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时间:2019-05-13 03:1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一篇: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2011年11月11日,**区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书记在大会上作报告时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两化’兴区”战略,为实现跨越发展、强区富民而努力奋斗!

在未来的五年里,是东宝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东宝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提升东宝人民幸福指数、实现强区富民的关键时期。从东宝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正在步入一个大投入、大产出,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新阶段,必须高扬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旗帜;从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期盼来看,群众需求更加多样,改善民生任务更加繁重,必须自我加压,把强区富民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大追求;从东宝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看,产业兴则东宝兴,工业强则东宝强,必须把“产业强区”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抓手;从市辖区职能来看,立足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城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在推进“两化兴区”中借力发展、自我超越。策马扬鞭新征程,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迫切需要我们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团结拼搏、跨越发展,奋力向强区富民的目标阔步前进。在这样的形势下,东宝区提出了实施“产业强区、‘两化’兴区”的战略。

作为漳河镇的一名村官,我认为漳河镇应结合本镇实际,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过去,漳河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两化”建设:第一,从新农村建设入手推进“两化”建设。下半年,镇政府聘请了50余名清洁工,对集镇及三岔路口实行全天候保洁。共开展了大型卫生大扫除20余次,清运处理垃圾近9000吨。全镇新建沼气池25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29台,节能炉129台。投资1700

多万元新建通村通组公路140多公里,其中硬化道路68公里,涉及32个村。新植绿化苗木6.4万余棵。新建污水厂1处,投资46万元,垃圾中转站1处,投资8万多元,治理下水管道500多米,投资5万多元;集镇道路维护投资20多万元。新挖、改造当家堰364口,可增蓄水105万方,直通自来水农户600多户,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200多户,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第二,从旅游业发展入手推进“两化”建设。一是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休闲岸泊景点一期码头改建工程。漳河休闲岸泊景点建设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二大重点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8773万元,项目建设共分四个阶段,建设内容为入口大门、游客接待中心及码头、中心广场、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茶楼、服务站及配套道路、绿化、水保、排污管网等十大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土方填固工程12万方,启动了水保工程建设;二是投资300万元,实施了观音岛一期维修改造工程;三是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常青岛一期“太乙阁”建设项目;四是投资1400万元,实施了漳河沙滩浴场改造建设项目;五是投资80万元,实施了漳河虹鳟鱼养殖观赏基地改造项目。

第三,从小集镇整治入手推进“两化”建设。全镇在保护漳河的大前提下,着重对农村居民密集的小集镇进行环境整治,一是投资20余万元对冯店、周集片区的街道进行整治;二是投资30余万元对安团街道进行硬化;三是投资40余万元对却集街道进行美化亮化;四是投资50余万元对“三八街”进行立面整治,统一房屋立面颜色、统一修建花台、统一安装路灯、统一栽种树木。

总结过去,我们得出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然选择,那么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要着力加快新农村建

设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漳河镇在部分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一些地方的人居和生态环境,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要继续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在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搞活城乡市场,把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推向市场,促进镇-乡-村联动发展,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第二、要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既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资源要素向农村扩散的过程。要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把产业集聚和区域集中作为切入点,努力在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上有新突破。一方面,要加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融合。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积极推进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着力培养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示范区,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区域性农业产业化品牌。加快推动农产品转变为工业品,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企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要在有条件的对农村产业辐射强的城镇,加快建立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集散中心,不断增加务农收入,提高农民经济地位,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

第三、着力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实现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推进城乡改革联动。农村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必须坚持城乡联动,统筹谋划。一方面,要优化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试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现有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着力破除城乡体制壁垒。要把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在提供公共服务、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扩大城镇住房保障覆盖、实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让进城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益,使城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和农民,真正实现“进得来、留得住、有工作、能增收”。

第四、着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同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人均公共物品趋于合理,城乡居民权利趋于平等。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公共设施,提高绿化水平,美化城镇环境,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社会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快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要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政府的公共财政更多地投向农村,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统筹区域发展。作为工业化空间表现形态的城镇化,带着城镇功能单

