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级索中心小学磨课教研构建高效课堂
级索中心小学磨课教研构建高效课堂
开学以来,滕州市级索中心小学为了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使教师树立“生本课堂”理念,形成“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特色成立了以程春文校长为组长的高效课堂创建领导小组。教导处对本次活动做了具体安排,每周以学科为单位举行校级公开课,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教研组各一节,各授课教师围绕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自己对新课标的解读、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在备课、上课中体现。程校长走进课堂一线,参与教师们备课、磨课过程,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课前授课教师积极准备,课堂上充满活力的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进行精彩的展示,课后听课教师认真、仔细地评课,努力地打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同时学校实行领导小组推门听课制度,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董媛媛
第二篇:数学备课组研课磨课,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备课组研课磨课,构建高效课堂
今天的教育改革对教师们而言意味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文化的重塑,即课堂模式的重建。现在全国各地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研讨活动,力求探索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内主动获取最多知识,各种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高。而某一个人或某一节课的高效,不是真的高效,只有全体教师每节课都尽可能高效才是真正的高效。我校一贯重视团队建设,即以年级组为单位,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着力追求每个年组教师共同发展,专业素质共同提升。因此本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师为了达成共同景愿——构建高效课堂,积极开展研课磨课活动,探索“教学共同体”。
一、磨目标与学生,为教学导向
数学备课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五年级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将课堂立足点锁定在学生的“学”。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课堂”即“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生命的成长”的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与适时点拨下,自己去读懂教材,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亲自去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自己去探索规律,自己试着下结论。引导学生积极、全面、深入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会用观察、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正确、合情的思考与推理;具备科学的态度、敢于批评的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学习的快乐感与成功的喜悦得以体验,情感得以升华。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们通过一起认真研读大纲与教材,结合各自教学经验经过讨论确定本课:要借助教具与学具,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实物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让学生亲自体验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结果是不同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正方体摆、拼立体图形,并将从上面、正面、侧面三个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与同伴交流后在方格纸上画出,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图形与三个平面图形相对应的空间观,让学生充分感知根据一个平面图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让学生用规定个数小正方体摆立体图形,鼓励学生摆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为主,以“学”定教。
二、磨教学设计,为学生导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想学;教学生会学,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更多关涉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程度、学生知识建构的水平,努力激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这样设计新知导入:先出示下图并说说图意
图一枝钢笔
图一个奥特曼 图一辆赛车 图一盒彩笔 图一个书包()元 40元
()元
18元 60元 让学生讨论得出钢笔和赛车的价钱可以用未知数x和y表示,教师提出:如果拿100元买上面任意两件商品,用钱结果有哪几种情况?可以怎样买?将学生的汇报板书:x+40 =100,x+40 <100 60+y =100,60+y <100,x+y=100, 40+60=100……让学生通过讨论将这些式子分为两类,教师指着x+40 =100,60+y =100,x+y=100 这些式子说明:象这样的式子叫方程。然后问:什么叫方程?由学生自己下定义。方程虽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把它放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中,利于学生经历方程这一知识形成过程,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方程的内涵。
三、磨自身,磨出教学特色,形成“数学高效课堂”操作流程
教师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是教学,教学是每位教师将其全部青春和心血用于浇铸职业生命的存在形式。教师只有积极探究改进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自身专业素质提升和学生的发展,其职业生命才会青春永驻,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职业生命升华。为此积极数学备课组认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通过磨自身,让骨干教师带动业务能力略的教师,以求专业素质共同提升。根据组内教师教研教学素质并结合其各自个性特点,将四位数学教师分为两个小组,即:每组两名教师为单位进行同一节课的集体备课,再由其中一名教师执教,其余3名教师参与课堂听课,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以及教师在教学时好的做法与不足之处,然后大家共同议课,进行反思与总结,将该课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后再由另两位教师重新再上。经过多次开展这样的活动,初步探索出“数学高效课堂”基本操作流程。其操作流程分为四个模块:
