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浅见5篇

时间:2019-05-15 10:2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2013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浅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2013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浅见》。

第一篇:关于2013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浅见

关于2013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浅见

威远中学语文组陈勇

2013年高考在万众注目中落下帷幕。三年又一轮回。回顾备战的艰辛,静对语文试题的生冷,太多感慨。

一、关于语文科

有语文特级教师如是说:今年的高考语文四川卷,可以说遵循了“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既保持了四川卷的特色,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在选材、立意、试题内容、命题思路、优劣筛选等方面,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课改理念,坚持立人为本,关怀生命成长,坚持立人为本,关怀生命成长。凸显根基性,蕴涵文学味,富有人文态,饱含风土情。

说得真好。可语文人必须廓清什么是语文,这个问题困绕语文界太久。说语文是工具学科,有之;说语文是基础学科,有之;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古语说得好,文如其人。我理解,为文当是为人。学语文,目的在于学如何做人。可以这样说,语文是基础学科,但不同于数学,这个基础应该是做人的基础。古时,一文定终生,语文(国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语文仅占五分之一的江山,又加之语文科喜欢自虐,语文已经成为多数学校、众多学子眼中的鸡肋,逐渐被边缘化,五分之一的江山已然不保。谈“有利于”、说“贴近”,有意义?

语文教给些学生什么?语文人当三思、三省。

谈了半天,要说什么?这就是第一点,因了语文科的自虐,语文科的区分度在众多学科中最差劲。八九十应该叫没考好,百二三叫高手,50多万考生,大多数拥挤在80-120这个分数段,这叫区分度合理?语文听不听一个样,语文学不学一个样,更有甚者,认真学、认真听的还不如懒懒散散的。这就是区分度?语文不成鸡肋,谁成鸡肋?

语文科的自虐表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不深究。主观题(包括作文)最能说明这一点。

《茶馆》中李三的话,“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请理解(5分)。A学生回答,运用了反复和双关修辞,强调“改良”给人的感受,心里发凉。

B学生回答,可以看出李三对王利发改良茶馆,却不涨工资的不满。如果评分,A可得3分,B可得2分。B为什么不能得5分?因为他没有按答题的步骤来,漏掉了答题要点。悲哀啊!题是活的,答题人是活的,评卷人是活的。却偏要以死的套式,死的参考答案来对待鲜活的一切,语文老师教给学生什么了?基本上是在培养答题机器。难怪好些文学大家,完不成那针对自己的文章设计的几道题,专家们美其名曰,没有经过高考的系统训练,简直有点滑天下之稽。这不是语文的自虐?更别说作文了,基本可以说,大多数考生已经是抛开那其中十几分不看。

二、关于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教给学生通假字、异体字,古人尚写错字、别字,后人偏纠结于错别字,选择题中,一个错别字基本可以值3分,况且在作文中,有错别字还得扣分。

(二)有“芦山地震”“财富全球论坛”,有李白、苏轼,就有了四川元素,可怜新疆、西藏了,没有李白,没有苏轼,考什么呢?那些地方的考生是幸运呢,还是不幸?据说试题中好些作家作品与四川无关呢。

(三)最能体现地方元素的题,应该是几个阅读题和最后的语言运用题,可惜不好找到了。倒是新疆人可以就地域权进行诉讼。

一套语文试题,大多数语文老师自己完成,能达到120分,难度可说适中。今年的,应该还行吧,考生反映难度不大。试卷第1、2、3、4题,考查考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第19题的访谈,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第20题续写,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第5、6、7题的论述类文章阅读。散文阅读的15题、16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17题、18题、21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认识思辨能力、论述能力、表达能力。在复习中都已涉及。文言文翻译10题、文言文简答12题和古诗鉴赏13题难度较大。

三、关于高考作文

2013四川高考作文原题: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文体自选;

2、不得抄袭,不得套装;

3、用规范汉书书写。

有专家认为今年的四川省高考作文是典型的材料作文命题。这个说法不敢苟同。材料本身一句“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就已经限定了作文的方向,可以说今年的作文,仍有话题作文的深深的烙印。这样的作文有一大好处,审题难度不大,学生不容易偏题。

但我认为,今年的高考作为题目不是四川卷的亮点。“平衡的生活”,姑且不说这搭配有多别扭,单一个“平衡”就有些难准确把握。

有专家认为,今年作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立意。一是对比立意。即人们总是生活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平衡与不平衡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无处不在,我们要在不平衡中保持平衡的心态,寻求相对的再平衡。二是直接(正面)立意。即直接以“过一种平衡生活”为论题,阐述为什么要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和怎样过一种平衡生活;三是批判式(反面)立意,即从不平衡的现象及危害,怎样解决不平衡的现象,从不平衡中寻求平衡,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入手展开论述。

第一个立意,唤醒人们应多学阿Q一些精神胜利,和谐就是这样的?第二个立意,需要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平衡的生活”,正如材料所述,“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这是平衡的生活?第三个立意,直接告诉学生“不平衡的生活”是不好的,这是命题者的本意?

