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10:3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诵读古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第一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1、采取节奏朗读方式

为了增强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我采用“节奏”朗诵法教学古诗,既朗朗上口,又抑扬顿挫,富有变化,增强了诗文的节奏感,体现了古诗词的音乐美。

2、用配乐的朗读方式

当学生对诗文内容熟知了以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在舒缓的韵律中,在抑扬的节奏中,曼声而唱,这样,可以增强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能深一层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当然,如能在吟诵时利用课件结合一段悠远的民族音乐,就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给学生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享受。

3、借助歌曲的方式

有的古诗可按照歌曲的形式来让学生熟记,如《春晓》,《游子吟》、《明月几时有》等,教学时间充足时,可适当穿插一些音乐气氛来让学生感受古诗文中的画面内容,感受诗情,进入意境。

4、用加深动作的方式

在教学中,我还可以借用一定的肢体语言辅助教学,如在教学《鹅》一诗时,我就借用手势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教学第一句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我就会把脖子伸得长长的,第二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时,我就会张开双手,做一个拨水的动作,这样,形象生动,富有情趣,课堂气氛也特别活跃。

5、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

诵读古诗文时,我们变换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由此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师生、生生对诗;小组诵读;生单独诵读等多种形式,既可以加深理解,又能为学生的背诵奠定坚实的基础。

6、用舞台表演的方式

根据小学生喜欢表演,喜欢展示自己的模式,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情境表演朗读的时间,学生也就摇头晃脑,闭眼陶醉地诵读起古诗文。还有的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兴趣十足。另一个是绘画朗读。学生的特长是各式各样的,小学生往往喜欢用图画来描绘自己所看到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根据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用笔画下来,朗读时,便可身临其境,情不自禁。

总之,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方法形式多样,学会诵读,我想应该是学好古诗的基础,在诵读这一点上,还有待于我们去加强学习,加深实践。

第二篇:我认为小学生可以多看电视

我认为小学生可以多看电视。因为电视可以教我们一些知识,有一些是教育方面的电视,所以我认为可以多看电视。我方认为小学生看电视好处多。看电视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还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能行吗?谈到历史就滔滔不绝讲到现代就只能低头。这不是我们新世纪的小学生所以说多看电视好当天的事当天就能知道还可以对国家更了解这样长大后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出力成为栋梁之才报效祖国我方认为小学生可以多看电视。因为电视可以教我们一些知识有一些是教育方面的电视就拿CCTV—8的节目来说吧,每天都插放“探索、发现”,这就是一个有知识性的节目。而且我们还可以看一些新闻,比如新闻60分、生活在线等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所以,我总结出以下三条:

(1)看电视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

(2)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

(3)可以了解一些国家大事。

所以,我认为小学生多看电视是比较好的。

小学生还可以看看对成长有益动画片和一些对成长有益的节目是有益的,但看的时间要控制,不可看得太久,有人做过实验,看电视时间过长的小学生其语言思维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小学生除正常的学习外要多与同学长辈接触,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才是健康成长的正确方法.所以,我认为小学生多看电视是比较好的。

