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老师阅读作文中考常见虚词
中考常见虚词
1.而(ãr)
连词。
① 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② 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a.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核舟记》)b.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送..
东阳马生序》)
③ 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 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忽悠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2.夫(fú)
(1)指示代词。
可译为“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2)语气助词。
多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不必译出。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失天时者矣(《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盖(gài)
(1)连词。
① 一般放在句首,连接前一分句或句子,表示前一事情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原来”“是因为”。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② 用于句首或句中,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也许”。盖余之勤且艰苦此(《送东阳马生序》).
(2)语气词。
用于句首,引出下文,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何(hã)
(1)代词。
① 译为“什么”。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 “何用”连用,译为“怎么样”“怎样”“什么样”。欲将高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
说》)
(2)副词。
① 何必。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② 怎么能,哪里。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③ 询问时间,什么时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④ “一何”连用,译为“多么”。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5.乎(hū)
(1)介词。
① 介绍动作发生、出现的处所或范围,译为“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② 介绍动作发生的原因,译为“在”。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③ 介绍行为动作的趋向,译为“于”“至”。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为.
学》)
④ 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译为“于”“对”。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2)助词。
① 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② 表示反诘语气,译为“吗”“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③ 表示测度语气,译为“呢”。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④ 表示命令语气,译为“啊”。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⑤ 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
学》)
⑥ 指说话长出气之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乃(nǎi)
(1)连词。
可译为“于是”“这才”。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2)副词。
① 相当于“就”“才”。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② 表示出乎意料,“竟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③ 表示对事或物的判断或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胡苏(《陈涉世家》).
(3)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7.其(qí)
(1)代词。
①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他的”“她的”“它的”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b.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观潮》).
② 指示代词,如果“其”后面跟的是数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作定语。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样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2)副词。
① 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② 表示反诘,反问,可译为“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
③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为“恐怕”“大概”。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8.且(qiě)
(1)副词。
① 表动作行为将要发生,译为“将”“将要”。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② 表情态,译为“姑且”“尚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③ 表约数,译为“将近”“接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连词。
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何况”“再说”“尚且”。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
众人(《伤仲永》)
9.然(rán)
(1)指示代词。
用来指代前面所说的内容,可译为“如此”“这样”。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然足下卜之鬼也(《陈涉世家》).
(3)助词。
①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秦王怫然怒(《唐睢不辱使命》).
② 用于句尾,常与“如”“是”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译为“„„的样子”“像„„似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4)与其他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① “然后”。“然”常和“后”连用组成词组,表示承接,可译为“这样以后”“这以后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② “然则”,“然”常和“则”组成词组,表示顺承或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③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
乐(《醉翁亭记》)
10.若(ruò)
连词。
① 表假设,译为“如果”。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出师表》).
② 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至于”“至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11.所(suǒ)
助词。
①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
② “所”字与“为”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
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盲井游记》)
③ “所”字后面是“以”,构成“所以”,译为“用来„„的”。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④ “所”字后面是“以”,构成“所以”,译为“„„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12.为(wâi)
(1)介词。
① 相当于“替”“给”“向”“为了”等。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
时记趣》)
(2)连词。
表因果关系,译为“因为”,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3)语气助词。
读wãi,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13.焉(yān)
(1)代词
① 用在动词之后,相当于“之”。复到舅家问焉(《伤仲永》).
②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语气助词。
用在词尾,表陈述语气或者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3)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14.也(yě)
助词。
① 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② 表示疑问语气。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③ 表示感叹语气。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④ 用于句中,一般表示停顿,以提醒读者注意下文;或者用以舒缓语气,表达宽舒自得的心情。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15.以(yǐ)
(1)介词。
① 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问:“何以哉?”(《曹刿论战》).
② 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拿”。
a.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 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④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按照”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由”。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2)连词。
① 表目地,可译为“来”“用来”。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② 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③ 表结果,可译为“以致”。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④ 表修饰,可译为“而”,或不译。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3)副词。
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16.于(yú)
介词。
① 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对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到”“从”。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② 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也可不译。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③ 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17.与(yǔ)
(1)副词。
译为“都”“全”。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2)介词。
译为“和”“跟”。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孙权劝学》).
