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真语文教育之浅见周常顺
本真语文教育之浅见
濮阳县柳屯镇育英实验学校
周常顺 濮阳县进修学校组织了关于本真语文教育的研讨活动。我有幸参与其中到站前学校学习与交流。通过在该校的所见所闻,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本真语文教育的研究像黑夜中的一盏灯,使我有豁然开朗之感,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文性着重于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和人性的引导。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而实际中呢?有的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点,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接受性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箍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限定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做题机器,产生了无数个高分低能的书呆子;有的又片面追求人文性,追求课堂的新奇和华丽,课堂教学手段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却使语文缺少了知识性,课堂只有积极参与,很少有能力的展现,不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很多老师在困惑,语文课该怎么上,素质教育该怎么实施?本真语文教育可以说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
本真语文教育,顾名思义应是让语文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本位。加强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倡导语文带给学生的能力展示和积极的创新精神。本真语文求真求实,重在指导学生正确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需要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广阔的眼界,具备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像站前学校的读书交流活动“向你推荐一本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们的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学生一个个自然的展示。通过读书,学生的能力确实提高啦。活动中学生们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得体规范,过程井然有序,掌声接连不断。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活动学生敢于大胆的展示,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懂得了基本的诸如见面先问好、向观众鞠躬致意、观众及时的报以热烈掌声等等社交礼仪。这不就是语文是交际工具的具体表现吗?
能力在读书学习中培养,创新在能力的前提下出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语文课堂讲究根本,取法自然,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语文教育将会大大改观。有人指出,阅读教学改革要抓“语言”和“多元”这两个关键词,前者即紧抓文本语言不放,要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后者即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语文味儿”,即在字、词、句、篇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人指出,解决语文课堂“现代病”的办法就是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摆脱对现代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引导学生踏踏实实读文本,字斟句酌品语言,透过文字悟内涵。有人主张,在目标设定上简明扼要,便于落实;在文本处理上简约有效,突出重点;在环节安排上简化流畅;在教法选择上,简洁实用,脉络清晰。有人谈到,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专心听讲,开口说话,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圈点批注,品味词句,动笔写作,积累感悟。
语文的学习在于大量的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学习字、词、句、段、篇,学习书写、说话、交际、写作。语文学习要简化高效,回归文本,回归语言。总之,回到语文的本真状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这应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我现在对本真语文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我将致力于对本真语文的学习与探索,追求语文的内涵和实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012.11.25
第二篇:初一语文作文之浅见
七年级语文作文之浅见
枫林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作文能力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在作文计划的指导下,我们写作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如此,我们备课组同仁群策群力,搞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开始往往会出现如下状况:一是无话可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主要是因小学阶段怕学语文,当读的课文不读,当背的美文不背,当记忆的词语又不能掌握,平时更是少看课外书籍,对周围的生活又不留心,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或者说还未曾入门等因素造成的。二是抄“作文选”。现在的小学生在作文上,基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浮躁的、功利的现象。为拿高分背作文、抄作文应付考试。
基于这些,首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引领同学们读美文,引读名篇名著。这样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和人性的美。除了必读语文课本,我选读、精读一些杂志、名著中的美文。一来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笔、圈点、摘录,扫除部分生字,积累优美词语,摘抄重要句、段,发抒个人评论。这样一步步训导,慢慢就能丰富学生语汇,静化学生思维,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文中来。对于阅读兴趣上来了的学生、有阅读潜力可挖的、学习精力有余的、再引导读读古代“四大名著”及多部名家经典作品,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效果更好。
再者,在教学中开展“说话”活动,常举行故事会、演讲会、谈话交心会,引导学生常说话、多说话。说故事,说有趣味的事,说自己的事,说家中的事,说周围的生活故事。对说的时间长的,说的流畅的,说的有重点有趣味的,说的生动形象的,给予表扬;对胆小怕羞的,说的结巴的,说的浅显短小的,则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演说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演说中能够表现出饱满的热情、执着的神情,同时,还让演说学生感受到积极情感的体验,如趣味感、兴奋感、轻松感、自豪感。慢慢地,口头演说的习惯表达转到笔下的回味记叙,写作材料就会多起来,写作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关于“说话”,一般地说,不少初一学生的信口表达能力或对话、强辩能力都是不差的,所差的是围绕中心说清楚一件事或重点说明白一件事的能力。在这过程中老师给予了适当地引导,然后赋于作文中就不难了。