我认为小学生可以多看电视。因为电视可以教我们一些知识有一些是教育方面的电视所以我认为可以多看电视。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最近刊登的一份报告指出父母不让小孩看电视也许是个“错误”因为调查发现每天看两个小时电视的学龄前儿童比不看电视的小孩学业表现更为突出。报告称年龄在两岁至三岁间的孩子如果每天看两个小时的电视那么他们在阅读、算术和词汇上的得分比不看电视的孩子高出10因为看电视可以让小孩子增长见闻学习各种良好的社交和学习技巧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项研究报告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儿童发展教授阿莱莎·休斯顿撰写的。由此可以看出多看电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只要我们适当的有选择的看有节制的看就不会有坏处。小朋友看电视可以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还可以对学习生活上有些提高和加强。就象《大风车》它可以考考小朋友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讲一些好听的故事。当然说看电视不好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的小朋友是个电视迷每天都在电视机前坐着很快就会变成近视眼。我建议大家每次最好看一个小时左右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还有的电视节目对小朋友不益其中的一些节目小朋友可能会模仿。我主张小学生要多看电视。电视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学生多看电视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再说我们在学校学习很紧张回家后放松一下是非常必要的。而看电视就是一种很好的放松。电视其实不但是一种娱乐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工具看一些含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时既有趣味性又可增广见闻和增加知识。电视给小学生给予丰富的刺激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发育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大脑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看电视广告也是有好处的它不仅充分调动和训练了孩子的感觉器官还能让孩子认识外部世界。让孩子看些电视节目是没问题的家长不必要担心。在现代社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禁止孩子看电视。但是要引导他们选择有益的节目时间有节制的看是可以的甚至可以同他们一起看适合的节目看完后可以平等地和他们一起讨论交流沟通将娱乐变成可以启迪孩子心灵丰富孩子情感增强分析能力沟通父母和孩子心灵的渠道。----多好啊只要你有心这个时候学生正是成长的时候电视上的节目中关于自然、科学的节目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对自然、人文、科学、社会都产生好感。而且爱玩是小孩的天性。这个年代本来就不如以前那样有许多可以运动的地方。孩子只能座在电视机前。除非孩子是“学习疯子”否则孩子是不会不想坐在电视机前的

第三篇:学生古诗文诵读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古诗文诵读

开安镇第二中心小学 王海英

一.新课程对古诗词的关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文历经了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团结人。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勃发生机。

让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从而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辈的心境,开阔学生的视察,丰富他们的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这符合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背诵是儿童的天性,此时儿童的记忆是“无意识记忆”,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出:“背诵是不需要理解,不用分析,是在脑筋愉悦的状况下记住,所以对小孩身心有益。”。距离,生成多维的个性体验;模糊,生成了弹性的心灵感情;朦胧,产生充盈的至真美感。让学生在一生中学习、工作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点经典,接受

经典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这也是做一种可以终生去消化、理解、收益的文化准备,同样达到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进行古诗文诵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及价值寻思

1、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培养语感。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对语言的直觉的全体的感受,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我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就是整体感知,整体吸收,形成语感。如拿到一篇古诗文,让学生反复诵读,形成积累,这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我们知道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良好语感的培养。诵读对要求学生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学生将所感觉到的规范的言语对象(古诗文)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嘛。

2、诵读经典古诗文能提高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已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及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修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表现在之一是对他人的关怀,对人民的关爱,对民族疾苦的同情。如古诗《悯农》《古风》《田上》《田家》《伤田家》《蚕妇》《陶者》等等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人文精神还体现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古诗词中就有大量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大量阅读此类文章,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博大,感受万物的奥秘,顿悟人生的真谛。从而

达到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增加学习兴趣

多诵读好听又好说的韵文,不仅能让孩子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小学生的好奇十分强烈,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系的典故,能把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如读《赠汪伦》时插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读《塞下曲》插入李广将军射虎中石的故事;背《七步诗》插入曹丕、曹植二人之间的故事;背《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孟母三迁的典故。背“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学故事……这些典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诱导了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振效应。“像这样以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大啊!”(叶圣陶语)。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其中的内涵,还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如果只守住教材中的几首古诗,就如单脚走路,学生受益不大。在精读一首后,再拓展读其他几首诗,则更能扩大阅读面,激发再研读的兴趣。

4、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培养良好美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正是记忆力、想像力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阶段让儿童诵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儿童记忆力,想像力,进而促使其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

儿童终身受益。古诗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多读多诵能体味韵律美,音乐美。反复诵读,大胆想像,能领略意境美,绘画美。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诵,体验情感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领悟诗句的哲理美。“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体会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变的精魂。

5、诵读经典古诗文能提高写作能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诵读古诗文,孩子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领悟词句中比喻、夸张、对比的精妙之处,赏识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底气就足了。有了底气,才有灵气,孩子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作文下笔轻松,语言流畅,直至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三.小学生古诗词诵读的实践探索

(一)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内容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