(3)连词。
表并列关系,译为“和”。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4)助词。
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不辱使命》).
18.则(zã)
(1)连词。
① 表承接关系。“则”连接的两个部分按时间先后发生,可译为“就”。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
游记》)
② 表假设关系。“则”连接的两个部分,如果是还没有实现的,那么两个部分之间就是假设关系,译为“那么”“就”。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行矣(《隆中对》).
③ 表因果关系。两个分句表因果关系,“则”译为“就是因为”。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
仲永》)
④ 表并列关系。表示几件事情对举,一般形成“„„则„„,„„则„„”的格式,可不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 表转折关系。“则”连接的两个部分内容不一致或者相反,可译为“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
阳马生序》)
(2)副词。
① 在句中其强调作用,可译为“就”“就是”“倒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
② 表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第二篇:2014武汉中考文言文常见虚词汇总
2014年九年级中考复习文言文常见虚词总结
胡志峰编撰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③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④人皆有之《孟子二章》⑤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⑥子墨子九距之《公输》⑦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⑧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④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⑦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⑨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二章》)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广之将兵(《李将军列传》)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①宋何罪之有?(《公输》)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菊之爱。(《爱莲说》)
4.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子鱼论战》③由是观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 子将安之(《枭逢鸠》)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②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二章》)③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②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③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既济而未成列。(《子鱼论战》)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由是则生而有不
用也(《孟子二章》)④宋无罪而攻之。《公输》⑤足肤皴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呼尔而与之。(《孟子二章》)③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④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②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后四岁(《李将军列传》)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蜀鄙二僧》)
也可译作“自己的”。如①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李将军列传》)②不若人有其宝(《人有其宝》)
(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1.表疑问,译为“难道”,如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表推测,译为“恐怕、大概”,如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士以此爱乐为用(《李将军列传》)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表动作行为的方式。)④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何以战(《曹刿论战》)②三军以利用也(《子鱼论战》)③小大之狱,必以情(《曹刿论战》)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③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④将以攻宋(《公输》)
④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⑤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⑥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或“用来”,如: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④无从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如:①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4.连词,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如:①受命以来,夙夜兴叹
(三)“以”还可作动词用(属于实词)。
1.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公输》)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可译为“率领”。①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在: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征于色,发于声(《〈孟子〉二章》)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④苟全性命于乱《出师表》⑤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记》
从: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②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对: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②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二章》)对于:①何有于二毛(《子鱼论战》)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到: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③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 .
向:①胡不见我于王(《公输》)②广时知之,故自辞于大将军《李将军列传》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4.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5、表示“被”,如:①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李将军列传》)②困于心,衡于虑《〈孟
子〉二章》
为
一、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wéi)译作“被”。如: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二、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译为“是”,如①此不为此为何若人(《公输》)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一是表动作行为。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担任”,等。如:
做:①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②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二章》)
成为:①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为屿,为坻。担任: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②臣部为前将军(《李将军列传》)称为,叫做: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结成:①广为圜阵外向(《李将军列传》)
制造: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
用,运用:①古之为军也《子鱼论战》
三、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第三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沪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H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朗读
(六)综合训练
1国际歌
* 2最后一次讲演
3周总理,你在哪里?
