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联校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10:5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联校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联校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第一篇: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联校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联校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五月,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研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我谨代表三实小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

今天,是我校语文教研组结合省级课题开展的一次校本研讨活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远程教育与小学语文阅读数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远程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呢?

下面就由我校的两位语文老师围绕这个研究主题给大家上研讨课。

第一节是由高年级组赵玲芳老师执教的《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第二节是由低年级组陈娜老师执教的《她是我的朋友》

下面进行观课

两节课已展示完毕,现在是课间操时间,请大家稍作休息,第三节课10:

10到对面行政会议室进行后面的活动议程。

下面继续我们的活动议程:有请我们的罗淑华校长讲话。

刚才两位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研讨课。我提议大家用掌声对两位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

下面有请两位上课老师就自己执教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说课。

为了让与会代表对本次研讨活动主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由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庄永桃老师作主题发言。

听了两位老师的说课和主题发言,在坐各位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就进入评课互动环节,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

这样吧,我们学校的老师先抛砖引玉。

由于时间关系,我校老师下去再进行探讨交流。

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我们会议的代表都是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里手。希望各位能就自己的观课谈谈感受!为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正如熊家岩学校的田校长所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整合利用远程资源时要做到“适当、适量、适时、适用”。要做到这点确实很不容易,而且如何把握和处理文本、人本和资源整合的“尺度”,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校教师们的困惑。

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在座的州市两位专家俞主任、冉主任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指导。大家欢迎!

感谢专家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启示,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我校校本教研朝着纵深发展。最后,由我校省级课题负责人刘主任进行简单小结。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时常感叹:如今的课越来越不会上,越来越不能上了。我想只要老师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定能达成。“课本不是学生的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才是学生的课本”。这一“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将转化成为我校老师们的自觉行为。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校语文组全体老师!

谢谢大家!各位校长、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市矿教育办西石门铁矿学校召开全市“自能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观摩小学语文、艺术2节课堂教学,总结推广西石门铁矿学校“自能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成果;二是观摩2个说课、议课活动,学习该校多视角说课、观课、议课的校本教研经验;三是部署邯郸市中小学学科建设展示月活动,全面启动我市活动计划。

参加今天会议有各乡(镇、矿)教育办、直属小学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两名学科骨干教师,共计120人,市教育局领导

在百忙中光临现场指导,会上野书记 将作重要讲话。现在会议按议程进行。

会议进行第一项:

观摩小学语文、艺术课堂教学。

………

会议进行第二项:

观摩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教研组说课、议课活动。

………

刚才,我们观摩了西石门铁矿学校陈学凤老师执教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郭丽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艺术两节课,并观摩了围绕这两节课教研组开展的多视角说课、议课活动,首先,对两名作课教师以及全体学科教研组成员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

请西石门铁矿学校校长崔运生同志作经验介绍。

………

会议进行第四项:

请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野庆文同志作重要讲话。

………

刚才,崔校长认真总结学校了开展“自能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的情况,西石门铁矿学校立足本校实际,以“自能高效课堂”课题研究为重点,以多视角说课、观课、议课为途径,不断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好奇心、兴趣爱好得到发展,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初步形成,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他们的经验,既彰显了新思想,又显示了新举措,为我们今后的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拓展了新的视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每一所思考和学习。

野书记站在全市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我市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面临新问题,认真论证了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明确揭示了高效课堂的内涵和具体特点,同时,就深化校本教研多视角“说课、观课和议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为今后的开展实施高效课堂,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理清了思路,提出了措施,坚定了信心。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重要意义,切实制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树立鲜明的课堂教学理念,构建“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从而为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小学联校教研活动总结

小学联校教研活动总结

2010年10月—11月,围绕市教育局布置的“教学质量月”活动,龙湾小学组织开展了以主校区为核心,三个分校区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学区和学校的精心部署下,无论是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场地布置,还是做课教师的选拔、教学内容的选定,都进行了周密的策划、细致的安排,使本次活动有序、高效、如期进行。

一、提出联校教研的背景

联校教研工作是为有效地解决三个校区因学校规模小、研究条件差、骨干教师少、平行班级无、独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较困难,缺少教研氛围等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学校强弱联手、学科优势互补、地域相对集中的一种教研模式。