无论是工作与休息、理想与现实、消费与节约、精神与物质还是奉献与索取„„都应平衡,有个度。这里的平衡不是中庸之道主张的折中主义,而是恰到好处,正如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之美。这是我对今年这个勉强可称为材料作文的作文题意的理解。

如此理解,学生难了。作文思路上问题不大,可立意上大概只能囫囵吞枣般接受这个“平衡的生活”,材料方面胡乱扯上几个人的平衡生活。没办法,不得已而为之。要让学生写出见解深刻的文章,难。

低分不容易,高分又太难。这区分度又怎样体现?很为评作文的同仁犯难呢。

总的说来,今年高考语文难度不大,体现了高考语文四川卷平稳过渡的初衷,但真正展示学科特点、地域元素、新课改理念还任重道远。

谨以此浅见,就正于大方之家。

第二篇:语文教学内容确定之浅见

语文教学内容确定之浅见

由于语文教材的特殊性,语文教学无法像数学等学科一样确定明确的知识点和固定的教学内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常常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上,教学内容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而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

【1】学内容选择的质量和水准导致连锁反应和骨牌效应,使语文教学低效化。”“确定好合适正确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课堂的核心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关【2】键。”身为语文教师,上课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并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不能死板地教教材,而要合理地利用教材来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正做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那么如何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对课文文本的深入分析

1、依据文本体式

教材选择的课文有各种不同的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文言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而阅读不同体式的文本,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也需要不同的阅读能力。阅读散文要关注传达作者的独特生活经验和感悟;阅读诗歌要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咀嚼诗句;阅读小说要关注人物情节。

比如:“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人们一般是按实用的取向,按便条获取信息的方法来理解。同样的文字,现在改为不同的排列:“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很显然,人们自然会按诗歌

【3】的阅读方法,从中读出诗的味道。因此,在进行教学准备时,首先要熟读教材,明确课文的具体体式。在明确体式是尽量细致,如《七根火柴》首先明确它是小说,然后确定它是属于主流意识形态小说,是由思想创造情节和人物来突出思想的小说,因而在教学时要抓住这种小说的特点来进行教学,重点讲突出表现的什么思想,什么主题,并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做一定的介绍,而不能依照之前小说的惯常模式来讲小说六要素。讲诗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体裁来分析,诗言志,歌咏言。如《古代诗歌四首》这篇课文,出现了乐府诗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元曲四种不同的体裁,在教学时又必要介绍各种体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乐府诗是可以合约歌唱的,要注意吟咏;律诗要重点教大家了解平仄,押韵,对仗以及律诗的基本格式(首颔颈尾),掌握律诗的阅读方法;元曲阅读时首先掌握曲牌名的含义,弄清格式,再进一步掌握其格律自由,语言活泼,抒情直切的特点。依据文本体式,要在把握不同体式文本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在阅读某种体式的课文时,应该按什么阅读方式、从文本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来。

2、分析文本提供的教学内容

一篇文章之所以被选入教材是因为它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首先抓住它的这个突出的优点,这是文本的最大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文本价值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由

【4】社会文本‘改造’成教学文本,把文学价值‘改造’成教学价值。”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在文章里,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故事深刻的寓意都是它做为社会文本的亮点,教学价值则侧重研究作者是如何使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成为亮点的。而且在教学时这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就要选取其中的一点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总之,牢牢把握住文本的最大价值,在此基础上“二次改造”,从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意义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的教学。”【5】

二、从学情出发

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

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确定离不开对学生知识积累情况的分析和把握。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中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但对学情把握的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陈隆升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了语文教师‘学情分析’基本状况:605份教学设计类材料,只有115份说到学情,做过“学情分析”(考虑学生)的比例较低。而且‘学情分析’的质量很低,基本上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发生实质性的关系。这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经验式的判断。(2)分析过程粗疏,只见结论,缺少得出结论的过程。(3)分析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大多停

