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河镇快速推进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建设
县河镇快速推进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建设
县河镇在竹房城镇带建设过程中,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围绕“产业优先,基础配套,项目推进,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加快建设步伐,城乡一体化建设亮点纷纷呈现。
产业建设先行。该镇于2010年底启动了县河镇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该示范园由华农大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整体建设规划。目前,该镇已投入2300万元在园内建成5000亩高效生态茶园、3000亩木瓜园、1000亩软籽石榴园、500亩设施大棚蔬菜、40万袋袋料香菇、木耳5万杆、10000只山野鸡、3000头牲猪养殖基地和1000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各一个。今年3月该镇在红丰村建成地膜黄姜3000亩,7月在马鹿山一线开工实施了15000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万亩油茶基地,该工程分8个标段全面进行,其中3000亩的示范片已完成500亩。
基础设施跟进。一是该镇按照高效示范、功能配套的标准,今年在农业示范园内新建U型渠2000米、安装太阳能灯100盏。二是7月份启动了县河镇农业示范园景观河堤建设工程,该工程集河道整治、景观修复于一体,设计修建河堤2200米,整个建设工程包括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成品雕花石材栏杆、绿化以及其它公用设施,总投资425万余元。三是以示范场、大路沟、仁家沟为主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
重点项目同步。为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平,该镇启动了总投资425万元幸福路改造工程,包括硬化公路500米,沿公路两侧双向铺设地下污水管网,以及建设人工湿地、沿道路两旁人行道铺设彩板、安装路灯等工程。该工程项目还包括配套房
屋户型改造,该镇按照“灰瓦片、白天沟、白瓷砖”的要求改造房屋100户,全面搞好户院绿化美化。目前,幸福路改造工程已铺设下水道管网1000米,房屋户型改造也在进行之中。
长效机制创新。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该镇还注重通过机制创新促发展,一方面在食用菌基地建设与管理上下功夫,通过组建富尔食用菌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探索出利用龙头企业带产业的农村经营机制,在茶叶、黄姜产业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另一方面注重创新镇村发展新路子,积极筹建大路沟社区和仁家沟社区两个试点。
据了解,该镇还将以“一园一路一堤”工程为抓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即进一步完善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幸福路改造升级和县河镇农业示范园景观河堤工程。
第二篇: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探索山区县市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探索山区县市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6月上旬,省委书记罗清泉来十堰市调研工作后指出:要大力支持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建设,努力把“城镇带”建设成为山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石激起千层浪,省委的重大决策引起了我市上下广泛一致的认同和共鸣,极大地提高了山区人民发展的信心。为破解我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指明了方向,为统筹山区县市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找到了最佳突破口、为探索山区县市新农村建设找到了新路子。
一、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前景美好
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以305省道为主轴,西起竹溪县蒋家堰镇关垭,东至房县城关镇沿线173公里范围内的呈现带状分布的城镇群。一线贯穿竹溪、竹山、房县3个县城、15个乡镇的城镇带。总面积2570.85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21.4%;总人口74.59万人,占三县总人口的56.6%。经济总量占三县经济总量的83%,是三个县人口密集区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带。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前景美好:通过示范区建设,力争3年取得明显变化,5年建成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山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到2013年,初步建成以3个县城为中心、15个乡镇为重点、150个中心村为支点的城镇体系、覆盖区域内所有村落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功能相对齐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形成百公里绿色城镇带、特色产业带、新农村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带。到2015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雏形初具
近年来,竹溪、竹山、房县两县按照省委“一主三化”和市委“一统三分”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方针,结合县情实际,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竹溪县大力实施“百里长廊”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百里城镇带”,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竹山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城乡一体化等“五化”步伐,实施水电大县、矿业富县、茶叶名县、旅游新县、经济强县的“五县”共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提前1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房县紧扣“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借力发力、提速进位”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大项目、大招商、大旅游、大交通。因地制宜,形成了以305省道为主轴的“烟、菌、药”三大产业和“养、茶、果”三个辅助产业。三县从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新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符合山区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路子,由305省道“一线串珠”的横跨竹溪、竹山、房县的百公里城镇带初具雏形。
三、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
1.建设竹房城镇带示范区是统筹山区城乡一体化的最佳突破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是我市最大的市情,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本途径。如何推进山区城镇化建设,促进山区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道急需破解的新课题。作为在全省山区县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南三县”,通过建设竹房城镇示范区,可以在全省与竹山、竹溪、房县同类型的县市中,探索路子,总结经验,提供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措施和办法。进而为全省山区县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先导、促进作用。