(二)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意义重大,而如何开展古诗文诵读也是一件关于诵读实效性和兴趣性的问题。美妙绝伦的东西用千篇一律的方

法去操作,去实施,也会日久生厌生烦而为此拒绝的。为此,我配合语文教学尝试了以下方法;

1、开展早晚吟诵诗活动。每日用早上十分钟时间读诗、词,解诗词;下午放学抽五分钟吟诵。每周一二首诗词,一段《三字经》,教师及时抽查,让学生达到“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另外,我根据儿童喜欢唱歌的特点利用歌曲的形式帮助他们来背诵,把一些要背的诗歌、韵文等填入孩子熟悉的曲谱里,让他们边唱边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学期下来能背二三十首诗,一部分《三字经》。你看,课余时分他们常抑扬顿挫,甚至摇头晃脑,尽情抒发那些经典诗词。

2、据时、节气等定时开展“最美诗篇”朗诵会。根据节假日及季节节气等开展诵诗会活动,如国庆节让孩子搜集抄录古今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诗歌,举办“爱我中华,卫我国土”的诗歌朗诵会,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根据孩子爱看电视剧《三国演义》,让他们背关于三国的诗词,于是《赤壁怀古 念奴娇》《观沧海》《借箭》等从他们口中流出。元宵节背《青玉案 元夕》,母亲节背《游子吟》,春季背《咏柳》、《元日》、《忆江南》、《春夜喜雨》,夏季背《小池》、《四时田园杂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背《山行》、《秋夕》、《水调歌头》、《月下独酌》,冬天背《别董大》、《雪》、《梅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咏寒松》,有时让他们诵诗接龙,诵诗擂台赛,抢答,评选背诗小能手等形式,孩子们在“比、学、赶、帮、超”中增强了团结协作,也感受熏陶、领略诗趣。

3、期未开展“与古诗文亲密接触”活动。一学期下来,学生积累了不少诗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期未开展大汇报活动,让学生一展风采。学生有的拿起彩笔为古诗作充满灵性的诗配画;有的拿起毛笔写下古诗文书法作品;有的三五个小伙伴一组表演了生动有趣的诗文剧;有的展开合理的想像,为《赠汪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改写成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短文;有的拿起麦克风,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起《虞美人》《水调歌头》;还有的当场朗诵自已创作的古体诗。“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真是厚积而薄发,孩子们漫游在诗的王国里,这是童心的发现,是童真的抒发,是童趣的放飞,这正是学生释放灵性,激活创造潜能,点燃思维火花时刻。

4、开展亲子共诵古诗文乐园。我在班级里建立了亲子诵读古诗文乐园,让父母和子女携手诵读起穿越时空与古代大师对话,与圣贤交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班队邀请一批家长与孩子组队参赛,孩子背不下的家长接着背,家长背不下的孩子接着背,超出一分钟背诗最多的家庭,因为有了亲子共诵,诵读古诗文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家庭生活在也由此洋溢着温馨和愉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庭文化的品位,熏陶感染了一种书香气息。

(三)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教学策略

翻开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大量的古典诗词映入眼帘。编写者的意图不言而喻,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打造学生的精神底子,重铸人格。

然而我们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对传统文化知识仅仅是初步接触而已,古文化基本功相当贫瘠,要想让他们喜欢古诗文、热爱古诗文,需要老师花一番功夫。我们从托兰斯所提倡的创新性阅读中得到启示,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终极目标,让古诗文诵读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以下六种古诗文教学的方式是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尝试的:

1、诗中掘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不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便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产生。为了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对古典诗词产生探究感,教师常常向学生激疑。如教《春晓》时,教师问学生,“花落知多少”句中的“知多少”是“知”还是“不知”?在这看似无疑处设疑,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的学生说,“知”就是不知,一觉醒来不知掉了多少花朵;有的学生说,“知”就是知道,因为“夜来风雨声”,诗人一夜没睡好觉,所以诗人知道花落了很多;还有学生说,“知”既是知道又是不知道,因为诗人听到了风雨声,所以知道花落了很多,但究竟落多少却不知道,也无从知道。各种理解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诗的意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2.诗词比读。比较是认识事物异同的方式,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途径。阅读古典诗词时,教师应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思路比较、中心比较、语言比较、意境比较等,在比较中读出异同,读出优劣。我们把《渭城曲》、《别董大》、《赠汪伦》这三首诗同时教给学生,并让他们比较三首都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