第三,引导学生坚持写随笔、写笔记。引导初一学生坚持写随笔体笔记是逐步养成天天写日记或周周写周记的习惯,写清楚一段话,写明白一件事,是作文引导中由口头“说话”向笔体记录的转化过程,对逐步提高作文能力大有益处。一开始我们引导他们随笔写,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听说什么写什么,心里想到什么,笔下写什么,有感即可以抒发,话多写长些,话少写短些。写成了习惯,写到了一定的火候,再引导学生增长篇幅,提高质量。这样,一天天一两段地积累下来,在写作文的时候,有些章段就可以拿出来用,慢慢地,作文资料就多起来,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得多。
学生读进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丰富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口述讲演能力,养成了随笔体写作的习惯,在作文指导时,再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当堂作文就一笔呵成了。
第一单元:《这就是我》思路解析——一个写人的文题,不是写别人,而是写自己,所以就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如何表现自我?是写我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都是可入选的素材。写作前对自己要进行一番剖析和反思,注意把握自己的个性,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因为是写人的作文,还要注意运用典型、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不可泛泛而谈,流于空洞。
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思路解析——语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首先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字、词、句等;课下参加各种语文活动:书法、办黑板报等;其次要注意的是: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这本书给予我们的也许从课本上永远学不到。可以写自己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经历,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收获。
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思路解析——这个话题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和写作空间。写作时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意象,从大自然的众多事物中选择你最能感悟到人生哲理的来写。例如:花开花落,感悟到勃勃生机,感悟到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又如:同样是“雨”,小雨使你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大雨使你感受到人生路上有困境,从而鼓足勇气和信心。
第四单元:《生活需要—》这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求同学们填全,其次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来说明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在选择的事例时也要考虑时代性和社会性。
第五单元:《我爱我家》思路解析——家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享受亲人的关爱,享受家庭的温馨。写作这个话题,目的是让大家回味家庭生活的一幕又一幕。从选材的角度看可以谈谈自己的家庭,还可以抓住某一个家庭成员来写。从立意的角度看,既可以
从正面的角度拉赞美家庭的幸福和愉悦,也可以从反面来写自己家庭生活中遭遇的痛苦和烦恼。写作的形式也可以用日记、书信的形式,比较新颖,不拘一格。
第六单元:《梦想》思路解析——话题的选材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小而言之,可以写一个人的理想,这个理想可以是已经实现了的,也可以是正在为之奋斗的,还可以是尚存在“梦”中的想法或愿望;大而言之,可以写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理想,甚至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对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做一个美好的设想。
总之,这个学期同学们和老师们收获颇多。不仅在学生大量的优秀作文的出现上,而且在指导过程中同学们对写作中的一些技巧也能灵活运用和独特感受。很多的学生克服了怕写作文的毛病,变得爱作文,喜欢作文,乐在其中。
第三篇:语文教学内容确定之浅见
语文教学内容确定之浅见
由于语文教材的特殊性,语文教学无法像数学等学科一样确定明确的知识点和固定的教学内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常常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上,教学内容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而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
【1】学内容选择的质量和水准导致连锁反应和骨牌效应,使语文教学低效化。”“确定好合适正确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课堂的核心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关【2】键。”身为语文教师,上课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并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不能死板地教教材,而要合理地利用教材来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正做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那么如何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对课文文本的深入分析
1、依据文本体式
教材选择的课文有各种不同的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文言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而阅读不同体式的文本,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也需要不同的阅读能力。阅读散文要关注传达作者的独特生活经验和感悟;阅读诗歌要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咀嚼诗句;阅读小说要关注人物情节。
比如:“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人们一般是按实用的取向,按便条获取信息的方法来理解。同样的文字,现在改为不同的排列:“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很显然,人们自然会按诗歌
【3】的阅读方法,从中读出诗的味道。因此,在进行教学准备时,首先要熟读教材,明确课文的具体体式。在明确体式是尽量细致,如《七根火柴》首先明确它是小说,然后确定它是属于主流意识形态小说,是由思想创造情节和人物来突出思想的小说,因而在教学时要抓住这种小说的特点来进行教学,重点讲突出表现的什么思想,什么主题,并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做一定的介绍,而不能依照之前小说的惯常模式来讲小说六要素。讲诗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体裁来分析,诗言志,歌咏言。如《古代诗歌四首》这篇课文,出现了乐府诗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元曲四种不同的体裁,在教学时又必要介绍各种体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乐府诗是可以合约歌唱的,要注意吟咏;律诗要重点教大家了解平仄,押韵,对仗以及律诗的基本格式(首颔颈尾),掌握律诗的阅读方法;元曲阅读时首先掌握曲牌名的含义,弄清格式,再进一步掌握其格律自由,语言活泼,抒情直切的特点。依据文本体式,要在把握不同体式文本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在阅读某种体式的课文时,应该按什么阅读方式、从文本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来。
2、分析文本提供的教学内容
一篇文章之所以被选入教材是因为它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首先抓住它的这个突出的优点,这是文本的最大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文本价值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由