2.建设竹房城镇带示范区是推进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只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打造样板点,培植示范带,才会收到统筹城乡、协调共进的实际效果。对于鄂西北山区县来讲,与平原地区相比,由于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的掣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更需要在空间布局上合理规划一批集镇,在功能设施上改造整治一批集镇,高起点定位,大手笔推进,努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从而发挥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磁场辐射效应。
3.建设竹房城镇带示范区是提升山区县市对外形象的重要手段。竹溪、竹山、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是鄂、渝、陕三省市毗邻区域的边贸“口子县”。近年来,周边毗邻县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赶超势头日趋强劲,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在当前形式下,建设竹房城镇示范区对于提升山区县市、乃至湖北省的良好对外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四、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任重道远
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基础,规划要先行,高起点规划是高标准建设的前提。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既有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又有精神文明创建等“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搞好规划论证,做好总体规划与行业规划、区域规划之间的衔接工作,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实用性。
二是必须坚持区域统筹。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分、分阶段、分项目,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确保各项建设科学实施、有序推进、取得实效。防止各自为战,防止条块分割。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协调统筹示范区科学发展,实现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全方位、全流域、点面结合的区域统筹。
三是必须坚持产业指导。城镇带建设的核心是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生产发展、农民增收。重点是拓展优化土地空间,高标准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提高资源承载能力。目前,305省道沿线三个县的18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行政村60%以上都是特色产业专业村,但产业的总体规模不大、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影响和制约了整体工作的快速推进。因此,示范区建设必须坚持把培植特色致富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主要手段。
四是必须坚持改善民生。优先解决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环境问题。始终坚持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愿意参与、最容易见效的具体问题入手,通过推进农村水、电、路、医、教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使群众在城镇带建设中广泛收益,享受建设成果。
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要发扬“敢为人先、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的精神,从政策、制度、机制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山区建设城镇带是新生事物,要结合地域实际,用创新、发展的眼光科学规划、建设示范带。
六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示范带建设要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群众共享为目的,充分发挥群众创造性,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热情,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必须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形成班子团结、上下联动、共谋发展的局面,防止上急下疲、上热下冷,为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增添内在动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山县委办公室
第三篇:统筹山区城乡发展的新探索—关于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调研报告
统筹山区城乡发展的新探索
—关于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调研报告
联合调研组
一、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重大意义
省委专题办公会议纪要(〔2010〕15号)指出,“参照仙洪试验区的政策,将两竹百公里城镇带纳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验区”。“同时,将房县沿305省道、紧邻竹山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的军店、化龙、窑淮3个乡镇,一并列入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鉴于房县的3个乡镇已列入试验区建设,建议试验区名称定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是指西起竹溪县蒋家堰镇关垭,东至房县城关镇,约173公里长,分布在305省道沿线,包括竹溪、竹山、房县3个县城、15个乡镇的城镇带。总面积2570.85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21.4%;总人口74.59万人,占三县总人口的56.6%;经济总量占三县经济总量的83%,是三县人口密集带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一)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重大部署。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三大差别”和“城乡融合”理论蕴含着城乡统筹思想。我们党始终不渝地探索城乡共同繁荣之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届中央领导都提出了城乡统筹战略。近几年,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力度,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开展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88个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四个层面的试点工作,对全省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带动和示范效应,但广大山区如何走城乡一体化路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结合部,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自然条件落后,是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又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连片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最为突出。