1、提出本课学习目标任务,即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的5分钟在黑板上列出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任务。
2、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来达成目标任务,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选择独立学习或与同伴合作学习等不同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反馈,分别由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自己是通过怎样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途径获取新知的,以及还有什么疑惑之处。教师再将学生的困惑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解决不了,教师及时加以点拨。
4、学习效果检查,教师结合学生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练习或选择教材上习题让学生完成以检查学习效果。有了这个操作流程,教师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尝试着用这种操作流程去开展教学,并注意结合各班班情与学情进行适当调整,与此同时注重将自己教学时得与失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及时与组内教师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和集体力量将这个操作流程进行不断完善,以求更加合理,更加可操作性,更加有效度。
总而言之,备课组教师团结协作,开展系列活动,努力探索教师和不同层面学生代表这个教学共同体,使“教”与“学”相长,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实现师生双赢,构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第三篇:磨课教研
幼儿园教研组磨课规范
在教坛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好课多磨”。在“磨课热”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中,“磨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随手在计算机上一查,就会有上万条关于磨课的信息,但很难找到磨课的权威定义。我们暂且引用上海教科院徐子煜教授对“磨课”的最为直接、简洁的解释:“磨课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复实践、反复琢磨、反复改进。”[1]磨课意味着用集体的智慧来重新构建教学课堂,也就是说一个教学活动,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不断地上、不断地改,最终要形成一种最能让幼儿学得通透的方法[2]。因此我们认为这种重建不仅应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行动中,更应体现在幼儿的学习中。磨课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是我们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的教学功效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修炼的手段。因此,“磨课”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锻炼教师的“临床”经验。在近两年的磨课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了磨课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然后有意识地对磨课活动的探究作了一些总结,使得磨课活动在操作上越来越规范,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效果也越来越显著。从这种意义上说,磨课活动是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完整教研方式。
一、实施磨课,初步形成教研组磨课的规范性
常言道:人多力量大。集体的智慧往往能创造奇迹。我园把每个年龄段作为一个教研组,教研组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最基层的组织和团队,一个教研组的成长,可以带动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把“磨课”作为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和发挥集体力量开展磨课活动。
(一)教研组磨课细则
为了保证磨课活动的质量,我们制定了初步的教研组磨课细则:
1.教研组每学年进行一次一课三研或三研以上的磨课活动。(我园实行的是两教一保编班制,每个班的两位教师分上、下午班,平行班同一班头的教师为一个磨课小组,那么一个教研组就有两个磨课小组,严格地说,一个教研组每学年的磨课有两次。)
2.在教研组的一课三研磨课活动中,同一磨课小组的教师必须参加每次磨课活动。
3.每位教师每学期邀请自己的师傅磨课一次,一课至少三磨。(学年初,每位教师都要在园内选定一位比自己高一个职称级别的教师作自己的师傅。)
4.学年初,教研组先确定一课三研磨课时间,再由组内教师与师傅商定个人的磨课时间,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造成磨课时间的冲突。
5.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位幼儿园领导作为顾问,全程参与教研组一课多研的磨课和锻造精品棵课的磨课。
6.参与磨课的教师认真上好或听好每一节课,积极参与每一次的磨课发言,向执教教师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7.每位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少讲套话,多提建议和意见。
8.每一次磨课后,执教教师和师傅及时反思,作出修改,在磨课结束后,作出总结。
(二)磨课形式
“磨课是为了让我们在关注教研活动的同时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为了把群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经验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是为了把教研活动质量与教学活动质量有机结合起来” [3]。幼儿园、教研组努力搭建磨课平台,创造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锻炼、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开展以下三种形式的磨课:
1.跟进式磨课——师徒结对
所谓跟进式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老师执教,在“师傅”参与指导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老师多次重上,以期执教老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师徒结对”是我们幼儿园教师互帮互学的一种形式,而“磨课”是师徒互帮互学最合适的形式,很明显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很有好处。按照园内教研制度,开学初师徒两人制定好磨课计划,“徒弟”每学期磨课一次,每次一课三磨或三磨以上。在磨课的过程中,“师傅”是专业引领者的角色,全程参与,根据执教教师的特点,为教学活动提意见、出点子。