【4】社会文本‘改造’成教学文本,把文学价值‘改造’成教学价值。”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在文章里,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故事深刻的寓意都是它做为社会文本的亮点,教学价值则侧重研究作者是如何使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成为亮点的。而且在教学时这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就要选取其中的一点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总之,牢牢把握住文本的最大价值,在此基础上“二次改造”,从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意义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的教学。”【5】
二、从学情出发
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
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确定离不开对学生知识积累情况的分析和把握。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中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但对学情把握的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陈隆升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了语文教师‘学情分析’基本状况:605份教学设计类材料,只有115份说到学情,做过“学情分析”(考虑学生)的比例较低。而且‘学情分析’的质量很低,基本上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发生实质性的关系。这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经验式的判断。(2)分析过程粗疏,只见结论,缺少得出结论的过程。(3)分析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大多停
【6】留在浅表的、主观的印象。因此,有必要要设计多种渠道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的把握,可以设计学案,通过学案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某篇文章的把握难点和知识的薄弱点在哪里;可以找几个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尽量找基础在不同层次段的学生,从而把握不同的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了解学生在小学进行了哪些内容的学习,已经把握了哪些修辞手法,已经学习了哪些写作技巧,这一点可以通过阅读小学语文教材来完成。
2、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情况有一定把握之后,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来确定实际上需要教什么,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在确定教学内时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呈现确定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那些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分析以及合作仍不能理解的内容和不能把握的知识。“根据学情,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欣【7】赏)的,使他读好。”
三、通过教材的安排来明确教学内容
明确语文教学内容不仅要从文体特点和学生学情来考虑,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教材编写的逻辑性。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教材本身对教学内容的提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任意一片课文的教学内容时,都要考虑到它在课本整体以及单元的位置,分析编辑者这样安排的意图,以及编辑者可能希望该课文呈现的教学价值。具体可以从三个小的方面来把握:
1、每单元的单元提示
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新课前都有一个单元学习提示。单元提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该单元大致的学习内容进行,阐述和归纳;二是提出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一些阅读技巧。这些内容对我们确定每个单元课文的教学内容有指向性的作用。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提示中要求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以及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还要学习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根据这些学习要求,在安排课堂环节时应该指导学生练习并掌握默读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把握文章大意。而第三单元要求体会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那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应当结合具体文章来介绍并赏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
在每篇课文的正文前都有一段预习提示,对该篇文章的中心或写作特色作了阐释和说明,在备课时可以结合这一提示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如《秋天的怀念》预习提示中写到“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又是一个秋天,‘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根据这点我们可以再解题的时候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何要命名为秋天的怀念?与怀念母亲有何关系?在分析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母亲未说完的遗言的含义,以及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懂得了要好好儿活,进而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细读课文,结合预习提示来挖掘编辑者试图传达的教学目标和意图对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实际作用。
3、课后习题的指向性
每一课的课后都有几个研讨与练习的习题,在备课时熟悉习题的内容和要求,有助于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如课后研讨与练习要求背诵,那么在设置教学环节时,应该有意识地加强朗读,让学生能够熟读成诵;课后的习题对朗读节奏和语气语调有要求或者提示,那么教学内容就应该有朗读指导。如《济南的冬天》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要求仿照示例,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写欣赏性的文字,根据这一题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或者默读之后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分析鉴赏,再进行交流展示。根据第四题“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
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在教学时应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作顺序作分析。
课后习题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从习题的设置里可以揣摩编辑者想要传达的教学思路和目标。