2009年,十堰市城区人均GDP已达46714元,县域人均GDP仅为8920元,城区与县域之比为5.2∶1,城区与竹房三县之比为7.1∶1;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44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0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4.6∶1,两项数字差距之大,全省独一无二,全国也不多见。在这个城乡矛盾特别突出的地方建设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具有创新性、典型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创造性实践。
(二)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扶贫开发的重大举措。城乡发展不协调是制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重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是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应有之义。位于鄂西北的十堰市,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所辖6个县(市)都是国家级特困县,脱贫致富的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全省区域的均衡发展。而在这6个县(市)中,竹房三县的贫困状况则更为严重。2009年竹房三县人均GDP只有6500元,低于6个县(市)平均水平2420元;三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011元,低于6个县(市)平均水平99元,城区与竹房三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4.8∶1。竹房三县脱贫致富问题,既是十堰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省扶贫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竹房城镇带地势相对平坦,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具有一定发展基础。把这里作为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省、市两级予以重点扶持和帮助,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培育“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培植特色致富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城镇带两厢乃至鄂西北山区发展;有利于在集中连片的贫困山区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路子,为广大山区找到一个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这一探索实践,在全省乃至全国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三)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区安全的有效途径。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引汉补江”通道,在国家主体功能
区划分中,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适应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安全,是十堰市和全省的重大政治任务。把竹房城镇带建成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有利于提升鄂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减少农业人口和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积蓄生态资源;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带动十堰市乃至鄂西北地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山川河流复归平静与安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景,涵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四)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推进鄂陕渝对接、提升湖北对外窗口形象的迫切需要。竹房城镇带位于鄂、陕、渝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是连接华中地区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以305省道为纽带,竹溪、竹山、房县成为鄂陕、鄂渝“口子县”,西端与陕西省平利县接壤,南部与重庆市巫溪县相邻。近年来,周边邻省县市发展速度加快,竞争态势日趋激烈。陕西省把平利县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设立“专项基金”,举全省之力打造陕南地区面向湖北的窗口县。力度之大,政策之优,都远远超过湖北。我们此行考察的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其城乡建设水平、市场繁荣状况远远超过相邻的竹溪县。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有利于推进鄂陕、鄂渝对接合作,搞活“边贸”,开发鄂西北特色资源,促进鄂西北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已具备现实基础。近几年,十堰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等不靠,大胆探索,紧密结合十堰实际和山区特点,提出了以“统筹城乡为方向,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一统三分”战略,并在竹溪县进行试点,探索山区城乡一体化的路子。竹溪、竹山、房县不约而同地在305省道沿线大作统筹城乡的文章,而且相互学习借鉴、竞争发展,在这个狭长区域形成了“一线穿珠”的城镇群。他们的率先探索实践,为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一定的资源,建设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将对我省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总体思路
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与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相比,条件较差,区情特殊,建设难度更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也不同。必须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遵循规律,科学谋划,稳妥推进。综合研究各方面情况,我们初步提出如下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分区域规划、分类型指导、分产业布局”的“一统三分”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和山区新农村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要求,高起点制定《竹房城镇带山区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并依据总体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区域规划。注重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循序渐进。