二、联校教研开展活动情况

我们这次联校教研活动经过精心策划,每次活动都预先确定研讨课题,指定授课教师和课题中心发言人,并请上级教研部门专家来现场指导。

1、精选研讨课题

在研讨课题的选取上我们摒弃了过去的一些常规课题,针对老师们平时认为有一定困惑,不好教的课型进行研究。如,语文学科我们确定了“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专题和“低年级识字和写字”专题,这是平时大家搞优质课比武时都回避的课型,大家平时出去观摩学习时也很少看到的课型,所以大家困惑也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多。

2、慎选授课教师,这次联校教研活动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我们做到了年轻教师和年老教师相结合,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相结合,男教师和女教师相结合。过去我们开展教研活动,骨干教师上台表演多,女教师上台表演多,年轻教师上台表演多,这次我们要求所有确定的课要自然生成,不能搞预演,让更多过去没有机会表演的普通教师来执教,这样就为新人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专家引领到位

为了使教研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每次研讨活动都明确了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在活动前广泛收集身边教师的一些经验,还有通过网络收集一些其他教师的经验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课题进行阐述。同时我们专门请来了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和数学教研员来听评课,并针对研究主题做专题报告,同时现场解答一些我们教师的困惑,进一步提高了联校教研的实效。

三、联校教研活动凸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执教老师准备充分,上课效果好。

8位老师为上好研讨课做了大量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制做课件,通过努力将风格不一的课呈现给大家。单松老师通过实物教具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杨柳老师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课件运用熟练,被老师们誉为——“时尚”;竺场小学的左继松老师作为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上课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准确,教学功底扎实,被大家赞为——“实用”;龙湾小学刘道慧老师灵活机动的课堂调控能力等展示了深厚的教学基本功,被大家誉为“鲜活”等。总之,几位老师的课显示了教师在教学方面新的探索、创新。

2、“高效”这一目标达成度较高。

本次活动着重突出了“打造高效课堂”这一主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是教师“教”的高效和学生“学”的高效的完美结合。而教师“教”的高效应成为整个活动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充分引导,学生的学往往会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其中,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们教的扎实了,摆脱了以往课堂教学的“花架子”,难点内容得到了突破,讲练有机结合,激励机制能够不断灵活应用,这些都保障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了真正的高效教学。

3、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以往的课堂,教师们往往刻意地去展现新教法,显得不够自然,而今,教师在无意中却使新理念教学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展现。

①、所有教师都把课堂的探究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了点拔和引导的作用,我想,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深刻的印象必将伴其一生。

②、高效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习的最高效的方式。在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必然;在问题的探讨、经验的交流和成果的相互订正中合作学习成为现实;比如沱口小学关艳艳老师的口语交际课《续编狐假虎威的故事》;张卫萍老师在拼音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编儿歌的设计大胆而有新意。这些无不展现着“高效学习方式”的培养。

③、教材的“生活化”成为现实。几节课,教师们都为学生创造了易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生活化的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经验基础。

四、联校教研活动的收获

1、研究的气氛达到空前的高涨,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参加本次“联校教研”活动的老师约80多人次,共开课8节。我们要求三校授课教师要集体备课,根据专题确定授课内容,按照正常进度分别讲授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坚决做到不提前熟悉学生,不排演,真正向大家奉献原汁原味的常规课。这无疑是对各校做课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他们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本次活动所开的8节课,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不同反响,教学设计新颖,思路清晰,学生参与面广,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做到有机结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听课结束后,研讨时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学术交流与观点交锋。研究的气氛达到空前的高涨,有些教师很有学术头脑,很有思想,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专业素质在逐步提升„„

2、一些教师脱颖而出,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经常参加活动,提高了教师们的综合素质,使得一些教师成长很快,脱颖而出。同时大家也在活动中发现了一些曾经默默无闻而在某方面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如竺场小学的黄发枝老师在联校教研的经验交流会上,发言精彩而有见解,而沱口小学的徐超平老师也在第四次联片教研活动中在教学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而执教体育研讨课的柴松老师则受到教研室何教研的好评。通过联校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不仅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发挥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不仅让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并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大家能够享受教研!