除了这三个具体的方面之外,还要联系整个教材,分析文章在教材和单元里需要承担的教学价值是什么。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呈现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从而更好地明确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对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合理地教学内容会大大提升语文课的课堂效益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面面俱到,往往一面都没能达到,语文课堂一定要有所取舍。利用结合文本的体式,价值,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大限度挖掘教材的指向信息这三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相信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会有一定的帮助。
四、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荣生P4 【2】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 袁维英 【3】【6】【7】教什么:文本的教学解读 王荣生
【4】【5】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合肥八中
刘从良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浅见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浅见
野川小学教师
高晓
在今年六年级的毕业会考中,我所任教的六甲班语文成绩获得了高平市第一名。成绩是可喜的,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镇教办领导的宏观调控,离不开野川小学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协力支持。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虽有几年,感觉并没有积累多少经验,有的只是我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以下是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要想抓住一个班的教学质量,得先从班级管理入手。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上一届学生努力学习而取得好成绩的典型例子和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优、中、差三等,对于优生我要提醒他们,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证明未来,如果不加倍努力,很快就有人超过你;对于中等生我要鼓励他们,其实你是很聪明的,只是太贪玩,如果你多下点功夫,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肯定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差生我要警告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不管过去你有多差,只要你听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保证你进步很大。其次是向学生交代我的要求,课堂纪律和上课前、上课中、下课后该完成的事情。比如上课前要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把生字注音并组词。上课中要认真听讲并记笔记,放学后要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就是和学生一起订惩罚制度。惩罚制度其实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几点要求,学生一旦做不到就要严格执行惩罚。因为我是副校长,又是班主任,平时又比较严肃,所以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让班风、学风按我的要求转型。
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组长作用。
组长一方面是帮老师的忙,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进步的手段。组长能帮老师批改作业,还能指导、监督组内学生完成作业。他们协助老师批改完一个学生的作业就相当于复习了一遍讲过的知识。一个小组的作业批改完成了,他也就记牢了这些知识。培养小组长老师们都有独门秘方,这里我就不作过多介绍。
三、旁征博引,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我认为,旁征博引也是讲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上课时,我喜欢用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提问或分析,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意思,我会用通俗的语言配上动作比划出来,易于学生接受。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得了快乐记住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专心听课的兴趣。上课不仅仅是讲授课文内容,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课外知识和常识都要讲。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很少有课外读物,他们了解的太少了。比如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历史、地理知识、名人、典故、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国内外大事等等我知道的都讲,在课堂上我喜欢讲这些表面上看与课文无关的知识,实际上补充了学生课外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在讲这些与课文无关的知识的时候会把握好分寸,见好就收,不能一时兴起扯远了。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还应该富有表情。课文中常常出现一些描写喜 怒、哀、乐等表情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在朗读这些句子时也要随之表现出喜、怒、哀、乐 的表情,这样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情景。
四、平时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 每课的生字要求全部会组词并听写,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和读读记记要求听写过关,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全部默写过关。能正确背颂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和重点句、段的意思;能默写古诗及文言文意思;能按课文内容填空。以上这些要求我都亲自把关默写检查,没过关的交给组长逐个检查,直到过关为止。
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上需要全体同学通力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课后也要合作讨论完成练习。然而,平时每篇课文后的思考题和单元目标检测就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了。对每个单元的目标检测,我都实行单人单桌考试,严格把关,不给个别学生有投机取巧的机会,这样除了独立思考,他就无计可施。用这种方法检测出来的成绩真实,老师能正确判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对症下药。
六、谈谈期末总复习
期末总复习是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一个重要阶段。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重点练习:
1、按要求改写句子,包括: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互改,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陈述句和双重否定互改,肯定句与否定句互改,扩句和缩句,句子的仿写,常见修辞手法的判断和改写,修改病句等。
2、用关联词填空或者造句;
3、多义字或词的意思选择。
4、口语交际。
5、阅读;阅读是考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这方面想办法、下功夫。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积累经验。我们可以把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和单元测试中的阅读题作为训练手段,钻研试卷命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在应试中的得分率。