* 4生命的意义
5古文两篇 爱莲说
陋室铭
每周一诗
1敕勒歌
2大风歌
第二单元
默读
(六)综合训练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7我的自修生活
[法]欧仁•鲍狄埃
闻一多
柯 岩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宋]周敦颐
[唐]刘禹锡 北朝民歌 [汉]刘邦
鲁迅
唐弢
8最后一课
[法]都德 * 9我爱读书
[苏]高尔基 10卖炭翁
[宋]欧阳修 每周一诗
3出塞
[唐]王昌龄 4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第三单元
精读
(一)把握词语的含义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1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目击记 * 12城市视觉污染
程 鑫 13假如没有灰尘
周元桂 * 14诱人的海洋能源
崔金泰 15古文两篇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陨石
[宋]沈括 每周一诗
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6游子吟
[唐]孟 郊 第四单元
视听
(三)画面 16三个和尚 17小蝌蚪找妈妈 18没头脑和不高兴 19渔童
20骄傲的将军 每周一诗
7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第五单元
精读
(二)感受词语蕴含的思想感情
21老山界
陆定一 * 22丰碑
李本深 23第二次冒险
[英]狄更斯 * 24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 巍 25周亚夫军细柳
[汉]司马迁 每周一诗
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10绝句
[宋]李清照 第六单元
速读
(一)集中注意 整体认知
26皇帝的新装
[丹麦]安徒生
* 27阿维•阿斯平纳尔的闹钟
[澳大利亚]亨利•劳森 28孙悟空巧取芭蕉扇
吴承恩 * 29螳螂
徐廷华
* 30神奇的医院
蔡擎元 林雨棠 附:谈谈速读 每周一诗
1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李 白 12梅花
[宋]王安石 第七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三)寓言、民间故事的阅读
(1)谈谈寓言
附:
伊索寓言二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中国古代寓言一则
曲突徙薪
(2)谈谈民间故事
附:鲁班学艺 牛郎织女
每周一诗
13天净沙•秋思
14石灰吟
表 达
第一单元 室内景物的描写
第二单元 自然景物的描写
第三单元 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三)讲小故事
第五单元 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第六单元 自我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七单元 应用文写作
(三)记录
七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精读
(三)理解句意
(一)1词二首
菩萨蛮•大柏地
清平乐•会昌
* 2欧仁•鲍狄埃
* 3驿路梨花
* 4定义、法规六则
5教学相长
每周一诗
1鸟鸣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二单元
精读
(四)理解句意
(二)6荔枝蜜
[元]马致远
[明]于 谦 毛泽东 [苏]列宁 彭荆风 《礼记》 [唐]王维 [唐]王勃
杨朔
* 7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美]亚历克•黑尔
8小桔灯
冰心 * 9再给我十年
江涛 10大铁椎传
[清]魏禧 每周一诗
3凉州词
[唐]王翰 4绝句
[宋]僧志南
第三单元
精读
(五)理解段意
11天气陛下
* 12夏天里的沙漠奇观
13中国石拱桥
* 14假如人的体温降低两度
15河中石兽
每周一诗
5乌衣巷
6约客
第四单元
视听
(四)解说
16搏动中的上海
17花 夏振亚等
18热带风暴(台风)
19大地的奇葩
20曾侯乙编钟
每周一诗
7墨梅
8新竹
第五单元
精读
(六)把握中心
21一面
* 22柔弱的人
23社戏
* 24离别的礼物
25扁鹊见蔡桓公
每周一诗
9题都城南庄
10滁州西涧
第六单元
速读
(二)控制视线 加快速度
26在烈日和暴雨下
27爱心
--一则《征母启事》刊登之后
28智取生辰纲
29上海地铁
[苏]伊林 苏政厚
茅以升 吉星
[清]纪昀 [唐]刘禹锡 [宋]赵师秀
潘祖奇
徐志义
殷培义
章剑平
[元]王冕
[清]郑燮
阿累
[俄]契诃夫
鲁迅
[美]弗•达尔
韩非
[唐]崔护
[唐]韦应物
老舍 张厚东
施耐庵
朱玉琪
30电脑的多种功能
钱伟长 每周一诗
1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12秋夕
[唐]杜牧 第七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四)人物传记的阅读 人物传记的阅读 附录:
鲁迅自传
鲁迅 祖冲之
一个伟大的女性--海伦•凯勒 每周一诗
13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14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表 达
第一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一)第二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二)第三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三)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四)交谈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二)句子的修改 第六单元 用二三事写一个人
(二)第七单元 应用文写作
(四)启事
八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1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
邓小平* 2鞠躬尽瘁
3革命烈士诗抄五首
* 4一块烫石头
[苏联]盖达尔 5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 6去私
《吕氏春秋》 每周一诗
1长歌行
《乐府诗词》 2山居秋暝
王维
3回乡偶书
贺知章 第二单元
速读
(三)综合训练
7“诺曼底”号遇难记
[法]雨果 * 8居里夫人
王通讯 * 9香港海洋公园
庄之明 * 10人民广场地下变电站
梁坚 1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每周一诗
4山中杂诗
吴均
5生查子
朱淑真 6题画梅
李方膺 第三单元
质疑
(一)词与句
12白杨礼赞
茅盾 * 13林中之冬
周繁恺 14滹沱河和我 牛汉
* 15浮冰上
哈夫•B•卡威 16小石潭记
柳宗元 * 17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每周一诗
7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9观猎
王维 第四单元
视听
(五)画面的组合
18雾都孤儿
[英]狄更斯 19毛泽东的故事
附:画面的组合和效果
每周一诗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11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第五单元
质疑
(二)段与篇
20故乡
鲁迅
21我的叔叔于勒
[法]莫泊桑 * 22死海不死
* 23食物从何处来
24核舟记
* 25口技
魏学洢 每周一诗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13游山西村
陆游 14竹石
郑燮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五)科普读物的阅读 怎样阅读科普读物 附录:
动物尾巴的功能
华惠伦 生物的“睡眠”
林续中 蛇的药用
劳伯勋 花粉
文侣
高速火车
[美]桑德拉•伯顿 迈克尔•特马雷斯特 活板
沈括 每周一诗
15元日
王安石
16赠范晔
陆凯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中的说明 第二单元 怎样说明事物 第三单元 记叙中的抒情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五)介绍 第六单元 合理的联想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五)公约和守则
八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质疑