——坚持区域统筹。打破城乡、地域界限,把竹房城镇带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统筹各项改革发展,防止各自为战、零打碎敲、条块分散。县与县之间既要合理分工、体现特色,又要加强协作、同步发展。
——坚持产业主导。把培植特色致富产业作为推进试验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发挥竹房城
镇带的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改善民生。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努力破解长期积累的农村民生难题,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化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敢为人先、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的精神,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破除山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完善市场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形成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的发展动力机制。
——坚持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热情,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班子团结、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共谋发展的局面。
(三)发展目标
力争3年取得明显变化,5年建成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山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到2013年,初步建成以3个县城为中心、15个乡镇为重点、150个中心村为支点的城镇体系、覆盖区域内所有村落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功能相对齐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形成百公里绿色城镇带、特色产业带、新农村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带。
到2015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区域内总人口达到90万人,其中县城和集镇常住人口60万人,城镇化率66.7%。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4%;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85%,农村适宜沼气入户率达90%以上,地表水出境水质达到Ⅲ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空气质量不断提高,万元GDP能耗、COD排放量、SO2排放量逐年下降,并在省市控制指标以内;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广电和互联网络通达率100%,水泥路通组达户率90%,自来水普及率95%,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立足竹房城镇带的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事业、城乡生态建设“六个一体化”,把竹房城镇带建设成为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的样板。
(一)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构建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带。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实力,促进产业互融互补、良性互动,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带。一是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围绕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植壮大茶叶、烟叶、魔芋、食用菌、林果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工业。加强对传统支柱工业的改造升级,重点培育水电能源、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矿产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引导项目向城镇带内集中,企业向城镇带内聚集,建成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带动能力、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三是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边贸市场和城镇集贸市场,努力把竹房城镇带建设成为湖北有机绿茶产销集散地、鄂渝陕周边地区中药材集散地、魔芋生产加工聚集区、商贸流通中心
区。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武当山—野人谷—神农架—大九湖—十八里长峡—武陵桃花源—楚古长城—西安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房县野人谷和野人洞、竹山桃花源和女娲山风景区、竹溪楚长城等旅游景区景点。
(二)推进城乡布局一体化,形成“一带三心三区”的总体布局。科学制定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总体规划及分区域规划,加快形成竹房城镇带“一带三心三区”的总体布局。“一带”即沿305省道及谷竹高速城镇发展带,重点是加快生产要素向带内的重要节点地区聚集,引导城镇和产业优先发展,形成带动整个区域均衡发展的空间“骨架”。“三心”即建设以竹溪中心城区、竹山中心城区、房县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城镇集聚发展核,重点是发挥三县的资源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城镇建设,更好地发挥县城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三区”即统筹竹溪发展示范区、竹山发展示范区、房县发展示范区,重点是依据三个示范区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现状,合理布局产业,实施优势互补,打破地域界限,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协调发展。试验区内各镇、村要按照“一带三心三区”的总体布局,合理确定功能定位。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强城乡道路建设。按照“建设主动脉、提升支干线、硬化入院路”的思路,建设百公里城镇带内通外联、畅通便捷的公路网。建设两条主动脉,完成房县县城至竹溪关垭173公里305省道改造升级,达到山区一级路建设标准;完成谷竹高速建设任务。积极争取竹巫高速公路和郑万铁路、房康铁路过境房县、竹山、竹溪并设置站点。提升支干线,完成所有行政村通村水泥路建设,加快推进连村循环路和中心村入户路建设。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系统工程,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造、防洪河堤、节水灌溉、万亩灌区工程的实施力度,实施低丘岗地改造和低效林改造工程。三是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城乡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体系建设水平,实现城乡全覆盖。推进城市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一是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率。二是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发展。