6、作文。提倡学生多阅读课外健康书籍,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与经验。作文的书写工整与段落结构 也是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标准。
老师们,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其实我校语文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要不断向兄弟学校学习。不过我坚信,在镇教研室的引领下,我们会携手并进,开拓创新。我们野川小学的语文教学园地会春意盎然,硕果累累。
第五篇:关于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改革之浅见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相城区渭塘中心小学时文龙
现在的小学语文作业传统观念极强,从那些大一统的作业书籍上可以看出,多为考试而做。什么《小学语文ABC卷》、《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素质教育小学语文作业》等,不需要细读,只需翻一翻,你就可以看出这些书籍的特点,你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再做什么?对此,感慨很多,颇觉得如果我们的学生还是继续做这些作业,语文就会失去许多灵性,21世纪中国学生的语文素质将仍然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抨击。所以认为,我们的语文作业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们的语文作业应该从小语文学习作业观中跳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用大语文学习理念来引导每一个学生做作业,做真正意义上的作业,做有趣的作业,做有价值的作业,做能影响其终身的作业。当前,语文教师如何适应这一理念呢,设计布置多形式作业?怎样以这种新思维来进行作业教学改革呢?本人提出以下几种粗浅地作业样式,敬请批评指正:
一、搜集性作业
这种类型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每天学会搜集信息,这种作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写字的能力,更重要地可以使学生天天与新信息、新知识打交道,学生的头脑会变得更加的灵活。当然这种作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用重大。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搜集几条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的面貌会是怎样,实验以后,每位教师自然明白,学生做这类作业也会十分有趣,也不会感觉这是一种负担,但我们教师却减轻了负担。
二、访谈性作业
这是训练学生听说写能力的综合作业形式,比如让每个学生写写自己的父亲,就可以让孩子设计一些问题对父亲进行访谈,如果学生真的做了,这篇作文每个学生都能写好。而经常搞搞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能学会怎样问问题?问什么问题?训练孩子如何抓住被访谈者的心理来问问题?还可以训练学生速记的本领,抓住要点记录的本领,捕获重点信息的本领。
三、共同参与性作业
参与性作业,指的是这项作业应该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的作业。比如,搞一个家庭朗诵会,就需要父母等家庭成员的参与。每一学期搞一至
两次家校联谊主题活动,如学生、家长、教师背诵名言警句比赛,这就要三者共同参与;以家庭为单位搞一个小制作解说比赛,孩子制作,父母同解说比赛;家庭剧本创作表演活动等,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有形成。
四、研究性作业
这种作业形式,我们大多数小学生还没有做,这一点,也是我们当今作业形式改革的重点内容。在美国,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开始做这种形式的作业,比如留美博士黄全愈写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介绍其子黄矿矿在小学二年级搞的关于“鲸”的研究,从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读出黄矿矿做得相当好,实质我们的小学生也可以做,只不过是我们的教学大纲没有提出要让小学生做研究性作业,所以我们大多数教师也就没有让学生做工方面的作业。可以这么说,不管我们的学生是在农村,还是在大中城市,身边一定有许多事、现象值得我们研究,虽然学生年龄小,他们一定会用他们的思维与视角来研究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的作业形式往这方面发展,我们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真正全面的培养。
五、长期性作业
什么是长期性作业?从长期一词,每位教师都能读出个大概,为了使教师能真正会布置这种作业,会设计这种形式作业,这里举美国小学三至五年级的长期作业例子,题目为《影子》,内容是这样的:让学生在校园里每小时(或半小时)记录一次太阳照射自己产生的影子的位置、角度、长度的情况,然后把记录的数据用电子表格(如Excel等)做成图形,看影子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比较春天记录的影子和其他季节记录的影子有什么区别,用E-mail与其他同伴交流各自的结果。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当中,教师把学生对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都综合在一起,每当需要用技术来解决问题时才开始培训,等课程结束时,每个人都基本掌握了他所需要掌握的技术。
六、短期性作业
关于短期作业问题,我们每位教师都理解,也可以说,我们平时所布置的作业形式就属于这种方式,但我们所布置的作业的有点太单调,我们应该改革这种短期型作业,让学生对短期型作业不感觉厌烦。当然短期型作业的内容不能过多,应该让学生做重点作业题,不是那些简单的重复式题。
七、自改式作业
这种作业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找题目、自改。教师不做任何检查,完全放手。当然这种类型作业不能天天用,当然也应该允许孩子不做。很显然,这种类型的作业可以训练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式学习。
八、抒情性作业
这也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一种作业,即抒情性朗读一些素材,这种作业形式也可以作为长期作业来认识,即让全体学生每天都做这种作业,每天坚持朗读20—30分钟,这样学生的读书能力就能得到较全面的提高。
九、展示性作业
这种作业主要是为了展示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这种作业类型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他们做这类作业热情很高。既然是展示,就是全班同学的作业都得到展示,并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作业展示,这一点,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布置这类作业时应该重视的。而这类作业最好一个月布置一次。也请老师将每次的展示性作业搜集起来,做为孩子的平时成绩,放在孩子的学期档案中,当然这也是每一个学生一学期的成果。
十、趣味性作业
即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自己选择题目来做。孔子创立因材施教这个教学原则,但因为班级授课制的明显缺点是人数过多,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因材施教。如果我们的教师利用的作业的形式,我觉得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而这类作业学生不愿意做的,他们可以写文章、可以背背诗歌、可以读小说、可以搞朗诵、可以搞演讲、可以搞采访、可以办报、可以剪贴、可以练字„„只要是有益之事,有利于自己语文能力形成之事,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十一、录音型作业
这种类型作业可运用与低年级,现在大多数家庭有录音机,而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较少,不能完整用汉字写作文,如果这一阶段忽视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将会对学生的习作素质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家庭中的录音机来让学生说作文,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述的事,录下来,以磁带地形式交作业,教师只要听一听就能发现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