【6】留在浅表的、主观的印象。因此,有必要要设计多种渠道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的把握,可以设计学案,通过学案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某篇文章的把握难点和知识的薄弱点在哪里;可以找几个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尽量找基础在不同层次段的学生,从而把握不同的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了解学生在小学进行了哪些内容的学习,已经把握了哪些修辞手法,已经学习了哪些写作技巧,这一点可以通过阅读小学语文教材来完成。

2、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情况有一定把握之后,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来确定实际上需要教什么,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在确定教学内时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呈现确定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那些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分析以及合作仍不能理解的内容和不能把握的知识。“根据学情,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欣【7】赏)的,使他读好。”

三、通过教材的安排来明确教学内容

明确语文教学内容不仅要从文体特点和学生学情来考虑,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教材编写的逻辑性。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教材本身对教学内容的提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任意一片课文的教学内容时,都要考虑到它在课本整体以及单元的位置,分析编辑者这样安排的意图,以及编辑者可能希望该课文呈现的教学价值。具体可以从三个小的方面来把握:

1、每单元的单元提示

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新课前都有一个单元学习提示。单元提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该单元大致的学习内容进行,阐述和归纳;二是提出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一些阅读技巧。这些内容对我们确定每个单元课文的教学内容有指向性的作用。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提示中要求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以及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还要学习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根据这些学习要求,在安排课堂环节时应该指导学生练习并掌握默读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把握文章大意。而第三单元要求体会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那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应当结合具体文章来介绍并赏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

在每篇课文的正文前都有一段预习提示,对该篇文章的中心或写作特色作了阐释和说明,在备课时可以结合这一提示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如《秋天的怀念》预习提示中写到“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又是一个秋天,‘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根据这点我们可以再解题的时候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何要命名为秋天的怀念?与怀念母亲有何关系?在分析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母亲未说完的遗言的含义,以及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懂得了要好好儿活,进而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细读课文,结合预习提示来挖掘编辑者试图传达的教学目标和意图对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实际作用。

3、课后习题的指向性

每一课的课后都有几个研讨与练习的习题,在备课时熟悉习题的内容和要求,有助于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如课后研讨与练习要求背诵,那么在设置教学环节时,应该有意识地加强朗读,让学生能够熟读成诵;课后的习题对朗读节奏和语气语调有要求或者提示,那么教学内容就应该有朗读指导。如《济南的冬天》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要求仿照示例,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写欣赏性的文字,根据这一题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或者默读之后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分析鉴赏,再进行交流展示。根据第四题“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

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在教学时应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作顺序作分析。

课后习题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从习题的设置里可以揣摩编辑者想要传达的教学思路和目标。

除了这三个具体的方面之外,还要联系整个教材,分析文章在教材和单元里需要承担的教学价值是什么。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呈现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从而更好地明确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对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合理地教学内容会大大提升语文课的课堂效益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面面俱到,往往一面都没能达到,语文课堂一定要有所取舍。利用结合文本的体式,价值,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大限度挖掘教材的指向信息这三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相信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会有一定的帮助。

四、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荣生P4 【2】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 袁维英 【3】【6】【7】教什么:文本的教学解读 王荣生

【4】【5】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合肥八中

刘从良

第三篇:初一语文作文之浅见

七年级语文作文之浅见

枫林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作文能力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在作文计划的指导下,我们写作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如此,我们备课组同仁群策群力,搞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开始往往会出现如下状况:一是无话可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主要是因小学阶段怕学语文,当读的课文不读,当背的美文不背,当记忆的词语又不能掌握,平时更是少看课外书籍,对周围的生活又不留心,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或者说还未曾入门等因素造成的。二是抄“作文选”。现在的小学生在作文上,基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浮躁的、功利的现象。为拿高分背作文、抄作文应付考试。

基于这些,首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引领同学们读美文,引读名篇名著。这样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和人性的美。除了必读语文课本,我选读、精读一些杂志、名著中的美文。一来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笔、圈点、摘录,扫除部分生字,积累优美词语,摘抄重要句、段,发抒个人评论。这样一步步训导,慢慢就能丰富学生语汇,静化学生思维,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文中来。对于阅读兴趣上来了的学生、有阅读潜力可挖的、学习精力有余的、再引导读读古代“四大名著”及多部名家经典作品,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效果更好。