不断扩大区域内城镇养老、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面,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力争区域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100%;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农村福利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率100%,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率100%。三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投入力度,加快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引导人口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建设一批综合服务中心,让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五)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稳步发展农村教育,加快发展城区教育,突出发展高中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公办民办相结合发展幼儿教育。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二是大力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率。三是繁荣城乡文体事业。加强县城群众健身文化活动广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健身活动,推动农民健身工程向社区和自然村延伸。四是强化社会管理。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落户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完善各类矛盾调处化解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平安村创建活动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塑造文明健康乡风。
(六)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生态环境。一是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实施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争取将示范区25度以上坡地全部纳入国家“十二五”退耕还林计划;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石漠化治理、低产林改造、坡改梯、林区基础设施、森林防火等工程建设,加快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实施以水污染防治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工业点源综合治理,加大工业尾矿治理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到2015年,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二是实施城乡污染防治工程。按照生态环保、低碳降耗要求,加大县城垃圾处理和重要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医药化工、矿产冶炼等企业污染治理,发展清洁生产,减少城乡污染物排放量。三是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合理规划村镇卫生设施布局,落实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三包”制度(包绿化、包保洁、包管护),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村镇户院“三清三拆三建”活动(清垃圾、杂物、路障,拆临路猪圈、厕所、废弃设施,建水泥场坪、门前花坛、沼气池),建设整洁亮丽新家园。
(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赋予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先行先试权,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一是创新以城带乡发展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实行企业联村开发,引导企业到农村投资开发农业资源,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覆盖面。二是创新试验区建设的投入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试验区内各优势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为平台,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涉农专项资金,围绕试验区总体规划,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涉农专项资金,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使用。引导社会工商资本、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中来。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农户自主协商流转、集体组织委托流转、土地使用权入股、转让、租赁等方式,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四是创新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产权改革等有效办法,探索建立农村道路、水利、安全饮水、林网等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五是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村级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试验区建设的推动力。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一方面要靠自力更生、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靠政策扶持,引导和整合社会资源。建议省里从三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国家和省现行相关优惠政策向竹房试验区倾斜。竹房山区是多重政策覆盖地区,省在安排国家和省已出台的包括西部大开发政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中部崛起政策、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保护政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政策项目时,适当向竹房城镇带倾斜。二是比照仙洪试验区制定优惠政策。对调整和完善分税制省集中税收增量返还给试点县(市),其中25%用于试验区新农村建设,从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试验区373个小型项目建设补助。对竹
房试验区“万村千乡”超市和农家店、农资综合服务社以及邮政三农服务站等建设给予支持。支持试验区15个乡镇各兴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垃圾处理厂,加大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允许先行开征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由物价部门审定。支持试验区“一建三改”工程建设,提高沼气入户率。加大对试验区的林业扶持力度,继续支持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加大试验区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试验区小流域治理及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补助,支持试验区城乡供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加快试验区通乡通村道路建设,打通3条省级出口路。支持试验区抓好6个中心镇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对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园区内重点企业贷款提供政策性担保。支持试验区100个比较偏远、相对困难的村开展村庄整治。引导和鼓励电信、广播电视等企业在实施村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工程中实行联合建设、资源共享。三是根据竹房城镇带实际制定一些特殊扶持政策。包括城镇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外,比照陕西省支持平利县政策,提高试验区内新农村建设政策性补助标准。