一、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病症,难以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的优越性。为此,必须根据城镇的不同规模和区域角色定位,对城市作出科学布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城镇人居环境;与此同时,根据区域规划部署,发展大中心城市规模适度、分工科学、功能配套的城市群,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城市积聚的高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六、要破除户籍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即农民转变为市民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大中城市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降低落户要求,并将附着于户籍之上的社会福利均等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解决好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事关城镇化成败,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第七、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科学发展。尽管城镇化的推进不能做到零污染,但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程度,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努力扭转经济上去了、城镇建设上去了,环境问题却多起来的局面,确保两者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总之,**镇应结合自身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两化’兴区”战略,为实现跨越发展、强区富民做好领头兵带头人,万众一心、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共同谱写东宝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第二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中国的城市经营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策略;不仅需要理念,更需要手段。

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运作主体,该如何牵住城市化这个“牛鼻子”,制定出科学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建设新型城镇,推进城乡一体,首先必须搞清楚其科学内涵,深入研究其基本特点和运行规律。这是确保新型城镇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把新型城镇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一)关于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

概括为四句话,即“三次产业复合、三化协调推进、三大功能共生、城乡发展一体”。具体说,就是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复合发展;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宜居功能有机统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推进;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可见,新型城镇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性和复合型区域。新型城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复合”,主要是体现在产业复合和功能的复合;一个是“综合”,它涵盖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部要求,体现了经

济与社会、发展与生态、城市与乡村、新区内与新区外、开放和内需等五个方面的统筹。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新型城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开发区,更不是一个新的行政区划,它在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但规划面积不等于城市建设区面积,既不是大面积圈地,更不是大规模造城。同时,新型城镇也不同于专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体现了单一性,产业集聚区体现了产业的集群性和链接性,新型城镇体现了综合性和复合型;但三者又存在一个梯次发展的递进关系,专业园区达到一定规模,具备了产业集聚构成要素,可以上升为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达到了新型城镇的基本条件,可以上升为新型城镇。

(二)关于新型城镇的功能定位。新区功能定位是新型城镇制定发展战略、谋划新型城镇空间布局、编制新型城镇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和导向,在新区的发展中起着龙头性和战略性作用。我们对新型城镇的定位,从总体上讲可以称为“五区一中心”,即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先行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区域服务中心。当然,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每个新区的功能定位也可以因地制宜、有一定的差别,发展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

(三)关于建设新型城镇的目的。总的来讲是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途径,具体讲主要是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解决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问题,探索如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解决经济结构优化问题,探索如何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怎样优化,质量效益怎样提高等;三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探索如何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市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怎样加快推进等;四是解决以人为本问题,探索如何更好地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怎样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等;五是解决增长极问题,探索如何把新区培育成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总之,我们要深刻理解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功能定位和目的,确保新型城镇始终沿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应有的功用。

二、抓住关键,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建设新局面

新型城镇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现在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今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有力地予以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千城一面、面子工程等局面,或是一届领导班子一个城市规划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规划对战略、产业、空间的研究不系统,规划未能充分反映出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发展构思。另外,资金不落实、产业不落实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使得规划不具备真正的实操性或者,所以,城市战略规划至关重要。城市发展战略规

划,是根据自然的秉赋、产业的优势、资源要素的整合、城市人口的聚集、区位的优势、差异性和后发优势等,充分研究和确定战略定位,进行正确的产业选择,并以金融进行引导,再体现在空间蓝图以及空间功能布局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具有很好的执行稳定性,将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加快各项规划编制工作。“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就是统筹思想。新型城镇建设规划是龙头、是蓝图。有一套科学性、系统性的规划,是保证新型城镇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把握好四个原则。具体讲:一要体现“三规合一”,确保新区规划与城市体系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精准对接,使新区建设始终置于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二要体现组团化发展,使各组团相互衔接、功能互补,跳出“摊大饼”、扩张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组团划分要为将来的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留下空间;三要体现城市建设的复合型、紧凑型、节约集约、生态环保等先进理念;四要体现城市特色,包括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规划功能特色等,坚决避免规划的“流水线”生产,搞成千城一面。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具体讲:一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老区的关系,既要依托老区,又要优化老区,形成新区、老区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二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体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尽量多用废地,避免占用优质良田,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三要处理好新区规划和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提倡城市集