3、促进了一些好的工作作风在各校之间的传递。

如腰河小学教师的不留情面、一针见血的评课方法,让沱口小学的教师深为赞叹;而竺场小学教师的好学上进也让其他小学的教师深感佩服,这样在对比中好的工作作风在各校之间传递。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开阔了年长教师的视野。

总之,本次“联校教研”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我们也从中真正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应该是: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新课程背景之下,如果我们的教学研究能够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真正做到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就一定能极大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各位老师上午好!刚才我们共同观摩了翟杰老师执教的《梅花魂》,下面请翟老师就本节课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一下教后反思。

翟杰:(略)

老师们,今天我们语文教研组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专题,以翟杰老师执教的《梅花魂》为依托,进行专题的研讨。首先,感谢翟杰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课例。刚才翟杰老师已经介绍了他这节课的设计意图,以及对讲课过程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落实情况作了简短的自我评价。

那么,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认为翟杰老师这节课是否体现我们提倡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谁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荣:我先来说吧,翟杰老师的这节课,从题目入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强调了“梅”的笔顺,“魂”字的结构、笔画倾斜度等。„„

芳:(略)„„

宇:(略)„„

主持人:对,翟杰老师这节课在体现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方面做的非常好,王老师和谢宇老师结合教学实践谈论了自己在培养学生书写习惯方面的做法和收获,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时刻严格要求学生写好每一个字,写好每一个笔画,才能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层面的,特别是进入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品读课文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哪位老师能从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

朴:是啊!(品词析句的习惯)„„

杰:(略)„„

宇:„„

主持人:是的,翟杰老师的课例中“培养品词析句的习惯”体现的非常突出,既引领孩子们去品读课文,又创造了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深入思考。小学生阅读大多是追求情趣,追求情节,有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通病。要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就必须做到精读,要一边读、一边思考,深入透彻地阅读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布置阅读时首先要布置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重点,培养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做到眼到、心到。再指导他们理解一些精彩的字、词、句、段,和学生一起回味其中的妙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这样学生精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哪位老师还能从另一个角度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芳:注重积累的习惯„„

朴:课外积累„„ 荣:典范语言的运用与积累

主持人:说的真好,学生积累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积累、乐于积累,并学会表达。对倾听、表达这个习惯的养成哪位老师有话说啊?

宇:翟杰老师这一节课始终以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以期待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指导学生养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的习惯„„

杰:学会评价„„

主持人:说得对,“善于听,善于表达”也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习惯。

纵观翟老师这节课,板块发明,层层推进,形式多元,注重了学习习惯的训练。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读贯穿课的始终,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表达,读中升华。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很好的体现了我们的校本科研,培养了学生的读书习惯。翟老师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优点和长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许多观点不能尽情阐述了,以后我们还可以再交流。通过今天的研讨,我们基本明确了语文课应多采用合宜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多层面地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理性的思考我们都有了,我们都知道应该怎么做,可真正实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指导学生订好学习计划,督促学生在学习时要专时专用、讲求效益。指导学生多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

另外,我们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做到多钻研教材,多阅览群书,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书读多了,积累丰厚了,才会即时正确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参加我们今天会议的各位代表都是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里手,我们非常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声音!

今天的研讨就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六、教研主任总结

我们一起交流着,分享着,快乐着,进步着。。。每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我们的收获,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我们新的思考,每次教研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希望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教研活动走得更加实在,更加恒

久。。

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活动时间 :2009年10月15日 活动地点:学校小会议室

参加人: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成员:万田丰、吕玲凤、孙容清、梁翠玲、严芹 活动内容: 集体备课----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活动过程:

主持人:今天我们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在这里共同研究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单元的教材,并就“认识千克”这一课时的教学进行集体备课,同时一起探讨一下在本单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请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教学设想。

一、介绍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元编排特点和单元“评价目标”-------发言人:吕玲凤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第29页照片中有两袋形状和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左边的台秤上没有放东西,秤面的针指向“0”;右边的台秤上有1袋红枣,秤面的针指向“1”。两幅图连起来看,这袋红枣重1千克。这是教材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

第二,让学生体会1千克。教学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因此,教材要求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几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是新课程加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

