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
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
济源市2003年提出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到现在实现程度如何,还有哪些薄弱环节?为科学评价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济源市统计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制定了《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根据该体系,该市统计局利用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18个省辖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5。67%,居全省第二位,主要指标在全省呈现“三个率先”、“三个领先”、“三个前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春的济源城乡,处处生机盎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依山傍水、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城镇,到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生活舒适的农村;从企业密集、功能集约的产业集聚区,到规模生产、特色鲜明的农业示范区,城乡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融为一体,产业布局与区域功能相互衔接,农村与城市二元鸿沟逐渐弥合。许多人由衷地感叹:济源的城市与农村,已经融为发展的共同体!
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8年,济源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有数据为证:到2008年年底,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5。67%,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郑州市。其中,城乡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85。89%,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程度为53。61%,社会事业实现程度为61。61%,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82。62%,环境质量方面实现程度42。45%。济源市还在全省率先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先全面实现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率先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村自然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城乡居民每 百户拥有电脑量均居全省前四位。
济源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确立了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思路,保证了城乡一体化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
自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我市坚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来抓,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逐步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工作思路,以推进“三个集中”(工业向集聚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四个加快”(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加快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加快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向农村发展)为途径,以体制 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全域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发展。济源市把1931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确定了“1133”城乡发展战略。
按照县域经济的理念规划小城镇建设。为激活镇(街道)发展活力,促进镇(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济源市确立了“放权强镇”的总体思路,以拉大框架为重点,通过完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社会事业,增强服务功能,建设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产业支撑、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中心镇区。
按照新型社区的理念规划农村建设。对全市527个村(居),济源市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新型社区的理念进行统筹规划,宜迁则迁,宜并则并,宜改则改,因村施策,分类实施。
到2009年年底,济源市中心城市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区建成面积已由2005年的24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49。01%,居全省第三位,基本形成粗具规模、布 局合理、特色各异的小城
镇体系,全市11个建制镇,小城镇建成区域面积达到21。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7。3万人。克井、承留、轵城等镇人口超过5万,逐步向小城市发展。济源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以深化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创新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城乡全覆盖,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在城乡一体化的“牵引力”作用下,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正在我市无声地进行,城市和农村融合得越来越紧密。
近年,济源市屡屡出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深化户籍、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着力突破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各种障碍,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2008年,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暂行办法》。此办法与我市已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一起,构成了我市全民社会养老制度框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全覆盖。
二是实行城乡户籍一体化,消除劳动就业歧视观念,切实消除劳动用工中城乡居民同工不同酬等不合理现象。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所有企业和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四是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做到了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提高大病补助标准,完善了城乡重大疾病救助制度,逐步实现社会救助一体化。五是整合劳动就业培训资源,形成了统一管理的劳动就业培训网络,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有力地提升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
近几年,济源市还投入大量的财政支农资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的步伐,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广播电视,农村自然村通自来水率为89.92%,居全省第一位。农村垃圾处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生活环境,在质量、内涵上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形成网络,全市每天开通城乡公交车辆412台,公交车通村率达到98.1%,百姓出行更方便。济源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注重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城市化的理念建设农村,以市民化的理念塑造农民,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发展能力和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农村的面貌为什么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范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道安一语中的:“城乡一体化推动了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近年,济源市强力实施以村村有标准化卫生所、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信息网点、便民超市、敬老养老场所为重点的“五有”工程建设,配套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统计表明,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7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2。24∶1,低于全省0。7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34。1台,居全省第二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28,实现程度达到91。4%,居全省第三位。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大投入是硬道理。