当然,“师傅”的专业引领也要适度,不要以自己的教学特色去束缚“徒弟”,应该给“徒弟”教学个性的自由伸展,努力把执教者的个性与自己的教学智慧有机结合。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个“适度”也是“师傅”需要去琢磨的。同时,作为师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并且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否则,师傅的水平低下或停滞不前,都会导致受引领者在教育教学能力上处于低水平的徘徊。实践证明,“磨课”对“师傅”的专业引领和“徒弟”的专业成长的确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2.交流式磨课——教研组一课多研
我们把教研组的一课多研称之为“交流式磨课”,一课多研就是教研组内不同的教师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对于同一内容,发挥教研组成员个人教学风格,博采众长,在交流讨论、观念碰撞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如,小小班的一课二研《彩色转盘转转转》活动,课前说课时,这个活动的主要领域定位颇有争议,有的教师认为应该定位在以科学领域为主,引导幼儿感受并探究色彩的变化;而有的教师认为应该是数学领域为主,掌握简单的颜色排序。既然大家的意见不同,那就根据执教教师的个人理解进行教学。一研阮老师的教学特色是以科学教学见长,于是在一研中,阮老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探究色彩的变化,整个活动突出了科学探究的理念,幼儿参与色彩探究的积极性很高。二研王老师的教学特色以数学教学见长,于是二研教学重点定位在体验两色的有序间隔,并尝试简单的排序操作。在引导幼儿自主发现两色间隔的规律后,让幼儿尝试制作一个两色间隔的小转盘,由于材料的适宜和色彩的鲜艳,幼儿的操作兴趣很高。虽然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但不同的教师所呈现的教学风味截然不同。“道不同,争相为谋”,这样的磨课提供给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互相学习的机会,教师之间能够进行着最大限度的相互交流与对话。
在交流式磨课中,由于执教者与执教对象都不一样,课后研讨往往存在着杂、乱的现象,而最终没有达到有价值的效果。因此我们建议将此类磨课的关注点集中在对教学行为的研讨上,分析不同的教学行为对幼儿产生的不同影响,每次磨课后找出核心问题,并针对核心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以此作为下一次磨课的研讨重点。
3.集慧式磨课——锻造精品课
这种磨课一般是在公开课和评优课时,先由执教者初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邀请教研员、专家、骨干教师、相关教师等前来听试教课,每次说课试教后,进一步修改,以执教老师为主,其他教师一起再次共同修改教学设计,反复推敲,完善教学思路的方式。这种集众人教学智慧,打造相对完美的教学活动的磨课,我们暂且称之为“集慧式磨课”。在这种磨课中,参与磨课活动的所有教师各抒己见,融合专家的指导意见,目标定位在“精工出细活”上,把课磨成“精品课”。今年,王秀飞老师参加省数学优质课评比、胡旭慧老师参加全国科学会课活动均获一等奖,还有几位老师区各类观摩课,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执教的课均是多次“磨课”的智慧结晶,是一堂堂真正的优质课。
在集慧式磨课磨课中,我们建议尽量使用摄像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便提供原始材料,让执教者与听课者通过反复观察,准确地反思教学过程,甚至可以量化地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大大地提高“磨课”的针对性。
(三)磨课步骤
一次完整的磨课经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要做的事情是选课和制订本次磨课的计划。实施阶段是关键,包含了设计教学方案®说课®上课®评课®修改方案五个环节,在上课®评课®修改方案这三个环节中开展多轮循环往复的“磨课”,这种往复循环不是水平重复的,而是螺旋上升的。总结阶段要做好总结经验、整理资料等工作。在磨课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操作要求。
1.磨课准备阶段
(1)选课。师徒结对的磨课在选课时比较开放,可根据个人的教学特点,选择自己的强项进行磨课,磨出自己在某一领域教学中的特色,也可以取长补短,选择自己的弱项进行磨课。教研组一课多研的磨课需要同一磨课小组的教师一起选课。这两种形式的磨课在选课时共同的要求是:内容相对独立,难度比较恰当,适合教师发挥,利于幼儿发展。而出精品课的磨课在选课时就要考虑到当时的要求,以及征求专家、师傅的意见。
(2)计划。每个教师在磨课前要订出磨课计划,包括预期目的、磨课时间、磨课方法等。
2.磨课实施阶段
(1)备课。备课是指对磨课课题进行的教学准备。以执教教师为“主角”,其他教师协同,(师徒结对的磨课——师傅协同,教研组一课多研的磨课——同一磨课小组的教师协同,出精品课的磨课——骨干教师协同),思考教学方法、学生情况、疑难问题等,根据这些制订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和教学环节。
磨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磨出好课。执教者不仅要明确怎样做,而且要明确为什么这样做。所以,磨课的备课还要写出说课稿。写说课稿要注意几点:一要突出自己的教学亮点;二要简洁明了,不需要长篇大论;三要准确具体,要有针对性。四要朴素实在,而不要用过多是教育理论词句来装饰。
(2)课前说课。是执教者介绍磨课课题的教学设计及其根据。一是说重要的教学设计及其根据,二是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亮点”及其分析,三是说教学过程中的教法、学法及其依据等。课前说课是为了让执教者进一步梳理自己的教学程序,也让参与磨课者对磨课课题有进一步的了解。
(3)上课。执教教师要认真对待,发挥出自己最佳状态,把课上好。做到以幼儿为本,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合理组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灵活。参与磨课的教师认真听课,以书面的形式作好教学实录。
(4)评课。上课之后,及时组织评课。评课分两部分,先由执教者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的优点与缺点及其原因分析等。再由参与磨课的教师对此次课堂教学做认真的分析、思考、讨论。参与磨课的每一位教师在评课过程中要踊跃发言,直面而谈,以书面形式点评这节课,尽量磨掉“毛刺”。每人至少要提一点建议或意见,最后总结出此次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大家群策群力,讨论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案。评课过程中,要由专人记录大家的发言,以便整理存档。
(5)修改方案。执教者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一磨”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上实施过程的上课®评课®修改方案这三个环节开展多轮循环往复的“磨课”,只是后几轮“磨课”要求有所提高,在每一个环节的认识和设计上都要有所深化。要求执教者认真研究前一轮磨课的备课、上课、评课,反复修改。在后几轮评课中,既可以研究讨论前几轮评课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该轮教学新出现的核心问题,也可以将该轮课堂教学、评课与前几轮课堂教学、评课比较,交流这轮课堂教学、评课水平有哪些提高,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3.磨课总结阶段