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觉——1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从而感到1克是很轻的。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教材通过图示告诉学生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还通过“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直尺比1克重”凸现 1克。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 1千克=1000克。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第36页第4题里1个大面包重190克,4个小面包每个重70克,求这5个面包一共重多少克;第5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食品相差多少克。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了有关物重的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

5以千克为内容安排实践活动。第38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称1千克水果或蔬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其中苹果、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的水果或蔬菜,几乎各地都能看到。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这一段教材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第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大约重23千克”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进行称体重和比体重活动。

二、“认识千克”课时教材认识及教学建议---------发言人:梁翠玲

《认识千克》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特别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等表面特征,而对于本质性的质量大小关注较少。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感知轻重。通过进行“背人”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入知识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应事先准备学生熟悉的物体:两袋盐、1千克苹果、1千克冬枣等。让学生掂一掂,感受物体的轻重。2.实践体验,建立概念。拿出实物,让学生认识台秤并亲手操作,称一称身边的水果1千克大约有几个,并通过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质量概念。3.回归生活。布置回家作业:先估计家中那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再实际称一称;并和家长去超市看看那些物品是以千克作单位。本节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活动起来,增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另外组织学生课堂活动,注意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认识克”课时教材认识及教学建议--------发言人:严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中学习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克已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克的相关知识,我觉得教学中应注意一些问题,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

1、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设计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抛弃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课堂实践的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内容引入时,要选择了向学生展示超市中各种物品的标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这样学起来就很轻松了。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分组自己动手去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一下单调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教具直观、形象 在课堂上要选择农村孩子最常见的东西作为教具。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实践活动---称一称”教材认识及建议--------发言人:万田丰

“实践活动—称一称”课前要作一个学生认知方面的调查,对于“称重”这个知识点,学生具备了一些生活经验,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识杆秤、电子秤、人体称,盘秤,会识别盘秤上物品的“斤数”或“两数”,可是对于“千克”和“克”这两个计量单位的认识几乎为零。因此,基于此点,在设计本教学时,要采用“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课前可以要求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把小弹簧秤,各种物品,并向家长说明孩子实践操作活动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要重视“称、掂、估”三活动,以此加深感受。

在“千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要让小组内反复称一称、掂一掂,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质量。

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学生手中的小弹簧秤无法称出1克,小组没有天平,这个时候可以由教师来演示称一克的物品:2分硬币,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这一点比感受1千克的质量更困难。

教学中的注意点:由于学生所带的弹簧秤五花八门,单位、刻度各异,教师可能无法统一讲解怎样读数,造成读数的困难,教师需要花较多时间到小组里指导,同时在活动中学生沉迷于自己的活动,结果有可能造成“单位换算”这一环节不够时间。另外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用克做单位的物品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这一点是比较难做到的,可以改为例举学具盒里的哪些物品和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一样大约是1克,再拿到讲台的天平称一称。这样做才更有实效。

五、集体备课“认识千克”课时

1、预设教案--------中心发言人:孙溶清

第1课时 认识千克

备课人:孙溶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2页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先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称量物体轻重的必要性,再认识各种各样的秤,引出计量单位千克,然后通过观察秤面和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千克。教材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对一些常见物体轻重的感知,逐步培养对物体实际轻重的判断能力。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准备] 盘秤、红枣、膨化食品、大米、鸡蛋。[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认识千克。1.感知物体的轻重。出示一袋红枣和一袋膨化食品,提问:你见过这两袋食品吗?这两袋食品,哪一袋重一些?追问:这两袋食品,看起来一样大,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重谁轻的呢?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相机明确:掂一掂,称一称。提问: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一些?

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用手掂一掂这两袋食品,并说一说哪一袋重,哪一袋轻。]2.认识常见的秤。

谈话:刚才有的同学还想到用秤称一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知道这两袋食品哪袋轻,哪袋重,还能知道每一袋食品究竟有多重。

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学生交流的同时,出示相应的秤的实物或图片,并追问:你是在哪里看到这种秤的?它通常用来称什么?

如果有些生活中常见的秤学生没有说到,教师可补充说明。3.认识千克。

提问:称这两袋食品各有多重,我们该用什么秤呢?