群发展、组团发展、向心发展,形成各个组团分工合作、相互依托的关系;四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重要产业布局的关系,促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把新区建设和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五要处理好新区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定位的关系,新区的各项发展、建设都要体现创新、体现率先;六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的关系,城市发展要以交通条件为基础,交通要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规划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变更,确保权威性和严肃性。也正是基于规划的严肃性,规划的编制一定要慎重,涉及控制性、永久性、基础性的问题决不能出错。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城镇的功能越完善,其承载产业和吸纳人口的能力就越强,竞争力就越强。所以,规划确定之后,就要加快新型城镇各项设施建设,使其载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理念,率先完成新型城镇内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新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创造条件。特别要高度重视地下设施建设,做到考虑周全、一次到位,避免丢三落四,地面建好之后再反复挖沟。二是加快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以新型城镇内的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统筹规划布局现代物流、金融担保、职业培训、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网络、环保监测、工业房地产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加快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要在新型城镇内产业集聚区的外围,同步规划建设住房、学校、医院、商业网点、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新型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实现产城互动。四是拓宽融资渠道。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单靠财政肯定不行,所以要加紧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近期,去重庆学习考察,他们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组建了八大建设性投资集团,现已成为重庆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等领域的重要投融资平台。

(三)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无论是新型城镇还是产业集聚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都是产业,区内产业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中心新型城镇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没有产业作为支撑,其他功能就难以很好地发挥,新型城镇和产业集聚区也就难以形成增长极。因此,要在加快新型城镇现有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区建设的重头戏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要高水平策划招商概念,把新型城镇这个载体规划好、打造好、包装好、宣传好、运用好,充分发挥其“筑巢引凤”的载体功能。二要围绕新型城镇确定的主导产业,尽快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促进配套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三要抓好那些能完善薄弱环节、提升实力、地位和形象的项目,比如在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领域,大力引进其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藉此作为弥补不足或“走出去”的跳板。有条件的新区,要注重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经济效应。

第三篇: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型农村建设情况汇报(精)

县房管中心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新型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为全力服务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中心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着重在以下几点予以加强:

一、开拓思想,紧跟步伐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加快我县新型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这也是促进我县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中心要紧跟上级的步伐,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充分调研论证,制订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出主意、献良策。

二、加强监管,建设社区

中心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搞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本着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思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因

地制宜、加强监管、突出特色、集约服务。一要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我县城区物业管理工作,对到新型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及时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依法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立业主委员会,维护农村业主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二要建立小区住宅区绿化建设标准、养护标准,对绿化管理责任等均作出了规范化责任制,对新型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排放大量生活垃圾和污水等问题防患于未然,并逐步推行规范有序的物业管理与服务,让农民享受到同城里人一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待遇。三要实施精细化管理。要进一步规范住宅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提高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水平,重视矛盾纠纷调处,不断开展自查自纠和改进完善措施,加快我县新型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

三、优化意识、集约服务

一是要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切实将工作重心放到为农民群众和企业提供快捷、方便、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上来。二是在立项、规划、用地、建设、产权办理等环节,健全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完善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办事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形成较为完备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同村镇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机制,及时掌握和解决农民在城镇化建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房地产业营造

宽松的发展环境。为建设一个土地集约利用,生产生活方便,设施设备完善、和谐宜居的新型农村社区做好准备,让农民过上城里人同质化的现代文明的生活,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2012年8月7日

第四篇:建设新型小城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设新型小城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

2013-05-14 14:11:52 来源:中国城镇建设网[第04期] 作者:王文跃 浏览:231次

——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道

张甸镇位于苏中黄桥老区,是一个有着近10万人口的传统农业镇,近年来,该镇按照区委、区政府“135”工程总体部署,围绕建设新型小城镇目标,加快集镇建设,做强经济实力,力推强村富民,狠抓民生实事,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致力打造“宜工、宜贸、宜居”的泰州市重点镇和中心集镇。

一、加快集镇建设,搭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平台

以姜堰撤市设区为契机,借助与泰州海陵、高港、医药高新“三区”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抢抓232省道、泰州南部干线、中部干线、姜高线等道路建设改造的机遇,全力加快集镇开发建设步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平台。着力完善集镇功能。坚持“全镇规划一盘棋”,综合考虑集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等,合理安排集中居住区、工业园区、商业街区,着力完善集镇功能,提升建设的层次和品位;推进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园林小城镇、省级卫生镇“三镇同创”,垃圾中转站、日处理3000吨的污水处理厂等重点环境工程建成并正常运转,新增绿地规划1850亩,集镇绿化覆盖率达到50%。切实加强项目开发。加大镇区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福源新村、迎宾御园等集镇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新落户的锦尚名苑项目占地20万㎡,一期工程投入2亿元,目前14幢8万㎡的小高层即将封顶,建成后将成为该镇首家集居住、商业、休闲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小区,可新增集镇常住人口1万人;千方百计解决土地、资金等发展要素难题,重点在经营集镇上做文章,努力实施滚动开发,加大土地增减挂钩和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有力保障集镇及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不断积聚商贸人气。按照“四个集中”的要求,制定完善推进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到镇区集中居住;随着投资300万美元的锦尚综合商场、分别投资3000万元的超市和农贸市场等项目的入驻,集镇的商气、人气更加浓厚。坚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建立健全城管、保洁、绿化管护三支队伍,实现了由突击管护向长效管护的机制转变,提升了集镇管理的标准、效能和效果。