(三)综合训练
1一件小事
* 2小巷深处
3盲厨师
* 4冰心有萧乾
5黄生借书说
* 6愚公移山
每周一诗
1城东早春
2芙蓉楼送别辛渐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第二单元
比较阅读
(一)立意与选材
* 7我的报童梦
8背影
* 9父亲
10父子情
11短诗两首
七步诗
反七步诗
12捕蛇者说
每周一诗
4社日
5对酒
6四时田园杂兴
第三单元
比较阅读
(二)表现手法
13范进中举
14送考
* 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6茶花赋
17桃花源记
鲁迅 林莉
[苏]巴乌斯托夫斯基 竹林
袁枚 《列子》 杨巨源 王昌龄 辛弃疾
[美]威廉•亨德利克斯 朱自清
鲁彦
舒乙 曹植 郭沫若
柳宗元
王驾
秋瑾
范成大
吴敬梓
丰子恺
贾祖璋
杨朔
陶渊明
* 18桃花源诗
陶渊明 每周一诗
7望江南
温庭筠 8旅夜书怀
杜甫 9蒹葭(节选)
《诗经》 第四单元
视听
(六)区别类别 把握特点 19周恩来(记录片)20周恩来(故事片)每周一诗
10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11渔歌子
张志和 第五单元 比较阅读
(三)综合训练
21藤野先生
鲁迅 * 22团圆
柯灵 23晋祠
梁衡 * 24黄山小记
菡子 25曹刿论战
《左传》 * 26子鱼论战
《左传》 每周一诗
12虞美人
李煜 13浣溪沙
晏殊 14夜雨寄北
李商隐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六)思想修养读物的阅读 怎样阅读思想修养读物 附录:
孩子们给巴金的信 江苏省无锡县钱桥中心小学 给孩子们的信
巴金 理想的阶梯
陈群 兴趣,成才的第一步
梁珊 从“试试看”起步
储瑞耕 朱子家训(节选)
朱柏庐 每周一诗
15如梦令
李清照 16西江月
辛弃疾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中的议论 第二单元 就一件事发表议论 第三单元 这样写读后感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六)答问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三)层次要清楚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六)协议书
九年级第一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诗歌的阅读
1诗词两首
毛泽东 七律•长征
沁园春•雪
2诗两首
艾青 给乌兰诺娃
跳水
* 3问好
柯蓝 4有的人
臧克家 * 5我思念北京
闻捷
* 6为什么灯灭了
[印度]泰戈尔 7古代诗歌三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小重山
岳飞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每周一诗
1池州翠微亭
岳飞 2别云间
夏完淳 3焚书坑
章碣 第二单元 杂文的阅读
8论雷峰塔的倒掉
鲁迅 * 9谈骨气
吴晗 10事事关心
马南村 * 11北人南人杂议
芥子 12奕喻
钱大昕 * 13日喻
苏轼 每周一诗
4渔家傲
范仲淹 5小车行
陈子龙 6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第三单元 报告文学的阅读
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陈祖芬 * 15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16向中国人脱帽
钟丽思 * 17三个太阳
黄传会
* 18新生命的诞生
[苏]吉洪诺夫 每周一诗
7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8行宫
元稹 9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第四单元 视听
(七)全面感受 初学赏析
19十六岁的花季
张弘 富敏 每周一诗
10黄鹤楼
崔颢
11泊秦淮
杜牧
第五单元 小说的阅读
20孔乙己
鲁迅
21下棋
南凯
* 22捡
陆健
23竞选州长
[美]马克吐温
24葫芦僧判葫芦案
曹雪芹
* 25干将莫邪
干宝
每周一诗
12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13论诗
赵翼
14论诗
赵翼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七)序、跋的阅读
谈谈序、跋的阅读
《家》后记
巴金
《母亲的话》序
叶圣陶
《儒林外史》序
惺园退士
《唐诗三百首》序
蘅塘退士
*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每周一诗
15南浦
王安石
16山园小梅
林逋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类文章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二单元 看图作文
第三单元 怎样写书评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七)演讲
第五单元 怎样写计划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七)广告
九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散文的阅读
1挥手之间
方纪
* 2蓬莱抒怀
峻青
3听潮
鲁彦
* 4腊梅
余秋雨
5墨池记
曾巩
每周一诗
1夜月
刘平方
2赤壁
杜牧
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第二单元 剧本的阅读
6陈毅夜访(《陈毅市长》选场)
沙叶新 * 7江姐(第七场)
阎肃 * 8打渔杀家(第四场)
* 9放下你的鞭子
每周一诗
4观沧海
曹操 5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6潍上与友人别
郑谷 第三单元 综合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
10战争中的小插曲
未央 * 11心中有明天
刘琦 * 12我家的木头与石头
陈祖芬
13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苏联]巴甫洛夫 * 14短文两篇
养成好习惯
梁实秋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叶圣陶 * 15人类的语言
吕叔湘 每周一诗
7题菊花
黄巢 8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9子夜吴歌
李白 第四单元 视听
(八)综合理解 学会赏析 16凤凰琴
17音乐之声 每周一诗
10武陵春
李清照 11咏煤炭
于谦 第五单元 综合训练
(二)文言文阅读
18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 19陌上桑
20出师表
诸葛亮 21岳阳楼记
范仲淹 * 22登泰山记
姚鼐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24诗话两则
诗词改字
洪迈 推敲
胡仔 每周一诗
12题画
沈周 1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14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黄庭坚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八)长篇小说的阅读 25谈谈长篇小说的阅读
26三顾茅庐(《三国演义》节选)
罗贯中
27子夜(节选)茅盾
28石湖晨雾(《冬天里的春天》节选)
李国文
29角斗场上(《斯巴达克思》节选)
[意大利]乔万尼奥里
30执行死刑(《牛虻》节选)
[英]伏尼契
每周一诗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16过零丁洋
文天祥
表 达
第一单元 审题与立意
第二单元 给材料作文
第三单元 怎样写调查报告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八)即兴发言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四)中心意思要明确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八)小结
附录
简化字总表
六--九年级阅读能力训练目标与内容
语法总表
(沪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S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石壕吏
杜 甫
二 卖炭翁
白居易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老马
臧克家
一句话
闻一多
读读背背
赤日炎炎似火烧
《水浒传》
伤田家
聂夷中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平民总统孙中山