从2004年开始,济源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2008年的投入为3亿元,2009年达3。9亿元,今年投资预算达到4。5亿元,全市近38万农村人口人均1000元以上。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部分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一部分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发挥了越来越好的拉动内需作用。“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济源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济源市长赵素萍说。2004年以来,济源市连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推动全市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快上项目。2007年把项目建设和环境、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开展“赛发展、赛环境、赛文化、赛创新”的企业“四赛”活动,有效地促进工业企业扩总量、上规模、抓创新、上台阶。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济源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方法,以持续不断的活动为载体,综合运用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竞赛机制等手段,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工农城乡互动,各方面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
突出全民增收,扎实推进“3581”农民增收创富计划。2008年开始,济源市以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8000元、1万元为台阶,将全市527个村(居)分为5个档次,大力开展创富竞赛活动,鼓励镇(街道)与镇(街道)、村(居)与村(居)开展结对竞赛活动。2009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新增4个,达到16个;超8000元的村新增26个,达到79个;超5000元的村新增19个,达到316个;3000元以下的村比上年减少26个,仅剩20个。
好中差兼顾,大力实施百村富民工程。2007年,我市选择138个村(居),确定104个市直、省直单位分包,开展为期3年的百村富民工程。
到去年年底,基本达到了村村通广播、村村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村村有便民超市、村村有网络信息终端的目标,文化体育卫生设施齐全、经济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环境整洁优美。2010年,我市重新选择138个村,启动第二批百村富民工程建设。
变农闲为农忙,持续开展“3+1”工作。从2005年开始,济源市充分利用冬春农闲的大好时机,变冬闲为冬忙,连续5年开展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三项工程”。2007年又增加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程,通过连续几年开展“3+1”工作,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做大亮点带全局,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为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济源市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山区、平原共确定4个区域,计划利用1至2年的时间,初步形成4个功能完善、社村一体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中,将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同步推进,形成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新农村建设与新型社区培育,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济源市还先后实施了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新老典型村结对竞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与城市的融合。
第二篇: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石埠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整体现状,并从宏观角度挖掘石埠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应对策略,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城乡一体化
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城乡商品流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民奔小康的—项战略措施。
一、石埠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小城镇的概念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建设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是多层次、多等级构成的概念[1]。而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石埠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1、石埠镇基本概况
石埠镇地处新建县县城的西南方向,距省会南昌约20公里,全
镇版图面积93.53平方公里。共辖石埠、华山、竹园、乌城、新潘、霞源等12个行政村和1个镇办林场,共111个村民小组,6142户,30768人,拥有耕地33427亩(其中水田28776亩,旱地4650亩),山林3.01万亩,水面0.427万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油菜、瓜果蔬菜等。2013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5432.4万元全年新增服务业重点企业户数1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062万元,增长18.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增长14.1%。
2、石埠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石埠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有序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规划引路,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
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石埠镇始终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始终牢牢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将加快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合理规划,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与村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制定了“一规、一整、一扩、一提”的“四个一”工程,即充分考虑石埠未来发展的潜力,高标准的搞好集镇总体规划,做到五十年不落后。确立了“一核心、两片区、三轴线”发展战略(即以集镇建设为核心、以乡
镇创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规划片、以320国道、昌铜高速公路、杭南长铁路为发展轴线),把石埠建设成为昌西大门的“工业强镇、经济重镇、产业特镇、旅游名镇”的工作目标。(2)城乡统筹,有序推进小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始终做到认真落实规划,突出各阶段工作重点,分步有序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
一是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严格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整体推进、重点实破”的原则,以“三清三改”为工作重点,健全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运体系,完善了村庄保洁员绩效考核制度。二是城乡一体化路网建设。实施各村公路和过境320国道连接线建设,完善村级公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建设通 公路网,基本形成了以村级公路为主框架,集镇至各行政村的“半小时”交通圈。
三是城乡一体化电网。石埠镇目前已经实行城乡电网同网同价。目前已建变电所多个,电力网络设施较为完善。(3)重建设强管理,城镇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建设与管理并重,始终是石埠镇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石埠镇建立了城市管理体制,成立了城镇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负责城镇的长效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石埠镇成立规范建房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负责,成立城管中队,落实人员责任,与各村签订了规范建房责任状,依法规范农民建房报批手续,使石埠镇农民建房秩序做到“合理规划、有序报批、依法建设”,有效遏制了以往“乱
搭乱建、抢搭抢建”等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今年石埠镇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章建筑,同时按照县里安排于2013年8月份重新恢复村民建房审批,全县规范农民建房工作石埠镇成绩位于前列,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小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石埠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