再者,在教学中开展“说话”活动,常举行故事会、演讲会、谈话交心会,引导学生常说话、多说话。说故事,说有趣味的事,说自己的事,说家中的事,说周围的生活故事。对说的时间长的,说的流畅的,说的有重点有趣味的,说的生动形象的,给予表扬;对胆小怕羞的,说的结巴的,说的浅显短小的,则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演说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演说中能够表现出饱满的热情、执着的神情,同时,还让演说学生感受到积极情感的体验,如趣味感、兴奋感、轻松感、自豪感。慢慢地,口头演说的习惯表达转到笔下的回味记叙,写作材料就会多起来,写作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关于“说话”,一般地说,不少初一学生的信口表达能力或对话、强辩能力都是不差的,所差的是围绕中心说清楚一件事或重点说明白一件事的能力。在这过程中老师给予了适当地引导,然后赋于作文中就不难了。

第三,引导学生坚持写随笔、写笔记。引导初一学生坚持写随笔体笔记是逐步养成天天写日记或周周写周记的习惯,写清楚一段话,写明白一件事,是作文引导中由口头“说话”向笔体记录的转化过程,对逐步提高作文能力大有益处。一开始我们引导他们随笔写,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听说什么写什么,心里想到什么,笔下写什么,有感即可以抒发,话多写长些,话少写短些。写成了习惯,写到了一定的火候,再引导学生增长篇幅,提高质量。这样,一天天一两段地积累下来,在写作文的时候,有些章段就可以拿出来用,慢慢地,作文资料就多起来,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得多。

学生读进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丰富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口述讲演能力,养成了随笔体写作的习惯,在作文指导时,再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当堂作文就一笔呵成了。

第一单元:《这就是我》思路解析——一个写人的文题,不是写别人,而是写自己,所以就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如何表现自我?是写我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都是可入选的素材。写作前对自己要进行一番剖析和反思,注意把握自己的个性,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因为是写人的作文,还要注意运用典型、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不可泛泛而谈,流于空洞。

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思路解析——语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首先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字、词、句等;课下参加各种语文活动:书法、办黑板报等;其次要注意的是: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这本书给予我们的也许从课本上永远学不到。可以写自己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经历,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收获。

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思路解析——这个话题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和写作空间。写作时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意象,从大自然的众多事物中选择你最能感悟到人生哲理的来写。例如:花开花落,感悟到勃勃生机,感悟到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又如:同样是“雨”,小雨使你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大雨使你感受到人生路上有困境,从而鼓足勇气和信心。

第四单元:《生活需要—》这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求同学们填全,其次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来说明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在选择的事例时也要考虑时代性和社会性。

第五单元:《我爱我家》思路解析——家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享受亲人的关爱,享受家庭的温馨。写作这个话题,目的是让大家回味家庭生活的一幕又一幕。从选材的角度看可以谈谈自己的家庭,还可以抓住某一个家庭成员来写。从立意的角度看,既可以

从正面的角度拉赞美家庭的幸福和愉悦,也可以从反面来写自己家庭生活中遭遇的痛苦和烦恼。写作的形式也可以用日记、书信的形式,比较新颖,不拘一格。

第六单元:《梦想》思路解析——话题的选材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小而言之,可以写一个人的理想,这个理想可以是已经实现了的,也可以是正在为之奋斗的,还可以是尚存在“梦”中的想法或愿望;大而言之,可以写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理想,甚至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对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做一个美好的设想。

总之,这个学期同学们和老师们收获颇多。不仅在学生大量的优秀作文的出现上,而且在指导过程中同学们对写作中的一些技巧也能灵活运用和独特感受。很多的学生克服了怕写作文的毛病,变得爱作文,喜欢作文,乐在其中。

第四篇: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作文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作文】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点评及解析】独词类话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紧扣汶川大地震,很多考生是含着眼泪写成的。应该说这个题目才真正是给了考生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外的触发点。这一点,也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作文命题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让学生饱含深情的写作。

看到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时,一点儿都不激动,这个题目根本就没难度,于考生而言省去了审题的烦恼,立意的纠缠,而且与成都市08级的“一诊”作文题《种植阳光》类型基本相同,相较而言,今年的作文就“温柔”多了,它没有去年作文悄然考查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思维陷阱。以“坚强”为话题,考生首先会想到是灾区人民的坚强,解放军战士的可敬,全世界仁爱之士的可佩。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试着想像,考生看到这个题目时,很多人先是一愣,然后会意一笑,为文时情到深处泪自流。但,对这种熟悉透的作文,真还有种下笔容易写好难的尴尬。