出示以千克为单位的盘秤,并指导着秤面上的“kg”介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千克又叫公斤。

追问:除了这里标注的“kg”,你在秤面上还看到了什么?

演示称一袋红枣的过程,让学生放上托盘之前和之后,秤面上的指针是怎样变化的,并思考从这种变化中能知道什么。

小结:指针指着刻度1,表示这袋红枣重1千克。

让学生再轮流用手掂一掂这一袋红枣,体会1千克有多重。

提问:你还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的刻度吗?

追问:如果在盘秤的托盘上放上2袋红枣,指针会指向几?是几千克?如果放上4袋或5袋红枣呢? 4.指导完成“试一试”。

⑴学生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大米,并装在袋子里轮流用手拎一拎。

⑵提出要求:如果在袋子中装入1千克鸡蛋,猜一猜,大约要装多少个?动手试一试。

验证:把你装好的鸡蛋放在盘秤上称一称,看看是不是正好1千克。如果不是,可适当进行调整。交流: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现在你对1千克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二、应用拓展,丰富体验。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一袋盐水鸭和一袋大米的图片,提问:从它们包装上,你能看出它们各有多重吗? 追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设疑:这袋大米标明的净含量是“5kg”,如果把这袋大米放在秤上称一称,是不是正好5千克呢?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5题。逐题完成,第5题让学生先说说从图中可以知道什么,再各自列式解答。

三、全课小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小朋友课后到商店里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

四、课外实践活动

完成“想想做做”第6、7题,提醒学生认真做好记录,并可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

2、备课讨论,对预设教案进行修正

吕玲凤:“引入阶段,两样物品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学习用品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说说怎么比,从而引导可以“掂一掂”“称一称”。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教师以此为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严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准备一些1千克的物品,然后再称,用一只手拎1千克的东西,有必要让学生感受2千克和3千克的物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逐步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接着类推感受整千克数,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万田丰:“可以按照以下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比一比---通过比较两袋食品轻重的方法,认识到物体是有轻重的。比较比较重的方法可以是“掂一掂”,也可以是“称一称”;认一认---既然“称一称”是比较轻重的有效方法,那认识一些常见的秤自然就有必要了。称一称---计量需要单位,而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那么哪些物品重一千克呢?实际称一称,对1千克的认识就能初步建立。拎一拎----把称出的1千克的物品再拎一拎,有了这样的直接体验,学生对1千克的认识当然会更加清晰。”

梁翠玲:“如果教学中没有实物,也可以用教材配套的实物图来代替,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另外对于教材中提供的这些秤,教师有必要进行一些说明,有些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用到的。”

孙溶清:我觉得这节课按照“猜—--称—---数—--掂—--比—--实践”的思路上还是可行的,对于大家的建议我会在教学中进行改正。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些方面可以注意:

1、应介绍清楚“称一般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2、说明“千克又叫公斤”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3、还要组织学生观察发现有效信息,进一步感受千克的概念,接触日常生活中有关计量物体重量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

4、认识秤面我觉得也很重要,我们教学中应认真指导学生观察。

六、话题讨论:

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2:如何使练习达到效果?

万田丰: 在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点“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千克和克,感知1千克和1克的实际轻重”我觉得关于观察可以注意:

1、准备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用品(1)要指导学生观察台秤(2)要让学生观察包装袋上的质量。

2、观察要仔细、全面(1)千克和克的关系,操作两袋盐的过程(2)认识克教学中操作天平的过程(3)观察秤面上的数字和单位(4)观察商品的净含量问题。

3、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看什么”“怎么看”“得到了什么结论”

4、在观察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估一估”“数一数”„„

严芹: 动手操作我觉得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教师操作

1、要规范到位,演示过程和操作天平等

2、要边操作边说理。

二、学生个人操作,1、课堂上能人人准备的材料要学生人人都准备

2、课后操作可以在父母亲的指导下

3、从生活中找一找、看一看、称一称。

三、小组操作

1、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安排好组长

2、要明确操作目的,操作流程

3、小组操作要有结论。

孙溶清:

本单元的练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第一,要循序渐进,先简单,后复杂。教师在选择练习内容、布置作业时,要有适当的计划,要围绕“千克和克”单元的教学目标,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次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第二,要正确掌握练习速度和保证练习质量。第三,要正确安排练习时间。学生回家在父母的带领下到超市和购物店去看看每种物品的质量。梁翠玲: 可以设计多样的练习以达到本单元的练习效果1.在内容的编排上体现生活化与针对性。在练习中可以让学生记数学日记,从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与积极的思考中掌握、消化知识。3.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寻求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把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要停留在解决问题的表面,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

主持人:通过今天的备课活动大家清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请各位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认真钻研教材,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多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多观察,多操作,多看,多动手,切实使“千克和克”单元的教学能够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效果。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

校本教研中“课例研讨”的基本要求(试行)

“课例研讨”分两个环节进行,现将基本要求做出如下简要说明: 环节一:课例展示

1、组织教师听课。

2、教师听课要有目的性,着眼于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以备交流听课心得。环节二:课后研讨

1、课后研讨时,要有专门的会议主持人和记录人员

2、主持人首先做好开场白,并对作课教师“课后说课”提出要求。

例如:首先,感谢xxx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课例。下面我们就刚才的课例进行研讨。先请xxx老师结合今天的课例作自我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自己的授课感受: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谈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最后谈谈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教学效果。

3、作课教师进行反思。

作课教师根据主持人的要求进行课后反思,要求参与听课的教师作好记录,提炼问题,准备发言。

4、授课教师作完自我反思后,主持人及时引领。

例如:谢谢 xx 老师,我们都能感受到你的用心,体会到你的真情。下面请各位老师针对 xx 老师的这个课例,从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5、听课教师评课

听课教师评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课标理念,尽量有理有据。

(2)先肯定成绩,找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再客观地指出不足或值得商榷的地方。

(3)主持人中间要有引领。(引领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3--5次为宜)

在听课教师评课的过程中,主持人要及时捕捉问题,相机引导,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拔高,引领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例如:是啊!配音范读确实能有效地让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但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应该是要有语言素养,要有激情!好!现在请大家再次回顾课堂,看看在指导感情朗读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课堂生成与我们的备课预设有哪些优劣。请大家深层探讨。

6、主持人根据课堂情况提炼1--3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教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7.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

例如:

主持人:听到大家的发言,那种诗意的表达、深刻的反思,我很感动。我们每一次的研讨,老师们都是那么的投入,认真的备课与研讨、倾听和观察、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抱着一种研究者的态度参与我们的教研活动,肯定会有不少的收获。

今天的研讨我们达成了这样几个共识:

1、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基础,是扎扎实实、有效地搞好认读。读的要求要明确,方法要有趣味性,教师激励性话语要随时跟进。

2、指导朗读的策略很多,通过多媒体的视觉冲击,音乐的喧染,教师富有激情的范读,都是很好的办法,但重要的是,要善于在朗读的指导中打开学生的生活视角,让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立体的生活画面,并把它通过读、说表达出来,真正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3、语文老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素养,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有激情,没有激情就不会有生动的课堂、真情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好,今天的研讨就此结束,希望大家再有针对性的读书,下个星期x, 我们在教师阅览室,交流读书心得和自己教学的反思,谢谢大家的参与,散会。(如果领导在场,还可提出指导性意见。)注:课后交流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第四篇: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数学)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个甜密的月份里,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最小级别的教研活动-----校级教研组活动。首先我谨代表二小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

今天的程序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金老师为我们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后让执教老师说说自己的反思;后再互动评课(在此环节有本校老师,也有在座的每一位,到时希望每位都能参与),最后由我们的数学的专家----王益静老师作专业引领;下一个环节便是到二楼听一听我们陈主任的讲座;

在上课之前由我来讲一讲我们收集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啦、举生活中的例子等等,特别是图形与几何此举会更多,但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再比如,新增加的“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分开两个年级,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度”、目标的制定该如何?„„细小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些细小的问题开展教研活动。

下面有请我校的金薇薇老师给大家上研讨课。

展示课

课已展示完毕,请大家休息10分钟。于2:50在此互动评课。请“二小的老师”作好准备。执教老师说课

刚才金薇薇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研讨课。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用掌声对金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下面有请金老师就自己执教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说课。

课互动:

听了金老师的课后反思,在坐各位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就进入评课互动环节,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

谁愿为先!