第四篇: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镇总面积4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500户,1.9万人,耕地面积1.8万亩,人均年收入万余元。近几年,我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总揽全局,致力于抓机遇、强基础、增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业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被评为“长沙市经
济社会发展十快乡镇”,城乡一体化具备初步条件。
二、主要工作
1.全面启动镇村规划。
今年以来,为搞好集镇规划工作,我镇聘请中机国际、深圳艺寿公司对集镇扩容提质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聘请大尚传媒公司、湘潭大学设计院对集镇开发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全程策划包装推介,同时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即将启动镇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2.快速推进“三点一线”。
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纳入“三点一线”综合整治范畴,资金4000万元。一是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拆除集镇违章雨棚276处,违章广告牌、立式灯箱179处,取缔店外经营31户,完成了集镇样板房改造,“三点一线”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前期手续,立面改造工程正在进行网挂招标。二是投资近百万元,启动集镇门店招牌改造工程,将集镇深远路、广福路两条主要街道临街800余缝门面的门店招牌进行高标准改造,目前已完成一期400缝的改造工程,力争10月份全部竣工验收。三是完成集镇污水处理系统支管网入户工程,现集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部投入使用。四是投资近10万元,在集镇增设150余个机动车停车泊位,科学划定人行横道。五是投资近200万元,新建集镇农贸市场,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内部装饰工程正在进行。接下来,我们重点是完善集镇各项配套设施,加速推进立面改造、道路的“白改黑”、集镇绿化、亮化等工程。
3.高效开发集镇用地。
今年,我镇在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多方争取领导支持,批准集镇统征开发地25亩。为搞好集镇开发,我镇积极向联点领导及职能科局负责人汇报,为集镇开发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报名购地的商户十分踊跃,前景十分可观。另外,我镇将农村商贸综合体项目一并纳入集镇统征开发建设,力争创造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继续夯实农业基础。
一是坚持发展葡萄特色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葡萄之乡”。我镇的葡萄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镇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载体。我镇将以曙光山城、七鑫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大力发展集旅游休闲、体验式采摘、葡萄酒文化展示和葡萄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集农业科研、推广应用、生态种养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继续发展壮大兴嘉天华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济类水产养殖和“咖啡豆+油菜”的种植模式,积极扶植深远蛋鸡养殖合作社。三是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继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落实,形成以梅数、洪河等村的高产粮食基地,推进粮食生产“良种、良法、良制”,实现大面积、大范围平衡高产目标。继续推进湖南农大农富种业公司的优湘型杂交水稻的繁育和推广,确保粮食生产的提质增效。
5.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我镇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集市。一是以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为平台,天华八景为载体,整合历史印记和“十个一”模式展示基地,形成以天华村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纪念地。二是各村和社区均成立了文艺队,定期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群众文化氛围,丰富了人民群众生活。三是结合恒晖天华高端花卉苗木盆栽基地、葡萄园产业基地等开发项目,发展状大观光旅游农业。
6.切实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启动农民集中居住工程,鼓励农民建房向规划的居民点集中。切实加强乡村的精细化治理,以农民集中居住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建设文化广场,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全覆盖,进一步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规范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气,保护生态环境。
三、困难和请求
1.请求参照长县政办发【】10号文件,明确我镇与第一批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享受同等的优先发展政策。
2.我镇集镇开发项目用地报卷已与其它四个乡镇一起报至省厅,目前已将近两个月时间仍没有批下来,因此集镇开发项目只能进行前期工作,实质性开展要待土地批下来后才能进行。恳请县里统一协调,促进项目推进。
3.请求依据发展要求,参照其他乡镇作法,适当增加我镇建设用地指标。
4.我镇小城镇建设涉及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量大,所需资金巨大,而我镇属北部农业乡镇,自有财源严重不足,资金压力较大,恳请安排专项扶持资金。
5.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多,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请求补充解决。
6.建议根据我镇区位特色,把镇作为县里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绿色健康休闲服务基地重点打造,相关企业和项目优先引进和落户。
第五篇:建设新型小城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设新型小城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
2013-05-14 14:11:52 来源:中国城镇建设网[第04期] 作者:王文跃 浏览:231次
——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道
路
张甸镇位于苏中黄桥老区,是一个有着近10万人口的传统农业镇,近年来,该镇按照区委、区政府“135”工程总体部署,围绕建设新型小城镇目标,加快集镇建设,做强经济实力,力推强村富民,狠抓民生实事,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致力打造“宜工、宜贸、宜居”的泰州市重点镇和中心集镇。