今年四川高考作文命题专家为什么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呢?这里有一个背景,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国人悲痛,世界垂泪。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故此,用生活之水浇作文之树也是高考作文考查的常态,考生把地震期间感人的事动人的情倾吐出来,在为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这才是作文命题专家命制的宗旨所在,更何况这个题目也可以不谈赈灾的问题,所以,这种变通的考法深得考生好评。

在行文过程中,考生可能出现大量地罗列抗震救灾过程中感动的人和事,述例不精当,例子与例子之间缺乏理性的分析。而且所举事例都是平行的,缺乏向纵深方向挖掘的意识。笔者认为,写这个作文时,可以用下面的标题作为文章的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在风雨中微笑》《中国人民的脊梁是压不垮的》《大难从来就兴邦》《不屈的民族》《多难兴邦》。在行文过程中,不要满篇都是抗震救灾的事例,处理事例时要点到为止,关键还在于理性分析,用情抒写。从行文思路来看,可以这样处理,一个深处逆境的人需要学会坚强,比如司马迁、史铁生、贝多芬。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和国家亦如此,这样的话,作文就会有深度。

【考生佳作】

悲痛之后是坚强

谁也没有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发生了7.8级地震。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大地震波及了全国那么多的省市和地区。

谁也没有料到,在我们举国上下迎奥运,群情激昂地进行奥运火炬接力的时 候,山蹦地裂又让举国同悲,万民流泪。

近一个时期,大家关注的地方就是四川汶川,大家关注的就是在地震中一个又一个顽强存活下来的生命。当我们为那些在废墟中被抢救出来的生命而激动欢呼的时刻,我们又感激着那一个又一个不顾劳累,没有吃喝的解放军、武警官兵;感激那一个又一个公安干警;感激那一个又一个医生和护士;感激那一个又一个投入抢险的自愿者。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大家一家亲,社会一家亲,祖国一家亲。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的党,我们党的领导人,都在第一时间来到了灾区,来到了灾区的群众中。我们流泪了,这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们只有一个信念,有党的坚强领导,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然而,我们看到废墟下一个又一个失去生命的人被挖出来,被抬出来,我们流泪了。无论是现场的救援人员,还是远隔千里的我们,都在承受着心里的痛楚。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灾民哭了,受了伤痛的孩子哭了,我们温总理哭了,电视主持人哭了。这是一个民族所经受的巨大灾难中,举国共同的悲痛,举国共同的感受。“你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温总理的话代表着全国的人民的心声。

灾难,让我们悲痛,灾难也让我们激发了人性中最为美丽的一面,也激发了东方这个最伟大的民族坚强的潜质。尽管我们泪流满面,尽管我们悲伤痛苦,但我们不会绝望,灾区的人民不会倒下,在悲痛之后,我们,我们的灾区人民都会重新拾起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决心,悲痛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的坚强。

我们都愿意相信,当灾难让我们悲痛之后,当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灾区的时刻,灾区的人民一定会重新挺立在这方热土之上,第二个唐山的奇迹一定会闪烁在天府之国的大地上。

【名师点评】5.12汶川大地震中所体现出来的国人的坚强意志足以感动世人。把它作为高考作文试题顺理成章,况且这个话题也可以不写大地震,应该说考生都可以写,难就难在能不能写得更好一些。很多考生是流着眼泪写成的。或是感动、或是感恩,这不正是我们一直要求的感情真挚的最自然最真切的流露吗?这篇文章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能打动评判老师的心,就在于它的朴素自然。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汶川。一个全国人都不熟悉的地名闯入了我们的视野。

5月12日,原本是极其普通的一天。孩子们正坐在课桌前,商店老板们正在纳客,出租车司机正驾驶着车辆,做工的、种田的、炒股论经的、开会筹划的;一切都是那样地常态。

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四川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

这一刻,山崩地陷,江河呜咽。

这一刻,即成国殇。

面对灾难,世界听到了一个民族的声音:“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面对灾难,激发了我们和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爱心,人性之美,倾国倾城。无数人捐款献血、组织赈灾活动,无数的志愿者自发赶到现场帮忙,扶老携幼的捐款,挽起袖管的献血,国旗为平民而降的震撼,蜡烛为逝者而燃的守夜,师生相拥而亡的镜像,一个国家的总理在视察灾情时,一副担架正好过来,总理站到路边,让生命先行;人性最为柔软的一面被触动了,在性善性恶的千年辩题中,中国人关乎群体的自信,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向心力在瞬间得到凝聚,整个世界找回了爱的庄严,不其而至的灾难,定格了那么多崇高,凝固了那么多神圣,引爆出那么多感动。

