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文鉴赏水平也就得到慢慢的提高。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体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是学生阅读的向导,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而不是阅读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同研讨的阵地,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分析,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情感,只有富有个性化性地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创造性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多赏识。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五)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现很多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是很多学生肆无忌惮的把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电脑上,却不喜欢读书。他们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却流于肤浅。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少有阅读习惯,如缺失家庭文化氛围、文化场所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想迅速走出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文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文化底蕴、文学修养,把自己修炼成一个书香味浓郁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从你身上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让我们一起从农村初中的阅读教学实际出发,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去努力挖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亮点,探求新教法。

第五篇:高中课改实施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高中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黄宏豪

本学期开始,普通高中课各改革正式实施,我担任高一政治课教学工作,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当然, 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

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第三、课改需要加强各市、县、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开学初的新课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和送教下乡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 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以动制静”的方法,有以下三点做法: ⒈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倡导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式形式。例如,每个单元的许多阅读课,在前面精读例文的学习后,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主讲,组织讨论解决;可以倡导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式教学形式,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模拟采访活动、辩论大赛活动,这些多向互动的教学形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人本价值。

⒉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示学生珍惜并行使问题咨询权。

⒊政治课堂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政治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研讨并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活跃了思维,更提高了“环境”意识。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样,我们老师更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2012年9月18日

下载乡镇中学高中语文课实施课改的困惑和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中学高中语文课实施课改的困惑和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农村小学课改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人属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肩负起这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胸怀每一个学生的......

    课改中中老年教师的困惑和出路

    课改中中老年教师的困惑和出路 饶爱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疑虑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教,成了现在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教学已经......

    奉贤区头桥中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

    奉贤区头桥中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期课改是一项转变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稳步实施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高中课改工作进程

    稳步实施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高中课改工作进程 ——在2011年全省课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交流201......

    中学课改探讨 高中课改要做到“五个结合”重点

    高中课改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新课改必然引发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它追求的是科学而灵活的管理措施。教师面对新课改有疑虑、焦虑是......

    课改和评价改革实施体会06.2(五篇范例)

    评价改革实施体会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文教研组教师:张骞 二00七年七月 课 改 体 会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文教研组教师:张骞 二00七年七月 小学语文课改......

    压题五十四中学高中课改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研究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Network information-s......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新课程实验的思考和建议(2011.7总结性思考)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新课程实验的思考和建议 武威第六中学 马国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构建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