石埠镇现有行政村12个,从人口来看,集镇人口达1万人;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而集贸市场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二、三产业相欠发达,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石埠镇大部分村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村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三)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
在石埠镇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
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三、应对策略
综合上面提到的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去处理:
(一)深化认识,努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城镇是经济文化的载体,城镇化过程就是聚集生产要素、繁荣和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随着人口增长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人均耕地面积还在逐年下降,近年来石埠镇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而人均耕地有限、农产品商品率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农村出现了“小空间,大人口”的经济格局。大部分农村人口迫切要求摆脱日益狭窄的生产空间,到城镇寻求发展。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是劳务输出,但长远之计还是就地安置转移,因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迎接我市农村人口空间和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大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抓好城镇区域规划,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要把各个城镇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一村一品的经济结构是石埠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集镇的风貌定位,根据文化含量,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结合石埠镇实际,要围绕“两个规划片”以及320国道、昌铜高速公路、杭南长铁路“三条发展轴线”,加快重点城镇建设步伐。
(三)完善政策,着力营造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二是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三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注重加强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四是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以经营的理念建设城镇,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参与集镇建设,不断拉大集镇框架,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减少农民从而致富农
民。
(四)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既要以城镇化强力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以特色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坚决防止城镇“空心化”。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要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是把城镇化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是把城镇化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丰富家乡经济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四是把城镇化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现有乡镇企业的改革步伐,掀起二次创业高潮,激发乡镇企业活力。五是把城镇化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要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城镇各类市场,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
(五)严格管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依法严格管理城镇,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环保。城镇的任何建设,都会对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而且使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建设越来
越好,同时,要实施城镇“四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整治城市“六害”(污水、垃圾、废气、噪声、粉尘、医疗垃圾),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其次要切实保护耕地。由于我市人均耕地较少,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要通过挖掘土地潜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P1。[2].加快城
镇
化
建
设的做
法
与
思
考,http://wenku.baidu.com/view/759eaa0402020740be1e9bc7.html 2014-04-18。[3].蒋楠楠,论
中
国
之
小
城
镇
建
设,http://wenku.baidu.com/view/bf20c8eaf8c75fbfc77db244.html 2014-04-18。
第三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中国的城市经营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策略;不仅需要理念,更需要手段。
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运作主体,该如何牵住城市化这个“牛鼻子”,制定出科学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建设新型城镇,推进城乡一体,首先必须搞清楚其科学内涵,深入研究其基本特点和运行规律。这是确保新型城镇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把新型城镇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一)关于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
概括为四句话,即“三次产业复合、三化协调推进、三大功能共生、城乡发展一体”。具体说,就是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复合发展;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宜居功能有机统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推进;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可见,新型城镇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性和复合型区域。新型城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复合”,主要是体现在产业复合和功能的复合;一个是“综合”,它涵盖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部要求,体现了经
济与社会、发展与生态、城市与乡村、新区内与新区外、开放和内需等五个方面的统筹。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新型城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开发区,更不是一个新的行政区划,它在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但规划面积不等于城市建设区面积,既不是大面积圈地,更不是大规模造城。同时,新型城镇也不同于专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体现了单一性,产业集聚区体现了产业的集群性和链接性,新型城镇体现了综合性和复合型;但三者又存在一个梯次发展的递进关系,专业园区达到一定规模,具备了产业集聚构成要素,可以上升为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达到了新型城镇的基本条件,可以上升为新型城镇。
(二)关于新型城镇的功能定位。新区功能定位是新型城镇制定发展战略、谋划新型城镇空间布局、编制新型城镇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和导向,在新区的发展中起着龙头性和战略性作用。我们对新型城镇的定位,从总体上讲可以称为“五区一中心”,即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先行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区域服务中心。当然,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每个新区的功能定位也可以因地制宜、有一定的差别,发展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