面对灾难,离去的安息,因为生命得到了尊重。北川中学的一位只有12岁的被截肢的女孩说过,请你们不要称我的那些死去的同学们――是没有来得及开放的花蕾,就已经凋落了。不,他们不是凋落,他们已经盛放过了。北川中学孩子们还说了一句感动我们的话: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的希望,你要高高飞翔。

面对灾难,活着的更加珍惜,编入教材的《提醒幸福》的作者毕淑敏前天到北川给学生上课,她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活着是幸福的,理应珍惜。

奥运火炬今天正在奥运圣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素有“绿城”之称的南宁继续接力。传递的不仅奥运火炬,更有的是长明的爱心火炬。

据称,2008年5月12日的这次四川汶川里氏8.0级的大地震,喜马拉雅山脉长高了数米,其实长高的不止是山峰,更有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名师点评】高考作文应该对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中屡禁不止的假大空现象的蔓延有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另外,这篇文章立意新颖独到,突出了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本思想,这也是汶川大地震中最为感人和最为发人深省的地方。

它是帆船的罗盘,它是人生的向导。

他是成功之舟,能让你到达胜利的彼岸;它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能让你闯过难关,实现理想,它就是——坚强,坚强是人类霜天的杰作。不管是被当作坚强代名词的松柏,还是岩缝里细微的小草;不管是壁立千尺的巨石,还是看似柔弱无比的止水;不管是笑傲山林的动物之王雄狮,还是恬退隐忍柔弱无比的羔羊,它们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彰显着坚强。

大自然在昭示着坚强,人类更以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着坚强。

坚强是古人成功的阶梯。古人身处逆境却成就一番事业,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上有坚强的光芒。仲尼“韦编三绝”的故事家喻户晓;匡衡“凿壁借光”的事迹妇孺皆知;“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的美谈大家也耳熟能详,这些坚强的伟人用坚强的力量克服物质生活的贫乏,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坚强,是身处逆境之人的心灵灯塔。造物主给了他们极大的不公,他们是被上帝狠狠咬过一口的苹果,是坚强重塑了他们健全的品格,点燃了他们心灵的希望之火。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不幸遭遇并没有打垮海伦凯勒,是坚强,照亮了她的心灵,指明了她前进的方向;“千手观音”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邰丽华的坚强身影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被我们深深铭记;还有霍金、张海迪、李丽,这些坚强的心灵,用轮椅向世人证明,如何让自己“站”起来,站在知识的殿堂、理论的高空,向人们展示强者的风采。

坚强,是人与自然抗争的力量,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吹响了鼓舞人心的号角。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没有打垮我们的坚强的意志,废墟中的人们凭借着坚强的力量,顽强地活了下来,重建家园的路更加漫长,但只要有坚强的力量,依靠坚强的双手,定会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

坚强更是“90后”的我们追求的品格。我们是温室里的幼苗,没有经过风雨日光,但是坚强之钙可以立竿见影地医治我们的软骨病。“宝剑锋从磨砺出,美花香自苦寒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人生的格言并不是古人的专利,我们要懂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蕴含的真谛。要知道,只有舞动坚强之笔,才能书写大写的人生;只有扬起坚强的风帆,才能开动人生的航船;只有借助坚强的阶梯,才能登上未来的峰巅”!汶川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学生以坚强不屈的毅力向世人证明,我们并不是软弱的代名词!

让我们与坚强同行,挥鞭上路,创造明天的辉煌!