二、做强经济实力,提供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

做强地方经济实力,既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2012年,该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财政收入919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96万元,各项指标增幅均列全区前列。做大主导产业。围绕全区产业发展,立足本镇产业实际,详细制定了智能电网、热处理等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主导、特色产业。一方面,利用工业电炉企业较多的优势,编制1200亩热处理装备产业园规划,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推进钢结构、电器元件、塑料地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重点企业。围绕现有400多家企业的培大育强,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奖励力度,在管理、技术、品牌创新方面,对现场管理优、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国家、省、泰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等,都有相关的奖励政策;着力培育华丽公司、科世茂工程设备、恒力管业等重点企业梯队,全镇纳税销售过2000万元企业达到20多家,其中6000万元以上的6家,亿元以上的4家。做实特色项目。严格实行党政负责人挂联制度,及时化解各类发展难题,保证签约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投资1亿元的江苏嘉龙电力、7000万元的泰州鼎臣线缆、5000万元的恒立管业制造和1.2亿元的道康发电机组项目正有序推进;立足做大现有产业,严格招商选资制度,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财税贡献高的“三高项目”,2012年招引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个,2013年将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关联项目招引上,力争再招引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其中1亿元以上2个。

三、力推强村富民,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

把强村富民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资产、资源、资金“三资强村”,推进农业、就业、创业“三业富民”,促进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提升”,使广大群众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得到实惠、增强信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激励意见,将村招引项目税收镇所得部分全部返还到村,将区级部门帮扶资金、村能人捐款、政府奖补资金集中到镇工业集中区建标准厂房,每10万元每年返还3万元到村,逐村梳理收入增长点,全面盘活村集体“三资”,确保35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力促农民增收致富。发挥“泰州市高效农业十佳乡镇”优势,加快农业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步伐,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扶持种养大户,带动农民增收,重点培育茶树菇、肉鹅等种植、养殖基地,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创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围绕“六整治、六提升”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的康居乡村;推进“五位一体”长效管理,保证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实现村庄环境长治久洁。

四、狠抓民生实事,凝聚城乡一体化发展合力

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着力抓好民生实事,改善群众生活,增进民生幸福,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确定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引长江水工程建设,全镇23000多户、400多家企业在全区率先饮用长江水;实施道桥畅通工程,改造农村危桥25座,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年内建成总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6000㎡的现代化文广中心,村文化室全部投入使用。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工业对农业、社会事业的反哺力度,镇级财力使用尽量向民生倾斜,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村级收入提升、群众收入增加与公共服务优质化同步推进;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城镇职工各大保险覆盖率达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围绕“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形象大提升”,在全镇开展“村民道德公约签约承诺”活动,充分调动村民在社会管理和文明创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公约涉及家庭道德、增收致富等十多个方面,对遵守约定表现突出的,授予“道德模范家庭”、“十星文明户”、“十佳模范村民”等荣誉称号,在和谐文化的影响下,各类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第五篇: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石埠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整体现状,并从宏观角度挖掘石埠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应对策略,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城乡一体化

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城乡商品流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民奔小康的—项战略措施。

一、石埠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小城镇的概念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建设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是多层次、多等级构成的概念[1]。而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石埠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1、石埠镇基本概况

石埠镇地处新建县县城的西南方向,距省会南昌约20公里,全

镇版图面积93.53平方公里。共辖石埠、华山、竹园、乌城、新潘、霞源等12个行政村和1个镇办林场,共111个村民小组,6142户,30768人,拥有耕地33427亩(其中水田28776亩,旱地4650亩),山林3.01万亩,水面0.427万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油菜、瓜果蔬菜等。2013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5432.4万元全年新增服务业重点企业户数1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062万元,增长18.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增长14.1%。

2、石埠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石埠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有序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规划引路,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

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石埠镇始终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始终牢牢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将加快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合理规划,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与村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制定了“一规、一整、一扩、一提”的“四个一”工程,即充分考虑石埠未来发展的潜力,高标准的搞好集镇总体规划,做到五十年不落后。确立了“一核心、两片区、三轴线”发展战略(即以集镇建设为核心、以乡