味、理解,找出《渭城曲》以乐景写悲情,“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让人不忍;《别董大》却以悲景写豪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体情,“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再如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教师补充畅当的同题诗作,让学生比较其优劣高下。学生也能在讨论中得出:王诗不仅写登楼所见,更写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自然比片面写景要更胜一筹。如此比读,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创造性的思维也得以发散。

3.诗留余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好的音乐带给人的感觉,好的诗词也有这种味道。如果教师能根据这一特点顺势引导学生延伸情节或用对联等概括内容、表达感受,再或者用名言警句赏析作品风格,凡此种种,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可以深化中心。这时的课堂,学生往往踊跃参与,情绪高涨,妙语连珠,令听者惊叹。学生用《登高》是流浪者的心曲,《山居秋瞑》是隐居者的恋歌来点评《登高》和《山居秋瞑》;用“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来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思想境界;用对联“写情写景写胸襟,问天问地问人生”来解说《水调歌头》……这时,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连翩,他们成了思想的主人,创造性地走进诗歌瑰丽的殿堂。

4.实景赏诗。观察是思维的知觉。结合古典诗词教学恰当地开展一些走进大自然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迢迢牵牛星》和秦观的《鹊桥仙》时,我于“缺月挂疏桐”的晚上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上,大地当教室,青天作黑板,星星点灯,虫吟奏乐。讲讲古老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听听优美的配乐朗诵,抬头找找牛郎织女星的位置,再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学生的心畅游在浩瀚的苍穹,古人与我们竟是如此地接近!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我们教学古典诗词的源泉,四季更替,山水日月更是我们教学古典诗词的天然道具。熟悉的画面,暗合的诗意,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5.描摩诗境。古典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字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气氛,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描述的方式将这些诗词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懂原诗,而且也使他们读出画面,读透意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老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们再引导学生演一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儿童,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声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老师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村居》,课外学一学、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诗句中,再次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在教《山居秋瞑》时,就出现过这么一个亮点,学生当场将原诗作了如下的描述:雨说停就停了,山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

袅娜娜的炊烟在秋风中缓缓流动。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梢。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

6.活用古诗。在学生背诵积累了相当量的古诗词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古诗词名句与习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各具灵性与文采。平常学生的作文日记中看到垂柳想到“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游看到雪白的梨花,情不自禁地念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家乡的蜜橘》时,自然用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游览西湖观赏荷花时自然而然地引用“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称赞他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虽然学生运用的诗句不一定很成熟,但至少说明诗句进入他们的生活,激活他们的情趣,达到了积累与生命的体验的相结合,提高写作水平能力

7、品味审美。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心理引导和情感陶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培养其热爱生活,崇尚美好事物的精神境界,所以,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不只是引导学生感知美、感悟美,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不只是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和领悟诗歌的内涵,同时要注重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培养其鉴赏美的能力,通过对诗歌描写的人、物、情、景的分析。知道为何美?美在何处。对美形成一定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如在教学《墨梅》这首诗的时候,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意境,体会感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诗为什么美?美在那里?使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才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古典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古典诗词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之一起高高飞翔,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研究课题。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多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古诗文,不求追根寻底的理解,只要有大致的理会,模糊的了解即行,因为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沉淀、累积。长大以后,让他们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理解吧。那一天的豁然开朗、恍然顿悟之后形成的东西就是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人文素质,就是一辈子的概念。当然,古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创造性地继承,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验诗意化的生活,迸发出澎湃的创造活力