【 名师点评 】

本文属于比较传统而规范的议论文,凸现了考生扎实的作文基本功。字里行间流露一股咄咄逼人、不可遏抑的“坚强”之气,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行文思路明晰,内容充实,举古今中外之例并结合考生自身实际,全方位解读坚强的内涵。此次四川作文出题背景与汶川地震有关,考生举地震之例时很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而本文则点到为止,较好地把握了一个度字。

一步与一生

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神奇。[形象化的描写,把人带入迷离神奇的氛围中。] 我预备沿着这条布满神秘的古道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一束极细的光线从遥远的天际投射过来,抚摩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它闪耀着夺目的光线。一串串脚印散落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专心去发现一个刻满幸福的出口。[“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点题。]

我渐行渐远,我渐进渐远;终于,我发现路在此时分成了两个岔口,两扇高大的门摆在面前,它们的上面镌刻着“一步与一生”,苍劲的字体中流淌着布满理性的溪流。我打开其中一扇门,发现上面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我仔细注视,仿佛时光在这里轮回翻转;

“曾经的庄子从这里走过,为了摆脱一个屈从权势的社会,他推开了这扇门,然后决绝地跨了过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活用课本(《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例子,给人以亲切感。]

“曾经的五柳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摒弃官场的丑恶,他驾着破旧的马车从这扇门驶过,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用课本中陶渊明《饮酒》诗。]

“曾经的东坡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遗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过去,在荒凉的黄州‘倚杖听江声’,任凭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三段均用“曾经的;从这里走过”,引出三个历史人物,句式整洁,富有文采。] 我品读着这曾经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谱写成一曲沧桑而漂亮的歌谣。

我又走到另外一个路口仰望另一扇门,它上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刘邦的追兵从这里逃走,忆起昔日的鸿门宴,不禁哀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残忍阴险的秦桧从这里步入罪恶的深渊,杀岳飞,贬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个让人唾弃的一生,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居心叵测的陈水扁从这里走上了分裂国家的道路,嘴角邪恶的笑脸干枯了他丑恶的灵魂。”

[再用三个事例,从反面阐述,与前面的三个事例构成对比。]

我不想再读下去,抚摩眼前的这扇门,沧桑而厚重。历史本没有错!错的是他们洞开了本不应该洞开的大门,跨出了他们本不应该跨出的一步![小结上文。]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

【评点】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首先,语言美丽,富于变化。作者善用比喻,把人生喻为两扇不同的门,这就把人生这一抽象的概念,化为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又如文章前4段,运用描写性语言,把读者带入了幽美的意境之中,起到了开篇即吸引人的作用。在主体部分,作者引入了六个历史人物为材料,但并不嫌繁琐,因为作者将这六个人物的事例分为两组,构成对比,既突出了中心,又有变化。前一组事例,用“曾经的;从这里走过”这一句式引出,具有整饬之美。后一组事例,则用“从这里”引出,既整洁,又与前面的一组句式不同,加上内容的区别,使文章整饬中有变化,不显得板滞沉闷,而是富于灵动变化。

悲中行

戊子岁,四月初八。川静其波,鸟罢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恸哭。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序

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州州郡郡华夏土,一砖一瓦似金玉。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万事吉。花儿凋谢来年开,来年风景更旖旎。茂年男儿体健壮,安能袖手闻羌笛。理会百姓疾与苦,血汗合流同舟济。绵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爱八方聚。竹丝管弦为君鸣,可敬可赞可歌泣。卧薪含悲建家园,蜀山青青蜀水碧。龙的传人谁可胜,只手亦有撑天力。汉羌一家爱无疆,我齿你唇永相依。旺兴岁月定轮回,红霞当空雄鸡啼。红烛数盏列堂前,潜心默祈哀思寄。白云苍狗命难料,生者奋进逝者息。青史铭刻五一二,永记今朝万人罹。川蜀儿女多坚强,还把灾难视蝼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多难兴邦,中华坚强!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浅见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浅见

野川小学教师

高晓

在今年六年级的毕业会考中,我所任教的六甲班语文成绩获得了高平市第一名。成绩是可喜的,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镇教办领导的宏观调控,离不开野川小学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协力支持。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虽有几年,感觉并没有积累多少经验,有的只是我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以下是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要想抓住一个班的教学质量,得先从班级管理入手。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上一届学生努力学习而取得好成绩的典型例子和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优、中、差三等,对于优生我要提醒他们,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证明未来,如果不加倍努力,很快就有人超过你;对于中等生我要鼓励他们,其实你是很聪明的,只是太贪玩,如果你多下点功夫,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肯定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差生我要警告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不管过去你有多差,只要你听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保证你进步很大。其次是向学生交代我的要求,课堂纪律和上课前、上课中、下课后该完成的事情。比如上课前要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把生字注音并组词。上课中要认真听讲并记笔记,放学后要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就是和学生一起订惩罚制度。惩罚制度其实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几点要求,学生一旦做不到就要严格执行惩罚。因为我是副校长,又是班主任,平时又比较严肃,所以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让班风、学风按我的要求转型。