(三)关于建设新型城镇的目的。总的来讲是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途径,具体讲主要是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解决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问题,探索如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解决经济结构优化问题,探索如何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怎样优化,质量效益怎样提高等;三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探索如何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市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怎样加快推进等;四是解决以人为本问题,探索如何更好地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怎样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等;五是解决增长极问题,探索如何把新区培育成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总之,我们要深刻理解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功能定位和目的,确保新型城镇始终沿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应有的功用。
二、抓住关键,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建设新局面
新型城镇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现在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今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有力地予以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千城一面、面子工程等局面,或是一届领导班子一个城市规划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规划对战略、产业、空间的研究不系统,规划未能充分反映出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发展构思。另外,资金不落实、产业不落实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使得规划不具备真正的实操性或者,所以,城市战略规划至关重要。城市发展战略规
划,是根据自然的秉赋、产业的优势、资源要素的整合、城市人口的聚集、区位的优势、差异性和后发优势等,充分研究和确定战略定位,进行正确的产业选择,并以金融进行引导,再体现在空间蓝图以及空间功能布局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具有很好的执行稳定性,将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加快各项规划编制工作。“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就是统筹思想。新型城镇建设规划是龙头、是蓝图。有一套科学性、系统性的规划,是保证新型城镇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把握好四个原则。具体讲:一要体现“三规合一”,确保新区规划与城市体系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精准对接,使新区建设始终置于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二要体现组团化发展,使各组团相互衔接、功能互补,跳出“摊大饼”、扩张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组团划分要为将来的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留下空间;三要体现城市建设的复合型、紧凑型、节约集约、生态环保等先进理念;四要体现城市特色,包括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规划功能特色等,坚决避免规划的“流水线”生产,搞成千城一面。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具体讲:一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老区的关系,既要依托老区,又要优化老区,形成新区、老区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二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体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尽量多用废地,避免占用优质良田,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三要处理好新区规划和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提倡城市集
群发展、组团发展、向心发展,形成各个组团分工合作、相互依托的关系;四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重要产业布局的关系,促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把新区建设和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五要处理好新区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定位的关系,新区的各项发展、建设都要体现创新、体现率先;六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的关系,城市发展要以交通条件为基础,交通要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规划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变更,确保权威性和严肃性。也正是基于规划的严肃性,规划的编制一定要慎重,涉及控制性、永久性、基础性的问题决不能出错。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城镇的功能越完善,其承载产业和吸纳人口的能力就越强,竞争力就越强。所以,规划确定之后,就要加快新型城镇各项设施建设,使其载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理念,率先完成新型城镇内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新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创造条件。特别要高度重视地下设施建设,做到考虑周全、一次到位,避免丢三落四,地面建好之后再反复挖沟。二是加快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以新型城镇内的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统筹规划布局现代物流、金融担保、职业培训、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网络、环保监测、工业房地产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加快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要在新型城镇内产业集聚区的外围,同步规划建设住房、学校、医院、商业网点、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新型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实现产城互动。四是拓宽融资渠道。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单靠财政肯定不行,所以要加紧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近期,去重庆学习考察,他们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组建了八大建设性投资集团,现已成为重庆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等领域的重要投融资平台。
(三)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无论是新型城镇还是产业集聚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都是产业,区内产业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中心新型城镇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没有产业作为支撑,其他功能就难以很好地发挥,新型城镇和产业集聚区也就难以形成增长极。因此,要在加快新型城镇现有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区建设的重头戏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要高水平策划招商概念,把新型城镇这个载体规划好、打造好、包装好、宣传好、运用好,充分发挥其“筑巢引凤”的载体功能。二要围绕新型城镇确定的主导产业,尽快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促进配套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三要抓好那些能完善薄弱环节、提升实力、地位和形象的项目,比如在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领域,大力引进其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藉此作为弥补不足或“走出去”的跳板。有条件的新区,要注重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经济效应。
第四篇: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
关于城乡卫生一体化实施意见制定
情况的汇报
阜宁县卫生局
2010年11月26日
全县加速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局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引导系统内干部职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以会议精神为指引,认真研究卫生工作现状,仔细查找分析问题,结合新医改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城乡卫生一体化各项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1、及时传达学习。先后召开了局务会、各单位负责人会议,认真传达和学习全县加速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将有关文件转发给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件,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各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认真落实一体化工作各项要求,促进我县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2、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城乡卫生一体化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周春华局长牵头、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由一名副局长兼任主任,具体负责全县城乡卫生一体化有关工作的组织、协调、规划和实施,着力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惠及城乡广大居民。