第四篇:古诗诵读学习心得

经典古诗诵读与解析学习心得

我们都知道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是极其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它不仅蕴含着传统文化、民族智慧,还饱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感、丰富想象,也体想着诗人独特的创作构思。最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倡导学校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以及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出现了“汉学热”、“国学热”,各学校都开始重视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为了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也为了提升新信任教师的语文素养,我区教委特举办了昌平区“经典古诗诵读与解析”的教师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区里各个学校领导的重视,也引起了教师们的积极响应,很多优秀教师都参与到了此项活动之中。

作为新任教师的我,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也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之中,希望通过观看优秀教师们的朗诵,加深自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在这次教师古诗诵读比赛过程中,我可以看出很多老师都倾注了很多心血,下了很多功夫,看到教师们精彩的诵读,我从心里有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正是他们辛勤的付出,才使得此次比赛一场精彩,向我们新任教师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在这次古诗诵读活动中,老师们选择诵读的词的作者大多都是李清照、李煜、杜甫和李白的代表之作,通过老师们的诵读不仅让我对一些经典诗词又有了新的认识,还让我对以后教学方式有了新的体悟。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此词是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通过教师们的解析我有了解到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教给我们的学生,同时还要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为宣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努力。但是所有的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要能做好表率作用,所以我们教师要现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素养,这样我们才能教育孩子们去学习。只有我们知道的足够多,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才能拓展知识,不被书本上的古诗词所左右,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关于诗词的知识。通过此次古诗诵读比赛,我发现古诗词内隐含着大力的信息,对人民的吸引力也是极大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词课堂,引导他们去发现诗词的美,欣赏诗词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

第五篇: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

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

我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首诗时,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指导学生诵读: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谈谈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带着这种依依惜别之情送别另外一个好朋友,好不好?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00页(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的?(“送”)谁送谁呢?(李白送孟浩然)李白在什么地方送孟浩然呢?(黄鹤楼)孟浩然要去哪里呢?(广陵)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呢?(学生评价)齐读课题。同学们从题目中得知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李白)

师:是呀,李白和好朋友就要离别了,在那没有交通工具的年代,他们相隔千里迢迢之外,下一次相遇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呀,让我们和李白一起送送他的老朋友一程吧!

二、以读解句。

1、师感情朗读。

2、学生感情朗读。

3、个别读。

4、问答解词句:

(1)我们知道,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辞,即将启程到很远的广陵去了,那么诗中的故人是什么意思呢?(好朋友)这是的什么时节呢?(三月)这是时孟浩然又怎么下扬州了呢?(扬州就是广陵)感情朗读这两句。

(2)老朋友坐船走了,李白独自一人站在岸边,只看到什么?(老朋友的船孤孤单单的越走越远了,直到消失在水的尽头)老朋友的船不见了,李白只看见什么呢?(汹涌的长江水向东流去)感情朗读这两句。此时,李白的心情的怎样的?(依依惜别之情)

(3)师:是呀,他们就这样离别了,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朗读这首诗吧。

三、悟情

1、师:李白和孟浩然两个好朋友想到这次分别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在见面,他们这时的心情怎样?(依依惜别之情)

2、让我们再次带着依依惜别之情朗读诗文吧。(学生读)

下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

    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 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是人格培养、知......

    学生诵读古诗背诵比赛活动小结

    学生诵读古诗背诵比赛活动小结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诵读古诗词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熟练......

    古诗诵读:鹿柴 教学设计(共5篇)

    古诗诵读:鹿柴 学习目标: 1、 认识2个字。 2、 正确流利的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和主食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含5篇)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经典的诵读 十堰市广东路小学:居静 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

    我这样教学生学古诗

    我这样教学生学古诗 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课程......

    古诗改写的写作指导(共五则)

    古诗改写的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改写? 改写是对原文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改动的一种写法。也就是说,思想内容不做大的改动,而在表现形式上却有较大的变化。因为内容统一,对改写的......

    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诵读

    看了这位老师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实录后,我有以下感受: 1、这位老师注重了情感场景的创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感情景中朗读这首诗,体会不同的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读出......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课堂指导(共5篇)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课堂指导 内容提要: 诵读作为一种感知语言的手段,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好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教学难点文言文,诵读有着独特优势。那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