一个周期的磨课结束后,要写出此次磨课的总结和心得体会。将该轮磨课的材料收集起来,分类整理。可将活动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经验写成文章。师徒结对的磨课和锻造精品课的磨课由执教者本人对整个磨课活动进行整理,教研组一课多研的磨课有教研组长组织对真个磨课活动进行资料积累整理。
(四)磨课内容
教学活动永无止境,如何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中努力的主要方向。在我们的磨课过程中,或许有成功,或许有失败,但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努力寻求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手段,教学的趣味性自然而生,也就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建议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历练。
1.磨幼儿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儿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4]的确,任何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验准备,这是教学工作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有时候我们上课由于没有关注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忽略了幼儿的实际能力,而造成活动中老师说得口干舌躁仍没有收到教学效果。我们的磨课常常除了本班以外,还需要借班,因此,教师必须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情感等进行必要的摸底。如,周雅老师执教的语言活动《小兔子开铺子》,儿歌内容涉及到5以内的数量词,第一次磨课时,所任教班的幼儿是本学期新招生的小班,幼儿对数量词的运用不太敏感,于是周老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删掉了“四双小袜子、五个小瓶子”,这样,儿歌内容少了数量上的复杂性,老师在教学中也注重了量词的落实。在第二次磨课时,所借的这个班幼儿在数学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对5以内数量比较熟练,因此,我们建议周老师按照原诗歌进行教学。在第三次磨课时,所借班级幼儿角色游戏比较有序,周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幼儿购物”的游戏中组织得比较开放,在课堂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学”,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2.磨目标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也是选用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5]。磨课的首要环节是磨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纲要》教育理念,是否考虑了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便于检测等。在我们以往的教学目标表述中,都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表述含糊不清,使人无法捉摸。如“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培养幼儿„„情感”„„这样表述的目标很难指导幼儿的学习,更加无法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检测。如黄慧丽老师执教的音乐活动《两只小小鸟》,在一磨中,黄老师教得辛苦,幼儿的兴趣也不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首先针对目标展开了讨论:(1)目标太多,太杂。要学习演唱歌曲,又要学习结伴演唱,还要用合适的动作匹配、分辨高低音。试想一下,在小班20分钟的时间里,要落实那么多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首先要精简目标;(2)目标的陈述不明确。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目标陈述分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6]那么,一磨的目标在这三大块的分配比较凌乱。所以要精确陈述目标;(3)难点不够突出。幼儿的能力基本上没有提升。我们在讨论后,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认为把难点定位在“学习创编,在‘碰一碰’处想出不同形式的身体接触”。在二磨中,由于目标的明确化,重点、难点突出,执教老师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课堂教学的组织也显得流畅了很多。
3.磨教法、学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7]。“教法”关注的我们教师的行为,“学法”关注的是幼儿的行为,而磨“学”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教”。我们的磨课老师在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教法和学法时,首先要思考是否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幼儿能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应更多地是从“学”的角度出发,关注幼儿怎样学得更好。如小小班的科学活动《彩色气球》,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观察气球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一磨教师为了让幼儿专注地观察,采用了比较保守的观察法,由教师演示慢慢地把气放掉,提醒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幼儿的观察比较被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一磨后的讨论中,我们得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幼儿真实、主动地体验到气球的变化过程”,围绕核心问题,重新确定体验方案——在教师没有演示的情况下,提示:“怎样让气球变小?你有什么发现吗?”然后让幼儿利用手中的小气囊和气球自主地探究、发现。二磨的课堂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幼儿都很专注于自己的操作,而他们在操作中的发现远比老师预设的要多,“气球里面有风婆婆”、“气球皮软了”、“气球变小了还有声音”„„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说教少了,幼儿的学习机会更多了。