马庚存
四 伞包和豆角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雪下大了
丁 浪
人民公仆孔繁森
读读背背
善为国者
刘 向
衙斋卧听萧萧竹
郑 燮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牛郎织女
六 渔夫的故事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孟姜女
日月潭
读读背背
山坡羊•潼关怀古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松鼠
八 蝎子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螳螂
有趣的动物
读读背背
正午牡丹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背影
十 佛罗伦萨小抄写员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示儿女
挨揍
读读背背
游子吟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批评和自我批评
十二 古文两篇
扁鹊见蔡桓公
周处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说'小' 林默涵
寓言二则
啄木鸟与树
鹰和鼹鼠
读读背背
张养浩 [法]布丰 贾祖璋 徐廷华 学 淳 沈 括
朱自清
[意]亚米契斯
陈 毅 张永亮 孟 郊
毛泽东 韩 非 刘义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语录四则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十四 童区寄传
柳宗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吴承恩
大铁椎传
魏 禧
读读背背
'君子成人之美'等语录四则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从生活中积累表达材料
二 叙事要有中心
三 变换顺序叙述一件事
四 介绍事物要抓住特点
五 详细地说和简略地说
六 就一件事谈谈看法
七 会听会记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七年级第二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 巍
二 南京
[日]大庭美萘子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歌词二首
游击队歌
贺绿汀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凯 丰
马玉祥同大学生的对话
读读背背
题临安邸
林 升
示儿
陆 游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上海的几处景观
小 蓓
四 飞虹凌波话大桥
孙 悦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昂然屹立的东方明珠塔
李亚力
上海小传
顾荣舫 读读背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谈骨气
吴 晗 六 责任
廖烈东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漫谈'人格' 黄 彦
方志敏正气凛然
读读背背
齐大饥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愚公移山
八 狼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黔之驴
知人不易
读读背背
竹石
善积者昌,恶积者丧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说梦
十 人体内的'夜班'工作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生命之水
智慧之花
读读背背
贾生 李商隐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社戏
十二 月迹
[扩展阅读] 读读背背
三颗枸杞豆
梦痕
读读背背
敕勒歌
《礼记》
《 列子》
蒲松龄
柳宗元 《吕氏春秋》 郑 燮 《三国志》 傅连暲 陈 良 李宗浩 杨 锋 鲁 迅 贾平凹 程 海 丰子恺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论语》
十四 小人无朋
欧阳修
读读想想
交友之道
潘益大
名人论友谊
读读背背
芙蓉楼送别辛渐
王昌龄
赠汪伦
李 白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叙述中的'我'和'他'
二 说明一个操作过程
三 发表意见要有事实根据
四 学编小故事
五 列个提纲好
六 写静态和写动态
七 文章语句的修改(上)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八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白杨礼赞
茅 盾 二 啊,圆明园
王恩宇 [扩展与阅读] 读读想想
祖国,你早
木 青 根
梅绍静 读读背背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 适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奇特的激光
四 红高粱
宛常珍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一束激情的信札
王惠林 生物的'睡眠'
林续中 读读背背
咏柳
贺知章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核舟记
魏学洢 六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美丽的苏州园林
凤 章 晋祠
梁 衡 读读背背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挑战者'号追思
八 发问的精神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弄斧必到班门'
读读背背
知之,不若行之
论诗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十 藤野先生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旋律之魂
——记作曲家施光南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怀念叶圣陶先生
读读背背
出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木兰诗
十二 最后一课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冯婉贞
陶四指
读读背背
自题小像
诗二首(选一)
郝铭鉴
启 凡
盛祖宏
绍燕祥
《荀子》
赵 翼
如 一
鲁 迅
杨匡满 肖复兴 王昌龄 陆 游 《乐府诗集》 都 德 胡永其 鲁 迅
吉鸿昌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十四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爱莲说
周敦颐
陋室铭
刘禹锡
读读背背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小松
杜荀鹤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选择有意义的议题
二 根据需要选用说明方法
三 用名言警句来说理
四 即事说理 有感而发
五 写一件事和写二三件事
六 把理由说得充分些
七 材料的提炼和组合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八年级第二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二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秋天小树林
刘益善
秋魂
刘增山
读读背背
江雪
柳宗元
秋思
张 籍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秦俑漫笔
和 谷
四 拜谒史公祠
顾传菁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在长城上
叶君健
感受七盘关
石 英
读读背背
题西林壁
苏 轼 忆江南
白居易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长江
彭晓 汪洋 六 '第一生产力的实现者'--新疆农科院兴农缩写
祝 谦
[扩展阅读] 读读背背
陕北有煤海
世界第一名记者登上太空
读读背背
戏为六绝句(其二)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最先与最后
八 这是在前进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做不馁的'竞技者'