一、加快集镇建设,搭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平台
以姜堰撤市设区为契机,借助与泰州海陵、高港、医药高新“三区”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抢抓232省道、泰州南部干线、中部干线、姜高线等道路建设改造的机遇,全力加快集镇开发建设步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平台。着力完善集镇功能。坚持“全镇规划一盘棋”,综合考虑集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等,合理安排集中居住区、工业园区、商业街区,着力完善集镇功能,提升建设的层次和品位;推进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园林小城镇、省级卫生镇“三镇同创”,垃圾中转站、日处理3000吨的污水处理厂等重点环境工程建成并正常运转,新增绿地规划1850亩,集镇绿化覆盖率达到50%。切实加强项目开发。加大镇区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福源新村、迎宾御园等集镇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新落户的锦尚名苑项目占地20万㎡,一期工程投入2亿元,目前14幢8万㎡的小高层即将封顶,建成后将成为该镇首家集居住、商业、休闲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小区,可新增集镇常住人口1万人;千方百计解决土地、资金等发展要素难题,重点在经营集镇上做文章,努力实施滚动开发,加大土地增减挂钩和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有力保障集镇及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不断积聚商贸人气。按照“四个集中”的要求,制定完善推进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到镇区集中居住;随着投资300万美元的锦尚综合商场、分别投资3000万元的超市和农贸市场等项目的入驻,集镇的商气、人气更加浓厚。坚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建立健全城管、保洁、绿化管护三支队伍,实现了由突击管护向长效管护的机制转变,提升了集镇管理的标准、效能和效果。
二、做强经济实力,提供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
做强地方经济实力,既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2012年,该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财政收入919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96万元,各项指标增幅均列全区前列。做大主导产业。围绕全区产业发展,立足本镇产业实际,详细制定了智能电网、热处理等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主导、特色产业。一方面,利用工业电炉企业较多的优势,编制1200亩热处理装备产业园规划,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推进钢结构、电器元件、塑料地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重点企业。围绕现有400多家企业的培大育强,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奖励力度,在管理、技术、品牌创新方面,对现场管理优、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国家、省、泰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等,都有相关的奖励政策;着力培育华丽公司、科世茂工程设备、恒力管业等重点企业梯队,全镇纳税销售过2000万元企业达到20多家,其中6000万元以上的6家,亿元以上的4家。做实特色项目。严格实行党政负责人挂联制度,及时化解各类发展难题,保证签约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投资1亿元的江苏嘉龙电力、7000万元的泰州鼎臣线缆、5000万元的恒立管业制造和1.2亿元的道康发电机组项目正有序推进;立足做大现有产业,严格招商选资制度,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财税贡献高的“三高项目”,2012年招引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个,2013年将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关联项目招引上,力争再招引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其中1亿元以上2个。
三、力推强村富民,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
把强村富民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资产、资源、资金“三资强村”,推进农业、就业、创业“三业富民”,促进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提升”,使广大群众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得到实惠、增强信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激励意见,将村招引项目税收镇所得部分全部返还到村,将区级部门帮扶资金、村能人捐款、政府奖补资金集中到镇工业集中区建标准厂房,每10万元每年返还3万元到村,逐村梳理收入增长点,全面盘活村集体“三资”,确保35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力促农民增收致富。发挥“泰州市高效农业十佳乡镇”优势,加快农业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步伐,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扶持种养大户,带动农民增收,重点培育茶树菇、肉鹅等种植、养殖基地,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创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围绕“六整治、六提升”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的康居乡村;推进“五位一体”长效管理,保证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实现村庄环境长治久洁。
四、狠抓民生实事,凝聚城乡一体化发展合力
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着力抓好民生实事,改善群众生活,增进民生幸福,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确定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引长江水工程建设,全镇23000多户、400多家企业在全区率先饮用长江水;实施道桥畅通工程,改造农村危桥25座,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年内建成总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6000㎡的现代化文广中心,村文化室全部投入使用。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工业对农业、社会事业的反哺力度,镇级财力使用尽量向民生倾斜,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村级收入提升、群众收入增加与公共服务优质化同步推进;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城镇职工各大保险覆盖率达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围绕“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形象大提升”,在全镇开展“村民道德公约签约承诺”活动,充分调动村民在社会管理和文明创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公约涉及家庭道德、增收致富等十多个方面,对遵守约定表现突出的,授予“道德模范家庭”、“十星文明户”、“十佳模范村民”等荣誉称号,在和谐文化的影响下,各类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