3、分解落实任务。按照加快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发展的统一部署,认真调查深入调研,按照推进均衡配置卫生资源、深化惠民医疗措施、创新特色卫生服务、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4项主要任务的要求,制订了卫生系统《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具体任务、完 1
成时间和分管领导、责任科室与具体责任人。
4、组织制定规划。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我局结合工作实际,从七月份开始,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学习、调研新医改、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工作,并在县新农村建设指挥部的精心指导下,几易其稿,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整个《实施意见》分为3个主要部分,即: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的保障措施。在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中明确了“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纵向整合、优化结构,整体推进、综合配套”的基本原则,提出了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5年阶段性工作目标,以最终实现“十五分钟看得到病、最低成本看得了病、就近医疗看得好病、预防为主防得住病”的发展目标;在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的主要任务中重点提出了均衡配置卫生资源、着力消除“看病难”,深化惠民医疗措施、大力破解“看病贵”,创新特色卫生服务、切实保障“看好病”等工作;在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的保障措施上,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制、多元投入保障、加快队伍建设、强化行风建设、加强督查考核等五项措施。
5、明确推进措施。在均衡配置卫生资源方面,将采取:统筹优化卫生布局、巩固完善服务网络、健全应急救治体系、建立卫生信息平台、探索纵向合作机制、建立捆绑帮扶机制等六项措施;在深化惠民利民医疗方面,将采取:推进医疗保障全覆盖、探索惠民利民新模式、构建医疗救助信息平台等三项主要措施;在创新特色卫生服务方面,将采取:发挥
名特专科优势、不断深化特色服务、畅通抢救绿色通道等三项措施;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将采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全面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等三项主要措施。
6、建立考评制度。局党委明确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把实施城乡卫生一体化列入重点工作目标,作为各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结合新医改工作,认真制定城乡卫生一体化目标考核体系,完善项目考核评估,建立县、镇、村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对各单位实施跟踪调研、督查和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城乡卫生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适时进行优化调整。明确局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各单位城乡卫生一体化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将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工资挂钩,充分发挥考核表彰在激励率先、科学推动、统筹发展、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五篇: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研究
编者按: 在近期结束的2009全省统计科研中标课题成果验收活动中,各市统计局的整体研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提高,在如何构建统计指标体系来度量和测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研究方面新意迭出、富有创见,省局科研所特别刊发中标课题验收中两项优秀的科研成果,向大家推介。这两项课题分别是许昌市统计局承担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济源市统计局承担的“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研究”。
济源市统计局课题组
摘要: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建立新的城乡关系,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了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济源市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城乡融合度高,构建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方法,对于加快济源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中原城市群乃至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构建一套用以反映在达到城乡一体化状态下,城市和乡村各种因素关系特征的监测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定量测度。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综合指标的分值,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济源市各乡镇进行聚类分析。依据各个指标的权重和聚类分析结果对济源市各乡镇、各个指标进行重点管理,引导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本课题主要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城乡一体化内涵和构建原则两个方面概述了动态监测体系的构建依据;第二部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进行了定量测度,在此基础上,对济源市各乡镇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第三部分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水平从整体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提出济源市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课题利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进行研究,是课题主要创新点。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系统聚类分析法;
战略选择;动态监测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要实现目标,科学地分析和反映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选择合理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无疑需要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城乡一体化进行量化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臵,有助于正确评价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成效,为政府适时决策提供信息和参考依据。2003年,济源市就已提出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200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济源市作为省七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济源的综合实力近年来不断跃上新台阶,2008年GDP达到288.3亿元,人均已超过6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08亿元,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76元,城镇化率达47.57%,济源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建立济源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方法,对于加快济源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言
城乡一体化思想,早在20世纪已经存在(景普秋等,2003)。城乡一体化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内涵、目标、意义、动力机制、实现途径、规划模式等方面的定性探讨上(邹军等,1997;甄峰,1998;洪银兴等,2003;石忆邵,2003;吴伟年,2002;张果等,2006;朱磊,2002),从定量上进行分析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中国期刊网的统计显示,1994—2008年5月1日间关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论文不过lO余篇,动态监测体系研究更少。杨荣南(1997)、顾益康(2004)等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及框架,但未进行实证分析;李同升、库向阳(2000),徐颂、黄伟雄(2002),徐明华、白小虎(2005),白永秀、岳利萍(2005),王力、汪海霞(2006),刘新峰、焦黎(2007)等学者仅以几个关键指标作为判断城乡一体化的依据,未必过于简单,难以刻画城乡一体化的复杂内涵;张淑敏、刘辉、任建兰(2004)和任平、周介铭、张果(2006)等学者构建了的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量化评价方面的新尝试。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计量评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