4.磨细节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教育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达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动力。[8]在磨课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在细节问题上的“磨”,如“这个问题该怎么提”、“幼儿操作时,老师应做些什么”„„有时候细到连老师站立的位置都要“磨”一番。在《彩色气球》的科学活动中,幼儿体验了气球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的过程后,为了引发幼儿的提问,教师设计了一个引导语:“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结果幼儿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显然教师的这个引导语显得过于形式化。一磨的讨论中,执教教师认为可以以角色口吻进行引导,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给幼儿创造一个温馨的提问环境。这个环节二磨的效果比一磨要好多了,但大家还是认为有点牵强。在二磨的讨论中,有教师提出设置一个细节,引发幼儿的提问。在接下来的三磨中,教师在教具的准备中设置了一个障碍,用针尖扎了两个气球皮,这样拿到这种气球皮的幼儿肯定不能把气球变大,这就引发了幼儿迫不及待地提问,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提问的对象、内容受到了局限。磨这些细节的过程就象做一次次的实验一样很有新鲜感,它更是体现了精益求精的教学呈现和反思。
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尝试着总结出以上几点磨课的着重点。其实磨课内容远不止这些,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琢磨每一个教学活动时,每一个细节、幼儿的点滴变化都会被放大,因此在磨课活动中,对于任何一个环节都应细致考虑和周密安排。
二、反思磨课,期待教研组规范性磨课的进一步完善
我们开展磨课的教研活动将近有两年了,一路走来,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磨课” 除了外显于“成功的一节课”外,隐性的影响更为珍贵。磨课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的机会。整个教研组在互相协作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务实、民主、自由、和谐的教研氛围,从这一点说,磨课是落实教研工作,提升教研工作深度的最好的平台。同时,磨课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将幼儿园教育理论转化成行动成果,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磨出了教师的创新精神。
在体会到磨课所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磨课活动的规范性操作到底该怎么做?说实在的,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探索阶段。我们也提出了几个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
(一)磨课活动应因地制宜。作为我们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一种形式,它固然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幼儿园。磨课活动要做到规范性,它就必须要以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当地的教育状况以及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前提条件。因此,每个幼儿园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展磨课活动,从而形成具有自己幼儿园特色的园本教研模式。
(二)磨课活动离不开专业引领,放弃了专业引领或专业引领者的水平低下,都会使磨课中的同伴互助成为一种低水平的徘徊。因此,专业引领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并且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引领他人。
(三)磨课活动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磨课活动中,尽量使用摄像、录音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听课者和执教者通过反复观察,甚至量化地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大大地提高“磨课”的针对性。
(四)磨课活动离不开机制的促进。磨课作为教研组主要的教研形式,要求教师有强烈的专业发展的激情和积极性。而在每天的类似重复的工作中,部分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表现出了安于现状的态度。在我们的园本磨课活动中,要是没有教师主观上的努力,是无法真正参与到磨课活动中来的,因此,幼儿园应当借助园本磨课教研,想尽一切办法来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和专业提升的矛盾。每学年,幼儿园对教师磨课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将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考核档案,并通过评估考核等激励措施来促进教师的这种积极性,让磨课真正成为教师日常的、自觉的行动。
(五)磨课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推广。每一次磨课,都发挥了团队优势,整合了集体智慧,通过反复设计、打磨操作,推出一批精品课,幼儿园要将磨课的相关材料及时整理,统一装订归档,以此引领幼儿园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相信,随着磨课教研实践活动的全面深入,教师对园本磨课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磨课活动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各个幼儿园教研的视野,我们的磨课教研活动也会越来越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徐子煜.“十一五”规划课题“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学习材料.(NO:45).2007.6.28
2.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4.王荐.《磨课——教研活动新形式》.《生物学教学》.2007.8.5.蒋成荣.《让磨课真正成为教师的“练功场”》.人民教育第一期.2007.9.19
6.许卫兵.《在“磨课”中成长——兼谈小学数学教学评论与教师专业成长》.南通教育博客.7.沈永平.《磨课随想》.8.陆潮江.《在磨课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
第四篇:中心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2015年)
宣化镇中心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确保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我校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以来,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为解决此问题,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优质轻负的教育目标,打造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校本研训为主要抓手,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根本目的,以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为奋斗目标,积极稳妥地打造“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方法科学、氛围和谐、教学相长、质量提高”的高效课堂,把质量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