这样吧,我先为大家抛砖引玉。

金老师有执教“判断题”时提到一点:你设计此题的意图是什么?你达到目的了吗?

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我们会议的代表都是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高手。希望各位能就自己的观课谈谈感受!为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点评:

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校教师们的困惑。

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在座的学校领导----政教处主任,王益静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指导。大家欢迎!

活动小结:

感谢专家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启示,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我校校本教研朝着纵深发展。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校数学组全体老师!

谢谢大家!

第五篇: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蔡园完小语文组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活动一:课前说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参加本次活动各位领导和专家。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市局小学教研室„„;我镇中心校„„;另外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我镇兄弟学校的校长、主任以及部分语文学科的骨干教师,在这里,我谨代表蔡园完小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

接下来,由我校王明艳校长就本次活动提出意见。

其次,我来介绍一下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程序安排: 本学期,我镇语文二级教研组为落实和贯彻市教育局“对标赶超、振兴迁安教育”活动、“迁安市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和进校“一课四磨”文件精神,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了2011版新课程标准,把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定为:“遵循规律,回归本真”,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今天的活动程序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环节由我校韩兴伟和蔡常锁两位老师授课,请全体语文老师进行听课观课,收集课堂信息,并在听课时将您的手机调为静音模式,谢谢合作;第二个环节,两位老师所授课进行说课和反思;第三个环节,互动性质的评课议课(在此环节有本校老师,也有在座的每一位,到时希望每位都能积极参与);最后,请各位领导“指点迷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活动二:观课

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观课;第一节课是韩兴伟老师带来的三年级第13课《特殊的葬礼》„„

时间关系,中间我们就不休息了;第二节课是蔡常锁老师带来的六年级第22课《跳水》„„

两节课已经展示完毕,刚才,两位老师和我进行了短暂的交流,说他们课前是“踌躇满志”、课中是“心急如焚”,我想他们课后也一定会“收获颇丰”,虽然课中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还是提议,让我们用掌声对两位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努力付出表示感谢。下面休息10分钟,然后还是在这个教室进行第三个环节:评课议课。

活动三:评课议课

1、我们首先请两位授课教师就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目标达成情况作一下自评和反思。

2、俗话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很多一线教师,听了两位老师的说课与反思,在座的各位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请各位听课老师畅所欲言,多提宝贵意见。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叫什么来着,“抢沙发”吧,哪位老师先来“抛砖引玉”呢?„„

3、谢谢各位老师不惜吝啬的赞扬和直言不讳的建议,我相信两位授课老师一定会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下面请我校主抓教学的郭艳春主任结合本次活动主题作下评课总结。

4、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评课议课环节暂时到此为止。

活动四:领导发言

下面,我们将宝贵的时间让给各位领导,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在座的领导,为我们指点迷津,为我们今后“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育品味”做出指导性意见,大家欢迎„„

感谢各位领导的精彩发言,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了启示,活动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反思,努力推进我校校本教研朝着纵深发展。

活动四:总结结束

课堂教学有科学也有艺术,水平越高的课堂,艺术成分越多,创造性要求也越高,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有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参加我校这次校本教研活动,谢谢大家。

下载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联校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联校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汝南县第三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汝南县第三小学2013年秋季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在课改中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

    小学联校教研活动听课反思

    小学联校教研活动听课反思通过听四年级柏兴虎老师的《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和孙福老师五年的《修鞋姑娘》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眼神都渗透着老师对学生的......

    涅阳第三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涅阳第三小学校本教研制度我校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发展的原则,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 我们园是一支蓬勃向上、勇于进取、勇挑重担的队伍,又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动、求实创新的团队。现有教师11名,在我们这个集体中中青......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第八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按2013年中心校的要求,按照上级教研部门的工作安排,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立足我校小学教育......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修改稿)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落实各级教研部门的文件精神,我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教师的现状为基础,以学校为基地,立足教学实际,以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7.2.23 主持人:孙良 参与:全体教师活动记录:杨乐华 活动主题:如何让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 活动目的: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交流彼此的经验与想法,共同探......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总结1 这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本人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来。在这一学期的校本教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