不断把人生的横杆升高
读读背背
游山西村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小石潭记
十 登泰山记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乌蓬摇梦到春江
大明湖
读读背背
宿建德江
中秋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学问之趣味
十二 学问与趣味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孔子论学(五则)
论求知
读读背背
观书有感
冯森龄
杜 甫
鲁 迅
高 奢
何慧英
蔡惠福
陆 游
柳宗元
姚 鼐
叶文玲
刘 鄂 孟浩然
文徵明 梁启超 梁实秋(英)培根 朱熹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尊严
栖 云
十四 我的叔叔于勒
(法)莫泊桑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生死抉择
喊 雷
离别的礼物
(美)弗•达尔
读读背背
七步诗
曹 植
忆江上吴处士
贾 岛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托物言志
二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三 用对照的方法叙事写景
四 用正反对比的事例说理
五 文章语句的修改(中)
六 恰当地选用表达方式
七 用对照方法写人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九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唐诗二首
春望
杜 甫
古从军行
李 颀
二 宋词二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武陵春
李清照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唐诗赏析两篇
迟乃义
山居杂诗六首(其一)
元好问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 梁 衡
四 光之香
林清玄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延河,静静地流
剑 钊
放下你的斧子
顾 骧
读读背背
山居秋暝
王 维 望天门山
李 白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孔乙己
鲁 迅 六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画马不独画马皮
林士良--《范进中举》赏析
王子安
卢正言 读读背背
登科后
孟 郊 南国十三首(其六)
李 贺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精神手杖
赖文毅 八 美哉!大勇者
史继中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享受崇高
王义堂 论民族节气
李 乔 读读背背
绝句
方志敏 在解放军医院透视戏占
谢觉哉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在萧红墓前的讲演
郭沫若
十一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讲话 董建华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赵泽华 胡大庆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 拉 读读背背
望岳
杜 甫 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死海不死
十二 蛇岛
黄沭朋 [扩展阅读] 把水库建到地下去
罗祖德 沈林福 珍贵的水
徐廷华
读读背背
学习和工作的意义
爱因斯坦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十四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黄生借书说
袁 牧 马说
韩 愈 读读背背
答客诮
鲁 迅 对酒
秋 瑾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留心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得到启示 二 学写微型调查报告 三 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四 向人推荐好书好文章 五 文章语句的修改(下)六 写出一点新意来
九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一 落花枝头
谢大光 二 祈求
林敬钧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麻雀
屠格涅夫 藤思
陈永昊 读读背背
鹰
高 越 苔
袁 枚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一条丝裙的故事
贝蒂•B•杨斯 四 小丑的眼泪
约•马•齐默尔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友好的报答
格雷夫斯 考恩在海边
阿•茨威格 读读背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又呈吴郎
杜 甫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曹刿论战
《王传》 六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田忌赛马
司马迁 河中石兽
纪 昀
读读背背
韩冬郎(二首之一)
琴诗 苏 轼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创造宣言
八 师法自然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怎样成为天才
核弹专家谈罚点球的秘诀
读读背背
元日 王安石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榆木疙瘩
十 爱儿之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三十六号
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
读读背背
杨柳枝词
〈〈孟子〉〉语录一则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周公接诫子
十二 出师表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勤训
乞不用赃吏
读读背背
和柳亚子先生
赠刘景文
复读与运用
李商隐
陶行知 沈致远 党海山 刘学民 俞华生 赖显生 集体改编 刘禹锡
韩 婴 诸葛亮 李文炤 包 拯
毛泽东 苏 轼
《孟子》
表达
一 情节安排得巧一些
二 展开联想,活跃思路
三 改写和扩展
四 问几个为什么,使议论深入
五 学写小结
附:语法知识复习要点
注:'扩展阅读'中的文章由学生课外自学。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且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何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焉
①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代词。相当于“之”。如: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③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问代词。什么。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
⑥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如:于我心有戚戚焉。
与
①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第四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之〗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你(们)”。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桃花源记》)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童趣》)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一)介词
1.表(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兼词,相当于“于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1.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例句略。