二、工作目标
语文学科运用“自主导学”、数学学科运用“三阶六环”、英语学科运用“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高效”课堂,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共同探讨和潜能开发的过程,构建“高效、优质、轻负”的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利用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时间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和构建高效课堂有关资料,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三)完善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理论学习。教师要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手册、读书班级,业务学习心得,总结教学经验。搞好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重视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加强教学管理力度,注重教研的力量,加强教研活动,形成长效的教研机制。
(四)坚持活动,落实过程 1.举行教育教学教研论坛。时间:2015年3月~4月
活动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题的研讨、经验交流活动,选出在教育教学上有显著成绩的教师畅谈教学心得、教育感悟和科研方面的有益探索。
2.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时间:2015年4月、2015年9月
活动内容:教导主任作专题报告,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怎样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交流”等内容开展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3.反思和自查
在认真学习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实效性,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反思自查,查找问题,撰写分析检查报
堂教学案例及典型经验材料。
四、具体要求
1.“四个优化”引领。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的四个方面的优化。
2.学本教学理念。达到“五个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发展为主旨。各学科要从各个教学环节(导入、教学目标的确立、提问与回答、教学活动的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与能力的拓展、课堂训练题的设计等)入手,形成特色,并加以推广。
3.精当教学设计。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4.精炼高效讲课。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把握在5—10分钟,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5.发挥主体作用。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口,有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有计划的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加强校本教研,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反馈信息。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听课、评教、考试、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定期不定期的总结交流,通过简报形式及时通报。
5.学校将克服困难,保障必要的经费。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创新教与学的工作方式,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为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构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构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板城联小 徐小民
我参加了师校组织的构建高效课堂的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收获很多,也很充实。下面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预习环节的教学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也曾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但我们对预习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只有要求没有落实,或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用到这一环节。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应有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不明确,没有分解学习任务,没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高效课堂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效果。
二、狠抓展示的精彩
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会有新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加强展示的精彩和课堂的生气。
三、加强课前检测和当堂反馈
课前检测和当堂反馈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既能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去拓展知识面,去自主探索……
四、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与提炼
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结果学生学习的都一些零乱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实质与核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因此,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由,归纳,概括、提炼的意识,要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时间与空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让总结成为学生每一节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有价值、最有效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