镇创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规划片、以320国道、昌铜高速公路、杭南长铁路为发展轴线),把石埠建设成为昌西大门的“工业强镇、经济重镇、产业特镇、旅游名镇”的工作目标。(2)城乡统筹,有序推进小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始终做到认真落实规划,突出各阶段工作重点,分步有序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

一是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严格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整体推进、重点实破”的原则,以“三清三改”为工作重点,健全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运体系,完善了村庄保洁员绩效考核制度。二是城乡一体化路网建设。实施各村公路和过境320国道连接线建设,完善村级公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建设通 公路网,基本形成了以村级公路为主框架,集镇至各行政村的“半小时”交通圈。

三是城乡一体化电网。石埠镇目前已经实行城乡电网同网同价。目前已建变电所多个,电力网络设施较为完善。(3)重建设强管理,城镇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建设与管理并重,始终是石埠镇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石埠镇建立了城市管理体制,成立了城镇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负责城镇的长效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石埠镇成立规范建房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负责,成立城管中队,落实人员责任,与各村签订了规范建房责任状,依法规范农民建房报批手续,使石埠镇农民建房秩序做到“合理规划、有序报批、依法建设”,有效遏制了以往“乱

搭乱建、抢搭抢建”等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今年石埠镇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章建筑,同时按照县里安排于2013年8月份重新恢复村民建房审批,全县规范农民建房工作石埠镇成绩位于前列,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小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石埠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

石埠镇现有行政村12个,从人口来看,集镇人口达1万人;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而集贸市场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二、三产业相欠发达,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石埠镇大部分村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村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三)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

在石埠镇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

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三、应对策略

综合上面提到的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去处理:

(一)深化认识,努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城镇是经济文化的载体,城镇化过程就是聚集生产要素、繁荣和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随着人口增长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人均耕地面积还在逐年下降,近年来石埠镇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而人均耕地有限、农产品商品率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农村出现了“小空间,大人口”的经济格局。大部分农村人口迫切要求摆脱日益狭窄的生产空间,到城镇寻求发展。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是劳务输出,但长远之计还是就地安置转移,因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迎接我市农村人口空间和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大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抓好城镇区域规划,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要把各个城镇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一村一品的经济结构是石埠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集镇的风貌定位,根据文化含量,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结合石埠镇实际,要围绕“两个规划片”以及320国道、昌铜高速公路、杭南长铁路“三条发展轴线”,加快重点城镇建设步伐。

(三)完善政策,着力营造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二是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三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注重加强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四是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以经营的理念建设城镇,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参与集镇建设,不断拉大集镇框架,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减少农民从而致富农

民。

(四)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既要以城镇化强力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以特色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坚决防止城镇“空心化”。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要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是把城镇化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是把城镇化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丰富家乡经济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四是把城镇化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现有乡镇企业的改革步伐,掀起二次创业高潮,激发乡镇企业活力。五是把城镇化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要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城镇各类市场,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

(五)严格管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依法严格管理城镇,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环保。城镇的任何建设,都会对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而且使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建设越来

越好,同时,要实施城镇“四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整治城市“六害”(污水、垃圾、废气、噪声、粉尘、医疗垃圾),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其次要切实保护耕地。由于我市人均耕地较少,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要通过挖掘土地潜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P1。[2].加快城

设的做

考,http://wenku.baidu.com/view/759eaa0402020740be1e9bc7.html 2014-04-18。[3].蒋楠楠,论

设,http://wenku.baidu.com/view/bf20c8eaf8c75fbfc77db244.html 2014-04-18。

下载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

    关于城乡卫生一体化实施意见制定 情况的汇报阜宁县卫生局 2010年11月26日全县加速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局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引导系统内干部职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以......

    关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推进中原农业现代化的探析

    关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推进中原农业现代化的探析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双重变革。农业经营方式上要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方式要实现劳动生产......

    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07:38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文慧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合集五篇)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陶 宏2013年第7期 ——经济建设近年来,孝感市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定稿]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于对余庆、三圣两地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县委、县政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县农办牵头,建设局等部门8位同志组......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xx区长在全区领导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年8月31日同志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市委召......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合集]

    为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现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冀发200919号文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发展......

    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

    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济源市2003年提出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到现在实现程度如何,还有哪些薄弱环节?为科学评价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济源市统计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