第五篇:18个常见文言虚词教案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 ér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hé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hū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例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例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例: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例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比)吾。例②:吾尝疑乎(于)是。例③:叫嚣乎东西。
3.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
四、乃nǎi
1.副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例: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例①:今君乃亡赵走燕。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例①:臣乃敢上璧。例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表示出乎意外,可译为“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例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例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却”、“于是”等。例①: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例②: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都,美男子;狂且,狂行愚拙之人)。例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五、其qí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 括复数)。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例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大概。)例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例③: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例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例⑤: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3.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表假设。)例②: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例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或反诘:难道。)
六、且qiě
1.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例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例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例③:河水清且涟漪。例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
(2)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例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例②: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例①:不出,火且尽。例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例③且暂还家去。
七、若ruò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①:若毒之乎?(你)例②:更若役,复若赋„„(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①: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2.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2.复音虚词。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①:若夫霪雨霏霏。例②:至若春和景明。
八、所suǒ
1.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例①: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例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例③: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例: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例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示原因。)例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手段或凭借。)
九、为wèi
(1)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①: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例②:公为我献之。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例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①: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例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6)表示被动。读阳平声wéi,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例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例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2.助词。读阳平声wé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十、焉yān
1.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例:于是余有叹焉。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3)在词或短语后,起附加作用,相当于“然”。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2.代词。
(1)相当于人称代词“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焉足道邪!3.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是”。例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例②:青麻头伏焉
(2)相当于“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十一、也yě
1.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判断。例①: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例②:环滁皆山也