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组长作用。

组长一方面是帮老师的忙,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进步的手段。组长能帮老师批改作业,还能指导、监督组内学生完成作业。他们协助老师批改完一个学生的作业就相当于复习了一遍讲过的知识。一个小组的作业批改完成了,他也就记牢了这些知识。培养小组长老师们都有独门秘方,这里我就不作过多介绍。

三、旁征博引,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我认为,旁征博引也是讲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上课时,我喜欢用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提问或分析,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意思,我会用通俗的语言配上动作比划出来,易于学生接受。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得了快乐记住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专心听课的兴趣。上课不仅仅是讲授课文内容,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课外知识和常识都要讲。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很少有课外读物,他们了解的太少了。比如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历史、地理知识、名人、典故、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国内外大事等等我知道的都讲,在课堂上我喜欢讲这些表面上看与课文无关的知识,实际上补充了学生课外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在讲这些与课文无关的知识的时候会把握好分寸,见好就收,不能一时兴起扯远了。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还应该富有表情。课文中常常出现一些描写喜 怒、哀、乐等表情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在朗读这些句子时也要随之表现出喜、怒、哀、乐 的表情,这样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情景。

四、平时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 每课的生字要求全部会组词并听写,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和读读记记要求听写过关,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全部默写过关。能正确背颂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和重点句、段的意思;能默写古诗及文言文意思;能按课文内容填空。以上这些要求我都亲自把关默写检查,没过关的交给组长逐个检查,直到过关为止。

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上需要全体同学通力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课后也要合作讨论完成练习。然而,平时每篇课文后的思考题和单元目标检测就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了。对每个单元的目标检测,我都实行单人单桌考试,严格把关,不给个别学生有投机取巧的机会,这样除了独立思考,他就无计可施。用这种方法检测出来的成绩真实,老师能正确判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对症下药。

六、谈谈期末总复习

期末总复习是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一个重要阶段。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重点练习:

1、按要求改写句子,包括: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互改,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陈述句和双重否定互改,肯定句与否定句互改,扩句和缩句,句子的仿写,常见修辞手法的判断和改写,修改病句等。

2、用关联词填空或者造句;

3、多义字或词的意思选择。

4、口语交际。

5、阅读;阅读是考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这方面想办法、下功夫。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积累经验。我们可以把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和单元测试中的阅读题作为训练手段,钻研试卷命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在应试中的得分率。

6、作文。提倡学生多阅读课外健康书籍,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与经验。作文的书写工整与段落结构 也是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标准。

老师们,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其实我校语文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要不断向兄弟学校学习。不过我坚信,在镇教研室的引领下,我们会携手并进,开拓创新。我们野川小学的语文教学园地会春意盎然,硕果累累。

下载关于2013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浅见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2013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浅见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语文会考试题

    四川省2014年高 中 语 文 会 考 试 卷 第 一 卷 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混淆(xiáo) 模样(mó) 濒临绝境(bīn) 并行不悖(bâi) ....B.徜徉(chá......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改革之浅见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相城区渭塘中心小学时文龙 现在的小学语文作业传统观念极强,从那些大一统的作业书籍上可以看出,多为考试而做。什么《小学语文ABC卷》、《小......

    学困生转化之浅见

    学困生转化之浅见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 张春林 225814 摘要: 做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一个字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也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

    精细化管理之浅见

    精细化管理之浅见企业管理最能保证效率的方法就是精细管理,这也是成功企业的管理之道。但很多时候一些设计精良的精细管理规则,却难得到良好的实施,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

    法院执行工作之浅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民事经济纠纷越来越多,随着此类案件受理的增长,执行的问题也日显突出。东兴法院从严执法、维护法律权威角度出发,强化执行工作力度,把执行......

    发展国内旅游之浅见

    发展国内旅游之浅见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旅游部门对发展国内旅游重要性认识不够,发展国内旅游的方针、政策、措施不具体和缺乏力度,对发展国内旅游宏观管理和正确引导不够,制约着......

    歌词写作技巧 之浅见

    歌词写作技巧之浅见 青春总是充满了感动,每当这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歌唱的冲动。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有着出色的文采,有着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又或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们......

    政府机构改革之浅见

    论文提纲 一、对建国以来七次机构改革的简单回顾 二、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导 三、机构改革的动向及趋势 (一)推进以审批改革为基础的政府规制改革 (二)政府组织体系调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