(2)表肯定。例: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在有否定词的句子中,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3)表疑问。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4)表感叹。“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例①: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例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5)表商量。可译为“吧”。例:吾其还也。
2.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例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例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十二、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①: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例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例③:问:“何以战?”例④:余船以次俱进。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例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例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2.连词。
(1)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承接,可译为“而”或省去。例: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表目的,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①:作《师说》以贻之。例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4)表因果,可译为“因为”。例: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表修饰,可译为“而”,或省去。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6)表结果,可译为“以致”。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动词。可译为“认为,以为”、“用”、“行”等。例①: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例②: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十三、因yīn
1.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凭借、对象、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①: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例②:变法者因时而化。例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例④: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例⑤: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2.连词。
表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①:因拔刀斫前奏案。例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十四、于yú
1.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①: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例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例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例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例⑤: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到。)例⑥: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从、自。)例⑦: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同。)例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例⑨: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给。)(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例①:良曰:“长于臣。”例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例③: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例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十五、与yú
1.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例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可以知之矣。例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介词,表示相关,可译为“和”、“跟”、“同”。例①:客从外来,与坐谈。例②:陈胜少时,尝与人佣耕。(另一说,“与”为介词,当“为”、“替”解。)
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例①:“管仲非仁者与?”例②:无乃尔是过与?
4.用于句中,无意。例:是盟也,其与几何?
5.动词。可译为“给予”、“授予”、“结交”、“参加”等。例①:与斗卮酒。例②:不欺其与。例③:蹇叔之子与(yù)师。
十六、则zé
1.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例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例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表假设,相当于“假使”、“如果”或“那么”、“就”。例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例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表并列,可译为“就”,或不译。例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例②:入则孝,出则悌。
(4)表转折、让步,可译为“可是”、“却”,或译为“虽然”、“倒是”。例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例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例②: 非死则徙尔。
十七、者zhě
1.助词。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例①: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例②: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
(2)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例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例②: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3)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十八、之zhī
1.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例①: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例②:鞣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例③: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例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例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①:顷之,烟炎张天。例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